民风民俗的作文

时间:2022-10-09 13:32:50 民风 我要投稿

【推荐】民风民俗的作文汇总6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风民俗的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民风民俗的作文汇总6篇

民风民俗的作文 篇1

  我的家乡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但是我们村的民风民俗却非常引人注目,下面我就说说我们家乡最大的节日,春节的风俗。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特别是在农村里,杀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除了体现在节日的气氛里,最大的体现还是在我们家乡人的热情好客。

民风民俗的作文 篇2

  我家住在西南一个偏远的农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山清水秀,四面环山的小山村里。这里的人们朴实、善良,过着幸福快乐无比的生活。

  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山乡田园生活,有着山里人宽宏、热情。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也有滋有味,累了就会有一些风俗节日让大家欢声笑语、心情舒畅。

  我生长在山野里,喜欢农村,喜欢山里的生活,更喜欢家乡的风俗节日。我庆幸生在这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家乡的习俗让我快乐、童趣无限。

  我就拿两个不同的例子给大家讲讲家乡的民风习俗吧!

  去年我们家办了一场喜事-------哥哥结婚。这天天气特别好,一大早太阳从云缝里探出了脑袋,好像也来看热闹,家里也来了很多客人,是来喝喜酒的,我也格外高兴哼着小调东瞧瞧西看看。我听长辈们跟我说,你去给哥哥打洗脸水,他会给我红包的。我想这怎么回事呢?但我没有这样做,觉得都是自家人了,没必要吧。现在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原来是家乡的风俗。

  我屁颠屁颠地跟着大人们快活地忙碌了一上午,到下午了,我又跟着哥哥嫂嫂背了一块肉到嫂嫂的娘家去,听长辈们说这叫做“回门”。哥哥看我忙活了大半天,怕我累着了,就找来了一辆摩托车,带着我和嫂嫂“回门”去了,来到嫂的娘家我左等右等,天快要黑了,已经“虚着了眼”哥嫂们才办完事,哥又带我和嫂嫂回家去。这天我过得即高兴又劳累。

  家乡的习俗除了婚娶,还有丧葬出殡独具风味。记得前几天我们村子有人过世了,人们也来悼丧。死去的人停放在堂屋的中央的棺材里,我当时状着胆子去看了一眼呢。

  到了出殡那天下午,“灵人”上山抬出去了,走了以后有人在堂屋里放了一串鞭炮,据说这样做就是把死人的“灵魂”赶出去。路上还要一边洒灵纸一边放鞭炮。把尸体抬上山盖好棺木,儿子们要跪在棺盖上用锄头挖三锄土,以表示亲手把亲人埋葬了。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唉!多有趣呀!欢迎到我家乡来欣赏吧!

民风民俗的作文 篇3

  上个暑假,妈妈带我去云南石林旅游,正好赶上了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的火把节。

  热情好客的彝族导游举着小红旗对我介绍道:“古时候有个魔王的堡垒久攻不下,于是改为羊群火攻,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退绑上火把,驱羊进攻,果然大获全胜。人们为了纪念这场战争,在每年的农历二十四日就要耍火把庆祝,因此就有了火把节。

  夜幕降临了,天上刚刚出现几颗星星。我看见年轻人们迫不及待地抱着一捆一捆的柴火,架在空地上,准备篝火。

  晚会开始了,几个小女孩唱了一首民歌的开头,一唱完,全部的人都唱了起来:“咿咿娜给哟哟——哦都丽娜。”在场的彝族人民和我都穿着充满花纹的名族传统衣裳:一些壮汉和小伙子们普遍穿着颜色深沉的衣裙,宽大的衣袖上有着斜线和纹路;美丽的少女和妇女通常在头上围一块头巾,衣服的颜色艳丽,花纹是许多个月亮。男女老少们唱着欢快的民歌儿,一齐翩翩起舞,像纷飞的彩蝶。旁边的游客,也随着他们的音乐手舞足蹈,我也不列外,跟着音乐的节奏跳了起来,“咿咿呀呀”地跟着他们唱起来。随着欢乐的歌声,大家都点燃了手中的火把,我也好不胆怯地将火把点燃了。在歌声中,一个粗壮的声音叫起来:“大家一起把火把聚拢在一起!”所有人都将火把举起来,这个火团极其刺眼,黑夜被照的如同白天,火光找的每个人的脸上笑嘻嘻的。

  火把熄灭了,这片空地在一起沸腾器来——人们把手在火把上的灰烬涂抹,再涂抹在自己、好朋友、家人的脸上,意思是让他人健康平安。一阵涂抹后,我和妈妈都变成了“包青天”。整个空地都充满了笑声。

  多么快活的节日啊!云南的民风民俗就是这么有趣。望着那一团团跳动的火苗,心里乐滋滋的!

  “火把节”是彝族人的一个传统节日。这里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让我来讲讲吧!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奶奶是这样说的:古时有个魔王残酷迫害百姓,群众无可忍受,便群起而攻之。但魔王堡垒久攻不克,于是改为用羊群火攻,即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绑上火把,驱羊进攻,结果获胜,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斗争胜利,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耍火把相庆,由此形成了“火把节”。但姐姐是这样说的: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用火把焚烧了害虫,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代代相传。

  “火把节”的节目特别有意思,男人们参加摔跤、斗牛、斗羊、斗鸡、赛马、爬杆等项目;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最美的要数选美了。你看那一个个美丽的彝族姑娘手里拿着黄伞,牵着美丽的镶包,还有一个个帅气十足的美男。

  “火把节”那天家家杀牲以祭祖先,饮酒、吃坨坨肉。当夜幕降临时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唱歌、跳着美丽的达体舞,一直玩到天亮才结束。

  吃过饭以后,差不多天黑了,火把节欢庆开始了,一位吹笛子的长者站在所有人的中间,这位长者可以算是村里比较有本事的人,因为吹笛子的手艺只传授给他的儿子没有儿子就传授给他信赖的人,在这位长者的旁边有一堆篝火,大家围成了一个圈在一起跳“踢脚舞”跳了好一会儿舞,人们拿起了火把在篝火上把火把点燃了,人们举者火把在田野上跑,我看见点点星光和点点火光,火把每到一个人身旁都要围着火把绕代表着吉祥、平安,大家都盼望秋天能有好收成,从他们的笑容中看见了他们秋收时的样子。

  在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大小凉山,关于火把节由来的`传说很多。

  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是彝族英雄斗败天神恶魔,团结民众与邪恶和灾害抗争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六个太阳和七个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晒,晚上有强光照耀,土地荒芜,妖魔横行,世间万物面临着灭顶之灾。就在这个时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射死了灼热的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驯服了剩下的最后一个太阳和最后一个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灭了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

  但是,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看到人间如此繁荣富足,心怀不满,于是年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热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后来支格阿龙的故乡出了个彝族英雄叫黑体拉巴,他力大无穷,智慧超人。一天,黑体拉巴上山打猎,高亢的歌喉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扬婉转的歌声。

  早就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热阿比听说了两人的恋情,心里交织着愤恨和嫉妒。没过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热阿比便下凡挑战,想与黑体拉巴摔跤决斗。结果在摔跤决斗中,被彝族民间英雄黑体拉巴摔死,天神为此大怒,便放出铺天盖地的天虫(蝗虫)到人间毁灭成熟的庄稼。

  妮璋阿芝翻山越岭,找到了天边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毕摩(祭司),毕摩翻看了天书,告诉妮璋阿芝:消灭蝗虫,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体拉巴带领民众上山扎蒿杆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天虫,保住了庄稼。看到这情景,体古孜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这一切,伤心欲绝,痛不欲生,在大毕摩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黑体拉巴变成的那座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

  从此,彝族人为了纪念这一天,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便要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

民风民俗的作文 篇4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白族主要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也有自己十分好看的服饰,因为是“白”族,所以衣服是白色的,有几朵粉色的小花绣在白衣服上,显得格外漂亮;还有那头饰,头冠以风、花、雪、月为题。白族的语言跟我们截然不同,白族人称女士为“金花”,而男士则为“阿鹏哥。”

  有一次,我去云南大理玩,导游带我们家一大伙到一家茶馆品茶。到了包厢,我看见两位白族阿姨正在泡茶,“第一杯是苦茶,是用土罐烘烤的绿茶泡制而成,味香苦;第二道是甜茶,是以红糖和牛奶制作的乳扇冲开水泡制而成,第三道茶是回味茶是用蜂蜜泡开水而成的,味道很甜。”一位阿姨说。另一位阿姨补充道:“这是三道茶,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说法。这三道茶也是我们白族待客的礼物,代表我们白族对客人的尊敬与热情。”

  这就是白族,虽然他们人数不如汉族的多,但他们的热情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雪顿节是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节日。在藏语中,“雪”是酸奶x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 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x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节”。虽然酸奶我们都吃过,但藏族人民却还是把这个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顿节”是藏族人民最快乐的一个日子,在这天人们都在吃酸奶,还在一起比赛呢。瞧,这摆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头,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到桌子前,每个人都有三十个碗,碗里盛满了酸奶,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喝完这么多酸奶。来参赛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样的人都有。人们来参加比赛并不是为了吃的,而是为了使场景更热闹点,让别人更开心一点。

  终于,扣人心弦的比赛开始了,人们拿起碗,拉开了嗓子,“咕噜咕噜”地喝着。开始,人们不分上下,时间长了,许多人因喝不下而退出了比赛,在一旁给别人加油。其中有一位强壮而有力的中年男子取得了胜利,人们一起开心的为他祝福。

  比赛好了以后,江嘎尔、香巴、觉木隆这后期新派蓝面具四大团体,轮流在罗布林卡戏台上,演出一整天自己拿手的,也是传统剧目整本戏,有《迥布顿月顿珠》、《诺桑王子》、《文成公主》、《白玛文巴》等。人们一边吃酸奶,一边看戏,真是不亦乐乎。

  藏族有着自己各具特色的节日习俗,一直在慢慢的盛开着,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一直吸引着我们……

民风民俗的作文 篇5

  春节是我们中国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日子,那一天我们中国人要一起度过。“春节”也是我们常说的过年,虽然各个地方的习俗不同,但是我相信他们的心中一定也很激动、兴奋、愉悦,那我就说说我们增城过年的风俗吧。

  早在春节降临前,家家户户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我们都会把家里的各个角落、里里外外都给打扫干净,进行一次大扫除。春节的前一天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爸爸妈妈每年都要精心挑选一幅好春联,今年爸爸妈妈选的上联是:家有福星高照照,下联是:财如人意滚滚来,横批是:五福临门,这副春联预示着新的一年里我们家会财源滚滚、家庭幸福。

  除夕那天晚上,爸爸妈妈会准备一大桌好吃、美味的饭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团圆饭。吃饱了团圆饭我们一家子围坐在电视机前看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我们边看边谈,说他们表演得怎么样,我们一直看一直看到很晚,直到凌晨才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守岁”。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大年初一的那一天,我们早早地起了床,穿着新衣服,给家人拜年了。他们就会给红包我,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我们。红包里的多少钱并不重要,主要是让我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我很喜欢春节,因为春节十分热闹,还可以收到许多压岁钱,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这就是我们增城的春节!

民风民俗的作文 篇6

  我们xx风俗非常多样:有抓周啊,有守岁啊,还有祭拜天地……今天我就来介绍几样。

  一是我们xx特色饺子,我们每一次过除夕都要包各色各样的饺子,有绿豆饺子,有韭菜饺子,还有豆腐饺子,甚至还有辣椒饺子等让人目不暇接。让人吃了还想要再吃一口。在除夕的酒席上啊,必须要有鱼,有鱼了还不能吃。有人会问不吃干嘛呢?因为我们xx人把鱼留在桌子上表示年年有余,要是把鱼吃了那不成了年年没余了吗?

  二是抓周,抓周这个词大家可能没有听说过。抓周的意思就是慢一周岁的人都要抓周。先拿一个大一点的盆子,让那个小孩子坐上去,上面放上本子,玩具,计算机,一些东西。我们在门外打爆竹,那个小孩子开始抓,要是抓到本子那他长大以后肯定是一个学习非常好的人;要是抓到的是玩具他长大以后一定是非常贪玩的一个人;要是抓到计算机的话他长大的工作一定是计算机。让后我们趁他在抓的时候扔钱给他们,要是小孩子不拿钱的话,我们大人都把钱放到他的手上。因为我们都想要他长大以后做个有钱的人。

  三是祭拜天地,每次在过年的期间我们都要祭拜天地,让他们保佑我们可以全家安全一年里不会出事。我们要把猪头和一些吃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拜天地这样可以全家幸福。

  我们xx还有很多习俗想要了解的话就到本地去了解吧!

【民风民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民风民俗的作文:端午节的民风民俗06-13

陕西的民风民俗作文-民风12-22

多彩的民风民俗作文-民俗12-22

客家民风民俗作文-民俗12-18

民风民俗的小学作文-民俗12-23

藏族民风民俗的作文-民俗12-23

民俗民风的作文06-22

民风民俗作文05-30

民风的民俗作文04-20

★民风民俗作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