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的作文

时间:2023-10-14 16:16:47 美德 我要投稿

中华美德的作文8篇【集合】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华美德的作文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华美德的作文8篇【集合】

中华美德的作文 篇1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字经》中说:“首孝悌,次见闻。”

  《弟子规》中说“长者先,幼者后”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告诉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古代先贤都在教导我们要懂得尊老爱幼!然而,我却对我们身边的一些现象感到痛心:每到上学、放学的时候,校园门口挤满了来接送我们的家长,有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有工作辛苦疲惫不堪的爸爸妈妈,他们担心我们路途的安全,长期风雨无阻的出现在拥挤的校园门口。

  然而,我们很多同学不知体谅长辈们的关爱,经常对着他们任性撒娇、耍脾气,甚至于张口乱骂,这些都是严重的不尊老的.表现。不会尊老的同学当然也不会爱幼,我们中的很多同学都是独生子女,只知道理所当然的接受别人的关爱,却不懂得要把爱心传递下去,在校园里,原本高年纪的同学应该主动爱护帮助低年级的同学,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高年级的同学凭借身体上的优势欺负低年级的同学,这些,都是我们身边不懂得爱幼的现象。

  同学们,我们现在一起来反省一下自己身上有没有这些不良行为,如果有,从现在起,彻底改掉它,从身边小事做起,成为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少年!大家可以跟我这样做:不再让爷爷奶奶替我背书包,不再在爸爸妈妈面前任性撒娇!遇到长辈主动问好!坐公交车时见到老人主动让座!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主动搀扶!

  回家为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洗一次脚、捶一次背!和弟弟妹妹玩耍时懂得谦让!主动关心帮助低年级的同学,只要做到以上方面,我们就能成为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少年!

中华美德的作文 篇2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令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使多少人得到不浅的启示。就连现在我们家与隔壁邻居的关系,也正如这句名句似的。

  20xx年初,我们搬进了新家,初来乍到,我们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都是一问三不知。平常,也与隔壁邻居来往的很少,最多也是在外面碰到时,互相点个头,微微地打个招呼。这种关系持续了很久,但直到那一次发生的一件小事,打破了我们两家之间那种冷清的关系。

  模模糊糊地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天,就像一个淘气的小朋友,一会儿叫出朦胧的云雾哥哥,一会儿呼唤出绵绵的小雨弟弟。早上九时,我和邻居家的小孩儿夏欣蕊一起去学习跳舞,陪同我们的,还有夏欣蕊的外婆和我的妈妈。十一点到了,教室里的同学们朝更衣室蜂拥而至,休息室也是一派熙熙攘攘的情景。终于,我们四人脱离了这个人的海洋!出了大门,人群都行色匆匆地前进着,正在这时,令人始料不及的事发生了: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种沉闷而又压抑的感觉顿时布满全身,雨点落大了,豆大的雨点打在我们身上,都感觉隐隐作痛。更不幸的是,我们连伞也没带一把!刹那间,地面积满了雨水,非常的滑,正当我们急匆匆地赶路时,意外发生了!由于地面过于湿滑,再加上这样急匆匆地奔跑,夏欣蕊那年过花甲的外婆一不小心滑倒了,重重地跌倒了地上。衣服湿透了,我们看到这个情形,顿时懵了,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现在唯一的办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背着外婆走!二话不说,妈妈赶紧伸出双手,勾下腰,将外婆扶了起来,准备把外婆往背上背。外婆见状,却颤颤巍巍地说:“不用背我,我自己能走,扶着我就行了!”妈妈也不好强求,只好照做,在这倾盆大雨中,妈妈一边拿她的挎包为外婆挡雨,一边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外婆前行,还大声地提醒我和夏欣蕊:“你们俩快跑回去,别管我,把包盖在头上遮着雨!别淋病了!我等会儿就带着外婆回来!”话音刚落,外婆忽然支撑不住了,再一次跌了下去,看来这次外婆是真的走不动了,无可奈何,妈妈只好把外婆背在了背上。一路上妈妈三步并作两步,我和夏欣蕊都拿着包盖在妈妈和外婆的头顶,自己却淋着雨。我们一行人就这样在路上行驶着,妈妈还时不时地安慰外婆:“坚持一下,马上就到了!”我被妈妈这种精神所感动,泪水也情不自禁地从眼眶里滚落下来,只不过我的脸上淌着雨水,并没有人发觉我在流泪。三步,两步,一步,终于,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外婆背到了小区楼下的大厅,妈妈赶紧将外婆放在沙发上,妈妈全身湿透了,不亚于我们这两只“落汤鸡”,看来我们两个的'遮挡也无济于事。外婆疼痛难忍,使劲用手按住受伤的大腿。妈妈见状赶紧拿出手机,询问夏欣蕊父母的电话,打通后,妈妈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简短地告诉了他们,他们立即赶回来,将外婆送进了医院。经过检查,外婆被摔成了骨折,幸亏送去医院及时。邻居十分感激妈妈,妈妈却说:“举手之劳,没什么可感谢的,任何人都会这么做的。”因为这一摔,使外婆卧病在床了几个月,然而却建立了我们两家之间那种和谐的邻里关系,从此以后,我们与邻居相处得十分融洽,彼此尊重,彼此关心,彼此交流,彼此分享……

  这件事,令我受益匪浅。妈妈是一位多么有道德的人啊,无私,善良,有爱心,尊老爱幼,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吗?妈妈的举手投足,深深刻在了我的心底,随时随地,只要看见有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妈妈那时的言行举止就会悄无声息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然而每次一想到那个动人的情节,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向那些身处困难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让他们也能感受到中华美德的伟大,同时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爱!更令我吃惊的事,这一个小举动,却换来了一份真挚的友谊,自从那天以后,邻居对我们特别好,有什么好东西第一时间与我们分享,我们家有什么事,也是尽心尽力地帮助我们……这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另一种美德——感恩!真可谓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啊!妈妈的大义令我感动,邻居的感恩令我惊讶!我突然明白,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像一面镜子似的,你对着他笑,他自然也会对着你笑,你对着他生气,他也会毫不犹豫地与你对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小事中磨炼的,这些小事也正体现出了我们当代大力提倡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句歌词说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就是因为我们为他人付出了,给予了自己那份无私的爱,所以才会换来我们现在这样美满幸福的生活!

  感恩、勤俭、尊老、孝心……这些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也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用行动去证实,去传扬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神吧!

中华美德的作文 篇3

  建设和谐的社会,求得安定团结的生存环境,可以说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强烈愿望,也是无数中国人世代奋斗的理想目标。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美德 中,很多内容也是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的,例如温良恭俭让。所谓温良恭俭让,无非就是温和、善良、恭敬有礼貌、俭朴、谦让等行为规范。与之相对立的,自然就 是粗暴冷淡、凶恶仇恨、强硬傲慢、奢侈放纵之类。孔子的学生子贡称颂他的老师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 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意思是说,孔子与其他的人不同,不是凭借势力压人,靠争夺强力夺取,而是用温良恭俭让这种方式和态度去取得自己所要追求的东 西。待人处事要温良恭俭让,这不仅是儒家的主张,也是几乎所有古代中国人所赞赏的基本态度。今天,我们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不能诉诸武力,也不能采取强制手段,而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运用温良恭俭让的态度,以说服感化的方法,去达到新的团结。

  温良恭俭让是每个人正常发展的需要,也是创造和保持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的需要。孟子说过,“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 就会怎样对待你;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如果自己一向待人温良宽厚、谦虚有礼,别人怎么能对你刻薄冷淡、傲慢不逊?即使一时不理 解,甚至出现误会,久而久之,也能化干戈为玉帛。相反,如果自己极端自私,待人刻薄,怎么能够希望别人会无私、宽厚地待你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有坚 持温良恭俭让待人,才能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团结最大多数的人,这是我们的生活和事业须臾不可离开的。只有人人努力做到温良恭俭让,才能形成人与人 之间相敬互助、亲密和谐的气氛,创造和保持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而这正是我们成长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温良恭俭让不是表面的东西,更不是能够装出来的,它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在本质,一种道德境界,体现着他的最根本的人生价值观,那就是对于别人的无私和爱。伪 装的温良恭俭让也许能够维持一时,但不能长远;只有彻底的无私和发自内心的对别人的爱,才能使它表现出来、坚持下去,并永远保存。当然,温良恭俭让不代表 懦弱畏惧,恰恰相反,它所表现的是我们自身的强大和成熟,是自身的尊严与自信:正因为坚信自己事业的正义性,相信真理在手,成竹在胸,所以才能够镇定从 容、雍容大度地面对一切,以温良恭俭让的高姿态来对待自己的朋友,甚至竞争对手;不计较一时的成败,不计较局部的'得失,胜不骄,败不馁,处处保持谦虚谨 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不停顿地发展进取。

  作为文明的一种体现,温良恭俭让不是哪个人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真正做到它不容易,甚至是很不容易,必须进行刻苦的学习和艰苦的修养。在这里 除了要继承我国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学习无数志士仁人的光辉榜样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原则作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练自己,提升自 己。俗话说,诚于中则发于外。只要我们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自觉地将个人与人民群众融合在一起,有远大的目标和博大的胸怀,自然就能够做到温良恭 俭让,就能够正确地对待自我与他人、自我与集体,待人接物自然就会应付自如,使周围的所有的人如栉春风、如沐春雨。

  只有以温良谦恭的态度待人,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更加快乐。

中华美德的作文 篇4

  中华民族的美德有很多,而我认为,谦让是最大美德,有些人认为只是“纸上谈兵”实际也不用去做的。但他们错了,生活中你不一定就要做大事,而小事却置之不理,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你都能做如上车先让老人先上,看见老人要让座等···

  谦让这个词对人们既陌生又熟悉,早在很多年以前,我们的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学会谦让,随着时间的流逝,谦让这个词已渐渐淡忘了。很多人都以为谦让对我们很远,其实不然,在我们身边就有谦让的事迹,而且他们谦让的更无私更伟大!众心小学的保安朱士岭就向我们诠释了最无私的“谦让”在某天下午,同学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穿过马路,此时不知为何,迎面闪来一辆卡车,眼看就要撞上孩子们了,此时的朱士岭犹如天神飞降般来到孩子们的身边,用自己平生最大的气力,把孩子们推到了一边,给了他们生的希望,而自己却差点死掉······像这样的事件太平常了,对我们来说,朱士岭的这种行为,不也是谦让的表现么!只不过是生命的谦让,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而危险却留给自己!

  我们大家在学校里也会有一些事情发生,但同学与同学之间,也是应该互相谦让的,我们要注意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事在人为,像要具备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首先要先具备中学生的美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让我们从校园出发,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和美德拉手,结伴而行!

中华美德的作文 篇5

  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注重道德涵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传统需要我们去传承,做人的美德无疑是其中精髓所在。

  诚信是立人的口碑,这些年来师长对我们的言传身教,无不强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古时晋文公退避三舍,公孙鞅一诺千金,誉满天下。而周幽王戏弄诸侯,晋惠公以怨报德,却为天下人所不齿,成了反面教材,足可见我们老祖宗对诚信的重视。如今更是作为一种社会的正能量被传承下来,且不说师长对我们的言传身教,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守诚信。小到借橡皮、借铅笔,大到借书、借钱,都要有借有还,才会让别人信任自己。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阖闾话短长。”节俭清廉的美德在中国由来已久,齐国宰相晏婴吃饭,最多只有一个荤菜,招待客人也是同级标准;明朝海瑞当县令时,从不买肉,自给自足,平时穿得跟叫花子颇有神似,令人钦服。今天,还有人将节俭视为吝啬,肆意挥霍:一味追求名牌,吃饭必定满汉全席,却足足有一半剩饭剩菜倒进了泔水桶。衣食不过是为了温饱,我们应该响应“光盘”行动,本着吃多少打多少的精神,勤俭节约。

  对于崇尚儒家思想的国家来说,孝敬无疑占着重要的地位。古代的'守孝制就是为了检验臣子对国家的忠诚。再看看在母亲生病时放下皇帝架子,亲自为母亲试尝汤药的汉文帝;为了让身患眼疾的父母喝上鹿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混入鹿群的郯子……无不令人动容,我们并不一定会孝得感天动地,但我们一定要立志孝得感天动地。帮父亲买早点,给妈妈洗个脚,替奶奶干家务……这都是孝敬的表现,换句话说,让长辈高兴就是孝敬。

  如今,我们的祖国正顶着素质低的骂名,甚至连港台同胞都歧视我们,就是因为随地吐痰、奢侈浪费等等行为。我们要扭转这种局面,就要从我做起,传承千年美德!

中华美德的作文 篇6

  在中华传统美德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刻且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句格言的意思是:谁说小草的心意,能报答的了春天的阳光呢?

  我们的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父母的爱既温暖,又伟大。父母往往是那么令人敬佩。无论何时,无论何事,他们都会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父母的爱是那春天的阳光,不让我们受到刺骨的寒风给我们带来的寒冷;父母的爱是一把伞,这把伞不让倾盆大雨淋湿我们;爸爸是船,妈妈是帆,他们让我们游遍大江南北。我们在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逐渐长大,母爱是一滴清水,滋润着我们的身心,让我们不受一点污染。

  长大后,我们应该好好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有些人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经常为一点小事而想不开,想放弃自己的生命,放弃自己的前途。这时,你们可曾想到父母。常言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没有父母,世界上就不会有如此唯一的'你,我,他。这使我想起一首歌:“世上只有爸妈好,有爸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爸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是啊,有父母多好,但有些人却还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高兴时,对父母是何其的任性,放肆。即使如此,父母也从未有一丝放弃我们的念头,而是加倍努力的教导我们。他们一心只想着:我要让我的孩子幸福。

  在我们中国,孝顺是一种传统美德。我们不能让祖国失望,不能让父母失望!我们要发扬这种美德就要从生活中的种种孝顺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难道我们只有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吗?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孝敬我们可亲可爱的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中华美德的作文 篇7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上面的这段话出自于《礼记·大学》。修养品性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家是小国,国是大家,这是我们的祖先通过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真理。

  家风是管理好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我家的家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它让我的家中洋溢着书香:大小的书架上,干净的书桌下,整齐的抽屉里,随处可见书的影子。姥爷爱写字,姥姥爱看故事,我爱写作。我们一家和和睦睦,生活幸福。家风完善了我们的家,明确着我们的目标,促进了我们的`成长。家中有家风,心中有亮光。前路漫漫,家里的风气为我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的好:“家风好,则人心正,父母慈,儿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孙贤。”好的家风不仅仅能让一个普通家庭更好,还能孕育出“好”的人。

  明世宗朱厚熜,幼时贪玩,无心读书。他父亲兴王将它关进书房中,抄写一副对联:“读书好练武好学好更好;创业难当权难知难不难。”抄了整整一百天,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向父亲请罪,从此好好读书,认真学习礼仪和规范。

  明代大文人徐渭写过一副家教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以此来告诫子孙珍惜时间,趁早好好学习。这句话被流传下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们。

  千年以来,家风的重要性已经显而易见。前辈们留下的几句话,后辈们耳濡目染,在不经意间,就扳回了人生的航向。

  家风清则社风清,家风浊则社风浊。一个家庭的风气,决定着家庭成员是否能和睦相处;多个家庭的风气,决定着成千上万人的人生走向,那是社会的风气;而社会的风气,就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去向:是越发展越辉煌?或者反之?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我们要把家风永久留在心中,放在家中,实现“中国梦,我的梦”,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家庭出一份力,为社会出一份力,为国家贡献一份永恒不变的能量!

中华美德的作文 篇8

  是什么支持着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什么是亿万中华儿女团结一致?是什么是中华民族勇敢地说“不”?是血,是汗,是凝聚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勤为本,俭生德;辨善恶,知改过;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究竟是什么使我们中华民族辉煌?靠什么而变成世界的焦点呢?正是那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在这一片又一片的土地上,我们代代的劳动人民们在这里栖息,把文化,文明代代地传了下来。正因如此而涌出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古老的土地,淳朴的人民,悠久的传统,高尚的品质……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里,“子发认错”的小故事令我难忘至今,讲的.是:战国时期,楚王大将子发率领部队攻打秦国,几个月下来毫无进展,粮食将尽,边派使者回国筹粮,并让他将一封家书交给母亲。母亲从信中得知儿子在生活上搞特权,不体谅士兵,因此非常生气。在子发凯旋归来时,母亲不让他进门。子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立即下令将楚王赏赐给自己的东西分发给士兵。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类似的例子,我哥哥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那是一个夏天的上午,哥哥偷偷将书桌上的5元钱拿走了,妈妈虽说不重视这小小的5元钱。但是想借此机会考验一下我和哥哥。放学回来,妈妈假装找不着5元钱,逼问说是我拿的,我的眼泪在妈妈的冤枉中不争气的流下来了。在这时,哥哥却主动承认了错误,把5元钱还给了妈妈。“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不是吗?

  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如今,我们中华民族的青少年一定能把一切熔结成无穷的动力,推进新的时代。“只要人人献出一片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爱的奉献的歌声,而只要人人都做到这一点,我想,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将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春光似海,盛世如花。到那时候一切平等,整个国家洋溢着繁荣和睦的气氛。

  我们身为跨世纪的接班人,必须从现在做起,孝敬父母,热爱祖国。从小树立发扬传统美德的信念,寄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听,在中华民族土地上两条母亲河正滚滚流淌,汇集成一股轰雷般的号召声:传承中华美德,誓当龙的传人!

【中华美德的作文】相关文章:

作文:中华美德01-28

作文:中华美德01-27

中华美德精选作文01-28

中华美德作文11-05

中华美德的作文08-19

中华传统美德作文01-26

作文:中华美德颂01-28

中华美德的作文素材01-20

传承中华美德作文01-18

中华美德话题作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