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马的作文

时间:2023-05-06 19:48:01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描写马的作文集合九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马的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描写马的作文集合九篇

描写马的作文 篇1

  我是一匹马,一匹瘦弱的马。我行走在寸草不生的沙漠中,强忍饥饿、干渴的痛苦,呼吸着那似乎从烟囱里散发出来的空气,滚滚的热浪似乎要把我烤化了。突然,狂风卷起阵阵黄沙,顿时,黄沙漫天飞舞,疯狂地击打着我。我浑身上下疼痛难忍。我强忍疼痛,望着眼前的一切,不禁流下了悲愤的`泪水…… 我心里乱糟糟的,人类!人类!!人类!!!都是因为他们,为了自己贪婪的欲望,疯狂地破坏着我的家园。想到这儿,我泪流满面,昔日是多么美好啊……遍地都是鲜艳的小花,我和我的妹妹飞奔在大草原中。饿了,尝一尝鲜嫩的青草;渴了,品一品清澈的河水;困了,在青草上打个盹儿,那时的日子多么令人回味!可是,一切都断送在人类手中。人类破坏了我的家园。我与妹妹走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寻找另一方大草原,可又在哪儿找呢?终于,妹妹……妹妹走了。她临终前只希望我能找到大草原……我泪如雨下,带着些绝望,我走着、走着,终于,我睡着了。醒来时,我睁大了眼睛: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天哪!我的梦想实现了!一群马儿向我走来,我喜极而泣,和它们在一起,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早上醒来,一切都是老样子,而枕头却湿了一大片……

  我想起那个梦,真想发出一声呼吁:人类啊,记住:保护生态平衡,与大自然和睦相处才是我们赖以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与出路!

描写马的作文 篇2

  一天,父亲带着儿子在租马场租了一匹马,想让自己和儿子试一下骑马。他们跨上了马背,只见父亲在前面兴高采烈地拉着缰绳,用腿和脚夹紧马蹬子,儿子在后面用两只小手扶着父亲的腰,用腿和脚夹紧马屁股,在草原上飞奔。

  走着,走着,马突然停了下来。父亲气急败坏,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前方叫道:“快,快跑,快快地跑!。”可是,倔强的马四条腿像长了钉子似的,一动不动!儿子看着原地不动的马,心了着急地想:马是不是累了,还是它饿了?

  父亲没有办法,只好愤怒地跳下马来,走到马的前面,使出吃奶的劲,把马往前拉,可是马就是不听话,不停地往后赖,害得父亲摔了一个重重的'屁股墩儿。儿子则在马上着急地想:马不跑怎么办呢?既然马不动,那我们就动一动吧!

  父亲见拉无效,便跑到马的后边推。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马还是纹丝不动,还往后赖了赖。这时儿子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马上飞奔回家。

  父亲束手无策,心想:人竟然斗不过马,真是没有办法!儿子好不容易才把两辆玩具车拉来了,对父亲说:“爸爸,我们可以把马运回去啊!”父亲听了连连点头。

  最后,他们把马的前、后腿分别放在两辆玩具车上,儿子在前面拉,父亲在后面推。哈哈!马倒成了大小姐,得意得很,而父亲和儿子只好卖力地拉马了。过路的人想:嘿!真是可笑!见过人骑马的,还是第一次见到人拉马呢!

描写马的作文 篇3

  马在我们的心里一直是憨厚老实的,人们喜欢马,从远古时期就开始了,马是人类的朋友,让人们无限喜爱的朋友。

  无论在游牧时期还是农耕文明中,马都是先民不可缺少的帮手,马就是生产力的标志。一直到近代社会农业尚未机械化之前,马几乎包办农村的一切繁重工作。时至今日,在我国的一些落后地区,马仍然是主要的生产力,被农民视为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可以说,马推动了历史的车轮,功不可没。从秦兵马俑、汉铜马俑到唐三彩马,各个时代、各种质地、各种形态的马工艺品栩栩如生,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马以速度见长而成为古代交通工具最佳之选。汗血马,传说中的良马。它产于大宛,汗水从肩部流出,呈血色,一日之内可以跑千里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人生如白驹过隙”等句都传神地展现了骏马疾驰的情形。至今,人们仍为它的速度而喝彩叫好:马在各种赛马节、赛马会上的速度使人颠狂,马在奥运会上表现的机敏和优雅令人倾倒。

  马在古代也是建功立业的功臣,“马到成功”就是由此而来。秦始皇统一六国,马之功居其半,兵马俑可为一证。唐太宗连年征战,六骏战功显赫。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欧亚两大洲时,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任何动物像马这样深入地影响着人类的历史。可以说人与马所组成的骑兵部队是最具威慑力的军事力量,几千年的'刀光剑影中马和人一起创造了历史。

  正因为如此,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成语、俗语记载了这一切:“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做事更有把握;“老骥伏枥”比喻人虽老壮志犹在;“千里驹”却是褒奖年青才俊的好词。文学艺术中也有它的身影,如臧克家的《老马》;历史故事中有王亥驯马、九方皋相马;唐代的韦偃,近代徐悲鸿等为之倾倒而作画;琵琶曲《十面埋伏》,二胡曲《赛马》都是为它谱写的赞歌。

  人们给予马很多美誉佳名,足以表达人们对马的喜爱。马和人们一起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是人类的朋友,永远的朋友。

描写马的作文 篇4

  一个偶然的下午,我骑着车子从奶奶家回家。在这段看似很不起眼有短暂的马路上,我遇到了一件让我一生都难以忘记的事情。

  他,是那么的朴素,是那么的无辜。他站在斑马线的一边,即使绿灯亮了也未曾见他移动过脚步。在这个酷热的夏天,谁都不想在太阳底下多待一会儿。可是他却一动不动,头顶上的阳光照射着他,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滑落下来,滑过脸颊,滑倒下巴,又顺势滴到地上。

  我很纳闷,他为什么不走呢?这么热的天气,恐怕连石头都想找个阴凉地儿好好凉快一下。可是他,却一动不动,活像个稻草人。这时,绿灯又亮了起来,可他还是没有挪动脚步,其他路人都像看乞丐一样看他,眼中流露出一丝惋惜、怜悯。我骑着车子向前移了移,仔细一看,哦,原来他是一位盲人。他手持一根红白相间的盲杖,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色的眼镜。看到他这个样子,我真想去帮他一下,可是身体又是那么不愿意离开车座位。

  这时,一个身穿白色连衣裙的小女孩走过来,看了看这位盲人叔叔,又看了看对面的红绿灯,说:“叔叔,您好,您想过马路吗?”这位盲人叔叔一震,说:“是的,谢谢你小朋友。”那个小女孩说:“叔叔,现在时间不多了,您先到公共伞下凉快一会儿,等到下一个绿灯,我们再过去吧。”那位盲人叔叔说:“好的,小朋友。”那个小女孩银铃般的声音像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传入我的耳朵,一直到我的`心,在我的心里荡漾、荡漾……

  “叔叔,绿灯了,我们走。”那位小女孩牵盲人叔叔的手,一步一步的从马路这边走到了马路的那边。我目送着他们,心里涌出一种不知名的感动。

描写马的作文 篇5

  住在苍山脚下,每天一抬头就能望见苍山,苍山的面目千变万化,一天一个样。有时候,早上的山峰风平浪静,高原的阳光细致地勾勒出它的每一条曲线,一两朵小小的浮云像发夹一样轻轻地别在青翠的树林间,但是到了傍晚,一阵灰蒙蒙的乌云飘起,瞬间笼罩着万物,到了夜里则狂风大作、大雨滂沱。有时候,白云像瀑布一样漫过十九座山峰,仿佛象是非洲草原上迁徙的马群,急匆匆地从西坡涌来,但到了在东坡上空的某个点,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留一丝蛛丝马迹。这些神秘的白云来自何方?站在山峰顶端俯览的感觉如何?这些疑问在两年前刚到大理的时候就已经不断地撩动着我的好奇心了。

  想到这么久了还没上过苍山顶,心里就按捺不住,趁着这阳光明媚,从床底的灰尘里拖出登山包,洗洗刷刷了一番,装上帐篷出发。路线安排得很紧凑,计划共徒步两天,中午到洗马潭,下午爬马龙峰,晚上回洗马潭露营,第二天徒步苍山电视差转台,从3200下到白雀寺,再从桃溪谷下山。为了节省时间,半路上跑到附近的旅行社里,订了一张苍山大索道的票,全价是280块,包含天龙八部影视城的门票,从旅行社手里拿是240块。

  旅行社叫来一辆面包车,直接就把我拉到影视城门口,下了车,随着另外两个游客,在某导游的带领下,凭着一张团体票混了进去,几经波折,终于上了缆车。平生第一次坐缆车,老实说,俯览的感觉真是不一样,苍山郁郁葱葱的树林全在下方,缆车下面一条路迹十分明显的小路蜿蜒曲折,直通向玉带云游路,见到几个驴友背着大包正往下冲刺,原来徒步中和寺还可以走这么一条路的说。

  在七龙女池站转车,七龙女池已经是在玉带云游路的上面了,站在这里,苍山雄伟的面貌展露无遗。换了一下票根,继续一路往上,渐渐地海拔上到了3000米之上,风光骤然为之一变——之前的风光可以说是秀气,而到了这里则是苍凉,仿佛瞬间从南国来到北国。

  我们走到了云雾之中,一片片的苍山冷杉林出现了,结着一个个漂亮的深蓝色冷杉果,随之一丛丛遒劲的杜鹃出现了,一片片淡黄色的杜鹃花连成花海,给这幅泼墨的山水点染上了生动的色彩。然后缆车格登一晃动,已经到3900米的洗马潭站了。

  一出缆车,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山顶上的确低了好几度!同行的两个广东朋友,一姑娘一小伙,出了站就控制不住地狂拍。而我则一直愣愣地环顾四周的山峰,心绪在云海和花海之中流连,就像醉了酒的人一样,心神恍惚地荡过来,荡过去,也无欣喜也无悲,只有一种踏实、宁静和安详的感觉环绕。事实上,大美无言,遇到美好如此汹涌而来的时刻,任何形容词都是多余的。

  苍山顶峰一年四季风光迥异,但是无疑这个季节是最美的。这份高山风情大部分是由杜鹃花带来的——苍山是杜鹃的故乡,杜鹃种类多达44种,是中国杜鹃属的'起源中心。随着海拔的变迁,每个月见到的杜鹃也不尽相同。二月份,山脚下面2200米处,映山红、碎米花杜鹃、云南杜鹃、腋花杜鹃、大白花杜鹃最先开放,三月份马樱花独占鳌头,另有露珠杜鹃、迷人杜鹃、云上杜鹃、柳条杜鹃、糙毛杜鹃相继开放,四月份杜鹃如火如荼,一直开到了3600米以上,绵毛房杜鹃、泡泡叶杜鹃、假乳黄杜鹃、卵叶杜鹃染遍山野。从五月到七月是高山杜鹃的黄金时代,大理杜鹃、蓝果杜鹃、易混杜鹃、密枝杜鹃、粉钟杜鹃、似血杜鹃、兜状卷叶杜鹃、红线杜鹃这些3900米以上的杜鹃们将把苍山的顶峰装点成天上的伊甸。

  沿着栈道往前走了半天,终于回过神来,兴奋地开始拍花,五月末尾的杜鹃花大部分是乳黄杜鹃和大理杜鹃,以及不太显眼的矮矮的密枝杜鹃,开着小小的紫色花,而鲜艳如血的似血杜鹃,花期还在两个星期之后。拍着拍着,注意力被栈道下面草甸上的野花吸引,真想在这边的草甸上痛快地打个滚,美哉!幸运!

  可以确定的是,在这里开放的野花,不仅见所未见,而且闻所未闻,大理独花报春、美花报春、紫晶报春、高河菜、单花芥、膜叶驴蹄草。。。完全超出我的认识范围,云南的生态多样性从来没有让人失望!

  因为拍花的缘故,和同行的两人走散了,拍完花开心地往上走,结果很快碰到了其中的女孩,正坐在栈道台阶上休息,一问之下,原来同行的小伙跑去旁边的龙泉峰探路了,望向西北方向,龙泉峰顶云雾一阵阵地起起灭灭,美极了。

  我把背包放下,跑回洗马潭服务站给相机的电池充电,回来后再等了一会儿,他回来了,问他风景如何?壮观,太壮观了,还能望见西坡的漾濞县城。一聊之下,原来小伙居然是广东江门的,就是小学课本上“鸟的天堂”所在的那个地方,而且他居然在昆明天文台工作,这次纯粹是陪他同学,那女孩子来玩的。这下我大跌眼镜——看走眼了,这么有夫妻相的俩人,我一直以为是情侣,或者兄妹姐弟之类的,人不可貌相嘛。

  往前走,很快地就到了洗马潭边。洗马潭,苍山著名的四个高山湖泊之一,古称高河,本地有一种名菜,叫做高河菜,就是以此命名。关于洗马潭有很多传说,传说当年忽必烈的元军久攻大理城不下,便从苍山的西坡翻越苍山而下,在洗马潭扎营,最后攻破大理,平定云南,洗马潭便因军队马营而得名。几年前此地还完全处于原始状态,如今修通索道,并建了崭新的栈道,交通方便,但要论景观原始性,却是大不如前了。

  登上观景台,洗马潭的全貌便一览无遗,今天运气很好,北边的龙泉峰和南边的马龙峰都云遮雾绕,玉局峰却神奇地没有云雾,风光格外清晰。一层层的云气从西坡侵袭而来,观景台上一个曲靖的小伙子建议说来之不易,要不要去玉局峰上看看?一拍即合,越过护栏,沿着山路往玉局峰爬去。

  接近峰顶的杜鹃花都处于含苞待放的状态,显然这些杜鹃将是一个月后的主流,半路上又见到了稀罕的高山植物岩白菜和黄花岩梅,半个钟头后爬到峰顶。终于到了玉局峰了!望夫云升起的地方!四周望望,惊掉下巴,北面是龙泉峰,南面是苍山最高峰——马龙峰,东面的洱海碧蓝如镜,西面的漾濞若隐若现,狂风呼啸,白云如同锦缎一般从身边飘过去,此时此地,堪称指环王级的风景!

  不多时,同行的江门小伙也爬上来了,嘿嘿,就知道,洗马潭边口口声声地说不要上来的,还不是上来了?都敢只身爬马龙峰的人,不上玉局峰看看怎么可能甘心嘛。后面又有几个人往上爬,我们呆在山顶看了半天云,渐渐地天气有点不对劲了,云彩由洁白转成了乌黑,渐渐地笼罩住了峰顶,于是赶紧地往下撤退,回到洗马潭边上。

  索道站开始播报广播,提醒游客索道即将关闭,催促没有下来的人赶紧下撤。我是打定了主意要在洗马潭露营了,于是挥别了他们,回到山间,找了一块平地搭起了帐篷。结果老天爷不给面子,一阵狂风刮过来,差点把帐篷刮跑掉!抱起帐篷回到观景台,观景台除了厕所之外,其他房间都锁上了,我一脸黑线,难道今晚只能在厕所里将就了?心里怒吼:不要啊!!

  捂着鼻子出厕所转了转,看见走廊上有两张铁桌子,灵机一动,把两张桌子压上帐篷四个角不就得了,风再大,还能把这几十斤的铁桌子都吹飞掉?说干就干,把帐篷支起,嗯,除了有点局促,转不开身子之外其他都很好,好歹头上有了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钻进帐篷里躺下,掏出kindle看起了书,一本《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生活史》读完,已经10点左右了,便合上书本进入梦乡。夜里比较悲惨,一阵阵风声呜咽,帐篷不停地抖动,睡不踏实。临近清晨竟然还下起了雨,把所有御寒的衣物全部加上了,还是有点冷,苍山顶峰夜间三度~五度左右,可不是好玩的!

  终于半睡半醒,捱到天亮,撩起帐篷一看,外面好重的雾气,四周全是一片雾茫茫!这可怎么办?几个钟头过去了,到了11点,索道站的广播再次响起,再次探出头一看,雨是不下了,但是云雾依然浓密,这样的天气不要说徒步马龙峰、电视台什么的,连看清山路都是个问题。根据驴友前辈的经验,不能再走了。悻悻地打包起帐篷,回到索道站,喝了杯热咖啡,然后坐上缆车往下走。

  回到七龙女池,山腰却是万里晴空,只能叹息苍山环境多变,这次权当探路之行了。而回到天龙八部影视城,一出缆车,顿时大汗淋漓!在山顶一天一夜,都忘了山脚下有多热了。最后在影视城里转了转,对于新建的仿古建筑兴趣全无,马不停蹄地奔向影视城里面唯一值得一看的古迹——日本四僧塔而去。此塔也是颇有来历,是明朝来大理交流的几位僧侣的合葬塔,一度认为已经绝迹,后来又在绿玉溪畔找到了,20xx年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苍洱地区最后一座没有见过的古塔,到此为止,想要再寻访古塔只有到大理下面的各个县城去了。

描写马的作文 篇6

  谈到法,人人皆知的一句话便马上浮出脑海:“遵守交通规则。”这句话已不知存在了多久,但是,哪怕是在我读的《关爱成长·法制护航》中,这句话依旧处于一个相当醒目的位置。

  这是一本概括了大部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书,密密麻麻的字体,厚实的书册,无时无刻不让人感受到法律的严谨和公正。读着这本书,一股神圣感油然而生。这本书没有描述任何故事情节,却总能让人感受到这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一个个深刻的教训。

  不由得又想到了前几天。我坐在家里,暗想:“好不容易来到的一个假期。不出去走走怎么对得起这大好光阴?”抱着这样的想法,我走出了家门,向商场走去。

  走在街上,身旁是车水马龙,来来往往的人群占满了整个街道,小小的路口一时间拥挤不堪。望着前方一动不动的汽车和那些如同鱼儿一般的小型车辆,我摇了摇头,决定绕道而行,于是,我一边不停的说着“抱歉”,一边从那些缝隙中挤出去。

  好不容易挤到了宽敞的马路上,我喘着气:“怎么过一个街比上战场还辛苦?”抱着一肚子疑惑,我漫步在人行道上,不知不觉走到了十字路口。红灯正在面前闪耀,“还有70多秒啊……”,我无奈的站在那里,身旁的自行车,电瓶车和摩托陆续从后方来到了我身旁,很快便有了小小的规模。“突突突……”一辆摩托先行发动,向前飞速驰去,周围的车辆也纷纷紧随其后,冲过了斑马线。“嗯?时间过得这么快?”我望向红绿灯,可时间还有50多秒!我望着远处快消失的车辆,叹了一口气。片刻前还声势浩荡的“等红灯大队”现在竟魔术般地变成我一个人,仿佛刚刚的车辆都只是幻觉一般。

  乖乖地等红灯过去。脚刚刚迈出,一声刺耳的车笛声从后方响起,转头一看,一辆轿车正飞速冲来。我急忙向后倒退,下一瞬间,那银白色的.车门便从我身前不到5厘米的距离闪过,后面的车辆也纷纷效仿,我只得等这“车队”过去,叫他们车队也不错,除了要求整齐且不断开的车队外,我真想不到还有什么使他们如此争先恐后。

  好不容易等它们过去了,我一抬头,绿灯不知何时已变为了红灯,又是七十多秒的等待!

  “算了算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过就是一分钟而已,不用那么计较。”我自我安慰着,但心头却依然点起了一团无名火。

  被这一打扰,原本的大好心情被折腾得一点都不剩下,胡乱的四处走一圈,然后心烦意乱回到了家。坐在椅子上,仔细回想一下先前的经历,感受到的竟不再是愤怒,而是一种悲叹,或者说是一种怜悯。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式过马路”成为一个笑话,而不再是一种警示?当初是以一种调侃的口气说出的,但没有人知道,说出这句话的人是以怎样的心情说出的,也许是无所谓?还是无比沉重的?

  我想是后者,不会有人看着自己的国法被人无视却还能无动于衷,埋藏在我们血脉中的那股民族荣誉感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散,相反,它会愈加强烈!

  马路上的那一道道斑马线,不仅是一道标志,更是一把尺,它丈量了人心,它丈量了对法的尊重和敬畏,它更丈量了人的自制和自律。这把尺,它不应该只存在于马路上,更应该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时时刻刻警示自己,改正自己,将它当作法的化身。这,才是斑马线存在的意义。

描写马的作文 篇7

  公园里,我看到了一匹马。

  这是一匹老马,毛色暗淡,也并不光滑。两眼发出的凝重的光使人怜悯,似乎在哀求着什么。骨瘦如柴的身躯像快要散落的架子。有时一两只苍蝇飞来,它也懒得驱赶。整匹马看起来似乎是受尽折磨,历经沧桑,有吐不出的苦恼与怨恨。

  我想,也许它曾经的生活是在窄小的马厩里度过的,也许它曾托着沉重的装满粮食的车在大道上艰难地行走着,也许它身上一条条惨不忍睹的鞭痕是它残忍的主人所留下的。再往好的方面去设想吧,也许它曾有过在广阔的草原上横驰千里的壮举,只因为落到人类的手里,才变成这样一匹如此疲惫不堪的.老马。它的命运,是悲惨的。

  在现实生活中,虽无法亲眼见到草原上的烈马,但我却能在梦中享受它的熏陶。大地上,满满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海洋上点缀着无数疾速飞跃的黑点,那是万千匹马在奔腾着,跳跃着,喧嚣着,嘶鸣着,如同狂风大浪快速地向你袭来,如惊涛骇浪般不可抵挡,那气势惊心动魄而又富有情调,那一整群慷慨淋漓而又富有秩序的烈马,在狂风暴雨中痛快,酣畅地展现它们的雄姿!激动!亢奋!冲锋!搏击!碰撞!飞溅!那马群,比任何有生命的事物都豪放,都激情……

  这时,马群渐渐地在视野中消失,远望这一群活生生的烈马,它们刚刚那雄健的风姿又在心灵中舞动着,它们那气魄雄浑的嘶鸣似乎又在耳边回响,震撼着我的心。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富有气概的马,它们是自然的,原始的,丝毫不经人工雕琢的,实实在在的马,它们不必听从于人类的驱使,不必去讨人类的欢心,它们大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草原上尽情地挥洒,因为草原才是它们真正的家。

  相比之下,它们比在公园里饲养的那些马幸福许多了。公园里的马有的只是每天的一小点食物和人类的围观,这只是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它们只拥有浑浊呆滞的眼光和瘦小懦弱的性格。也许,这不能全怪它们,人类,是人类把它们折磨成如今这个样子的,也许它们曾叹息,为何自己不能得到自由,不能在草原上奔腾呢?我不禁为它们而哀伤。

  而在草原上生活的马群,它们在物质上也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满足,而精神,早已在它们不懈的劳动中体现出来了。它们豪壮,开放,有不顾一切的勇气,也有坚强不屈的性格,这便足以造就了它们自由而辉煌的一生。

  天然野生的马与人类驯养的马有太多太多的不同,但我们只需知道的是,自然,往往是美好的:禁锢,常常是悲哀的。这两样东西究终有所不同,对于人类驯养的马来说,自由,永远只是一个幻想;而对于天然野马来说,能够在蓝天下自由的追求自已的所需,大概也算是一种美好的境界吧。

描写马的作文 篇8

  眼望人生大道,有许多人在路上不停地奔跑。这路上有:风雨雷电天灾荆棘,高山流水芳草萋萋。但前者总在最前阻碍,而后者却在后方等待,要想去拥抱后者,就必须靠自己的努力!

  清早,“云衔遥岫日初生,晓风清,燕低鸣。东望滩前,苍翠绕孤亭。”一切都是显得那么安详和平。突然,一声清脆的喇叭声把我从梦境中硬拽了回来。我朝着声源处走去,只见得父亲在楼下坐在一辆自行车上,调皮地按着喇叭,笑嘻嘻地看着我,叫我下来学习骑自行车。没错,我虽志学之年,但还不会骑自行车。洗漱之后,我兴高采烈地下楼接过父亲手中的自行车开始学骑。我有模有样地扶着自行车,昂头挺胸地牵动着自行车,我正为我小牛试刀的成功而喜悦时,突然父亲冷不丁地说了一句:“你扶车的方向反了。”,我顿时颜面扫地。“好戏现在才开始!”我不服气地说道。说完我一个将军跨跨上了自行车,学着父亲平时的.模样,两个脚丫子开始践踏踏板,还没骑出两米,就因为重心不稳摔了个人仰“马”翻。

  我天生就是一个好胜的人,我屡摔屡战,但都没能驾驭这“红鬃烈马”。我可怜滴滴地看向父亲,向他暗示着我需要帮助。可他就留下了一句:“双眼看前,双脚使劲踏。”便走了。我整个人怔住了,呆呆地望着自行车:“是啊!在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中,没有人可以帮助自己,只有自己才可使自己生存。”说完我立刻爬起,再次骑上“烈马”,又再次摔倒,母亲看着伤痕累累,汗流浃背的我,不禁过来帮助我。可我却冷漠地拒绝了。我又再次驯“马”,又再次被“甩”在地上……

  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最后还是学会了自行车,缓缓地驶向人生大道。

描写马的作文 篇9

  我小时候,有一年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舞蹈《雀之灵》深深地吸引了我,一位婀娜多姿的舞者翩翩起舞,柔美而生动的舞姿,让我感受到艺术的美。妈妈告诉我,这位舞蹈家是云南白族舞蹈家——杨丽萍。从此,我知道了云南,十分向往到彩云之南走走看看。

  今年,我终于圆了彩云之梦。妈妈和我到了云南第一站——大理。据导游介绍,大理的自然风景可以概括为一幅画——风花雪月图: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我迫不及待地想跳进画中。

  上午,我们直奔苍山。仰望苍山,山势陡峭,拔地而起,山上怪石嶙峋,绿树成荫。我们乘坐索道,一口气到了海拔三千多米处,远眺山间,传说中的玉带云神奇地出现了,山峦之间一条乳白色的云带,长长一片,像一个仙女的锦缎,飘在半山腰,我们仿佛跨入了仙境。我们继续攀登,乘着风,踏着云,不时有几声小鸟的叫声,好似在为我们加油。

  走着走着,远处传来隐隐的“哗哗……”声,我们赶紧加快脚步,我更是一路小跑,充当急先锋。突然,我眼前一亮,一股洪流顺着山崖直冲而下,在太阳照射下,像是空中的彩练,珠花迸发,犹如巨龙吐珠,水冲入潭里,激起沸腾的浪花。满是青苔的石壁上刻着三个大字“洗马潭”。我把手伸入潭水里,一种冰凉的感觉遍布全身,爬山的劳累顿时踪影全无。说话间,我们来到了苍山顶峰。蓝天下,周围的山峰连成一片,像一支阵容强大的x队。远处山脚下的洱海,犹如一条银丝带,从遥远的天际蛇蜒而来。洱海又像一面梳妆镜,满天的白云和青山,都尽在镜中,云影在徘徊,山峦倒立在水中,一色青青透出诗情画意。围在洱海四周的`白族民居,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山水,此间山水顿时添了几分人气与活力。此时,我突然想到了唐代大诗人的一首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

  随后几天,下关山口,神清气爽的风吹着我的面颊;在上关,我躺在开阔的开满鲜花的草原,望着蓝天白云“发痴”;洱海边,一轮玉盘般圆月下,我觉得世界是那样静美……我爱苍山洱海,我爱云南的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