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作文

时间:2024-02-02 08:29:07 鲁迅 我要投稿

鲁迅的作文优选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鲁迅的作文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迅的作文优选4篇

鲁迅的作文 篇1

  我一生中最敬重三位作者他们就是:冰心、巴金和鲁迅先生。在他们之中,我最崇敬的非鲁迅先生莫属了。无论是《阿Q正传》、《朝花夕拾》《野草》还《狂人日记》都是我的最爱。

  鲁迅先生留给了我们什么?鲁迅先生留下来财富、一笔巨大的财富、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物质上的财富是用的完的、无论你有多少金银、或者金山银矿,总有一天金山会消失、银矿会枯竭。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却可以用之不竭,取之不尽。

  有人说过,鲁迅先生是一名战士。的确呀,他的一生都在为革命而战。他不是用武器而是用笔,用笔而战!如果没有他用充满了热血和团结的一个个字,一句句话语唤醒一名名中国人。新中国就还在沉睡之中,帝国主义的黑暗依旧会把整片天空笼罩着。了鲁迅正在用一颗火热的心去感化、唤醒每一个中国人。鲁迅的心是炙热的`、充满力量的,因此他的文章、句子,甚至每一个字都是有力量、炙热的。

  是啊,鲁迅先生一生都是伟大的。虽然他的一生的确短暂,时间的分分秒秒都在跟帝国主义抗争怎么不是短暂的呢?如果我们那些中国同胞是冰块,那么鲁迅先生就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把我们的心融化。他成功了,他笔下的巨作成功地把我们唤醒了,那时他成功了。

  如果没有他帝国主义者依然是中国的霸主;如果没有他我们依然在苦读绕来绕去的文言文;如果没有他……

  鲁迅先生,我们都歌颂您。

鲁迅的作文 篇2

  鲁迅(1881-1936),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原名周樟寿,号豫山,后改名为周树人,改字樟寿,号豫才。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

  鲁迅是中国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的母亲是鲁瑞,父亲是周伯宜。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100多篇。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因为在日本留学的时候看到日本人杀中国人,可看这纪录片的中国人在那里欢呼,鲁迅想,我要解救他们的心灵,从此弃医习文。

  所以我们要多读书,多向鲁迅先生学习。成为一个对人民群众对国家有用的人。但是我们只读一个人的书是不行的。鲁迅说过这么一句话“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所以要想成为鲁迅那样的人。你就必须多看名人名言、名著。

鲁迅的作文 篇3

  鲁迅故里真是名不虚传呀!我到了鲁迅故里后,发现了鲁迅故里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呀!

  刚走进鲁迅故里,我就看见了三个人坐在地上看书。我想:这里面应该有一个是鲁迅吧!

  再往里走,我们来到了鲁迅的父亲和母亲居住的地方——德寿堂。德寿堂里摆放着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由于这个地方只能参观不能进去坐一坐所以在外面拦了一条线,以防万一有游客进去坐,真是“不怕万一就怕一万”呀!

  接着,我们又去了第二个德寿堂,是鲁迅居住的地方。当年鲁迅和他的`老师就在这里教过书。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鲁迅的教室。据说鲁迅的课桌本来是在西方,可是,下课后,同学们都很吵闹,鲁迅无法专心攻读,所以要求把课桌换到东北角,还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以防早上迟到。

  最后半小时,我们又去了几个地方:百草园、三味书屋、思仁堂等等。

  啊!鲁迅故里游人如织!希望你们有机会也能来这里玩一玩哦!

鲁迅的作文 篇4

  笔,是人类最平凡的一种东西。但是,鲁迅先生却将它看成了一把大刀,挥劈着对于反动、对于不进步、xx的组织和制度。鲁迅先生可谓中国文学的巨匠,他一生著作太多,拥有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以笔为刀,开拓中国新文学革命之路。

  鲁迅先生真可谓是个天才,连美国记者史沫特也这么称赞过。她在文中写到,鲁迅竟连一个“恐惧”词语都不懂得,具有一种极深的轻蔑心。并且,他又善于讥嘲和讽刺,甚至令人琢磨不透。鲁迅先生总是显得很有精神,神采奕奕的他再加了无穷的`智慧,无不显示出他不失中国人的尊严,即使用过一大堆笔名,但谁也不知这是他文章。可以这么说,严肃的时候几乎令人感到紧张,平静的时候以让人不深其中。

  鲁迅先生在弥留之际,曾有他的夫人和朋友劝他出国。可是,他怎么也不肯离开中国。他说过“不能在中国这种危急的历史关头离开。”好有骨气的一句话。我不曾想过,鲁迅先生是怎样的面对国家,话说投笔从戎,真让人敬佩。要是鲁迅先生现在世上,我们哪里会晓得他那非比一般人的冷静与严肃,那种不倔的劲头。说实在的,鲁迅先生真得太不一般了,这种天才就如说奋笔为戎。

  鲁迅先生,享有盛名的大作家,又有不比常人的精神,为中国文学奉献一生。满骨子流淌着一股中国人不屈的血,真正体现出中国人的骨气。

【鲁迅的作文】相关文章:

鲁迅的作文07-06

【精选】鲁迅的作文08-24

鲁迅的作文08-23

鲁迅的作文(经典)11-25

(经典)鲁迅的作文09-11

[经典]鲁迅的作文09-03

鲁迅的作文【经典】01-29

鲁迅公园作文08-05

鲁迅先生作文02-10

走进鲁迅作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