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作文

时间:2023-10-02 08:08:33 课堂 我要投稿

课堂作文【大全7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堂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堂作文【大全7篇】

课堂作文 篇1

  如今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成绩的方法就在于课堂上的表现与听讲程度,这决定了后面的学习和课后的作业复习的质量,我心中的理想课堂主要在于这三个方面,过程、思维和氛围。

  首先是过程,现在都提倡智慧教学,我认为课堂上不光是老师一个人在讲说,这更需要同学们的配合,同时老师也应与同学互动交流,一起讨论课堂问题。每一节课都不应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前面的内容和生活中的例子可以巧妙的加入课堂中,让学习的新知识更通俗易懂。这样“磨刀不误砍柴工”,不仅复习了前面的内容,还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在生活中进行运用。知识学了是来用的,灵活的运用比空洞的积累更有效。在课堂上不仅有知识,也应有一些做人的道理,老师可以分享自己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经历,来揭示一些道理,让学生在做人的道路上有所感悟。

  其次是思维,现在教学都用PPT,上课问题,答案,教学过程都包括在其中。我想在课堂上尽量不要出示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面对老师的问题才会及时进行思考,讨论,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不然总是会形成冷场,学生知道有答案,于是等着进行公布,认为讨论思考只是做样子的。学生也应在上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好及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进行讨论时老师会下去进行指导,听取建议,不要总是围绕着标准答案,一些创新的符合意义的答案也是可取的,当然对于理科来说,答案要讲究准确,严密。这样在考试和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面对其他新的题目才能自己思考,想出合适的答案。

  最后是氛围,我相信做好了上面的两点,氛围将会变得活跃,老师有教学的希望和信心,学生会有学习的专心和积极性。这样的课堂就像细嚼的甘蔗,能在坚韧的纤维下嚼出甜味,回味无穷。

  这就是我心中的理想课堂,我相信课堂的目的就是为了点亮同学们人生道路上的路灯,为前途带来光明和希望。

课堂作文 篇2

  前一段时间,我们家迎来了一位泰国朋友,他的中文名字叫“阿威”。为了欢迎他来,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关于泰国的资料,了解了泰国人的习俗、饮食习惯,像泰国人忌讳摸他们的头、吃饭前要换鞋……

  接他的那天,我们早早地来到了指定位置,左等右等,他和他的泰国同学就是不来,泰国人也很不守时呀。

  好不容易,他们来了。他们长得很像我国南方人,而且个个英俊潇洒,在老师的介绍下,我们就相识了。阿威长得很帅,也有点腼腆,喜欢戴一顶白帽子,耳垂上还扎着耳钉,总是面带微笑。

  我们带阿威来到大明湖,一起欣赏那里的美景,教他汉语,他同时也教我们泰语。我们常指着一些植物,教他植物的中文名。我们说“丁-香-花”,阿威也跟着说,“丁-香-花”,我们说“海-棠-花”,他也跟着说“海-棠-花”;我们都认为他很帅,就教他什么是“帅”,我和爸爸中英交加,一边说“handsome”,一边说“你真帅”,他弄懂之后,还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自己念叨:“帅、帅、帅……”。在大明湖玩的时候还遇见了他的.另一位泰国同学,叫做“阿森”。阿森体形肥胖,但和蔼可亲,幽默风趣,戴着一副眼镜。

  临离开大明湖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一家照古装的摄像店,阿威、阿森和我都穿上了古时皇帝的衣服,带着阿森的两位异班同学穿上了格格装,让两位泰国朋友感受了中国历史。

  我通过他的言行,会努力学习他的微笑、谦和,与朋友在一起,总能学到一些好的东西,这是胜过课堂上学的东西的。我们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我相信,我们这一生都不会忘记彼此,他是我的“课堂”,也是我的老师……

课堂作文 篇3

  生活像一颗怪味豆,有滋有味。快乐总会发生在我的身边,受着这样的感染,在学校里,我也经常是一个快乐大王。今天,我就向大家讲讲课堂上的一个小插曲吧。

  和往常一样,上课铃声响后,同学们静静地等着老师来上课。时间悄悄地过去,可老师却还是没有出现。

  “奇怪啊,苏老师从来不迟到的。”听这么一说,作为课代表的我,心里也很着急。这时,班里最爱捣蛋的一位“仁兄”站了起来,说:“既然老师没来,所以呢,开始疯狂地玩吧!”听他一“动员”,教室里立即热闹起来……

  突然,坐在我后面的“死党”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司徒大哥,你是课代表,去叫一下老师吧,不然这课没法上啦!”听他这么一说,我立马飞奔出教室,向老师办公室跑去。苏老师见我进来,和蔼地对我说:“你先回去吧,我把这几张试卷批改完就来,过会课堂上要讲解的.。”

  我慢吞吞地向教室走去,却发现教室出奇的安静。原来,这些家伙听到脚步声,怕我一到,老师跟着到,在装安静呢!这时,我心中突然冒出一个“鬼”主意来,决定吓一吓这帮“吵货”。

  于是,我故作轻松地跨进教室门。马上有人追问:“老师来了没?”“没!”“哦,老师不来万岁!”教室里又叽叽喳喳热闹起来。结果可想而知。除了我和没闹过的同学外,其他的都被狠狠地“批”了一顿。我偷偷地看了看那些可怜的家伙,发现他们正对我怒目而视呢!

  下课了,我被淹没在一片吵闹的叫骂声和口水中……

课堂作文 篇4

  李刚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非常喜欢小动物。他家有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那小狗是棕色的,毛很短,非常可爱,但是它动不动就叫。

  一天,李刚该去上学了。他怕小狗在家不安全,所以就把这只刚出生几天的小狗抱到了教室。他是第一个来的,幸亏别人没有看到小狗。他把小狗放到了抽屉里,还对小狗说:“乖,安静,千万别出声啊。”可小狗哪里听得懂。上课了,李刚心里忐忑不安的,他怕小狗会叫,果然没多久小狗就“汪、汪”的叫了起来,老师和同学都听到了叫声,都朝着声音的来源望去,“是从李刚的桌子里发出来的!”,一个学生喊道,李刚顿时脸红了,腿颤了起来。老师走了过去,说道:“李刚,你能打开你的抽屉吗?”李刚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打开了抽屉,里面果然有一只小狗,大家都很惊讶,“你不知道这是学习的`地方啊,带小狗来干什么?”“是啊,你这样太影响我们了。”……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责怪李刚,李刚差点哭了出来。老师拍了拍手,让大家安静下来。老师对李刚说:“你为什么要把小狗带到教室呢?”“我怕小狗在家不安全。”“但你想过同学们吗,想过你的学习吗?”“我……我……”李刚哑口无言了,老师摸了摸李刚的头,说:“爱护小动物是好事,但是不要把小狗带到学校来。”李刚惭愧地说:“对不起,老师,我以后不会小狗带到学校来了。”老师说:“知错能改是好事,但要看你的行动才行。”“嗯!”

  放学了,李刚抱着小狗往家走,途中有很多同学说他的小狗很可爱,李刚也只是心中沾沾自喜。从此以后,李刚再也不把小狗带到学校来了。

课堂作文 篇5

  当我迈出了门槛的那一刻,感觉天格外蓝,视野格外开阔。刚刚吃过的那顿饭,仿佛是一堂交往的课,让我受益匪浅。

  运动会办完也到了午餐的时间了,鉴于这次运动会全班表现不错,也为了在最后一年给大家鼓舞士气,老班豪爽地掏钱请客,我们才有幸坐在这里,大饱口福。

  菜上了,十几双筷子一拥而上,几个菜转了一轮,就只剩些汤汤水水了。每个人面前都堆满了肉,狼吞虎咽着。更有甚者直接用手抓,吃得满手油、满口肉。可是就在这风卷残云般的气势之下,总有几个有风度的在。

  腾出嘴来喝水的空隙,我瞥见年纪最小的小白又去给众人倒水了。他左手撩着右边肥大的校服袖子,小心翼翼地拿起壶盖,轻放在桌子上,探头往壶里看看,似是茶叶不够了,又从盒里捏出几片茶叶,缓缓揉搓着放进茶壶里。左手麻利地拎起暖壶倒水。盖好盖子,慢悠悠、笑眯眯、稳当当地来给众人倒茶。

  走到了小A旁边,小A正埋头啃着鸡,全然不觉,在一旁的小B见状捣了捣他,小A才恋恋不舍地停了嘴,抬头望了一眼小白笑眯眯的脸和手里的茶壶,似乎是明白了小白的来意,他又低下头去蹂躏手里的鸡。他满手、满脸油汪汪的样子,我看在眼里,方才还觉得有趣,现在却反胃到了心里。不由得艰难咽了口吐沫。小白依然笑着,稳稳地给他倒上了。

  小C这边也从百忙之中抽出手来,左手黏糊糊、油亮亮地举着茶杯,右手握着根骨头,高声喊道:“我也要!”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小白围着桌子团团转,脸上却是始终不变的`微笑。望着他的座位,从开饭到现在,他都是很绅士的,吃得很少,慢条斯理的,多半时间都是看别人吃或是替别人忙活:端茶、倒水、舀汤、拿纸巾……

  看到自己面前的一堆狼藉,我的脸热起来。手忙脚乱地将残渣收拾到盘子里,端端正正地坐好,也努力像一个绅士……

  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文明、很懂礼貌和礼节的人,可是,今天这丰盛的一顿大餐,真的像给我上了一堂难忘的课……

课堂作文 篇6

  这样一个小故事想必您一定听过:“一个小孙子问爷爷: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两只手,却只有一张嘴巴呢?爷爷告诉小孙子:这是让人要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呀。”故事很短,却用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对人这种群体动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与人之间都需要沟通、交流、协作、共事,一个人善不善于倾听,不仅体现着他的道德修养水准,还关系到他能否与其他人建立起一种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听”排在“说、读、写”之前,应该得到必要的重视!因此,学会倾听就成为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追求!而“耐心倾听”这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很多时间和途径培养而成的。所以,在实施了新课标后,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时时都很注意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良好习惯-----“学会倾听”。

  一、 在文本中用心“倾听”

  对话的前提是倾听!教师在发掘文本,提炼文本的教学价值之后,首先要带领学生走近文本,引导他们学会“倾听”文本,让他们沉浸于文本之中。

  因此,我在引导学生用心“倾听文本”的这一过程中注意做到四点:一是时间到位。引领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倾听”文本,不是一般性接触文本,而是学生作为个体生命进入作品生命,是情与意的交融,言与思的汇合。因而,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辐射,想象才能自由放飞,学生才能真正听到自己心中“哈姆雷特”的声音。二是方法到位。需要注意的是,“倾听”的要求应该明确,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阅读。至少应引导学生弄清楚三点:①“倾听”文本,你读懂了什么?这是基础性的要求。②“倾听”文本,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是体验性的要求。③“倾听”文本,你产生了什么疑问?这是创新性的要求。第三,方法到位。应该教给学生相关“倾听”的基本方法。有意识地架设“倾听”的桥梁,降低“倾听”的难度,保护好每个学生“倾听”的热情。

  二、在无痕中感悟“倾听”

  语文课堂上的倾听除了“听”文,还要听“音”。听“音”,教师不必刻意追求,不能为了“倾听”而“倾听”,更不宜随意中断课堂练“倾听”。因而,教师首先要做好听“音”的榜样,于无痕的示范中,给学生以指引,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悟“倾听”。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囿于自己的教案,机械地按自己的预设走。要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倾听;所以,每一个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我都会停下所有的动作,认真仔细地倾听他的发言,并做出回应,让发言的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也让其他的学生有个学习的榜样,同时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像老师一样认真地听别人的发言。之后,在教学活动中,我就会经常从各个方面检验学生是否倾听教师和同学的发言。我采用具体方法是:观察学生的动作行为、眼神,或者随意指名某个学生重复刚才发言的同学所说的话等等。对于那些能倾听他人发言的同学,我会表扬他们,让其他学生有了仿效对象。

  例如,在我上二年级语文的《一片树叶》时,当一个同学朗读课文时,有个别同学没有在注意倾听。我便问学生:“这个小组同学哪个字读错了?”注意听讲的孩子当然能快速纠正出来,而没有倾听的孩子当然不知所云。然后我问了一个回答不出的孩子:“你感觉他们为什么能听出来呢?”他不好意思的笑了。这时我及时地告诉大家:“这些同学能准确地找出错误,是会倾听别人说话。刚才在开小差的学生马上低下了头……。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养,当有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发言的时候,学生们都能够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自觉地停下手中的动作,认真去听发言的学生讲了些什么,而不像以前那样“发言”和“讨论”同时进行,结果弄得谁的话大家都没有听清楚,教学效果有了初步的提高。

  三、在互动中践行“倾听”

  教师放弃“话语霸权”“情感霸权”“价值霸权”,蹲下来,平视学生,用温暖的眼神关注每一颗敏感的心灵,用真诚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做好倾听的'榜样还不够,还要创设科学的平台,引导学生践行“倾听”,才能提高倾听水平。根据语文课程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可以分三个层次来践行“倾听”:一是“找茬”,引导学生愿听。现在的学生很喜欢表现自己,也喜欢做别人的老师,教别人的纠错。为了找出他人的错误,他们会静下心来倾听的。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愿意倾听“朗读的正确流利、口语交际的合乎规范、回答问题的准确完整”。二是“欣赏”,引导学生想听。当学生愿意听,努力“找茬”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入倾听的第二层次“欣赏”。让学生明白,倾听既要适时适度地开启心扉,也要随时随地接纳对方;既可指点别人的不足,更要学会欣赏,送出自己的掌声,帮助别人建立信心。品味别人的精彩与精妙,萌发灵感,触类旁通,增强“倾听期待”。三是“碰撞”,引导学生会听。不要把互动交流简单理解为“互说”。要引导学生先听进去,静下来,想开了;然后融入自己的思考,从而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发生思维碰撞,闪烁智慧火花,从而进入会听的层次。

  因此我在课堂提出要求的时候总会提醒学生:每个人的发言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尽量不要重复别人讲过的内容,听别人说话时就不能只听不想,而要边听边开动脑筋思考,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用笔做做记录,记下别人与自己意见的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如果有不相同的,就一定先要弄清别人说的话的意思。对同学所讲述的内容,不一定要赞同,但是要做到弄清同学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也就是能把别人的话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概括;即使遇到大家持有不同的观点或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不要随便断然否定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意见时也要以“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比较温和的方式参与交流。

  在这个阶段我就会提问其他的学生:“你同意刚才发言的同学的看法吗?为什么?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等等。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及辩论,引导学生思考别人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这样学生就能及时进行对比、找出有区别之处,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培养,使学生既学会了倾听,又保持了理解的心态,大大不同于以前的专为找茬而听别人的讲话的情况。而当他们讲得精彩的时候,往往会得到大家的掌声和肯定,更大大地加强了他们的信心与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不同。

  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在这里,我着力与大家分享的是我培养学生

  “认真倾听”这个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点心得,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给同行们一些借鉴,一些启迪。

课堂作文 篇7

  今天,我们来到了乾西乡湖头村的文化大礼堂,在去的路上,同学们纷纷议论了起来,大家都很兴奋,但是有些同学却有点紧张,因为有电视台的人来采访。到了文化大礼堂。

  在楼梯上都可以看见一些壁画,到了楼上我们看见了一个像教室的房间,同学们纷纷坐了下来。

  开始讲课了,张伯伯为我们介绍了一些我们父母以前用的东西,比如说站桶是拿来放小孩的,冬天在桶下生火还可以保暖,饭桶当然就是拿来装饭的,饭篮是拿来装剩菜剩饭的,我听了这些话我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活方式很苦。

  然后我们又来到一个全是国画和毛笔字的画的`房间,我看了墙上的画感觉很美,然后一位长辈为我们展示了毛笔书法的画法还有练法,然后又来到了一个房间,里面全是很多年前用的东西,比如说消防志愿者的帽子,风车、粪桶、以及报纸,这些东西让我知道了许多。

  出来之后我看见了记者在采访张伯伯,我们下了楼梯到了下面,拍了一张集体照然后就回家了。

  这堂课真让我难忘!

【课堂作文】相关文章:

课堂作文:我们的课堂01-26

课堂作文:有趣的课堂01-27

课堂作文:快乐的课堂01-27

课堂作文:生活处处是课堂01-27

课堂作文:人生的课堂-自然01-26

课堂作文:有趣的课堂游戏01-27

课堂作文:课堂上的趣事01-27

课堂作文:自然也是课堂01-27

关于课堂的作文:人生的课堂01-27

课堂话题作文:快乐的课堂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