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作文

时间:2024-02-02 10:06:48 记忆 我要投稿

【优秀】记忆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忆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记忆作文

记忆作文 篇1

  家风是一个家族经验与希望的沉淀,它朴实无华却饱经风雨的洗礼与岁月的打磨,好似角落里蒙尘的老酒,沉郁芬芳。

  曾祖父: 邻居好,赛金宝

  在那个遥远而闭塞的年代,贫瘠的土地哺育了一代代地道的农民。曾祖父同他们一样,面对黄土背朝天,只是那双布满老茧却能执笔缀墨的手一直是乡人眼中的奇迹。曾祖父读过书,但毫无当时读书人的高傲自清之气,对家中老幼也不会刻意约束,只是一味强调与人为善。据祖父回忆,曾祖父闲来无事便会去为乡邻读报和其他有字的东西或帮忙农活,平日里只要有人相求便毫不推脱。一次邻家三婶请在水里游玩的祖父取掉在水里的盘子,但贪玩的他拒绝了,事后被曾祖父知晓,不仅让祖父取了盘子还打了几扫帚。曾祖父懂的道理很多,只要有人家吵架评理,村人们总会想到曾祖父,小至婆媳吵架大到兄弟分家,他一直不厌其烦地在田埂间穿梭,直至青丝染成白发。

  祖父: 细节决定成败

  至今父亲常和我提起他年幼时的那段经历。年前大扫除时,辛劳的农人总会将大部分时间投入佳肴烹制以犒劳一年的艰辛,打扫并不吸引他们的注意,一般只寥寥带过,能见亲戚朋友就行。但祖父是个例外,他总是默默蹲在一边,细细擦拭,直到每一个墙角干净为止。如果谁感草草了事,定会遭来一阵叱喝。父亲很不解,但畏于祖父威严,也跟着处理每个细节。渐渐的,父亲走进了学堂,才明白祖父的用意。一向轻视农活的他才知道祖父煮猪食的那份认真劲儿完全不亚于自己在课桌前解题的细致。我的祖父他一生没有巨大的成就,他只是用成大业的精神做着自己的小事,仅此而已。

  父亲: 知识改变命运

  一场变故,摇醒了沉醉于家庭幸福中的父亲。生命的逝去与家道的中落,让少年时期的他痛苦万分。村人的白眼与嘲笑对于一个破碎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曾经跳跃于田野河边的笑声现已静默,只留下深夜里一片被昏黄灯光拉的`老长的孤影。经过几年的苦读,父亲终于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偏僻的乡村。现在的他比起昔日在河边游荡的少年,也算成功了。面对因贪玩而考试失败的我,父亲没有任何的责骂。他只是苦笑着告诉我他每个清晨从书桌上醒来时,鼻孔早已被煤油灯熏得漆黑。一句话醍醐灌顶,虽然我无法想象父亲早年是如何在贫苦和悲伤中挣扎,但一切答案都藏在他微笑时露出的斑白两鬓里。

  这个家庭,不懂书写繁杂的家训格言,也不忍将生命束缚于陈腐的文字间。它只会用一代代生命来补充来诠释来传承子孙所需品质与精神。作为一名后生,请让我称之为家风。

记忆作文 篇2

  伴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逐渐长大。童年,这段美好的时光也渐渐远去,再也不会回来了。

  我的童年记忆留在我的家乡,那儿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虽谈不上是人间仙境,但总归是我心中最喜爱的地方。

  家乡的小溪边,总有许多可爱的小人。大部分时间他们嬉戏打闹,泼洒着水花;偶尔也会静下来,几人合作着捉小鱼小虾。双手抓不着,就从家里拿来了网兜,岸边的小水桶里貌似装满了战利品……

  家乡的小山不高,所以很好爬,小孩子们最喜欢在这里比赛了,比比谁最先跑到山顶,这儿也有我的童年记忆。

  在这座小山上,又可以看到几个可爱的小人,他们总喜欢在山上跑来跑去,玩着躲猫猫的游戏。累了就坐在大树底下或者躺在草地上休息,渴了就喝几口山涧水,清凉舒爽,比起饮料更能解渴。

  走在家乡的小路上,还能不时听到他们的欢笑声。看着他们嘻嘻闹闹地回家,看着女孩采摘路边的野花编起了花环,看着男孩们捡根树枝比划着“武艺”,小时候的.记忆就像泉水一般涌了上来。

  家乡的河、家乡的山、家乡的路,都见证了我童年时刻的美好。每次回到家乡,每一处的景色都能勾起我的一番童年回忆。

记忆作文 篇3

  端午节前夕,商店超市都开始叫卖着粽子,价格几元、几十元,上百元不等,甚至出现天价粽子。一边是商家为促销而打着漫天的广告,一边是国家三令五申的严查买粽子送礼。不知什么时候,粽子这么神圣的食物也和腐败挂上了勾。

  记得小时候,剑阁乡下过端午节是不吃粽子的。粽子是南方特产,是为纪念屈原投江而喂鱼的祭品。剑阁因地处川北,大多数地方山高缺水,水稻产量又低,糯米很少种。剑阁是没有粽子的。

  剑阁农村过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分三次过,农历五月初五,十五,二十五分别叫大端阳、中端阳、末端阳。而一般的家庭只过大端阳。大端阳也是最隆重的节日。出嫁的女儿会在端午节回娘家看望父母。而父母招待女儿女婿最隆重的形式就是蒸馒头。头一天发好酵面,端午节一早就开始和面。馒头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桃子、有的像斑鸠、有的像喜鹊、有的像青蛙…条件好的还会蒸各种馅的包子。当然是素菜的,或是米拌的。孩子们回到外婆家,挑最喜欢的斑鸠,它最形象,拿在手上舍不得吃,看了又看,摸了又摸,闻了又闻,爱不释手。直到馒头冷了,才掰了斑鸠的小腿慢慢品味着,回味无穷。

  我们村是有名的贫困村,一年粮食不够吃,大女孩都远嫁绵阳等富裕地方。在大集体那个年代,我们村很少有人家蒸过白面馒头。

  端午时节,正是麦收季节。经历了青黄不接的二三月,每个人都翘首期盼着这个可以吃饱的节日。金黄的麦子,飘着诱人的'麦香,飘荡在村庄的每个角落。

  在端午节的前两天,生产队就会把还未晒干的麦子,折算斤两后分几十斤给各家各户,让人们可以过一个饱胀的端午节。在那样一个机械化落后的时期,要把这些还带着水分的麦粒,磨成白面,几乎不可能。而乡下人自有办法,他们不用晒干麦子,就把这些麦子用筛子去掉麦壳,淘干净后和着井水,用石磨磨成浆,那连着麦皮的面浆,白中带黄,从石磨流出来,就像小小的瀑布挂着。这时候,院子里热闹开了,每家每户都忙着推腰磨子,大孩子帮着妈妈推磨,小孩子则围着石磨转圈、叫喊着、兴奋着。一会儿,父亲开始抱着麦秸,把锅烧热;婆婆则熟练的用高粱做的锅扫把,沾一点菜油,刷一下锅,然后用勺子舀一勺麦浆倒进锅里,用锅铲轻轻一刮,很快,一张有软又香的水摊面馍就起锅了,放进干净的竹筛子里凉一下。一张两张,还不等凉好,就被围着锅台的孩子一抢而空。婆婆一边叫着:“慢点,慢点,别烫着”。孩子们则不管,早就饿瘪了肚子,就等着去填饱。他们也不去计较那白味的水摊面的味道,只觉得它软软的,香香,甜甜的,真好吃。婆婆则站在锅台边,不停地刷着,直到刷完为止。她也不会提前尝一口。孩子们都差不多了,就把后面剩下的面皮,切成小块,放一些盐葱吵一下,那便是端午节上的美味。

  而我们家小时候姊妹多,分的粮食少。婆婆管家,为了节约麦子,一年最多只能有一次这样的享受。婆婆为了让我们能吃上水摊面膜,就鼓励我们和她一起去拾麦穗。因为大集体劳动,有的麦子很成熟,加上太阳晒,就有麦穗掉在地上。很多老年人和小孩就会去拾麦穗。别人睡午觉时,我们就戴顶草帽,跨一个竹篮子,和婆婆一起去拾麦穗。有时候运气好,一个中午就能拾一篮子。估计队里出工的时间,就回家。(因为怕队里发现没收),然后把那些麦穗晒在自家院子里,等积累多了,再用小锤去捶。看着那些胜利果实,心里向往着下一个端午节的美味。

  那飘着麦香的端午节,已留在了记忆深处,而那美味的水摊面也留在了时代的记忆里。

记忆作文 篇4

  我们都盼望着有一天,所有老师都不管我们,我们怎么样都不骂我们。可以不让我们做作业、看书。不管我们闯什么样的祸,也不批评我,那该多好啊!

  一天早上,我刚从睡意中醒来,眼睛都还睁不开,就要去上学了。但是没办法,我只好背着书包愁眉苦脸地上学。到了学校一会儿,只听见“铃铃铃”的声音,同学们急忙走进教室上课了。红老师满面春风的走向讲台,和颜悦色得都让我们有点受不了,大家心中都有一个疑问:这是红老师吗?师生一起翻开书本,在这堂课中,不管我们怎样吵都不说;家庭作业没做完的',红老师也不骂,真的是别提有多轻松了。

  自修课到了,红老师没有布置任何作业,也没有让大家看书。红老师坐在讲台桌上,我们在下面胡闹;有的在讲空话;有的拿起本子,在玩游戏;有的似乎昨天晚上没睡好,现在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有些人居然离开了座位开始大喊大叫,一齐在教室里追追跑跑。可是红老师像是没有看见一般,不理不睬。正是这样,同学们玩的更猛,甚至觉得教室太小,还跑出去玩了。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所有老师都不管我们,没有作业,随便让我们玩。要考试了,考场上,有乱抓头发,气的摔笔的;有人居然直接不做了!试卷下来,能考上及格已经很好了,好多都是0分,班级的成绩迅速下降。同学们都希望老师管我们了,可是0分的试卷还是依然连绵不断地发给我们……

  “啊……”我满头大汗,一看周围,哦,原来只是一场梦真是把我吓死了。我再也不希望老师不管我了、不布置作业了。相反我希望老师能把我管的更严厉一些。

【记忆作文】相关文章:

水的记忆作文-记忆作文01-24

阳光的记忆作文-记忆作文01-24

那片温暖的记忆作文-记忆作文01-25

阳光的记忆作文 - 体裁记忆作文01-28

记忆中的年作文-记忆作文01-24

记忆作文01-27

记忆的作文11-29

记忆作文12-09

记忆的作文11-15

记忆的作文(精选)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