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记忆作文

时间:2022-11-04 12:52:32 记忆 我要投稿

春节的记忆作文(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记忆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的记忆作文(4篇)

春节的记忆作文1

  “走啊!去砸炮吧!”老师的“放学”这两个字还在空中冒着白气儿,没来得及落地。林林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悄悄拽着我的衣后襟悄悄地问我。

  “行!还是去胡同口吧,叫上王建,咱仨一起玩。”我回过头,赶紧应着。

  老师的前脚刚跨出教室门,我们就都像猴儿一样蹦出了教室。一个个急吼吼的往校门外面窜,不知道的还以为,教室里藏着吃人的怪物,要不然,这一个个娃,怎么都没命地往外跑呢?

  纸炮都藏在家里的炕底下了。快期末考试的时候,班主任发了疯,见一个没收一个,很多同学的纸炮都变成了纸灰儿,看着自己煞费心思赢来的纸炮一点点,一丝丝烧成红红的一片儿火,没有一个不眼里含着泪儿的,还不敢哭出来,那个没忍住的,被班主任薅着耳朵,在班里转了三圈。全班同学只能可怜巴巴的看着他,谁都大气儿不敢出一口。

  终于放假了!终于解放了!终于可以尽情的砸炮了!飞奔回家,书包一扔,我便钻到了炕底下。摸罗了半天,终于摸到了那个尼龙袋的袋口,我一边用力往外拖着,一边往外蛄蛹。终于,一袋子的纸炮,被尘封半个月之后,得以重见天日。

  我打开袋口,一片花花绿绿的颜色顿时扑入我的眼睛,不禁让我目眩神迷。顾不得拂去灰尘和蛛网,我伸进一只手,拿出那个最大的“将军炮”,那是我的镇军之宝,是名副其实的“大将军”。已经跟随我转战大江南北,历经沙场,屡立奇功,杀敌无数。将军炮,是用纸箱子的那种箱子纸叠成的。这种箱子不好找,那时候,家里都穷,纸箱子是稀罕物儿。

  我叠“将军炮”的这个纸箱子,是我爹从他兽医站上,给我拿来的,箱子里还有十几只小鸡。那十几只小鸡,黄黄的、胖胖的、圆圆的,我好喜欢它们,它们也很喜欢我。一见到我,就扭着头瞅我,还“唧唧……唧唧……”的和我打招呼。我娘说,那是它们饿了或者渴了,才会不停地“叫唤”。我却不信,我就认为,他们就是喜欢和我拉呱,于是,一做完作业,我就趴在纸箱子沿儿上和他们拉呱。

  白天,我们拉呱,晚上,我怕它们冷,就和它们一个被窝睡觉。娘怕把它们憋死了,就在箱子上用大洋针扎了几十个小眼儿,这样,晚上盖上箱子盖,在我的被窝子里,我还能和他们在睡觉前拉呱。等他们睡了,有的小鸡还会说梦话。我想可能是别的小鸡压着它了,就轻轻的晃一晃箱子,然后翻个身也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我的身上便也有了小鸡的味儿。一直到班里,这味儿也散不了。趴在同学的身上闻一闻,就知道谁昨天晚上是搂着小鸡睡的还是搂着小狗或者小猫睡的。哈!谁也别笑话谁,都没被爹娘搂着睡。

  小鸡一天天长大,箱子装不下它们。爹把箱子送给了我,把小鸡放进了一个大大的木头箱子里。我把这看成是,我的小鸡朋友送给我的礼物。于是,便用这个纸箱子,叠了好几个纸炮。几番厮杀,几场战役之后,就只有这个最坚强、最忠诚的“将军炮”留了下来,一直陪伴我,成为我最心爱的“将军”。

  除了这个最大、最壮、最强的将军炮,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纸炮,白的、红的、黑的、黄的各种颜色。颜色不同,形状却都是一致的,都方方正正,板板整整。只是大小不同,有的有我的手掌那么大,有的和爹的手掌一样大,还有的比前邻居家的小鹅的脚蹼还要小,还要薄。最薄的那个叫“草上飞”,轻轻薄薄的像极了一片秋天的枫叶,甚至还要薄,像是蝴蝶的翅儿。这样的纸炮很难赢,砸的时候,用劲儿小了,它飘飘悠悠,平平地飞老远。用劲儿大了,它就像一直白蝴蝶,在空中翩翩飞舞,往往翻完几个跟头,仍旧像电视剧里的燕子李三那样稳稳地站在那里。刚才朝上的那一面的十字,像是在轻蔑地笑着,嘲弄着刚才那个想要赢的小孩儿。那个小孩儿正在那儿涨红了脸,憋着一肚子气儿,呼呼的气儿干瞪眼呢……

  我精心挑选了十几个纸炮,塞到自己的棉袄袖子里。几步就跨出了院子,窜到了胡同口,王建和林林早就在那里等着呢……老远的,它们就朝我招手,喊着:“快点儿,快点儿,哪一回都是你最迂磨!”我来不及答话,只是一个劲儿的跑。

  聚到一起,先要剪子包袱锤,用这种最古老,最公平的方式决定谁先放,谁先砸。一番吵吵闹闹之后,砸炮正式开始。你看吧!砸炮的人先要围着地上的纸炮转上几遭,好像是考察地形,其实就是在找缝儿,找到一个合适的缝儿,再用上合适的巧劲儿,只需轻轻在纸炮旁边一砸或者从纸炮上空轻轻划过,地上的纸炮就会乖乖地翻一个个儿,这个炮儿变成了他的战利品。

  纸炮有厚薄,手气有顺背。赢疯了的玩家,大杀四方,见谁灭谁。无论地上放什么炮,都会被一次收走,绝不还萼儿,有的时候,一个薄薄的纸炮也可以四两拨千斤掀得动纸箱子叠成了老厚皮。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砸炮的娃只要找准了缝儿,再找对角度,还有把握好力度,一纸薄炮就可以轻巧的掀起重若千金的老厚炮儿。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全方位、无死角的好运气,才能做得到。这样的好运,经年累月的全身心、忘我投入的“战斗”之后,很久才能遇到一次。

  手气背的娃,就惨了。几乎是放什么,什么被赢走。一阵厮杀之后,他得急匆匆的再回家搬救兵。甚至,有刚出道的娃,要哭着回家再现撕本子,现叠,往往炮叠好了。砸炮的早就一哄而散。只留下这个孤独而可怜的娃儿,拿着自己刚刚叠好的炮,在漫天星光下,踽踽独行。第二天,还会因为把本子撕了,而遭到老师的一顿责罚,甚至爹娘知道了之后还要再加一顿竹笋炒肉。

  一场砸炮下来,我们的胳膊都酸了,甚至,晚上我睡觉的时候疼得直哼哼,免不了要遭到娘的数量。娘一边唠叨着,一边给我揉着又酸又疼的胳膊,念叨着,嘱咐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就又合上了眼,睡着了。

  无论前一天累得怎样脱胎换骨,第二天的下午准又生龙活虎。约好了的炮局,谁不去,谁就是小狗,考试可以认输,砸炮谁也不肯认怂。赢了的还想再赢,输了的还要翻本。一个个急红了眼,抡圆了拳,有的时候手还戗到地上,把手指甲盖给戗去半截,含在嘴里,吸几口。再来!再来!谁也不想输,谁都想再赢一局。

  哎!哪里有常胜将军,今天输急了眼,骂咧咧地发誓再也不来了。可是,嘴里骂着,发着誓,眼睛一霎儿也不肯离开纸炮。看到别人赢了自己想要赢的纸炮,比赢家还高兴,忍不住抱住人家不撒手,见了亲娘,也没见过这么亲的。

  “冤冤相报何时了,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输输赢赢的炮局,聚聚散散的人生。当年,那些一起砸炮的小伙伴,如今都已天南海北,劳燕分飞。我那一大袋子赢来的纸炮,在我上了初中之后,随随便便就被我娘卖给了收破烂的。那个时候,眼睛只忙着往前看,竟没有感到一点点可惜。

  看来,还是一往无前的少年最好!不知疲倦,不肯眷恋,一直向前,向前,赢了再赢,输了也不曾认怂。

春节的记忆作文2

  生活中有一种记忆方法,叫特色记忆。它能将人们被日光流年洗刷得模糊的日子进行“抛光”,使记忆变得十分清晰。比如说,在我们所经历的浩如烟海的日子里,当突然有人问你:“1980年的2月16日你在做什么”,可能绝大多数人很难说出答案。但假如提醒你,那一天是进入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节,而且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日全食”现象,那么,曾在那个环境中生活过的人,也许就能回忆起那一天的情形。

  的确,那一天对我来说是有“特色”的,当时我正在西双版纳密林深处的一座军营里,除了经历了有生以来所见到的“日全食”奇观,还过了一个没有吃到一丁点儿肉的“无荤年”。

  春节无肉吃,其实原因说来并不复杂,我们在大年三十杀猪的那天,突然发现那头猪的身上有许多“米点”。稍有防疫知识的人都清楚,按照规定,像这样的猪肉是不能食用的。但是,那毕竟是一头又肥又嫩的大白猪,何况猪肉是那么紧缺,扔掉它,谁不可惜?再加上当时大家对病猪肉的食用后果还没有太多的认识,许多人觉得吃了也许不会出什么问题。就这样,在吃和弃的问题上始终形不成统一的意见。其间指导员问了好几个人,大多数人的观点是“使劲煮煮不会有事吧?过年哪有不吃肉的。”指导员又把目光移向了正在帮厨的我。其实,我何尝不馋。但我知道,在生活中许多事情不能因为你有欲望就必须得到,你还要考虑真正的得失问题,尤其是那些明明知道不该去做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失去理智的。望着指导员的目光,我说:“还是不拿健康冒险为好。春节吃不吃肉只是一种形式,过一个不吃肉的春节,说不准今后回忆起来还更有意思。”

  指导员好像就在等我的这句话,尽管我的意见是少数人的,但他还是果断说道:“是不能拿健康冒险。埋掉它吧!”于是,这头又肥又嫩的大白猪就送到地球肚子里去了。初一那天按部队规定吃两餐饭,本该下午会餐,但开饭时却没有丁点肉,于是大家的牢骚全来了。谁知,架式还没有拉开,湛蓝的天空突然像涂上墨一样黑了下来。因新华社在此前发过消息,我们知道“日食”开始了。于是,纷纷跑出饭堂,只见乌黑的天幕上隐现着殷红,一轮洁白的日头被月亮活生生 “吞”下,然后又“吐”了出去。这个过程不过几秒钟的时间,然而,它已经让很多人的注意力有了质的转移,此后谁也没再说肉的问题,而谈论的全是天文地理之类的高雅话题。

  尽管如此,指导员心中却一直不太好受,不久,他给在团部开会的连长打了个电话,问能不能在县城搞些肉来……谁也没有想到,第二天连长回来的时候,竟然扛着30多公斤的半扇子猪肉。更让战友们感动的是,连长因为没搭上汽车,硬是负重走了30多公里,累得他在进连队大门时,就一下子倒在了地上……

  如果说,这次过年因为没有吃上肉而多多少少带有些“悲剧”色彩,那么,在1979年的那个春节,则热闹得令人捧腹。

  过年谁不吃顿饺子,这是北方人的说法。然而在南方,确有许多地方过春节是不吃饺子的。我们连队就是随着当地的风俗,过春节从来不吃饺子。直到我们这批北方兵到来之后,大家感觉不吃饺子不像过年的样子,于是便向连队干部建议春节那天一定要包顿饺子。为了让连队干部同意,有几个能侃的兵大谈吃饺子的伟大意义,还临时编上一条说饺子就是中国的“国食”,如果作为一个中国人连饺子都没有吃过,那真是枉做一次“国人”,就更谈不上爱国了。这些话说得连长指导员直乐:牛皮还有这种吹的,看来只有用饺子来堵他们的嘴了。

  真到包饺子的时候了,很多来自云贵高原的少数民族战士对其工序竟然一无所知。好在包饺子不是什么“高科技”,没有文化也能学会。在几个北方兵的传授下,大家都觉得并不复杂,不就是将肉馅往面皮里塞吗?使劲塞就是了!平时都说南方人比北方人秀气,然而,在我们连队包饺子的时候,南方战士要比北方士兵“大气”得多:北方兵都在循规蹈矩地精工细作,而南方兵很看不惯他们捏得这么小里小气的饺子,说他们动作慢得像老婆娘,真给粗犷大气的北方人丢脸。于是,图省事的几个南方兵便毫无顾忌地将饺子放大了尺寸,好几个班的饺子包得就像半大小伙子的脚丫子!这年的春节虽然使许多没有吃过饺子的南方兵都吃到了饺子,但他们吃过之后却没一个人说饺子好话的,有人还发牢骚说:“这么难吃的破玩意儿还定成‘国食’?真没劲!”当然他们不知道这“国食”是北方兵的幽默。其实,要讲幽默,还是南方兵幽默得彻底:在春节过完10天之后上级的工作组到来时,一个南方兵反映了连队在过春节的时候不让他吃饭的问题!

  不让吃饭就是体罚战士,这还得了!于是工作组展开调查。结果很让上级领导吃惊,那天没有吃饭的人还不止一两个,大约十几个兵都说事情真实,绝不有假!其中一个兵说他三天都没有吃上饭。工作组的同志问:“三天不吃饭你招架得住吗?”那位士兵不屑地“嘁”了一声:“饿?饿哪样啊,那么大的饺子天天吃,都快把人撑死逑了!”

  这种回答差一点把问话人弄得“背过气去”:明明吃了饺子,还说没有吃饭,这不是“逗你玩”嘛?但这几个少数民族新战士满脸严肃一本正经,绝没有“ 马三立”那种捉弄人的意思。后来,工作组终于弄清楚了,这群出生于贵州大山里的士兵,在他们的家乡说“吃饭”,指的就是“吃大米干饭”。只有大米干饭才能称之为“饭”,而面条、馒头包括饺子在内是统统不配叫作“饭”的。哪像北方人那么随便,见了人总是问吃饭了吗?吃了吃了,回答得多么不负责任!谁不知道很多北方人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可能没有吃过一顿“饭”。从那两个春节之后,我所经历的春节似乎越来越好,吃得精致,玩得开心,亲朋好友相互拜年聚会,还有春节文艺晚会及多种游艺活动,我们就是这样在祥和平静的气氛中守候着许许多多的新春……也许这种气氛过于千篇一律而失去了特色,因此,很多春节也就未能在我记忆的暗仓中保留下来。而印象最深的,还是在连队和战友们共同度过的那两个春节。

  今年,将是我在部队度过的第25个春节,我很难保证这个春节一定会深嵌在我的记忆中在未来久久不忘,但我清楚一点,每到这个时候,我的心总是无法平静的:除了会想念战友,想到亲朋好友,更会想起那些曾经在我人生旅途上关爱过我的人。这其中当然包括我的老连长和老指导员,我的老连长因为那次为我们扛肉劳累过度,落下了腰肌劳损的毛病,而指导员则因那个春节没让战士吃上肉尤其是误买了“米肉”,受到上级处分……我深深明白,他们为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这是我永远都感激不尽的,在新春到来的时候,我在心中真诚地祝愿他们:新春快乐!健康如意!

春节的记忆作文3

  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成长在钢筋混凝土的都市,与爸爸妈妈口中,他们小时候的热闹有趣的春节相比,我记忆中的春节其实乏善可陈。但今年的春节却让我非常难忘,也必将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春节记忆之一。

  今年春节最难忘的就是在爸爸的老家登封,和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堂妹一起爬山。厌倦了都市的喧嚣,没回老家之前我就一直惦记着要去爬趟山,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爷爷的带领下,我们出发了!

  我们的目的地并不是嵩山上那些著名的景区,爷爷以前经常和奶奶在嵩山上找那些未被开发但景色宜人的地方爬山锻炼身体,这地方是爷爷极力推荐的最适合这个季节游玩的去处。这些年爷爷的膝盖已经承受不了太剧烈的活动,但我爸爸常年在外上学、工作,对嵩山远没有爷爷熟悉,为了让我能够玩开心,爷爷仍然亲自带我们去爬山。当时只顾着兴奋,没有想太多,现在想来,有一种暖暖地感觉在心间升起,亲人对自己的呵护和体贴,不正是这样的吗?

  漫步在山间的小路上,清风拂面,甭提心情有多舒畅了!爸爸“形影不离”地跟着我和堂妹,嘴里不停地重复着他的口头禅:“注意安全,注意安全,注意安全……”烦死了!简直比大话西游里的唐僧还唐僧;老妈则是一如既往地“哎呀,我走不动了,哎呀,我走不动了,你们别走那么快呀……”

  正当我受不了爸爸的啰嗦而高声抗议的时候,突然山回路转,一条小溪出现在眼前,抬头远望,我们正步入一个回环的山谷,一捧细流从远处的峰顶蜿蜒而下,曲曲折折地流进眼前的小溪,那细流随山势时隐时现,颇有些羚羊挂角的空灵之美,爸爸在啰嗦什么,我已不在意了。“再往前走就会看到水流过断崖形成的瀑布,瀑布下面有水流常年冲刷形成的水潭,水滴石穿的成语你们俩都听过吧?随着山势一共有八处瀑布和八个被瀑布冲出的水潭。”爷爷的话我却清清楚楚地听了进去。“走!出发!向第一个瀑布进发!”我兴奋地大喊大叫,指挥着堂妹和我一起前进。由于山谷地势陡峭,爸爸的唠叨更多了。最有意思的是堂妹,别看她平时和我斗嘴斗得那么凶,其实她胆子很小,每次都是要爷爷和爸爸两个人保护着,扶持着才敢前进,哈哈!“姐姐你笑啥啊?我天生就是胆子可小啊!”能够坦诚自己的“缺点”,她还是蛮可爱的嘛!嗯,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映入眼帘的第一道瀑布并不很大,在北方的这个季节,没有断流已是难得。水流从一处大石上泻下,虽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却有种清新怡人的感觉。瀑布注入石下的水潭,潭水并不很深,但却泛着一种幽幽的黑色。

  “这是第一个潭,从这儿往上继续爬,还会看到很多个这样的潭,八龙潭的水源在这处山的最高处,是一条小河”,爷爷向我们大家讲解道。“那还等什么?我们爬到山顶!”我兴奋地喊道。“童童,让爷爷在这儿休息吧,我带你继续爬,让爷爷在这儿等咱们,这儿刚好可以休息。”烦人的老爸又开口说话了!不对,好像他说话就一直没停过!爷爷还坚持要再带我爬一段,但被老爸说服了,让他在这儿休息,堂妹这个胆小鬼外加小懒虫不出意外地选择了原地休息等我们。老妈倒是让人意外,选择跟我和爸爸继续爬,但等遇到第一个需要手脚并用,前拉后推才能爬上的山石,老妈就放弃了,她也选择休息,选择等我和爸爸爬完回来。于是,就只有那个啰嗦的老爸和我继续前行了,我真想一个人继续爬啊,但你知道的:“注意安全,注意安全,注意安全!”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让我的小心思得逞?

  说实话,后面的那些潭,我和老爸都没有认真的去欣赏,只是在要爬到山顶的决心驱动下,一直不停的往上攀登,我倒不觉得有点可惜,但老爸问我:“你听没听过醉温之意不在酒?醉温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也。咱们反其道而行,我们的乐趣也不在山水之间,就在现在这登山揽胜的状态,开心就好,何必计较到底是山更好还是水更好?你开心吗?我看你挺开心的,开心就好!”我服了,啰嗦大王又来啦!我俯着身子攀爬着,不经意的一抬头,看见前面的一小段缓坡上有一棵分叉很多的大树,有一段分枝居然是与山坡地面平行,不知怎么的,生长在城市、基本就没爬过树的我,突然有一股很想爬树的冲动!一定是这棵树看起来太好爬了的原因!“老爸,我想爬这棵树玩会儿,可以吗?”老爸没有说话,直接走到那颗大树旁,看了又看,又用手试了试,然后对我大喊道:“来吧,童童,这棵树很结实,你不会压坏它的!”于是老爸扶着我爬到了大树上,还让我坐在那段横枝上,我小腿晃荡着,远眺着山下的景色,清风徐徐,说不出的惬意。“童童,来对着山下大声喊,能喊多大声喊多大声!”于是我试着喊了两嗓子,从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总觉得大喊大叫有点不好意思。“声音太小了,不要害羞,尽情的释放,就像我这样!啊~啊~啊!”于是山谷里都回荡起老爸的声音,真是难以想象,这个被老妈成天说成老实巴交,谨慎过头的人,竟能比我喊得还闹腾!这不,又唱起来了山歌。老爸也在那儿开心的喊着,笑着,我突然发现,不管老爸笑得多开心,多自在,他的手都死死地抓着我。

  “童童,要是前面又出现很难爬的地方,咱们就返回去吧,好不好?已经很高了,路也越来越难走了,就算爬上去,下山太费时间,爷爷他们该担心了,他们在那儿休息久了也容易着凉。”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安全专家又来了!“好吧,如果前面没有明显的爬山路,咱们就回去”。由于老爸一直担心天黑了不好下山,担心爷爷他们等急了,我们在短暂地领略了一下山顶风光之后,就开始下山了,上山容易,下山难,好多地方都只好手脚并用倒着往下爬,或者坐在坡上往下出溜,还好老爸一直都在我身边扶着我。只是他仍然是那么啰嗦,坡急了他说:“小心,小心,有土的地方最容易滑到,注意安全,注意安全,注意安全!”哎,又来了!

  回到山下,爷爷他们果然已经在担心了,最好笑的还是堂妹,已经吵着想回家了。回家的路依然欢声笑语,老妈时不时说着她脚疼,当然老爸还是老样子,啰嗦的让人无语。

  这就是我最难忘的春节记忆,也许它平平淡淡,但它却给我一种生活在郑州市里时不曾拥有的感觉。具体是什么让我觉得它难忘,我也搞不清楚,也许老爸说得对,自己觉得开心就好,为什么一定要搞清楚个所以然呢?

春节的.记忆作文4

  每年,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山南海北、四面八方的游子都会不约而同地赶回家,历尽千辛万苦,亲赴一年一度迎春的盛会,只为了一份亲情、一种温暖、一场团聚、一次欢庆。那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

  春节,是中国人最浓郁、最美丽的乡愁。

  春节的帷幕,是从农历腊八那天缓缓拉开的。

  吃过腊八粥,人们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置办年货。小时候,每当春节临近时,我像个跟屁虫似的跟在父亲身后,随着如织的人流穿行在市场和商店中。父亲不时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看看预先在上面写好的要买的东西。无论走在大街,还是小巷,你都会从人们怀里抱着的衣服鞋袜,手里提着的鸡鸭肉鱼,或篮子里装着的食品糖果里,感受到沁人肺腑的那种浓浓的年味。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那是春节的一次热身。每到这一天晚上,我都会屁颠屁颠地帮着父亲把上一年接来的灶王爷的神像,从厨房的墙上请下来,然后到室外摆上糖瓜等供品,父亲虔诚地点上香火,点响几个“二踢脚”,送灶王爷上天“述职”,俗称“辞灶”。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来探查世情的。人们用熬熟的麦芽糖制成糖瓜,“贿赂”灶王爷,拜托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期盼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扫过房子,便开始准备年饭了。比如杀鸡、炖猪头、灌腊肠啥的。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两天,家家户户都要蒸枣馒头、蒸年糕、炸面鱼、炸套环、炸丸子、炸鱼什么的。传统习俗里,讲究馒头要蒸两三锅,能吃到正月初五六,才算圆满。

  梦里寻你千百度,春节终于姗姗来迟。孩提时代,我年复一年地扳着手指数日子,热切地期盼着除夕夜的到来。

  大年三十,无疑是春节的高潮。人们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只为了这一天。虽然那时家里很穷,但童年时的春节是我一生的胎记,镌刻在我心里,成为我最幸福、最快乐、最美好的记忆。记得十一二岁我就能帮母亲剁饺子馅,准备年夜饭了;下午还要帮父亲贴年画、贴春联、贴“福”字。全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屋里屋外透着迎接新年的喜庆气氛。

  傍晚,人们要在案桌上供上仙逝祖辈们的牌位,摆上鸡鸭鱼肉、点心水果等供品。年夜饭前要点上香烛,祭天地,祭祖宗,接财神爷、灶王爷……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这不是迷信,而是民族的传统年俗。

  当大盘大碗的菜肴和热气腾腾的饺子摆上桌子时,年夜饭就开始了。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说,边喝边笑,大家频频敬酒,相互祝愿,其乐融融,其情绵绵。

  “哎哟,我吃出钱来了!”父亲惬意地说。他常常第一个从饺子里吃出硬币来,大家便兴高采烈地举起酒杯祝贺父亲:“恭喜发财!”这也是全家人共同的心愿。随后有人从饺子里吃出枣、吃出糖、吃出花生……其实都是事先包进饺子里的,旨在庆贺大家新年有个好彩头。这是一年中最丰盛、最温馨、最令人留恋的家宴。

  室外鞭炮声声,烟花腾空四起,硝烟味弥漫着夜空,夹杂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相辉映,神州大地沉浸在春节热烈欢快的氛围里。

  爆竹无疑是春节钟情的歌者,它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散发着浓烈的年味,一如雄鸡报晓的啼鸣,它是报春的惊雷,是春节交响曲最出色的号手。

  吃完了年夜饭,便开始“守岁”。除夕之夜非同寻常,“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守岁”是古往今来的文化传统,是辞旧迎新最古朴最温存的守望。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喝着茶水,吃着瓜子、水果,抽着烟,拉着家常,彻夜不眠,以待天明。其实,话里话外人们说的都是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守岁”时,我和弟妹们会心满意足地换上新衣服,喜形于色地站到镜子前打量自己;父亲满面春风地分给我们压岁钱,而压岁钱一定是父亲精心准备好的崭新的钞票。那个开心劲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不过,小时候我和弟妹们“守岁”,往往熬不到天明,便脱下新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枕边睡去。

  现代社会为除夕夜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容。始自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亿万家庭所喜闻乐见,电话、短信、微信、微博等沟通方式也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里。

  大年初一清早,人们便踩着一地花花绿绿的炮屑纸,给长辈和亲友拜年去了。人人穿着新衣,脸上挂满微笑,到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景象。“过年好!”的问候声,不时地从街头巷尾、这里那里传来。

  幸福的时光总是美好而短暂的。仿佛新年才刚刚开始,眨眼工夫,初二晚上或有的地方初三早晨的送年仪式便悄然而至。按照传统习俗,吃完送年的饺子,就算送走了新年。小时候我总感觉新年的礼仪太过仓促,还没尽兴呢,就把新年送走了,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其实,古人对新年的安排蕴含着深意。

  走娘家,便是春节习俗里最温馨、最甜蜜、最崇高的日子,正如一位学者说的,那“是一个巨大的人伦美丽”。

  正月初三,已经出嫁的女儿,要赶在送年后,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给父母拜年,答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老人家的风雨艰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如今,我和老伴已经做了姥姥、姥爷,童年已成为我们遥远的回忆。我们有两个女儿,每到这一天,“姥姥、姥爷”不绝于耳,一家人欢聚在一起,畅所欲言,谈笑风生,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傍晚,我们恋恋不舍地将女儿、女婿、外孙女们送到门外,在挥手告别那一刻,我突然隐隐地感到,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我敢说,那是任何爱都无法比拟的最博大、最无私、最深沉的爱。

  绵延不断的鞭炮声,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可以说,元宵节是行将结束的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然而无论多么热闹,也难掩人们对告别春节的不舍。春节像陈年老酒一样醇香、醉人、绵长。元宵节则是人们对春节留恋的咀嚼和回味。

  时代在变迁,不变的是真情。这些古老的春节习俗,浸透着纯朴的民风,蕴含着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彰显着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生命追求。几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下来的这些文化基因,早已渗透到我们炎黄子孙的血脉里。

【春节的记忆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记忆作文05-31

春节的记忆作文07-30

春节记忆作文11-03

春节的记忆作文09-14

春节记忆作文11-03

春节的记忆作文11-04

春节记忆01-15

春节的记忆06-18

关于春节的记忆作文07-01

春节记忆初中作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