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作文

时间:2022-07-05 17:37:20 记忆 我要投稿

【精华】童年的记忆作文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童年的记忆作文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童年的记忆作文7篇

童年的记忆作文 篇1

  几张照片引起了我的记忆: 一缕阳光出来,医院里,一个“新生命”诞生了,妈妈温柔地抚摸着,他就是我。

  照片里,我躺在妈妈的怀抱里,睁不开眼睛,看不见这个美丽的世界,但我能感受到妈妈的气息。一双大手把我托起,让我感到十分快乐。听说小时候,我经常在妈妈怀里撒娇。对妈妈来讲,我可能就是一个“小可爱”,胖乎乎的小肉球。

  妈妈拉着我,让我看到一个男人。我以为他是坏人,就开始大哭起来,妈妈说:“不哭,不哭!他是你爸爸!”我好像听得懂一样,不哭了。他用手抱起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隐藏在爸爸的心底。

  有张照片是我2岁时拍的,我会走路了,走起来的样子非常搞笑,像喝醉酒的人,摇摇晃晃的。

  还有我3岁时的照片。我会跑步了,跑来跑去,追来追去,一会儿抓蝴蝶,一会儿看天空,显得十分自由和无忧无虑。与现在相比,我肯定羡慕童年的时候。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慢慢离开妈妈的怀抱,也会让自己与时间一起长大,慢慢苍老。

  照片里的童年,多美好。童年的记忆,永存心底。

童年的记忆作文 篇2

  小时候生活在外公家,那里有好几条小巷错综在一起,年久失修,青石板的路也斑斑驳驳,外公家就在几条巷子的中间,是一栋青灰的砖房,方方正正的。我的童年就包裹在这四方的瓦楼里。

  外公家是向阳的,布了很多纱帘。每到正午,太阳顺着轨迹移到中天,正正的从窗子透进来,穿过窗台吊着的兰花,从密密的纱中间穿过。家里透着幽幽的绿光,和着明媚的色彩,像布了淡青的雾,朦朦胧胧的。我是喜欢那些花的,它们的四周笼着若有若无的香气,总觉的有些神秘。

  老人家有些治不好的小毛病,家里常备着药罐子,有时碰上感冒发烧,也从医院弄来些输液的针管。我喜欢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摸那些针管,细细长长的,像极了缝衣针。姥姥外公出去买菜的时候,我就偷些来,拧开水管灌水进去,然后踩着小板凳给吊着的几盆兰花浇水。盆里的泥土就变的潮湿而鼓胀,还有些凉意。到了夏天,就更觉的清新和凉爽。时间久了,这种游戏便乏味起来,我开始学着医生打针的样子,把水注进兰花的叶子里,想象着细长的叶子逐渐变的丰满。谁知那片叶子竟泛了黄,变得干煸无力,耷拉在花盆的边缘。几日过去,绿意正浓的兰花就凋谢了。外公对花花草草是极上心的,眼看这可人的兰花变成了这般模样,甚是心疼,又是浇米汤,又是施肥,还弄了只蚯蚓来翻土。我只能躲在门后面,巴巴的望着,感觉那兰花像披着头发的怪物,要掐我的脖子,再不敢走的太近。最后那花还是谢了,屋子倒是比原来敞亮了,可没了那幽幽的光,总觉着不好看了。

  这个小区不大,是一个单位的职工楼,百分之七八十的住户都是原先单位的职员,待遇是很好的。每逢大的节日,小区会组织放露天电影,一般都是两部,连着放几天。每到这个时候,小区就热闹极了,各种各样的小板凳摆了几排,楼下的小院被人挤的满满当当,楼上也竟是些探出的脑袋,瓜子零食更少不了。一块镶了黑边的白布就是银幕,用几根木质的竹竿撑着。后面架着一个方形的机器,有个圆形的镜头,蓝色的光柱从里面伸出来,揉成一个光圈,光圈旋转着,夹杂着空气中的粉尘,越过人群打在幕上,那块白色的布像是立刻有了生机,让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电影的内容已经在我的印象中模糊了,似乎黑白片更多一些。只记得看电影时,有个阿姨爱抱着我,她长发及肩,身子软软的,还充斥着淡淡的香味,温热的呼吸吹着我的脸,我喜欢倚在她的怀里,沉沉的睡去。

  外公家离学校不远,大概有十分钟左右的路程。路上要经过一条小巷,巷子边都是带着瓦砾的三层矮房,房子的边缘种了一排白杨,白杨树有些年岁了,高大而粗壮。树的下沿被漆成了白色,还刻着很多歪扭的字,大多都是我们这些在附近上学的小学生刻的,最多的就是xx我爱你,孩提时代的倾羡和仰慕就化为了这个爱字,无意之中掬进了未来。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姥姥外公总是轮着来接我,三年级以后,就和学伴们相跟着回家,纵然路上多了些欢乐的时光,可每到冬天,那条蜿蜒的小巷就着实可怕起来。早晨起的早,天色还发乌,光秃秃的树枝支楞在头顶,有风的时候,就发出一阵刺耳的声音,像怪兽在呻吟。小区安安静静的,没有路灯,清晨有几个小吃摊亮着昏暗的赤色灯光,摇摇摆摆的,我的影子就随着忽大忽小,看起来可怕极了。这个时候只要身后有一点响动,我撒开步子就跑,一直跑到学校门口,喘着粗气,半天回不过神。

  临近小学的地方有一个摊铺,是一对老夫妇开的,约莫六七十岁的样子,老奶奶头发是花白的,身子也偏瘦,人倒是很精神,眼睛像个玻璃球咕噜噜的转。爷爷看起来就慈祥很多,脸上有深深的皱纹,向下耷拉着,嘴唇皱褶而干燥,却总是笑盈盈的,年岁看起来比奶奶大些,反应也不如奶奶伶俐。他俩自己搭了个摊子,用红色的布当围子,中间放了张长方形的矮桌,原先是用白漆漆过的,现在上面腻了层油,漆皮也掉落了不少,显得极为陈旧。他们自己买蔬菜水果回来,用粉面裹起来炸,分类摆放在几个大小不一的盘子里。奶奶还自制了一种浓汤,用小火炖着,汤是米白色的,很粘稠,就浇在蔬菜上,好吃极了。汤总是热的,偶尔还能吃到几块很小的鸡肉,尤其在冬天,用手端起来,捂着暖暖和和的,喝一口,那种暖意从嗓子滑到胃底,舒服极了。那种味道像记忆中的色彩,在心里和胃里开了花。

  夏季,是个炎热的处处流火的日子。也就意味着放暑假了,两个月的假期,对于我,是件再快乐不过的事。早起跟着外公去邻近的公园晨练,夏天的早晨清新而凉爽,挨着湖的公园还有阴阴的凉风,公园的人很多。外公喜欢沿着湖走,走到一个台子上,就临湖吼几声,声音能传到河对岸,那边的人听到也会有所回应,公园显的好不热闹。我站在旁边也不闲着,学着外公的样子舔着肚子,两只手撑在腰上,我胆子小,不敢喊,就佯装张圆了嘴,一阵风立马灌进肚子,感觉像喝了口凉气,肚子马上就圆鼓鼓的,像个皮球。

  下午是最难熬的,天气热的厉害,树叶都像粘在了空气中,静默着。我必须趴在我的小方桌上,按计划表写作业。计划就贴在我对面的墙上,夹在一堆奖状的中间,大部分都是哥哥姐姐的,花花绿绿,各种各样,看的我眼直晕,很快就困了。我的眼睛半睁半闭,字也越写越歪扭,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又迷迷糊糊的醒过来。外公的鼾声在耳边此起彼伏,风扇也呼呼作响,心里实在是不舒坦。

  姥姥对我要求很严,每天的作业都要拿给她检查,她点点头,我就算过关了,飞奔到楼下跟邻里的小伙伴玩。偶尔赶上检查不过关,挨一顿骂是免不了,到楼下的时候,小伙伴就很少了。一次天晚了,正赶上住户装修房子,楼道口堆了一堆细细碎碎的沙子,还架起一个滤沙子的网,被滤过的沙子像一个小山包。摸起来绵绵的,柔软极了,我就把沙子堆挖了个槽,拿鞋拍平,两边垒起低矮的围子,样子跟幼儿园的滑梯差不多。沙子还是涩的,我滑不下去,就躺在上面。

  太阳快落山了,夕阳把天边印染的通红,云朵低低的压过来。我躺在沙堆上,与沙子亲昵,吻着吸入的每一口空气,却曾想不经意间,把那掬沙融入了我童年最快活的回忆。

童年的记忆作文 篇3

  儿时的故乡记忆里,腊月家家户户要宰一头大肥猪过年。我们家每年都会有一头近200斤肉的大肥猪,一方面是喂养的好,一方面是猪仔品种优良。

  小时候,我们邻居家养了一头老母猪。它个大性情温顺,每天晃晃悠悠在院里院外散步。记得它因为它品种好,每年一窝猪仔达十二、三头。满月的小猪仔,总是左邻右舍每年的抢手货。她们家猪仔成活率高,生长期发育好,一年到头总会膘肥体胖,足秤回报主人家。除了本村人家来抓猪仔,慢慢慕名来抓小猪仔的外村人也越来越多,这也是发愁了邻居嫂子和大哥。嫂子是精明人,最终按满月那天定日子抓小猪,谁抢到规谁家,既不得罪谁又让猪进有缘家;冬日早晨黎明时分,大家聚在她家院里。盯着猪圈的小猪,瞅好自己心怡的那头……母亲早早也带了我来,身手敏捷的我总能让母亲笑呵呵的倒提着小猪仔回家。

  小猪抓回家就放养在猪圈,猪圈有防雨的棚子(猪卧室)猪散步的小院子,还有活动铁栅栏门。偶尔也给长半大的认得自己院子的猪放庭院外巷道里溜达半日。喂猪一般是粮食磨面后的麸皮和麦草破碎成粉末的草(豆花),开水烫一下搅拌均匀喂。有时也铲些青野菜:芨芨菜(我们叫曲曲菜)蕨麻秧子、茴条、燕麦草、苜蓿草……

  那时的猪一般要养一整年,一年四季前三季是调壳髅(意思是喂少一些,而且多半喂草料),腊月前一个多月就开始加细食,(喂麸皮或者煮熟了的小洋芋、胡萝卜、糖萝卜等),一个多月的精心喂养,足够让猪吃的膘肥体胖、肥头大耳。腊月二十几就是杀猪季,每天都会有宰猪时猪嘶吼的声音,吸引着小孩子们雀跃着逐声而去,跑去凑热闹拔猪鬃,攒够猪鬃,可以跟走街串巷的巴郎货担子,换钱或玩具。整个腊月都是大人小孩,喜庆欢快的迎春过年的节奏……

  现在农村人家饲养猪的少了,传统喂养成本高,没法跟现代化猪舍圈养相比,商业化经饲料添加剂喂食,猪半年就出栏。但那没有污染自然生长的年猪,肉质更加纯正肉味更加鲜美,常常更叫人馋的直咽口水……

  宰年猪欢快的气氛,浓烈难忘的年味,深深刻在儿时的记忆里。

童年的记忆作文 篇4

  留住童年的记忆

  从首都到边疆

  我们家原是北京市人,住在西直门大街。一九五二年,爸爸积极响应国家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到内蒙古来支援边疆建设,妈妈和我才同爸爸一起来到了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从北京出来时我刚刚五岁,临走时妈妈让我同爷爷道别,我恭恭敬敬地给爷爷鞠了三个躬,从此我就再也没有见过爷爷。

  一九五二年五月,我们全家从北京来到了内蒙古当时的首府乌兰浩特。父亲当时被分配到内蒙林业厅工作,半年后,为了开发克什克腾旗的森林资源,又被派往克什克腾旗,我们全家于十一月初从乌兰浩特出发,沿途乘坐火车、解放汽车、马车,途经通辽、林东、大板、林西,于十一月中旬来到了克什克腾旗的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那时经棚的街市和居民全在河西敖包山下,当时最好的建筑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老爷庙和清真寺,除了屈指可数的几间瓦房外,全是低矮的土房。敖包山上的炮楼和南面的字山,当时在我头脑中留下了朦胧的记忆。到经棚后,由于天气寒冷,又很少有去大局子的车,我们只好在经棚暂住了几天。为了做好去大局子的准备,我们全家都买好了皮衣、皮帽子和毡疙瘩。十二月初,我们乘坐由大局子林业扶育总站派来的两辆牛勒勒车,前往大局子。

  那时去大局子的路,是只有行人、骑马和牛勒勒车才能勉强通过的山间小路和穿越河塘柳树林及原始森林的窄路。途中,由于时而刮起的白毛风,许多路被大雪覆盖,行走时还要不断停下来挖开雪岗子,车才能通过,五十公里的路,走了三天才到达。路上,因为越往林区走天气越寒冷,我年龄又小,爸爸妈妈怕我冻坏,一路上除了给我穿着棉衣,戴着皮帽子外,还用被子把我包上。过了石门子(山名),大部分路都要穿过河柳塘子,由于树密路窄,坐在车上也会被柳树刮着。

  沿途,我看到了无边无际的白雪和山坡上在雪中挺立的一片片原始森林。看到这美丽而寒冷的冬天景色,更增加了我的新奇感,一路上好奇地不断问这问那。路边的刺柳(学名沙棘)树上密密实实的结满了红色和黄色的果实,时而还可以摘到山丁子和稠李蛋子的干果。那时因为是第一次吃到这些山果,觉得特别好吃。行进中,还不断看到山上、路旁或树林中有飞禽走兽在飞跑,赶车的车夫告诉我们,天上飞的有野鸡(学名锦鸡)、沙鸡子、麻雀、喜鹊、乌鸦等,山上跑的有狍子、马鹿、狼、狐狸、野兔等。还特意给我们讲了狼是如何凶残,如何伤害家禽家畜的,听了后,使我对狼产生了惧怕感。途中,我们在老耗子店和红山子各住了一夜,受到了当地老乡的热情款待,第一次吃到了热腾腾的蒸莜面、蘑菇炸辣椒和野鸡渣咸菜。在红山子住的那一夜,房东老乡看我们从远道而来,怕我们冻着,把炕烧了又烧,结果,把我家的被褥也烧了个窟窿。

  第三天上午,从红山子出发就开始翻越一座大山,上山下山的路都是从原始森林中穿过,坡陡路窄道滑,非常难走,大人都是下车徒步而行的。下午我们终于达到了目的地——-大局子。那时,大局子林业扶育总站正在筹建阶段,没有住房,所有的干部和工人都住在临时搭起的大窝棚里。因为当时那里只去了我们一家住户,也是为了爸爸工作方便,总站特意给我家搭起了一间十多平方米大的三角架形马架子窝棚。窝棚里边灶膛连着火炕,用于我家居住和做饭,为了冬天取暖,还特意给做了一个泥火盆。窝棚里靠门口处是一个用四根木桩支起,上面放着木板的木案子,这个案子,首先是爸爸的办公桌,爸爸每天都在案子上办公,当时建站用的建设方案、设计文件、图纸和各种生产计划、公务文件,都是爸爸在这个案子上完成的。另外这个案子又是我们全家人的饭桌和做饭用的案板,每当爸爸工作闲下来的时候,妈妈就在案子上做饭、切菜,做好饭后一家人围在案子边吃饭。

  由于马架子窝棚没有窗户,只有打开门才能见到光亮,冬天天冷不能开门,爸爸办公时只好点油灯。开始时,我家点的是麻油灯,麻油灯就是把麻油放在小瓷盘中,用棉花捻成细绳放在油盘里,当灯芯点燃。这种灯光亮很小,光线昏暗,还会冒出烟和麻油味。后来煤油灯代替了麻油灯,最初的煤油灯是在一个类似葫芦状的瓷瓶里装上煤油,瓶盖上有一小孔,用来穿灯芯,灯芯也是用棉花搓成的棉绳。煤油灯比麻油灯亮光大,但它也会冒出黑烟和很浓的煤油味,这种黑烟既熏屋子又熏人,点的时间长了,人的脸也会被熏黑,鼻孔由于吸气,熏得更黑,流出来的鼻涕全都是黑色的。但当时由于煤油有限,煤油灯也只有在爸爸办公时使用,其余时间仍然点麻油灯。

  林区的冬季漫长而又寒冷,那时冬天取暖都是用泥制的火盆,泥火盆是用黄土泥掺入猪毛或其他动物的鬃毛制成的,样子象盆,但盆沿有十多公分宽,盆体也很厚,一个泥火盆有十多斤重,这是因为一来火盆放在那里稳当,二来也是为了防止小孩挪动而被火烧伤。做得精致的火盆,外面还用一种叫牛舌头稞植物的叶绿汁均匀地涂在上面,涂后火盆不但成了浅绿色,而且表面光滑、细腻。那时冬天窝棚里始终不能断火,灶膛里烧的火炭,都要扒到火盆中取暖,只有这样窝棚里才能保持暖和。火盆除了取暖外,另一个用途就是烧烤食物,但当时烧烤的主要是土豆和肉干。烧土豆是把整个土豆埋入不太旺的炭火中烧,烧熟的土豆除去糊皮,吃着又甜又面又热乎,既充饥又御寒。妈妈每天晚上都要在火盆里烧几个土豆,给工作到深夜的爸爸当夜宵。烤土豆也有是把土豆切成片,放在炭火上烤,翻两次后,土豆片成了金黄色,也就熟了,吃着外焦里嫩。烧烤肉干吃是我们当时的孩子最解谗的食品了,那时由于肉不能冷藏,所以家家都把肉晒成肉干,当时吃得最多的就是狍子肉干了。烤肉干是把肉干直接放在炭火上烤,烤熟的肉干油汪汪的,吃到嘴里又香又脆,烧肉干是把肉干用浸湿了的纸包上三五层后,再埋入炭火中烧,烧熟后扒去被烧焦的纸,里面烧熟的肉又鲜又软,好吃极了。

  那时,冬天雪很大,有时夜里下雪或刮白毛风,窝棚的门口就会被高高的雪埋住,早晨起来只好用铁锨挖出一条通往外边的小道,人才能出去。有时雪太大,只好在雪中掏个洞,里边的人出来后再挖除积雪、清出道路、除去盖在窝棚上的厚厚积雪。夏天窝棚里很干燥,也很凉爽,但蚊蝇等昆虫对人的叮咬特别厉害,再加上虱子、跳骚、臭虫对人的侵害,使人的身上时常是红泡连片,刺痒不止,有时挠得一片片出血、化脓。松鼠、山鼠等小动物也会时常窜到窝棚里偷吃食物,咬坏衣物。特别吓人的就是毒蛇常常侵入窝棚内,有时还会爬到炕上或被褥上,每当这时,全家人就会被吓的慌做一团,在恐慌中想方设法将蛇赶出窝棚。直到一九五三年秋天,总站建起了两排干打垒的家属房,我家分到了近20平方米的住房,才结束了住窝棚的生活。

  深山老林中的童趣

  一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句谚语是对当时林区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林区里的飞禽走兽多的数不胜数,特别是狍子、鹿和野兔,每天都能见到,有时它们会三五成群到村边觅食,到河边饮水,到在山坡散步。所以,人们无论下套子,还是用沙枪打,都会轻而易举地猎到,有的小狍羔、小鹿羔由于跑的慢,人们会轻易地追扑到。野猪、狐狸、狼等也常到村子附近光顾。野鸡、沙鸡、喜鹊、乌鸦、麻雀、猫头鹰、鸿雁、山燕子等飞禽更是随时可见。

  冬天扑捉山鸟是我们这些孩子最感兴趣的事了,当大雪封山后,各种山鸟在山上很难觅到食物,就会成群结队到村子附近找食吃。那时,大人们扑捉野鸡有时就在大雪中追赶,当野鸡被追得飞累了,它就会藏到雪里,它藏的方法很可笑,就是把头伸进积雪里,身子和尾巴都露在了外边,它自认为藏的很严密了,但人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捉到。野鸡个大体肥,肉味鲜美,一只野鸡就够一家人美餐一顿。沙鸡(俗称傻半斤),是当时最常见的一种山鸟,大人们捕捉沙鸡都是用沙枪打,套子套或用网罩等方法,而我们小孩主要是用筐扣。当发现沙鸡下山时,我们就在自家门前的雪地扫除一块空地,在空地上放一个筐,用一根短木棍把筐的一面支起,在筐下放上些粮食、豆子或剩饭,再用绳子拴住木棍,绳子的另一端拉到屋门口,人躲在屋里,等到沙鸡到筐下吃食时,我们就会突然拉倒木棍,筐落下后,来不及飞走的沙鸡就会被扣在筐下,成为人们的盘中餐。沙鸡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有戒备心,只知道找食吃,不防备被人们扑捉,所以有时一群十多只沙鸡,第一次被扣住三、五只后,其余的也不会飞远,好象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继续等待找食吃,当你再次支好筐后,它们还会再次来到筐下吃食,仍会被扣住,一群沙鸡经几次扣捉后就会全部落网,这可能就是人们称它们为傻半鸡的缘故。沙鸡全身都是瘦肉,肉很鲜美,当时人们主要是把沙鸡制成鸡渣咸菜,一年四季都能食用,但最好的办法是把它腌制后,在炭火上烤熟了吃,烤出的沙鸡味道鲜美,又香又脆又解谗。这种扣鸟的办法,不但能有效地扣住沙鸡,也是捕捉麻雀等多种山鸟的好办法。

  二

  在林区生活的几年里,最高兴的事就是夏秋两季和小朋友们一起漫山遍野地采摘山果吃。山果中山杏成熟最早,每年五月节前后,山杏就成熟了,山杏吃起来又酸又脆,每年第一次采摘山杏时,我们都会摘下一大堆,坐在树下猛吃一顿,直到吃的酸倒了牙才住嘴,然后再把随身带的书包和衣兜摘满,拿回家慢慢享用。六月是野草莓成熟的季节,那时,我们住的村子的西山和南山坡都长满了草莓,草莓成熟后,它的清香味飘的很远,在屋里都能闻到。在草莓成熟的日子里,不但大人每天都采摘着吃,我们这些孩子更是爱不释手。那时的野草莓因为没有遭到破坏,都是一片一片的,结的果实很密实,在山下就能看到山坡上一片片的红色,上山后我们就会选一片密实的,坐在那里随摘随吃,这片吃的稀少了就再换一片,接着吃,至到吃够了才摘些拿回家。由于当时草莓长得很茂盛,走路时不小心,就会被脚下踩烂的草莓滑到,每次下山后,脚下的鞋底都会被染成红色。草莓的味道特别醇香,屋里放上一些草莓满屋都充满了香味。这期间,大黄梗和地瓜也相继成熟了。大黄梗又酸又脆,不但可以生吃,还可以蒸熟后用糖拌着吃,或者把蒸熟了的梗泥做成饼状,晒干后留着冬天吃。地瓜有四、五公分长,两头尖尖的,吃起来又甜又脆,地瓜生长期很短,五六天后就长老了,瓜皮枯萎后就不能再吃了。到了秋天,酸麻籽、刺梅果、山梨、山里红、稠李蛋、山丁子、山核桃、沙棘等山果都相继成熟。这期间也是林区孩子们最快乐的时期,每天都会漫山遍野的变着样地采摘山果吃。酸麻子味道很酸,山里红味道是甜的,稠李蛋涩味中带有甘甜,但这几种山果是万万不能多吃的,多吃了会中毒。刺梅果味道微甜,但果皮里包了许多细毛毛,吃时要格外小心,如果把毛毛吃到嘴里,就会粘在口腔上,很难往外吐。刺梅果在成熟过程中果皮较硬,有的红色,有的绿色,很有光泽,摘下后很长时间不会变质,我们就把它用线串起来,做成项链和手镯挂在脖子和手腕上,或者穿一长串挂在屋里,看上去真象一串美丽闪光的珍珠。山梨的味道酸中带涩,为了使它的味道更鲜美,人们在它未熟透前就摘下,用一种香蒿植物把它围在中间捂上七、八天,这样熟透了的山梨味道中也加进了香蒿的香味,就更加醇香了。山丁子是一种人人都喜欢吃的山果,它颗粒小,但吃起来酸甜可口,熟透后可以把它的籽挤出,把果肉做成果饼,晒干后慢慢吃。沙棘果粒很小,有酸有甜,是冬天最长见的,而且吃的时间最长的野果,当时采摘的方法是把沙棘果实密实的树枝割下,放在冰上摔打,使冻得很坚硬的果实落在了冰上,然后再把它收集起来,放在罐头瓶里,有时还拌上糖,留做过年或家中来小朋友时吃。那时,林区一年四季根本吃不到家产的水果,这些山果倒是给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补充。

  三

  那时,由于扶育总站刚刚建立,没有学校,孩子们虽然到了上学年龄,也不能上学,我们这些孩子整天就是疯玩。夏天过家家和捉迷藏是我们最常玩的游戏了,那时过家家玩很少在屋里和村子里玩,都到山上和树林里及河塘柳树丛中去玩。在山上我们用树枝搭成小屋,把从山上采摘来的野果和从家里带来的玩具,当成食品和家具,孩子们分别组成“家庭”或分成“团伙”,尽情地玩耍,有时玩得高兴就忘记了回家,直到大人来找,才余兴未尽的跟着大人回去。捉迷藏也都是在山上或树林子、河边柳树丛中玩耍,由于当时树林和河岸的河柳丛都长得很密实,孩子们藏起来很难找到,有时轮到年龄小的孩子找时,时间长了找不到,自己就会害怕,有时吓的大哭起来。后来林场建起了储木场,储木场储存着从山上采伐回来的各种不同规格的木材,一垛一垛的木材很适合捉迷藏玩,所以孩子们大部分时间就到储木场去玩了,在这里玩不用上山,离家又近,大人也比较放心。记得储木场内有一个2米深、30多平方米大的坑,坑壁四周用柳条编的排子围着,是用来浸泡做牛车车罔子等用木材的。有一次,我们到坑边去玩,看到坑里摆好的木材很好奇,我提议到坑下边去玩,但其他的孩子看到坑很深,都不敢下去,我费了好大劲,才从坑边把着柳排子下到了坑底。没想到,这时正好有个工人到河套往坑里引水,我刚下到坑底,就见水哗哗地流了进来。由于看到水越来越大,我心里很害怕,几次想从坑边往上爬,就是爬不上去,看到坑里的水一会比一会深,我吓得大哭起来。其余的孩子看到这种情形,也很害怕,几个孩子哭着去找大人,等大人们来到,才七手八脚地从坑里把我弄出。事后妈妈告诉我们:“到坑里玩很危险,如果水大了会把人淹死的。”我们听了很害怕,从此再也不敢到坑里去玩了。

  每年冬天,第一场大雪后,我们都会在大人的帮助下,在各家的门前堆起雪人,雪人堆的又高又大,而且还用木炭给雪人做上鼻子、眼睛、嘴和耳朵,有时还会弄顶破帽子给雪人戴上,或者给雪人的手上插上小旗等。那时由于天很冷,堆好的雪人除了再下雪被埋或被大风刮坏外,冬天里是不会融化的。雪人堆好后,我们这些孩子就会集聚在一起,对各家堆的雪人进行品头论足,评论谁家雪人堆的好,每个孩子都会认为自己家的雪人有特点,互不相让,争的面红耳赤,继尔引发了打雪仗。打雪仗时,有时一个对一个的打,有时分成两伙对打,这时只看到雪球在空中飞舞,每个孩子都拼命地把雪球打向对方,直到每孩子都打的满身上雪,气喘嘘嘘,累得趴在雪地上为至。

  四

  那时的林区狼很多,而且常常夜间窜到村里来咬伤牛、马、羊、猪等家畜,所以一到黑天家长就不敢让孩子到外边去玩了。记得有一次,一个工人在山上捡到一个小狼崽,就把它抱回了家。结果夜里引来了许多狼,围着村子嗷嗷地嚎叫,直到天亮才离去,第二天夜里,又来了十多只狼,窜到村子里嚎叫,有两只甚至跑到放狼崽的家去撞门、挠门,吓得人们一夜也没有睡好觉。第三天,在大家的劝说下,那人把拣到的小狼崽放回到了山上,可能是大狼找到小狼崽,就再也没有到村里来闹。

  当时林区各家的烧柴都树枝、树头等枝柴,枝柴大部分都是湿的,要用桦树皮点燃。有一天下午,妈妈下班后要到大西沟采伐点去背桦树皮,我不愿意一个人在家,就哭着要跟妈妈一起去,妈妈不答应带我去,我就抱着妈妈的腿大哭,因为路远又难走,而且天快黑了,妈妈不能带我去,只好把我锁在了屋里。我在屋里哭着哭着就睡着了,直到听到一阵狗叫和人们的呼喊声,我才被惊醒,醒后发现天已经黑了,我摸着黑点着灯后,妈妈也开门进了屋。只见妈妈脸色苍白,浑身发抖,头上的汗珠子顺着头发往下滚,坐在地上好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妈妈去背桦树皮时,从大西沟出来就碰到了两只狼,而且这两只狼一直跟在妈妈后边,由于天已渐渐黑了下来,妈妈只好加快脚步往回赶,,妈妈说:“我听见后边有脚步声跟着,一回头就见到四只蓝色的眼睛,紧紧盯着我,我快走,狼也跟着快走,害怕极了”。狼一直跟了妈妈二里多路,到了村边,妈妈才敢大声呼喊,呼喊声惊动了饲养处的饲养员,两名饲养员看到妈妈身后跟着两只狼,也大声喊了起来,喊声惊动了村里的狗,狗跟着叫了起来,才把狼吓跑了。事后妈妈吓唬我说:“都是因为你的哭声才引来了狼,妈妈差点让狼咬着”。我也着实地害怕了好几天,而且从那以后大人再去那里我也不再嚷嚷着跟脚了。

  那时,林区的蛇、山耗子和黄鼠狼也特别多。蛇是人们最害怕也上最痛恨的动物,时常有人被蛇咬伤,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全身浮肿,严重时还会危害人的生命。蛇还会偷吃鸡蛋,它吃鸡蛋的方法很特别,先把整个鸡蛋吞到肚里,然后再找到树木或石头,将身子紧紧地盘在树木或石头上,用力把鸡蛋挤碎。山耗子经常钻到各家屋里,咬坏衣物,糟蹋粮食和剩饭,有时还会把箱子等家具嗑坏,冬天,这些山耗子索兴就把家搬到了人住的屋里,在墙上或地下打成许多洞,长住下来,把人们吃的食物拖到洞里食用。黄鼠狼是偷鸡的好手,它偷鸡都是在夜间进行,偷鸡时先把鸡脖子咬断,使鸡不能叫,然后再放心地吃或把鸡拖走,差不多每天夜里都有住户的鸡被黄鼠狼咬死或吃掉。由于人们对这些动物恨之入骨,所以一旦逮住它们,也会对它们施以酷刑。抓住蛇时,人们不会轻易将它打死,而是挖一个十多公分的小坑,把蛇头埋在里面,再将松土砸实,这样蛇就会因吸不到空气,而活活被憋死,临死前蛇的挣扎是很痛苦的,它一会把身子象木棍一样直立起来,一会又把身子象鞭子一样在地上来回抽打,把周围地上的土抽打的直冒烟,直到把身子抽的断成几截后才死去。有时人们逮住蛇和山耗子,还会在它们身上浇上煤油后点燃,把它们活活烧死,现在想起来也真够残忍的。当时一有这种事情,孩子们就会追逐着或兴高采烈地围着看热闹。黄鼠狼因为都是在夜间活动,而且它的嗅觉和听觉都很敏感,所以人们很难捉到它,但有时它也会步入人们布下的套子,在挣扎中被活活勒死。

  五

  在我的记忆中,在林区生活时期,爸爸妈妈的工作一直都很忙,尤其是爸爸,根本没有休过星期和节假日,而且大部分时间都要工作到深夜。那时林区经常发生火灾,每到防火期,爸爸差不多每天都吃住在办公室,每当发生火灾时又总是爸爸带着扑火队去扑火,有时为了扑灭大火,白天黑夜都吃住在打火现场。记得有一次,爸爸扑火回来后,看到爸爸的头发、眉毛都被火烧焦了,脸被烟熏得黑黑的,手上有几处受了伤,衣服也一块块被烧坏。原来,在扑火过程中,爸爸等五人被熊熊的大火包围了,冲出包围后,带着伤又加入到了扑火队伍中,直到将大火完全扑灭。那时林区只要防火警报拉响,一切都进入了戒备状态,各项工作都要为扑火让路。去打火的人除了带好打火工具和干粮外,每人都发一条白毛巾,系到右胳膊上,做为打火人的记号。在家的人,一部分人忙着绑扎打火扫帚,一部分人忙着为打火的人准备干粮。我们这些孩子看到大人们焦急而忙碌的样子,并不断从大人口中听到火情的严重情况,虽然心里很害怕,但还是加入到忙碌的人群中,跑前跑后地帮助大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那时林区的防火制度非常严格,在防火期内,只要刮三、四级以上的风,防火旗就会升起,防火旗升起后各家各户就绝对禁止动烟火了。因为当时各家都烧大枝柴,遇到大风,灶膛里的火就会从烟囱里抽出,引发火灾,所以每当遇到大风天就不能动火了,这期间人们只能吃炒面和提前做好的干粮渡日,直到大风过后,防火旗降下,才能动火做饭。

  一九五三年以后,又有三名上海的支边干部来到了大局子,各地来的干部和工人也多了起来,这里也就比以前热闹多了。后来总站建起了大礼堂,礼堂除了职工开会用外,还经常组织娱乐活动。让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是周末的舞会,每当听到有舞会时,我们这些孩子就会早早的赶到那里,帮着大人打扫屋地、抱炉柴、摆凳子,个个争先恐后,干得满头大汗。晚会开始后,我们就会聚精会神地坐在凳子上听着大人们唱歌,看着他们跳舞。后来,开的次数多了,在大人的指导和鼓励下,我们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参加到唱歌跳舞的行列中。舞会由于孩子们的参加,更加热闹了。让我们感到更新奇的还有晚会点的汽灯,汽灯是一个倒挂着的圆形封闭的铁壶,壶里装着煤油,壶下端中间有一圈如针尖细的小孔,灯罩是用石棉做成的,它固定在小孔的周围,油箱中有个打气筒,通过气压,油从针孔中均匀地喷到石棉罩上,再点燃石棉罩,石棉罩被点燃后发出的光是白织的,照得屋里如同白天一样亮,但点燃一会后,气压小了还要继续打气,有时喷油孔堵塞,要用特制的细针疏通。那时林区能点这样的灯,感到真实很神奇了。

  在我的记忆中,爸爸那时经常公出,特别是一九五四年后,由于克旗政府准备组建林业科,又要再黄岗梁等建设分场,所以爸爸在家的时间更少了,我也非常想念爸爸。每当听到爸爸回来的消息,我和妈妈都要到跑到村外一里多地远的林间小路去接爸爸。当看到爸爸骑的大白马在远处露影时,我就会挣脱妈妈的手,向前跑去,爸爸看到我们后,也会快马加鞭向前赶,当我跑到爸爸的马前,爸爸就会把我抱到马背上。由于当时公出都要自己带行李,爸爸搭在马背上的褥套里装了被褥和换洗的衣服,坐在上边又软又舒服,开始时由于我害怕,爸爸在马下扶着我,后来我可以自己骑在马上了,爸爸妈妈就在前面牵着马,边说话边向回走。每当我骑着马走进村里,看到一群孩子用羡慕的眼光追逐着看时,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我盼望爸爸回来的另一个原因,是爸爸每次都会给我买回小儿书和童话故事书,还有糖和饼干等吃的东西。每当买回小儿书和童话书,妈妈都会给我讲书中的故事,第二天,我就会拿着书在小朋友面前显摆,并把妈妈讲的故事再讲给小朋友们听,有时高兴了还会把故事书给小朋友们看。

  一九五五年,旗政府成立了林业科,爸爸调到林业科工作,一九五六年一月,妈妈也调到了林业科工作,我们家也从大局子搬到了经棚镇。搬家时,由于爸爸正在北京学习,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坐场子派的马车回到了经棚镇。

  小镇风波

  五十年代的经棚镇,坐落在碧柳河西岸敖包山脚下,方圆不足一平方公里大,分为一街、二街、三街和四街。我家搬回后住在三街,当时的林业科马号(因为当时林业科的所有马匹都在这里饲养,而且各林场来的车辆都在这住宿,所以称马号)院内,据说这两个院落是解放前大地主赵三疯子的宅院。那时四街街西头(现在盐业公司门前)是一个沙丘,紧挨沙丘南边是全镇集中弃到垃圾、灰土的集中点,由于长时间弃到垃圾灰土,而形成了大灰包,小孩们都喜欢到那里拣废钉子、铁丝头、麻绳头、牙膏皮、废胶皮等废品,

  拣到后再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我家搬回来的那年冬天,有一次我同邻居家的几个小朋友到大灰包去拣废物,那天天气很冷,而且刮着白毛风。正当我们在灰包上扒拉着拣东西的时候,从西边走来一个老太太摸样的人,头戴狗皮帽子,身穿掩襟大棉袄,脚穿毡疙瘩,用棉袄兜着些馒头。见到我们后,就往我们手里塞馒头,别的孩子给了一个,却给了我两个,并且逼着我们快吃,见我们不吃,老太太嚷着说:“你们街里的孩子真狂,这么好的白面馒头还不吃,快吃,快吃吧!”我们见老太太的样子好凶,又看到馒头发黄,还裂了纹,谁也不肯吃,都拿着馒头往家跑,到家后,我把馒头放在了窗台上。中午妈妈下班,我向妈妈讲述了老太太给馒头的经过,妈妈听后,对我们没有吃陌生给的东西给于了表扬。家长们都对这事产生了怀疑,其中有一个姓周的小朋友的爸爸在公安局工作,把馒头拿到机关后,经辨认怀疑馒头里可能放了毒,但当时又没有办法化验是否有毒,就把一块馒头喂了住在三街西头的庞家养的小狗,庞家的小黄狗很可爱,每次邮递员往各家送信,它都跟着邮递员跑半趟街,大家都很喜欢这条小狗,没想到小狗吃完馒头不到半个小时,就七窍流血死亡了。当确认馒头有毒后,公安局的警察让我们帮着辨认、寻找那个给馒头的老太太,领着我们在街里找了一天,也没有找到。事后家长和我们都很后怕,如果当时我们真吃了那馒头,肯定会中度,也许就活不到今天了,从那以后更不敢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了。这件事当时在经棚街引起了很大震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议论的中心,公安局也对这次事件开展了侦破工作。

  一九五六年秋我进入坐落在经棚四街西头的小学上学,结束无拘无束的了童年生活。

童年的记忆作文 篇5

  我的童年是在家乡东湖塘度过的。

  每年春天,沥沥的春雨过后,我家门口的竹林里就窜出了一支支竹笋,青青的,手指那么粗,奶奶就把他们掐下来,做成汤,那竹笋又嫩又鲜,我很喜欢吃,奶奶每次看到我那狼吞虎咽的样子,就爱地拍拍我的头说:“慢着点吃,别烫着……”

  夏天,河边是我们小孩的世界。大人们都怕天热,我们却满不在乎。每天下午,就三三两两地来到河边,脱了衣服,跳进河里,打水仗,比赛游泳……

  秋天到了,田野里的草又黄又干,成了我们打闹嬉戏的地方。我们常常带着火柴去烧野荒,我们那儿叫烧野火。当火烧的旺旺的时候,我们欢呼雀跃,火熄了,我们神色黯然…

  冬天,草儿枯了,树叶落了。有时会下雪,只一夜工夫,大地就披上了银装。我们不怕寒冷,来到野外,打雪仗,堆雪人……

  我在故乡度过了七年快乐的岁月。后来,年龄大了,该上学了,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到城里读书。当时我死活不肯,抱着奶奶的腿大哭。奶奶虽然也舍不得我离开,但不能耽误我上学,就哄我:“峰峰乖乖,奶奶会来看你的!”我终于被爸爸妈妈“架”上了自行车。奶奶倚在门口望着、望着,望着我们渐渐远去了;我也不住向后望着,渐渐地,奶奶变成了一个小黑点,一会儿小黑点也不见了。眼前一片迷茫,但我还是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望着……

  我是多么想回到故乡,回到那快乐的童年啊!

童年的记忆作文 篇6

  每当想起童年,便能记起这句话:“回首往事,既喜既忧。”不知有多少次我在梦里又把自己变成了可爱的小姑娘,同儿时的伙伴在老地方玩耍。

  童年的我们,是那样的天真烂漫,自由自在。

  童年,是与田间的花花草草一起度过的。记得那时候,只要天气允许,我一写完作业就会和父亲一起去田间散步游玩。

  春天的田野,是充满生机,朝气蓬勃的。树木长出嫩绿的芽儿,为以后的枝繁叶茂做铺垫。油菜花、桃花、梨花争着开出黄色、粉色、白色的花儿,仿佛要一争高下,看谁开出的花儿最美。这可忙坏了小蜜蜂,它们在花间辛勤地工作,生怕错过了这大好时机,偶尔它们也忙中偷闲,在我耳边“嗡嗡”地飞着,吓得我赶紧逃到父亲的身后,我可不敢惹那些“小祖宗”。

  夏天,所有的树木都枝繁叶茂,我最喜欢那棵长在河边的,会开紫色花朵的树了。那棵树很高大,应该有不少年头了,它会在夏天开出淡紫色的,外形有点像玉兰的花,但我知道那不是玉兰,可我又不知道什么树能开出这样清香宜人的花儿。风儿刮得树叶簌簌直响,花儿在枝头微微地颤动,仿似一只只停在树上的鸽子。一阵风吹过,就会有一朵、两朵花儿垂落下来。我蹦啊跳啊,伸出手,费劲地想要够到最低的一枝,却不能,奋斗了半天也没有一点成果,只能丧气地垂下手,捡那些掉落在地上的花。

  在金风送爽的秋天,空气中弥漫着的都是带着淡淡甜味儿的果香、稻香,满目金黄,有些树叶已经开始凋零,风一吹就悠悠地“空降”下来。秋天,是桂树大放光彩的季节,桂花香飘四溢,我常常和小伙伴们趁着暮色,去偷采些回来。去的时候人,大家手一个杯子,因为大家都想把桂花放在家中当“空气清新剂”呢,这自然的香味,比那些什么香水好闻百倍!我们聚集在一颗桂树下,东张西望了一会儿,看看有没有人来。发现没有人后,就肆无忌惮地摘起花来。其实,那哪儿能叫摘呢,我一把抓一簇花,然后一下子拉扯下来,放进自己的杯子里。可怜的桂树,就这样被我们这些不懂得怜香惜玉的人“糟蹋”了。

  冬天,冒着刺骨的寒风,踏在洁白的雪上,鞋子与雪摩擦着,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白雪茫茫的原野,静谧安详,偶尔会有几只鸟儿飞过,不过也是安安静静的。皑皑的白雪下面,农作物正在养精蓄锐,等待来年长出最丰盛的果实。

  这些美好童年的记忆,在我脑海里不但没有褪去色彩,反倒在时间冲洗下历久弥新,散发着迷人光彩。

童年的记忆作文 篇7

  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童年的记忆. -----题记

  童年,是朦胧的诗,是淡雅的画,是经典的歌……童年的我,天真幼稚、机灵活泼;童年的我,想象丰富、乐观开朗。 在那逝去的年华里,我是简单而幸福的。不必说望着星空发呆的悠闲,不必说躲在被窝里睡懒觉的惬意,也不必说模仿球星投篮时的兴奋,单是吮吸着冰糕看着漫画在大街上闲逛的那份无与伦比的简单快乐,就能让我回味无穷。 在那些逝去的年华里,我体味到一种叫“爱”的东西。

  也许是老师带病仍坚持为我们上课的情景;也许是妈妈冒雨为我送来干爽和安慰的情景;也许是同学们主动帮我打扫教室卫生的场景……究竟是哪种情景触动了我敏感的心弦,都无从谈起。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母爱”、“师爱”、“友爱”等“爱”的一望无际的海洋中,我扬起希望的风帆,努力向前驶去。 在那些逝去的年华里,时间像箭似的掠过,只留我独自一人形单影孤地在记忆的孤岛上徘徊。

  那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是我傻笑时的样子吗?那一只只洁白的鸥鹭,是我幻想时的样子吗?那一棵棵高大的树木,是我成长时的样子吗……轻轻拾起一片思绪的花瓣,我要把它制成一张别致的书签,让它永远在文字的世界里散发芳香,永远……

【童年的记忆作文】相关文章:

童年的记忆_童年作文03-14

童年的记忆作文「精选」05-25

童年记忆精选作文10-13

童年的记忆-作文09-21

童年的记忆作文05-23

童年的记忆的精选作文12-29

童年的记忆作文04-04

作文:童年的记忆10-18

童年的记忆作文06-13

童年记忆的作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