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什么作文

时间:2021-06-29 16:40:43 家乡 我要投稿

家乡的什么作文14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什么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什么作文14篇

家乡的什么作文1

  我的家乡是一个极为偏僻的小村落,家乡正月十王并不叫元宵节,而叫小年,意思是过了正月十五,年就过完了,十五是最后的狂欢,过了十五,就该下地干农活,紧张地春播春种了。正月十五是最大的祭礼祖先的日子,要比清明节更隆重。一直感觉,家乡正月十五小年要远比春节热闹。

  过了小年是从黄昏开始的,家家户户都用面蒸好了灯碗,就是把面做成灯的形状,有时候还蒸成小鸡、小鸭、小狗的形状,在灯碗中间放入香油,插一根灯捻,点燃了。小鸡灯确定放在鸡窝上面,保佑小鸡平安多产蛋。鸡可是困难时期人们改善生活,换零钱最重要的家禽, 绝对不能怠慢。妈妈蒸的鸡灯确实是最漂亮的,一个大公鸡旁边两个小母鸡,后面还有几个小鸡蛋。鸭灯碗摆放在碗里,把碗摆在水缸的水面上,狗灯碗押运在大门口,任务当然是看家护院,其他很多重要的地方都要摆上灯碗,祈求吉祥,正月十五放灯碗成了孩子们最高兴的事情。

  当妈妈把家里的灯碗摆好后,姨父、爸爸还有舅舅就带着孩子们上坟点灯了,家乡都是土葬,死去的亲人墓地都在一块,老人岁数大了就会设计好自己的埋葬地。我们在爷爷奶奶以及死去的亲人坟上挖个小坑,放上点燃的灯碗,舅舅和爸爸总会在爷爷奶奶的坟前跪上很大的一段时间,成家的哥哥们也会到爷爷奶奶的坟前单独为他们放灯碗。烧纸时就会点燃爆竹和烟花,好让地下的亲人不寂寞,感受到活着的亲人的思念。

  祖坟燃放烟花爆竹是最后的高潮,家乡位于一条江边,江水经常泛滥,家乡的先辈们搬到这里安定下来的时间并不长,所以,第一代人的后辈大多都出5代,所以无论张家或是李家祖,都清晰存在,祖坟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燃放烟花爆竹的规格就会特别高,一家祖坟的爆竹要连续燃放几个小时。每到此时,几个村子就会爆竹声连成一片,烟花把夜晚装点得五光十色,分外绚烂。此时,老人就会教导孩子们邻里为善,都是一个祖先,同一个根。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忘祖是对人最大的辱骂,而正月十五的小年祭祖活动,是中华民族血浓于水、认祖归宗的民族向心力的一种体现。你可以一无所有,但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就是亲人,就会得邻居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就是我家乡正月十五的小年夜。

家乡的什么作文2

  我的祖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许多名胜古迹。而在山西也是,在我的家乡,也有许多的名胜古迹,比如说:绛守居园池、文庙,龙兴寺,钟楼、鼓楼、乐楼等。在这些名胜古迹中,我最喜欢龙兴寺。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它吗?

  龙兴寺,系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城龙兴路北端高阜之上。该寺始建于唐,原名碧落观,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改称龙兴寺。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由于武宗大兴灭法运动,拆寺毁佛之风盛行,寺内建筑几乎毁之殆尽,唯有塔院得以幸存。宋时,太祖赵匡胤寓居于此,改寺为宫,后僧人占居,恢复龙兴寺之名。原存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和龙兴宝塔等。20xx年,在山西省文物局的支持下,新绛县委、县政府向社会集资,组织义务劳动,抢修了龙兴塔基和寺院,修建于山门,建起108级青石台阶,修建了碧落碑亭等,使龙兴寺面貌焕然一新。

  大雄宝殿是寺内的主体建筑,殿内供奉着三世佛,中间为“毗卢佛”,西为“释迦佛”,东为“卢舍那佛”。佛像面容丰满,神态安然,均为宋金时期的彩塑珍品。殿前殿后还陈列有许多的石碑,著名的有“碧落碑”,为唐代皇室李氏家族所立,碑文集各家书法之长,独具特色,是古代书法作品中的精品。

  大殿后就是龙兴宝塔。据碑文记载龙兴塔始建于唐,原为八级,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重包以外皮,并增高至十三级。塔呈八角形,高约43米,全部用磨光的青砖砌成,塔身各檐下的斗拱等均为仿木结构,塔的每级上均有额题,自下而上依次为:一柱擎天、两茎仙掌、三汲龙门、四大跻空、五云献瑞、六鳌首戴、七星召应、八风协律、九陌看花、十园蓉境、十方一览、十二碧城、十州三岛。该塔结构精巧,体态秀丽,颇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雄伟气势,登上宝塔顶后,绛州古城一览无余,景色如画。令人更感神奇和迷惑的是,该塔曾多次“冒烟”。据《重修新绛龙兴寺碑记》载:“光绪乙亥(公元1875年),塔顶冒烟,佥为青云直上,为发达科名之征兆”。这年大旱。之后20xx年、20xx年、20xx年等时间老人传说也亦冒过“烟”。最近一次是20xx年8月份,塔顶“冒烟”,观者有万余人,连冒七天。其原因至今仍为一个谜团,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定能解开此谜。

  我不仅爱我家乡的龙兴寺,而且更爱我的祖国。

家乡的什么作文3

  一个炎热的夏天,爸爸让我去外地考试,而不知实情的我随口说了句试试吧,就这样我莫名其妙的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绵阳。虽然我来到一个崭新的环境,但注定要与我相处了四年的同学被一声“再见”隔之“千里”。

  第一天,新同学们互不认识也不了解,自己忙自己的,到晚上,大家的情绪就有点控制不住,都说不想过着回不了家的生活。我躺在床上,脑子立刻就浮现着以前那些快乐的时光,和同学们一起打球,一起去图书馆;老师给我辅导功课,对我鼓励的话语;妈妈炖的鸡汤,爸爸下载的美国大片,一切都离我那么远。突然一股酸酸的感觉涌在我喉咙,泪水浸湿了我的枕头。

  终于熬到了周三,大家彼此都有了一定认识,聊天时自然而然地说起自己的家乡。有时说绵阳的富乐阁巧夺天工,有的说青川的唐家河清澈见底,有的说成都的金沙遗址历史悠久。而说到我那坐落在蜀道之源的故乡德阳时,我首先想到的是钟鼓楼。一说到钟鼓楼,时间仿佛回到了从前,我和同学们在钟鼓楼比赛爬楼梯、表演才艺、敲钟打鼓,整个楼里都回荡着欢声笑语;一说到钟鼓楼,我就想起一千年前许逊在此做县令时倡导的冠道履仁的思想,帮助当时的百姓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

  谢天谢地星期五终于到了,大家如同打了胜仗的战士即将凯旋而归。当我坐着大巴车准备返回德阳,周围华灯璀璨,但在我心中它并不美丽,因为我知道它不属于我的故乡。夜深了,灯少了,心里有了几丝恐怖。车正开着,突然一处亮光夺走了我的视线。啊!那正是钟鼓楼,他散发着万丈光芒,照亮了整个东山,更“照亮了”整个德阳。看着那亮得刺眼睛的灯光,我仿佛看到了以仁为本的德阳人正过着舒适的生活;仿佛看到了人们钓起鱼儿时的喜悦;仿佛看到了拉着二胡哼着小曲的老爷爷;仿佛看到了正在飙高音的女“歌唱家”;仿佛看到了正在读书的奶油书生,仿佛看到了妈妈慈祥的脸颊;仿佛看到了······

  钟鼓楼曾经矗立在东山之巅,而现在,不,是从今以后它将用永远伫立在我心里,熠熠生辉。

家乡的什么作文4

  我的家乡在哈尔滨,这里盛产木耳,榛蘑,大米,其中我要分享介绍的是哈尔滨红肠。

  哈尔滨红肠颜色暗红,表面有褶皱,形状像一把小镰刀。每根大约有十五厘米长,直径两厘米粗,一百克重。每次打开包装,就有一股烟熏的香味,闻着像烤鸭一样。可是手感是不一样,红肠的肠衣硬硬的,薄薄的,吃起来脆脆的。如果把肠衣去掉,那里面的肉软软的,有股淡淡的咸香味。拿起来吃一口,那味道既鲜咸,又清香。一口咬下去,会有一股汁水从红肠里流出来。当然,汁水也是咸香的,汁水流到你的嘴巴里,会口齿留香。

  如果我说红肠的家乡不在哈尔滨,你相信吗?为什么又会成为哈尔滨的特产了呢?那让我来告诉你吧!红肠的老家在俄罗斯的立宛陶,红肠是哈尔滨的特产是因为哈尔滨靠近俄罗斯。曾经有一部电影《夜幕下的哈尔滨》,讲的是俄罗斯人在哈尔滨生活的故事。中东铁路建成后,由俄罗斯人将这种他们那里的美食引进中国。哈尔滨红肠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也十分丰富。哈尔滨红肠肥而不腻,而且蛋白质含量非常高,是一道能让人垂延三尺的佳肴。

  五年前,外婆回老家哈尔滨办事,她从哈尔滨把红肠空运了回来,红肠到成都后,妈妈把红肠取了回来给我吃。我迫不及待地把包打开,咬了一口,那咸香的汁水从红肠里流出来,猪肉和牛肉在一起,软软香香的,还有一股熏烤的味道,香的我差点把舌头都吞下去了。

  你想知道怎么做的吗?红肠的制作工艺复杂,程序繁多。它是用淀粉和多种调味料加上猪肉混在一起,腌制24小时后再灌入用猪小肠做的肠衣,风干24小时后再放入锅里煮,煮完后再晾干72小时,接着用香料熏制红肠表面,干燥后红肠就成了褶皱状,就可以吃了。你知道红肠有多少种不同的吃法吗?让我来告诉你吧!红肠可以直接生吃,可以和蔬菜一起拌沙拉,可以做三明治,可以切成片吃,可以煮着吃,可以煎着吃,可以炒着吃。我最爱的是春游的时候带上,中午吃饭时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分享红肠的美味。

  啊!我爱家乡的红肠!

家乡的什么作文5

  厌倦于城市的霓虹灯,才想起家乡木桌上的蜡烛,困扰于车水马龙的喧哗,才想起家乡田间的安详。席梦思的柔软,也终令我想念那家乡的炕。

  那还是好几年前才有的炕了。我身为全家最小,被几个哥哥团团挤着趴在炕上。说是叫炕,我打心底里更喜欢叫他游乐场。疯、玩、笑、闹,是我对它留有的印象。常常是在上面扭打成一团,顶着这个,戳住那个,兄弟几个嚷着闹着,这个又压倒那个,那个又放翻这个,蹬掉了被子,似红毯般在地上铺上一道,几个都要踩上去走几步过过瘾。那褥子更是皱皱巴巴蜷在脚下,常是大哥趁我不注意,抓住两个角一提,将我囫囵个裹在里边,不停地叫卖:“卖小孩咯,便宜买走咯……”常引得大伯一顿臭骂,却还是未曾悔改。说老实话,这样还挺有意思,总比枕头大战被呼到脸上强。

  这种锣鼓喧天的疯闹大人是不允许的,但四个人围个圈打扑克却是受待见的。三个哥都会,而我却连皮毛都不甚了解,看到那红的黑的心里就乱作一团,更别提还要算算术、比大小,才是没得玩。于是就自己摸索着,看着那个花花多就出那个,被驳回来就换一张,也不用算算术;单蹦对单蹦,四张对四张,也不用比大小,要是没连上也只能怪自己倒霉。若要是对家剩了不到几张牌,就赶忙收手,不然便轻易送了东风。

  炕头上有一个大木箱子,几个人硬是争论许久,却拿不定个主意,他到底该叫个啥?有人说是宝箱,就拿动画片里装满金银珠宝的箱子;有人说是冰箱,夏天躺在上面比睡在炕上还凉快,指不定里面还藏着点好吃好喝啥的;还有说是药箱的,因为箱子总是闻着一股子怪味,和那煎锅里熬的中药一个味。就这样朝思暮想的盼着,盼着啥时候能把这箱子打开看看,直到有一天,从爷爷衣服口袋里摸出一把钥匙,激动得赶紧去打开看看,只是一些粗布衣裳,好早好早之前爷爷奶奶穿的,比我们的年龄还大哩!

  现如今,爷爷奶奶也住上了高档社区,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土炕,恰逢四兄弟已长大,也没有了当年扭作一团的乐趣。回忆过去,多少欢乐笑语,多少纯真美好,都随那一铺土炕,离我而去了。

家乡的什么作文6

  在我的记忆里,家乡除了春节以外就数端午节最为热闹了。闻着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时光,感觉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

  端午吃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端午前一天,妈妈就把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里备着。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她的样子,左手拿着粽叶弯过来,做成圆锥形,然后右手向漏斗里放米,把米压紧抹平后把棕叶反馈过来盖好,握住后再用丝线捆紧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记住缠绕的丝线千万不能松散,否则煮粽子的时候就容易散开了。

  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花生、红豆、大枣、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妈妈喜欢在米里掺红枣以图吉利,据说,小孩子吃枣粽多,将来读书就会早中状元,我还真的年年吃了不少。后来状元倒没有中上,学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还算灵验吧!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香而不腻,现在回想起来还特别嘴馋呢!

  家里人在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此刻我在想,倘若屈原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

家乡的'什么作文7

  夕阳将馄饨担的影子拖得很长很长。卖馄饨的老爷爷骑上了他那陈旧的自行车,车上放上刚包好的馄饨便出发了。老爷爷慢悠悠地骑着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城市的各个角落,暖洋洋的余晖洒落在他那历经岁月沧桑的脸颊上,这一刻很温暖,仿佛街上的所有人都在享受着这夕阳无限好。

  粉红的夕阳很快挥手离去,天色暗了许多,不一会天便黑得似一滩墨水,在天空的映衬下,皎洁的明月显得格外明亮,在朦胧的月色下,深夜变得十分静谧,隐隐约约可以听见微风拂过树叶子的声响,正是在这静谧之下,家家户户的灯火也逐渐熄灭,大家也都进入梦乡。

  可年幼的我躺在床上,眼睛呆呆的望着窗外,迟迟未眠,只听见那不远处隐约可以听见“咚咚咚咚”轻敲空木头的声响时,我心里便能立刻知道馄饨担要来了,我一下叫醒了妈妈,手里攥着一张乌黑发黄,满是褶皱,年代已久的纸币,紧紧握在手心中,拉拽着妈妈的袖子,一路小跑冲到了楼下卖馄饨那,迫不及待来到摊子前,一手将钱递了过去,金色的火光“扑哧扑哧”燃烧着,锅中烧着的水时不时发出“咕噜咕噜”的水声,水烧开了就可下入馄饨了,盖上锅不一会儿便熟了。打开锅盖氤氲的热气像是蒙盖了我的双眼,直往上冒气,煮了好的馄饨洒上喷香的肉汤放上青菜便做好了。我双手接过了馄饨,立马“吸溜”了一口汤,香味麻痹了我的味蕾,曾听说过这么一句诗“蒸饼犹能十字裂,馄饨那得五般来”馄饨的做工精致细腻,虽没有饺子的肉馅饱满,却味道鲜美,入口即化。我将一个馄饨放入妈妈嘴中,妈妈也连忙点头表示满足。我一路边吃边走,妈妈拍拍我的肩膀,笑着对我说:“慢点吃,慢点吃,没人和你抢”。这一刻快乐而幸福。这时候家家的灯火又重新亮了回来,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摊子上买馄饨,宁静的深夜一下子沸腾起来。

  如今,馄饨我依旧可以吃到,可是却少了那份童年的滋味,偶尔还可以听见那“咚咚”的响声,当我在一次吃到馄饨担时,身旁弥漫的是儿时的回味。

  我不希望有这么一天它会消失在我们身边,我希望可以通过每个人的努力将这项文化传承下去。

家乡的什么作文8

  题记:“大街上,到处都是一股香风辣雨;要咥饭,论美食,还得数咱三秦大地。”

  ——摘自歌曲《陕西美食》

  无论是鲜香可口的牛羊肉泡馍,酸辣筋道的凉皮,还是麻辣诱人的火锅和浓香扑鼻的烤肉,西安美食的历史与美味,让你只来访一次,就忘不了这个地方,忘不了那些味道。

  但是,最让人忘不了的还是家乡的油泼面。

  依稀记得儿时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趴在案板旁,看奶奶揉面。盆中一些零零散散的面粉,在奶奶的手下,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块白白的、胖胖的面团。奶奶将这一块面团交给了爷爷。爷爷将这块面团时而拉,时而扯,不过一会儿功夫,一块小小的面团就变成了一根又一根的面条。

  我很是好奇,一些面粉,亦或是一块小小的面团,竟如此变化多端!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智渐渐成熟。我开始有了自己的选择。在众多的面食之中,我首先选择的,一定是“油泼面”——这是我永远也无法忘却的家乡味道。

  看!快看啊!一挑,一放,一洒,一泼……“刺啦——”一声,一勺热油泼下去,刹那间,辣椒的香气扑面而来;充满你的鼻腔里。喷香的菜油,与面条发生碰撞,与辣椒完美契合。你的思绪,也随着油泼面的气味一起飞扬,你的食欲被高高吊起,欲罢不能……再看看吧!雪白的面条被辣油染上红色,两三片青菜叶如翡翠般晶莹,黄豆芽展现它的嫩茎,葱花和蒜蓉点缀其上,构成了一幅诱人的美食图。此刻,你已经馋涎欲滴,顾不得斯文,抄起筷子,把一根面条送进嘴里……

  黑撒乐队有一句歌词,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油泼面,加一口,香的发抖”。是啊,直触你味蕾的,是辣椒的清香,是小麦的麦香。当你抱起了碗,狠狠地吮吸一口时,那些汤汁和面条在你的唇齿间来回碰撞。忽然间,你仿佛置身于广阔的麦地,嗅着泥土的芳香。诺!这正是广袤无垠的关中平原啊,就是这片富饶土地,孕育着土生土长的人们,孕育着像我这样喜爱油泼面的关中娃。

  秦汉的盛世,隋唐的繁华,数千年来关中大地承载着一辈又一辈老陕人的苦辣酸香。绵延数十里的古老城墙巍然屹立,晨昏的钟鼓声在耳畔游荡,还有那花样繁多的美食伴着西斜的残阳……

  我想,家乡的第一美食要数油泼面。家乡的油泼面是这块关中大地所赐予的。关中大地,正是人们身体的归宿,心灵的港湾。家乡的大地,赋予美食以最纯正、最朴实的味道。家乡的美食,赋予这里的人们以生机与活力。

  关中人的血脉,与面紧紧相连。关中人的情,与面紧紧相连。我爱家乡的油泼面,我更爱这片养育我的关中大地!

家乡的什么作文9

  从20xx年我来到这个繁华的城市时,我便被无形的剥夺了仰望的月空的权利,有时高处不胜寒的我也按耐不住那份,透过五楼狭小的窗户,去看空。

  看了,我也还是失望的,这夜空在路灯、车灯和射光灯的照耀下闲的像是给黑人擦美白的化妆品一样,苍白苍白的,更远处才是她的本色,没有一丝生机,天还是那片天,可是背景换了。

  我想,生在农村的我是的,我的屋子有一扇窗户,窗边便是我的土炕,但略有可惜的是我住在北屋,窗户是朝北的,所以也只能看到外面满天的星星在一大片树林中挂着,有的也像极了树上结出的果实。

  晚上有时会起夜,来到外面,便看到天空长长的银河,显眼的北斗七星,车轮似园的,她大的连上面的山都看得清,下是我家的大片菜园,有时月亮普照,便清晰可见菜园中还没成熟的瓜,高高的玉米,和一排严肃的向日葵,像是在接受的检阅,有时也很惊喜,偶尔有三两颗流星路过,可我还没伸出手许愿,他们便走远了,于是我边呼吸着新鲜凉快的空气,边许下愿望,有时向往的出了神,在外面站好长一段,当蚊子在我耳边吹着小喇叭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又在外面站了许久。

  这段的时光就结束在我追逐想的路上,来到城市,便再也没有那样纯净的夜空了,可能是人们不喜欢她吧,总是想出各种办法消灭她,晚上一排排防备黑夜的路灯,超大的日光灯和大的公司或是单位的霓虹灯争相的展示着的威力,使得万里外的夜空苍白苍白的,连星星也被吓跑。

  在这个城市中,似乎没有普照的概念,更没有人注意月亮,也许是他们身边发光的物体太多了吧,麻木了。

  我不喜欢这个繁华的城市,我只是他的客人,她也不会因为客人而改变自己,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不论金钱或是待遇怎么的劝说我,我也会严肃的说,拿什么也不换那纯净的夜空。

家乡的什么作文10

  还记得我吗,古寺爷爷?

  我是那个小女孩呀,那个总和你共度时光的扎着羊角辫的丫头,那个总和你一起吹风、一起唱歌的丫头。

  还记得吗?我们共同走过的流年。

  我记得,我总爱在您那里探险,看您古朴的面庞里有多少奥秘,您的家里总是很暗,光线透进来照在您的身上,总是显得那么神圣,又那么亲近,圆圆的脸上仿佛总有一抹微笑,挂着许多禅意。四周静谧无声,只有檀香在悠悠燃烧……老爷爷,这可是您独有的味道呢,记得吧?我总是爱拜拜这些神圣肃穆的佛像,总是被自己的虔诚莫名的打动呢!然后,老爷爷,不知您是否记得,这个小丫头总是安静的走出来,绕到你的后院,咱们总是那么有默契,一句话也不说却总能心意相通。我喜欢躺在草地上,抚摸着沙子,嘴里叼根草,和您一起看天……

  记得那天吗?天离我们很近,仿佛伸手可及,云朵向羊羔般互相追赶着、奔跑者,天又是那么蓝,似一潭碧水,除了云朵在里面嬉戏外,别无他物。我敢说,这一刻世界上没有那个地方的天比咱青海的天更美了!我想您也一定很喜欢吧。

  每次我来到您身边时,总与您低声吟唱,生怕惊扰您那份寂静,您也许会赞许我歌唱的天赋无师自通吧,民族风情的旗子猎猎作响,凉风伴着隐隐的钟声、诵经声为我伴奏,那日子过得可真快呀!

  对了,记得吗,那一年的第一场雪?

  深秋的内地,树叶都还挂在树稍,可青海已经很冷了。十月刚过,草原上的人们已经穿上了棉袄,那场雪朦朦胧胧的下了一天一夜,漫天鹅毛飞雪,书写着美丽的画卷,天地白茫茫一片,几个远处的小山包一身素白,看不见一个人影,恍若仙境一般……

  记得吗老爷爷,我们共度的似水流年?

  不久前的梦中,我又去找您了,寻寻觅觅,终不见影。

  您去哪了?我的忘年之交?也许,是沿着草地上的小路,走到天边了吧,那可是个美丽的地方呢。

  别忘了我,老爷爷,虽不见您,但我会站在时间的伤口上想您的,别忘了我们的快乐时光,您的静穆已深深刻在我的心中。

  我会永远记着您,古寺老爷爷……

家乡的什么作文11

  家乡的春节,往常都是特别隆重的。在大人们的忙碌中,在小孩子们的期待中,春节悄悄临近了。

  腊月的下旬开始,大人们开始在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开始在卖鱼糕、鱼、豆腐、丸子等的店铺中停留挑选了。经常拎着大包小包回家,刚放下就又想起什么忘记买了,匆匆忙忙就又出了门。

  过了腊月二十四这天,大人们便更加忙了。女人们在屋里好好收拾一番,把床单、被子什么的洗净晾晒。好在过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男人们杀鸡剁鱼,洗腊肉和香肠,把年夜饭的菜都准备好,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一转眼,除夕便到了。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穿起新衣,男人们在门前忙着贴对联,挂灯笼,还要贴倒着的福字,寓意为“福到”。女人们在厨房准备着年饭。这顿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必有年糕,意为“步步高升”,必有豆腐,称为“年豆腐”,象征长大了一岁,还一定要有鱼,喻为“年年有余”,而且鱼一定不能吃完,这样才有“余”嘛!按照家乡的习俗,吃团圆饭前,要先盛饭,摆上筷子,倒上酒,给祖宗敬酒。家里的长辈念叨着:请列祖列宗老少亡人,回来一起过年。敬完祖宗,一家人才能围在桌边吃团年饭。下午的时候,后人们要去祖先坟前烧纸巾、磕头,放一串鞭炮,点一支蜡烛,这称为“送亮”,后人们以此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希望先人们能过个好年。

  除夕的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又成为春节新的习俗。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四处都想起鞭炮声,“噼里啪啦——”经久不断,人们点燃了烟花,花骨朵似的烟花冲上夜空,绽放出绚丽的花瓣,给夜幕增添了几分光彩。

  年初一的早晨,大人们会暗示小孩子抱一些柴禾放在屋里,“柴”与“财”同音,寓意为“抱财”,这包含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希望能够发财,孩子们一早要向长辈拜年,多说吉利话。长辈还要给晚辈红包,这称为“压岁钱”。据说,在魏晋时期,就有这个习俗。压岁钱又称“押岁钱”或“压祟钱”,“岁”与“祟”谐音,可以压住邪祟,使小孩子可以平平安安过年。

  从初一开始,人们都要在各个亲友家拜年,直至初五、初六拜年活动才渐渐地结束。

家乡的什么作文12

  古老的东北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他沧桑的面孔中是说不尽的温柔,丰厚的历史积淀让岁月的刻刀也遁了形迹。现在,盛行于东北的是烤串,但它在底蕴深厚的酸菜汤面前,也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罢了。

  奶奶从瓷缸中捞出水淋淋的腌白菜(嗯,白菜发酵后的味道有点古怪),用清水冲洗后,先揪下一瓣白菜,平铺于案板上。将刀水平握于手中,横着将白菜梆切至一半后用力向左撕,此过程被奶奶称为“片”。只见奶奶将片好的白菜摞起,用刀背定齐后,左手微曲顶住刀面,快速下刀,“嚓嚓嚓嚓”整齐的酸菜丝瞬间堆积在了一旁。过程极为快速,只是银光一闪,一瓣白菜便焕然一新了,简直太厉害了!

  将整颗白菜切完后,在活水下冲洗。在台上放一口锅,倒热水放入葱段、花椒粒、大料、八角和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肉不可全瘦,否则会汤汁不鲜;肉不可全肥,否则汤汁会腻口。开火,大火旺烧,将酸菜丝拧干后散开入水,盖盖儿。

  我就看着那一口质朴黝黑的瓷锅,在红蓝交织的火焰中静静地伫立着,没有被烫得抱头鼠窜或是跪地求饶。一口汤,一方人,在冰冻三尺中,就简简单单一锅白水烧的酸菜,却温暖了无数东北人的心,因为那是家乡最醇厚的味道啊!

  一股酸咸闯入鼻腔中,哦,酸菜汤该好了!这股浓香从厨房门缝中挤出,冲进家里的每一间房子,分子在空气中碰撞崩裂,哦,东北,我闻到了!就是这股带着沧桑与犷野的味道。

  在下雪的日子里,捧一碗酸菜汤站在阳台上,看着簌簌而落的雪球,便会想到满面尘灰的东北革命军,他们喝汤时满足的喟叹和明亮的眼睛以及呵出的暖暖的白气。喝一口酸菜汤,暖了肺腑;在喝一口,便沸了整个东北的回忆。

  多水的江南是柔情的住居,在那儿,喝不得这样的汤。只有在东北,才有真正的酸菜汤,因为那里有我难以割舍的家,因为那里有我永不泯灭的爱,是的,我爱家乡的酸菜汤!

家乡的什么作文13

  我的家乡陕北绥德县,位于榆林市东南部,绥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绥德被人们称为“中国石雕之乡”。有石魂广场,石牌楼等,其中石狮子就是代表之一。

  星期天,我和妈妈兴致勃勃的来到石魂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狮群,有三十几座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其中的一座石狮子上面写着“天下第一狮”四个大红字。石狮群的背后矗立着举世无双的两尊巨型石狮子,这对近20米高、直径为11米的石狮子,底座为乌龟,石狮踞其上,俯视名州大地,气势磅礴,威震八方,仅石狮子口就能容纳十多个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狮子。石魂场的左上侧是广场照壁,照壁中央的“石魂”二字熠熠生辉。右侧石壁雕刻一副“天佑善者”。我和妈妈沿着陡坡往上走,巨型石狮子的后面有四狮图腾、城门楼、石鼓、崖壁雕刻、城墙等。石鼓共有五个,一大四小,寓意“五谷丰登”。在晚上,石魂广场上有五颜六色的灯光,特别的美丽。空闲的人们扭起了大秧歌,游客们照相留念,各种叫卖声响彻石魂广场。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

  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石魂广场,我又迫不及待的来到了石牌楼。

  远远望去,一座高大的石牌楼矗立在青山下。往近一走,两头大石狮挡住了去路,它们张牙舞爪,怒视着前方,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平安。再往前走,就来到了石牌楼广场,“天下第一楼”五个大字映入眼帘,只见牌楼五门六柱,雄伟壮观。楼顶飞檐高跷,翩翩欲飞。门的正中刻着“天下名州”四个大字,大字的两旁刻着各种各样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的图案。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猛龙,有的龙首交错,龙身缠绕;有的怒目圆睁,好像要俯冲下来;有的腾云驾雾,往前方飞去。门柱的下方有石鼓,石鼓上刻着各式各样的人物浮雕:有爱国爱民的故事,有孝敬感恩的典故事,还有做人的典范……个个栩栩如生,感人至深。

  我爱石魂广场,我爱天下第一楼,更爱我们美丽的绥德。我为家乡的石雕艺术而感到无比自豪!

家乡的什么作文14

  在我的家乡,那里山美、景美、就连那变化多端的小溪也很美,我爱这条小溪,它伴随着我快乐的成长!

  春天,小溪叮叮咚咚的流淌,像一位少女哼着悦耳的歌声。清澈见底的小溪中,一只只悠闲自得的鱼儿在溪水中欢快的游着,一块块黑得发亮的石块在溪中嬉戏着,时不时伸出小脑袋让溪姐姐给它挠痒痒,溪水撞击,水花四溅,又增添了几分乐趣。小溪两旁是一群可爱的花姑娘,有红色、黄色、蓝色、白色、紫色、橙色,五彩缤纷,微风轻轻一吹,花儿们摇曳着,我顺手摘了一朵插在头上,美丽极了!小溪叮叮咚咚的,似乎奏响了一首歌曲,一旁的垂柳,轻轻的甩着长发,跟着溪姐姐跳舞,使春天的小溪充满了活泼的生机。

  夏天,小溪更加迷人,太阳照耀在溪面上,溪水显得波光粼粼,水面一闪一闪的,像是闪烁着的小星星。我和顽皮的孩子们捡起一块石头,扔向小溪里,小溪溅起了一朵朵巨大的水花,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珍珠争先恐后的往上爬着,可爱极了!雨天里,青蛙们成群结队的唱歌,站在小溪旁,你只能听见“呱呱呱”的声音,它们似乎在唱“啦啦啦!啦啦啦!……”不知道什么事儿让它们这么开心。小溪也乐了,脸上浮起了两个小小的酒窝。夏天的小溪更加迷人。

  秋天,小溪焕然一新,成了文静的小姑娘,静静地、缓缓地流淌。既不像春天那样活泼,也没有夏天那么迷人,但是,它也有它的独特之处。当一片片枯黄的叶子飘落下来,小溪把它们接住,让它们随着自己流动。一片片叶子犹如一条条金色的小船在水面上滑行。我捡起一片树叶,它金灿灿的,似乎闪烁着光芒。鱼儿们也纷纷沉到水底,大概是冷了吧!秋天的小溪安安静静的。

  冬天,小溪变的朦胧了,似乎是累了吧!小溪是有点害羞,还是怕我们了?这让我觉得现在的溪姐姐是如此的神秘。冬天给我们带来了神秘感。

  我爱我的家乡,爱它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更爱家乡的这条小溪,我在这里的快乐时光永远也不会忘记!

【家乡的什么作文14篇】相关文章:

我从什么中品味家乡作文1000字03-14

家乡的烧饼作文-我的家乡作文03-28

家乡_啊!我的家乡作文03-04

家乡_家乡的葡萄园作文03-06

家乡家乡的河作文6篇02-10

家乡_我的家乡快乐游作文03-06

我的家乡平昌优秀作文-我的家乡作文03-28

小学赞美我的家乡作文-我的家乡作文03-08

家乡的变化-描写家乡的作文600字02-16

我的家乡作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