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家风的作文400字

时间:2023-06-08 16:38:05 家风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家的家风的作文400字三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家的家风的作文400字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家的家风的作文400字三篇

我家的家风的作文400字 篇1

  什么是家风呀?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去请教妈妈,妈妈告诉我:“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就是我们一家认同的优秀品质!”我恍然大悟,难怪妈妈平时总是告诉我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原来我家的家风是诚信。

  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回,我借了同学的一本书。因为时间不多,所以我每天只阅读一点点,读了很久才读完。这时,离我跟同学约定的还书时间早就过了。我想:反正他也不记得这件事了,干脆不还算了!当妈妈知道我的想法时,她生气地说:“你这孩子,怎么把我教你的都忘了,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同学借书给你是对你的信认,你怎么能失信于人呢?快还给他,‘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听完了妈妈的话,第二天我就把书还给了同学。

  三年级的`一个夏天,我跟同学约好去体育馆游泳。挂完电话,我就回房看电视去了,过了半小时妈妈走进来,疑惑地问我:“你还不出门,不是约了同学吗?”我头也没回地说:“还早着呢,让她等会没事的。”听完我的回答,妈妈脸色都变了,她把我从床上拉起来,坐到我对面,语重心长地说:“茹儿呀,你怎么可以有这种想法,如果你总是迟到,那还有谁会相信你呢?要记住:‘小信诚则大信立’这也是你最喜欢的韩非子的名句。好了,快去吧,别晚了。”

  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你的努力奋进。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诚信。

我家的家风的作文400字 篇2

  俗语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训,家有家风。”如果一个家庭的家风很好,那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会很好,而我们家的家风就是“孝顺”。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孝敬长辈,尊敬师长。我家的太公年纪很大了,背驼得厉害,需要有人长时间陪伴和照顾他。那天我正在家看电视,突然听到旁边的太公“哎哟哟”一声,回头一看,太公正弯着腰缓缓地给自己捶背,我知道他一定是腰痛发作了,我立即上前说道:“太公,我来帮你捶吧!”说着就用力地挥起了我的小拳头,“啪嗒啪嗒”地捶打起来,太公舒服地眯起了眼睛,不一会儿居然睡着了。

  在周末,爷爷奶奶为了给我做好吃的总是忙个不停,我会经常帮奶奶买盐拎菜打黄酒,帮爷爷倒垃圾洗碗,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我都主动去帮忙。还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妈妈生了妹妹之后常常腰痛,我会在妈妈直不起腰的时候帮她捶一捶,在妈妈的指导下照顾妹妹,为妈妈减轻负担。

  这就是亲情,这就是爱,这就是孝顺。做为这个家庭的小主人,我要牢牢记住:百善孝为先。

我家的家风的作文400字 篇3

  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我们家,也有家风,我每天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学会了勤俭节约,尊老爱幼,明知事理。

  在我十六岁的时候,姥姥突然得病了,而且是在晚上,妈妈得只消息后就立刻去看姥姥,当妈妈看到姥姥发病时那痛苦的样子非常害怕着急。我听妈妈说,她那时都被吓坏了。由于突发得病得病再加上年龄的原因,使姥姥瘫卧在床,身子不能动,只能躺着,生活不能自理。刚开始的时候,姥姥的子女们对她都很好,可是时间一长,就都没有耐性了。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所以把姥姥接到了我们家里。

  妈妈每天都会给姥姥按摩,因为这样可以使姥姥感到放松,舒适。妈妈多次为姥姥感到伤心,我觉得姥姥太不容易了,一辈子为她的儿女操劳,却不报有一丝的回报。一生坎坎坷坷。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会使人感到快乐。每当有人问妈妈为什么要把姥姥接到家里来?妈妈得回答是这样的.: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否有孝心。孝顺老人的人会得到回报。

  我有时会与妈妈一样;给姥姥喂饭,当我看姥姥时,我看见了姥姥眼睛里泛起了红光,我感到了惋惜。姥姥当时兴许是在向我表达她的痛苦,也许是在感谢我,也是是感动了。

  树立与继承端正良好的家风;是“正能量”的传递。有了这些优良的品质,我们的家,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与谐,更加幸福。这样就是我家的家风,大家也一起来晒晒你们家的家风吧。

【我家的家风的作文400字】相关文章:

家风作文我家的家风家教01-28

关于家风的作文:我家的家风01-28

我家的家风的作文01-27

我家的家风作文01-28

作文:我家的家风01-27

作文我家的家风07-03

我家的家风作文07-21

家风在我家作文12-22

我家的“家风”作文01-25

我家的“家风”作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