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赠汪伦作文

时间:2023-01-05 12:15:35 改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选】改写赠汪伦作文锦集7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改写赠汪伦作文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改写赠汪伦作文锦集7篇

改写赠汪伦作文 篇1

  自从李白来到安徽,汪伦从小就敬仰李白,很想和他交朋友,可怎么把他请来呢?

  于是汪伦想了个办法,便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庄;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他请人把信送到李白那里,李白看了信后皆大欢喜,便马上收拾行李,与家人告别,前往汪伦家,行了一天才到。

  汪伦见李白来了,就叫上人们去接李白。李白见这里的人们都很热情,心中大喜。下船后,汪伦请李白到一个酒家点菜。晚上,李白就住在汪伦家和汪伦一起谈诗论句。早上,李白起来,就和汪伦去买酒,买过酒后,就去了桃花潭。在小亭子里观赏桃花,桃花潭景色优美,李白很沉醉,便写下一首首诗。中午再回来吃酒。就这样,一晃数日。

  一天,李白问汪伦:“你们这里虽然也有酒庄,但不像你说的万家酒庄。你们这是有一个桃花潭,但你说有十里桃花。是怎么回事呀?”汪伦歉意地笑了一下,说:“我们这里只有一个万家开的酒庄,十里外有一个桃花潭。我这样写是希望把你请来讨论诗篇,不然你不来呀!”李白不但没有责怪汪伦,反而大笑后说:“没关系,汪伦真是待我如兄弟。”汪伦和李白的情谊更深了。眨眼又是几日,一天大早,李白收好了行李,把前一天晚上写的离别信放在床头上,就走了。

  李白上了船,忽然听见岸上汪伦在唱歌,为他送别。

  李白向汪伦挥了挥手。汪伦见船已经走了很远几乎看不见船影了,才和村民们一起回去了。

  李白回到家后,写下了《赠汪伦》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改写赠汪伦作文 篇2

  汪伦很崇拜李白,一天,汪伦想请李白来做客,知道他喜欢喝酒看桃花,就写信道:“此处有十里桃花,万家酒楼。”李白收到信后,风尘仆仆地赶来了。汪伦把李白安顿好后,李白说:“我是来赏十里桃花,游万家酒楼的。”汪伦说:“十里桃花为一潭,万家酒楼是一个姓万的人开的。”李白知道自己上当了,就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

  接下来的日子里汪伦带李白游山玩水,饮酒作诗。一天,家里捎来一封信,说有急事,要李白回去。李白不想让汪伦失望,便留下一张纸条,说明回去的原因,便不辞而别了。

  第二天一早,李白便来到桃花潭,坐上船,船夫刚要开船,岸上传来踏步的声音,李白回头一看,发现是汪伦,汪伦朝李白喊:“既然要走,不早说,好让我来送你。”船越开越远,岸上传来踏步唱歌的声音,越来越远。李白回头向岸上喊:“再会了,汪伦兄!”船越开越远,渐渐看不到岸了,李白吟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就这样写出来,并留传下来了。

改写赠汪伦作文 篇3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这首诗总在我的耳边响起。虽然我已听了千百遍,但是每次当它再一次来到我的脑海里,我总会陶醉其中。这首诗中有着李白与汪伦之间那比山高比海深的友谊,而当我每次读到这首《赠汪伦》时,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

  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

  一对好兄弟坐在屹立于山顶上的亭子里“举杯邀明月”。他们不知道遭遇到了什么,借酒消愁还是……他们只是一杯又一杯地喝,两人一次次干杯,随之一饮而尽。原来,这是李白与汪伦的一次告别,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见。这一别有可能就是永别。他们是好兄弟,李白和汪伦在这个被夜晚的黑暗笼罩着的亭子里,一边讲起一些从前他们一起干过的傻事,还是一些高兴的事,他们不知道是哭还是笑,但两人最后还是泣不成声。汪伦对李白说:“走了,要好好照顾自己啊!”仅仅是这几个字,李白却十分感动,两人喝了好久、好久。皎洁的月光洒向亭子,只有那乌鸦在叫,周围很静。

  黎明的阳光照了下来,李白醒了,他知道,自己要离开好兄弟了。他本想叫醒汪伦,可又不忍,于是自己一个人走了。

  他来到了码头,即将远行。坐在舟里,他的酒虽然还未醒,可他仍然清晰地记着昨晚汪伦陪他喝酒的场面。正当李白依依不舍的时候,岸上突然飘来了一阵歌声,李白一听就听出,这是汪伦在和他告别。歌声伴着踏步声,李白也从歌中听出了汪伦对自己的不舍,歌中也透露出了汪伦的悲伤。

  突然,李白诗意大发,挥洒笔墨写下了这首《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改写赠汪伦作文 篇4

  唐天宝十五年的一个早晨,在温暖的汪家的小楼里,大诗人李白被树上的鸟儿的叫声惊醒。他戴好官帽,穿着白衫,悠闲地走下楼,向门前的桃花潭走去,此时,他春风满面,显然心情大好。

  “李兄,早上好!”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噢!是汪伦老弟呀!”李白微笑着说,正式早餐时间,汪伦特地为大诗人李白端来上等桃花酒。

  李白抿了一小口,顿时,脸变红了,像一个红艳艳的苹果,他摸了摸他的长胡须,连声称赞道:“好酒,好酒啊!”

  “观潭景,饮桃花酒,赏潭水。”汪伦笑道,“李兄,不虚此行吧?”

  “老弟,你又骗我来,为了你这‘十里桃花’和‘万家酒楼’我可是一路奔波。”李白摇头笑道,“谁知,竟是村十里之外有几棵桃树,而我们正坐在一个姓万的人家开的酒楼里喝酒。”

  “你后悔了?”汪伦扬起头,狡黠地眨了眨他明亮的.眼睛,“这几棵可是百年桃树,万家酒楼也是远近闻名的呢!”

  “我当然不后悔。”说完,李白将酒一饮而尽,“这儿简直是人间仙境!”

  吃完早饭,李白上网,突然他收到杜甫的一条消息:“李兄,准备得怎么样?”李白回答说:“明日走。”“好的,不见不散!”杜甫回道。

  第二天,老天爷的脸色不好,下起了倾盆大雨,雨把桃花的叶子淋掉了,让桃花潭变成了一条花溪,天气变冷了,连潭水都结了一层朦胧的雾气,就好像李白和汪伦也会渐行渐远。虽然李白十分不舍,但他还是匆匆收拾行李,又匆匆下了楼,他刚准备登船,突然,听到汪伦和乡亲们的声音:“李兄,一路平安!”他们还唱起了送别曲,“长亭外,古道边……”李白的眼睛湿润了。泪禁不住流下来,这几日汪伦老弟对他热情款待,与他真诚交谈,两人早已结下了深情厚谊。李白依依不舍地登了船。雨哗哗的下着,雨淋湿了乡亲们的头发和汪伦的头发,他们一直都目送着李白的船,而李白的船慢慢悠悠地远去了。

  李白刚回去就急忙打开电脑,汪伦报个平安,还附着他送给汪伦的一首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改写赠汪伦作文 篇5

  初春小雨,细密地如牛毛般纷至沓来,柔软地如秀发轻拂过脸庞。寅时时刻,黑暗仍旧霸占着世界,空气弥漫着泥土的芳香,沙沙的雨声将黑夜衬托得更加静谧。

  朦胧中,一位身穿藏青色长衫,气质非凡的男子撑着油纸小伞伫立江边,眉眼中透出说不尽的眷恋。随着他的视线望去,一座小小的农庄隐藏在夜色之中,庄上的招牌依稀可辨几个字:汪家庄。男子长长望了一眼庄子,身后的船夫招呼着:“客官,该启程了,要不就赶不上前面的镇上打尖儿了。”男子恋恋不舍地别过头,叹了一口气,缓缓走上了船。

  这时,身后突然响起了一声呼喊:“太白兄,请留步!”一个身着白色长衫,衣襟飘飞的中年男子正朝这里奔来,他身后有一左一右两名小仆,手上都拿着酒。男子惊喜地回过头,没错,他正是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李白似惊似喜地说:“汪伦兄,你怎么来了?”“太白兄,在下来迟了。兄台能否赏脸,与小弟一同饮下这碗酒再行呢?”说罢,便从身后小仆那取来一坛酒,二人席地而坐,对酒当歌。汪伦唱起了歌“”朋友一生一起走,一生朋友你会懂。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美酒……”

  李白听罢,仰天大笑。“汪伦兄,这些日子多亏了你的照顾,小弟在此多谢了!”汪伦面露不豫:“哎,太白兄言重了,情深不言谢,咱俩之间还说什么谢不谢的,显得多生分啊!”?“那好,”李白哈哈大笑,端起酒一饮而尽,“汪伦兄,你还记得我们在桃花潭边吟诗作乐的时光吗?那潭水深不见底,水底散发着幽幽的光,可是在下看来,那潭水再深也深不过我们之间的情谊啊!”“太白兄,有你这番话,小弟心里受用得很啊!可如今兄台即将远行,在下着实不舍啊!”言毕,他挥了挥衣袖,擦去嘴角的酒渍,拱手作揖,说:“太白兄,你事务繁重,在下纵有再多不舍,也不敢耽误您的时辰,您还是早早启程吧!”一旁的船夫露出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挥了挥手中的船桨,点头附和道:“这位爷说得对,客官您还是早点行吧!瞧这时辰都快近卯时了。”李白望了望天,天色微霁,东方正有一束金色的光芒正在慢慢透过云层。他拱了拱手,泪眼朦胧地说:“汪伦兄,在下先行一步了,再会!”说罢,登台上船。

  天空渐渐明亮起来,汪伦望了渐行渐远的小船,泪再也忍不住滑落了下来,他凝望着远方,白色的衣袖被风吹得飘了起来。空气中,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东方的太阳绽开了笑脸,汪伦凝视着远方水天相接之处,默默地念着:“太白兄,再会!一路保重!”

改写赠汪伦作文 篇6

  一个万里无云,花红柳绿的春天,李白大师来到桃花潭边,正准备上船远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忽然听见,“朋友一生一起走……”这声音李白好像在哪儿听过,歌声越来越近。突然,一个身影慢慢地在雾中出现,原来是好朋友汪伦老兄。看清来人,李白飞快地跑去抱着汪伦老兄,一点儿也不想放手。汪伦依依不舍地说:“你怎么总是来去如风,连走都不说呀?”李白眼泪汪汪地说:“下一次,我一定改。”汪伦生气地说:“你看,这里有山有水,也有你最爱喝的“老白干”,这儿还有你最好的老朋友我呀!”李白大声地说:“这儿好是好,可是还有更大的世界正在等着我,如果我不走,这不是坐井观天吗?”汪伦恋恋不舍地说:“那好吧,我也不拦你,可是你一定要回来看望我哦。”“你手里拿的是什么?”李白开心地问道。汪伦连忙说:“这是给你的烤鸭,怕你路上没有下酒菜。”“客官要走了。”船夫大声说道。李白回头应道:“好,我来了。”汪伦声音嘶哑地说:“你要记得咱两是最好的朋友呀!”“以后也是。”李白说着拿着烤鸭走上了船。汪伦看着远去的船,哭了起来。

改写赠汪伦作文 篇7

  秋日萧萧,黄叶飘飘,落叶在湖水中激起圈圈涟漪。李白站在码头上,双眼盯着远方,似乎在等着什么。船上的艄夫轮着船桨,嘴张了张,却也没说什么。李白继续极目远眺,见等了许久也没丝毫动静,自嘲的摇摇头。也是,毕竟是自己独自出来,汪兄怎会知道?算了,走吧。

  李白缓缓的转过身,一只脚已踏上船,却再次回头望了一眼,只见湖旁的垂柳摇曳着那枯黄枝叶,远处的青山在刚蒙蒙亮的世界里若隐若现,天地间一片静谧,仿佛找不出第四个人来。李白狠狠心,回过头指挥着书童将行李放进去,准备出发。

  “知己兮,朋友兮,饮壶浊酒分别兮......”书童侍剑人小耳灵,隐隐约约地听到了歌声,主仆二人在汪家庄呆了近两个月,怎会连汪伦的声音都听不出。他无比惊喜地对李白道:“大人。是,是,汪大人!汪大人往这儿来了!”李白一听,有点恍惚,他问道:“此话当真?”侍剑激动极了:“此话断然不敢有假,您瞧,真是汪大人!”

  李白往书童指的方向看去,果真见到了汪伦。只见他迎着霞光,后面跟着两个人,肩上都挑满东西。看形状,不难猜出是两坛酒。待汪伦再走近些时,耳边的歌声也越发清新,“待到到将来复还时,举杯对饮心兮......”汪伦的轮廓逐渐明朗,李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汪伦眼眶边的红晕。

  李白正模模糊糊想着,汪伦却已来到他的面前,他将两个酒杯在酒坛里灌满,把其中一杯递给李白,豪爽地吼道:“来,干着这杯!”李白接过酒,一饮而尽,接着反应过来,又仔细看了看那台那酒坛,不由得大惊失色:“这酒,莫不是你府中那坛足有80年份的桃花酿?!”汪伦刚喝完那一杯酒,有点儿被呛到了:“不错,正是那酒,太白兄,感觉如何?”李白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不错,不错!”“不错就成,太白兄,这酒可是连我家老父80岁大寿都没舍得喝的珍品,你可要好好喝完,一滴不剩!”汪伦一挥手,后面的仆人立即将扁担抬过来,在汪伦的指挥下放进了船舱。

  “汪兄,你这是做甚?”李白看着那浩浩荡荡的样子,连忙表示不用。“没事儿,太白兄,里面也没什么,就是一点儿我们这边的特产罢了,还有这个,”汪伦从衣兜里掏出一个荷包,听声音就知道里头有不少盘缠“一点儿小心意,太白兄一定要收。”李白连忙推脱,但到底抵挡不住汪伦的热情,还是收下了。

  “汪兄,以后你在家庄中,要保重身体以后还是少打猎,待我回乡后,不出一年,我再回来见你”李白拱手对汪伦道。

  “太白兄,旅途长久,你也保重,切不可伤了身体,还有路上要绕山走,小心强盗,你若要回来,汪家庄的大门始终为你敞开!”

  “喂,客官,你还乘不乘船?再不上船,今晚打尖儿都没地方!”艄公在船上拍打着桨,不耐烦的说。

  “又不是欠你钱,一两时刻等不及?”一向爽快,好脾气的汪伦却为李白而动怒,甚至不惜降低自己的身份。要知道这万一给传出去了,连累的可是汪家府的名声啊!而我李白只是一个行走江湖的诗人而已,一时李白有千言万语想说,却无从下口,只能看着两个模糊的身影在一字一句的争吵着。

  李白即刻迈动步子,大步插在两人中间:“好说好说,既刻就走,汪兄,昔日之后,我再来见你!你可一定要保重啊!”李白上了船,登上船头,望着汪伦,心中默念:今日一别,不知还何时能再重逢,汪兄保重啊!他展开长臂,踮起脚,用力地挥手,泪流满面地与汪伦道别。

  “太白兄一路走好!”汪伦大声喊道。汪伦沿着河岸踏着歌声,为李白践行,可终究船快于人,湖水漾着波纹,尘雾渐渐散开,幽静的空气弥漫在湖上,汪伦的身影逐渐变小,逐渐成了一个黑点。

  趁着酒兴,思绪万千,李白大喝道:“纸笔拿来!”他手持大笔,端坐在凳上,直了身板,笔锋婉转,笔走龙蛇,锋发韵流,“唰唰”几声,一篇四句诗使成了,轻轻咏起。

  “李白乘舟江欲行,忽闻......”

  离别

【改写赠汪伦作文】相关文章:

改写《赠汪伦》_赠汪伦改写400字04-09

赠汪伦改写10-01

《赠汪伦》改写10-01

改写赠汪伦10-01

改写《赠汪伦》的作文06-05

改写赠汪伦作文09-26

改写《赠汪伦》作文07-15

改写赠汪伦作文11-14

改写《赠汪伦》 作文10-26

古诗《赠汪伦》改写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