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作文

时间:2024-03-27 15:29:50 分享 我要投稿

分享的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享的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享的作文

分享的作文 篇1

  “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我们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给我一个观念,我给你一个观念,我们每人就拥有两个观念。”诚然,物物交换是一种等价交换,得到的还是原有的;而观念的交换是一种共享,是双方之间的馈赠与收获。分享观念,依据“收获”的大小,可分为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的分享是个人观念的积累。两个拥有不同观念的人彼此交流,传达出自己独有的观念,收获一个与自己的截然不同的新观点。智者热衷于观念的交流与分享,因为这是一种拓宽自身视野,提升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雅典的智者学派正是这样一群热衷于交流,渴望分享观念的人。他们四处求学,学习别人的新颖观点,又周游讲学,传播自己的理念。关于民主政治,道德民生,天文地理……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他们分享与探索的那份热情。同时期的中国大地,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乐于并善于分享彼此观念的.学者,才有了诸子百家,才迎来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分享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又是一种倾己所有的大度,或许彼此观点有碰撞,有摩擦,但这并不妨碍思想的共享。对于卢梭激进的“社会契约论”,伏尔泰坦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尽管观点不同,但人人有权与社会分享观念。

  第二重境界是观念的丰富。大众传媒日新月异,使我们得以倾听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声音。在纷杂繁复的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在大量了解、广泛涉猎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观念,这样才是公允客观的。“低碳生活”“草根力量”“和谐社会”……这些观念正是借助大众传媒根植于大众的头脑,使人们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的。

  第三重境界是观念的提升与发展。最佳方案只有经过一番针锋相对的较量,才会诞生。只有分享彼此的观念,在探讨批驳中不断改进,才会有真知灼见。美国阿拉斯加向本土的运油方案,长时间不能令总统满意。海运需要破冰船,管道需要加热,两种方案都有明显缺陷。后来一位议员仔细研究两种方案后,得到了绝妙的第三种方案,将天然气与石油混合通入管道,因为天热气熔点低,混合物不会冻结,因而保证了运输的廉价和高效。可以说,分享观念的终极目标是提出新的、更合理的观念。

  分享你的观念吧,你会惊讶于所得:收获的不仅是个人素质的提高、思想的丰富,还有那令人拍案惊奇的新观念。

分享的作文 篇2

  爷爷有三宝:草鞋、腰带、乌毡帽,脚穿草鞋累不倒,腰带一扎能挺腰,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乌毡帽。绍兴有很多土特产:老酒、腐乳、霉干菜,还有这天下少见的乌毡帽。

  乌毡帽乃绍兴一绝。它有尖尖的顶,宽宽的边,一边帽檐上翻一寸高,另一边帽檐成斜面,用染黑的夹层毛毡做成,既结实,又暖和,看上去极像一座乌黑的小山,太阳晒不到,大雨淋不透。下雨时,雨水会顺着翻起的帽檐向前流下,决不会淋湿头。除了大热天,爷爷一天到晚戴着乌毡帽上街、干活……小时候,我常常跳起来,摘下爷爷的乌毡帽戴在自己头上,学着爷爷的样子走路。爷爷总是呵呵地笑着说:“看,多了个小种田佬啰!”我更得意了,跑到三门大立柜前去照镜子。镜子里,我小脑袋上的'大乌毡帽,像一座黑黑的小山压在我头上,遮住了半个脸。我常想,长大后我也要戴上乌毡帽,到田里去劳动,不怕太阳晒,不怕大雨淋,那该多好啊……

  有时,爷爷出门不带篮子,就把买来的东西放在乌毡帽里,然后用手托回来;有时,爷爷把人家给他的香烟夹在帽子边上,多的时候要夹上三四枝,像在帽子边插上一根根银钗;有时,爷爷在烧饭时,看到稻草里剩下的稻头,就把稻头一一摘下来,插进帽边里,塞多了,就像戴上了一个金色的花环……听爷爷说,有一次,他戴着乌毡帽去上海,在公共汽车上,人们都对乌毡帽称赞不已,其中有一个小伙子居然拿出十元钱要买下这顶乌毡帽,爷爷说什么也不肯。爷爷说:“如果不戴乌毡帽,实在不习惯,连吃饭都不香呢!”每当你走进水乡的街坊、酒楼、茶馆,都能看到几位戴乌毡帽的绍兴人。乌毡帽不知为绍兴人挡了多少辈的风雨。如果你有机会来绍兴,一定要戴戴我们的乌毡帽哦,不然你会很遗憾的!

分享的作文 篇3

  和许多树木一样,有植根大地的泰然,有保护水土的本能,有挡风遮雨的担当,更有为人类献身、造福的精神与品质。它的一半沐浴阳光,一半撒落阴凉。它是大自然的使者,也是人类的朋友。

  我要说的是泡桐---我熟知的家乡的普普通通的泡桐。

  也许豫西山区老家的土壤和气候,特别适宜泡桐的生长。这树,长的快,长的粗而高。在老家,漫山遍野,抬头尽见。

  既然说起泡桐,我不得不提及我普普通通的父亲。

  父亲爱种树,尤其爱种这泡桐。可以说,我父亲与泡桐缘分极深。有乡亲评论到,我父亲爱泡桐胜过爱他的生命。我也这么认为。

  决不夸张,父亲种的泡桐,多得连他自己都无法估量个数目。反正他的多半辈子时间,除了料理好二亩庄稼外,就是种泡桐,养护泡桐树了。

  总而言之,在老家的原野里,真不知有多少棵泡桐树,被父亲培养成材。成材后的泡桐,无论是用在何处,都是父亲汗水的立方、劳动创造的财富。尽管,父亲种树也没种出什么大成就,可他就是执着地种,喜欢这样辛勤地干、这样踏实地活。

  父亲近七十岁,本该歇下来享清福了。然而他,歇不住。眼看老家老村几乎成了空巢,可他还是不愿搬出来,还坚守在山里刨坑、种那些泡桐树。他说,他只要在这村里住一天,他只要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一天,他就不会放弃种树,除非他不在了。

  虽然,父亲无文化,却有力气。他不想歇脚,谁又奈何呢?没有人能剥夺走他的兴致。

  如今,能看到并能摸到父亲种的泡桐树,最大的一片是在房后,少说也有二亩。

  房后是斜斜的荒坡,岩石多,土层薄,但临小河,有水源,容易浇灌,所以泡桐树在父亲的呵护下,长势也不错,不比土质好的地方长的差。我丈量了一下,有距有行的树木,平均都有六把(老家人传统中用手量树,六把相当于直径30多公分)粗实,七八米多高,笔挺笔挺的直。

  每次回老家看到这片泡桐树,我是既高兴又心酸。我高兴的是树都成材了,而心酸的是父亲艰辛的付出。我猜,很多人是不知道我父亲那双手的样子的。他那双手,猛一看去,手心手背,跟泡桐树的树皮不差上下,皱皱巴巴,粗粗糙糙。更有那手指,简直就是老枯的树枝,每一个关节,都在转折,都在变形,好在有厚厚的茧子裹着,还能与人隔阂一层心灵之痛。但如果去握父亲的手时,自己的手立刻会颤抖起来,连动整个身心都会打颤。

  立冬时候,我回去那次,那天,天很冷,父亲就在这片泡桐林里忙乎。我走进林子,但见父亲又是轮镢头又是挥铁锨,他正在行与行的间距挖地沟。沟挖的不深,也不算浅,不宽,也不窄,平均二尺左右吧,很规范,我知道父亲事先撒有白灰线,他一向干活很认真的。

  的确,我父亲虽然穷苦一生,守着老家、守着大山、守着泡桐树,连现在的县城都不知东西南北,但他做事很有原则和方向。平素,无论是父亲给树木施肥,还是种树,这样的大粗活,他也十分细心,唯恐哪一棵吸收不到均衡的营养似的,这很像父亲养活我们兄妹几个,恐怕谁挨冻受饿。

  眼下,正是冬闲时节,加上前不久又下了场大雪,地里有了好墒情,我知道我父亲又要开始种泡桐树了。

  按说,春季才是种树的好光景,可我父亲一直都是冬天来种。这是因为,他种下的是树根,是他喜在眼里、爱在手里、乐在心里的泡桐根。我听他说过,泡桐根深埋在冬季的土壤里,不怕风吹,不怕冷冻,经过长时间的发育,到了春暖花开时候,自然而然就破土发芽了。父亲还说过,泡桐根生命力强,成活率大,早种下,早扎根,将来根系会很发达,根系发达了,树木就有劲长。

  父亲种泡桐树,我是亲眼看他种了几十年。

  大约在冬季,父亲年年都是披着寒风种树。

  记得早些年月,父亲为了挖泡桐树根,经常一个人跑到几十里外的深山里去找。父亲挖树根,不是见树就挖,他从来是在不损伤树木体质、不影响树木生长的情况下,跟主人商量好后,挖掉那些比较大一些的泡桐树的侧根的。父亲挖的树根,通常是截成一尺来长的小节,带回家后,先用泥浆糊上,而后才去埋去种。后来,父亲种的泡桐长大了,他就挖自己树根来种,一茬茬,一直种到现在。

  父亲爱种泡桐,他爱泡桐树,大概与他是个大粗木匠有关。也就在我童年和少年时期吧,父亲跟村里的几个木匠常给人家做家具。尤其是谁家有儿子结婚,或谁家有闺女出嫁,都要做一些立柜、桌子、椅子、洗脸盆架啥的。这些家具,材料上用的最多的'就是桐木,这木材轻,不会走样变形,村里人俗称妆板。另外,桐树的原木也是盖房需要的好檩条,过于粗大的桐树可以解成六七寸厚实的板子做寿棺。那时候,桐木在乡下用途很广。

  当然,父亲那时种的泡桐,可不像现在任它随意长,大多长到三把粗就出掉利用了。父亲用小妆板做些小家什儿,用架子车拉到集市去买,从而来接济家里的生活开销。说实话,当时,村里好多人是很羡慕的。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生活上各方面都好了,富裕了。人们都买起了新式组装组合家具,门窗都是铝合金、塑钢材料,乡下的桐木也派不上啥用场了。随着进城的人越来越多,种桐树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就我们村来说,种树的人,也就只还有我父亲。

  父亲累啊,可他却很快乐。

  就前几年,退耕还林政策下来,父亲把不属于责任田的那些荒地,都种上了泡桐。仅两年功夫,那些树根便长到三四米高,跟父亲的胳膊一般粗,很是喜人。那些急需买树苗的邻近村民们,都争先恐后来购买。并且有一年,乡里还提前专门给我父亲预约订购了一批。

  冬来冬去,冬去冬来。我的父亲,父亲的泡桐,依然站立在冬天,奔波于冬天里的春天。

  山里的雪化的慢,老家的雪水洇的慢。好墒,不只滋润着老家的土地,还滋润着我父亲的心情。

  我知道,房后的泡桐,是能出手了,单等采伐手续批下来就妥。

  又一场雪要来了,我又回到老家。依然是房后,但这次我看到的是赤裸裸的光板地,地边用树枝扎着一圈栅栏。我父亲正在他挖的沟沟里,弯腰去埋那一节节树根。

  我赶紧去帮忙。

  父亲看见我,乐呵呵地说:明年这里还是一片泡桐林。

  看着父亲沧桑的面孔,就像看着父亲的泡桐地。他那深深的皱纹,宛如老家的山壑、宛如他挖的地沟。他的皱纹里藏着一滴又一滴汗水,他挖的地沟里孕育着一片又一片春天,他那纹理间的胡须、发须、眉须,仿佛就是泡桐。

分享的作文 篇4

  我的老家在西凤,这里有一个公园,叫生态公园,它一年四季都是那么美丽!

  春天,微风带着湿润的芬芳气息吹过,你会感到很暖和。柳树发芽了,那嫩芽像一个个调皮的小脑袋。桃花、李花、杏花竞相开放,像一片片风景优美的彩霞,大片的草地像一块块绿色的大地毯,舒展着嫩绿的叶子,你要是坐上去,会感到很舒服。

  夏天,荷花池的.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园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秋天,杨树和柳树的叶子飘到树我的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准备过冬了。这时,一阵微风吹过,落叶飘满了整个公园,有红的、黄的、半黄半绿的叶子,像铺上了一层花地毯,美丽极了。

  冬天,梅花开了,粉红色的梅花在寒冷的冬天傲慢地挺着腰,把公园打扮得更加美丽。

  我爱这风景优美的生态公园,因为它一年四季都是那么美丽!

【分享的作文】相关文章:

分享苹果,分享世界作文07-15

分享作文08-21

分享 作文08-20

分享的作文06-18

分享作文02-07

分享的作文(经典)08-16

分享的作文06-27

【经典】分享的作文08-20

分享的作文【精选】08-26

(精选)分享的作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