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的作文

时间:2023-10-04 15:33:53 反思 我要投稿

反思的作文4篇(精品)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反思的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反思的作文4篇(精品)

反思的作文 篇1

  在中学语文考试40分的作文里,一个作文标题究竟占几分呢?这还真是个问题啊!

  话说有一个同学语文成绩不及格,原因是她擅自改了作文题目。考试的时候,她一时糊涂将考卷作文题目以“读你”为题而改为以“读你”为话题,结果作文标题变成了《你是我心中永远的风景》。她作文的内容写得不错,可是,评改的老师给她20分。接下来,这位学生的语文老师就觉得:只要再给她加几分,她就及格啦。并要求该中学生下次考试要用十倍的分数来还老师。还美其名曰:“借分数给学生”。

  我们非常不解,一个作文标题究竟能占几分呢?其实,这位学生的表现并没有她的语文老师和那位给她20分的阅卷老师那么糟糕啊。她将考卷作文题目以“读你”为题而改为以“读你”为话题,的确错了。但是,她犯的是非常小的错误!而我们语文老师却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我们虽然没有看到该学生的作文,不过,我们从她的作文题目就可以判断,她作文内容和语言肯定不会很糟糕!!!我们要是再给她宽容一点点的话,她的作文标题《你是我心中永远的风景》其实就是在“读你”啊!!我们觉得,考试作文的标题一般只占5分而已。特别是有些同学根本就没有写标题才扣她5分嘛。作文究竟判多少分关键还是看立意、看内容、看语言。我们要是再给她宽容一点点的话,她的作文标题《你是我心中永远的风景》其实就是在“读你”啊!!给她20分绝对不合理!这完全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悲哀!

  该同学的语文老师居然还假装可怜她,要表现出一个老师自己的“大爱无疆”,强加分数给她?怎么回事??本来就是阅卷老师亏欠她十几分啊——说难听点,我们语文老师把小朋友的压岁钱抢走了,还假惺惺给她一个糖果充当好人,不免太可笑了吧?!

  我们的意思是,那学生本来成绩是及格以上的.,而因为我们老师的不公道和不负责任造成她不及格,现在好了,语文老师还真以为是她学生的问题而去可怜她——再说白点,我们应该直接告诉该同学:是因为改卷的失误造成不及格,如今,我们把你该得的分数补上去。

  也就是说,不是我们“借”分数给学生,是我们语文老师改卷工作的失误欠她的,那是她本来就该得到的分数啊。

  作文的标题究竟占几分??这不仅仅是给我们阅卷老师或者语文老师提的问题,更是向出语文考题的教研员要提的大问题。我们看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语文课程标准》。可见,我们不要一味地埋怨中学生审题不仔细,我们语文老师自身也该反思,出语文考题的教研员更应该好好去反省:作文题干嘛出得那么死板呢??

反思的作文 篇2

  教学第一单元以“龙”为主题的作文,经过精心研读教材,我指导学生用资料充实的方法进行写作,总算“大功告成”,但看了许多作文后,觉得这样指导作文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成功之处:

  充分利用教材畅所欲言中资料的作用,通过交流拓宽了学生视野,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许多孩子能通过与龙有关的产品描写自然入文,吸引读者,结尾有的结合本单元龙的精神总结全文,有的结合特产龙的功用、价值结束全文,有一半孩子写得比较成功。

  不足之处:

  根据教参要求,仅按照我上篇博文的指导写,并不能真正达到作文训练的目的——传承龙的精神。主要问题是一些地名、特产的名字没有直接关系到龙的传说,所以有些孩子不会结合单元主题写结尾,给学生写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另外由于只是查阅资料,没有亲身实践,所以对龙的具体形象不能内化于心。

  再教设计:

  最好的作文应该来源于生活,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高于生活。所以 ,如果再指导这篇作文,我会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赛龙舟、舞龙灯这样有关龙的.活动虽然距离我们很遥远,但可以通过下载视频,让学生反复观看后再写;

  2、写龙井茶时,要事先布置学生一个任务,去茶叶店买茶,请茶叶店老板介绍龙井茶,如何泡出最佳的龙井茶……将茶文化和龙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回来后再写出听茶、赏茶、品茶的过程;

  3、做、放龙风筝的活动很不现实,(我问过了当地卖风筝的店主,这样大型的风筝一般是没人进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龙的拼图游戏,可以是木制的,也可以是卡片式的,通过网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拼装比赛,亲身实践后,这样的作文会更深入学生心中,才能真正达到编者的编写意图——传承龙文化,体会龙的精神。

反思的作文 篇3

  经过10个月的学生作文评改创新教学研究实验,我才真正体会出“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这句话,我采用了“限时一节课学生必须写好一篇作文,限时一节课学生必须改优一篇作文”的做法,学生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我对生作文评改创新教学研究反思总结如下,请课题组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编好学生改的篮子

  我在学生作文评改创新教学研究实验时,第一节课限时学生写好的作文收上来,第二节课组织学生限时修改作文,我采用了三种方式:一是学生自改,二是学生互改,三是先互改再自改。在修改作文时,教师先让学生明确作文训练的目标,再把评改标准公布出来,然后借助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眉批和旁批,评改的习作有原始分和改后的提高分,

  坚持表扬激励为主,发现问题为目的,找出作文亮点和创新点,指出不足和缺憾,为防止同学敷衍了事,对评改作文的同学提出明确要求,改优的习作在班级表扬,改的不如原始习作的修改人要再写一篇类似的作文。同时,修改人要签上名字。

  二唱好学生评的曲子

  学生修改好了,再统一收起来,由班级语文课代表组织检查分类,分出好中差,选优异作文在班级进行朗读比赛,推荐参加校级或其他组织的作文比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学生在改和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适度点评,随机抽取5名学生再写作,再修改,达到“一写多改多评”目标。学生就掌握了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在学生作文评改创新教学研究实验中也遇到一些困惑:

  一、学生层次不同,修改作文水平不一样,在组织时会有少数同学不会改,改不好;

  二、改好的`作文需要抄写时间,学生不想抄作文,学生建议展评学生手稿,不知道值不得提倡;

  三、教师要参与学生评改过程中,分组后教师怎样深入各组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不能厚此薄彼;

  四、避免“评改管的过死”、“评改放任不管”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技巧和课堂管控能力。

  五、学校对语文老师作文批改要求在考评教师时要做出相应调整。

  请课题组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帮助我更好地进行作文评改创新,更快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反思的作文 篇4

  毕淑敏的《请为你的夸奖道歉》,耐人寻味,也令人震惊。文中谈到北欧一教授要求中国学者向她女儿道歉的事情,教授认为中国学者的夸奖伤害了她的女儿:“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而漂亮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你夸奖了她,孩子很小,不会分辨,她就会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一旦认为天生的美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她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而且,你未经她的允许就抚摸她的头,这使她以为一个陌生人可以随意抚摸她的.身体而不经她的同意。”

  中国学者对教授女儿的夸奖和喜爱,反而惹得教授不高兴,仔细想想,我们不能不反思我们的夸奖,反思我们的赏识教育。

  反思一:我们赏识的是什么?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特质,比如相貌、气力、智商等,许多的家长和亲戚朋友总喜欢夸奖孩子聪明、漂亮,正如中国学者对教授女儿的夸奖一样,这样的表扬、赏识对孩子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孩子多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发展自己的。从教授的话语中,我们感到赏识应该着眼于受表扬者个人的劳动和努力,着眼于受表扬者今后的发展,否则,就会产生错误的导向。

  反思二:我们是怎样赏识的?

  有的家长喜欢对孩子讲“你比某某好”、“某某不如你”,采取这种与别人比较的表扬方法,容易使孩子形成自以为是、自满、瞧不起别人等心理,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也有的家长在孩子每做好一件事情后,都要“真乖”、“真好”、“真聪明”的赞扬个不停,其实这种无节制的廉价的表扬,也会使孩子滋生虚荣、自负、骄傲心理。我们的一些教师经过多年的师德教育,渐渐摒弃了“惩罚”手段,开始想方设法去发现、寻找学生的优点给予表扬,有的教师在为学生写操行评语时挖空心思、搜肠刮肚去寻找最美妙的字眼夸奖和称赞学生,而在提到学生缺点时,却总好像陪着一百个小心的样子,什么“如果……就更好了”,什么“你要是……老师就更喜欢你了”之类,这样的赏识纯属于走入“误区”。

  正确的赏识,应该做到两点:(1)要细心地观察和了解,准确、具体说出孩子的表现与成就,把孩子的良苦用心和艰难努力都看在眼里,然后再夸奖孩子。比如,孩子在写完作文之后,你通过认真阅读把孩子在作文选材、立意、表达、结构上所做的努力一一说了出来,愉快自信的笑容就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2)赏识表扬要及时。家长、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孩子不断进步。

  反思三:怎样理性看待赏识教育?

  毋庸置疑,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鼓励,离不开老师的表扬。夸奖是一种激励,激励比批评的效果要好得多,但也不能走向极端。反思我们的工作,也会发现由于不适当的表扬留下的后遗症,比如备受家长、老师赏识的学生,往往经不起批评,心理承受能力差。这是为什么?实际上就是家长、教师滥用表扬给“宠”的!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家庭与学校应密切配合,达成一致,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彻底摒弃“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的“惩罚”教育,积极地进行赏识教育,最大限度的促进孩子的成长,同时也要努力避免不恰当的“表扬”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反思的作文】相关文章:

反思作文02-03

作文:反思01-28

作文反思01-29

(精选)反思的作文08-07

【精选】反思的作文08-16

【精选】反思作文08-26

[经典]反思的作文08-25

(经典)反思作文09-02

反思的作文(精选)09-28

反思的作文(经典)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