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文

时间:2024-01-15 16:19:21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端午作文合集【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作文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作文合集【5篇】

端午作文 篇1

  端午节到啦,我们能够吃香喷喷的粽子了,但是今年还参与了新的惊喜——画蛋。

  我们首先做好准备工作:准备蛋一枚,彩色笔一套,富有想象力的脑瓜子一个。

  可我应该要画什么呢?对了,我能够画孙悟空。我准备先画它白白的脸,然后再画红红的头发,接着画长长的金箍棒——孙悟空的兵器我可不能忘啊!

  构思终了后,我开端了创作。蘸蘸这儿,描描那儿,画着画着,哎呀,我不当心把绿色画成了蓝色,这可怎样办啊?我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但明智让我冷静了下来,忽然我灵光一闪,蓝色加黄色就是绿色呀,可是我拿起黄颜色笔在蓝色区域又涂了一遍,还是没有抵达我想要的.效果,最后我画出来的孙悟空就像是一个小丑,滑稽无比。

  再瞧瞧其他人的作品,多么有趣呀!有的很奇特、有的很平常、有的很夸大、有的很漂亮……真的是五花八门呀!

  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自己的“端午巨作”!

端午作文 篇2

  苒苒旧岁,端午节又徐徐来临,我却不知该做什么好了,好像一切和平常都是一个样儿,实没有区别。但儿时所过的端午,确是喧杂而热闹的,小时候的我不住在城里,自然不是现在般麻木的过节印象。记忆虽已模糊,丰富各样的习俗倒也还记得几个。吃粽子不必多说,那时奶奶做的粽子是出名的糯软,馅料虽不名贵,却饱满厚实,味蕾和精神上都是极大的享受。除此之外,偶然还做“五黄”,即黄瓜,黄鳝,黄鱼,鸭蛋,还有雄黄酒,说是能祛邪驱鬼。那时吃的是正宗的土家咸鸭蛋,质细油多,一口咬下去满口生津,甚至能听到通红的蛋黄兹兹冒油的声响。母亲说我那时最爱吃鸭蛋,看到就是管不住口,留不住的。可我却死活不喝雄黄酒,也不涂在脸上,总觉得跟蛇有什么关系,心里多少是毛毛的。至于民俗活动,记得倒不真切了,只隐隐想起喜欢在手上系“长命缕”,头上戴柳叶条(用垂柳枝编成的圈),配起来十分好看。但赛龙舟确乎没有,那时村落里并无较大的湖泊,生活条件也不算殷实,乡民们手上功夫虽盛,但龙舟的技术活——就罢了。

  我的家乡是鱼米之乡,物种丰富,价廉物美。每逢端午,父亲是一定要带我们买一堆材料赶回家的,他说他从不买现成的,那不是最真实的端午。小时候的我哪里明白,只知道过节就有好吃的好玩的,倒也常盼着。犹记得那时随父母亲回家,土地还是黝黑的泥,铺洒着嫩绿饱满的青色。交通也不算方便,当然不如现在延伸的大路宽敞。爷爷的屋子在村落外看着十分清幽,有着静默的古典美。然而走近了,便听到嘈杂的声音,且愈来愈大,屋里传出的笑声,唠嗑声此起彼伏,我顿时融入于铺天盖地的节日感。奶奶将新鲜明媚的粽叶放在煮锅里翻滤几下,提起来就呈了墨青色。几个唐姐在涮糯米,爷爷把艾叶,菖蒲挂在门口以驱邪祛鬼。我那时不懂忌讳,总喜欢拨弄几下,父亲劝导过后更是变本加厉,以至于小时候的我,经常有在端午节“挨打”的记忆。屋里的气氛依旧热忱,电风扇呼啦啦的转着,可丝毫没带来一点儿凉气,反而多了一份干劲儿。我兴意盎然,自是加入了这个队伍,说是帮忙,左不过是这瞧瞧,那溜溜,顿时赞叹于多种多样的风俗习惯。洗洗涮涮声,嬉笑聊天声,大黄狗在门外“汪汪”的叫声交叠着,是那么错杂,又的确是那样和谐。像这样的交响曲持续不断,喧杂的一天,竟也不知不觉地过去,端午节真的到来了。

  早晨,我会被母亲捉着涂雄黄酒,说我还小不可口服,便涂在脸上,我又想到了蛇,想反抗却又觉着不好,最后竟差点哭了出来。整个上午,大人们做了啥我不晓得,那时我正在和几个小哥以及唐姐在后野里玩呢!家乡的田野并不算漂亮,虽然远望葱翠,但近看诸多沟壑,参差不齐。我却对那情有独钟,总觉得那是我最广阔的天地,玩的次数越多,越不亦乐乎。中午的时候我脏兮兮的回来,看到满桌琳琅满目的.吃食魂都丢了,特别是还有油焖大虾,在桌中间正正摆着,红色的虾壳就让人垂涎三尺。故乡是油焖大虾的产地,最正宗,风味也最足,外红里嫩,麻辣清香,曾经沧海难为水,风味尤为别处所不及。虽然端午吃油焖大虾稍早,可一桌人依然咂摸着嘴,吃得香喷喷的,热乎乎的。

  儿时的端午实在是美好,以至于现在的我相形见绌。每每过节回家,穿过车水马龙的都市,故乡也变了样。平屋成了洋房,黝黑的泥不见了,纯白的道路在阳光的照耀下亮得刺眼。村落变成了镇,生活也富足了,我由衷的高兴,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是什么呢?

  也许是浓郁的传统色彩罢,也许是热闹的节日氛围罢,也许是喜悦溢漫的浓浓乡情罢。

  我无从知道,但如今形形色色的商品堪称“买椟还珠”,确让我无奈不已。但传承的美至少铸成了我人生的标尺,让我晓得了节日的真谛。

  听父亲说,端午节的习俗本还有覆萤火虫,一闪一闪的分外好看,可现在萤火虫越来越少,索性没有了这个习俗,我却不理解,萤火虫与某些东西,是不是相差无几呢?

端午作文 篇3

  端午

  端午又名端阳、重五、诗人节,这日美食、民俗、文化完美契合。美食,大江南北都吃粽子;民俗,这日有祭拜的元素;文化,有屈原与汨罗江,有永远鲜活的楚辞。

  粽箬

  粽箬,色绿,体狭长,生在浅水滩,形似芦柴叶,只是纹理更细腻,身子小巧柔软些。乡下取它撑小船划木桶涉水皆可,带一把小剪刀就可以打回家,不知什么道理,只能说打不能叫剪,更不能用手直接撕扯。这一丛丛的青绿在人家田头,张三家的李四可以去打,王五家的刘六打了也没事,拣成熟的,嫩的小的留给后来人。

  青粽箬打回来需要用热水烫一遍,时间火候要控制,时间长了,颜色暗淡,时间短了,不能去除泥腥与苦涩,而后浸泡在清水里,上手时再捋一遍。包粽子也有陈年的箬叶,半青半黄皱巴巴的,悬在阴暗处整整一载,这时节解下,在水里慢慢转青,自然就舒展顺滑。据说这样的箬叶包出来的粽子有一点岁月的`味道,更好。若年数过久,也就扔了。

  雄黄酒

  雄黄酒在江南的传奇里,在鲁迅故里,更多在法海的阴谋里,这里的乡下不稀罕。早晨吃完了粽子,齿间黏糊糊的,到锅里舀一杯棕汤,色泽青绿,进口浓稠,据说可以清热败火,还有这香气在唇间可以久久回味。

  菖蒲与艾草

  这节日里有两种植物,菖蒲与艾草。

  五月里,植物经了雨水,阳光还不算烈,长势可人。艾草茎干灰白,叶面绿,叶背灰白,离了土叶子有些耷拉,于是很努力地将内里浓浓苦涩散出,可去蚊虫。

  艾草是雌性,适宜藏在家里,与神灵共处。

  艾草乡下多,野生,据说城里在买卖,一般与神灵有关的乡下人都说请。

  菖蒲绿得逼眼,细长,边缘锋利如剑,雄性,插于外大门的上框,可辟邪。不知后来被那一阵风吹落,也不知落到何处,人们只记得它英气逼人的模样。

  菖蒲是长在水里的,无主。不是端午节也可以拽几株,一节节撕开,绿汁沾在指肚,有淡淡的类似薄荷的味儿。

  老人喜欢把它当做笛子吹,细细长长的颤音,在乡间可以飘很远,煞是动听,如今孩子们已经不会了。

  

  端午的咸蛋最好是自家腌制的,鸭蛋刚从鸭栏里逃出来,沾着鸭屁股热气还有鸭栏里的湿腥气,偶尔还有几根绒毛,沾着泥。

  超市里、地摊上也有,汪曾祺在《鸡鸭名家》写过,炕房里照过一轮两轮终不能孵化鸭雏的,最好的出处就是腌成咸蛋。他来自盛产咸蛋的高邮,说话还是比较权威的。

  咸蛋是端午"五红"里不可少的,苋菜、红萝卜多少也来点。其余的鸡鸭鹅肉只要沾些红都可以。有人喜欢吃蛋黄冒油的咸蛋,可是味太重,如今菜越吃越淡,仪式越来越淡,咸蛋也要淡一些,传统的二十八天太长,十八天的蛋带有一星半点的咸,端午早晨左手筷子戳着粽子,右手捏着咸蛋,一口粽子软乎乎,一口咸蛋滑溜溜。

  咸蛋喜欢青壳尖头,看了舒服,蛋白也最细腻。

  端午早晨还有撞蛋的习俗,旧时这日不放假,年轻的妈妈早早为孩子织好五色丝络,装一个蛋兴冲冲奔到学校,甲与乙,丙与丁,逮到就是一场恶战,破了就吃,一般以蛋的小头出击,每一次获胜都要将蛋爱怜地擦擦,那连续获胜的则要小心翼翼保管。有使诈的,蛋只冒出一二寸的尖头,在相撞的瞬间,食指第二关节凸出暗捅。带来的有鸡蛋、鸭蛋、还有淡青色鹅蛋,这很让人羡慕。鹅蛋往往笑到最后。遇到无赖也不济,用木头刻一个鸡蛋,砂纸打磨,涂上红,每一次出击还要装得胆战心惊,虽说胜利了,看到小伙伴吃得津津有味,眼也馋。

  最终教室里落了一地的蛋片。

  粽子

  包粽子,先将三片箬叶摊放在手心,就是卷成上小下大的锥形,而后填米,有长糯米圆糯米两种,里面掺杂些红绿豆。红是唐诗里的相思,绿是前年暑期里逗国人玩的那种,还有时新的蚕豆。有的干脆就是纯米,填好了卷成菱米装、小脚装,在露出的小口上大拇指挤压,再加点,插一片箬叶包裹,像绑绷带。这比喻有些残忍,但残忍往往就是真相。粽子本就是华夏文明的伤,中国第一位有名字的诗人,抱着一块石头沉溺。于他,生很容易,一放手就可以。死,沉重,紧紧抱着一直走到无边的黑暗,一直走到当下。最后粽子需要捆扎,用去年的稻草在水中浸泡后柔软竟然也泛青,打结,打一个中国结,解开容易,一学就会,不学也会,近似于国人的本能。还可以用苎麻线、棉线。

  也有用一片箬叶包成的粽子,小巧,年轻的母亲就这样讨了孩子欢喜。

  如下的粽子里面掺了咸肉香肠,熬出的汤水浮着油星,已经无法润喉。上面扎了塑料丝,很多娃也解不开了。

端午作文 篇4

  我以前从未做过香包,在上课时,老师说要做香包,我激动万分。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袋子,袋子里装的是麻布、流苏、牛皮绳、桃木球、艾草和针线。

  我们先把麻布对折,然后把针线穿在麻布的'背面,缝完后,一定要留一个口,把艾草放进去,之后在=缝上。最后把牛皮绳和桃木球钉在麻布上,一个轻便美丽的香包做好了!

  有的同学自己缝不好,就去找老师,回来和去的时候一点儿也不一样。去的时候垂头丧气,回来时连蹦带跳,可能是因为刚开始一点儿也不会,然后被老师教了一遍就会了。老师多次来到我的课桌前夸奖我说:“你真棒!”

  我相信,只要我们多多去练习,没我们做不到的,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去努力、坚持做好自己想做地事情。

端午作文 篇5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端午时节,又是一年粽子飘香。流光易逝,转眼又迎来端午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伴随着浓浓粽子香味,节日的浓情密意也悄悄来临,牵动着你紧绷的神经,心生一缕淡淡的情愫,萦绕在你脑海,挥之不去。是啊!那一抹深藏已久的情思,都会在节日里被放飞,飘过万水千山,寻觅那个最终的归宿,再也不用有“情何以堪,无归处。”的感叹。相信此时此刻,我们都有同样的感受,就是回家团圆,无论有忙,再多的理由也阻挡不了回家的脚步,回去陪家人好好过一个节,共同享受这分节日带来的.温馨。

  一个节日,一份思念,一个借口,一次回归,一个团圆。有时总在想,一年里有那么多传统节日,从古延续到今,到底期中有何种神奇力量,让我们归心似箭,迫不及待。小时候不道,随着经年老去,才漫漫懂得,这其实就是让我们每个人回归生命的本真,心藏一份眷恋。每每这时,才能放下一切,忘记所有的不快,回到那个期待已久的家里,共同享受团圆带来的愉悦之情。曾几何时,我们为了心中那点欲望,努力拼搏,奔波劳累,也许得到了我们要想一些东西,这也不错,人总要有点追求,有点目标,有点精神,这样才不会堕落,才不会迷茫。但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自己的疏忽,也失了很多,陪父母、妻儿的时间少了,和朋友联系少了,亲情、友情变淡了。传统佳节就变成我们心与心的桥梁纽带,呼唤我们心的回归,只有在此时,人才没有彼此,才没有地位悬殊,才没有贫穷富裕之分,心里只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回家团圆。此时此刻,有什么比回家团圆还重要呢?不和不觉,已走过了许多个节日,每个节日的心情和经历会有所不同,但回家团圆已经是我生命中一个不可缺少部分。

  没有太多语言,带着一份对家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在这个端午节,我还是像以往那样回到那个生我养育的故乡,和父母过节。一路上思绪蹁跹,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儿时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一样,是那么清晰可见。家乡在端午节除了吃包子、粽子,在门边放置菖蒲、艾叶习俗外,还有在这天要吃腊猪肚的习俗,此时,父亲也许早就把腊肚备好等着我们回家去吃了吧!到家后,母亲还在忙里忙外,便和父亲闲了起来,晚饭时,看着父母为我新手准备的丰盛佳肴,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激之情。喝上一杯酒,吃上一口腊猪肚,那味道纯香可口,依然是儿时吃过的味道,令你久久回味。相聚总是那么短暂,因为第二天还要上班,吃过晚饭要返回城里,父母总是不时催促,我多想再和他们多待一会儿,多享受一会儿这家的温馨,在父母的再三催促下,我们互道平安后,依依惜别。在汽车发动的瞬间,看到父母不舍的眼神,我的心一阵触动,眼框湿润了,心里默念希望二老健康平安。

  返回城里,夜幕已经降临了,天空繁星点点,在这个节日里城市也少许多喧嚣,多了些许宁静。独自静坐家里,沏一盏清茶,在淡淡的茶香里漫漫回味,想起了诗人屈原,公元前278年5月5日,屈原投汩罗江自沉而死,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天命名为端午节。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中充满着爱国主义精神,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和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等,其作品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感情浓烈、文辞瑰丽,并大量运用比喻和神话传说,富于积极浪漫主义色彩。闲暇时,偶尔读一读他的作品,那是一种美的享受。在这个端午节,万家团圆之时,值此一言,略表思念之情,愿你在天堂里一切安好。

  时间匆匆,今年的端午节又将过去,永远载入史册,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一去不复返,让我们怀着同样的心情期待下一个端午节的来临,到那时我们再相聚,尽情诉说心里话。

【端午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端午作文03-24

端午趣闻作文-端午节作文03-07

端午作文【精选】01-13

端午作文(经典)01-12

【经典】端午作文01-08

端午的作文09-15

端午作文02-16

(精选)端午的作文12-10

(经典)端午的作文12-09

(经典)端午作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