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文

时间:2023-12-09 18:17:09 端午节 我要投稿

实用的端午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端午作文

端午作文 篇1

  家乡的端午节过得可热闹了,在龙舟吃粽子,做游戏,好多种做法呢,

  端午节前一两天,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自己包的粽子可香啦,虽然不是熟的,可孩子们就是止不住自己的口水,大一些的孩子就在帮大人包粽子,一家老小齐心协力的`包粽子。

  端午节那天,人们的端午才正式开始过,第一件事就是吃粽子。这一天,三餐都是吃粽子,街坊邻居将自家包的粽子给别人尝,别家的粽子自家也尝,。长红豆粽,蛋黄粽,叉烧粽,五花八门的粽子,香甜可口。

  第二件事无异是赛龙舟了,鼓声震天,听的人,心都怦怦跳,每一队的船员坐好,就开始赛龙舟了,伴随着鼓声的。还有沸腾的人声,统一的字眼:加油!带着周边的人也想喊,隔着大老远都能听到。

  端午节,孩子们通常不是呆在家里的,为什么?因为外面有好玩的游戏呀,平旷的广场上摆放的七七八八的游戏摊。有用沙包扔娃娃,不,扔粽子。跳房子来捡粽子,套圈来套粽子,各种各样的游戏,展品无一例外都是粽子,孩子们也玩了个尽兴,到处都是一片欢笑声。

  端午节可真热闹!

端午作文 篇2

  6月9日中午12点半,我们盛泽小学升明校区的小记者与其它学校的小记者一起来到了盛泽小学目澜校区,参加“吴江日报小记者包粽子献爱心”活动。

  首先,我们来到了学校食堂。食堂里面干干净净,墙上贴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名言,显然是想让同学们珍惜粮食,不要浪费粮食。

  接着,我们就开展了今天的主题活动——包粽子!同学们大多数都没有包过粽子,所以这次活动刚好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一开始,同学们都不会包,个 个愁眉苦脸的,脸上挂满了问号。但后来,食堂的奶奶们来帮我们了,她们两三下就把粽子包好了。同学们的眼中尽是羡慕。食堂奶奶知道我们不会包粽子,便手把 手地教我们。经过她们的耐心指导,同学们踊跃尝试,取得了理想的成果!

  包完粽子当然要烧粽子喽!我跟陈杨艾两人一组负责烧粽子。她加柴,我帮她准备木材。虽然别人都是4人为一组,而我们只有2个人,但是我们分工恰当,配合默契,也圆满完成了任务。

  烧完粽子后,由两位学校的“小导游”带领我们参观学校。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欣赏了目澜校区的美丽风光,还领略了校园文化。

  我们还来到阶梯教室,观看了该校同学的节目演出。目澜校区的同学们为我们准备了很多节目,如小提琴演奏、相声表演等,其中最有趣的当然就是相声表演了!那两位表演者表演得有声有色,引得台下的同学们哄堂大笑。

  表演结束后,同学们每人都获赠了一只粽子。在发粽子的过程中,我无意间注意到一个人,他在我们活动的'过程中,一直默默地跟随着我们,陪伴着我们。他,就是盛泽小学的校长。正因为有这么默默关心着我们的校长,才有了这样美丽的校园!

  活动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接近尾声。最后,盛泽实小舜湖校区的小记者们将粽子送至敬老院,将关爱传递给了那里的老人。

端午作文 篇3

  当树枝的新绿一片连成一片,当阳光在叶间穿梭,兜起晃眼的灿烂,我们知道端午又一次走近身边。

  听白发老人摇着蒲扇娓娓道来:端午又叫重五,因为“五”,使得许多习俗 和它紧密相连。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每家每户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讲到这儿,我不禁想起小时候每逢端午,妈妈会在家门上插上一把艾草,她还会慈祥地叮嘱我:来,避避邪,讨个喜。回忆带来的不仅是一幅温馨的画面,也带来一份温暖的感动。

  邻居老伯是南方人,记得过端午,他就会招呼家人要准备“五黄”,分别是“黄鱼、黄鱼、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看着老伯一家忙碌的身影,我们也暗自偷喜,讨吃的机会来了。呵呵,端午是祭祖的日子,也是儿童的快乐日。

  最后,别忘了戴上一个五彩的香囊。闻着清香,做一个与端午有关的好梦。再见端午,再见一个美丽的守候。

端午作文 篇4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糯粽甜香,艾叶清凉。榴花欲燃,莺啼乘风。

  端午,抱着五月糯米堆似的云块,划着五月龙舟似的风,在蒸锅里氤氲着腾腾热气,在窗棂下弥散着悠悠清凉,在五色丝线中纠绕,在雄黄酒香中起舞。端午,来了。

  天高,云淡。早晨的公园,绿树荫浓,倒影池塘,帘动风起,栀子满院香。孩子脆如风铃的笑声在不远处摇响,青石板上的脚步声格外欢快。回头,瓦蓝瓦蓝的空中闪过一只燕子的身影,定睛,才看清是一只风筝天淡纸鸢舞。乘着微微南来风,矫健的燕子在空中渐渐飞得高了。驻足,抬眼静静看着。没多久,笑声铺满了公园的每一个角落,空中的风筝也多了几只,追赶嬉笑,上舞下跳。

  阳光遍洒,云霞漫天,一个暖呼呼的黄昏。晚风柔软,鸟絮轻软,糯香细软,伴着一盘粽,坐凉亭石桌旁。几个四角小粽,静静地躺在蓝底白花的瓷盘里,粽叶的尖儿上偶尔滑落下一滴水珠,白气在亭旁草木间缭绕不散。解下丝绳,剥开粽叶,指尖沾上了糯米粒的黏,莹白胖圆的'粽子从几抹欲滴的青翠中跃了出来。抹一勺金黄的桂花蜜,切开,豆沙馅鼓得溢了出来,各种甜味在口中碰撞、交织、回响,回味而无穷。

  夜幕无声地降临了,太阳的最后几缕光辉也即将消失在远山背后,苍茫的暮霭沉沉地压在山头,思绪千回百转,溯回两千载前:屈原的身影,那个手足上垂着沉重镣铐的身影,那个眼中喷射出怒火、对着无边黑暗嘶吼的身影,那个愤懑盈胸、义无反顾踏上流放汉北之地的身影,那个衣衫褴褛、悲痛难已、抱石从江边一跃而下的身影,衣袂飘飘,仿佛正站在山头上,望着西沉的落日,双袖挥起尽数收进天地,低低苦吟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江湖翻涌,海浪震怒,风呼啸着,雷爆裂着,电闪耀着,屈原!他站在时代之巅,却遭陷害,洋溢着才华与抱负的壮年的生命在宇宙中炸裂、燃烧,带来了万里清辉光明。

  路灯次第点亮车水马龙的街,新月高挂当空,夜色明净如洗。我听见,端午轻缓的脚步落在床头案边,又悄然飘去,消散在一片深沉的黑中。

  是呵,端午!明年今日,你又会在早晨叩开门扉,携着粽艾交杂的香、和着浓浓情思,飞上我的心头。

端午作文 篇5

  我特别喜欢端午节,到那天,我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

  我妈妈包得粽子那是独一无二的'!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简直是百吃不厌!

  有一天,妈妈包了50个粽子,几天来,我一个人就吃了20来个,妈妈笑着说怪不得你这么胖!你一个人吃了我们3个人的,你真能吃!等来年,妈妈给你再多包几十个!让你吃个够!

端午作文 篇6

  小时候,父亲告诉我:“端午节是为纪念一位古代名人投江之死,沿袭下来吃粽子的风俗。”但我的端午记忆,是看到母亲泡在木桶里的竹笋叶和粽叶,还有一盆盆糯米和红豆。

  看着母亲和姐姐们忙碌的身影,我高兴地围着木桶转了又转,期待着香喷喷的粽子早点出锅,好让我带着三角形的小粽子,四处去玩耍,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等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在厨房里等了许久,她们仍然没有包粽子的意思,我出去玩了一阵又一阵,消磨着难耐的时间。

  终于,期盼已久的时刻到了,她们把拌好的糯米和红豆,装进折叠成三角形的粽叶里,或者四方形的竹笋叶里,用叶子边上撕下的丝当作绳子,把粽子捆绑得严严实实,连成一串一串。

  我静静地看着灶台下熊熊燃烧的柴火,把一大锅的粽子煮开,看着灶台上冒着热气腾腾的烟雾,我仿佛闻到了厨房里弥漫的粽子飘香,仿佛看到了剥开后的金黄色粽子,或者里面混合着的紫色红豆,令人垂涎欲滴。

  上小学以后,我对端午节渐渐失去了兴趣,不是因为对粽子没有了感觉,而是因为给亲戚送粽子的原因。每到端午节,母亲总是安排我跟较小的哥哥一起,到邻村的`亲戚家,挨家挨户地送粽子。

  说是邻村,走个来回也有十多公里,而且是挑着粽子,翻山越岭走着蜿蜒小道,反正就是一趟回来,脚上磨破层皮算是小事,身子会酸痛好多天,就像散架似的。

  更可恶的是,如果遇到邻村调皮捣蛋的小孩,他们会以大村的姿态,想方设法欺负我们。有一次,我和哥哥刚爬过一座山,进入了邻村,就不幸遇到了两个比我们大点的孩子,猜出我们是邻村的,就拦住了去路,喝令从他们的袴下钻过去,才肯给我们放行。

  平时喜欢舞刀弄枪的哥哥岂能受辱,把肩上的粽子交给了我,直接给他俩一顿揍,然后看着他们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回家搬救兵去了。为了避开他们,我们在回程的时候,绕了很长的一段弯路,我想这就算是对我们的惩罚吧。

  送粽子的习惯一直延续到我上初三那年,因为我父亲的去世,让母亲无心再做这件事情。倒是我以前去送粽子的亲戚,一个个给我家送来了粽子,母亲看到亲戚的到来,总是触景生情,伤心流泪,满腹的心酸与不舍向她们倾诉着。

  看到母亲哭红的眼睛,看到她伤心痛苦的样子,我从心底里开始慢慢排斥粽子。之后的很多年,从外地学习到参加工作,我很少过端午节,也基本不吃粽子,生怕触碰我心底的悲伤。

  “爸爸,你为什么不爱吃粽子?”女儿的问话让我无言以对,因为这个问题老婆也曾问过我。

  时隔二十多年,我想自己该迈过心里这个坎,将悲伤转变为纪念,这个端午节,我要和母亲及亲人们一起,包一次“合家欢乐”的粽子,让粽子香飘四溢。

端午作文 篇7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心里钻出来一股激动劲儿。清晨,我老早就起了床,想到今天能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就兴奋不已。

  不知不觉到了晚饭时间,我蹦跳着走进了厨房,一股浓浓的粽香味迎面扑来,只见那一个个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各种馅儿,看了害得我垂涎三尺,千姿百态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消灭它们了。我乖巧地坐在桌子上,等待着食物的到来,这是我想起一首诗:“每逢端午献玉身,一份真情一寸心。可口非因香味美,身有正气誉乾坤。”我们一家人团聚在餐桌上。我们一家人团聚在餐桌上,有说有笑。

  我连忙拿起一个粽子,急切的剥开墨绿色的箬叶,用力地咬了一口,真是甜而不腻,美味极了!我狼吞虎咽地享受着这顿美餐,面前的食物真令我美不胜收,眼花缭乱。不一会儿,桌面上的食物已空空如也,我们吃完饭后,就坐在后院乘凉,聊着天,一家人其乐融融。爸爸提到了端午节的由来,这不由得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不过我对端午节不是很了解。

  原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原来这一节日不只是纪念屈原的,还纪念着伍子胥,看来我还得更多多地去了解一下。

  每逢端午吃粽子,我年年都盼望着过端午节,不知道你们家的端午节是如何过去的呢?

端午作文 篇8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爸爸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时,大人们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们便会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否对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遥望天空,隔着笼罩着的蒙蒙工业雾气,是否还能望得见天上那颗闪耀的星星?

  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大片的麦田消失了,在城市的边缘,我们已经很难看见“出门一望麦儿黄”的景象了。是啊,时空的.变换,端午节是否也在这钢筋水泥的挤压中越走越远呢?喧闹的城市,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欲望,父辈们的欢乐,是否已淹没在城市的闪烁的霓虹灯中了呢?

  我们已经不能理解父辈们少时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随时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来也乏味,而我们感兴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鸡爷爷;我们也对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兴趣了,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网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对奶奶教我的歌谣,我也觉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录制各类摇滚歌曲!

  然而,我们没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吗?我们似乎缺少了一些快乐,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责任。在喧闹中,我们正在迷失方向!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端午作文03-24

端午趣闻作文-端午节作文03-07

端午的作文09-15

端午作文02-16

端午的作文12-04

(经典)端午的作文12-09

端午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2-15

端午节的作文:端午印象08-31

端午节作文:快乐的端午08-15

端午节话端午的作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