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文

时间:2023-12-08 13:15:36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端午作文常用[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作文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作文常用[3篇]

端午作文 篇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每每看到这个句子,心里总想起了屈原和他的端午。

  若是过节,我的记忆总在老家中徘徊,当回到老家时,又是那么熟悉,老家感觉未怎么变化过,而城市中却常常焕然一新。新到令人不太熟悉,甚至无法适应。一切回到这里,都返璞归真了。

  放下行李,打过招呼,我便发现空气中飘荡着一种特殊的味道——那是艾的味道!艾叶,好久不见了,我对艾叶并一陌生,曾经生过场大病,最张还是艾叶起了效果,我忽然发现各家门前都是挂着艾叶的,艾的香味飘荡在风中,伴随着艾叶被风吹断的声音,令人无比宁静,城市中端午节似平没人会挂艾叶到门口,不知是怕人偷拿去了,还是觉得房门紧闭的时候,放了艾叶也没用,只不过是个植物罢了,又招不得什么财。

  回到了老家,自然是少不了吃的,更别说过节。过端午,吃得最多的肯定是粽子了,粽子与端午是无法分开的,就像屈原和他的《离骚》一样,犹如一体。粽子是婆婆亲手包的,虽不如买来的粽子美味,但吃着吃着,还是婆婆包的粽子,让我知晓了有种味道叫做家。那是种无法形容的味道,令浪子回头,令游者归家。令我为之动容。于是空气中除了股艾香外,还加一味粽香,一位母亲的思念。

  暮色慢慢降临,是时候吃饭了。老家的布局很特殊,厨房和房子并一在一起,而是隔了个过道,而我则喜欢搬个凳子,坐在过道上,看来来往往的人们穿行于此,络绎不绝。大都是些不认识的人,但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是什么使得人人都有股笑容?是这端午的一顿饭吗?说实话,更喜欢待在自家吃饭,并不喜欢去饭店中吃,家里吃饭更显温馨,而每逢过节更是如此,虽产在家中吃饭是上佳的,但却要花上半个下午去准备,看着婆婆进进出出的身影,却有些余心不忍,家里人多更需摆上两、三桌菜肴来招待亲人,可毕竟一年也就几次。艾叶的香味依旧飘散风中,我依旧坐在过道上等着开饭。

  若是开了饭,怎能少得了酒?酒是为饭菜而生的,但我却不觉得有多么可口,我更喜于喝茶,老家找不到白开水,全都是茶,这茶可比不得《红楼梦》里妙玉那般讲究,水须是冬日天上落下的'雪水,也不是那苏轼所说的“自在佳茗如佳人”般的好茶,它是世俗的,是柴米油盐醋茶中的茶,但爷爷对茶也是很珍惜的,茶需配得自己的水,而茶水须有个配得上的人来品,而在城市中,有谁能定下心来细细品这佳茗,细细品着茶之香、茶之韵?这老家的茶水入口是浅浅淡淡的苦涩,直至漫过喉咙,方能化去百味陈杂。渐渐的,苦味淡了,香味浓了,便如人一般,直至年过不惑,方能解开半辈子的羁绊,抱怨少了,享受多了。

  品味这茶,也该品出了些道理,品出了些许人生的开端。就像早些年看到的一幅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酒使人沉醉,茶却使人清醒了。而我便忙里偷闲,品了一天的人生百味,看了一天的世态炎凉。

  若是有一天,城中人也能如此般度过端午,那时端午便不只在口中,更在心中了,希望下次的端午,莫要只要吃出来的罢。刚好,回来时是第二天中午,而各大酒店中,依旧是桌桌爆满,今天请客,想必都是请些同事、上级吧!这饭局,大多都是弄不清的,而他们却陶醉其中,我还不能一味就厌恶这饭局,说不定将来某时,我也需请人吃饭,那时,只望能“出淤泥而不染了。”

  吃出一个端午,吃出一种精神。风中,飘来一阵香味,是艾叶?是粽香?是茶?已是分不清了,但总是印在我心中了。

端午作文 篇2

  我最喜爱吃粽子了,连看到家门前的竹叶都会想到粽子。

  粽子的做法很简单,先将竹叶洗干净然后晒干,将竹叶折成漏斗的形状,包上糯米、内馅,最后绑线的步骤最难,因为只要一个不小心,粽子就会变成奇形怪状。香菇口味是我最喜欢的,那种咬下去鲜嫩多汁热呼呼软又Q的口感和着油饭粽叶香还有妈妈的爱心,真的是世界第一美味!

  端午节时爸爸常带着我们全家去看龙舟比赛,边吃粽子边看龙舟的竞逐:选手们动作整齐划一,鼓手奋力击鼓,夺旗手则伸长了手臂卖力的准备抢夺旗子。现场锣鼓喧天,群众的加油声如雷鸣般,轰隆轰隆的传进我的耳里;各种不同特色的摊位飘来令人垂涎三尺的香味,我的脖子上还挂着刚刚买回来的香包,用手摸着它,满足的呼吸空气中浓浓的端午气息。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的五月五日,正是炎热的`夏天,各种病媒虫蚊滋生,百病也开始流行,因此上古人民为了驱邪躲避瘟疫,而有了端午节的划龙舟、喝雄黄酒、门口挂菖蒲及艾草、身配香包等风俗仪式,以祈求身心的健康平安。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演变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想了想突然觉得有一点感伤及矛盾,因为在这同时我们却开开心心的吃着粽子,不过屈原在天之灵,应该也会为我们快乐的过节感到高兴吧!

  咦?是粽子的味道耶!妈妈帮我准备好粽子了,那此篇文章就告一个段落啰!我要去吃粽子了。

端午作文 篇3

  转眼又是一山粽叶绿,赣州的街头巷尾,已飘起了粽叶的清香,那粽儿飘香季节,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扳起手指一数,离开家乡已十五载,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间,家乡的粽叶,如同家乡的的端午节,早已被岁月拉成了长长的记忆。

  记忆中,采摘粽叶是端午节的前奏。那时,亲戚、邻居、朋友,全村的人都忙起来了,烧草灰制碱水,采洗粽叶淘糯米,大家忙在一起,有说有笑,那是我记忆中难忘的乡村生活情景。节日前几天,我们小伙伴们便相约到山涧采粽叶。村庄附近的山上是没有那种植物的,我们要步行很远一段距离,到深山的清泉边采摘。

  采粽叶是不易的事,不仅要爬山越岭,还要经受蚊叮虫咬,相当辛苦,但一想到那香喷喷的金黄色的粽子,我们就兴奋无比,唱着歌撒着欢,如小兔般跳跃在林间,寻找着粽叶。找到之后,小心翼翼地将这种纺锤形的`粽叶摘下,一枚一枚叠放好。采完粽叶回来,我们往往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扛着一编织袋粽叶,小伙伴们都有一种收获的喜悦,虽然腰酸背痛,却依然叽叽喳喳个没完。

  采完粽叶回来,奶奶就把又宽又长的青翠粽叶,一扎一扎捆好,泡在水里,用大锅煮透,此时,浓郁清香便弥漫满屋,把过节的意味熏浓。端午节头天下午,奶奶从米缸里舀出白白的、珠圆玉润的糯米,装在水桶里,清凉明澈的水细细地清洗糯米中的杂质,再掺上几把红枣,红的白的,格外醒目。包粽子时,我就迫不及待搬了小板凳,坐在盛满了糯米和粽叶的锅盆前,等着和奶奶一起包粽子。说是“一起”,其实,用奶奶的话说,是“瞎掺和”。但奶奶却从不阻止我,哪怕我包得还未及开煮就脱线散架,或者样子奇形怪状四不像,都不会被指责半句。不一会儿,一大盆粽子就包好,一个个精神饱满,可爱极了,还没煮就有一股隐隐的清香。

  吃完晚饭后,在灶里加些木棍杂柴,把粽子倒进锅里,翻腾几遍后,大人们便放心地休息,而我则闻着粽香,心里如翻滚的粽子,兴奋,难眠。煮了一晚上的粽子熟了,清香四溢,轻解开来,那嫩黄色彩的粽肉,升腾着蒸气,散发出一股特有的粽香。轻咬一口,过节的滋味就从舌尖弥漫到全身。

  又到粽叶飘香时,城里的繁华,挡不住我思乡的情绪,我决定利用假期,马上回到家乡寻找粽叶。是的,我寻找的不仅仅是粽叶,我寻的是那段有着粽叶香的岁月与情怀:质朴而沉静,悠远而绵长……

【端午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端午作文03-24

端午趣闻作文-端午节作文03-07

端午的作文09-15

端午作文02-16

端午的作文12-04

端午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2-15

端午节的作文:端午印象08-31

端午节作文:快乐的端午08-15

端午节话端午的作文11-01

端午的粽子小学端午节作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