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文

时间:2023-06-02 16:29:18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精华】端午作文汇总8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作文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端午作文汇总8篇

端午作文 篇1

  现在发觉,我像是离不开雨。

  端午这天,下着稀疏的小雨,如梦,如幻。

  每个角落都弥漫着端午的味道,那是一种独特的气味。

  从我记事开始,每年临近农历五月之时,外婆便开始着手准备端午节的必要食品——粽子。

  我爱看外婆包粽子,有时也帮忙包,可总是不能包得好。外婆包的粽子外形就很好看,有棱有角的,穿成一串一串的,提起像风铃一般,还会旋转。

  昨晚,外婆还冒着大雨坐公车来送粽子给我们,看到那些粽子,我第一时间冲出房间,迫不及待地撕开了粽叶,香气便直往我鼻子里钻,我狠狠咬了一口粽子,味道肥而不腻,实在是美味!当即,我含糊地对阿婆说:“太好吃了!阿婆您包得真好吃!”外婆笑了笑,说:“好吃你就多吃点!”说完还合不拢嘴。粽子的味道在口中漫延,端午的味道,清香淡雅。

  当然,端午也是全家团聚的时刻。在外辛苦工作的人们在端午会聚一堂,多么幸福。一大家子能聚在一家叨家常、看电视、娱乐,忙碌的人们也可以在这天轻松一番。

  我就和表弟、表妹,在这个晚上,在这个天空飘洒着小雨的天气,打水仗。拿着水枪,玩得不亦乐乎。也不知身上的液体是雨、喷射出的水还是汗水了。总之,托屈原的福,大家才能在这天这么愉快。端午的`味道,浓而愉悦。

  坐在书桌旁,朦朦胧胧还听见一滴一滴的水珠掉落在窗户上的细小声音。

  这些雨滴也感觉到了端午的味道了吧。它们也在尽情享受着这个夜晚。

  端午,这个诗情画意的节日。

  端午因屈原,而源远流长。

端午作文 篇2

  每一年的端午节左右,嫁出去的女儿要在自家包好粽子送到娘家去给父母和爷爷奶奶的习俗。不知道这种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以前在这个时候总是忙着包粽子,而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是用红包来代替包粽子了。

  原本我也是打算拿点钱给奶奶及爸妈的,而那些好心的`阿姨们说我爷爷奶奶年纪那么大的老人说不定喜欢吃粽子。后来想想也对,爷爷九十多岁,奶奶八十多岁,虽然家里姑姑很多,但是个个都忙得挣钱,都没时间包粽子给他们吃。反正我在家闲着,于是我准备包两个大粽子给爷爷奶奶两高龄老人吃吃,也让他们俩高兴高兴,而且外人看来我是多么孝顺,呵呵。

  今天早上准备了所有的准备工作,买了五十块的肉,十五块的花生米用来做里面的馅。包了十四斤的米,差不多包了七八十个小粽子及两个大粽子吧。

  好久没有这样干活过了,感觉今天下午真的好累,背都要断了,不过高兴,有成就感,发现自己包得粽子越来越像样了。而且还挺好吃的。开心中,所以在这里炫一下。

端午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作为中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端午节毫无疑问是其中最有“热”感的节日。

  作为进入盛夏前的一个节气,端午节显然是每年真正感受夏天的日子,在城市,端午节的三天假日,可能会让很多人考虑出去找个阴凉的地方散一下心,而在农村,端午节确是一个忙碌的节日,因为在中国蕴含丰富的.农耕文化之中,端午节代表着夏收秋种。

  在过去的北方,每年过端午正是新麦下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很期待这个日子的到来,因为可以吃到新麦做的各种食品。而在过去的南方,端午节却是另外一种粮食水稻收获的季节,新打下来的水稻碾成了大米,过节的前一天正好可以包成粽子,然后美美吃上一顿。

  现在,南北差异已经没有那么大,端午节吃粽子,这是全中国人民的一大传统习俗。

  中国人端午节吃粽子的历史由来已久,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那一天人们互相送粽子作为对屈原的纪念。

  粽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据说,早在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不过在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晋朝人周处《岳阳风土记》之中就记载道:“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在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中国的南北差异也还是存在的。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今年,你准备吃啥粽子呢?

端午作文 篇4

  哎!学校要求做一份节日小报,我就做端午节小报吧!

  我在A4纸的上方,写上大大的三个字“端午节”,在端午节的右边画上一个带着笑脸的'粽子,为什么要用粽子呢?因为端午节要吃粽子嘛!我在旁边写着:“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据说,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我在A4纸的中间,画了一条龙舟,龙舟上坐着两个正在划舟的人,赛龙舟也算是一种习俗嘛!我在旁边写着:“赛龙舟,传说古人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抢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

  哦,忘了,我在A4纸的顶顶上方涂上蓝蓝色当做天,再画了一轮红红的太阳,画上几朵快快乐乐的云彩。这么美的天气,于是我又画了几只飞翔的鸟儿。蓝蓝的天,洁白的云朵,快乐的小鸟儿……这就是我做的端午节小报,漂亮吧,美丽吧!

端午作文 篇5

  中式的爱,素来温淡如水,它却在细微处生根发芽。

  又是一年端午。

  每年端午,外公、外婆都会赶来和我们一起过节,今年也不例外。

  老人们先是包粽子。奶奶手拙,外婆便手把手的教,攫起一汪碧叶,填上白米,手指翻飞,绿粽包成形。纤白的粽丝交错、缠绕、相分、重聚。阳光洒下来,两老人的头上,似乎盘了两朵夕阳中的暖云。

  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竟以家庭形式相融,绵长并温暖。

  接着是编蛋络,妹妹软团团地腻在外公的怀里。外公放下手中的活,忙里偷着闲,帮她编起蛋络来。外公的手并不如外婆一般灵巧,但外公乐呵呵地耐着性子,一结一结的相扣起来,妹妹也时不时捣个鬼,弄乱个顺序,将蛋络乱糟糟地系在一起。外公也不恼,笑着教妹妹解开。两个人,两双手,两张笑脸,在夕阳下越发美好。

  已而夕阳在山,锅中腾起一阵白雾,是粽子熟了。

  这时候邻里间的大门便敞开了,孩童们在乡间的泥土路上噼里啪啦响了一片,各家的粽子送去了村子里的每一家。还是一样的馅,还是与去年不变的人情味。

  桌上摆满了各家的粽子,线也五颜六色。一层又一层剥落粽线,白与红,粗与细的.线细细绕开,相错,缠绕。粽香涌涌,粽入口即感到人间之温暖。孔家的入口即化,李家的甜糯粘口,张家的富有嚼劲这浓香,这滋味,让五脏六腑感到人间之暖意。

  院落里,家人的、邻人的笑语欢谈在充满粽香的暖雾中弥漫。

  吃完粽儿,集好粽丝,冲刷、洗涤、纳好,来年继续。

  夕阳拥裹了众人,暖了一片,暖了人心。

端午作文 篇6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妈妈去超市买粽子给我们吃。妈妈让我们在家里看电视,我高兴极了。我打开电视,开始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妈妈好长时间了,还是没有回来。

  我和姐姐都饿了,脑海里都是香甜的粽子。姐姐就拿起手机,给妈妈打电话。

  一会儿,妈妈回来了,就给我们煮粽子吃。我剥开粽子皮,把又香又甜的.粽子放在嘴里,真好吃!

  妈妈还讲了屈原的故事,我明白了,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今天真是开心又有意义的一天!

端午作文 篇7

  今天早上,我们一家人去岛外的农家乐钓鱼。

  刚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大家连一条小鱼都没有钓上来,后来,爸爸钓上了一条不大不小的罗非鱼,其他人也一条一条的钓上来鱼了,我心里正着急,突然,我的鱼漂往下猛地一沉,我迅速抬竿,再一扬竿,一条大罗非鱼的头被拉出了水面,我没有停下提竿的动作,因为我知道,只要鱼被拉离了水面,就没有力气挣扎了,终于,鱼的大半个身子都被拉出了水面,只剩下鱼尾在水里摇动,我终于成功的把这条大鱼拉了上来,爸爸用取钩器取了好久,才把鱼钩从鱼嘴中取出来。后来,我和哥哥又钓起来三条大罗非鱼,可是都没有我的那条大。所有人都留在我们钓起大鱼的.地方继续钓鱼,我却去了另外一个钓点,大约过了十分钟,我就钓起来了四条鱼,其中还有一次钓了两条鱼上来,可惜,其中一条鱼在“飞行”的时候跑了,还有一条大鲤鱼,因外拉断线跑掉了。

  午饭后,太阳光非常强烈,可是我们还是继续在阳光下钓鱼,终于要回家了,可是又出了事故,经过几个钓鱼人装鱼的脸盆,我动了一下里面的一条大鱼,那条大鱼跳了起来,把水溅了我一身,鱼也跳到了地上,全身湿透的我只好先换了衣服,才离开。

  我很开心,因为这是我第一次钓上来一条超过两公斤的大鱼。

端午作文 篇8

  汨罗江边,披头散发,一代贤臣,置身潮水。

  ——题记

  五月,多么美好的时光。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个“诗人节”,又是一个飘满粽香的日子。家家都备好粽子、雄黄酒,挂上菖蒲,为纪念屈原这位爱国诗人。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今湖北秭归县人。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从小就没有富贵子弟身上的那种猖狂、任性,这使他成为了一个爱国诗人。屈氏子孙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当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丐。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

  楚国朝廷中,与屈原同列的有上官大夫。他心怀嫉妒,与屈原争宠,他向怀王进谗言,怀王庸懦昏聩,不加辨明,就怒疏屈原。最后,怀王不听屈原的劝告,客死于秦,当时屈原已经被逐出朝廷,流放到汉北地区。楚怀王死了以后,长子顷襄王继位,再次将屈原流放到江南,“百姓震愆”,“民离散而相失”,他只得去故乡而就远。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他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他的一生诠释了世上最真诚的爱国情怀,他用他的一片真情谱写了《离骚》这一古代瑰宝。

  即使这样的'爱国情怀、赤子之心也无法挽留他。昏庸的楚王听信了奸臣的谗言,却对屈原的忠言不管不顾,屈原最终不忍看到国家灭亡,在五月初五这天,怀抱一块大石头,带着满腔的愤怒、满肚的冤屈投向了汨罗江。闻此事,世人哀之。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文潜用寥寥数笔写出端午赛龙舟时对屈原受的冤屈感到悲伤,忠魂一去便不再回。国家灭、人也死的事件今天哪里有?只留下一点影子在世间。

  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满载豪情欲报国,却郁郁不得志,君主无能,奸臣当道,如此的世风,怎能不让他痛心!为了区区楚地,他付出了所有,结果却不是他所预料的。

【端午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端午作文03-24

端午抒情作文:端午的粽子03-29

难忘的端午作文:端午粽子10-16

端午趣闻作文-端午节作文03-07

端午节作文:开心端午作文11-24

端午作文08-14

端午的作文07-21

端午的作文09-15

端午作文02-16

端午时节话端午作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