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文

时间:2023-05-22 12:08:31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精选端午作文汇总6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作文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端午作文汇总6篇

端午作文 篇1

  前奏:端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大致可以分为主奏三部曲吃粽子、赛龙舟、避邪。

  三部曲之一:

  过节嘛,当然要吃得好喽,可吃什么呢?当然是粽子。一想起那香气诱人而又饱满的大粽子,我就止不住”飞流直下三千尺”了口水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真是“眼看瀑布挂前川”啊!端午节粽子的.类别可真够多的,数都数不过来,什么鲜肉粽呀、火腿粽呀、豆沙粽呀、枣泥粽呀形状还有区分,三角粽、鞋跟粽、五角粽等等,看得人眼花缭乱,不知该如何下手了。

  三部曲之二:

  端午节最受欢迎的节目恐怕非赛龙舟莫属了。当我们都在享受龙舟比赛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时,常常会忘记龙舟背后的故事。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因为自己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灭亡。在感到无尽悲哀之时,他选择投江自尽。人们一直对他敬佩有加,在得知屈原投江后,纷纷划船来到江边打捞屈原的尸体,并纷纷向江中投食,以免鱼虾争食其体。于是,故事流传至今,也就变成了现在深受大家欢迎的赛龙舟了。

  三部曲之三:

  端午节正值夏初,蛇蝎类动物经常外出活动,而一些信奉神灵的人则在家祈祷,在门前挂香包,以避邪驱毒。尤其是小孩子,在端午节期间,大人一般不允许孩子到野外,小孩身上还要拴许多香囊。

  尾声:端午节的节目可不止这些,不过这几个都是端午节的重要曲段哦!

端午作文 篇2

  6月9日中午12点半,我们盛泽小学升明校区的小记者与其它学校的小记者一起来到了盛泽小学目澜校区,参加“吴江日报小记者包粽子献爱心”活动。

  首先,我们来到了学校食堂。食堂里面干干净净,墙上贴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名言,显然是想让同学们珍惜粮食,不要浪费粮食。

  接着,我们就开展了今天的主题活动——包粽子!同学们大多数都没有包过粽子,所以这次活动刚好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一开始,同学们都不会包,个 个愁眉苦脸的,脸上挂满了问号。但后来,食堂的奶奶们来帮我们了,她们两三下就把粽子包好了。同学们的眼中尽是羡慕。食堂奶奶知道我们不会包粽子,便手把 手地教我们。经过她们的耐心指导,同学们踊跃尝试,取得了理想的成果!

  包完粽子当然要烧粽子喽!我跟陈杨艾两人一组负责烧粽子。她加柴,我帮她准备木材。虽然别人都是4人为一组,而我们只有2个人,但是我们分工恰当,配合默契,也圆满完成了任务。

  烧完粽子后,由两位学校的“小导游”带领我们参观学校。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欣赏了目澜校区的美丽风光,还领略了校园文化。

  我们还来到阶梯教室,观看了该校同学的节目演出。目澜校区的'同学们为我们准备了很多节目,如小提琴演奏、相声表演等,其中最有趣的当然就是相声表演了!那两位表演者表演得有声有色,引得台下的同学们哄堂大笑。

  表演结束后,同学们每人都获赠了一只粽子。在发粽子的过程中,我无意间注意到一个人,他在我们活动的过程中,一直默默地跟随着我们,陪伴着我们。他,就是盛泽小学的校长。正因为有这么默默关心着我们的校长,才有了这样美丽的校园!

  活动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接近尾声。最后,盛泽实小舜湖校区的小记者们将粽子送至敬老院,将关爱传递给了那里的老人。

端午作文 篇3

  在大雨滂沱的早上,我又想起了端午节,记忆里的一个个香喷喷的粽子,又激起了我对今年端午节的美好向往。

  在我的老家过端午节是不买粽叶的,而是自己去割。每年包粽子都要割大量的粽叶,回家之后用水煮,妈妈说这是为粽叶消毒,把叶子上的小虫子消灭掉,这样我们吃的粽子才放心哦!

  把煮好的叶子再用水一片片的冲洗,晾干水分后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把事先泡好的糯米、五花肉、红豆等食材准备好,用妈妈教我的方法,先把粽叶折成三角形,在最底下放一层糯米,在中间放些自己喜欢吃的,如:五花肉、红豆等,然后在最上面再放一层糯米,最后把叶子折起来,用绳子绑起来,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现在,我们就开始煮粽子了,在经过一个小时漫长的等候后,粽子终于可以出锅了,香气扑鼻,原本翠绿的粽叶被煮得焦黄了,我的口水都“飞流直下三千尺”了,哈哈!

  我们把煮熟的粽子拿出来,轻轻地剥开它,真是色香味俱全啊,咬一口,又香又糯,美味极了,外面下了大雨,轰隆的雷声根本挡不住我们吃粽子的`热情,糯米真是入口即化。五花肉又甜又香,简直是人间美味,无法形容,我们都吃得饱饱的。

  最后,我们又煮了一些粽子,这些是送人的。下着雨,我和妈妈一家一家去送粽子,把自己包的粽子分享给了大家,我很开心。

  我想象着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肯定也很好玩,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端午作文 篇4

  又到端午节了,也不由自主地思念起家乡,思念家乡的山山水水,思念起家乡的亲人。

  好怀念儿时的端午节!记得儿时的今天,父亲老早在家门口插上艾叶,母亲也老早包好了四方粽,最高兴还是我们小孩子了,因为端午节还有红蛋吃,母亲也会在端午节的那天煮鸡蛋,而且还要把鸡蛋外壳,用一种草把鸡蛋染上红红的颜色,,还会用各种颜色的毛线编成小袋袋,小孩们就会把红蛋装在小袋袋里到处炫耀,,手上和脚上还系上红绳子,说能长记性,记忆中,每到端午,父亲总到山上割菖蒲和野艾,取其中一束挂在门口,说能避邪。这就是儿时的端午节!留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情形永远是那样清晰,永远是那样令我难以忘怀!

  而如今,父亲也离去了,我也远离了家乡,真是物是人非啊!不过我也在我家门口插上了菖蒲和野艾,还在超市里买了粽子,今天我朋友居然冒雨给我送来她家乡的`粽子,真的让我特别让我感动,把妈妈也接到家里,我们一起热热闹闹过了一个端午节。虽然说端午节是一个思念的节日,其实每一天,我们都有快乐,也有感伤;有思念,也有期盼……

端午作文 篇5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许多人对这首诗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而端午节的很多活动都是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因为反对妥协,主张联齐抗秦,受到楚国权臣的打击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顷襄王的贬嘀和放逐。他后来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不知道为什么世界会是这样黑白混淆,忠奸颠倒,美丑不分。于是内心十分愤怒,写下了一篇奇绝千古的〈〈天问〉〉,最后自投于汨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当地老百姓生怕他的尸体被鱼吃掉,就投下一种棕叶包米的东西-------粽子,喂鱼,好让鱼不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来纪念屈原。

  今天又到了端午,街头巷尾都飘起了粽子的香味。奶奶也要包粽子咯!奶奶先把糯米洗干净,白白嫩嫩的糯米静静地躺在盛满水的小木盆里,像一粒粒晶莹的珍珠。洗好的糯米要滤干水,还要配有各种各样的馅料,有花生、肉、豆子等。然后再把棕叶洗干净,棕绳扎好。我们拿着小凳子围着奶奶坐下看奶奶包粽子。只见奶奶灵巧的双手拿起两片鲜嫩的棕叶叠在一起,折成一个椎形圆筒,用小勺把糯米和馅料放进去,又把棕叶倒转包成三角形状,再用棕绳绑紧。不一会儿,一个个小巧可爱的粽子就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时,爷爷说:“水烧好了,可以煮粽子咯!”大约过了两个小时,粽子的清香就慢慢飘了过来,我们心想:还没熟,真想尝一下呀!粽子终于煮熟了,剥开变成墨绿色的棕叶,就看见洁白的米团在里面,香喷喷的,有鲜红的'大枣粽、绿绿的绿豆粽、可口的鲜肉粽,味道真是美极了!

  吃了粽子,爷爷带着我们到河边观赏划龙舟。河面上的每条龙舟都有一个打鼓喊口号的,其他的人都奋力划着桨,你追我赶,水花溅了起来。河畔上的观众一边鼓掌,一边喊着“加油”,很是热闹。

  端午节是中国人的节日,我们的节日。我们是龙的传人,享受着端午节的快乐。

端午作文 篇6

  苒苒旧岁,端午节又徐徐来临,我却不知该做什么好了,好像一切和平常都是一个样儿,实没有区别。但儿时所过的端午,确是喧杂而热闹的,小时候的我不住在城里,自然不是现在般麻木的过节印象。记忆虽已模糊,丰富各样的习俗倒也还记得几个。吃粽子不必多说,那时奶奶做的粽子是出名的糯软,馅料虽不名贵,却饱满厚实,味蕾和精神上都是极大的享受。除此之外,偶然还做“五黄”,即黄瓜,黄鳝,黄鱼,鸭蛋,还有雄黄酒,说是能祛邪驱鬼。那时吃的是正宗的土家咸鸭蛋,质细油多,一口咬下去满口生津,甚至能听到通红的蛋黄兹兹冒油的声响。母亲说我那时最爱吃鸭蛋,看到就是管不住口,留不住的。可我却死活不喝雄黄酒,也不涂在脸上,总觉得跟蛇有什么关系,心里多少是毛毛的`。至于民俗活动,记得倒不真切了,只隐隐想起喜欢在手上系“长命缕”,头上戴柳叶条(用垂柳枝编成的圈),配起来十分好看。但赛龙舟确乎没有,那时村落里并无较大的湖泊,生活条件也不算殷实,乡民们手上功夫虽盛,但龙舟的技术活——就罢了。

  我的家乡是鱼米之乡,物种丰富,价廉物美。每逢端午,父亲是一定要带我们买一堆材料赶回家的,他说他从不买现成的,那不是最真实的端午。小时候的我哪里明白,只知道过节就有好吃的好玩的,倒也常盼着。犹记得那时随父母亲回家,土地还是黝黑的泥,铺洒着嫩绿饱满的青色。交通也不算方便,当然不如现在延伸的大路宽敞。爷爷的屋子在村落外看着十分清幽,有着静默的古典美。然而走近了,便听到嘈杂的声音,且愈来愈大,屋里传出的笑声,唠嗑声此起彼伏,我顿时融入于铺天盖地的节日感。奶奶将新鲜明媚的粽叶放在煮锅里翻滤几下,提起来就呈了墨青色。几个唐姐在涮糯米,爷爷把艾叶,菖蒲挂在门口以驱邪祛鬼。我那时不懂忌讳,总喜欢拨弄几下,父亲劝导过后更是变本加厉,以至于小时候的我,经常有在端午节“挨打”的记忆。屋里的气氛依旧热忱,电风扇呼啦啦的转着,可丝毫没带来一点儿凉气,反而多了一份干劲儿。我兴意盎然,自是加入了这个队伍,说是帮忙,左不过是这瞧瞧,那溜溜,顿时赞叹于多种多样的风俗习惯。洗洗涮涮声,嬉笑聊天声,大黄狗在门外“汪汪”的叫声交叠着,是那么错杂,又的确是那样和谐。像这样的交响曲持续不断,喧杂的一天,竟也不知不觉地过去,端午节真的到来了。

  早晨,我会被母亲捉着涂雄黄酒,说我还小不可口服,便涂在脸上,我又想到了蛇,想反抗却又觉着不好,最后竟差点哭了出来。整个上午,大人们做了啥我不晓得,那时我正在和几个小哥以及唐姐在后野里玩呢!家乡的田野并不算漂亮,虽然远望葱翠,但近看诸多沟壑,参差不齐。我却对那情有独钟,总觉得那是我最广阔的天地,玩的次数越多,越不亦乐乎。中午的时候我脏兮兮的回来,看到满桌琳琅满目的吃食魂都丢了,特别是还有油焖大虾,在桌中间正正摆着,红色的虾壳就让人垂涎三尺。故乡是油焖大虾的产地,最正宗,风味也最足,外红里嫩,麻辣清香,曾经沧海难为水,风味尤为别处所不及。虽然端午吃油焖大虾稍早,可一桌人依然咂摸着嘴,吃得香喷喷的,热乎乎的。

  儿时的端午实在是美好,以至于现在的我相形见绌。每每过节回家,穿过车水马龙的都市,故乡也变了样。平屋成了洋房,黝黑的泥不见了,纯白的道路在阳光的照耀下亮得刺眼。村落变成了镇,生活也富足了,我由衷的高兴,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是什么呢?

  也许是浓郁的传统色彩罢,也许是热闹的节日氛围罢,也许是喜悦溢漫的浓浓乡情罢。

  我无从知道,但如今形形色色的商品堪称“买椟还珠”,确让我无奈不已。但传承的美至少铸成了我人生的标尺,让我晓得了节日的真谛。

  听父亲说,端午节的习俗本还有覆萤火虫,一闪一闪的分外好看,可现在萤火虫越来越少,索性没有了这个习俗,我却不理解,萤火虫与某些东西,是不是相差无几呢?

【端午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端午作文03-24

端午抒情作文:端午的粽子03-29

难忘的端午作文:端午粽子10-16

端午节作文:开心端午作文11-24

端午趣闻作文-端午节作文03-07

端午的作文07-21

端午的作文09-15

端午作文08-14

端午作文02-16

端午时节话端午作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