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文

时间:2023-05-13 13:35:32 端午节 我要投稿

【必备】端午作文合集九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作文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端午作文合集九篇

端午作文 篇1

  一丝丝细雨为村子披上轻纱,在一声声的爆竹声中,她转过头用那深邃的眼睛眺望着。

  故乡的端午是在清晨开始的。在这一天,每家每户的大门上都会有一种用来辟邪的植物。故乡是不喝雄黄酒的,粽子也包的很少。家里人取乐的地方在于上午的一场竞技抓鸭子。

  抓鸭子,沈从文先生的作品《边城》里也介绍过。我不知道故乡这种习俗源于何时,但每年却是必不可少的,在天气好的时候就更加热闹了。

  在端午来临之前,村里的村长会挑好十几只俊而强壮的鸭子做准备。在其中再挑出一只最好的,在其脚上套上一个金属环,凡是抓到它的,就会另有一匹布,一担米和一桶油。这让以前的人们乐此不疲,尽管现在不再是了,但这依然有许多年轻人参与,夺魁者则会有好的福气。

  把这镜头拉近一点过。河的两岸上是打着赤膊的人们,一挂“满地红”响起,鸭群四次逃窜,河面上开出一朵一朵的'水花。两岸的人们惊呼,隆隆的鼓声响彻山谷。在这一场人与鸭的角逐中,随着那一条条红丝带的解下走向结束。夺魁的人由村中的长者授予藤环和奖品,在大家的祈祷下拥有好运。

  三中的雾在山的呼吸中时隐时现,她摘下轻纱凝望远方。

端午作文 篇2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汨罗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为端午节。

  早晨,我和妈妈一起从菜场上买了粽叶、糯米、猪肉、酸菜和红豆。把碧绿的粽叶一张张洗净,用热水浸泡;再把泡好的糯米拌上红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迫不及待地洗好小手,看着妈妈地样子学着包起来了。经过我不懈的努力,一个个似像非像,奇形怪状的粽子在我的手中诞生了。蒸好以后,我看呆了,有的大如小肥猪;有的小如枕头;有的露出了白白的.小‘脑袋’;尽管这样,我还是抵挡不住那粽子的诱惑,馋得我直流口水,我抓起一个就儿狼吞虎咽起来。嗯!虽然卖相不是很好,但味道还是挺棒的。能吃上自己亲手包的端午粽,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

  在这一天,人们还会插艾叶、赛龙舟?在这就不一一列举端午节真是个充满神奇、充满喜悦、充满热闹的节日。

端午作文 篇3

  今年的端午,料想比之以往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五月初五,从农历来说,倒是还剩有几天过半;而从公历来看,正是六月六号,听着倒挺“顺”的,但也正预示着这一年的确过去一半了。

  池上美人睡莲花开之时,正是红艳艳的石榴花凋谢,或者说圆润晶亮的石榴果之日,物华一损一盛,分明是大自然自有安排,而我们抱以喜乐何种心态,还得看个人心境如何。当然也有同修炼的佛陀、道者一样,世间万物枯荣都不在内心呈现,在他们看来,这些不过如月影潜移,微风过耳,一切丝毫无关于己,又何来无喜无悲可言。

  每年到这个时候,总有同学好奇地问:“你是南方人,现在你们那儿应该开始赛龙舟了吧?”我却轻轻一笑,对这个问题不好回答。看来又是南北差异的心理定势起了作用,使得大多数北方人以为南方处处小桥流水人家,龙舟自然兴盛。却忽略了两点:一是南方并非处处是水乡河流,恰如北方不是各地都有风沙一样;二是赛龙舟本是古时流传下来的传统风俗,今人是否抛下农活或闲情去继承这一活动还存在问题。何况今年南方旱灾严重,许多地方缺水,以致生活、农业都受了不小的影响,哪还有闲工夫、好地方去划龙舟。君不闻旱灾之甚,以至于汪汪一片鄱阳湖都成了南方的“呼伦贝尔草原”吗?

  “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句话很有道理。在家乡时候,我们很多人其实根本就没把到来的节日当回事,只知道到时候会像往年那样放爆竹、吃顿好饭菜。身处异地他乡的游子,每逢节日——无论是重要的如传统中秋佳节还是简简单单没多少分量的愚人节——都喜欢给亲友发发祝福短信,藉以排解心中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淡淡的落寞甚至愁绪。

  节日的名字感觉很重要,但是缺乏了亲切感,正如端午节前看见翠色的用箬叶包裹的粽子却没有十分强烈的食欲,粽子不粽子,实在没什么区别。

  究竟是什么东西造就了这个矛盾呢?很显然,是对自己故乡的思念。异地的粽子即便再多再香,永远比不上家乡的.味道啊。家乡,哪怕再不如人意,永远是生我育我的母亲,也是亲爱的爸妈现在所处的地方。远离呆了十几年家乡的游子,有时会感到现在所处的地方很陌生,而内心深处则隐隐约约感受到了千里之外的家乡的呼唤,呼唤那只被故乡人所知道的名字。

  明天倒底是端午佳节了啊,每个节日都是一个年份里的一次欢乐的小结,这回结的是粽子。我知道家乡没有龙舟,但我很清楚爸妈肯定会按家乡的风俗打扫房屋,在门缝里插上散发出特有香味的艾草,然后自己做上几十个粽子,在爆竹声中好好过一个端午。

  古时的、现在的“文人骚客”到这明天怕又要赋诗吟咏了吧?但是大抵是千篇一律——永远是悼念几千年前投了江水的屈原。看了这些诗文,我怕屈原会被酸死。其实不是说屈原不应该怀念,只是不要太假太滥,南方旱灾应经够严重,还受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滔滔洪灾吗?

  今晚不是一个月圆之夜,外面黑幽幽的没有一丝风。我且独坐在宿舍里,哼着日本作曲家陶笛家宗次郎的《故乡的原风景》,在悠悠回环的曲调中,回归家的温暖的怀抱,并信笔写下短短的单薄的这些文字。

端午作文 篇4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题记

  端午浓情五月里,思念悠远情依依。端午节有四宝,屈原、艾草、粽子、赛龙舟。

  1《屈原》

  人间五月,人们纷纷书写纪念屈原的诗章。这些原汁原味的刚强正茁壮着中华民族的脊梁。

  端午优雅从容地走来,目不斜视,旁若无人,却一切尽收眼底。她像个儒雅长者,从历史深处,从亲情深处,从岁月慢悠悠的间隙中徐徐飘来。左顾右盼。

  我瞥见屈原身影。宁折不弯遭受流放的楚大夫,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条向来委屈求全的江。从此忠臣噤声小人快意,家国无宁,梁摧厦倾。从此,伟大的民族有了一个节日,以食为天的人们开始了思考。

  2《艾草》

  五月的故乡,艾草青翠芳香。又登上千家万户门扉,这是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流淌。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除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外,还要去采艾草,插于门楣上。端午时节,每天出来进去都能闻到一股股艾草的清香。艾草的气息仿佛让我闻到了一种家乡的味道,想起了端午节。

  记得小时候,一到五月端午那天,奶奶天不亮就起来,她窸窸窣窣地穿上衣服,将头天准备好的'略微有点打蔫的艾草拿起来,走到街门口插入香炉内,一边两枝,又在窗棂上也绑上一束,立时一股青草的气息弥散开来。此时,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太阳尚未升起,这种起五更插艾草的感觉,充满了神秘和庄重的气氛,非常具有仪式感。加上“辟邪”的说法,让我惴惴地有点小紧张,好像外面有一只怪兽蹲伏着,就等着被艾草吓跑。艾草虽曰草,却并不低矮偃伏,而是高高大大的,有灌木的威势,羽状分裂的齿形叶子,参差错落地在桔梗上伸展,那是家乡的景色,家乡的味道。

  3《粽子》

  五月的粽子又在母亲手里长大,与糯米大枣花生一起葱茏了故乡。

  丝丝缕缕的粽香从袅袅升腾的水汽中,从半开半掩的大门后渗透出来,发酵似的越来越浓郁,汇成溪,汇成河,直流到你内心最隐秘的角落……

  记忆中,包粽子大都用箬叶,林间岩旁大把大把采来,叶片比成人巴掌宽而长,泛着青玉光泽,清水荡涤备用。家中已泡发好长糯米、花生、红豆等作料,并搅拌均匀。只见能干的姨娘们洗净手,围拢到桌边,说说笑笑开始包粽子了。但见她们抽出一片两片粽叶往正中一交叉,圈成漏斗样,放进左手不松不紧地握成近乎三角柱形。右手用汤匙舀进一勺拌好的馅料,筷子夹入一片肉,再加上馅料压实。右手把粽叶紧贴着馅往下一盖,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迅速将两边折角拗紧,右手顺着粽叶前捋,再往左一折,即用长席草或塑料线紧紧缠绕几圈,打上活结,一个圆厚丰满的粽子就大功告成。姨娘们手指左右翻飞,小半天就包好一大盆。大灶上的水早已滚开,放入粽子盖上锅盖,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咕噜嘟噜煮上一个多小时。慢慢地,空气中突然透出米酒刚出酒娘时的甜香,带着屋前桃花扑哧一笑的美妙,不禁翕动鼻翼凑上前去。揭开锅盖,朦胧可见青玉的粽叶已褪成黄绿,被撑得腰圆肚肥,甚至咧嘴痴笑。

  4《龙舟赛》

  窗外,又传来隐隐约约的“咚咚”声,不用猜,又是小区外的河涌里,一帮精壮的汉子,在进行龙舟训练。

  哦,端午节真的很近了。吃着粽子,听着龙舟鼓,不正是“玉粽袭香千舸竞”的热闹景象么?对我而言,端午节意味着粽子和赛龙舟。粽子要一个人吃才美味,而看龙舟,当然是人越多越好。我喜欢热闹的赛龙舟。对于喜爱划龙舟的人来说,端午节就是赛龙夺锦,就是那整齐划一的桨叶上下翻飞,还有响彻两岸的呐喊助威声。赛龙舟,你争我夺的激烈的场面,充溢着雄性味道,在此起彼伏的锣鼓声催促下,每个观众都很兴奋,恨不得跳上龙舟参与其中。

  端午的粽香,源远流长;端午的艾香,沁人芬芳;端午的情意,唇齿留香。

端午作文 篇5

  端午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之一,本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包粽子,赛龙舟。可是到了现在我们这里的端午节,一点节日气氛也没有,还谈什么“包粽子,赛龙舟”呢。

  遥想当年在奶奶家,每到端午,奶奶总是端出一大篓粽子,热气腾腾,甜腻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我像一只馋嘴的小猫,爪子迫不及待地就向篓里的粽子伸去,奶奶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我吃得一手、一脸。闲暇时还给我讲了端午节的来历。我听得迷迷瞪瞪的,只记得一个人跳江了。幼时的我特不理解,为什么他都跳江喂鱼了,人们还要把这么味美粽子扔江里去纪念他呢?这不是浪费吗?当然,到后来我读到“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我这才理解当时人们往江里扔粽子的'这种行为了。

  长大之后,妈妈有时也会给我包粽子,但我却提不起胃口了。几次见我对粽子不怎么感兴趣,妈妈索性不再包粽子了。我这时才会想起奶奶给我包的粽子,香糯滑润,不过分的甜而爽口,多一份粽叶的清香,粒粒糯米都得到了充分的揉捏,所以,咬上一口,韧性十足,糯米就像粘在牙上一样,滑过嗓子时也留下一阵清香,久久回味更有一番别样的酣甜。“曾经沧海难为水”,吃过奶奶包的粽子,其它的粽子都难以在入我的胃口了。

  赛龙舟与我就更无缘了,我家在北方,水渠较少,于是便少了“赛龙舟”的比赛了。我只能想象“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彻。”是一副多么激烈,多么震撼人心的画面了。唉,此情可待我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不能亲眼看到赛龙舟,我怎么能不失落呢?

  今天又是端午节了,我落寞之余只希望人们都能好好珍惜传统的节日,不要等将来又一个深远历史文化的节日无声无息的湮没在喧哗岁月中,才感到惋惜。

端午作文 篇6

  苍凉的汨罗江,沉淀了千年文人的悲哀,今天你又是如何模样。端午,带着多少伤感的故事,从古走来谁遥见屈原吟落的离骚。xx年端午,天空阴沉没有风,我的心里装着无法释开的缠绵,不愿意去想那么多的伤感,昨夜无眠,风冷了我的心又为什么把它敲碎。屈原,多想为你祭奠,可怜我无法去寻找一张黄纸和蜡烛,那么就让我用心去为你祭起一段心碎的.悲哀。

  茫茫宇宙,谁人主宰了我们的一切。造物主无情,为什么让我们得到之后又把它狠心拿走。谁辜负了你,谁辜负了我,哪个会有答案?一段段无头的案子,千年不休。不知道谁人留下这个端午,却无视汨罗江畔游离的滔天怨气。一段离骚,一节楚辞,是你的挽歌吗,如果我会唱起,我一定击节而歌,端午哪来的快乐。

  哪里的黄花吹开了昨天的往事,散着清香的艾蒿,你懂得今天你的重要吗?登高远望,我看不到你的模样,只看到心底万山苍茫,千水荡漾。这是否又是一段心痛的故事,你在乎什么,你为什么而悲伤?别人抛弃了你,你跳进汨罗江,你听到渔者的歌唱了吗,那份释然是你拒绝看到那份虚无的希望吗。

  去的尽管去吧,来的谁又能阻止,滔滔江水你埋葬了一个人的冤仇,却让所有人铭记端午还有那段神伤。端午,我想起了谁,是谁让我泪眼朦胧……

端午作文 篇7

  今天是端午节,我高高兴兴“坐”在椅子上吃粽子。“这,这怎么回事,这个粽子好奇怪,怎么通红的?”我问“老妈”(对妈妈的尊称)“老妈”说:“快别吃了,估计坏了。”“啊!我已经咬了一口。”我惊讶的说。我一急,把粽子咽下去了,我立即昏倒了……

  我醒来,爸妈都不见了,我心想:儿子晕倒了,你们也不管,哼!

  我来到镜子面前,看了看,我又突然想起爸妈走了的事情,气愤得一拳头打向镜子,我没打破镜子,反,反而进入了镜子里。“啊!”

  (“我”在下文是其实是镜子人,括号里的是我的思想。)

  我马上回过神来,我忽然说了许多我自己也不知道的话:“其实,我们‘镜子’人是和你们现实人一体的,你们现实人干什么,我们镜子人就干什么,不过,嘿嘿,我让你吃了魔法粽,你和我互换了身体,我再也不用受你的控制了,哈哈哈哈!”

  这样一说,我好像明白了许多。“我”(肉体实际已经不属于我,受了那个“镜子人”的控制。)不知怎么了,干了许多坏事,以下都是罪证:

  “我”飞速的.跑到了公园的小草坪旁,破坏的心思如潮水般涌来,穿过护栏,在草坪里跳起了“芭蕾舞”,一扭一跳,还没长起来的小草又低下了头,“我”像收了许多奴隶似的,哈哈大笑起来。(天,这,这,我怎么能这样呢,这不是我呀!)

  “我”在公园里乱跑,看见树林,掏出口袋里的小刀,在树上乱刮,树木被我折腾得不像样。(哎,这不是我所想的,谁能理解我?)我又拿出更锋利的小刀,刻下“姚远到此一游”的字样,哈哈大笑。(真希望这场灾难能快点过去)

  “我”往家走去,看到有人在路上打群架,“我”也过去凑热闹,我被揍得鼻青脸肿。(啊,可真痛,该死。)不过,“我”还一个劲的往上冲,又被海扁了一顿。(痛啊!)

  课堂上,数学老师问题:(4+3)+(7+6)-1=?(答案是19呀!)“我”被老师叫起来,“我”却“玩世不恭”的样子,不回答问题,老师过来就把“我”打一下(疼!)

  ……

  我在镜子里做“我”在外面做的事,啊,受了不少痛苦,我渴望回到现实世界,谁能帮我?

  还好,我用脑子设置了一个命令,变了个魔法粽放到人间世界里,呵呵,我换回来了,否则我能打这篇作文吗?

  (注:碰到红粽子千万别吃,否则,呵呵……)

  这次奇遇可真惊险呀!

端午作文 篇8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五月节、龙舟节、粽子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他爱国爱民、才华横溢。但是有人忌妒屈原,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王听信了他的坏话,把屈原驱逐出了楚国。一心想要报效国家的屈原得不到国君的信任,还被驱逐出了自己的国家,有家不能回,背井离乡的他四处流浪漂泊,写下了一首首爱国的诗篇。最终,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忧国忧民的他悲痛地跳进了汨罗江。

  端午节的习俗也是为了纪念屈原。赛龙舟是象征着人们划船救屈原。用箬叶、苇叶包粽子是为了粘住蛟龙的`嘴,不让它伤害屈原。喝雄黄酒,也是为了让蛟龙水兽喝晕了,不去伤害屈原。艾草与菖蒲是屈原喜爱的,还能驱蚊防病。孩子用五色丝线缠于手腕等处,是为了迷住蛟龙的眼睛,让它看不到屈原。佩戴香囊,表示屈原的品德流芳千古。

  现在我知道,每到端午节,大人们给我们洗“草药澡”,穿新衣,缠五色丝线,佩香囊……都是为了能够避邪驱瘟,希望我们远离伤害、健康成长,成为爱国爱民、报效国家的人。

端午作文 篇9

  端午节假期的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唠叨着要去逛街,买衣服。妈妈说从报纸上知道宏城广场要拆迁了,那里的衣服肯定很便宜。于是,午饭后我们全家就出发了。

  到了宏城广场,妈妈精神抖擞地走在前面,我和爸爸慢吞吞地跟在后面。只见广场的商铺热闹极了,这边写着“挥泪甩卖,一件不留”,那边写着“亏本生意,全场清货”、“全场低至1-2折”。这些极具诱惑力的字眼吸引着妈妈的眼球。店里卖的大多是女式衣裤,进去的全是各种年龄的`女性,里面不时传来叫喊声:“我买这个,要多少钱?”、“这双鞋要多少钱?有没有大一码的呀?”妈妈一家店一家店地看,兴致勃勃地挤进一家店,几分钟后又满头大汗地挤出来。我和爸爸无聊地站在店外等她。

  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到了傍晚,妈妈收获了一条裙子和一条裤子,而我和爸爸已经精疲力尽了,妈妈因为穿着高跟鞋,也直嚷嚷脚疼。我想:终于可以回家啦!忽然,我听到妈妈叫着:“啊!那条裙子真漂亮!我进去看看!”话音未落,已经不见了妈妈的身影!我和爸爸对看了一眼,苦笑着摇了摇头。

  对于妈妈的这种购物热情,我真是服了!怪不得有人说:女人的衣柜里永远少一套衣服!

【端午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端午作文03-24

端午抒情作文:端午的粽子03-29

难忘的端午作文:端午粽子10-16

端午趣闻作文-端午节作文03-07

端午节作文:开心端午作文11-24

端午作文08-14

端午的作文07-21

端午作文02-16

端午的作文09-15

端午时节话端午作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