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作文

时间:2023-02-14 12:26:00 端午节 我要投稿

关于端午的作文(集锦1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端午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端午的作文(集锦15篇)

关于端午的作文1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忆。

  大概是四岁时吧,那时候家乡的河还能划船的。当我远远地听见锣鼓震天、呼喊撼地时,好奇的我便硬是拉着家里的婆婆出门看热闹去。作为保姆的婆婆总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亲人,她便拖着我的小手,颤颤巍巍地往长堤那边走去。刚好,河上五彩缤纷的龙舟正威严地列成一排,气势汹汹地准备捕捉那一声令下。

  发令枪响后,箭在弦上的龙舟真如一条条迅猛如雷的水龙,在水上飞窜。而船上的那些“驭龙者”更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特别是船两头正奋力击鼓的鼓手,划舟人的斗志似乎随着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声而不断激涨。

  这一幕真让少见世俗的我看得如痴如醉,家乡竟有如此激动人心的场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紧紧地攥着我的手,和蔼地笑着。继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头筹的选手们。每条船上的人都湿了,而在我这稚嫩的眼中,冠军不过是更加湿透了的人们。

  兴高采烈的我又挽着婆婆的手回到家中。午饭时间到了,婆婆端出两只冒着热气的翠绿的三角体,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叶子。婆婆微笑着说,这些用荷叶包着香米的三角体就叫粽子,我还惊喜地发现米饭里面还有内涵丰富的`肉馅。它们都是婆婆从乡下带来的,大家都会在划龙舟时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这喷着荷香的饭团,用力地咬下了一块。望着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无比的亲切与温馨。

  婆婆在我上小学以后便回乡下颐养天年了,但我们家还是经常在端午节去探望她时带回几只粽子,来重温旧日的快乐与节日的喜悦。只是这几年来给我带来的是遗憾,端午节被韩国人注册了,家乡的的河脏得不能再划龙舟了,婆婆寿终正寝了。然而,端午节被外国人注册了,我们还能吃粽子;这条脏河总有变清的那一天,我们还能在水上划龙舟;但最让我伤感的是,我永远不能再牵着婆婆的手在长堤看比赛了。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但我更怀念的是那永远不再回来的童年和婆婆。端午杂思,思忆至此,足矣。

关于端午的作文2

  初一吃糕;初二吃粽子;初三吃螺;初四持艾草;初五吃一天。

  唱着这首不很和谐的童谣,又迎来了端午节。

  端午是传统节日,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粽子了。粽子长得玲珑可爱,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对于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糯米粽情有独钟,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枣子,家里自己做的总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蛋草叶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过端午,奶奶动要包上n个粽子让我这只馋猫大饱口服。街上也有到处吆喝的,不过卖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却很贵,糯米粽里的枣子也不大,貌似插俩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时嘴馋了,就道街边买一个解馋,却再也没有那种余香了。

  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锅热水沐浴,然后再换上新衣,显得格外清爽。虽然我穿的依旧是穿过n次的`衣服,不过香味仍然无法抵挡。

  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而就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节就顺利闭幕了。

关于端午的作文3

  一转眼,眼看就要到端午节了,因为今年是闰二月,所以端午节比平时晚了一个月,记得小时候端午都在六一节前的,这两个节在一起,显的颇有特色。

  记得,我家后面大坝下有条河.我到现在都忘记它叫什么河好象应该是洮儿河!在它的上游就是我们整个城的人欢度端午节的重要**场地.这个**完全是自发的,不知道从何年开始.好多年没有回去了不知道今天它是否更壮观.

  在我小的时候,每到端午节前夕,家家都叠起五颜六色的葫芦,准备在端午这天早上挂起来,用树枝挂在屋檐上,大门上,远远看去,绿色的树叶,红色的,黄色的葫芦随风飘荡,是那样牵挂我的心,让我今天仍难以忘怀!那似乎就是家乡春天的开始!

  我看到别家叠的葫芦是那样的漂亮,羡慕极了,无奈就龌瘥一回,在早上把别人家挂好的葫芦偷走挂在自己家的屋檐下,来满足自己的平衡心.

  我和我的几个小玩伴,在端午节的前夕就商量好,在节日的这一天凌晨1点多就起身一同来到河边的大桥上,虽然早,可是这里的人已经不少了 ,我们家乡的习惯,节日这一天是必须在这个河边洗脸的,年轻的人跳起欢快的舞蹈,在那个年代,真是时兴迪斯科的时候,我们不懂就看热闹!顺便折几根柳枝,回家挂葫芦去,由于我当时10岁左右,记得回家的路由于天早的过,好象特别的远.到家后,家里把鸡蛋都煮好了,我们这些孩子纷纷拿出鸡蛋开始磕,看谁的鸡蛋最硬,谁就是最厉害的,这样的推荐到学校进行战斗,通常学校里最厉害的.鸡蛋由于舍不的吃,都以放坏为结局.

  在外面多年,我始终有个心愿,那就是回老家去过个端午节,去河边洗一下我这好多年没洗过的脸啊,去喝一口家乡河的水!去起一回大早去看看家乡的河家乡的景!去看看家乡的葫芦,顺便偷几枝带回来~!现在长大了,过节的气氛也没有以前浓郁了,好怀念以前的日子~!

关于端午的作文4

  说到端午节,大家一定都知道。

  端午节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阳节、赛诗节、重五节等等。

  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像吃粽子、赛龙舟、戴五丝线、吃"五黄"等。

  说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欢。我见到的粽子有两种,一种是竹叶粽,一种是竹筒粽。馅儿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红枣馅的,豆沙馅的,有香米馅的,有糯米馅的,有八宝粥馅的.,这些馅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馋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听家长说,端午节还有一个故事呢。楚国时期,当时正是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头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捞了半天都没捞到。他们怕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就在汨罗江上划龙船、丢粽子,引开鱼虾。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人士,一直把赛龙船、吃粽子的习俗延续到今天。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棵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关于端午的作文5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听老辈讲,端午节的来历是这样的。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爱国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仅是重臣,还是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诗人。当时,七国鼎立,数秦国最强,也数秦国野心最大,要一统天下。当时楚国国君制国无道,防御不行,很容易被打败,自然成了首选。这一点,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觉到了,便上书楚王,希望国君加强防御,不让秦国的阴谋得逞,楚国国君不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认为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国,把屈原调到汨罗去,屈原很伤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劝国君加强防御,国君不但不听取意见,还当成恶意。终于,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尽了。水火无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没了,百姓知道屈原是个好官,于是下江开船,纷纷抢救屈原,可这怎么捞的到?

  当时人们说水里有蛟龙,会吃了屈原的尸体,蛟龙吃饱了就不吃尸体了。以后,百姓把屈原自尽的日子叫端午节,每年的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划龙船,祭奠屈原。端午节就是这样来的。

  记得小时侯,端午节,我随父母去外婆家,当时外婆家那里端午节比较昌盛,几乎每年都要划龙船。今年也不例外。

  当时,我家大舅舅身强力壮,也参加了划龙船比赛。

  天下着小雨,我吃着黄澄澄香喷喷的糯米粽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们夹在人群里。那大大小小成千上万把五颜六色的雨伞,成了一道奇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时,我才知道,观众是有多少,——数不清;并把大江两岸围了个水泄不通。

  江上,远远的只见八条三丈多长一米宽的龙舟,停在江中,每条龙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龙头擂鼓指挥,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间十六人,分列龙舟两侧。每条龙舟就是一个独立团队,每个团队着装整齐,队员个个生龙活虎。比赛开始了,八条龙舟,象离弦之箭,队员们跟着鼓点的节奏,挥舞着船浆,喊着整齐雄壮号子,“一二、一二、一二……”龙舟越来越快,,八条龙舟齐头并进,争先恐后,象八条鲛龙争夺东海明珠。一转眼,一条黄龙飞跃过终点,比赛结束。所有观众一齐鼓掌。比赛真精彩呀!

  我爱划龙舟,我爱端午节!

关于端午的作文6

  “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一年一次的端午节又到了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的楚国诗人——屈原。除此之外,也有着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人的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叫做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具有赛龙舟、挂艾草与菖蒲、端午食粽等习俗。

  传说,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但却被奸人所害,惨遭流放。随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始终不忍舍弃祖国的屈原选择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却没能将其救起。为了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了“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这是为了让鱼虾吃饱,而不会啃食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而且在端午节的时候不能和别人说“端午节快乐”,只能说“端午节安康”因为端午节是一个祭祀的节日,并且五月五在古时候是一个恶日,因此用“快乐”来作为端午节的祝福是不恰当的。

  周三晚上我写完作业,妈妈就带着我和妹妹去超市买包粽子的材料。晚上妈妈拌好了馅,准备早上在包粽子。

  一大早我就听见了外面有脚步声,我出去一看,所有人都在包粽子。我收拾好了,就让妈妈教我包粽子,妈妈对我说:“首先,要选两片大小像同的粽叶,把粽叶折成一个圆锥形;放进淘好的糯米,再放进调好的料,再盖上糯米。再用凸出来的竹叶向下折盖住糯米,用手捏住中间。然后用麻绳扎起来,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完妈妈包粽子我也逐渐的摸索中熟练,我包了8个粽子。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馅子,甜而不腻。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每逢端午节,人们用吃粽子的形式来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传颂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怀。

关于端午的作文7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的鼓声,有岸的地方就有楚歌四起。

  两千三百年前,一个清瘦老人仰望苍天,他在忧虑他那民生多坚的的国家,当传来国都郢城被攻陷的消息后,他徘徊在汨罗江边,他愤怒,他哀伤,最后,他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满腔的悲愤抱石沉入了江中,百姓们怕江中的鱼儿吃他们敬爱的屈原的尸体,所以用粽叶包了稻米,撒到江中,让鱼儿吃,这样就不会伤害他们敬爱的屈原了。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寓意丰富,粽子的形状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一颗红枣,象征着屈原的赤胆忠心……总之,粽子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无比敬重。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过了几分钟,飘来一阵粽香。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

  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关于端午的作文8

  炎炎夏日,朗朗晴空,又是一年端午节。

  “传统”是端午的标签,但今年,我要让“摆摊”成为端午的新标签。

  当夕阳的第一缕余晖洒在人间时,我就怀着忐忑的心情急忙收拾好要卖的书籍,在超市门口,侦查到了一个有利地形将垫子铺子地上,开始了我的“小摊生意”。

  渐渐地,天空成了桔红色,从我身边走过的人也越来越多。可却很少有人在我身边停留。我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慢慢失去了信心。这时,一个小妹妹从我身边走过,她看见了在我的摊前摆着的《格林童话》,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她缠着妈妈,迟迟不肯走开。我很想让她买走我的书,可又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看见了旁边的一位比我小的小女孩,她热情的和顾客推销这她的“商品”,在她的摊前站着的人很多,但她却毫不紧张,推销的越来越起劲。看到这,我咬咬牙,终于从嗓子里挤出一句话:“小妹妹,《格林童话》很……很好看,你喜欢吗?”“喜欢!”她捧起这本书,翻来翻去,一秒都不肯放下。我一看有戏,赶紧推销起来:“小妹妹,喜欢就买一本吧,现在《格林童话》可是小学必读书目哦!如果在网上买的话一本三四十呢,看我这本买的时候45块呢!现在我可以给你降到15块,足足便宜了30块,而且我这本这么厚,故事什么的都特别全面!买一本就送精美书签一个,多实惠啊!”我越说越起劲,也忘记了刚才的紧张。在我的推销下,小妹妹脸上的表情越来越精彩,她忽闪着萌萌的大眼睛,眼巴巴地望着她的妈妈,白净的小手使劲儿地摇着妈妈的胳膊,嘴里不停地念叨“妈妈妈妈,我的好妈妈……”终于,她的妈妈从包里拿出15元递给了我,我呢,紧紧地攥着我的“第一桶金”,感觉它有万金重,那个小妹妹也抱着她的《格林童话》爱不释手的离开了。

  有了这来之不易的第一收入,我便越来越娴熟,摆在我面前的书也越来越少,很快,在被黑色墨汁浸染的天空下,我卖完了所有的书。

  月亮没收了夜的黑,星星在空中闪闪点缀。在月光下,我看着自己赚来的钱,心满意足,亲身体验了做小摊主的感觉,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双手挣到人生第一桶金,度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端午佳节。

关于端午的作文9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记得我上一年级的那个端午节。爸爸一大早就把艾叶葛蒲挂在家门的两边,妈妈从农贸市场买来了新鲜的粽叶。妈妈用粽叶把头一天就泡好了的糯米还有大枣和花生包了起来,然后用细绳子系牢,我刚要想用剪刀帮妈妈把绳子剪断妈妈阻止了我接着包下一个,要包5个才剪断绳子。爸爸说要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压锅里煮两个小时才能吃。

  终于到了吃饭时间了,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粽子在碗里,解开粽叶后,一个白白胖胖散发着清香的肚里有大枣、花生的胖粽子就呈现在我的眼前,蘸一点儿白糖放到嘴里,感觉是甜甜的、软软的、粘粘的还有一种特殊的清香味好吃极了。接着我们又吃了煮大蒜、发芽豆和咸鸭蛋等传统食品,爸爸边吃边给我讲端午节的来历。

  在我国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大臣叫屈原他生于公元前339年,他是诗人,而且还是政治家,很有才华。他主张抗秦,于是遭到了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还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农历5月5日投汨罗江而死。据考证屈原一生有25篇作品留世,最的`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后来,鲁迅先生称赞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据说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十分伤心,纷纷来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人们希望鱼虾不要去吃屈原,便向河里投用芦苇叶包成的粽子,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为了纪念历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就把他跳河的那一天定为端午节,才有了后来赛龙舟、吃五个连着的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啊,难忘的端午节,你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在我吃着传统节日美食的同时也让我了解了我国历这位伟大的政治家、爱国诗人,我要向屈原一样不向邪恶势力低头,努力学习报孝国家,永远热爱自己的祖国。

关于端午的作文10

  十三号上午的雨如丝般从天落下,当时的风把一股蒸糯米的香吹到我鼻中,向远处看,一位四十来岁的男子守在一架标有“粽子”图案的红色小车边。正好口袋里有十几元钱,于是我准备去买几个尝尝。

  走进时,一个铁皮蒸笼在车尾出现,上面沾满了点点水珠,层与层之间飘出轻柔的气,在车的两边护栏上变成水。中午男子见有客人来了,便掀开最上一层蒸笼,一瞬间,被压抑很久的水蒸气前推后挤,一下涌出了蒸笼,在空中翻转如浪。下方,一圈圈粽子围在一起,外两圈系着白线,内两圈缠着红线,衬着绿色的“皮”,显得简约而美丽,雾把它们笼在模糊之中,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如荷花般只可远观。

  “老板,来一个甜粽。”递过四块钱后,一只装入塑料袋缠着白线的粽子被我拎在手里。回到家,我把粽子倒在盘中,用剪刀剪开白线,墨绿色的叶子缓缓打开,露出一丝白色的'内部。慢慢把竹叶脱去,一座白色如三角锥形雪山般的甜粽“屹立”在餐盘之上,洁白的糯米是山的主体,上面覆盖着如雪的“白砂糖”,顶部飘着白气,底部流出少许糖水,中间零星点缀着红色的枸杞,像出自抽象大师的手,相得益彰。刚才被剥去的竹叶上已结起微小的糖霜。清香的叶子味隐藏在浓厚的米香中,甜香游在它们之间,如滴入清水中的墨在空气中绽开。

  轻轻咬去顶尖,白砂糖的颗粒感在“咔咔”脆响中体现,糯米的柔软在牙上显现,多嚼几口,淳淳的米香便留了出来,吞下后,便又想再吃一口。这一口,枸杞也进入口中。酸味混着甜味,刺激着味蕾与唾液,好让更多的米甜味流出。再吃一口,一块带有细沙感的东西碰到舌头。朝粽子一看,原来是一半枣。它夹在糯米中,让嚼感更加丰富。枣甜配合糖甜应衬糯米香,三下咀嚼后,枣便化成小颗粒,粘在糯米上,使其不再那么粘牙,同时让口感更加丝滑。最后一口,伴着竹叶的清香,在口中久久回荡,意犹未尽,令人再想尝一口。

  吃完后,盘子上还剩一小粒米与少许白砂糖,一股淡淡的甜味从盘上飘来,不像热巧克力那样浓厚,口齿间只留下淡淡的清香。

关于端午的作文11

  我国有许多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但最令我难忘的是今年的端午节。

  那天,田老师带来了一袋热乎乎的粽子,它们系着白色的腰带,穿着绿色的衬衫,笑盈盈地躺口袋里,好像对我说:“快来吃我呀。那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的肚子已经唱歌了,我趴桌子上呆呆的望着那香喷喷的棕肉,恨不得上去咬几口。

  田老师似乎猜出了我们的心思,笑呵呵地说:“小馋猫们,想吃了吧,快点排队上来尝尝吧。”“万岁!”同学们高兴地手舞足蹈。田老师慢慢地脱下粽子的衣服,露出了雪白雪白的糯米团,糯米上还镶嵌着几颗红宝石呢。不一会儿,终于轮到我了,我蹦蹦跳跳地走上讲台,拿起一根牙签,轻轻地刺下一团糯米,蘸了一点白糖,高兴地欢蹦乱跳。回到座位上,我有点嘴馋了,一下子就把它喂嘴里,太甜了。最后,舔一舔嘴边的白糖,实是人间美味!以前我不喜欢吃粽子,今天为何改变了这种想法。彭议莹也上去刺了一小团,大摇大摆地走下讲台,来到我座位上,得意地给我闻闻那美味的粽子。我用可怜的眼神盯着她(意思是给我尝点)她瞪了我一眼(意思是我还没尝尝鲜呢)于是,她大口吃下了粽子,直喊好吃。我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大家眼巴巴地望着田老师手里剩下的最后几个粽子,田老师笑眯眯地说:“谁还没吃粽子呀。”大家都举起手说:“我,我,我。”还没等老师下令,大家就一窝蜂似的'涌上讲台,挤得田老师不知如何是好,就连真正没吃到粽子的那名男同学也被我们远远地挤后面去了。大家刺啊刺啊,我一看,时机终于到了,刚刚把手往里面一伸,哎呀!一下子就被别人的牙签刺到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剩下最后一个粽子了,大家挤得更凶了,一个个粽子被我们刺得四分五裂,田老师手忙脚乱,应接不暇。就我失望的时候,田老师突然转过身往我嘴里塞了一团粽子,我又欢又喜,捂着嘴高兴地回到座位上,心里有说不出的甜。粽子发完了,有些同学失望地回到座位,有的同学则很高兴,大概抢了不少粽子吧。

  这个开心的端午节真令我难忘。

关于端午的作文12

  雨落端午,马路人稀。

  也许此刻正是汩罗江的水降落世间,将商家大力炒作的气息稍微的掩盖。以此对在政治生命上失意,而文学上永生的伟大诗人的悼念吧。

  此刻我望着窗外,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际深处,脑海里想着自己的过去和将来。

  一个少不更事的乡村少年,来到这锦簇繁华的都市中央。寻找属于自己心中的那片热土。一路上跌跌撞撞,已是遍体鳞伤。至今仍在寻找那个理想的桃花源地。

  多少次碰壁受阻,多少次失败重来。一个顽石般的心灵逐渐开始风化,一个无比刚强的身躯逐渐开始颓废。一个坚定如铁的内心世界开始变得多愁善感,莫非是上天又让我从失意的.生活中去创造另外一种诗意。

  此时此刻此景。让我不由得想起。那伟大的诗人屈原。在楚怀王被秦昭公的多次的算计中,自己经天纬地的胸中才华和以民为本的治国良策不得实用,而致使整个国家沦陷。他的心不能平负,用他的笔写下了《离骚》这惊世之作之后。面对着楚国亡国的收场,百姓之流离,从而纵身投入那滚滚的汩罗江之水。

  唐朝诗人李白,文武双修,才华横溢。可惜报国无门,以诗文上呈。却换得用诗文去赞誉贵妃之美。无耐之下,讨以免资饮天下美酒之金牌,寄情于杯中之物,自号酒仙。每逢大醉之后,运笔如飞,写下那脍灸人口的华丽诗篇。友人工部有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从而获得了“诗仙”和“酒仙”美名。

  南唐后主李煜,面对摇摇欲坠的南唐小国,在征伐不断,风雨飘摇的年代,亡国后。用一支笔写尽人间悲欢,更用亡国之无常之痛,写下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千古名句,进而被誉为词中之帝,一代词宗。

  诗,是诗人的联想。诗意,是诗人的理想。借诗以言志。借诗以抒情。诗人的本质仅仅如此吗?文人的功能应是用笔去歌颂当代生活。可是诗歌却成为了文人发泄的后花园,失去了诗歌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纯朴。却终究以凄美、悲凉的意境、华丽的词藻去让人无病呻吟的文字工具。这才是真正的失意。

关于端午的作文13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一个节日,而在这一天,差不多家家户户都会吃上一个大大的裹蒸粽,而在我的家乡,最兴的就是自己包的裹蒸粽了。

  一个清晨,雾还未消散,眼前的一切都是朦胧的。而符里的人们已经开始忙活了,每一户人家都抬出一个差不多一个大人身高的大铁锅,而我们这些小孩子,望着这么大铁锅,都张大着嘴,发出“哇”的一声,而过了几年这样的端午节,我们也就不惊奇了。

  大人们在屋里忙里忙外的,厨房的灶放着几个大圆盆,都是一些红豆和糯米之类的。开始包裹蒸粽了,大人们把些冬也先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把红豆、糯米等放在底下,中间再放一块甘香可口的猪肉,表面再铺多一层糯米就已经完成了一半,而最后呢,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那就是包扎这些可爱的金字塔壮的裹蒸粽了,如果扎得不好,那么在煮的时候,裹蒸粽就会散掉,走失了里面的精华,那就不好吃了,大人们拿出一条草绳,紧紧地捆绑着裹蒸粽,在最后,也要再紧紧地打上一个死结。

  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接下来就是煮裹蒸粽了,大家都提着一桶桶的水,往刚刚的大铁锅倒,而我们这些小孩,也都来帮忙,提着小一点的桶,很快,大铁锅就已经装了一半水了,开始往里面刚裹蒸粽,每一个人都从屋里拿出一张小木凳,在大铁锅面前,这一刻,是最为温馨的,这一蒸,即使十多小时,而且不时要往锅里倒水,以免干水,大家在铁锅前有说有笑的,火光中满是大家欢乐的笑声,等待着这些裹蒸粽的我们,或许享受的.即使这一刻,这个过程,而不时成果。

  裹蒸粽蒸好了,一拉开大铁锅的盖,那种香味真是无法言语,从村头飘到村尾,整条村都是裹蒸淙的香味,大家迫不急地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这种美味是外面买来的裹蒸粽吃不到的。

  已经好几年没回家过端午节了,真怀念啊!真想再过一次。

关于端午的作文14

  一年一度端午节到了,又该吃粽子了。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我和妈妈去市场买菜,市场上到处都是卖粽子的、艾叶的、香囊的,好一派端午节的景象。我和妈妈说:“什么时候才吃粽子呢?”妈妈说:“什么时候都能吃。”晚上回家,只见爸爸掂了一箱粽子,我高兴得跳了起来,爸爸看看我的馋猫样,就给我每种馅煮了两个,我一看,哇!有好多馅儿呢,有蜜枣的、花生的'、八宝的肉的……我的嘴都忙快不过来了。第二天早上,妈妈带我去市场上买香囊,我问妈妈为什么带香囊,妈妈说:“因为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哦。”我答应了一声。

  过端午节真好,不仅可以吃粽子还可以佩戴香囊,端午节,我希望你快点再来!

关于端午的作文15

  今年的端午节,我们一家算是过得比较传统了。

  早上六点多起床,四口手拉手直奔城南路早市,那里有我们想要买的艾叶和香囊。在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我们搜寻着卖艾叶的小贩,孩童们则到处寻找着他们盼望的香囊。

  隔着来往不停的人群,一股端午节香囊特有的香味飘入我的鼻孔。顺着香味寻来,只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站在挂满各种各样香囊的三轮车旁边认真地编制着一个绣球香囊。站在车的另一旁招呼生意的大概是她的女儿,正在给买香囊的顾客介绍着款式不同、做工精细的香囊,夸着老太太的手艺,夸着香囊里所装香料的`纯正天然。尤其是那精美的十二生肖香囊、夸张可笑的扳脚娃娃香囊,让人拿在手里就不忍放下。闻一闻,是那种纯正的草药香。

  阿福一眼相中了一个红黄相间、做工非常精致的绣球香囊,抓在手里不撒手;雪儿则在选择十二生肖香囊时,到底选择大龙还是乖巧的兔而犯愁(她总是说自己属兔尾巴龙头),两个都那么可爱,都不舍得放弃。最后,我给孩童们买了绣球和兔兔香囊挂上脖子,再给每人一根漂亮的五色线绑在手上,总算让孩童们心满意足。那边,老公也拿着一把新鲜的艾叶向我们这边走来。艾叶、香囊都买齐了,就差去吃糥糥的粽子和香脆的麻叶了。呵呵,我小时候过端午的时候可都是父母亲手做的这些好吃的好玩的呢!

  我们来到一家小有名气的小吃店,门口的大桶里放满了煮好的、飘着新鲜粽香的粽子,案子上堆着高高的炸好麻叶和糖糕,顾客们排着长长的队,有的买着带回家吃,有的就在小店里吃。我们就在小店里找了一张桌子坐下,迫不及待地剥开新鲜的粽叶开始品尝又糯又甜的粽子。

  吃完粽子,我们出发去郑东如意湖游玩。巧的是,这里正在举行龙舟赛。老公带着孩童观看了热闹的比赛,又和孩童们讨论了端午节的来历、习俗,聊起了屈原的《离骚》,以及我们小时候怎样过端午节,孩童们兴奋极了,对我们小时候的事情特别好奇。

  孩童们戴着香囊和五色线,和父母在一起说笑玩闹,看他们开心的样子,真的好幸福好满足。其实,我们陪伴孩童时,我们也同样好幸福好满足。

  今年的端午节,我们在传统的幸福中度过。

【端午的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端午作文03-24

难忘的端午作文:端午粽子10-16

端午抒情作文:端午的粽子03-29

端午节作文:开心端午作文11-24

端午趣闻作文-端午节作文03-07

端午的作文07-21

端午作文08-14

端午的作文09-15

端午节作文:端午踏青02-25

端午时节话端午作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