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习俗作文

时间:2023-05-31 12:32:04 春节 我要投稿

精选春节的习俗作文汇编六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节的习俗作文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春节的习俗作文汇编六篇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

  鞭炮声声,新年到了,好多人已经回到自己的家乡过大年了。

  我们买了新春联与烟花爆竹,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将旧春联撕了下来,又把新春联贴了上去,我刚准备贴上新春联,就被母亲阻止了,她说:“先看一下吧!”我左看右看,摆正了一点往上贴,母亲急着喊着:“不对不对,不是这样的”。说完,她就倒着春联往上一贴,我哈哈大笑:“母亲,你犯胡涂了。春联贴反了”。母亲严肃地说:“不要乱说话,福倒着贴,代表福到了”。我这才恍然大悟。就这样,除旧迎新的任务搞定了。

  我与哥哥各拿着一根烟花爆竹点了打火机,突然“嘶”的一声,烟花爆竹上冒出了小火花,接着,烟花爆竹出现了噼呖,每过20秒,烟花上的颜色就会变焕,当最后一个颜色出现时,我不禁感叹:“这真好玩啊!”

  爸爸提起了鞭炮就往家外走,显然,他是要去放鞭炮了,到了指定燃放点,爸爸用打火机在点火口上放了火,就扔得远远的.,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了。

  这个新年真美好啊!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重阳节、七夕节、中秋节和春节,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

  春节快到了,家家户户就会开始进行大扫除,也就是除尘。除尘的时候,每个角落都得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做的意思是为了把一年的倒霉运气扫掉,新的一年就会顺顺当当了。

  春节一到,大街上就会有很多卖年画的,各种各样的年画非常精致,也很美丽。

  每年春节,我都吃年夜饭,全家人围在一起很热闹,在年夜饭上都会上一道鲜嫩多汁的`大鱼,非常好吃。那为什么年夜饭上总会有鱼呢?因为有个词叫年年有余,它是个吉利的词,“余”和“鱼”又是谐音字,所以年夜饭上有鱼。

  春节一到,家家都会贴春联,贴门神,春联的图案有的是“福”字,有的画一条鱼。有些人会把“福”字贴倒了,寓意“福”到你家了,贴“鱼”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贴门神则是有个传说的:从前有个国王,他每天都会做噩梦,后来,有位画家来了,他说:“我有办法让你做美梦,只要您等几天,然后贴幅画就行。”几天后,画家真的来贴画了,国王说:“只是个将军的画啊,有用吗?”画家说有用。自从贴了这个将军的画,他再也没做噩梦了。不过将军的这个名字最后改为了门神。

  春节一到,我都会有好多压岁钱,因为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都会给我压岁钱。这个压岁钱也有一个故事,从前有只怪兽叫祟,每到十一月初三都会出来摸小孩子的头,一摸就生病,后来有个农民让孩子拿着铜钱睡觉,那个孩子拿了一个红袋子把铜钱放进去再拿出来,放进去再拿出来,这样玩着玩着,他玩累了就睡着了,这时候祟出来了,他要摸那个孩子的时候发现有个红袋子,就吓得逃跑了。从此,过年的时候,给小孩子发压岁钱的习俗就传下来了。

  春节真是个好节日,我很喜欢它。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3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到那天,人们整天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里。

  每逢端午节那天,人们都包粽子吃。听说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他叫屈原,当初他被别人杀害了并且扔进了又急又宽的汩罗江里,人们知道了,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里,这样鱼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正好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知道粽子是怎么包得吗?让我来告诉你吧。首先把新鲜又绿油油的

  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地勺起糯米,并加上绿豆、蜜枣、葡萄干、排骨、花生米,包起来用绳子捆紧,最后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还在煮的时候那香味早已传遍了整个大街!你咬上一口尝尝,保证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闻一闻,都会令人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钻。

  一顿丰富的午餐过后,人们就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来到河边,来观看激烈的赛龙舟。只见两队选手精神抖擞地坐在船上,手紧紧地握住船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整装待发。“叭”的一声,一条条龙舟像射出的箭一样向前冲。两岸的人们也欢腾跳跃,兴奋地大声喊着:“加油,加油。”那简直锣鼓喧天,响彻云霄,热闹非凡! 到了下午,人们也早已满头大汗,该洗个舒服的澡了。按着传统的习惯,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艾叶、菖莆、鱼腥草等烧上一大锅水。全家人都要洗,说是避邪气,其实按中药原理是杀菌除湿气。洗了以后,不会生痱子。

  朋友们,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过端午节,那一定一饱会眼福和口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花市何处有?的士直驶望海村。”星期五,我与爸爸到江北观音桥的望海花市去开了一番眼界。

  刚进花市,一股淡淡的花香味迎面扑来。接着听见了鸟叫声和人们贩卖物品的吵闹声。我想:“花市人真多,可真是热闹啊!”我随着爸爸走了进去,那鲜艳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的双眼,使我的眼睛迷蒙了,这一丛,那一簇,让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我和爸爸一边挪着小小的步子,一边观赏一些奇花异草。有绿叶镶嵌着像猫眯眼睛的斑纹,叶底是紫色的,叫“钻石猫眼”;有像狮子头的“三色堇”;还有能捕捉虫子的“猪笼草”……我在花店里看见了许

  多鲜花的种子,我很感兴趣,并购买了既害羞又含蓄的含羞草和碧绿的宝葫芦花种。 走过花店,我和爸爸又进入了观赏鱼市场。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画卷。那一条条可爱的小鱼儿轻巧地穿过颜色各异、形态不一的珊瑚,那珊瑚似乎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小鱼跳起了“摇摆舞”,我在鱼缸前看得津津有味。我还发现了一些不曾见过的小鱼。有身体很长爱左右摇摆的龙鱼;有尾巴像剪刀身体漆黑的.象鼻鱼;有全身血红,犹如一簇火苗的血鹦鹉……

  “叽叽喳喳”这叫声连续不断,原来是一家鸟店发出的声音,我走进去瞧了瞧。有活泼的小麻雀;惹人喜爱的八哥;全身白如雪,犹如一团棉花的鹦鹉……

  清明节逛花市的人可真多啊!这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人都来购买美丽的鲜花,去祭奠先逝的亲人,以对逝者表示深切的哀思,送去一分挂念。我为这文明、古朴的民风而感到欣慰,望普天之下的中国人要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清明时节——家祭无忘思乃翁。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4

  我的老家坐落在张家口的一个小山村,别看这个村子小,春节过得可格外热闹呢!

  老家的春节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在腊月初八,家家都要熬腊八粥,腊八粥是用各种米、豆熬成的。

  到了腊月三十,家家都要大扫除,贴对联,“福”字要倒着贴,意思是福到了。到了晚上,大家都要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象征团团圆圆。吃完了团圆饭之后,大家还要一起去放鞭炮:只听“咻咻”几声,那烟花就到了天空中,再听“叭叭”几声响,烟花就“开花了”。放完了鞭炮,大家要挂上灯笼,才能进屋看春晚。这天晚上,大家还要守岁,老年人守岁代表珍惜光阴,青年人守岁是代表给父母延寿。

  到初一,小孩子要给父母拜年,然后,父母给小孩子红包,也就是压岁钱。压岁钱是怎么来的呢?传说,在古时候,有一个叫“祟”的怪物,它在这天会来害小孩,被它摸过的.小孩全都会生病,变成傻子。有一对夫妇,他们怕祟来,于是,就在孩子的枕边放了八个铜钱,祟一来,就被吓走了,因为这钱是八个大仙变的。于是此后,家家都给小孩压岁钱。

  看,我们老家春节热闹吧!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5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古老又传统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最重要的节日。

  四川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我的家乡在四川省巴中市,我们巴中人和大部分川人一样。

  团圆,人情味是中国人最浓重的年味。因为重亲情,重家庭,为了团团圆圆过大年,家家户户早早地就开始了准备。 通常在每年立冬后,家家户户杀年猪、腌香肠、腊肉,不单农村到处肥猪悲声嘶叫,城里也常见到又白又胖的大肥猪被开膛破肚的`情形。

  年猪杀好后,人们在烧柴灶的灶门上方,将鲜肉串绳从梁柱上悬垂下来,利用每次生火煮饭时伸出灶门的火舌和柴烟逐日熏制,直至色泽金黄,闻之甚香,火舌舔肉吱吱作响,令人馋涎欲滴。

  进入腊月中旬,各家各户又开始推碾汤元粉,为大年初一全家人可以吃到象征甜甜蜜蜜、团团圆圆的红糖汤圆做准备。团圆,正是人们做这么多准备所祈求的,正如大年三十必不可少的团年饭。巴中地区“大年”新的四大主题:团圆

  吉祥、富裕、欢乐。排第一位的就是团圆,在情感上,始终过着群体生活的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是人间的亲情与和谐,人情味,也是我们“巴中人”最浓重的年味。 在我们四川巴中地区,新的习俗是:每年春节三十上午都是我们最忙的一天。大人、孩子都在家里忙着打扫卫生、贴福、贴对联.

  春节三十晚上,大人们更忙得不亦乐乎,都又在在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过了午夜十二点,每姓三辈内的人口都要聚集到辈分最高的长辈家里一起吃年夜饭了。有时,也邀请邻居的长者或孤寡的老人一起吃年夜饭又叫团圆饭,一家人围着桌子吃着飘香的鱼,寓意年年有余;有鸡,表示年年积福多多。

  吃完团圆饭还要守夜。到了午夜12点,烟花飞上了天空,祈求上苍给予平安;放鞭炮,祈求上苍保佑以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到了凌晨1点,还要迎福,把好运都迎来 春节,真正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我们家乡人俗称“过大年”。

  正月初一早上要吃汤团、腊肉、香肠等品类繁多、数量也多的腌腊品,一般是腊月二十七、八就煮好了的,要吃到过完年。

  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户”(串门),一般是看望年长、辈份高的亲戚,要带上鸡、蛋、面粉做的细条状食品、酒、

  叶子烟(烟叶)但如今已经改成了超市出售的香烟等如许的礼物。媳妇、姑爷回娘家,在农村比较远的还要住几天。 春节期间,另一个热闹的日子是“元宵节”,家乡人早上吃完了“元宵”后,结队去户外娱乐,乡村里有民俗的舞蹈,城镇里有舞龙等大型表演,晚上有“元宵灯节”。

  正月十六是“登高节”,这天全家人带着食品都到郊外的高山上去野餐一天,娱乐一天,这就意味着“大年”过完了。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6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他们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下面,就让我讲讲福建的春节吧。

  在福建,腊月二十三就已经要开始“忙年”了,也就是所谓的大扫除,大扫除就是为了把一些不要的东西整理出来,也是为了“辞旧迎新”。

  在腊月三十,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新的对联和年画。在晚上,大家都不睡觉。到了大年初一的零点,家家都开始把桌子摆在门口,拿上吃的摆放在桌上,然后开始拜公,家家在地上放鞭炮。转眼间,每家的门口都成了火红的一片。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起了新衣,街上是看不到人的,到了中午,大家都会拿锤子捶糍粑,再拿上一些食物,去到以前圣上的屋子里去祭拜。大人们还会走亲访友互送礼品,在晚上的时候,年夜饭会吃鱼和饺子。之所以吃鱼,是因为鱼象征着“吉庆有余”;而吃饺子,则是把硬币包在饺子里,吃到硬币的人,这一年都会幸运。半夜的`时候,大家还会出来放烟火。

  在初三的时候,每户人家都必须要杀一头猪,然后再去祭拜。在中午的时候,还会有人来巡游。他们开着一辆辆的礼炮车,“砰!砰!……”惊天动地,人们鼓着锣鼓边敲边走。非常壮观,让人忍不住也要一起过去。而在这几天里,观光拜佛的场地,到处是人山人海,挤满了人,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摔倒。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要吃汤圆。汤圆有各种各样的,汤圆是“圆圆满满”的象征,一家人都要坐在一起吃汤圆。过完元宵,福建的春节也差不多结束了,人们又恢复了以往的日子。

【春节的习俗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习俗作文450字,春节习俗作文大全08-11

春节习俗的作文300字:过年习俗03-27

关于春节习俗的高中春节习俗作文600字精选02-01

春节作文:春节的习俗11-16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02-01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01-26

春节的习俗作文01-22

春节习俗作文05-26

春节的习俗_作文09-06

春节习俗的作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