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作文

时间:2021-06-09 15:16:35 成功 我要投稿

【精选】成功作文六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成功作文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成功作文六篇

成功作文 篇1

  经过这次使我知道了教练那一句话的意思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错,我知道了这句话的意思,但更重要是我尝到了成功的欢快,成功的喜悦,成功的滋味!!

  经过了漫长而又枯燥的“年代”后,教练终于让我们用他的“秘密武器”——长枪。这时候的我既兴奋又兴奋。接着,教练首先用子弹放进进弹口,接着坐下来将枪的后端搭在胳膊上,然后用左手握着枪的前端,右手捉住开枪处,脸趴在开枪处的上面,然后闭上左眼瞄准后一扣枪,就可以打出往。那时候我非常害怕,由于开枪时的声音非常的大声,每次师姐师兄开枪的时候,我都会提心吊胆,由于我不知道他(她)们会什么时候开枪。为了这件事情我经常拿家里的ND把声音调到18来听……直到我不怕了为止。

  刚开始教练为了锻炼我们的臂力,就拿来了几个哑铃过来后,示范给我们看,让我们随着学,这下,我可遇上了麻烦,叫我一个女孩举起一个30KG的哑铃起来好几十下,怎么行啊!于是,我灵机一动,想了个好留意,我先举几秒,然后再举几秒……

  几天过后,教练终于拿出了几颗子弹让我们试试,到我了,我按照教练告诉我的动作做了一遍,然后我瞄准了后,便开枪了,这时我好害怕,由于我怕我射不好,离靶了,又怕……“砰”“不错,3环”,听到了结果后我才松了一口气,当时我开心得不得了,心里有说不完喜悦,终于到了师姐师兄她们了,只见他(她)们每枪都是8环以上,我非常的羡慕,于是我便暗下决心要好好的向他们学习学习,每次练习我都非常认真……

  一转眼,又过了几天,教练给了6颗子弹让我们射,由于这是我这几天来练习后一次的试验,所以我做好了开枪的姿势,“砰”的一声,“好,10环。”教练变得非常兴奋的说。当时我听后非常的开心,由于我觉得在这段时间里我的练习是没有白费。

成功作文 篇2

  有时候看来,成功很容易,一努力就成功了。可是成功的背后充满了艰难。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电视节目主持人李咏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多么朴素而又深刻的哲言。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忽视了这个道理。难道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

  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在它的正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门高1。5米,宽40厘米。一个成年人过去,不仅要侧身,而且还得弯腰,佛则就是碰了壁也无法入内。所有新来的学生,都会由他的老师带领着来到这个小门,弯腰进去一次。老师教育大家说:大门当然进出方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要进入的地方没有很宽阔的大门,或者,有得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这是佛家的哲理,其实也是人生的哲学。

  原来,弯腰并非是软弱,而是一份弹性,一种韧性,是生命的一种更深刻的睿智!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弯腰成就了他们,让他们从凡人走向圣贤。

  弯腰并非毫无原则的妥协,而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外界的压力,我们要尽可能的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弯一下腰。使得,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那不是倒下,而是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成功作文 篇3

  在生活中,我们会成功,也会失败,但在你失败时,要相信,站起来,你就是成功的!

  运动会那天,阳光格外灿烂,到校后,我们才得知,一名800米的运动员生病了,需要一名女生来顶替。

  800米是一个十分考验耐力的项目,没有一个女生举手。而在教室一角的我,犹豫了一会儿后,把手举起来。就这样,我成为了一名临时运动员。

  候场是在一块绿荫下。强烈的阳光穿透树叶洒下来,碎碎的,一片一片的。此时,看着前面的几组运动员表情很艰难,甚至有昏过去的,我开始有些忐忑不安了。看看我身边的运动员,她们都显得很轻松,好似这场比赛只不过是走几步就到终点的样子。我知道自己不是体育方面的优等生,她们轻而易举就可以把我甩在身后,但是,我站上了跑道。

  阳光,就像聚焦在我身上,让我睁不开眼睛;跑道,又好似一个巨型微波炉,开到了最热火,让我迈不开脚步。

  我望了望我的班级,同学们也望着我,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加油!”同学们一起呐喊了起来:“加油!加油!”那一刻,我随着加油声跑了起来,第一圈,我紧随其后;第二圈,我仰起头,迈着大步,双手努力地摆动着,已在最后一名;第三圈,我的脚步愈发沉重,就像灌了铅似的;第四圈,最后一圈了,意外也不巧发生了。

  我的双脚有些麻木了,好像不是我的脚似的,一不注意,腿一软,摔在了地上。我一下子清醒了,发现手和脚都有擦伤。看见几名运动员早已冲过了终点,我横刀立马地爬了起来,一步一扑地跑向了终点。

  清醒过来时,我迫切地想知道,我是第几名。可是,老师和同学们齐声说的这句话,让我终生难忘:

  “虽然这不是你的强项,但是,你站起来了!你克服了自己,突破了自己!在我们心中,你就是成功的!”

  我知道,这一次,我真的成功了!

成功作文 篇4

  “现在好像是你的收获季节似的……”批作业时,语文老师轻声对我说道。是呀,最近我的好消息不断传来:两篇习作分别获得市级征文一、三等奖,两篇习作得了发表,多篇作文在校“XX”文学报上刊登,班级的作文角上已刊贴了六篇作文。想到这些,我不禁要为自己喝彩,但同时,也使我想起去年……

  记得去年开学初,我刚去邮局投完稿,便尽情地享受着快乐,就连成功后的欢乐也一并享受了。接下来,我就耐心地等着习作能变成铅印字,出现在刊物上。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一个学期过去了,还是没有等到习作发表的好消息。我不得不灰心了,丧气了。但是有一次,一篇《失败者的魅力》使我茅塞顿开。我明白了,即便是成功者,没有哪一个不是淌着泥水、沾着尘土从失败里走出来的。而即便是成功者,攀上顶峰后放眼四望,周围还有无数座山峰,远处还有无数个希望在召唤你。总有一日,翻山越岭、不知疲倦的勇士,也会跌倒在跋涉的路途中,了断在无望的风少里。哪怕是一生辉煌如始皇大帝那样的盖世英雄,一旦面对死亡,也还是无可奈何。失败者的一生,有时是最切实地反映出人生困境,甚至也最强烈地昭示着人类的美好追求,有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在失败的面前,我们不能自怨自艾,应该像蒲松龄、爱迪生、爱因斯坦一样,曾经历过失败,但通过努力,最终走向了成功。

  明白其中的道理后,我又努力了,又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劳动,终于等来了这个丰收的季节。我更坚信:天道酬勤。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会收获丰硕的果实。我享受成功的快乐,但我更享受走向成功的过程。

成功作文 篇5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困难,还有坎坷,也有成功,这次我成功了,就是一个最好的事例。

  我们班同学一起议论今天写什么作文,有的说:“是玩游戏。”老师摇了摇头,神秘地拿出了一个透明的杯子,上面挂着白色的线。老师先把水倒进杯子里,然后拿来一个红色笔,一吹,红色的笔油就出来了,仿佛是一个水晶泥,接着用笔杆一搅拌。最后老师把食指穿进线的孔里,轻轻地摇着摇着,好像在荡秋千一样。然后老师说:“我能让它在空中转圈。”真的转起来了,水竟然没洒,好神奇呀!老师让我们一个人接一个人地轮着尝试。轮到我了,我的腿颤抖了,我的怀里好像抱着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在我怀中乱蹦。我做的时候我轻轻地摇着,我一看水不动了,我就让它在空中转圈,转了几圈后轻轻地让它停下来,我成功了,我高兴得想跳起来!

  我们满脑子里都是问号,一直追问老师,后来老师帮我们解答了。原来这个实验是根据“向心力”来做的。

  人要想成功,就要敢于尝试,如果不尝试,就永远不会成功。

成功作文 篇6

  努力就能成功?想得美!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一出,10000小时定律,就飘洋过海,来到中国,成为一种人人奉之的成功定律。

  这个定律很简单,即,坚持10000个小时,人人都能变成天才。

  比如,达芬奇、贝多芬、莫扎特、乔丹等世界级天才,都是经过了一万小时的苦练,方成一代大师。

  我也相信过。

  甚至给自己定过计划,每天投入5小时,一年至少投入300天,6.66年后,就有了10000小时,那时候,不说成为世界级,国家级码字工,应该可以做到了吧?

  然而想得美。

  因为我慢慢发觉,这10000个小时,名堂大着呢。

  比如一个白领,做着她不太喜欢的接电话工作。

  每天拿起电话,喂,您好。喂,再见!

  如此循环一万小时,她能成接电话大师吗?

  当然不会。

  因为,这不是她真心热爱的工作。

  不爱,一切投注的劳力,都只是应付敷衍,只是苟且无奈。

  不得已为之的事情,对灵魂的滋养、技能的精进、经验的.获取,毛线用处都没有。

  那么,喜欢的事情做上10000小时,会成天才吗?也不会。

  举个例子,吃饭。

  饭人人爱吃,甚至许多人,都自称吃货,以证明自己对食物的谜之狂热。

  那我们来做一个算式。

  一个正常人,每天花在进食上的时间,平均算起来,大约是2小时。

  2小时365天80年=58400

  也就是说,人的一生大约有58400小时花在吃饭上。

  58400,几乎6个10000小时,但吃出大师了吗?没有。

  为什么?

  没有专业技术含量。

  举筷,下箸,挑选,夹,提起,塞入口中,咀嚼,吞咽这一串动作,是人的本能,也就是说,只要是个人,无论智商超人的天才,还是智商为零的傻瓜,都能把它完成。

  零技术,零经验,零逻辑,零知识,零门槛。

  058400=0

  一件事情的技术难度为零,花在上面的时间,就是零回报。

  反之,一种技术难度越高,花在上面的时间越值钱。

  所以,如果在吃饭这件事上加上技术难度,在好吃不好吃之余,吃货还系统而专业地,去研究食材、食谱、食系、食法、食物故事就会成为厨师,或者美食家。

  但有了兴趣和技术难度,还是不够的。

  比如说,打网球。

  网球喜欢吗?喜欢。

  网球难吧?难。

  但是,每周打4小时,一年52周,共打208小时,打上50年,45250=10400小时,会成为天才吗?

  不会。

  为什么?

  这只是业余爱好,而非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佛罗里达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提出的概念。

  什么意思呢?

  你要做到以下:

  1,只在学习区练习。

  2,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3,大量重复训练,从不会到会。

  4,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回馈。

  真正的刻意练习,是非常令人不爽的。

  比如,钢琴家们的练琴,篮球运动员们的训练,舞蹈家们的练功都不是一件弹着玩玩、打着玩玩、跳着玩玩的事。

  所有在业界获得卓越成就的人,不仅在时间上投注很多,而且在训练强度、专注度、有效度上,同样投注很大。

  以今天的自媒体为例。

  如果天天写故事故事故事一点结论、我朋友我朋友鸡汤式的文章,那么,写上十年,大概也不会有太多精进。

  因为,这种训练强度太小了,对作者的智识、专注度和训练有效度的需求太过低微。

  所以,如果想偷懒的时候,我就会用半小时,写出一篇这种文章。

  因为,几乎不经大脑。

  简易方便,人人能学。

  但对我个人训练有用吗?没用。然而奇怪的是,这种文章是最受欢迎的唉

  为什么没用呢?

  因为,这种技能,是我的舒适区,而不是学习区,更不是恐慌区。

  心理学家NoelTichy曾提出,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三个区域:

  最内一层是舒适区。

  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知识,娴熟得近乎自动化的技能。

  比如钢琴家弹《两只老虎》,篮球运动员运球,舞蹈家劈叉,我写故事故事故事结论;

  中间一层是学习区。

  指目前尚未掌握,具有挑战性的知识与技能,它会令我们不适,但长期训练,依然可以掌握。

  比如阅读一本感兴趣但有难度的书,偶像演员饰演一个历尽沧桑的女人,我写一篇专业度、精准度非常高的文章;

  最外一层是恐慌区。

  这里就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

  因此,呆在舒适区做事,只是生活。

  呆在学习区做事,才是练习。

  而在这种持续的挑战中,学习区会慢慢变为舒适区。

  舒适区越变越大,一部分的恐慌区也会相应变成学习区,长此以往,你就会越来越厉害。

  若穷尽一生,必然天下无敌。

  那么,有了兴趣,有了技术难度,有了刻意练习,10000小时后,就能成功么?

  非也非也。

  比如说,我喜欢写作,写作这种事也很难,我也一直呆在学习区,每天挑战新知识与新写法。

  但是,如果我一天到晚心不在焉,一心几用,疲乏不堪,那么,哪怕熬再多夜,废多少寝,忘多少食,离《异类》里的佼佼者,还是摸不着边儿。

  因为,成功还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

  一个一边听音乐,一边做事的人,其效果远低于只做事的人;

  一个读趣味性专业读物的人,其所思所得,也要远低于全身心阅读专业读物的人;

  一个精力旺盛的练习者,和一个精神昏聩的练习者,在同样的难度训练前,花了同样的时间,但效果,明显是前者胜出。

  这也就是当前许多专家,呼吁我们不要熬夜的原因。

  因为,当人的精力与注意力匮乏时,你的工作是低效的。强行为之,只成姿态,而且效果微渺。

  很可能,他人在神清气爽、耳聪目明时,学了1小时,所获得的成就,就远超了你10小时的成果。

  除了以上,若想成功,还要反复练习基本技能。

  比如,舞蹈家会反复训练基本动作;

  音乐家将乐曲,一段一段地抠出来,反复练习。甚至,能被人听出来是什么曲子,都不算过关。

  而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他都是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

  我很佩服的一个作家,如今着作等身,但是,每天晨起,依然朗读《唐诗三百首》,因为能带来基本的语言锤炼和美感鉴赏。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一种技能反复,就会变成套路,变成习惯,长在脑子里。

  修炼渐多,掌握的技能就会逐渐增多。

  还要随时给自己反馈。

  因为,基于自我提升效应,人都会高估自己。

  比如说,经常性地,我在写完自己的文章后,很有一种志得意满之感,但在旁人看来,这也不过是非常普通的一篇文章。

  文采与内容,都无甚出色之处。

  如果不指出,强行矫正,我可能就会按此套路,继续写下去。

  而在其他业界,同样如此。

  在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与修炼技能,都便捷起来。

  但是,为什么我们还需要一个好的教练、优秀的老师?

  因为,人会自我美化,单独训练时,会对错误不敏感,甚至视而不见。

  而一个好老师,却能及时给你积极的回馈,指出问题,给予你针对性的具体指导。

  当然,有一些真正的高手,比如贝多芬,工作的时候,会分裂出另一个自己,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最后,我想说的是,天赋也很重要。

  虽然我也不知道天赋是啥。

  但某些与生俱来的东西,确实也会响你。

  比如,一对双胞胎,在练习音乐的时间上,相差了20xx小时,但他们的音乐水平,还是一样的。

  因此,成功这种事情,关联的成分太多了。

  它不是简单地照搬这个公式:天才=天赋自制力刻意练习精力集中10000个小时。

  而是:成功=天赋自制力刻意练习精力集中10000个小时。

  也就是说,任何一方为零,成功就是一场空想。

  但好就好在,我们在哪个方面,都能插上一脚,都占有一点份额儿,那么,既然成功之心正在胸腔扑扑作响,去试试又何妨?!大师成不了,无愧于自己,还是能做到的。

【【精选】成功作文六篇】相关文章:

成功励志作文素材精选11-15

【精选】成功自信作文8篇04-07

【精选】成功自信作文六篇04-03

【精选】成功自信作文6篇03-18

【精选】成功自信作文7篇03-18

【精选】成功自信作文五篇03-16

【精选】成功自信作文10篇02-25

【精选】成功自信作文三篇01-30

【精选】成功自信作文5篇01-30

【精选】成功自信作文9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