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兔赛跑作文

时间:2023-06-25 19:13:16 白兔 我要投稿

龟兔赛跑作文三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龟兔赛跑作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龟兔赛跑作文三篇

龟兔赛跑作文 篇1

  兔子自从那次比赛输了之后,心里一直不服气,于是它决定去找大象博士。

  大象博士听完兔子的诉说后,用手顶了顶自己的眼镜,又摸摸自己那长长的象牙,先解释了兔子失败的原因,它说:兔子呀,你在这场比赛中太骄傲了,所以才导致后面你睡着了,让乌龟钻了空子。兔子眨巴眨巴它那红通通的大眼睛说:哦!大象博士,那您能不能借我一件工具让我赢得下一次比赛。大象博士在它的`柜子里翻出了一辆大自行车。这是我年轻时用的飞毛腿自行车,我现在不会再用了,你拿去吧!送你了!兔子感激不尽,骑上了飞毛腿自行车,来到了小乌龟家,向小乌龟请战。小乌龟知道兔子的来意,立马同意了。

  到了比赛的那天,兔子骑上了飞毛腿自行车,而小乌龟呢,不慌不忙地走向起点,背上还顶着个火箭筒。预备、开始,小乌龟点燃火箭筒,砰的一下上了蓝天。兔子也不慢,骑着飞毛腿自行车刷刷地往终点冲,眼看要到终点了,小兔子又开始得意起来,向天空望去,小乌龟还在八丈高的高空,哪比得上我呀!小兔子正想着自己赢了有多光荣。砰砰两声巨响,兔子不小心撞在了树上,自行车被甩到了十米之外,兔子瞬间也晕倒在地,分不清东南西北。很遗憾,这一次比赛又让小乌龟赢了。

  兔子高傲自大的毛病可真难改呀!

龟兔赛跑作文 篇2

  自从第一次兔子输给了乌龟以后,乌龟就不在那么细心了,完全变骄傲起来了。不过兔子就一直在练习跑步,想再次跟乌龟比赛跑步。

  有一天,兔子就跑去找乌龟了,走到乌龟家门口。小兔敲了敲门,这时乌龟出来了,见是兔子,就对兔子说:“原来是手下败将呀!有事吗?”兔子说:“我还想跟你比一场赛跑,怎么样。”乌龟还以为兔子是以前的性格听了马上就说:“好呀。”然后它们俩说了比赛的'地点和时间。接着它们就各自回家了。

  等到第二天,它们俩来到了比赛地,这时候森林里的动物们多来了。它们为兔子和乌龟加油!还请了猴子当裁判。比赛马上就开始了。只见猴子拿起口哨一吹,比赛开始了。小兔子爬腿就向前冲。可是乌龟却还慢吞吞的在散步呢。当时乌龟想:有可能小兔子还在那颗树下睡觉呢?可是小兔子还是拼命的跑着。突然,小兔子发现了当时跟乌龟比赛的时候在中途靠着树睡觉的那颗树。它心里想,我一定不能在睡了,小兔子抬起了头就一直冲到了终点。动物们多在为小兔子高兴。过了好长时间。乌龟慢慢的终于来了。它看见小兔子已经到了终点,羞得红了脸。

  这次兔子终于赢了乌龟耶

龟兔赛跑作文 篇3

  大家一定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因为兔子骄傲轻敌,结果惨遭失败。事后,兔子十分懊悔但又很不服气,发誓一定要与乌龟一较高下。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兔子一蹦一跳的来到乌龟的家门口,“咚咚咚,咚咚咚。有人在家吗?”兔子一边敲着门,一边急切地问道。过了好一会儿,乌龟才慢吞吞地探出脑袋问:“兔老弟,找我有什么事呀?”“还记得上次的.赛跑吗?”兔子想起上次的赛跑就生气:“龟老兄,上次因为我太轻敌了,才输给了你,要不咱们在比试一次吧,我就不信还会再输给你了。”乌龟听了,小眼睛眨巴了几下说:“好!不过得在林子里中的那个大湖边比。”兔子不假思索的点头答应了。

  下午,他们请来了山羊和老黄牛做裁判,来到大湖边比赛。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椭圆形的湖,湖水清澈见底,湖边有一条和跑道一样的绕湖小路。

  乌龟对兔子说:“兔老弟,咱们就从这里开始,谁先到对岸谁就是胜利者。”兔子望了望对面的那棵树,心里想:这次一定能赢!然后笑着说:“一言为定。”

  “啪!”随着老黄牛的发令枪一响,比赛就正式拉开帷幕了。兔子想离弦的箭一般沿着湖边的小路飞奔而去,乌龟却“扑通”一声跳入湖中径直向对岸游去。山羊见了,抚须微笑,连连点头。

  乌龟在水里使劲地滑动着四肢,渐渐逼近对岸。兔子沿着湖边奋力奔跑,不敢有半点怠慢,额头上的汗珠都流到了下巴它也不顾。那棵大树就在眼前了!兔子开始冲刺,猛然间,它发现有个影子也已靠近树边。当兔子气喘吁吁地冲到树下时,乌龟早已在树下等候多时了。

  这次当然又是乌龟大获全胜啦,但是兔子百思不得其解,便来到山羊身旁想问个究竟。山羊意味深长地告诉它:“做事要善于动脑筋,乌龟这次做的很好。”听了这番话,兔子不听的转动着它那红宝石般的眼睛,似乎明白了什么。

【龟兔赛跑作文】相关文章:

龟兔赛跑02-06

《龟兔赛跑》作文08-16

龟兔赛跑作文08-13

龟兔赛跑的作文08-12

★龟兔赛跑作文07-19

龟兔赛跑的作文07-16

龟兔赛跑作文07-20

龟兔赛跑作文07-16

龟兔赛跑的作文06-16

《龟兔赛跑》作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