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作文600字

时间:2021-10-15 20:17:49 600字 我要投稿

审题作文600字八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审题作文600字8篇,欢迎大家分享。

审题作文600字八篇

审题作文600字 篇1

  在中考作文中,因为偏离题旨而失分的情况屡屡发生,中考作文中审题常出现的三种问题。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一、整体偏离。指文章内容全部没有落实题目要求,比如,题目要求以“诚信”为话题写作,有的考生拟题“要做个诚实的人”,全文大谈诚实,忽略了“诚信”中“守信”的意思。

  二、部分脱轨。即行文中出现离心句、离心段,使得部分内容偏离题旨和文章中心。比如《我关注“神舟”六号飞船升空》一文,记叙“我”全天守候在电视机旁关注飞船的情况,中间写母亲教育“我”不要因此耽误学习,顺势写“我”以前痴迷于电视导致学习退步的经历,结尾又写“我”看飞船而感到自豪一事,中学生作文《中考作文中审题常出现的三种问题》。文中插入“影响学习”一段就偏离了题旨。

  三、表达失当。有些题目对写作内容或文章体裁有限制,不注意就容易出问题。比如题目是“小议骨气”,文章如果成段成篇地描写,就不符合该题目要求写议论文的暗示。还有的小作文要求进行场景描写,你如果大段描写人物言行就不妥当。

  造成偏离题旨的原因,主要是写作时审题不准,错误地理解了题意。比如,以“责任”为话题作文,你若将它等同于“任务”,就会写别人“指定”你担任的工作,而不是写自己“应尽”的职责。曲解题意,写作就极容易离题。其次是扣题写作和围绕中心写作的意识不强,写作时随意性大。特别是话题作文,不要以为只要把写作内容锁定在话题范围之内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符合话题理所应当,扣住你自己拟定的文题写作也很重要。三是没有掌握一定的点题方法。比如,有的同学重视开头点题而忽视结尾扣题,结果在中间部分跑了题。

审题作文600字 篇2

  今年,随着语文在小升初考试中越来越重要,作文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而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下面就来说说作文的审题方法分析:

  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题型。写好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分析题目中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然后细读提示中对空白处的要求和限制。再根据提示展开联想,搜寻最适合写的材料。补写文题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在提示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最想写、最有把握写好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例:____给予____

  提示:人们常说,“给予”是快乐的,我们曾经感受过他人给予的关怀,社会给予的磨炼,生活给予的启迪;也曾将信任给予他人,爱心给予社会,热情给予生活……请围绕“给予”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400字以上的纪实作文。

  审题解读: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给予”,“给予”就是“给”的意思,它包括物质上的给予和精神上的给予。“给予”是双向的,既可以是他人给我,也可以是我给他人。“提示”中尤其要注意的是“人们常说,‘给予’是快乐的”一句,它点出了“给予”带给人的感受,同时也为文章定下了情感的基调,那就是“快乐”。

  “提示”中的几个小句子同时起到了辅助选材的作用。“他人给予的关怀,社会给予的磨炼,生活给予的启迪”,提示了选材的第一个角度,他人、社会、生活给予 “我”,“我”是接受者;另一个角度是,写自己把“信任给予他人,爱心给予社会,热情给予生活”,“我”是实施者。后面的省略号则涵盖了更多的内容。无论选取哪种材料,一定要注意写出“给予”的过程,写出“快乐”的感受。

审题作文600字 篇3

  相信许多要升初中同学都在突击分班考了吧,希望你们能认真审题,考出好成绩。

  做题就想股票一样,有跌有涨,时红时绿,如果你不认真审题,那么分数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步错步步错,只要你稍微偏了一点,那么就会前功尽弃。

  老师在课堂上说了多少次:“认真审题!认真审题!”可真正听进去的又有几个呢?如果你听进去了,并且做到了,那么恭喜你,你里成功又进了一步。

  记得有一次考试,我错吧“月份”看成了“季度”因此整整被扣了5分,5分啊!我现在只要一想到这件事就开始心跳加速,莫名的心虚,像是做了一件错事一样,又好似被人发现了我在做些什么不好的事。

  所以说,审题很重要,你要知道,分数永远不嫌少,能多得就多得,这对你有好处。

  不能说你认真审题了就一定能考好,但能保证你不会看错数,就例如我们班里的一个学霸,他是一个超级大学霸,那次是全区通考,他却连全班前三都没能挤进去,只是因为他没有看清题目,那次是这样的。

  当时是五年级全区通考,按平均分排名次,但我们班才排到了全区第五,不止是因为个别学生脱了后腿,还因为学霸的失误。

  卷子发下来时,学霸还哭了一场,原本对他失望的老师也忍不住安慰起了他,说让他在期末的时候考一百就好,我看了他的卷子,嘴角抽了抽九十八点五,本来预计可以考一百的,可是因为计算题看错了数扣了一点五分,因此我们的排名下降了一名,老师本来就是在想我们班肯定排第四,这次却失算了。

  所以说,审题很重要,你应该也不想你的分数一直“停涨”吧!

审题作文600字 篇4

  材料作文较之话题作文,审题上有一定难度,它首先要求考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材料在作文中必须引用,而由材料引发其他联想,通过分析、议论,表达自己对人对事对物比较深入的思考。虽然标明文体不限,实际上受材料本身所限制,还是以议论为主,不像话题作文,所给材料可引可不引,只要在话题范围内,天马行空,任你驰骋;文体上可议论,可记叙,可抒情,编造寓言、神话、童话、科幻,甚至写小说,都无不可。所以,材料作文本身就是一种限制性很强的作文,千万大意不得。但也有好处,就是注意到了读写结合。对材料的审读也应该是很重要的能力,因为它直接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否对事物的分析不停留在其表面,而能深入事物的本质内涵。事实上,对材料审读有偏差的同学,即便其文笔再好,作文也缺乏对事物认识的深度,或者,观点容易偏激。

  除了审题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外,材料作文的'基本定位也要注意。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的基本定位如下:

  一、引述材料。这是第一步定位。材料字数如果比较多,可以概括性引述;材料字数比较少,可以照引不误。

  二、分析材料,概括中心内涵。

  三、联系现实,提取观点。

  四、由此及彼,产生联想,想到其他事情,紧扣观点,具体深入分析。联想根据论证观点的需要,可以是相似联想、相反联想、相关联想等。选例必须精当,对事情的分析,必须能够恰如其分地说明你的观点。

  五、做出结论。

  具体写作时,也可以先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再引述材料,可以灵活机动,但对于高考作文来说,观点必须在显眼地方提出,不要含蓄地将观点包含文中,使阅卷老师费猜。要知道是阅卷老师审查你,不是你审查阅卷老师的阅读水平,看他是否能读懂你的文章。

审题作文600字 篇5

  审题就是弄清题目的要求,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拿到一个文题,我们首先要弄明白文章让我们写什么,是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是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是给材料作文还是幻想类作文等。其次要弄明白要求写作的文章的体裁是什么,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是寓言,童话故事还是读后感。另外,还要仔细看看题目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有没有提示中心的条件等。这些都要认真分析思考,才不会使写出来的文章偏题或走题。

  典型例题:

  《雷锋的事迹教育了我》

  这个题目的重点要求在“教育”二字上,既要写“雷锋的事迹”,又要写“我”从中受到哪些“教育”。如果只写雷锋的事迹,而没有写对“我”的教育,那就成了雷锋的故事;如果写了对“我”的教育,但只是表表决心,蜻蜓点水,那也是轻重倒置,重点不突出。

  《我和母亲》

  有些作文题目所用的词语相近,但实际上却有较大的差别,审题时要认真加以比较,找出它的特点。例如《我和母亲》这个题目与《我的母亲》比较一下,前者要求写我和母亲两个人,后者则重点写母亲一个人。

  《我最喜爱的 ______ 》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需要同学们自己补充内容。碰到这类题目,要先想一想题目后面可以补充什么词语,关于人物的:老师,同学,朋友,关于活动的: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科技活动;关于事物的:工艺品,书籍,文具等。想好以后,再选择自己熟悉的,擅长的,有意我的内容填上去,然后再写作文,就不会跑题了。

  《校园的早晨》

  这个题目,既可描写早晨校园里师生锻炼身体的火热场面,也可以写同学们刻苦学习的动人情景,还可以摄取若干小镜头,小片断,表现同学们新的道德风尚,或者是热情歌颂园丁为培育新苗不辞辛苦。总之,审题的时候,既要准确地理解题意,紧扣题目来写,又不要把思路限制得很死,避免千篇一律。

审题作文600字 篇6

  帕斯卡尔有句名言:“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材料作文的审题。”如果我们的思想必须通过文章来展现时,写一篇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就成了我们的追求。而“材料作文”,“议论文”是我们高三写作阶段不可缺少的两个关键词。如何在材料作文中造就一篇有思想有深度的议论文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应对材料作文,同学们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对,一跑题,作文就完了,语文也跟着完了。所以审题很重要,可立意也很重要。今天我就想和大家一起探讨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一、学习目标:(2分钟)

  符合题意并且要深刻是高考作文的写作要求。结合同学们的写作状况,我设计了本节课的两个学习目标:

  1、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

  2、深入思考,提出独到,深刻的观点。

  二、解决第一个目标

  1、质疑:(2分钟)

  要做到全面地理解材料,你觉得应该怎么做?XX同学你来说说你的看法。(把材料认真读一遍,)然后呢?(找关键句子,词语)你有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步骤供同学们参考和借鉴呢?(没有)好,谢谢你!请坐!

  2、释疑:(8分钟)

  如果阅读材料有步骤,讲方法,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呢?下面,我们以月考作文为例。

  先把材料阅读一遍,然后分四步去全面把握材料。

  1、涉及的因素:画家诉苦:一天画,一年卖

  门采尔建议:一年画,一天卖

  2、材料最关键的地方在那里?

  关键点:用一年时间画,情况就好了。

  3、所引发的问题有背景吗?

  背景:画家诉苦,画卖不出。

  4、自主感悟,转换成自我的见识。

审题作文600字 篇7

  一、比较下列两组作文题,回答问题。1.我们的语文老师

  题目要求写谁?是否有什么限定?适合写什么文体?重点应写人还是叙事?可表现什么主题?

  2.我所希望的语文老师

  本题的题眼是什么?文章应侧重写什么内容?可表现什么主题?

  3.我和语文老师

  本题要求写谁?应重点写人还是写事?可表现什么主题?

  二、请指出下列各题所提出的要求、范围、并判断文体。1.校园里发生的一件事

  中心词为,范围,文体2.春

  文体:,写作中主要运用和的表达方式,表达之情。3.我最喜欢的人

  中心词:,题眼:,范围:

  4.我们学习过的许多课文都表达着、表现着作者对“美好”的感受:望天树的坚贞不屈,乔纳坦为梦想的执着追求,空山中引人深思的婉转鸟语,故乡那让人魂牵梦萦的桂花,羚羊木雕上寄托的真挚的友谊,袁隆平心中那美丽的“寻梦园”……这一切都融入了我们成长的历程。

  现在,也让我们来表达对“美好”的“感受”吧。请以“感受的美好”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内容,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1)用波浪线画出关键词句。(2)补题:感受的美好(3)分析自己补后的题目。

  题眼:范围:一句话概括中心:通过写表现

  5.在我们的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的呵护,也有风霜雨雪的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在经历和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请你以“在600字的作文。

  (1)用波浪线画出关键词句。(2)补题:在中成长(3)分析自己补后的题目。

  中心词:范围:一句话概括中心:

  三、在以上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审题作文600字 篇8

  1、命题性质:关系命题。要讲清感动与出发的关系。

  2、主语的补足:可以是大家,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特定的人、特定的群体、特定的事情。

  3、感动与出发的关系。感动是前提,出发是结果;感动是内在的,出发主要是外在的。

  4、词语的推敲:感动是感悟的,也可以是外在引起的。出发,可以是观念的出发,观察、处理问题的方法方式的出发,也可以是行动的出发。回报社会、关爱他人、立足本职、健康心理都是它的内涵。带着,有时时提醒、时时鼓励的意思。

  5、感动与出发的内容比例。学生可能认为出发是个起始性的词语,因而这方面的内容少得可怜,大部分内容放在感动上,比例失调。最保险的办法是感动和出发交替出现,融为一体,互相作用。其实,出发在这里已经是行动的代名词,包括了行动的过程。

  6、定势思维的干扰。平时写惯了“感恩”之类的话题,结果不动脑筋,生搬硬套。没有把重点放在出发上,偏题了,也偏离了出题者的意图。因为人类任何思想的结果在于行动。

  7、表达方式,最好是叙述、议论、抒情有机结合的散文,议论文次之,说明文难度较大。

  8、思维方法——收放结合。放,就是联想。联想人:家人、友人、师生、各行各业的人;熟人、陌生人;领导、群众;健全的人、残疾人;伟人、凡人;古人、今人;中国人、外国人;大人、孩子;男人、女人……。联想事:雪灾、奥运、震灾、一件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却令人感动的小事……联想物:天地万物为我所用,供我生存,可歌可泣。放,就是所有的段落、所有的文字、所有的材料都要百川归海,回归一个中心,否则就是一堆砖石的堆积,不等于一座精美的楼房。

  9、超凡脱俗难。雪灾、震灾可写,写的人肯定多,但是写出新意难,如何以小见大或另辟蹊径,那就要动动脑瓜了。

【审题作文600字八篇】相关文章:

材料作文怎么审题10-17

话题作文如何审题10-04

小升初作文审题分析06-28

哲理类作文审题立意08-04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09-28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08-09

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11-17

材料作文怎么审题呢03-01

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10-15

中考作文指导:审题技巧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