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时间:2022-11-10 08:54:44 400字 我要投稿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400字(通用2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4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400字(通用25篇)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1

  我最爱吃团子,一想起那白白的外层,香酥的馅,咬起来顺滑可口,回味无穷。再一回想,城里人可比不上我们幸福,汤圆一口一个,吃了五六个才顶一个我们的团子,而且都要买冷冻的,那哪有新鲜的美味?

  腊月初,我就缠着奶奶包团子,她总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不顾爸爸妈妈的阻挠,为我亲自掌勺。每回我都是一边看着奶奶做,一边流口水。奶奶先将青菜切成碎碎的,把肉反复剁,然后把菜和肉一起搅拌,再打两个鸡蛋。随后,开始揉糯米粉,把它揉得有劲道,不粘手即可。最重要的工序出场了,你们可要睁大眼睛:先将揉好的糯米粉先搓成一个球体,然后在中心部分之处开始把它弄成碗状,将拌好的馅塞进去即可。把团子放进锅里,倒入开水,煮5分钟,焖5分钟即可揭开锅,糯米粉钻进你的鼻孔,一股田野的清香漂浮四处。

  啊,家乡的团子,虽比不上KFC,比不上必胜客,但它却包含着奶奶对我的爱!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2

  你吃过的青白团子吗?没吃过,可一定要去尝一尝啊!如果你吃过了,一定还要来我家乡更正宗的地方吃。

  说起青白团子要数青团子更加正宗,那味道无法用词语来形容,特别是做青团子的青汁,闻起来的味道就像青草一般的香味,做青团子的馅一般都是芝麻味的和豆沙味的,青团子的顶上还要印一个“福”字,也可以不印,印了寓意好一点。白团子里面的馅就是咸味的了,比如说有萝卜丝猪油渣的、笋干肉馅的、全肉馅的好吃极了,白团子顶上的字就跟青团子的不一样了,便于区分里面的口味。

  说到青白团子还有一个传说呢,传说清朝末年,正仪镇有个叫赵慧的女子,发现一种酱麦草是做青团子青汁的好原料,而用手工磨地粉做的团子更为柔软细腻,又不粘牙,存放数天不破裂、不变色、不发硬。后来正仪镇中心桥南一片糕团店的陈四宝老大娘从赵慧处学得了这个秘方,从此青团子供应与市场,成了一种色味兼美,绕有乡土特色的点心。

  看到了我的介绍,我猜大家一定也开始流口水了吧,快来我的家乡无锡尝一尝吧!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3

  青团子是从前江南地区清明节扫墓用的祭物,皮子梗糯混杂,馅心酿制粗糙,一般为农家自食。但是现在,青团子成了我们的休闲糕点。

  传说清朝末年,正仪镇有一个叫赵慧的女子,发现一种酱麦草是做团子的好原料,而且用手工磨的粉做青团子更为柔软细腻,又不粘牙,存放数天不破裂,不发硬,不变色。后来,正仪镇中心桥南一家糕点店的陈四宝老大娘从赵慧处学得了这个秘方,从此青团子供应于市场,成了一种色味兼美,饶有乡土特色的点心。

  还有人说还有人说,青团子是用麦雀草汁加入糯米,一起春合,使糯米浸入草汁成泥,变为翠绿色。再用芦叶垫入笼底,蒸熟即成。

  而后在改进青团子馅心上又下了功夫,用百果心,采用枣子去核切成细粒,加白糖,玫瑰花,松仁配合。另一种是豆沙心,采用红豆切成细粒,加白糖即可。

  在这两种馅心做成的团子中镶一小块水晶般的猪油,这样吃起来肥而不腻,压舌生香,其味醇美,从此正仪青团子的色、香、味、胜过苏州黄天源,上海沈大成,闻名苏沪一带。

  如果你想尝尝昆山青团子,来吧,只有这里才有正宗的青团子哟!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4

  我的家乡除了山美水美,还有很多美食,比如山粉糊、食饼筒、嵌糕、泡虾、乌饭麻糍光想想就让我直流口水。但众多家乡美食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要数清明团子。

  我之所以最喜欢清明团子,是因为每年到了草长莺飞的清明时节,就可以让妈妈带我去寻找做青团最重要的材料鼠曲草。田垄路边、菜园中间,往往都能找到鼠曲草,它们长着毛绒绒的叶子,有些开着小黄花。采摘的过程虽然有些辛苦,但更多的却是收获的喜悦。

  采好鼠曲草回家洗干净,再准备好春笋、猪肉、豆腐干、小葱把这些食材切成细丁,炒熟作为馅料。鼠曲草加水煮开,再搅拌成汁,用来和糯米粉,揉成面团子。揉好的面团分成小块,取一块搓圆整成杯状,包入馅料再收口。当然,你也可以把它做成其他形状。做好后,放入锅里蒸,大约十分钟就可以出锅了。揭开锅盖,一个个绿油油、软糯糯的青团就出现在眼前。而这个时候我总是会迫不及待地先咬上一口。啊!我仿佛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清香。

  如果你吃过我们家乡的清明团子,我相信你一定会爱上它的。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5

  我的家乡是有着“鱼米之乡”美称的监利。告诉你哦,我们家乡美食多得很,但我最喜欢那白白的团子。

  每当正月十五的时候,我们全家人都忙活起来做团子。为啥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在元朝末年,农民陈友谅与其他农民,都揭竿而起来造反。陈友谅的娘子潘氏为了犒劳将士们,就用米粉做了许多美食犒劳他们。可是剩下的米粉怎么办呢?这可难不到聪明的主妇们,她们用蔬菜和肉包在米粉团里,还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团子。

  故事讲完了,让我来给你讲讲制作过程吧!

  首先把大米淘洗干净,把它们晾晒到半干时把它们放在炉子中蒸;再磨成米粉后用开水和好,搓成米团后按个凹进去的坑,然后把做好的肉馅放进去。最后放进笼里一蒸,美味可口的团子就大功告成了。

  团子白白的,象征着人们对家的眷念和家乡人对团圆的追求。

  我爱团子,我更爱我的家乡。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6

  春节快到了,外婆准备包团子。我想请教外婆包团子,外婆一口答应了。

  一大早,外婆就忙着做团子的馅,有青菜馅的,有萝卜丝馅的,还有芝麻馅的。外婆拿出了米粉,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包团子就开始了。

  只见外婆用沸水调好米粉,先把米粉搓成一条长龙,再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外婆叫我拿一小块粉团放在手心中搓成圆团,再用手捏成空心的.碗形的圆团,我笨手笨脚地往里填了些青菜馅,谁知还没包住,青菜馅就掉下来了,我泄气了,外婆鼓励我说:“砻糠搓绳起头难多看看,多试试,多来几次就成了”外婆说得对,我该好好学习,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我要学会为止。

  多看看多实践,我得先看看外婆的“手头”,看她是怎样包的。外婆知道我心意,把动作放慢一点,让我看个清楚。包馅的时候,馅不能放得太多,团子收口的时候,左手托着团底,右手边转边收口。我半信半疑,学着外婆的样子,试了试,终于成功了。外婆称赞我说:“你真有心,一下子就学会了包团子”。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7

  一放寒假,因为妈妈要学车,我被发配到了外婆家。春节快到了,按照习俗,外婆外公开始了包团子的工作。

  一大早,外公、外婆就忙着捡菜、剁馅,忙得不亦乐乎。哦,花样还不少呢,有青菜肉馅,有萝卜丝肉馅,有芝麻糖馅,有细沙油馅,

  下午,在外婆的帮助下,做成了我的第一个“团子作品”。我做的团子虽然十分难看,又鼓又软,似乎一捏就会破掉,上面还沾了许多菜星儿。但我还是很喜欢,因为——这是我包成功的第一个团子!

  包完团子就烧水蒸团子,过了十几分钟,团子就热气腾腾地出锅了,“椭圆的”、“小山尖的”、“捏鼻子的”;“白的”、“墨绿色的”,我小心翼翼地咬开皮吃着馅,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的心啊乐开了花!

  最后,我还接受了“点红”的工作,我先开始不理解好好的团子为什么要蘸上红,外公笑呵呵地告诉我包团子是我们这儿的风俗,它预示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好。婆婆点了一点红在我的额骨头上,笑着说:“红红火火呗!”我乐呵呵地笑了。再过两天,妈妈就要来接我了,我一定要自豪地告诉她我不仅学会了一项新技能,还了解了一些年俗文化呢!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8

  清明节,姨姨从老家寄来了一大箱艾草,于是外婆准备做清明团子。

  清明团子是清明节的传统美食。传说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规定寒食节这天只能吃冷食,不能生火做饭。现在寒食节和清明节融合在一起,吃冷食这个习俗保留了下来。

  很快糯米粉揉好了,馅料也拌好了,一切准备就绪。外婆开始示范,大家都围了过来,包括我的小妹妹。只见外婆揪了一团糯米粉,用掌心压平,把馅放在中间,把边上的皮子拎起来,捏在一起,倒扣在铺满树叶的蒸锅上。接着,大家都做起了清明团子。我把糯米粉搓成圆圆的,使劲一压,然后放上馅,把皮子边拎起来,黏在一起。外婆一个劲地夸我做的真好。妹妹皱着眉头憋着嘴沮丧地说:“我做不好。”妈妈接过妹妹的清明团子,蹲下来,对妹妹说:“你做的这个团子很好啊,小小的,妈妈可以一口吃一个。你多做几颗给妈妈吃好不好?”

  十几分钟后清明团子出锅啦。打开锅盖,一个个深绿色的富有光泽的清明团子排列在蒸锅上,清香扑鼻而来。妈妈端了一盘清明团子放在餐桌上,大家围着餐桌吃起清明团子。妈妈说:“今年很特别,大家一起做清明团子,一起吃清明团子。”

  年年艾叶青,年年果泛香。长大以后,我肯定还会怀念起这种味道。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9

  有的毫不起眼的农村,里面却有着县城和城市里见过图片没有品尝过的小吃、面食和糕点。

  有一次过年,家里聚会,妈妈拿点方块形状的米花,很快被抢光。远在天津的表姐,问起名字,更说好吃极了。正是因为她在天津没有卖的,家里剩下的米花全部让她拿走。

  对于我们中国的美食应有尽有,每一个都有自己特色和口味。以前年代,没有别的菜可吃,有什么吃什么,而且每年都不会重样做。现在,就吃野菜都能养生了,真是神奇。有的菜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可以那样做、这样做,父母就变着花样做好。在我的家闲这里,到冬天家里有红薯,偶尔会做红薯团子,爸爸妈妈非常爱吃。

  红薯团子的做法很简单,妈妈不一会就做好了。红薯擦成丝加面粉揉成面团,配上香葱,妈妈揉的时候就能闻到香味,真的很馋。然后,做成圆形,蒸上十五分钟,红薯团子就做好了。

  打开锅盖,红彤彤的红薯丝被包在面里,美食真的也可以如画。再配上点蒜汁,蘸着吃,美味!

  家中只要有食材,在巧手之下,总可以变成美味佳肴。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10

  团子糕点你一定吃过很多种吧,今天我来讲讲象山特有的团子。

  每逢春节,奶奶和大姨婆就会大显身手,做几个象山团子。首先,大姨婆把提前储藏好的艾草,切成如毛线般细细的艾草丝,放进锅里煮烂后捞起,放在架子上暴晒。经过暴晒的艾草蜷缩起来,卷卷的,像卷发一样。在手掌搓来搓去的威力下,一堆艾草转眼成了粉末;接着,把艾草粉与如雪一般的面粉混合,加入清水,揉成一张青色的“脸蛋”。把面团搓成条状,均匀地切成一个个小方块。放在那布满老茧的手掌上,用手指在中间按下,把面团凹成一个个小酒杯状。再用勺子舀一勺豆沙馅料,放入“小酒杯”中,最后把“小酒杯”封住口,揪去多余的面团,揉成一个圆球。

  最后区别于别的团子的重要步骤来了,把圆球放入一个盛满浸泡过的白色糯米的碗中,滚来滚去,滚来滚去,渐渐的,一个小雪球就出现了。用手指在“雪球”中间挤压一下,把染过红色素的米粒放在中间,这样一个象山团子就制作完成了。一个个排列整齐放入蒸锅中蒸熟,团子就出锅了。

  象山团不仅好看美味,还有吉祥的寓意呢!团团圆圆,幸幸福福……象山人的年夜饭一定要吃过团子,就算团圆啦!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11

  细雨绵绵。在木垒坑坑洼洼的小巷中,意外地,我和妈妈发现隐蔽的草丛中有一只颤巍巍,弱小的小奶猫。

  之后,它成为了我家的一员。我把浑身肮脏的它,如获至宝地放进温暖舒适的纸箱子中,深更半夜地给它冲奶粉,我把体弱多病的它,养成了一只健硕的小猫。渐渐地,它越来越肥嘟嘟,从远处向它望去,简直像一只毛绒绒的皮球,所以,我给它起名叫“团子”。

  暑假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团子长大了。现在的它,蜕去杂乱肮脏的灰毛,成为了一只洁白如玉的白猫。没有了一个胆小畏惧的神态,转而是一种骄傲、高贵、冷漠的气质。我想:团子长大了,成为了一只冷艳的小母猫了。果然有一天,我突然望向窗外,看到了一只黑猫的身影,一闪而过。

  又是一场淅淅沥沥的雨。团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午觉睡醒的我慌乱地四处寻找,穿着拖鞋,在菜地里,大院里,邻里,家里寻找它的身影。泪水划过脸颊,我在雨声中嚎啕大哭。之后,我发烧了,大病不起。

  可是,有一天……我在院子门前,看见一只白猫旁依偎着一只黑猫,静静地望着我。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12

  今天,我吃完早饭听奶奶说一会要做团子,我十分开心,就问奶奶:“我能跟你一起做吗?”奶奶笑着点了点头。

  开始做团子了,奶奶先把面粉倒进盆里,再把准备好的温水倒进去,和面粉一起搅拌,直到面粉变成了面。面团揉好以后,我和奶奶一起把面团分成乒乓球大小的一个一个放在旁边。我以前没做过团子,所以我就向奶奶请教,奶奶对我说:“做团子其实很简单的,用右手大拇指在面团上按一个小洞,左手再慢慢旋转,让小洞慢慢变大,能装一小勺馅就可以了。把馅放进去后,再捏起来揉圆就好了。”我照着奶奶说的方法做了起来,可是一直没有成功,不是馅漏出了,就是馅包的太少了。我又连着做了几个才成功。后来我越做越快,做完了所有芝麻馅的。

  做好之后奶奶就开始煮团子了。我帮奶奶把水倒进锅里,把水烧开了,然后把团子放进锅里,放的时候要从锅边滚下去。刚开始的时候,我从中间把团子扔进锅里,热水溅到了我的手上,我疼得哇哇直叫。煮了一段时间团子熟了,我连忙尝了一个,“哇,真好吃呀!”我自豪地叫了一声。

  我觉得自己动手实践不仅很开心,还能提高我的动手能力,真是一举两得啊!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13

  清晨,我一起床便看见奶奶在专心致志地做团子。我赶紧凑到奶奶身边疑惑不解地问:“奶奶你在干什么呀?”奶奶乐呵呵地对我说:“我是在做团子呀!”于是我便撒娇地对奶奶说:“你能教我做吗?”奶奶摸了摸我的头说:“好啊!”于是我便跟着奶奶一心一意地做团子了。

  奶奶先把水和面粉混在一起,然后一直在手里揉捏,然后把面团弄成一半儿一半儿的,拿在手里揉成球,最后压扁。然后把馅儿弄好,把馅儿放在压扁后的面团上,然后包起来,然后把它们放在专门做团子的工具里。我也试着奶奶的方式做了一个,但是我不是多么熟练。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拍了拍我的肩对我说:“常练练多做几个就好了。”我听了奶奶的话,便多做了几个,然后越做越好。

  终于做完了,我问奶奶:“为什么要做团子呀?”奶奶说:“这是祭祖宗和送灶神用的。”“哦,原来是这样。”我说。

  同学们,做团子可是中国的老传统了。大家可以一起到电脑上查一查老传统还有哪些?然后和父母一起行动起来。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14

  去年过年的前一天,姑姑从杭州带回来一条小狗。因为它睡觉的时候喜欢把身子缩成一团,所以我给它取名叫团子。

  团子的耳朵很软,脸尖尖的,有点像狐狸。毛是灰色的,全身毛茸茸的,摸上去就像棉花一样柔软。

  我和团子之间还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有一次,它被奶奶放到房间里来了。大家都在睡午觉,只有我和团子没睡。于是,我们便玩起了抓人游戏。游戏开始了,我追着团子满客厅跑。可谁知它一路奔跑,最后竟然跑到奶奶房间里去了。它跳上床,伸出红红的舌头舔了舔奶奶的嘴巴,还发出吧嗒吧嗒的响声,可把我给笑死了!

  还有一次,我带团子出去散步。我牵着链子在前面跑,它跟在后面追。跑着跑着,它居然跑到我前面去了。就在我快要跑不动的时候,链子突然从我手中滑落下来。不一会儿,团子就不见了踪影。我找遍了整个小区,最后总算找到了淘气的团子。为了找它,可把我累惨啦!

  我喜欢团子,这只又可爱又淘气的小狗。不管它多么淘气,我还是喜欢它。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15

  我们的校园生活充满着乐趣,经常会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上周,我们班就做青团子了!

  记得那天下午,下课的铃声响起,同学们带着各种食材跟着班主任陈老师到了食堂。她给我们分配好了工作,我们就开始忙开了:洗艾草、切肉切菜切笋、洗盆、煮水大家各司其职。所有同学笑着,做着,演奏出了一首美妙的乐曲。所有工序中,最难的是揉粉了。老师将放了苏打粉的艾草煮熟后与米粉揉在一起,我们在一边跃跃欲试。待米粉团略略成型,米粉团温度不再烫手,老师便让我们继续揉粉。于是几个力气大的卷起袖子轮番上阵。这个工作大概持续了半个小时老师才检验过关。

  米粉揉好,馅料炒好,我们就开始做青团子啦!大家围在一张大桌前嘻嘻哈哈地做了起来。揉团,挖孔,放馅,封口,放在蒸架里的箬叶上二十分钟后,碧绿的闪着亮光的青团子出炉啦!我们迫不及待地拿了碗和筷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这就是校园生活的一个场景,我喜欢这个既让我们学到知识,又让我们学到生活本领的校园!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16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吃清明团子等习俗。你知道清明团子是怎么做的吗?哈哈!让我来做给你看吧!

  星期五下午,老师和家长带领我们一起做清明团子。

  走进食堂,只见一张张餐桌上准备着各种食材,有面粉、艾草、豆沙馅等。同学们兴奋极了,迫不及待地想大展身手。阿姨们帮我们把面粉、绿绿的艾草汁、水倒入大脸盆中,揉成面团,大约揉了十分钟,一个光滑的面团便形成了,软软的面团闻起来有股淡淡的艾草香味。阿姨们将揉好的面团分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小面团,分给我们。我先用手揉成一个小球,另一只手大拇指用力往球中间摁,另外四根手指并拢,将小球做成一个“小碗”接着,我在小碗中间挤入豆沙,再慢慢地合拢小碗,把边边捏起来,再轻轻地揉成一个球,这样一个清明团子就做好了。最后,我们把清明团子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蒸锅上,这一群绿色的小精灵真是可爱。

  大约过了15分钟,大家满眼期待地望着新鲜出炉的清明团子,热乎乎的团子无比地吸引人!大家吃着自己包的清明团子。心里乐开了花!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17

  你知道清明团子怎么做吗?哈哈……让我来做给你看吧!

  首先,把已揉好的面团用手搓成椭圆形,再用大拇指在椭圆形的面团中间戳一个坑,然后把大拇指牢牢地固定在坑中央,其余的手指沿着“坑壁”快速地转起来。这时里面的坑越来越大,像极了一个绿色的小碗。我继续转着,发现“小碗”渐渐展开,竟然变成了一个大饼,不像清明团子。我把它拿给妈妈看,妈妈说:“这太扁了,要旁边稍微凸起来一点才可以。”我只好把它揉成团重新做。

  我再次把大拇指固定在面团中央,其余的手指有节奏地转着。我转啊,转啊,面团变成了网兜状,这样可以吗?我战战兢兢地把它递到妈妈跟前,妈妈说:“这次做得不错,可以放馅料了。”我长舒了一口气,心想:“终于要成功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红豆放在“网”中央,接着把“网”用手捏成了饺子状,然后把两边往中间挤,搓成一个绿色的“小圆球”,尽量把表面弄平。最后我把“小圆球”反过来,放在一张沾过水的墨绿色的柚子叶上,一个清明团子就完成了。

  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做的清明团子,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不仅学会了做清明团子,还从中懂得了一个道理:凡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18

  今天,妈妈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妈妈下班后要给我包清明团子!我非常期待。

  开始做清明团子啦!我和爷爷一起把青上面老头和脏东西掐了。爷爷掐得可真快呀,我掐了一个爷爷掐了三个!在我们掐青时,妈妈就把包清明团子的陷一样要地切成末末。现在,把青放在锅里煮上一会儿。利用煮青的时间,把肉熬出油,这样,一会儿炒陷才有味道。

  然后,把肉和其它切成末末的菜都放进去炒,同时煮好的青放进料理机里打成糊。

  现在就是爷爷出手了。把煮好的青和米粉放在锅里,揉着面团。要盆光、手光、面光。

  我也想揉面,可手刚伸进锅里,爷爷把我赶起走了。我只好眼巴巴地看,心里着急得要命。终于揉好了,我迫不急待地抓起一把,搓成乒乓球的样子,再捏着“鸟窝”,放入陷,把“盖子”盖上,清明团子做成啦!我包了两个,妈妈才包一个,真慢!恐怕这回她只能包三个。

  上锅蒸喽!什么时间才有的吃呢?真急人啊!

  15分钟后,终于可以吃了,嗯,真香!|||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19

  新春到,春节到。大年初一吃团子。团子象征着团团圆圆,所以新年吃团子就表示希望一家团圆。话说回来,今天我有兴致,不如包几个团子试试。

  团子怎么做呢?还是来问问奶奶吧!只见奶奶先将面粉倒入盘中,再加上点水,用水将水和面粉使劲搓和。(这叫和面)。面和好了。然后就取一点面团,将其压平,放入陷,包好搓圆就行了。

  看完奶奶做完第一个团子,我也立刻动起手来。由于奶奶已经和好面团了,我就直接扯下一个面团,把它压平,我可我压得不均匀。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把不均匀的地方扯下,贴在中央。可面饼被我撕得不成样了。没办法,我就只放了少量肉馅在里面,合上去,结果合了半天,一不小心就做成了饺子。我又把它扯开重做,最后只做成了个四不象。

  接下来,我又做了几个团子。越做越好,终于做成了一个像样的团子。我越做越有兴致,一连做了8个团子,其中有3个做的很好。

  今天的事告诉我,有些事看似简单,却做起来很难。但是只要坚持做就一定能够成功。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20

  春天悄悄地来了,春分刚过,清明也紧跟着脚步来了。

  清明节,让我最振奋的就是吃清明团子啦!它被装在盒子里,一个一个紧挨着,看起来诱人极了。

  我迫不及待的取出一个想尝尝看。但是我先打量着这团子,它碧绿碧绿的,浑身滑滑的,嫩嫩的,似乎在说:“我身上滑滑的,看你肿么拿!”我紧紧地捏着它,好像生怕会掉下去弄脏似的。

  咬上一口,清明团子清香可口,里面的豆沙馅香甜柔滑,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又情不自禁地咬上了一口······

  这样好吃又好看的清明团子,究竟是怎样做的呢?我上网查了查,原来是这样做的——

  先把艾草洗干净,沥干。然后烧一锅水,把艾草放进去煮,捞出,捣烂。再把艾草糊糊倒进糯米粉里,揉成团,一边揉还得一边加水。“真麻烦!”我想。接下来的事可就简单了。把大面团分成一个个小面团,再以自己的口味加入馅料,搓成团,最后蒸一蒸,好,香味扑鼻的清明团子就做好了!

  我吃着香糯爽口的清明团子,那感觉别提多美了!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21

  春节快要到了,按照家乡的习俗,我们今天包团子,也是意味着团团圆圆过大年。

  早上,外婆一大早就起来做馅,有萝卜丝的,有青菜馅的,还有豆沙馅的。萝卜丝馅是把萝卜切成萝卜丝,切好后再放在锅里加上肉和其他的作料炒一炒就可以了。青菜馅是把青菜切成一块一块的,同样的也是加上肉和其他作料放在锅里炒熟。豆沙馅则是把赤豆做成泥烧熟。白天,外婆把各种馅都准备好了,晚上,外公帮我们把水倒在米粉上搓,把米粉搓成米团,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搓好后就可以包团子了。看着妈妈包团子觉得很简单,我也赶紧洗手,拿起一个米团像妈妈一样搓圆形,再把这个米团搓成半圆形,在里面放上一些馅,用手把团子口捏拢,一个团子做好了,我就接着往下做,我做了三个但做得很难看,看来做团子还真不简单,我还做了一个像雪人一样的团子。外公把做好的团子放在蒸笼里,放在锅上蒸了大概二十五分钟。

  团子蒸好了,我拿了一个我做的团子吃在嘴里,感觉自己做的团子特别的好吃。看着每个团子都是最美的,特别它们寓意着我们家团团圆圆。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22

  快过年了,常州的风俗是要包团子的,我很期待这天的到来,因为刚出炉的团子又香又糯,特别美味。

  终于盼到了做团子这天。外婆很早就起床了,忙着准备做团子的食材。我很兴奋,想到起床就有美味的团子吃,于是也起了个大早看包团子。外婆先生火烧水和面,她告诉我:“团子要用糯米和米粉按比例调和,米粉要用滚烫的开水先调匀,然后放入干米粉里面揉到适当的硬度,这个过程很考验力道,如果力道不到位就会导致面不够筋道,这些可都是经验。”哦,原来做团子还有这么多学问哪。

  开始做团子了,我很想试试,就问外婆能不能让我自己做几个,外婆答应了。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拿了一些米粉团,在手里揉来揉去,可能是我初次做没经验,馅包得太多了,刚刚包好馅就流出来了,看上去丑陋不堪。一连尝试几次都失败了,就在我想放弃时,外婆对我说:“孩子,不要着急,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如果这样什么也做不成。来,我教你。”听了外婆的话,我决定重新学着包,尝试了几次,终于成功了。虽然没有外婆做的好看,但至少馅不会流出来了。

  以前我都是看着别人做团子,这次我自己也学会做团子了,吃着自己包的团子,真的好开心呀!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23

  在记忆的长河中,儿时的生活犹如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最令我难忘的还是那很有嚼劲的、香甜可口的糯米团子。

  那时候我还很小,每当过年的时候,总吵着要奶奶给我做糯米团子。这时候奶奶总会笑着答应着给我做。

  记得那时,奶奶先把糯米粉拿出来放在已经整理好、洗好的面板上,再让小小年纪的我搭把手帮忙把水装在碗里拿过来,便开始了制作:只见奶奶一手拿着碗,一边用另一手用手和着面粉,而帮上忙的我只好在旁边看着。当面和好事时,奶奶便会把面放一会。然后便去煮红豆汤,当红豆汤煮好时,馋嘴的我,总会吵嚷着要喝。这时,奶奶便会不紧不慢的从锅里舀出来一碗给我喝,当我一杯下肚后,总会吵着要第二碗。当一锅红豆汤被我这个“吃货”吃完时,面团也已经好了。这时,奶奶便会把剩下的红豆捣碎,加入红糖,搅拌均匀,然后再把面团搓成一个个小面团,放入锅中煮熟,这时,熬不住性子的我,总会嘟着嘴说:“好了么,奶奶!”奶奶看见我的囧样,笑着说:“快好了,小馋猫!”当糯米团子煮好时,奶奶就拿出来,在红豆泥上滚几下,然后再喂我吃,那是我总会仿佛迟到了山珍海味那样高兴。

  回忆现在,很久没吃过奶奶做的糯米团子了,不知何时才能吃到。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2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清明节,作为吃货的我,在拜祭祖先的同时,还要大饱口福,吃上几个我最爱的---青团子。

  青团子,是我们江南这边的清明时令特色小食。听奶奶说,青团子是用麦草的汁水和糯米粉混合而做成的,首先,把包好的青团子放在蒸笼上蒸,十五分钟后,就可以变成这油绿如玉的青团子了!

  每年春天,大街小巷都能看见这翡翠般的青团子!它们扁平的、绿绿的,整齐的放在粽叶上,像一个个胖胖的连体娃娃。光看那青翠欲滴的外表,我已经垂涎欲滴,迫不及待了!

  咬下第一口时,吃到了既松软又像泡泡糖一样青绿色的麦草“外套”,一咬,那QQ的感觉便在一瞬间变成了蓬松的口感,我仿佛在一望无边的、绿油油的麦草间狂奔着!咬下第二口时,尝到了糯糯的豆沙,那甜甜的感觉瞬间融化到心底,让我回忆起幼时的甜蜜往事!咬下第三口时,豆沙和青草“外套”两者混合在一起,甜甜的豆沙裹着青草的清香,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啊!美味可口、清香扑鼻的青团子,你就是我的最爱呀!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 篇25

  快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包团子,我家也不例外。看到妈妈包的团子圆滚滚的,一个个白白胖胖,我羡慕极了。我缠着妈妈要求她教我包团子。妈妈笑着说:“教你可以,不过你要认真学,不能虎头蛇尾哦!”“Yes,MissFeng!”我爽快地答应了。只见妈妈熟练地包了起来:先从盆里抓一团软软的米粉,然后用灵巧的双手捏成一个窝窝头,再在窝窝头中放入肉馅,最后将窝窝头封口。这样,一个小巧玲珑的团子就大功告成啦!

  哈,原来包团子如此简单,我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可是轮到我搓米粉的时候,它们居然一点不听我的使唤,我要捏圆的,它却偏是方的,我要它立起来,它偏偏塌了下去,它好像在故意跟我作对似的。弄得我手足无措,手上脸上全是米粉。妈妈看出了我的囧样,忙过来给我帮忙。在妈妈那神奇的双手指点下,我终于包出了一个圆滚滚光溜溜的大团子,我开心极了。

  包了几个普通的团子,我又心血来潮了,我试着做了几个形态各异的团子,心形的,方形的,猪头形状的,小熊形状的……一个个花样百出,看得妈妈哈哈大笑,我自己也直流口水。

  团子终于出笼了,吃着我亲手包的热腾腾的怪模怪样的团子,我感觉好有趣,好自豪。

【描写家乡团子的作文】相关文章:

我爱家乡的团子作文04-29

关于家乡的美味小吃——团子 作文600字的作文01-19

人口团子作文01-25

元宵的团子作文06-24

清明团子作文08-19

清明团子初中作文08-28

美味的清明团子作文01-16

做清明团子作文12-29

做清明团子作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