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必考知识点

时间:2023-07-12 12:35:46 宗泽 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一语文必考知识点

  在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一语文必考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

初一语文必考知识点

  初一语文必考知识点

  1.[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2.[转弯抹角]抹角:挨着墙角绕走。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3.[张皇失措]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4.[荡然无存]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5.[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6.[情郁于中]有的情感积聚在心中。

  7.[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8.[大庭广众]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9.[长途跋涉]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10.[穷愁潦倒]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11.[风尘苦旅]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辛苦。

  12.[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

  13.[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14.[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15.[销声匿迹]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用于人或事物。

  16.[周而复始]周:环绕一圈;复:又,再。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17.[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18.[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褒义词。

  19.[在劫难逃]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贬义词。

  20.[束手无策]像捆住了双手,没有一点办法。

  初一语文必考知识点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初一语文必考知识点

  重点字词(加粗字听写,常规字了解):

  1.《散步》莫怀戚(qī)

  嫩芽分歧(qí)取决诀别熬

  拆散折断(zhé)折(shé)本折(zhē)腾

  粼粼一霎(shà)时刹(chà)那间刹(shā)车

  各得其所:每个人都得到好的结果。

  例句:妈妈在跳舞,爸爸看电视,爷爷听广播,大家各得其所。

  2.《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瘫痪暴怒饶恕捶打烂漫暴躁干燥憎(zēng)恨

  憔悴荟萃萃取纯粹纳粹鞠躬尽瘁心力交瘁

  宿(sù)舍星宿(xiù)一宿(xiǔ)絮叨(dāo)叨(dáo)咕

  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例句:听了春游去游乐场的消息,我喜出望外。

  3.《羚羊木雕》张之路

  攥脸颊反馈犄(jī)角逮(dǎi)着玩羚羊

  抹(mǒ)泪抹(mā)布拐弯抹(mò)角

  自作主(zuò)张作(zuō)坊

  4.《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

  隐匿(nì)繁衍(yǎn)菡萏(hàndàn)攲(qī)斜

  祷告祈祷(qídǎo)

  销声匿迹姊妹繁杂徘徊覆盖

  阴影荫(yīn)蔽荫庇(yìnbì):庇护

  并蒂真谛谛听缔约缔交

  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划线部分默写)

  内集:家庭聚会。讲论文义:谈论诗文。因:凭借。

  俄而:不久,一会儿。引:拉。顾:回头看。去:离开。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

  初一语文必考知识点

  1.《春》朱自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2.《济南的冬天》老舍: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3.《雨的四季》刘湛秋: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而又美丽的旋律,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深意。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人的心灵。被誉为中国抒情诗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4.《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5.《散步》莫怀戚:莫怀戚,1951年出生,重庆人。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散步》《诗礼人家》等。

  初一语文必考知识点

  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风筝》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二心集》等。

  ②《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③《散步》作者莫怀戚。

  ④《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著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沙子》、《沉船》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⑤《荷叶》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⑥《世说新语》,南朝宋国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写法。

  寂寞(m)吐蕾(lěi)嫌恶(wù)可鄙(bǐ)惊惶(huáng)瑟缩(sè)虐杀(nvè)堕落(du)诀别(jvé)怦怦(pēng)撒谎(sā)严厉(lì)伤疤(bā)寒颤(zhàn)攥着(zuàn)嫩芽(nèn)分歧(qí)拆散(chāi)霎时(shà)脚踝(huái)匿笑(nì)祷告(dǎo)妄弃(wàng)惊讶(yà)倘若(tǎng)笑嘻嘻(xī)

  苦心孤诣 毫无怨恨 无可把握 恍然大悟 不可抗拒 形影不离 无可挽回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步履蹒跚 相委而去 诚实守信 聪颖机智

  3、课文内容把握。

  ①《风筝》以饱含哀伤的笔调,回忆了自己毁坏童年的弟弟自制的风筝一事,表达了作者深深的自责和忏悔之心,也告诉人们游戏事儿童的天性,应当加以保护。

  ②《羚羊木雕》一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父母之间的一场矛盾。赞扬了孩子们纯洁无私的友情,也含蓄的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③《散步》这篇散文,通过一家三代散步的事,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责任感。

  ④《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⑤《纸船》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

  ⑥《咏雪》客观的叙述了谢家子弟在寒雪日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

  ⑦《陈太丘与友期》记叙了元方和来客的对话,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从而强调了“信”和“理”的重要。

  二、针对性练习

  (一)默写:

  1、请写出《咏雪》中父、兄、妹咏雪的三句诗句:

  ①

  ②

  ③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如下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期行 ②去后乃至 ③尊君在不 ④门外戏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是有理还是无理?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对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陈元方进入家门后不顾友人。

  B.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元方进门后不再看他。

  C.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以(表示好感)。陈元方进入家门后没有回头看(他)一眼。

  D.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陈元方不顾友人自己进入家门。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期) 去(离开) 委(委任)信(信用)

  B.期(约定时间) 去(离开) 委(舍弃) 信(信用)

  C.期(日期) 去(到……去) 委(舍弃) 信(相信)

  D.期(约定日期) 去(去往) 委(委托) 信(相信)

  3.请指出以下称呼所指代的对象。

  ①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尊君:

  ②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君:家君:

  4.对这段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元方反驳友人,可见他明白事理,聪明机智。

  B.友人迟到在先,责骂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是个既”无信“又”无礼“的人。

  C.陈太丘不与友人打招呼就独自上路,陈太丘不讲信用。

  D.由陈元方的言行可看出其父陈太丘应是个守信懂礼的人。

  参考答案:

  1.C

  2.B

  3.①即”令尊“,指代陈太丘 ②”君“即”您“指代友人”家君“即”家父“指代陈太丘

  4.C

  初一语文必考知识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嬉xī戏 风韵yùn 慷慨kǎi 金窖jiào 抢劫jié 泯mǐn灭

  禀bǐng告 厄è运 掳lǔ 皎洁jiǎo 险象迭dié生

  2.解释下列词语。

  (1)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2) 闲适:清闲安适。

  (3)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4) 泯灭:丧失。

  (5) 厄运:不幸的命运。

  (6) 落难:遭遇灾难,陷入困境。

  (7)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8) 险象迭生:危险的现象不断地发生。

  二、重点句子

  1.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2.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 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三、文学(文体)常识

  1.《人生寓言》选自《周国平文集》,作者是当代著名诗人、哲学家(称谓) 周国平(人名)。

  2.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律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初一语文必考知识点

  一、重点字词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碣(jié)石 澹(dàn) 竦(sǒng) 峙(zhì) 堤(dī)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次北固山下 次:停泊。

  (2) 最爱湖东行不足:不够。

  (3) 路转溪桥忽见 见:出现。

  二、重点句子

  1.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4.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观沧海》中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中表达丰收带来的喜悦之情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8.《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文学常识

  1.《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2.《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是唐朝诗人王湾。

  3.《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4.《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选自《稼轩长短句》。这首词的作者是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著名爱国词人,词风以豪放著称。

  5.《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其作者是元朝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

【初一语文必考知识点】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文学常识01-28

中考备考语文必考名著知识点总结06-09

小升初100个语文课外必考知识点03-23

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12-15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比喻句好处及分类08-10

初中语文必考知识点古诗词填空03-14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06-28

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09-27

语文八年级下册必考知识点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