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返复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3-06-14 14:55:28 志升 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劝返复学工作总结(精选9篇)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动,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有许多的艰难困苦,我们要做好回顾和梳理,写好工作总结哦。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劝返复学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劝返复学工作总结(精选9篇)

  劝返复学工作总结 1

  根据安徽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转发《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疑似失学儿童情况核查和劝返复学工作的通知》,宣州区教体局立即组织开展了全区疑似失学儿童情况核查和劝返复学工作。现将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落实情况

  1、及时部署。此次收到的20xx年9月1至20xx年8月31日未在学籍系统中注册的义务教育疑似失学儿童数为341人。区教体局按其户籍所在地,各乡镇办事处中心学校组成摸排小组,立即制定摸排核实方案,立即启动,开展摸排核实工作。3月14日前,完成了复核和劝返工作。

  2、主动协调核查到位。各学校第一时间向所在地政府汇报,主动同当地公安户籍部门、村(社区)委会、儿童福利院等部门联系,采集更多利于摸排核实的相关信息,并走村串户上门摸排或电话信访,顺利完成对这些学生目前状态的信息材料复核采集工作。

  二、基本信息

  1、户籍原因:因户籍原因导致身份信息未及时变更20人。其中,死亡未注销户籍的12人;已迁出等情况8人。

  2、在校有学籍:实际在校就读且有学籍的189人,其学籍系统登记的身份证号与户籍身份证号不一致,目前区内能查询到的学籍信息,均已按照户籍信息提供的身份证号进行修正、完善。

  3、省内就读无学籍:经摸排走访确定在省内就读的12人。其中,在其他县市区就读的.、且目前未发现确定有学籍的9人,3人在本区内上学,因入学时不足龄等原因未建学籍,正在按既定程序申请补办学籍。

  4、省外就读无学籍:经摸排走访确定在省外就读的、根据名册表提供的身份证号无法查询学籍的41人。这些学生有的是父母离异,随一方监护人到外地随亲就读;有的随双亲外出,在异地就读(1人在香港)。

  5、延缓入学4人,目前在幼儿园就读。

  6、超龄离校或已初中毕业的13人。

  7、失踪失联:经摸排走访,失去联系的33人,有的母亲来自云贵川等地,很小便被家人带出。有的是父母离异多年,自小跟随一方监护人外出随亲就读。至今,当地派出所、村委会,甚至家人多年无法取得联系。

  8、出国在外11人,基本都是随父母(或其中一方)出国在外。

  9、因病因残17人,其中,有的仍在宣城市福利院(4人);有的在外接收康复治疗;有的重度残疾的无法入学。目前,其户籍所在地学校,正在研究制定就学方案,解决其入学问题。

  10、入寺入教1人。

  11、打工务农、在家上学及其他原因的,无。

  三、下步工作。

  1、继续跟进,及时追踪。对在省内外就读“无学籍”的学生,了解其“无学籍”的原因,宣传有关学籍管理政策,确定其是否因为学籍系统的身份证号与户籍系统身份证号一致,将学籍系统的身份证号保持与户籍信息一致。

  2、继续扎实做好劝返复学工作。针对我区失学儿童主要是因病因残(重度)儿童的特点,决定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通知》(皖教秘基[20xx]116号),的要求,做好送教上门工作。针对唯一1例“入寺入教”的适龄儿童,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及劝返复学工作,及时报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全力配合政府及相关各部门切实解决好失学儿童入学困难。

  3、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依法完善和建立健全重点监测工作制度、辍学登记报告制度、劝返复学工作制度、个体帮扶工作制度等各项义务教育控辍保学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好义务教育各项免补救助惠民政策,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其顺利完成义务教育。

  四、主要困难。

  1、信息不全,导致摸排困难、联系困难。此次下发给我区的341名疑似失学信息,只有姓名、户籍所在地、身份证号等信息,户籍信息很多不能反映实际居住情况,市区的有些户籍仍然是多年前的“挂户”、“集体户”信息,有的房屋信息已经注销,即使走村入户,也存在查询不到信息的现象。

  2、严重残疾儿童入学难,如重度脑瘫儿童和多重残儿生活不能自理;尚有极少数适龄残儿随父母迁往外地,不能顺利实施送教上门。另外,送教上门工作师资人员配备得不到保障,送教老师缺乏相对专业的培训,导致送教对象受教育面不够,送教效果不理想,家长未予以认同,逐渐产生排斥心理。

  3、极少数失学儿童劝返难度较大。

  劝返复学工作总结 2

  为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疑似失学儿童情况核查和劝返复学工作的通知》(浙政督办函〔20xx〕2号)精神,我县开展了疑似失学儿童情况核查和劝返复学工作,我县共有需要核查的疑似失学儿童329名,经核查,户籍原因10名,在校有学籍262名,省内就读无学籍1名,省外就读无学籍9名,延缓入学16名,超龄离校3名,疑似失踪失联19名,出国在外9名,应劝返复学儿童为0。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做好疑似失学儿童情况核查和劝返复学工作是贯彻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实现国家“义务教育有保障”的重要举措。各乡镇(街道)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建立健全了疑似失学儿童情况核查和劝返工作机制。各乡镇(街道)建立了专项工作小组,落实专人负责,精心制订好疑似失学儿童情况核查和劝返工作方案。

  二、全面摸排,认真核查

  各乡镇(街道)组织专职人员,采取入门入户到人的方式逐一核查,按照“疑似失学儿童情况核查结果分类统计标准”进行甄别,全面准确掌握适龄儿童未接受义务教育情况。对每一位疑似失学适龄儿童,及时提取有关佐证材料,做到数字清、人数准、去向明,确保核查信息准确无误。在2月28日前基本完成疑似失学儿童情况核查工作。

  三、精准施策,劝返复学

  各乡镇(街道)根据摸排到的失学辍学原因,协调相关部门力量,精准施策,解决失学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针对核查后发现的失学人员,各乡镇(街道)对流失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宣传教育,提取流失生佐证材料及信息,开展动员劝返工作,并与学校办理劝返人员接交手续,确保流失学生尽快返校就读,并建立完善劝返复学工作台账。对返校就读学生,中小学强化保障措施,指导学校建立一对一的关爱帮扶机制,切实增强他们学习自信心、有效性和获得感。

  四、数据准确,按时上报

  各乡镇(街道)在核查和劝返复学期间,认真填写《疑似失学儿童个体情况汇总表》(县教体局单独发至各中心学校、街道教育工作站),并于2月28日前将附表纸质版和电子版及有关佐证材料一并报送至县教体局。

  五、加强督查,严肃问责

  开展督查,及时纠正对核查工作不认真、对控辍保学工作不重视、劝返复学工作不力等情况。

  各乡镇(街道)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认真制定核查专项工作方案,成立核查、劝返工作小组,明确小组成员单位、村(居)委会、中小学校工作职责。

  各乡镇(街道)、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按照具体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抓好各项工作。

  劝返复学工作总结 3

  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失学儿童劝返复学及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是保障群众根本利益,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历下区教体局始终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巩固率作为重中之重抓在手里,确保让每一个孩子依法接受义务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更好的教育。

  一、提高政治站位,组建专班控辍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济南市教育局“控辍保学”工作的相关会议精神和济南市教育局印发的《济南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有关工作的通知》的工作要求,我局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律规定,组建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职能科室、学校主要负责人及学籍管理员为组员的控辍专班队伍。采取按学校学区“划片分工,属地管理”的措施,对前期梳理的524条非真实性失学信息及161条需劝返复学信息进行专项部署、实地摸排和入户劝返。截至8月底,非真实性失学的核实和劝返复学工作全部完成,实现“双清零”。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学籍管理工作,切实控制中小学生辍学现象,保障残疾儿童和特殊家庭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确保实现已核实的非真实性失学和已劝返复学数据“零反弹”。

  二、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控辍

  区教体局和各学校加强与公安、民政、卫生健康、残联部门和街道办的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各部门在控辍保学工作中的职能优势,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依托公安部门户籍登记平台将本区内的失学未成年人进行逐一排查,摸清去向,跟踪到人,切实做好非真实性失学数据核查。依托卫生健康及残联部门对辖区残疾儿童进行排查,建立失学残疾儿童专门台账。联合民政、卫生健康、残联部门组成专家组对失学残疾儿童进行逐一甄别,对具备接受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由学校会同社区居委会及时做好劝返复学工作,形成管理网络和工作的合力。

  三、抢抓关键节点,实施精准控辍

  开学是抓好“控辍保学”工作的首要环节,教体局及各学校积极开展以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内容,以“控辍保学”为宗旨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教育脱贫攻坚“回头看”解决“义务教育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有关要求,将“控辍保学”工作前移,将“控辍保学”关口前移,切实把好“控辍保学”第一关,认真组织学生入学。各学校对可能流失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和残疾儿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到校。对学生入学情况进行清理,建立辍学学生台账,进行家访动员,按规定时限逐级将辍学生名册上报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会同社区居委会劝返动员辍学生复学。加强档案建设和学籍的管理工作,建立规范的'休复学、转出、转入手续,对各校辍学及劝返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并量化评比,形成“新生进得来、在校留得住、辍学劝得返”的精准控辍新格局。

  四、强化个别服务,开展送教上门

  对特殊儿童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是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改善重度残疾儿童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历下区教体局、济南市黎明学校对适龄重度残疾儿童进行了认真的摸排和梳理,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家庭生活现状和孩子残疾程度,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四名送教上门儿童,黎明学校为每名儿童确定了两名送教教师,并规定了每周送教最低次数及课时,以确保四名儿童能最大限度的接受应有的教育。

  劝返复学工作总结 4

  5月6日,我校认真对照文件执行,高质量按文件要求完成相关工作。现就相关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及时成立领导工作小组

  接到上级文件和疑似失学儿童信息后,我校及时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思路,分解工作任务。各工作小组成员责任明确,时间节点明确,工作要求明确。

  二、逐一认真开展核查甄别

  我校根据30名疑似失学儿童的信息,依据学生的户籍,与村委会对接,摸准疑似失学儿童的.真实信息,采取入门入户到人的方式,对每一位疑似失学儿童情况进行逐一排查,对不在当地的疑似失学儿童,工作组成员也是几经电话周转联系,摸准疑似失学儿童的去向,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逐一甄别,此次摸底排查的信息数据真实可靠。对于I至M类的未返校学习的儿童,我校会做好后续的跟踪工作。

  三、细致做好信息采集工作

  根据我校30名疑似失学儿童现状逐一进行分类:B.在校有学籍18人,C.省内就读无学籍1人,D.省外就读无学籍2人,G.失踪失联2人,I.因病因残3人,L.在家上学1人,M.其他原因3人。

  劝返复学工作总结 5

  1月25日,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教育局高度重视,我室认真对照文件执行,高质量按文件要求完成相关工作。现就相关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及时成立领导工作小组

  接到上级文件和疑似失学儿童信息后,我室及时成立以教育局汪丽美副局长为组长,方卫德、徐素琴为副组长,各责任督学为组员的领导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思路,分解工作任务。各工作小组成员责任明确,时间节点明确,工作要求明确。确定我室徐素琴为具体工作联络员,负责与市教育局督导处、省厅对接相关工作。

  二、逐一认真开展核查甄别

  我室根据185名疑似失学儿童的信息,依据学区划分原则,将疑似失学儿童分至全县乡镇28个学校。新学期开学后,责任督学对责任片学校进行逐一的对接指导,各学校成立疑似失学儿童工作小组。工作组成员和公安、社区居委会对接,摸准疑似失学儿童的真实信息,采取入门入户到人的方式,对每一位疑似失学儿童情况进行逐一排查,对不在当地的疑似失学儿童,工作组成员也是几经电话周转联系,摸准疑似失学儿童的去向,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逐一甄别,逐一建档,逐一汇总,此次摸底排查的信息数据真实可靠。工作组人员极力做好劝返工作,目前我县有5名儿童返校学习,对因病因残不能到校学习的儿童,学校也通过送教上门的方式解决孩子学习问题。对于I至M类的.未返校学习的儿童,我室会做好后续的跟踪工作。

  三、细致做好信息采集工作

  3月1日,各学校及时上报了疑似失学儿童的核查情况信息汇总表。我室第一时间对各校上报的信息进行整理汇总,依据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疑似失学儿童情况核查和劝返复学工作的通知》中的附件2《疑似失学儿童核查结果分类统计标准》,根据我县185名疑似失学儿童现状逐一进行分类:A.户籍原因10人,B.在校有学籍85人,C.省内就读无学籍12人,D.省外就读无学籍19人,E.延缓入学2人,F.超龄离校5人,G.失踪失联12人,H.出国在外15人,I.因病因残12人,L.在家上学5人,M.其他原因8人。劝返复学儿童5人。我室已将数据上报县教育局和淳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劝返复学工作总结 6

  为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证每一个适龄青少年充分享有法律规定的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做好疑似失学儿童情况和劝返复学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于20XX年1月10日,在城南镇三楼会议室召开疑似失学儿童核查和劝返复学工作会议。

  会上,分管教育领导解读了疑似失学儿童核查及劝返复学工作的背景及重要性,并对该项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布置,主要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动员部署阶段;第二摸排核查阶段;第三整改和总结上报阶段。随后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主任、德育处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要求教导处要高度重视,紧扣时间节点,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核查和劝返工作。

  分管教育领导陈委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保障适龄儿童、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打好控辍保学这一仗,决不让一个适龄儿童流失;二是压实责任,协调配合。要求学校教导处充分分利用春节假期外出人员返乡过节的大好时机进村入户,逐一核查疑似失学儿童情况,把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所有适龄儿童能上学、上好学,使我镇辖区疑似失学儿童核查和劝返复学工作取得实效。

  现将我镇按照省市及县的要求,利用寒假进行进村入户,了解疑似失学原因,并建立疑似失学儿童台账,逐一核查劝返疑似失学儿童,做到了数字清、人数准、去向明。

  劝返复学工作总结 7

  为进一步全面深入抓好义务教育普及、巩固、提升工作,落实明政办秘〔20XX〕1号关于做好疑似失学儿童情况核查和劝返复学工作的通知,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集学校及各村书记召开会议,积极部署疑似失学儿童情况核查和劝返复学工作,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该项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动员部署阶段,时间在3月2日上午下班前完成,以召开动员部署会,制定核查专项工作方案,成立核查组和劝返工作小组,明确村委会、中小学校工作职责,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及措施要求为主要事宜;第二阶段是摸排核查阶段,要求在3月4日上午前采取入门入户到人的方式逐一核查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8月31日出生未在学籍系统中注册的义务教育疑似失学儿童情况,摸出真实失学儿童数据,全面准确掌握适龄儿童未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第三阶段是集中整改和总结上报阶段,要求在3月5日前要按照边摸排核查边整改的工作思路,扎实抓好疑似失学问题整改,并根据摸排核查和整改落实情况,填报相关表册报上级单位汇总。

  下一步,镇党委将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明确职责,加强沟通和联系,发挥职责作用,开展好核查和劝返复学工作。同时,落实“行政一把手负责制”,抓好依法控辍、行政控辍,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标,辍学率不超标,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失学辍学儿童少年,要按照“一家一案、一生一案”精准制定帮扶、资助方案,统筹各类政策,确保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对返校就读学生,要强化保障措施,指导学校建立一对一的关爱帮扶机制,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想状况,给予个性化辅导,切实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有效性和获得感。同时,要对核查和劝返复学工作的真实性负主要责任,确保核查数据准确有效,切实抓好核查和劝返复学工作,力争实现该入学的一个不能少,已入学的一个不能走。

  劝返复学工作总结 8

  为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工作,保障中小学生完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防止学生辍学,有效提高我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水平,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利,促进我校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我校教师做到了齐抓共管,常抓不懈,加大了控制流失生的管理力度: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控辍保学”工作,以身作则,带领全体教师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增强教师依法治教的意识,并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认真执行学籍管理制度,对转出转入学生建立健全档案。多次在会议上重点强调要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并做了具体的指示和分工,各班做好入学情况调查统计、汇报、及劝返工作。实行了流失生与个人评优、职称晋级挂钩,对班级有流失生的教师,决不予评优和晋级。力争各年级的巩固率达到100%。

  二、制度完善,落实到位。

  开学初期是劝返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学校制定以下劝返制度:

  1、新学期开学第一周,学校集中对未报到的学生进行摸底造册,落实人员逐生督促其入学报到。

  2、在校生无故不到校上课,班主任应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家访,说服学生及早返校。

  3、学生因厌学、学习困难、家庭困难等有辍学倾向的,班主任、学科教师要及时家访,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并从学习、生活、思想方面对辍学倾向生以关心帮助,鼓励其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学业。

  4、学生辍学,班主任主动上门进行说服动员工作,说服动员后三天内(不含双休日)仍不返校的,可由学校协助做好劝返工作。

  三、措施得力,工作到位。

  防止学生辍学,开学虽是重点,但功在平时:

  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寄宿学生及流动人口子女是辍学的易发群体,在常规教学中我校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在严格落实“两免一补”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相关政策,广泛发动社会各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以帮扶为主,做到学生不因贫困辍学;

  二是加强师德教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尊重爱护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三是对学困生因材施教,适当降低教学、考试难度标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组织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力,使他们爱学、会学、学会,始终保持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对所谓的“后进生”更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进取。如采取教师辅导,学科兴趣小组辅导,班委会谈心、交流思想等形式,使他们在同龄人的帮助下找到共识,找到知音,同时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使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找到了自信,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是继续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积极召开家长会,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对学生给予学习上关注、生活上关心、心理上关爱,加强课业学习指导、心理咨询和安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五是让学生树立自信,体验成功。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学生亦如此。我们对每个学生不要盲目要求过高,而应根据实际低起点、严要求,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要坚持学生“人人有特长,个个能成才”的教育理念,我们让每个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并让他们每个人都能“摘到果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的责任在于教育,只有使每一个应受教育的公民接受教育,才能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化素质。虽然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会有各种问题摆在面前,但只要我们有信心,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都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面临失学的学生有了读书的条件,端正了学习态度,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每一孩子都愿意在学校里读书、学习。多年来,我校教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在高尚师德的熏陶下采取以上措施,有利推动了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的提高。为实现“两基”目标奠定了基础。

  劝返复学工作总结 9

  1月25日,接到省市人民当局教导督导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疑似失学儿童环境核查和劝返复学工作的看护》,我县人民当局办公室、教导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教导局高度看重,我室认真对比文件执行,高质量按文件要求完成相关工作。现就相关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实时成立领导工作小组

  接到上级文件和疑似失学儿童信息后,我室实时成立以教导局副局长为组长,为副组长,各责任督学为组员的领导工作小组。订定工作,明确工作思路,分化工作任务。各工作小构成员责任明确,光阴节点明确,工作要求明确。肯定我室徐素琴为具体工作联结员,负责与市教导局督导处、省厅对接相关工作。

  二、逐一认真开展核查甄别

  我室依据185名疑似失学儿童的信息,根据学区划分原则,将疑似失学儿童分至全县乡镇28个学校。新学期开学后,责任督学对责任片学校进行逐一的对接指导,各学校成立疑似失学儿童工作小组。工作构成员和公安、社区居委会对接,摸准疑似失学儿童的真实信息,采取入门入户到人的方法,对每一位疑似失学儿童环境进行逐一排查,对不在当地的疑似失学儿童,工作构成员也是几经电话周转联系,摸准疑似失学儿童的去向,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逐一甄别,逐一建档,逐一汇总,此次摸底排查的信息数据真实靠得住。工作组人员死力做好劝返工作,目前我县有5名儿童返校学习,对因病因残不能到校学习的儿童,学校也通过送教上门的方法办理孩子学习问题。对付I至M类的未返校学习的.儿童,我室会做好后续的跟踪工作。

  三、过细做好信息采集工作

  3月1日,各学校实时上报了疑似失学儿童的核查环境信息汇总表。我室第一光阴对各校上报的信息进行整理汇总,根据省人民当局教导督导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疑似失学儿童环境核查和劝返复学工作的看护》中的附件2《疑似失学儿童核查结果分类统计标准》,依据我县185名疑似失学儿童近况逐一进行分类:

  A、户籍原因10人。

  B、在校有学籍85人。

  C、省内就读无学籍12人。

  D、省外就读无学籍19人。

  E、延缓入学2人。

  F、超龄离校5人。

  G、失踪失联12人。

  H、出国在外15人。

  I、因病因残12人。

  L、在家上学5人。

  M、其他原因8人。

  劝返复学儿童5人。

  我室已将数据上报县教导局和XX县人民当局办公室。

【劝返复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劝返复学工作总结(精选5篇)02-01

劝返复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01-30

劝返复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02-01

辍学失学学生劝返复学工作通知04-06

2015学无止境的名人故事:王羲之劝子于学08-18

劝下的人与劝不下的心美文07-04

劝朋友的话02-28

劝妈妈作文03-28

劝人勤学的名言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