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时间:2022-08-10 10:20:25 总结 我要投稿

最新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新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1

  1、《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十倍)。

  2、《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具有重要的地位。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成就的代表作品。

  鲁迅先生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正说明了《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伟大成就。

  最新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2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本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这些作品强调真实性,及时准确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会信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传达出时代的精神。

  有两篇现场短新闻,记者在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它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记者自己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

  报告文学《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划时代的作品,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通讯《飞向太空的航程》从“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写起,回顾了中国的载人航天史。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国人的喜悦和自豪显得更加凝重。

  二、复习要点:

  1、学习新闻作品:弄清新闻结构、新闻事实、新闻背景、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学会提取信息。

  2、学习报告文学: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者倾向,鉴赏叙事技巧,学会关注社会。

  3、读写结合:评论新闻事实,思考社会问题。

  最新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3

  重要虚词总结归纳

  1、(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4、(其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吾其还也(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5、(之公从之(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是寡人之过也(的)

  行李之往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最新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4

  1.词语

  悼(dào)词肤(fū)浅衷(zhōng)心

  嫉(jí)恨诽谤(fěibàng)

  诅咒(zǔzhòu)给(jǐ)予答复

  诬(wū)蔑

  2、成语

  豁然开朗:明白,通达。

  坚忍不拔:坚持而不动摇。

  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

  繁芜丛杂:繁多杂乱。

  不可估量:不可估计。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3、文学常识

  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发表了这篇演说辞。

  最新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5

  诗歌:古代文学体裁之一,起源于古代劳动。《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战国时期在南方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诗歌分为新体诗和旧体诗。

  “五四”以前的诗歌统称为旧体诗,其中旧体诗又以唐代为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近体诗从唐代才开始兴起。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格律方面――即能否押韵、讲究平仄、对仗。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

  律诗都是八句的,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绝句都是四句的,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五四以后兴起的新体诗也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分,其中用旧格律填写新内容的称为格律诗,像《沁园春·长沙》;其它的称为自由诗,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荷――我的保姆》等。

  词:是诗歌的一种。词的全名为曲子词,又叫长短句,是与曲调相谐和的唱词。词起源于隋唐之际,隋代已有声腔,曲调,但不见曲子词。

  到了唐五代开始出现发间曲子,也就是有了乐谱后而按谱写词,名为曲子词,后简称为词。现存最早的民间曲子词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室中发现的敦煌曲子词。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李白的《忆秦娥》和《菩萨蛮》。因而李白被尊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发展于五代,到了宋代发展到顶峰。根据风格特点,词有婉约和豪放之分;按照字数,词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之分。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诗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课本中选入了他的作品《雨巷》。

  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诗人、学者。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有诗集《黎明的通知》,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最新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6

  检点:

  (1)查考符合与否;查点。

  (2)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语行为)。

  敷演:叙说并加以发挥。

  甄别:审查辨别。

  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思忖:思量。

  商榷:商讨。

  勾销:取消;抹掉。

  巷道:采矿或探矿时在山林或地下挖掘的大致成水平方向的坑道。一般用于运输和排水,也用于通风。

  不啻:如同。

  犄角:

  (1)角落。

  (2)动物的角。

  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光宗耀祖:为宗族争光,使祖先显耀。光,有面子;宗,宗族;耀,显耀;祖,祖先。

  汗流浃背: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浃,湿透。

  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痴心妄想: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痴心: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诞的打算。

  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怨,怨恨;天,命运;尤,责怪,归罪。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

  鬼迷心窍:鬼怪迷惑住心窍。指对问题认识不清。

  恪尽职守:谨慎而尽力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

  瞠目结舌: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

  苟延残喘:勉强延续临死前的喘息。比喻暂时勉强维持生存。苟,暂且,勉强;延,延续;残喘,临死前的喘息。

  高中语文记叙文答题方法

  一、标题:标题的作用、含义

  (1)是全文的线索;

  (2)题目点明中心;

  (3)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4)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季节或/天气或/地点等;

  (5)点明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6)点明主要事件;

  (7)题目有双关义;

  (8)与结尾相互照应等。标题含义往往包含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

  二、主题:概括主题、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作者表达的感情。

  三、赏析句子答题技巧:表达技巧+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感情)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7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四、根据原文分析问题。在文中找到根据,用自己的话条理清晰的概述出来。

  五、分析人物形象

  1、先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思想品质,再结合具体事例分析。

  答题技巧:主要事件中表现的品质、文中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人物语言、心理、神态、对人物的称呼、隐喻的事物。

  2、不同人物在文中的作用主人公:(判定谁是主人公)答题技巧: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配角:对主人公起到什么作用、对情节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对表现中心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文章内容简介某一人物答题技巧:基本情况、主要事件、简评人物性格、品格或自己对人物的感情

  六、对写法的分析:

  表达方式:

  (1)记叙

  (2)说明

  (3)议论

  (4)描写

  (5)抒情

  描写方法:

  (1)外貌描写

  (2)神态描写

  (3)动作描写

  (4)语言描写

  (5)心理描写

  最常见的在前半部分文段,是插叙,答题格式是:

  (1)交代了某某背景、情况(要根据文意概括);

  (2)为下文某某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

  如果该段是最后一段,则是补叙,答题格式是:

  (1)补充交代某某情节(要根据文意概括);

  (2)照应上文,解开悬念,让故事真相大白

  (3)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如果在开头第一段,多为倒叙,答题格式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记叙顺序常用三种:

  (1)顺叙;

  (2)倒叙(在开头)

  (3)插叙。

  七、对文章内容的推理和想象(人物心理描述)

  对文章内容的推理和想象的考查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揣摩人物的思想活动,想象人物的动作、语言等;

  二是对文章的情节或结局展开合理的推测。解答此类题一定要结合全文的内容来进行。对人物思想活动、语言、动作的揣摩要紧扣人物性格特点,符合情节的发展、适合语境。对文章结局的推理是开放的,答案是多元的,关键是正确表述。

  八、阅读体会:紧扣文章主旨、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1)感受启示题:结合原文谈认识,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谈感受。

  答题模式:观点+认识(道理论据)+事例(事实论据)

  (2)合理想象题:有创意但必须与语境和主旨相吻合。

  答题模式:原文含义(作者感情)+现实生活(典型事例)+自己观点(态度)

  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公式

  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最新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7

  1、《沁园春长沙》

  重要字音:沁(qǐn)园春百舸(gě)峥(zhēng)嵘寥廓(kuò)挥斥方遒(qíu)

  漫(màn)江携(xié)来浪遏(è)飞舟

  多音字:汗水可汗数字数典忘祖数见不鲜

  重要字形:沁香分泌谩骂漫江惆怅为虎作伥苍茫沧桑阻遏碣石

  重要词义: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引申为不平常。

  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遒,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

  近义词辨析:

  寥廓:(天空)高原空旷。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遏止:用力阻止住。如滚滚洪流,不可遏止。

  2、《诗两首》

  重要字音:彷(páng)徨寂寥(liáo)惆怅(chàng)凄婉(wǎn)颓圮(pǐ)青荇(xǐng)

  浮藻(zǎo)长篙(gāo)漫溯(sù)斑斓(lán)笙(shēng)箫

  多音字:看守看见遒劲有劲着迷执著装载记载悄悄悄然

  重要字形:彷徨惶然惋惜哀婉彷徨牌坊惆怅稠密丝绸追溯朔风挑衅河畔斑斓无耻谰言波澜颓圮祭祀杞人忧天

  重要词义:彷徨:(心事重重)地走来走去,犹疑不决。颓圮:坍塌,毁坏。

  近义词辨析:

  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层的难以溶解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

  积淀: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习俗、文化。

  彷徨:犹疑不决的走来走去。倘佯: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

  【课内阅读】

  1.对《再别康桥》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康桥”,现在通译“剑桥”,即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徐志摩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过许多英国朋友,故对此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B.第二节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岸边柳树倒映在剑河里的情景,写得甜蜜而美丽,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C.第三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借水草的“招摇”,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他的热情欢迎,同时用“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D.第五节的“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回忆往昔在剑河上尽兴游览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惆怅之情。

  2.对《再别康桥》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A)

  A.“那榆阴下的一潭”明明是清泉,诗人偏说不是,而把它想像成“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一方面写出梦之美,梦之虚幻,另一方面,也很自然地过渡到下文寻梦的描写。

  B.诗人用“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把梦具象化,把抽象的诗意化为具体的形象,非常生动。

  C.在充满诗意的'地方诗人竟然不能放歌,是不可遏制的离情使诗人陷入沉默。

  D.最后一节将“轻轻”换成“悄悄”,这些叠字的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并把浓烈的诗情化为一种潇洒。

  3.对《雨巷》的赏析,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D)

  A.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B.“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

  C.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D.诗人把自己苦闷彷徨的心态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

  4.对《雨巷》这首诗歌表现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这首诗歌既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对于音乐美的追求。

  B.本诗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

  C.本诗反复出现的“丁香”意象及其蕴藉的特定情感元素,借鉴了古代吟咏丁香名句,如李煜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D.在本诗中,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女郎、独行者等,编制出雨中江南小巷一隅的画面,具有传统文化的气息与古典美。

  3.《大堰河——我的保姆》

  【基础知识】

  重要字音:青苔(tāi)荆棘(jí)火钵(bō)忸(niǔ)怩麦糟(zāo)炖(dùn)肉

  团箕(jī)凌侮(wǔ)叱(chì)骂

  多音字:瓦菲菲薄泥巴拘泥漂泊湖泊青苔舌苔

  重要字形:碾碎辗转堤堰揠苗助长偃旗息鼓凌侮陵墓棱角忸怩纽扣枢纽

  重要词义:典押:把土地和房屋押给别人,换取一笔钱,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天伦:指父子、兄弟等关系。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凌侮:欺凌,侮辱。

  近义词辨析:养育:抚养和教育。养活:供给东西使生活。

  【课内阅读】

  1.《大堰河――我的保姆》结尾中说这首诗也是献给“大地上的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意在表明(A)

  A.诗人的感情,由一个狭小的范围,升华到一个更高、更广的天地。

  B.诗人希望得到世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保姆和像诗人自己—样的乳儿在感情上的共鸣。

  C.诗人仇恨不公平、不合理的旧社会,想号召人们起来斗争。

  D.诗人的感情,融会世界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保姆和像诗人自己一样的乳儿的感情。

  2.“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这句坦诚的声明告诉我们(B)

  A.“我”虽然出身于地主家庭,但是,却是农民的儿子。

  B.“我”和大堰河的养育关系比和生身父母的血缘关系更亲密。

  C.“我”是地主的儿子,和大堰河只不过是养育关系。

  D.“我”不忘养育之恩。

  3.“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作者一再强调“乳儿不在她的旁侧”是为了说明(D)

  A.大堰河死得很凄凉。

  B.大堰河临死时仍在牵挂她的乳儿。

  C.“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去联系。D.“我”的遗憾自责的心情。

  4.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段?(C)

  A.排比夸张重复B.对比重复拟人C.重复排比对比D.借代对比排比

  最新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8

  离骚

  1、文学常识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2、词语读音

  修姱、嫉妒、謇、忳郁悒、侘傺

  溘死、鸷鸟、方圜、攘诟、谣诼、延伫、芰荷、偭、兰皋、椒丘

  岌岌、杂糅、昭质、可惩

  孔雀东南飞

  1、文学常识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秀的民间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_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学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它是继《诗经》《楚辞》以后较早的一部古诗总集。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诗是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时演唱。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2、词语读音

  箜篌、怀忿、槌床、哽咽、绣腰襦葳蕤、卑鄙、蹑丝履、玳瑁、流纨

  明月珰、磐石、拊掌、郡丞、思量量体裁衣、否极泰来、白鹄、婀娜

  踯躅、金镂鞍、赍钱、蟠龙、琉璃

  晻晻、日暝、摧藏、蹑履、怅然戊戌、戍守、彷徨

  诗三首

  1、字词

  芙蓉、慷慨、青青子衿、嘉宾、阡陌

  羁鸟、樊笼

  2、文学常识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作,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养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曹操,字孟德,东汉人。三国魏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_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秋风萧瑟,红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中的名句。

  陶渊明,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的隐士,不满于_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他亦有、“隐逸诗人”之称。兰亭集序

  1、字词

  符契、修禊、癸丑、流觞、激湍、彭殇、嗟悼、会稽、感慨系之

  清流激湍、流觞曲水、静躁、虚诞

  世殊事异

  2、成语

  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险峻的山岭。

  放浪形骸: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感慨系之: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2、文学常识: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出身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

  最新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9

  一、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画图省识春风面。春风面,古义:形容王昭君的美貌;今义:得意的样子。

  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古义:远离故乡;今义:遥远。

  一去紫台连朔漠。去,古义:离开;今义:到。

  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古义:年暮垂老;今义:很多年,一辈子,终生。

  艰难苦恨繁霜鬓。恨,古义:遗憾;今义:仇恨,痛恨。

  二、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语”

  千载琵琶作胡语。话,言语,名词。

  又闻此语重唧唧。话,内容,名词。

  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动词。

  语曰:唇亡齿寒。古话,名词。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告诉,动词。

  “独”

  百年多病独登台。独自,单独。

  鳏寡孤独。独身。

  独亮自以为死灰有时而复燃者。唯独。

  “哀”

  风急天高猿啸哀。悲哀,形容词。

  君将哀而生之乎。哀怜,哀叹,动词。

  秦人不暇自哀。哀伤,悲哀,动词。

  谁为哀者。悲伤,形容词。

  “向”

  独留青冢向黄昏。对着。

  回车叱牛牵向北。面向。

  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

  向吾不为斯役。从前。

  失向来之烟霞。刚才。

  最新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10

  《沁园春长沙》

  1、以乐景写哀情:

  诗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浓艳鲜明的色彩,动静结合的事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秋景图。但是作者的感情却是惆怅、深沉的。作者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越写山河的壮美,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就在这种不一致中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和深沉的思绪,展示诗人关注国家命运的情怀和思考革命形势的感受,突出了诗人强烈的革命情怀。

  2、对比手法的运用:

  本词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是暗比。

  3、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

  在词中,“立”“看”“怅”“问”“忆”“记”这些动词具有贯穿全词线索的作用。他们的内在联系是:通过“立”、“看”等词写出江山的壮丽和万类的自由自在,这些是明写;通过“怅”、“问”等词暗写出国内外的飞扬跋扈,广大人民的灾难深重。最后通过忆、记等词回忆起曾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激起革命者的历史责任感。

  最新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11

  第一单元诗歌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本单元有中国诗歌、外国诗歌,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错误》中闺中思妇对归人的怨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教学时,用情这根线串起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诗歌珍珠,学生必收获情感,启迪思想。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下面分别说说这两个方面。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断章》等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欣赏技巧是重要的,但须提醒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活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尤其要广泛阅读中外名诗,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具体教学中,要注意区分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描述性意象或实生活意象,在《再别康桥》用得较多,如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二、预习要点:

  1、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词语)。

  2、按要求朗诵。

  3、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经历。

  4、相关的文学常识。

  5、分析意象;发挥想像;感受真情;陶冶性情。

  6、背诵:《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

  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

  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不可拔苗助长地提升学习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读懂、读通仍是主要的教学任务,也就是说首先要扫清语言文字障碍,在此基础上再把握文章主题或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然后登堂入室,顾及其他目标。不能忽略基本训练而一味地进行玄妙的探究,那是违背文言文教学规律的。

  二、预习要点:

  1.朗读背诵;《荆轲刺秦王》

  附背诵部分:

  《荆轲刺秦王》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2.概括要点;

  3.提取精要;

  4.培养语感;。

  第三单元──中外新闻报告文学: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本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这些作品强调真实性,及时准确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会信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传达出时代的精神。

  有两篇现场短新闻,记者在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它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记者自己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

  报告文学《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通讯《飞向太空的航程》从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写起,回顾了中国的载人航天史。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国人的喜悦和自豪显得更加凝重。

  二、预习要点:

  1、学习新闻作品:弄清新闻结构、新闻事实、新闻背景、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学会提取信息。

  2、学习报告文学: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者倾向,鉴赏叙事技巧,学会关注社会。

  3、读写结合:评论新闻事实,思考社会问题。

  上面的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对语文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进行总结,让我们在学习课文时积累语文知识,是大家学习语文的优秀参考资料,希望大家好好利用。

【最新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最新知识点总结归纳09-30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10篇)03-25

高一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11-11

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03-30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最新10-18

语文《背影》知识点总结归纳12-07

最新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精选10-21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10-18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