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封狼居胥有几人

时间:2022-11-09 18:45:02 科普知识 我要投稿

历史上封狼居胥有几人

  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后,积土为坛于狼居胥山,祭天以告成功。见《汉书·霍去病传》。后以“封狼居胥”指建立显赫功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上封狼居胥有几人,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历史上封狼居胥有几人

  历史上封狼居胥有几人 篇1

  历史上像霍去病这样封狼居胥的有五个人,他们分别是西汉的霍去病,东汉的窦宪,唐朝的李靖,以及明朝的蓝玉和朱棣。封狼居胥跟霍去病在抵御匈奴中所获得的成就有关,它也是对将领的一种最高褒奖。

  霍去病

  一个传奇,汉朝最年轻的战神,曾将屡屡侵犯汉朝边疆的匈奴打的落荒而逃,直捣匈奴腹地,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带的安全。他打出了汉人最强的气势: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之后的汉朝能够“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霍去病功不可没。

  东汉窦宪

  他是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时期的名将,他的妹妹也是皇后,所以他深得皇帝重用!窦宪联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共三万余人出征,最终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北单于逃亡,窦宪继续追击匈奴1500多公里,杀敌一万多人,俘虏无数。窦宪最后效仿霍去病,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可惜,窦宪后来因为谋反,被逼自杀了!

  唐朝李靖

  贞观三年,李世民决定主动出击突厥,一改臣服的被动局面,于是他派大将李靖为总帅,统帅十几万大军出击突厥。最后李靖亲率三千精锐骑兵,突袭突厥大营,颉利可汗仓皇而逃,后唐军又把突厥军打得溃不成军,直到最后灭了突厥国!李靖虽然没有学霍去病那么“封狼居胥”,但是他骑马从狼居胥山脚下飞驰而过,最后彻底消灭了东突厥,他的功劳也堪称“封狼居胥”!

  明朝蓝玉

  蓝玉是朱元璋时期一位非常出名和优秀的将领,他最大就功绩就是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从此威震天下!捕鱼儿海就是如今中国与蒙古交界处的贝尔湖。洪武21年,朱元璋拜蓝玉为大将军,率领15万大军北征蒙古,力求一举肃清北元残余势力!最后蓝玉一直追到捕鱼儿海,发现了蒙古军队,迅速全军出击,大败元军,俘虏7万多人,得获牛羊和财宝无数。此战彻底打垮了北元残余势力,朱元璋大喜,封蓝玉为凉国公!

  明成祖朱棣

  朱棣的皇位是从侄子朱允炆手里抢过来的,所以他当上皇帝后,不断建功立业,以求正其名!从永乐八年开始,朱棣先后五次亲率大军北伐元朝的残余势力,最后朱棣追击蒙古败军到了狼居胥山下,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然后勒石记功、凯旋还朝!只可惜,朱棣在第五次亲征得胜,班师回朝的途中病逝了。

  历史上封狼居胥有几人 篇2

  历史上封狼居胥的一共5人,分别是霍去病、窦宪、李靖、蓝玉、朱棣。其中霍去病将军是封狼居胥这一荣耀的开先河者,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封狼居胥第一人。在解决了汉朝西部边境的威胁后,霍去病亲率大军,从河北代郡出发,穿越黄沙大漠,一路打到狼居胥山。

  “封狼居胥”是少年将军霍去病在击溃匈奴后,于狼居胥山前设坛祭天衍生出来的典故,后来也多被世人用来形容建立了显赫功勋。

  对于武将而言,“封狼居胥”几乎是天花板级别的荣耀了,所有武将都以比肩霍去病的成就为荣。

  以霍去病的赫赫战功为模板,历代武将要想赢得“封狼居胥”的荣誉,几乎也要满足“远距离征战”、“战果累累”、“保国卫边”等一系列条件。

  但即使标准严苛,这一最高荣誉在霍去病之后却也不是无人斩获的,我国历史上便曾有5员大将赢得了“封狼居胥”的荣耀。

  一、霍去病

  霍去病将军是“封狼居胥”这一荣耀的开先河者,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封狼居胥第一人。

  汉武帝在位期间一改曾经对匈奴的妥协退让态度,转用凌厉手腕反击匈奴。

  公元前123年春,在汉军对抗匈奴的第二次反击作战中,年仅18岁的霍去病被任命为骠姚校尉,领着八百名精锐作战。

  而此次战斗中,霍去病一马当先,率领部众甩开大军直追匈奴,深入匈奴腹地,功冠全军。

  两年后,霍去病出任骠骑将军,再度领兵追击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这一战,霍去病一路往西高歌猛进,一直打过焉耆山,在皋兰山和匈奴展开决战,斩杀匈奴近万人。

  在解决了汉朝西部边境的威胁后,霍去病亲率大军,从河北代郡出发,穿越黄沙大漠,一路打到狼居胥山。横扫了匈奴地区,俘斩匈奴士兵七万余人。

  曾经叱咤风云的匈奴左贤王军经此一役,几乎全军覆没。

  为了庆贺这次大胜,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的高峰上举行祭拜仪式,祭奠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士,高高飘扬在狼居胥山上的战旗也成为了霍去病荣誉的象征。

  二、窦宪

  第二位实现“封狼居胥”般荣耀的是东汉年间的窦宪,他领兵北击匈奴,勒石燕然,也是创下了赫赫战功的。

  从东汉建国到汉和帝即位,中间六十多年的时间里,汉军都极少主动出兵打击匈奴。

  只有汉光武帝在33年时曾经派出大司马吴汉出击匈奴,但却是“经岁无功”,没有什么战绩收获。

  光武帝时,匈奴内部因为纷争分裂为了南北二部,南匈奴的首领单于主动归附于东汉王朝。

  南匈奴一直伺机吞并北匈奴的势力,瞅准了时机请求汉朝出兵讨伐北匈奴,永绝心腹之患,朝廷于是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和南匈奴单于一起领兵出塞。

  窦宪将麾下兵马分为四路分道出击,大军最后在涿邪山会和,和北匈奴单于决战于稽落山。

  这一战,窦宪大获全胜,北匈奴的士兵在东汉大军的`铁骑下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窦宪乘胜一路追击到了私渠比鞮海,远离东汉边塞三千余里。

  窦宪决意效仿西汉的霍去病将军,也采取一些仪式纪念自己的战功。于是他登上了燕然山,在石碑上刻下自己的功勋事迹,勒石记功。后世从窦宪的故事中衍化出来了“勒石燕然”这一成语,和“封狼居胥”一样,多用来形容战功彪炳。

  三、李靖

  唐初名将李靖也是一位扬威内外的良将,他的一生战功赫赫,所到之处无往不胜。唐高祖李渊曾经盛赞李靖是“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李靖的一生主要打下了四场重要战役:南平萧铣、灭辅公拓、北破东突厥、西定吐谷浑。

  在平定萧铣的战役中,李靖采取了“攻其不备”的策略。尽管萧铣的实力不如唐朝,但他却在这场战役中投入了远超过唐军的兵力。

  但令萧铣意想不到的是,李靖拿出了破釜沉舟般的的魄力,强渡峡江,直捣腹地,打了萧铣个措手不及。

  大军兵临城下之时萧铣才回过神来,不得不举城投降。

  灭辅公拓之战中李靖出奇兵截杀粮道,又示弱诱敌,最终依据歼灭了辅公拓的主力军。

  面对善于机动作战的东突厥大军,李靖“攻心为上”。

  他仅率领三千骑兵逼近突厥主力,营造一种大军即将挥师而至的错觉,给突厥施加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促使他们内部土崩瓦解,为唐军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最后这场攻打吐谷浑的战役中,李靖稳扎稳打,举全军之力深入腹地,以绝对的武力压制吐谷浑,继而分进合击,迫使敌人举旗投降。

  李靖南征北战,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自然是可以比肩封狼居胥的荣耀的。

  四、蓝玉

  明朝的蓝玉也是有勇有谋的一位将才。

  1381年,蓝玉跟随南征,他率领东路军马的部分兵士攻打昆明,不战而屈人之兵。随后,蓝玉转而攻占大理,生擒当地长官达里麻,平定云南滇地。

  六年后,蓝玉再度被委任为征虏左副将军,向北追击元朝遗兵。蓝玉顶风冒雪,一举击杀了元廷平章,并生擒了平章果来的儿子,缴获了大批兵马。

  立下赫赫战功后,蓝玉官拜大将军位,屯兵蓟州,守卫北境。

  1388年,蓝玉率领大军再次向北征讨,力图永固边防安宁。此战蓝玉深入漠北,直追到如今的贝尔湖附近。

  蓝玉命士兵挖地而眠,营地周围不起柴烟,以此来迷惑敌人。

  在元军放松警惕时,蓝玉率军突袭敌营,连杀元军数员大将,元军的其余部众也投降归顺。

  这次的战役明军收获丰厚,缴获了十几万头牛羊畜物,金银财宝更是不计其数。

  朱元璋大喜过望,将蓝玉比作了卫青、李靖般的将才,其实也是肯定了他堪比封狼居胥的战功荣耀。

  五、朱棣

  这第五位立下了“封狼居胥”战功的名将也出自明朝,正是明朝的第三任皇帝——明成祖朱棣。

  他早年间其实是靠着战功闻名天下的。

  1390年,朱棣就曾奉命出征漠北。在行军途中遇到罕见风雪,众人都建议就地驻扎时,朱棣却敏锐地察觉漫天风雪正是隐蔽大军行迹的良机,催促大军加速前进,趁元军未觉之时便已重兵压境。

  朱棣重兵威逼,又派出部将前去利诱,双重措施齐下,最后竟引得元军大将全营归顺,立下了传奇战功。

  朱棣即位后,又在1410年率领五十万大军深入漠北,亲自征讨鞑靼。在帝王亲临的士气鼓动下,明军在斡难河边大破敌军。

  1414年,朱棣再度领兵,亲征瓦剌。朱棣指挥数百名精锐骑兵作为先锋,又用密集的火力压阵,直逼瓦剌大营。

  第二年,曾经气焰嚣张的瓦剌派遣使者前来谢罪称臣,再度恢复了对明朝的朝贡。

  此后的数年里,明成祖朱棣多次亲征边境,亲自平定大明边境的稳固,而他最终也不幸病逝于北征回师的途中,终其一生都奔波在举兵平乱的路上。

  明成祖朱棣以武著称,五征漠北,都是亲历行阵,他对于明朝的贡献,足以配得上“封狼居胥”的荣耀。

【历史上封狼居胥有几人】相关文章:

历史上封狼居胥有几人10-12

封狼居胥的封是什么意思09-14

真情示人有几人-随笔06-11

如今情泛滥真爱有几人诗歌06-15

问世上相依有几人的情感美文07-11

居有芳邻心情日记06-23

问世上相依有几人的优美美文04-11

给胥赟姐姐的一封信作文11-24

雾里看花几人能辨几人能懂散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