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战争的特点及原因

时间:2022-08-12 00:28:46 科普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春秋时期战争的特点及原因

  春秋时代,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秋时期战争的特点及原因,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春秋时期战争的特点及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

  ①战国时期的战争具有封建兼并性质,而春秋时期的战争仅是奴隶主大国争霸战争。

  ②春秋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而战国兼并战争在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后,导致一个封建大帝国产生。

  现在多说几句,谈一谈二者之间的相同点:①都有扩大地盘、掠夺人口的目的。②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战争在影响上,都是大吞小、强凌弱,减少了诸侯国数目,加速了奴隶制瓦解和促进了封建制形成。同时不可避免给人民生活、生产造成巨大破坏。

  诸侯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各民族逐步融合,人民都渴望统一,这样就形成统一的趋。

  春秋时期战争三不原则是什么

  1、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战争不能随便发起,不允许一方趁着对方国君去世或闹灾荒等变故而发兵。在交兵前,乙方要派自己国家的使者代表这个国家的国君去交代交战的理由,如果敌方杀了使者的话,就相当于杀了该国的国君,这将会被视为是违反礼仪的行为,会被所有国家所鄙视。

  2、不鼓不成列在开战的时候,不要等对方没摆好阵势就开始攻打。

  3、不追逃兵在春秋的战场上,如果对方没有逃跑的话,就不能够追赶,并且对于跑步的步数也有规定,认为即使追的话,也只能追赶五十步。人们常见的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也是出于这个原则的。春秋战争礼仪主要包括不斩来使、不鼓不成列以及不追逃兵的原则,这些原则都是春秋战争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春秋时期战争的特点及原因】相关文章:

历史典故:春秋时期战争双方的守则01-31

战国时期的战争特点有哪些10-21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10-19

春秋时期历史典故01-30

春秋时期历史典故04-07

春秋时期的历史典故04-17

春秋时期的历史典故10-12

春秋时期的历史典故通用05-19

春秋时期的寓言故事06-26

春秋时期杂家著作《管子》简介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