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的科普知识

时间:2022-08-18 13:21:13 科普知识 我要投稿

向日葵的科普知识

  向日葵是美洲原住民在史前北美种植的几种植物之一,是北美东部农业综合体的一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向日葵的科普知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向日葵的科普知识

  向日葵的科普

  向日葵会向着太阳转动,这是个有趣的现象。

  因为一遇到光线,它就会随着太阳转动,不过这是指它的植株从发芽到花朵盛开的这一段时间内,它的叶子和花盘都会随着太阳的转动,而从朝东变成朝西,等到花盆盛开之后,就不会再转动,而是固定的朝向东方。

  事实上,向日葵的花朵和叶子虽然随着太阳转动,但其实这并不是实时同步的,经过科学家的测量发现它的转动会略微的落后于太阳。

  在它转动的时候,早晨太阳升起,它会随着向西转动,太阳落山之后,它的花盘又会慢慢的向回摆,约在凌晨3点钟的时候,就会转回东方了。

  向着太阳转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光线的影响。

  向日葵的生长素分布在茎尖之上,并不断的向下运输,它会受到光照的影响。

  大致来讲,就是它的生长素是背光分布的,向着太阳的那一侧的浓度比较低,但是背着光的那一侧的生长素的浓度则是比较高的,所以背光的一侧生长较快,而向光的一侧生长较慢,就使得茎部产生了逆光性的弯曲,使其一直向着太阳。

  除此之外,人们也认为,向日葵之所以会向着太阳转动,还与重力以及叶黄氧化素相关。

  重力方面是指它在生长的初期和花盆的幼嫩时期里会随着太阳转动;叶黄氧化素方面则是指这种物质可以阻碍向日葵细胞的生长,一般向光的'那一侧的叶黄氧化素的浓度较高,所以会使向日葵向光的那侧生长较慢,进而产生弯曲。

  形态特征

  一年生高大草本。茎直立,高1-3米,粗壮,被白色粗硬毛,不分枝或有时上部分枝。叶互生,心状卵圆形或卵圆形,顶端急尖或渐尖,有三基出脉,边缘有粗锯齿,两面被短糙毛,有长柄。头状花序极大,径约10-30厘米,单生于茎端或枝端,常下倾。总苞片多层,叶质,覆瓦状排列,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尾状渐尖,被长硬毛或纤毛。花托平或稍凸、有半膜质托片。舌状花多数,黄色、舌片开展,长圆状卵形或长圆形,不结实。管状花极多数,棕色或紫色,有披针形裂片,结果实。瘦果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稍扁压,长10-15毫米,有细肋,常被白色短柔毛,上端有2个膜片状早落的冠毛。花期7-9月,果期8-9月。

  最常见的向日葵高度为2.5-3.5米,最高可达9.17米。根据1567年的科学文献报告,历来被认为单头向日葵植物是种植在意大利帕多瓦,植株高度最高可达12米。同样的种子,种植在其他时间和地点,如西班牙马德里,植株高度可达近8米。在荷兰和加拿大安大略省,更近的纪录,在20世纪初则有8米以上的植株。

  向日葵的植株是由根、茎秆、叶、花、种子五部分组成。

  生长环境

  野生向日葵栖息地主要是草原以及干燥、开阔的地区。它们沿着路边、田野、沙漠边缘和草地生长。在阳光充足,潮湿或受干扰的地区生长最好。野生向日葵耐受高温和低温,但更耐低温,最佳温度范围在21-26℃之间。向日葵对土壤要求较低,在各类土壤上均能生长,从肥沃土壤到旱地、瘠薄、盐碱地均可种植。不仅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而且还兼有吸盐性能。可以在碱性土壤中茁壮成长,抗旱性较强。

  分布范围

  向日葵原产地据信为北美洲。野生种主要分布在北纬30°-52°之间的北美洲南部、西部及秘鲁和墨西哥北部地区。哥仑布发现新大陆时,航行到美洲的西班牙人把向日葵带到欧洲。开始在西班牙的马德里植物园种植观赏。世界各国均有栽培。欧盟、俄罗斯、乌克兰、阿根廷、美国、中国、印度和土耳其是世界市场上向日葵的主要生产国。

  中国向日葵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北省份,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如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山西等省、自治区。主产区北纬35°至55°之间。平均纬度差1°,气温相差1.5℃。向日葵的生产潜力很大,可向西南、中南和华东地区扩种。

【向日葵的科普知识】相关文章:

月球的科普知识12-11

基因科普知识12-11

汉服科普知识12-11

豆粕科普知识04-04

藻类科普知识12-02

动物科普知识11-30

橘子科普知识11-05

档案科普知识02-19

防火科普知识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