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民间风俗

时间:2023-08-09 10:16:58 美云 节日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23年立秋的民间风俗

  每年的立秋在阳历的8月7日到9日之间,而今天恰好就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立秋,时间已经开始远离夏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3年立秋的民间风俗,欢迎大家收藏和阅读。

2023年立秋的民间风俗

  2023年立秋的民间风俗

  1、立秋节气的民间风俗:“咬秋”

  立秋吃东西可以统称为“啃秋”,有些地方也叫“咬秋”。“咬秋”和“咬春”之俗一样自古有之。清代张焘在《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这习俗在北京、天津、河北一带曾很流行,人们在立秋的前一天将南瓜、北瓜、茄脯及香薷汤放在庭院中晾一天,于立秋日吃下,有消除暑气避免得痢疾腹泻的作用。

  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立秋节气的民间风俗: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

  2、立秋节气的民间风俗:“贴秋膘”

  立秋,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伏天人们胃口差,不少人都会瘦一些。瘦了当然要补了,办法就是到了立秋吃味道厚的美食,首选吃肉。这个习俗在北方尤其盛行。比如,老北京的四合院人家,立秋时多炖肉、烧鱼、炖鸡鸭,其肉多烹制成红烧肉、白切肉或自制酱肘子肉,也有这天吃肉或螃蟹肉馅或瓜馅饺子的。

  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在这天吃炖肉别提多讲究了。家里的主妇要到市场上买一大块非常新鲜的猪后臀尖肉,回到家里洗净。在炉子上坐好了锅,里面除了切成方块的肉和水以外,还要放上葱、姜、蒜、花椒、大料、料包、大酱、盐等,用文火炖。

  3、立秋节气的民间风俗:沐浴

  立秋这天沐浴方面很讲究。有的地方要在太阳出来之前洗,有的地方要用太阳晒过的水洗,有的地方这天还忌讳沐浴。这些讲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不生秋痱子。因为在立秋后还有“秋老虎”一说,还会热上一段时间,所以盛夏的一些如痱子等疾病还会存在。比如,老苏州人在立秋这一天,就有早上洗温水澡的传统。有的时候,还会从院子里的薄荷树上剪下数片薄荷叶,放在泡澡水里。清朝,民间还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和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的话就叫“苦夏”。

  今年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

  俗话说“早立秋凉爽爽,晚立秋热晃晃”,也就是说,如果立秋得早一点,天气很快就会变凉爽,如果立秋比较晚,气温就会持续热下去。那么,2023年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呢?

  一般来说,立秋都是在农历六七月之间,如果立秋在农历六月就算是“早立秋”,如果到七月才立秋,当然就算是“晚立秋”。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知道了2023年立秋时间是农历的六月廿二,因此。2023年属于早立秋。

  立秋后怎么养生

  在中医学上立秋后秋意渐浓,阴气逐渐上升,阳气逐渐会衰退,可通过改善饮食以及生活方式进行养生,调理阴阳、抵抗外邪。

  1、改善饮食:

  (1)防秋燥:立秋后空气比较干燥,要多吃汤水类的食物,比如各种营养粥和豆浆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防止加重秋燥症状。

  (2)滋阴养肺:秋季干燥容易伤肺,可以适当增加养阴润肺的食物,比如梨、蜂蜜、百合、芝麻、杏仁等柔润食物。

  2、改善生活方式:

  (1)立秋后早晚温差比较大,白天温度仍然很高,早上和晚上温度较低容易引起感冒,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要防止早上和夜间着凉。白天可适当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立秋后湿热没有完全消退,在健身锻炼时要避免运动量过大,可以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比如慢跑、骑单车等,建议每天保持在30分钟以上的运动量。

  立秋的注意事项

  1、饮食合理

  在立秋节气的时候在饮食上要注意应该多吃豆类等植物性蛋白,多吃蔬果,不要吃油腻、辛辣之物,应该少吃姜、蒜、葱等辛味的食物,更不要吃易上火的食物。

  2、不要盲目进补

  进入秋季都有“贴秋膘”的说法,就是人体食欲会大增,比较瘦的人可以通过进补让自己的身体长肉。但也要注意了,一定要注意控制,不能暴饮暴食,摄入过量,以免大鱼大肉使身体的血脂升高,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

  立秋的食俗:

  1、吃西瓜:立秋这天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2、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贴秋膘:民间有句俗语: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说的是天凉以后,人们应该多吃些肉食,补充一下因伏天食欲差、加上流汗而带来的亏虚,提高免疫力,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

  立秋农谚:

  田间管理要加强。

  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丑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丑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

  丑秋下雨人欢喜,处暑下雨万人愁。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栗种到立秋后。

  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

【立秋的民间风俗】相关文章:

民间风俗立秋这天要吃西瓜08-09

关于立秋的民间谚语08-05

2015立秋节气作文:立秋的风俗01-28

赣州民间节日风俗08-19

寒衣节的民间风俗10-26

立秋节的民间谚语大全08-08

2015关于立秋的民间谚语01-26

有关立秋的民间谚语大全01-26

立秋时节民间饮食习俗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