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时间:2022-10-13 12:52:50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许多同学想要学好化学,于是急着去做题、去看书。但我们首先需要清楚的是,提高化学成绩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提高上去的。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希望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化学元素

  元素化学实际上就是集中在第一本书(必修1)后半部分的无机化学内容,它是整个高中阶段知识最琐碎的一块内容。各版教材里面,都是按照元素种类进行分别的讲解,换言之,就是把每一种元素分别有什么反应、有什么性质都一一讲解,学生去理解和记忆。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显而易见的一个特点就是:元素化学要记的细节特别多,而对于一种元素又要掌握它的多种相关物质,知识点显得杂而碎。所以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给出一些可操作性强的方法:

  1.自行绘制物质转化框图——一定要自己书写。

  比如说,我通过一周的学习,老师把碱金属这一块差不多讲完了,我在复习的时候就要自己在纸上画一边碱金属这一块所有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把铝单质、氢氧化铝、氯化铝等等我自己能够想到的物质都写进框图里,并且思考每一步转化发生的化学反应条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复习了一遍重要的方程式,又从整体上对这一元素有了全局性的了解。

  需要强调的是“自行”,很多同学喜欢直接看一些教辅资料上已经归纳好的类似框图而不愿自己动手画,我的建议是先自己画一遍之后与参考资料对比,一来自己画过的印象远比看书深刻,二来很可能你的确掌握了90%的内容,但是如果自己没有画过一遍,就可能发现不了剩下那10%的漏洞。

  2.上课:自己记录常考点——克服侥幸心理。

  元素化学虽然知识点碎内容多,但是在考试中高频率出现的往往就是那么几个翻来覆去的常考点。尤其是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一定会强调重要的知识点。所以这样一来,学习元素化学的时候上课效率就很重要了,因为老师上课特别强调的,往往就是考试常出的。

  其实很多同学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上课时候仍旧是不愿意或者不习惯做笔记,认为自己能够记住或者潜在心理暗示自己“记了也不一定会考”——这就是一种侥幸心理。但是事实上,这种心理的长期存在就会导致忽略的问题越来越多,最后到了考试又发现自己脑子里记住的东西半知半解,到头来还是失分。所以,我的建议是:除非你有惊人的记忆能力,不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尤其是老师强调过的内容,你不认真做点笔记而放之任之,于心何忍?

  3.做题:总结高频考点与易错考点——做过就忘等于没做。

  很多同学问过小简:对于高一刚开始接触的化学来说,元素化学这一块需不需要做很多题?我的答案是:有时间多做题绝对是好事,但是重要的不是题目做的多少,而是做过后你从这些题中收获了多少。

  一直以来,我对“刷题”这种方法都是持中立的态度的——有的学生题目做的很多,但是有些类型的题目仍旧是每次做每次错,那你做那么多题目的意义在哪里呢?

  元素化学这一块,如我上面强调的那样,虽然知识点多,但是每种物质常考的考点与题型也就那么几类。所以建议同学们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一是要对做过的题目有印象,二是要对自己错误的地方做好记录。

  举个例子,比如我今天做到了一道需要我区分液氯与氯水的题目,几天后又做到一道类似的,那么就应该提醒自己:这算是一类高频考点,可以在笔记本上专门记录下来;又比如,我今天做到了一道关于Al元素的图像题但是做错了,那么首先要想错误原因究竟是计算问题、审题问题还是知识本身没掌握好?只有思考才能真正厘清问题所在处,然后再自己总结归纳:如果是审题问题,是不是以后可以读题时圈圈点点?如果是计算问题,是不是可以再细心一点?如果是知识点问题,有没有必要在笔记本上记下来以后提醒自己?如果用撒以上的方法做题,才是把一道题目的价值发挥到了最大化,比盲目做10道题有用的多。

  反应原理

  反应原理是高中化学中最偏于“理科”的一部分,它需要高要求的计算能力与逻辑推导能力。从本质上说,元素化学、有机化学都是在教学生“反应产物是什么”,而“反应原理”在教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反应”。所以,认识清楚这一部分它在化学中的作用,我们就容易对症下药地给出一些指导方法。

  1.最基础——理解概念,自己区分易混淆处。

  很多同学认为反应原理就是“计算”,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反应原理这一部分的学习,首先最重要的`应该是打好基础,这里的基础指的就是要把常考的概念理解透彻。

  2.理思路——前后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联系?是否可以相互解释?

  如上面所说的,反应原理本身就是一个很强调逻辑推演的部分,而且事实上,这一块内容前后有很大的关联程度:从热力学综述开始,先后引入了速率、平衡、水解、沉淀等等子章节,每一个子章节之间都是可以互相帮助解释、帮助记忆的。在平时的上课、做题当中,养成一个不断思考的习惯,自己把这各个原理之间的思路理清晰,对于这一部分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那么关键问题就是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举个例子,比如今天老师上课讲到一个关于化学平衡状态下的平衡移动问题,其中就用到了热力学当中反应速率的知识点,最后得出“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变大进一步导致平衡移动”这样的结论,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意识到“平衡”与“反应速率”就这样联系起来了。

  类似的,这样的情况可以体现在任何时候,比如自己做题、自己复习的时候,但是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自己要养成思考和梳理的习惯。我们常说要多思考,那么在这一部分,多考虑一下各个子章节之间的联系,如果能够在整体上有一个把握,自然对一些综合性的大题不会感到素手无策。

  3.做归纳——变化到底有几种?每种都有什么方法?

  反应原理其中一个重要的考点就是考察条件变化时相应的物理量会怎么变化,对于这类问题许多同学肯定不陌生,往往会面对题目却记不清楚。所以我们要说的是:功夫在于平时,精华在于总结。

  比如平衡移动问题中,改变一个条件时别的物理量怎么变化,平衡怎么移动,这样的问题很多教辅资料上有详细归纳,老师也会做整理总结,但是关键在于,和之前说的一样:光看不做假把式。所有的总结,如果你只是听过一遍看过一遍,自己不花点时间想一想、动手写一写,那么很可能下次做题你还是要再去看一遍。所以,归纳总结的工作,自己做一遍,胜过听十遍。

  4.谈计算——要用简便方法时认清前提,面对复杂问题时找好方法,任何计算都耐心仔细。

  在高考中,至少有一道大题专门考察反应原理部分的理解与计算,所以这部分一定是一个重头戏,往往一个答案就是好几分。计算问题有的简单有的复杂,但是有一些共通的注意点:

  ①上课时老师会讲一些快速计算的方法,比如“等效平衡法”、“中间容器法”等等,很多同学会感慨这样的方法计算起来可以节省时间。但是关键问题在于,很多方法的运用是有它的固有前提的,比如“等效平衡法”的应用就要求必须是投料成比例的情况。所以,如果不关注方法适用的条件,用快速计算、简便计算还有什么意义呢?

  ②有的问题看起来很棘手,这个时候就把自己所能写出来的东西先全部写下来,在已有东西的基础上去思考一般用什么方法去做。这里不便于举例,只是希望同学们记住一条:考试时再紧张,也稍微花点时间思考:在你已有条件的基础上,你解决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硬算法?转化法?……然后从中找出你认为合适的去尝试。

  ③最后就是需要强调的计算问题。很多同学常说:不就是算错了嘛,小问题。事实上,如果你经常算错,这肯定不是小问题。计算出错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打草稿太潦草、计算时常弄错正负号等等,所以我的一个提醒是:务必把为什么会算错得问题从根本上揪出来,仅仅归结于算错却不知道原因到底是什么,很可能就成为了高中学习中的一个顽疾,影响的不仅仅是化学这一门学科。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可能是许多同学高中化学学习中最头疼的一部分,主要原因就是对这部分知识很陌生,与无机化学比起来有很大不同。另外一方面,有机化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也有结构、实验、合成等等方面。在这一块内容的学习上,下面给出一些可操作性高的学习方法:

  1.分门别类,逐个掌握。

  有机化学东西这么多,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方法绝对不是值得提倡的。我们要学会按照一定标准分类,最普遍的一个分类就是按照官能团来区分。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双键、叁键、羟基等等来分类,分类可以不用很详细,但是就是要把有相同点的东西放在一起。

  分类完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是逐个把每一类物质具有的的性质、会发生怎么样的反应了解清楚。这里仍旧是推荐同学们自己画一张表,按照“什么样的结构是什么物质,什么物质又有什么样的性质,什么样的性质导致有什么反应”这样的逻辑去归纳总结。当自己全部归纳一遍之后,一定会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2.如何串联,厘清条件。

  上一种方法目的在于教会同学们明白单独的某种官能团物质有什么性质和反应,但是同样重要的是,要明白各类官能团之间是如何转化的。举例来说,当你知道醇、醛、酸、酯等等各自的性质后,就要来考虑这一条线上面的物质是怎么转化的,这就要去思考醇到醛、醛到酸、酸到酯各自反应条件是什么,反过来酯到酸、酸到醛、醛到醇的反应条件又是什么。

  这里要强调的是,各个反应条件并不是完全相同,千万不能草率地推广(比如看到醇可以催化氧化到醛,不能误认为所有的氧化反应都是可以用催化氧化这个条件)。所以一定要好好区分,理清反应条件到底是什么。

  3.有疑就问,切忌拖延。

  惰性是每个人都有的,这无可厚非。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碰到问题尝尝不求甚解,最多打个标记又放了过去。但是有机化学中,这是一个很严重问题。因为在刚刚接触有机化学的基础阶段,所有的结构、命名、书写、定义等基本概念,都是后面要反复用到的基础知识。

  在整个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前后的关联性也十分强。如果开头或者中间有疑问,一定要第一时间弄清楚。很多同学明明知道自己或多或少有不清楚的地方,但是就会“习惯性”地听之任之而不去补漏洞。事实上,只是你不愿意花时间去问去学去弄明白,而不是你真的不在意。克服拖延症是一个很难的任务,但是你必须去做。

  化学实验

  实验是高考中必考的内容,与理论相辅相成。有的同学对于实验这一部分感到头痛的表面原因在于操作细节多、步骤复杂等等,但是深层次原因是对实验目的以及每一步到底是在做什么根本不清楚。在这一背景下,给出一些实际的建议:

  1.明确每个实验的目的。

  不管是课内实验还是课外实验,做题也好,复习也好,不要急着去看实验怎么做,第一步一定要明确实验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合成某种物质?还是为了除去杂质?还是为了检验物质的某个性质?只有知道实验到底要做什么之后,再去看每一步的操作才会显得有理有据,自己就会明白每一步的目的是在干什么。

  2.牢记操作细节。

  这一建议是针对课内一些常考实验的。许多实验考题反复考察的就是那么几个细节操作,而不是要你复述整个实验是怎么做的。

  所以,比如焰色反应中用铁丝不用玻璃棒、提纯实验中的加料顺序等,这些常考的操作细节在平时题目、老师上课时肯定都会多次出现,那么你要做的就是两个方面:

  ①记住正确的答案是什么;

  ②清楚为什么这么做才正确。

  3.反过头去联系理论知识。

  所有实验操作,都可以用理论知识去解释。比如为什么硫酸将醇脱水的反应温度不能过低不能过高?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联系到这个反应本身需要的条件以及温度过高会发生副反应。这样子我们就可以根据理论知识去解释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反推理论上它有的性质。所以,希望同学们千万不要把实验与理论割裂开,这两部分在化学中一定是相辅相成的。

  预习但不预科,研读而不泛读。

  “双减”之前,很多学生喜欢利用寒暑假到培训学校预科。结果大部分学生在学校上课时,感觉听腻了,不想听,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不但家长花了冤枉钱,学生还对学习没有主动性,养成了依赖培训学校的惰性。还好,“双减”政策一落地,不但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也解放了学生的自由时间。

  虽然我提倡不预科,但我强调一定要预习。预习是你主动在上课前看书。而且我对看化学课本有严格的要求。就是看化学教科书,一定要研读,而不是泛读,看到几乎能重复下来的地步。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如果你懂,并能够践行落实,那你在各个领域的学习成绩都将不会差。

  你理解并记忆化学概念的时候,一定要用关键词法记忆。比如,高一的学生会认为《物质的量》这一节比较抽象、深奥、难懂,其实也很简单。这个定义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一定数目是一个关键词、粒子是关键词、集合体是关键词。你预习时就要想粒子包括哪些,与听课时对照,你有哪些没想全面。集合体与你高一数学学的集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样带着问题看化学术语的概念,理解化学,上课才能跟上老师的思维。你不带着问题去预习,高中化学课信息量大,你很容易漏听几句,从而错失得分项。

  高二化学电解质部分,又让一部分学生与高分无缘。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那你看这里关联键词有4个:水溶液里、熔融(这两个是状态)、或(注意与和区分)、化合物。那你预习时就要延伸和思考:这个电解质首先它必须是化合物,不能是单质和混合物。任何物质都有三种状态:固、液、气态。这个化合物比较特殊,它要么在水溶液里,形成溶液(溶质+溶剂=混合物)导电;要么它是固体在熔融状态下导电。如果是气体,在熔融状态下也没有意义了。带着这样的思考去研读课本,预习化学,你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

  磨刀不误砍柴工,请你坚持预习,坚持研读,每一个关键词都可以出一道题目,要想不掉入陷阱,请你用火眼金睛识别关键词,记好化学知识点。

  磨题但不刷题,出题但不背题。

  一本化学书,做一本适合自己的练习册就够了,没必要做那么多套。化学上没有多少运算量,不求你解题速度,只要你掌握对应的知识点,此题必将破解。学深、学透比啥都重要。如果学校发的练习册不大适合你这样个性化教育的,你可以自己去书店、各大书城去挑选适合自己的书,最好有讲解、剖析知识点的。这样便于你巩固知识。比如很多中等偏上学生喜欢用《教材帮》,这里的例题和习题,都标明了对应的知识点。你看例题,就知道几个选项错误的就是几个坑,看你通过自学,能否发现这潜在的坑。看完一道例题后,你看你会不会出相应的习题,能不能换一个角度,变一下题目,会是另一番模样。如此把一道题反复做,换个角度做、换一种选项做,这样打磨你精心选的有代表的题,你就能把你研读的知识点全部调动出来,直到完全掌握、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精心打磨这一道题,也就会做了一类题,而不是盲目刷题,导致图快、图数量却无效果。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也综合了很多琐碎的知识。高考的每一道题,都是一串项链,如果你把其中一颗珠子弄掉了,整个项链也就散了。如何把每颗珠子用一条线串起来?这需要你平日里知识框架体系的构建,也需要你日复一日的积累。很多实验操作都有规定具体的步骤,你不多操作几遍,很难把握细节。观看完实验,如果你能看到不正确操作的危险,你也就会出题了。这些实验没必要死记硬背,就像你做饭,程序一样,每个人做却是不同的味道。如果你能多操作几遍,细节很容易就记住,不会让你背得很痛苦。

  分类纠错留白,善于反思总结。

  当老师布置的习题和试卷、或者你主动做的习题书有题做错了,一定要分析错因。如果是粗心导致的,就不用往笔记本上记了。高考题都挺难,不会给你粗心的机会。如果是对一部分知识点有点含混或者完全不会的题你都记在笔记本上,并且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下来。记完题目后,不要在笔记本上写答案。可以把答案写到练习本上,因为大量事实证明,大部分学生越纠错,就越能对自己解错的答案记忆深刻。给自己后面巩固复习时留白,看这次纠完错后,过一周或一个月,你是否还能秒出答案?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说明此类题目、此知识点你已完全掌握。如果踌躇不定或者完全不会,你就需要翻一下参考书或者请教学校老师给予指导。

  高中三年化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场马拉松赛跑,你如果用这三种方法学习,想不成为学霸都难。

【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相关文章:

关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11-20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11-12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08-31

高中化学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10-22

教师国旗下讲话稿-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指导06-30

高中化学经典说课稿07-01

高中化学经典说课稿07-01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04-02

关于高中化学的说课稿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