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管理制度

时间:2023-04-07 19:28:25 制度 我要投稿

清洗管理制度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就是在人类社会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洗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洗管理制度

清洗管理制度1

  1、食堂应有专人负责餐具的洗涤和消毒。

  2、严格执行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工作程序和制度。

  3、洗涮消毒要有专用设施设备,并有明显的标记和足够的容积,不得一池混用或一池多用。池内、外壁要完整、光洁、采用不锈钢板或瓷砖,下水道要畅通,污物要用加盖容器盛装,当日消毒。

  4、煮沸消毒温度100℃不少于五分钟,蒸汽消毒温度95℃以上不少于十五分钟。

  5、对不易蒸汽、煮沸消毒的茶、酒杯具可用经国家批准的用于食品用工具消毒的化学药物进行消毒,消毒剂的使用量、作用时间,应根据所用消毒剂的.性能和要求浓度进行配制和操作。

  6、经消毒后的餐具,内外壁应光洁,无油垢和食物残渣,呈现出本色,并放在保洁柜内,防止再污染。

  7、消毒人员应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消毒,并接受监督部门检查和群众的监督。

清洗管理制度2

  为规范餐饮服务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工作,保障公众餐饮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设置专用的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专间及设备,清洗消毒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应能满足需要。

  二、餐饮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水池应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制成,不易积垢并易于清洁。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至少设有两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三、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餐饮具使用前应洗净并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消毒的餐饮具。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四、餐饮具做到当餐回收,当餐清洗消毒,不得隔顿、隔夜。

  五、餐饮具应首选热力方法进行消毒,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或洗涤剂)刷、清水冲、热力消、保洁”的顺序操作。使用化学药物消毒的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或洗涤剂)刷、清水冲、药物泡、清水冲、保洁的顺序操作,并注意要彻底清洗干净,防止药物残留。

  六、消毒后的'餐饮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

  七、消毒后的餐饮具及时放入保洁柜密闭保存备用。盛放消毒餐饮具的保洁柜要有明显标记,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要分开存放,保洁柜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八、采购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饮具,应当查验其经营资质,索取营业执照复印件、消毒合格凭证。

  九、清洗消毒餐饮具用的洗涤剂、消毒剂等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

  十、洗刷消毒结束,及时清理地面、水池卫生,及时处理泔水桶,做到地面无积水,池内无残渣、泔水桶内外清洁。

  十一、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采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消毒浓度。

  十二、专人做好餐饮具清洗消毒及检查记录。

  十三、洗涤剂、消毒剂应存放在专用的设施内。

清洗管理制度3

  (1)根据井下产尘地点粉尘浓度测定情况,合理划分区域并确定洗尘周期:

  ①采煤工作面两顺及边联煤尘清洗由施工单位负责。要求每周清洗两次。

  ②掘进巷道的煤尘清洗由施工单位负责。要求每周清洗两次。

  ③皮带各转载点前后20米范围内的煤尘清洗由使用单位负责。要求每天清洗一次。

  ④电缆上的粉尘由电缆所负责单位进行擦拭或清扫,每周清扫一次。

  ⑤以上地点以外巷道的'煤尘由保安区消火队负责清洗。保安区负责建立洗尘制度并配备洗尘人员,编制矿井洗尘循环图表,并严格按洗尘制度和循环图表对矿井各巷道进行洗尘,并做好洗尘记录,消灭煤尘堆积现象。其各巷道的煤尘清洗周期如下:

  a、掘进中的巷道每班清洗一次。

  b、采区皮带道、集中皮带道每周清洗一次。

  (2)各单位粉尘清洗项目包括:巷道帮、顶底板各种管路、电缆、皮带运输机及其它设备。

  (3)洗尘要保证质量,巷道地板洒水要适度,洒水后湿润而不泥泞。

  (4)该项工作主要由安检处、生产科、保安区和矿领导负责监督检查,对未达标单位有权责令整改并进行罚款。

清洗管理制度4

  一、清洗水箱人员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二、清洗水箱人员进入水箱内必须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和长靴、橡胶手套,所携带专用工具必须事先清洗消毒,再进行清扫和冲刷。专用工具用毕后清洗干净晾干,放入专用木架存放,保持清洁卫生。

  三、水箱清洗消毒质量应做到箱壁无污垢、箱底无杂物、水面无漂浮物。

  四、使用的消毒剂必须具备产品的.名称、生产单位、卫生许可证批号方可使用。消毒液的配制和保管必须有专人负责,统一配置,药物置于避光、防潮、密封阴凉处。

  五、洗完毕后,必须加盖、加锁,以保清洁。

  六、建立清洗水箱消毒档案,做到一箱一卡登记和做好记录。

  七、每年二次清洗水箱,并抽验水箱水质。(以目测洁净为标准)

清洗管理制度5

  为切实加强清洗消毒中心管理,确保师生餐具卫生,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清洗餐具时,应做到'四池分开',并在水池的明显位置注明标识。

  (二)餐具在清洗消毒过程中须做到“一刮、二洗、三过清、四消毒、五保洁”,不得减少任何环节。

  (三)清洗时,在水池里放入5—10/1000的洗涤剂,注入热水,将洗洁剂搅拌均匀,再将餐具内的食物残渣和油污刮掉,放入水池浸泡5—10分钟后进行清洗,最后将餐具置于另一洗涤槽内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

  (四)洗净后,凡能用蒸煮消毒的餐具等。均应进行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红外线消毒控制温度在120℃保持10分钟以上。凡不能用蒸煮的.塑料餐具等,须用药物(一般为含氯消毒剂)浸泡进行消毒,消毒剂用量及作用时间按说明书。

  (五)消毒后的餐具置于餐具保洁柜中待用,已消毒的餐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能用毛巾、餐巾擦干,避免二次污染;

  (六)对每餐未使用的餐具,必须收回洗碗间用清水冲洗,进行消毒后,方可再用。

  (七)清洗消毒应严格按照有关工作流程进行,严禁偷减清洗、消毒工序,未经清洗消毒的餐具不得使用。

  (八)洗碗间及消毒间必须保持整洁,卫生,明亮,不得存放有毒物品,有毒气体,污物,易爆物品等。

  (九)工作人员(领导、卫生检查人员除外)不得擅自进入清洗消毒中心工作现场,经同意的参观人员须进行双手消毒后方能接触有关设备、餐具。

  (十)工作人员应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做到“四不”(即:不随地吐毯;不在工作场所吸烟;不对着餐具打喷嚏、咳嗽;不穿拖鞋和戴戒指上班)和“三洗手消毒”(即:工作前洗手消毒;大小便后洗手消毒;搞好卫生环境后洗手消毒)。

  (十一)经常接受有关部门的卫生检查,卫生工作列入当月考核内容,对不合要求的按餐饮中心有关处罚条例进行处理。

清洗管理制度6

  (1)设立独立的餐饮具洗刷消毒室或专用区域,消毒间内配备消毒、洗刷保洁设备。

  (2)洗刷消毒员必须熟练掌握洗刷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严格按照“除残渣打、碱水洗、清水冲、热力消、保洁”的顺序操作。药物消毒增加一道清水冲的'程序。

  (3)每餐收回的餐饮具、用具,立即进行清洗消毒,不隔餐隔夜。

  (4)清洗餐饮具、用具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餐具消毒前必须清洗干净,消毒后的餐饮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及时放入保洁柜密闭保存备用。

  (5)盛放消毒餐具的保洁柜要有明显标记,要经常擦洗消毒,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要分开存放。

  (6)洗刷餐饮具的水池专用,不得在洗餐饮具池内清洗食品原料,不得在洗餐饮具池内冲洗拖布。

  (7)洗刷消毒结果,清理地面、水池卫生,及时清理泔水桶,做到地面、水池清洁卫生,无油渍残渣,泔水桶内外清洁。

  (8)定期清扫室内环境、设备卫生、不留卫生死角,保持清洁。

清洗管理制度7

  一、各餐厅售饭用的餐具,必须严格进行清洗、消毒,未经清洗消毒的餐具不允许售饭,食用餐具每次用后应洗干净,保持洁净,做到“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二、餐厅投入使用的各类餐具,必须高温杀菌、消毒。重复使用的餐具必须放入蒸箱、蒸气锅或消毒柜内高温杀菌消毒,方可投入使用;

  三、各餐厅必须设置专用的保洁柜,对清洗、消毒过的餐具进行摆放,严禁将干净的`餐具裸露外界,防止二次污染;

  四、蒸汽煮沸消毒温度在100℃,时间不得低于十五分钟,溴氧、紫外线物理杀菌不得低于四十五分钟。使用化学剂消毒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比例配制。

清洗管理制度8

  1、食品从业人员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工具使用前应当按照要求洗净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消毒的餐饮具。

  2、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使用的一次发泡餐饮具等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餐饮具。

  3、设置专用的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区域(或专间)及设施,餐饮具清洗消毒水池专用,不得与清洗食品原材料、拖布等混用。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4、《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办法》应张贴上墙,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清洗消毒方法,严格按照“除残渣、洗涤剂法、清水冲、热水消、保洁”的.顺序操作。餐饮具应首选热力方法进行消毒,使用化学药物消毒的应至少用“一冲刷、二消毒、三冲洗”的程序进行,并注意要彻底清洗干净,防止药物残留。清洗消毒时应注意防止污染食品。

  5、消毒后的餐饮具应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并符合有关消毒卫生标准。

  6、清洗消毒后的餐具,应及时放入专用密闭式餐饮具保洁柜(间)保存,避免再次受到污染,柜内洁净、干爽,不得存放其他物品,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定位存放。

  7、每餐收回的餐饮具,要立即进行清洁消毒,不隔餐隔夜。洗刷消毒结束,应及时清理卫生,做到内外清洁。

  8、应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采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消毒浓度,定时做紫外线消毒,做好《餐饮具消毒及检查记录表》记录。

清洗管理制度9

  为保证在检修、清洗、置换、取样环节中的“三废”合理处置,保护公司及周边区域的环境卫生,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1、检修、清洗、置换、取样环节中的'“三废”的管理部门为公司安环部。

  2、在作业时,作业部门要到安环部办理“三废”处置手续,有专职环保员到现场检查确认物料收集、处置设施的配备情况,并和施工队签订安全环保承诺书,然后出具环保作业许可证,专职环保员要随时抽查监督执行情况。

  3、在检修时,要用氮气把物料(特别是易挥发、易燃、易爆的)置换倒空,物料集中收集入储罐中,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

  4、清洗时一般用自来水,清洗液集中收集处理,不得造成二次污染。

  5、在取样时,样品和废液集中倒入废液专用容器中,加盖密封。

  6、在检修、清洗、置换、取样环节完毕后,清扫工作现场,有安环部和施工队共同验收确认签字,档案有安环部存档。

清洗管理制度10

  为了加强管理,提高效率,达到降耗升质,互惠双赢目的.,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严格遵守《生产车间十禁令》,服从领导,听从分配,发扬以老带新,团结互助的工作作风,积极主动保质按量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二、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有事提前请假,未批不上班者作旷工处理。旷工按半天扣一天工资标准赔偿公司损失;迟到、早退按每分钟一元钱处理。

  三、上班时,按要求配带劳保防护用品,负责人要认真做好设备、网版、油漆调试和前置作业工作,确保上班后全组人员能快速、安全、顺畅投入工作中。

  四、洗片前要察看玻璃尺寸是否与加工规格相符,检查表面有无明显缺陷、气泡、杂质、裂痕,凡超出工序品质范围情况要及时反馈或挑出,不让废品流到下工序。

  五、封边时要检查反腐油印刷质量,对裂痕、气泡、漏油、透光、封边不牢等影响玉砂效果情况,不要上架玉砂,要及时反馈上工序快速修复、处理。若把关不严造成损失,责任人和小组按价酌情承担损失。

  六、玉砂起吊时,要轻起轻下,严把玉砂每个工序环节质量关,按要求控制各边的时间、速度,确保无漏砂、毛边、污渍、印痕、破损等异况。

  七、玉砂品要及时冲洗干净,过清洗机后,要检查每个玉砂图案是否达标,不良品严禁流向下工序;合格品表面必须干净无水痕,下片放架时,玻璃间底边要紧密靠拢无间隙。

  八、良品交下工序时,必须按对方要求把产品送到指定位置,且正确填写流程卡进行交接签收。签收的流程卡为工资计算凭证,要妥善保管及时上交。

  九、下班前要及时整理工作现场,把报废品、不良品按要求清出现场或返工或交上工序处理,并做好当班各工作报表。

  十、下班后要清洁好区域卫生,各物品归好位。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坚持做好每天班前计划统筹会议和班后总结教育会议。

【清洗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清洗消毒管理制度12-19

清洗消毒管理管理制度03-22

清洗消毒管理制度15篇12-19

清洗消毒管理制度(15篇)12-19

清洗消毒间卫生管理制度03-07

餐炊具清洗消毒保洁管理制度06-28

清洗消毒管理制度通用15篇12-19

学校食堂餐用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11-07

清洗的近义词及解释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