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作业管理制度

时间:2023-03-03 18:21:36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起重机械作业管理制度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起重机械作业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起重机械作业管理制度

起重机械作业管理制度1

  1范围

  为进一步加强对起重吊装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各区域内的起重吊装作业。

  2职责

  2.1安全处是本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制度进行修改及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2相关部门是本制度的协助部门,对自己所管辖区内的起重吊装作业安全负责。

  2.3作业相关人员必须对整个起重吊装作业过程负责。

  3定义

  起重吊装作业:利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发生位置变化的作业过程。

  4起重吊装作业的分级

  起重吊装作业按吊装重物的质量分为三级:

  a)一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大于100t;

  b)二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大于等于40t至小于等于100t;

  c)三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小于40t。

  5作业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5.1吊装机具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5.2吊装作业人员(指挥人员、起重工)应持有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从事吊装作业指挥和操作。

  5.3吊装质量大于等于40t的重物,应编制吊装作业方案。吊装物体虽不足40t,但形状复杂、刚度小、长径比大、精密贵重,以及在作业条件特殊的情况下,也应编制吊装作业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5.4吊装作业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经派工部门和安全处/分公司安全生产科审查,报分管经理(或分公司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

  5.5利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械吊运同一重物时,升降、运行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械所承受的载荷不得超过各自额定起重能力的.80%。

  6作业前的安全检查

  吊装作业前应进行以下项目的安全检查:

  6.1吊装机具引进部门和安全处共同对从事指挥和操作的人员进行资质确认。

  6.2派工单位、施工单位进行有关安全事项的研究和讨论,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确认。

  6.3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对起重吊装机械和吊具进行安全检查确认,确保处于完好状态。

  6.4实施吊装作业单位使用汽车吊装机械,要确认安装有汽车防火罩。

  6.5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对吊装区域内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包括吊装区域的划定、标识、障碍)。警戒区域及吊装现场应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安全警戒标志应符合gb 16179的规定。

  6.6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在施工现场核实天气情况。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及6级以上大风时,不应安排吊装作业。

  7作业中安全措施

  7.1吊装作业时应明确指挥人员,指挥人员应佩戴明显的标志;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帽应符合gb 2811的规定。

  7.2应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并按gb 5082规定的联络信号,统一指挥。指挥人员按信号进行指挥,其他人员应清楚吊装方案和指挥信号。

  7.3正式起吊前应进行试吊,试吊中检查全部机具、地锚受力情况,发现问题应将工件放回地面,排除故障后重新试吊,确认一切正常,方可正式吊装。

  7.4严禁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等作吊装锚点。未经有关部门审查核算,不得将建筑物、构筑物作为锚点。

  7.5吊装作业中,夜间应有足够的照明。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及6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

  7.6吊装过程中,出现故障,应立即向指挥者报告,没有指挥令,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7.7起吊重物就位前,不许解开吊装索具。

  7.8利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械吊运同一重物时,升降、运行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械所承受地载荷不得超过各自额定起重能力的80%。

  8操作人员应遵守的规定

  8.1按指挥人员所发出的指挥信号进行操作。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由何人发出,均应立即执行。

  8.2司索人员应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并及时报告险情。

  8.3当起重臂吊钩或吊物下面有人,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时,不得进行起重操作。

  8.4严禁起吊超负荷或重物质量不明和埋置物体;不得捆挂、起吊不明质量,与其他重物相连、埋在地下或与其他物体冻结在一起的重物。

  8.5在制动器、安全装置失灵、吊钩防松装置损坏、钢丝绳损伤达到报废标准等情况下严禁起吊操作。

  8.6应按规定负荷进行吊装,吊具、索具经计算选择使用,严禁超负荷运行。所吊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吊装能力时,应检查制动器,用低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再平稳吊起。

  8.7重物捆绑、紧固、吊挂不牢,吊挂不平衡而可能滑动,或斜拉重物,棱角吊物与钢丝绳之间没有衬垫时不得进行起吊。

  8.8不准用吊钩直接缠绕重物,不得将不同种类或不同规格的索具混在一起使用。

  8.9吊物捆绑应牢靠,吊点和吊物的中心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8.10无法看清场地、无法看清吊物情况和指挥信号时,不得进行起吊。

  8.11起重机械及其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缆风绳和吊物不得靠近高低压输电线路。在输电线路近旁作业时,应按规定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能满足时,应停电后再进行起重作业。

  8.12停工和休息时,不得将吊物、吊笼、吊具和吊索吊在空中。

  8.13在起重机械工作时,不得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查和维修;在有载荷的情况下,不得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

  8.14下方吊物时,严禁自由下落(溜);不得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

  8.15遇大雪、暴雨、大雾及6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露天作业。

  8.16用定型起重吊装机械(例如履带吊车、轮胎吊车、桥式吊车等)进行吊装作业时,除遵守本标准外,还应遵守该定型起重机械的操作规范。

  9作业完毕作业人员应做的工作

  9.1将起重臂和吊钩收放到规定的位置,所有控制手柄均应放到零位,使用电气控制的起重机械,应断开电源开关。

  9.2对在轨道上作业的起重机,应将起重机停放在指定位置有效锚定。

  9.3吊索、吊具应收回放置到规定的地方,并对其进行检查、维护、保养。

  9.4对接替工作人员,应告知设备存在的异常情况及尚未消除的故障。

  10 《吊装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10.1吊装质量大于10t的重物应办理《作业证》,《作业证》由安全处负责管理。三级、二级由安全处进行审批,一级由公司分管经理(或分公司经理/制造部长)审批。

  10.2项目单位负责人从安全管理部门领取《作业证》后,应认真填写各项内容,交作业单位负责人批准。对本标准5.4规定的吊装作业,应编制吊装方案,并将填好的《作业证》与吊装方案一并报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

  10.3 《作业证》批准后,项目单位负责人应将《作业证》交吊装指挥。吊装指挥及作业人员应检查《作业证》,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

  10.4应按《作业证》上填报的内容进行作业,严禁涂改、转借《作业证》,变更作业内容,扩大作业范围或转移作业部位。

  10.5对吊装作业审批手续齐全,安全措施全部落实,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的,作业人员方可进行作业。

  10.6作业结束后,作业单位将《吊装作业许可证》交回安全处。否则每丢失一份罚款50元。

  10.7分公司吊装作业许可证的管理由分公司安全员负责。

  11考核

  11.1凡违反本制度相关规定的扣责任单位安全考核分10分或罚款50-500元。

  11.2情节严重的或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交由公司研究决定。

起重机械作业管理制度2

  1范围

  为进一步加强对起重吊装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各区域内的起重吊装作业。

  2职责

  2.1安全处是本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制度进行修改及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2相关部门是本制度的协助部门,对自己所管辖区内的起重吊装作业安全负责。

  2.3作业相关人员必须对整个起重吊装作业过程负责。

  3定义

  起重吊装作业:利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发生位置变化的作业过程。

  4起重吊装作业的分级

  起重吊装作业按吊装重物的质量分为三级:

  a)一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大于100t;

  b)二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大于等于40t至小于等于100t;

  c)三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小于40t。

  5作业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5.1吊装机具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5.2吊装作业人员(指挥人员、起重工)应持有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从事吊装作业指挥和操作。

  5.3吊装质量大于等于40t的重物,应编制吊装作业方案。吊装物体虽不足40t,但形状复杂、刚度小、长径比大、精密贵重,以及在作业条件特殊的情况下,也应编制吊装作业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5.4吊装作业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经派工部门和安全处/分公司安全生产科审查,报分管经理(或分公司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

  5.5利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械吊运同一重物时,升降、运行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械所承受的载荷不得超过各自额定起重能力的80%。

  6作业前的安全检查

  吊装作业前应进行以下项目的安全检查:

  6.1吊装机具引进部门和安全处共同对从事指挥和操作的人员进行资质确认。

  6.2派工单位、施工单位进行有关安全事项的研究和讨论,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确认。

  6.3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对起重吊装机械和吊具进行安全检查确认,确保处于完好状态。

  6.4实施吊装作业单位使用汽车吊装机械,要确认安装有汽车防火罩。

  6.5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对吊装区域内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包括吊装区域的划定、标识、障碍)。警戒区域及吊装现场应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安全警戒标志应符合gb 16179的规定。

  6.6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在施工现场核实天气情况。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及6级以上大风时,不应安排吊装作业。

  7作业中安全措施

  7.1吊装作业时应明确指挥人员,指挥人员应佩戴明显的标志;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帽应符合gb 2811的规定。

  7.2应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并按gb 5082规定的联络信号,统一指挥。指挥人员按信号进行指挥,其他人员应清楚吊装方案和指挥信号。

  7.3正式起吊前应进行试吊,试吊中检查全部机具、地锚受力情况,发现问题应将工件放回地面,排除故障后重新试吊,确认一切正常,方可正式吊装。

  7.4严禁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等作吊装锚点。未经有关部门审查核算,不得将建筑物、构筑物作为锚点。

  7.5吊装作业中,夜间应有足够的照明。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及6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

  7.6吊装过程中,出现故障,应立即向指挥者报告,没有指挥令,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7.7起吊重物就位前,不许解开吊装索具。

  7.8利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械吊运同一重物时,升降、运行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械所承受地载荷不得超过各自额定起重能力的80%。

  8操作人员应遵守的规定

  8.1按指挥人员所发出的'指挥信号进行操作。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由何人发出,均应立即执行。

  8.2司索人员应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并及时报告险情。

  8.3当起重臂吊钩或吊物下面有人,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时,不得进行起重操作。

  8.4严禁起吊超负荷或重物质量不明和埋置物体;不得捆挂、起吊不明质量,与其他重物相连、埋在地下或与其他物体冻结在一起的重物。

  8.5在制动器、安全装置失灵、吊钩防松装置损坏、钢丝绳损伤达到报废标准等情况下严禁起吊操作。

  8.6应按规定负荷进行吊装,吊具、索具经计算选择使用,严禁超负荷运行。所吊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吊装能力时,应检查制动器,用低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再平稳吊起。

  8.7重物捆绑、紧固、吊挂不牢,吊挂不平衡而可能滑动,或斜拉重物,棱角吊物与钢丝绳之间没有衬垫时不得进行起吊。

  8.8不准用吊钩直接缠绕重物,不得将不同种类或不同规格的索具混在一起使用。

  8.9吊物捆绑应牢靠,吊点和吊物的中心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8.10无法看清场地、无法看清吊物情况和指挥信号时,不得进行起吊。

  8.11起重机械及其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缆风绳和吊物不得靠近高低压输电线路。在输电线路近旁作业时,应按规定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能满足时,应停电后再进行起重作业。

  8.12停工和休息时,不得将吊物、吊笼、吊具和吊索吊在空中。

  8.13在起重机械工作时,不得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查和维修;在有载荷的情况下,不得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

  8.14下方吊物时,严禁自由下落(溜);不得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

  8.15遇大雪、暴雨、大雾及6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露天作业。

  8.16用定型起重吊装机械(例如履带吊车、轮胎吊车、桥式吊车等)进行吊装作业时,除遵守本标准外,还应遵守该定型起重机械的操作规范。

  9作业完毕作业人员应做的工作

  9.1将起重臂和吊钩收放到规定的位置,所有控制手柄均应放到零位,使用电气控制的起重机械,应断开电源开关。

  9.2对在轨道上作业的起重机,应将起重机停放在指定位置有效锚定。

  9.3吊索、吊具应收回放置到规定的地方,并对其进行检查、维护、保养。

  9.4对接替工作人员,应告知设备存在的异常情况及尚未消除的故障。

  10 《吊装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10.1吊装质量大于10t的重物应办理《作业证》,《作业证》由安全处负责管理。三级、二级由安全处进行审批,一级由公司分管经理(或分公司经理/制造部长)审批。

  10.2项目单位负责人从安全管理部门领取《作业证》后,应认真填写各项内容,交作业单位负责人批准。对本标准5.4规定的吊装作业,应编制吊装方案,并将填好的《作业证》与吊装方案一并报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

  10.3 《作业证》批准后,项目单位负责人应将《作业证》交吊装指挥。吊装指挥及作业人员应检查《作业证》,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

  10.4应按《作业证》上填报的内容进行作业,严禁涂改、转借《作业证》,变更作业内容,扩大作业范围或转移作业部位。

  10.5对吊装作业审批手续齐全,安全措施全部落实,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的,作业人员方可进行作业。

  10.6作业结束后,作业单位将《吊装作业许可证》交回安全处。否则每丢失一份罚款50元。

  10.7分公司吊装作业许可证的管理由分公司安全员负责。

  11考核

  11.1凡违反本制度相关规定的扣责任单位安全考核分10分或罚款50-500元。

  11.2情节严重的或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交由公司研究决定。

起重机械作业管理制度3

  为加强和规范本公司建筑起重机械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保障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等,制定本办法。

  一、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必须年满18岁以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没有妨碍从事本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二、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经公司提出,会同人事科、安全科、机料科审核同意后,由医务所进行体格检查合格后,凭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单独操作。

  三、作业人员岗位分为

  (一)建筑起重信号司索工

  (二)建筑起重机械司机

  四、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必须二年进行复审一次,复审不合格进行补考,仍不合格者,并停止其原岗位工作。

  五、脱离岗位半年以上的,由安全科、机料科复查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六、对于首次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应当在其正式上岗前安排不少于3个月的实习操作。实习操作期间,公司应当指定专人指导和监督作业。指导人员应当从取得相应特种作业资格证书并从事相关工作3年以上、无不良记录的熟练工中选择。实习操作期满,经公司考核合格,方可独立作业。

  七、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进行作业,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并按规定对作业工具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八、每年组织作业人员参加年度安全教育培训或者继续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8个学时。

  九、对在安全生产中特种操作人员发生安全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立即停止其工作重新进行学习,公司考核合格之后重新返回工作岗位。造成人员伤亡的按公司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进行惩处。

【起重机械作业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09-01

作业管理制度07-26

交叉作业管理制度01-27

培训作业管理制度01-27

电焊作业管理制度01-27

企业作业管理制度11-09

小学作业管理制度05-16

作业安全管理制度08-05

作业文件管理制度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