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防疫重点人员管理制度

时间:2022-11-01 14:47:26 制度 我要投稿

学校防疫重点人员管理制度大全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制度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防疫重点人员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防疫重点人员管理制度大全

  学校防疫重点人员管理制度 1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文化环境,特订本制度。

  一、教学卫生:

  1、保障学生每天学习的时间。适当安排作业,尽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1~6年级学生应坚持做眼保健操,自觉课间休息。

  3、教师应准时下课,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休息。

  4、期中后要调整学生座位,矫正学生视力。

  5、严格培养学生正确阅读坐姿、握笔、听讲的姿势。

  二、环境卫生:

  1、学校建立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建立卫生员队伍,每天一检查,每周一小结,一评比。同层楼评比获第一名的挂“卫生清洁班”。全学期卫生评比总分列入先进班评比。

  2、以班为单位,落实卫生地段,坚持每天三扫(早、午、晚)。教育学生养成文明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不涂污墙壁,大便后要洗手,做到确保校园净化,天灰板无蛛丝灰尘,墙壁无脚印,地面无痰迹,桌椅无刀痕,厕所无臭味。

  三、个人卫生:

  1、要求学生仪容端庄大方,讲究衣着,头发卫生。

  2、定期对学生进行个人卫生检查,着重于衣着、头发、指甲的卫生,并进行卫生教育。

  3、建立和健全学生卫生档案,健全个楼层的卫生保健箱,卫生导师要及时做好卫生保健指导,结合各个不同季节特点,对常见病的预防进行教育。

  4、认真做好预防近视宣传和教育工作。

  四、食堂卫生:

  1、食堂经营者必须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不得从事食堂经营活动。

  2、食堂经营者必须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3、从业人员包括临时人员必须取得有效健康证明,并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服务人员应穿整洁的工作服,厨房工作人员应当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应梳理整洁置于帽内。

  4、发生食品中毒或疑似食品中毒事故时,应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餐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能使用。

  6、采购食品必须新鲜、无毒无害,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食品存放应分类分架,隔墙离地,严禁和有毒有害及个人生活用品混放。

  7、凉菜间必须专人、专室、专用工具,专用冷藏,专用消毒设施,室内温度不得高于25℃,每天进行定时空气消毒。

  8、盛放废弃物的容器要密闭有盖,不得外溢和滴漏。

  卫生工作是学校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全体教职工要认真重视,同心协力做好。

  学校防疫重点人员管理制度 2

  一、学校建立卫生室,确定专人管理,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动用医疗器材和药品。

  二、加强药品管理。各类药物应按规定贮存在玻璃瓶或塑料瓶内,贴上标签,注明药名。

  三、定期检查药品,凡过期失效或因保管不当引起药物变质的,应及时处理,并补充新药。

  四、做好学生的传染病管理及特异体质学生的登记、统计工作。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对学生按时完成各种预防接种、预防性服药。

  五、做好对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宣传教育活动,如遇学生中发生传染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早消毒处理,并严格执行患传染病学生复课前的诊检制度,以控制传染病源。

  六、管理好学校的卫生保健资料,健全学生的健康档案,做到一人一卡。

  七、学校对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况的学生,应当予以必要的关心和照顾。对生理、心理状况异常,不宜在校学习的学生,应当劝其休学。及时与其监护人联系,安排治疗、修养。

  八、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及时发现和努力化解学生的心理危机。

  学校防疫重点人员管理制度 3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为使学校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统一、有序,制定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建立从各班学生到班主任,到分管校领导,到校卫生(保健)室,到学校的传染病疫情发现、登记及报告制度。

  二、在疫情发生时,启动学生晨午晚检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记制度。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应及时报告校医进行排查,并将结果记录在排查结果登记日志上。

  三、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应(必要时和家长联系)迅速了解患病学生情况和可能的病因,让其马上去医院检查治疗,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

  四、学校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按照下列要求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教育主管部门报告。突发情况发生后,学校要尽快掌握情况,立即启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在15分钟内进行向镇防控指挥部和县教育局电话报告,30分钟内传真书面报告,1小时进行续报。

  五、发现传染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如因疫情报告人玩忽职守造成学校内传染病传播流行,将被追究责任。

  学校防疫重点人员管理制度 4

  一、体温检测和实名登记制度

  入校当日,校门口安排防疫消毒人员负责消毒、检测工作,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在学校门口负责组织学生登记入校工作。学生进校要带口罩按顺序排队,间隔至少一米,依次进行行李消毒、手部消毒、测量体温、体温正常并上交家长签字的承诺书及查看身份证明后方可入校。校门口设置留置观察点,若学生体温异常,测温处做好体温异常记录,并交由值班教师马上引导“发热学生”到留置观察点,由医务人员对学生体温进行复测、检查、询问接触史,复测体温仍异常,医务人员联系班主任,班主任通知家长,并上报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等待救护车。

  拒绝接受体温检测、查验身份证件并登记以及体温异常人员有权拒绝其入校。

  二、学校晨检(午检、晚检)制度

  1.晨检(午检、晚检)人员

  学校在职人员、校车司乘人员等均可作为晨检员;工作态度认真负责,耐心严谨,健康状况良好。

  经培训后上岗,掌握常见问题应对方法;佩戴口罩和手套等,做好个人防护,完成工作后做好清洁消毒。

  住宿班级在每班设立晨检员或安排宿舍长负责晨检工作,并及时向班级晨检员报告。

  2.晨检工作要求

  进校门前,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询问。晨检时询问和观察要点:

  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症状:发热、咳嗽、乏力、呼吸不畅、腹泻、流涕、咳痰、结膜充血等。

  ②其他 传染病相关症状:皮疹(含皮肤、口腔黏膜等)、呕吐、腹泻、黄 疸等。若有体温异常,需由复查人员使用水银体温计复查,并登记。

  一旦发现师生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立即让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安排在(临时)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暂时 隔离。同时通知家长,并由专车转诊到就近定点医院。

  使用测温枪时要规范操作,不要接触被测者皮肤。如检 测到体温异常者,应用微湿酒精棉球对体温测量仪器进行必要 消毒。水银体温计应及时消毒,未经消毒不得重复使用,并规范操作。

  因地制宜合理设置晨检通道,尽量避免人群聚集。晨检区设立工作台、免洗手消毒液、纸巾、遮雨(阳)棚等。

  班主任、班级晨检员应该在每天上午第一节课下课前,将所在班级晨检、因病缺课学生患病情况及可能病 因等信息报送学校疫情报告人。各部门负责人也应在每天 8:30前将职工(员工)的晨检、因病缺勤信息报送学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疫情报告人应该在每天10:00前将晨检、因病缺课/缺勤信息汇总及上报完毕。

  尽量使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做好晨检、因病缺课/缺勤信息登记和上报工作。

  3.午检、晚检工作要求

  安排午休的学校,在下午第一节课上课前,班主任或任课教师需完成对学生健康状况的询问与观察。

  在疫情流行期间,学校要进行晚检,由班级晨检员在晚修前负责登记,上报学校疫情报告人。

  制订分批返校计划,并组织返校师生在进校门前由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体温检测等排查。

  三、“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当发生传染病流行和暴发时,为了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构建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传染病疫情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防控传染病疫情扩散和蔓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各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各教研组长为各教研组教师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

  2、每天上午7:30—8:00,中午12:40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晨检、午检,由班主任负责检查本班学生出勤及健康情况;各教研组长负责对本组教师进行晨检、午检。

  3、晨检、午检中一旦发现师生中有如发现学生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或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要立即报告校医,将学生送至隔离室,并及时上报,等待救护车。

  4、晨检、午检时间以外师生中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全校师生人人有责任及时报告。

  5、坚持追踪及电话随访制度。各相关责任人(班主任及各教研组长)对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或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的师生,要求其居家隔离治疗。居家治疗期间班主任及各教研组长要做到每天追踪。

  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每天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班主任及各教研组组长要将患病师生情况及时报医务室。

  6、实行疫情快报制度。要将晨、午检情况汇总,如发现一个班级一周内发生3例及以上病例,或同一学校发生10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或发生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需立即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对缓报、瞒报、漏报者,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7、实行零报告制度:晨检、午检报告结束后,校医及时将全校情况汇总,筛查,每天1:30xxx和区疾控报告学生发热信息,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按照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四、卫生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1、门卫室消毒管理制度

  (1)空气消毒: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或加大新风,必要时使用化学消毒剂处理或者紫外线消毒。

  (2)环境物品表面消毒:对地面、墙面以及经常使用或触摸 的物体表面如门窗、门把手、桌面、笔、垃圾桶等部位进行消毒, 每天消毒2~3次。可选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作用30分钟,消毒后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消毒剂,或使用75%乙醇擦拭消毒,消毒后开窗通风60分钟后再进入。座机电话每天使用75%乙醇擦拭2次,如果有外来人员使用要进行人/次消毒。

  2、教室消毒管理制度

  1)开学前对教室进行通风换气、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定期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清洁。

  2)开学后每天对教室进行通风换气,所有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消毒,并保持环境清洁。

  (1)通风换气: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课间尽量开窗通风,也可采用机械排风。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至室外。自然通风时,注意室内温度不能过低,避免学生感冒。寒冷季节,上课时门窗保留缝隙;天气暖和,且空气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建议一直保持通风状态。

  (2)物表消毒:消毒应在学生放学后进行。每天对课桌椅、教辅设备、门把手等进行清洁。对课桌椅、教辅设备、门把手等 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剂残留;还可以使用 75%乙醇、1.5%~3%过氧化氢或含醇季铉盐消毒湿巾擦拭消毒。话筒、键盘、激光笔等用75%乙醇,1.5%~3%过氧化氢或含醇季俊盐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3)地面消毒

  1)每天进行不扬尘的湿式打扫,定期使用有效氯浓度为 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地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 地。拖把清洗干净后,置于阳光下暴晒或置于通风处晾晒。

  2)地面有痰迹等少量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及时进行清洁,用一次性卫生湿巾或消毒湿巾擦拭干净,再用有效氯浓度为 1000mg/L的消毒液作用30分钟,最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出现人员呕吐时,应当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如有效氯浓度为5000-10000mg^的含氯消毒液)或有效的消毒干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后,使用含氯消 毒剂(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处理,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4)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保持教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清洁, 每天专人巡查清扫并进行登记。

  3、教师办公室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1)开学前对教师办公室进行通风换气,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并定期打扫室内卫生,保持环境清洁。

  (2)开学后应每天对教师办公室进行通风换气,所有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消毒(通风和消毒原则参考教室部分),并保持环境清洁。

  4、其他室内公共场所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其他室内公共场所包括但不限于会议室、图书馆/室、专用教室等。

  1)开学前对室内公共场所进行通风换气,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并定期打扫室内卫生,保持环境清洁。

  2)开学后每天对室内公共场所进行通风换气,所有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消毒,并保持环境清洁,每天专人巡查清扫并进行登记。

  (1)加强使用管理:学校应尽量避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建议加强活动区域通风清洁,配备洗手液、消毒剂等。疫情期间公共场所全面停用中央空调;疫情解除后,重新开启中央空调前,应注意规范清洗和消毒。

  必要的小型会议应控制时间,定时开窗通风,全程佩戴口罩,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会议结束后对场地、桌椅、设备进行消毒。完成消毒程序需开窗通风60分钟后方可再次使用。

  公共上课场所(如音乐教室、舞蹈教室、计算机教室)要求 每批学生使用后消毒1次。完成消毒程序需开窗通风60分钟后方可再次使用。

  (2)通风换气: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通风条件不良的房间,可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

  通风条件较差的室内场所,尽量减少人员进出;通风不畅 的房间,按照1.5W/m3在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无人状态下, 开紫外线消毒灯消毒30-60分钟,有人时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 器(无臭氧)消毒,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消毒频次。

  (3)物表消毒:对会议室、学生实验室、图书室、体育活动场所等公共区域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如门窗、讲台、课桌椅、电 脑键盘、鼠标、话筒、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池、卫生间等物体表面每天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 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剂残留。

  (4)地面消毒:消毒原则参考教室部分。

  (5)保持环境卫生清洁。

  5、食堂、饮用水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1)开学前加强人员管理,做好卫生消毒,检查库存食品。

  (1)封闭管理。延迟开学期间,学校食堂尽量不要开餐,采取封闭管理,对操作间、库房等张贴封条。

  (2)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开学前要严格执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3)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管理和培训。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经过培训后方可上岗。主要进行食品安全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4)盘点货物,清洗消毒餐具、用具。食堂要彻底清洁,盘点库房货物,清除过期食品,清洗消毒餐具、用具。

  (5)做好预防性消毒。通过开窗通风、紫外线消毒、消毒剂喷洒擦拭和拖拭等措施对食堂空气、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消毒。

  (6)加强安全监管和技术指导。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加强对学校食堂、学生集体配餐单位的全面检查。

  (7)严把进货关。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审验供货商资质,严禁采购野生动物。

  (8)加强供水设施检测。做好供水设施的清洁、消毒工作, 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须经有关部门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9)储备必要的卫生保障物资。储备口罩、帽子、手套、洗手液,清洗厨工工作服等。

  2)开学后加强健康管理,规范就餐流程,尽量集中分餐、送餐到班; 或者延长供餐时间,有效分流,错峰进餐,避免聚集o

  ⑴食堂环境

  a、保持空气流通,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洞时,餐厅地面、桌椅,消毒工作结束后开窗通风。

  b、加强物体表面消毒,对门把手、食堂地面、餐桌餐椅、饮水机水龙头和工作台面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c、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餐(饮)具应当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建议学生自带餐具。餐(饮)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或 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或采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消毒后应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d、做好饮用水设备清洁、消毒工作。

  (2)就餐秩序

  1、推荐分时用餐。如果学校食堂不具备集中分餐条件,师 生均应按照食堂分时用餐时序安排,在规定时间内就餐。

  2、做好卫生防护。餐前师生必须洗手,学校在卫生间和食 堂要提供洗手液(肥皂)或免洗手消毒液,在醒目位置张贴“七 步洗手法”图示,宣传指引师生学会正确洗手方法;就餐人员须佩戴口罩进入餐厅,领餐时必须佩戴口罩,分餐人员必须戴帽子、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对餐食进行分发。

  3、用餐秩序要合理。严禁面对面用餐,间隔距离要超过1米,送餐到班的,要分散就餐,避免集中;在食堂就餐的,应加大间隔、单面用餐、禁止交谈。

  4、做好垃圾分类。就餐人员要做好餐余垃圾的清理、分类和投放。

  5、做好食品留样制度:对每餐次每类食品冷藏的留样量不少于125g,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做好留样管理。

  (3)集中式供货、供餐及送餐要求

  1、严把原料采购关,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食堂,加强原材料供货商的资质审核和索证管理,并做好原材料采购的检验合 格证明查验和采购票据的存档。

  2、尽量采取定点配送方式,要求供货商送货车辆须消毒后方可进入办公区域。供货商配送食品原料的人员须佩戴口罩及一次性手套,进入学校前,应对其体温测量,避免与其近距离接触。禁止采购活禽进行加工制作,不得提供冷荤食品。

  3、集中式供餐单位强化本单位疫情防控安全相关措施落实并主动向学校提供相关材料,确保配送餐食品安全,送餐人员需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4、加强外送餐管理,专人负责严格查验送餐单位相关资质,要求提供该单位疫情防控措施的相关材料,对餐车、餐箱彻底消毒,对外来送餐人员入校前进行体温测量,入校期间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5、禁止外卖进入校园。

  6、卫生室(保健室)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一)开学前

  (1)卫生室由校医负责管理。卫生室管理制度、相关处置流程要张贴上墙。

  (2)对卫生室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及所有物体表面消毒。

  1)通风换气:开学前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清洁。

  2)物体表面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为5OOmg/L)对物体表面(地面、扶手、门把手、办公桌椅、诊疗床)进行擦拭, 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使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体温计、诊疗器械表面。

  (3)保持卫生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清洁。

  (4)卫生室(保健室)应保证防疫物资(消毒用品、诊疗器械、 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鞋套、护目镜、隔离衣等)配备充足,并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

  (5)卫生室要设置洗手设施;设立(临时)隔离场所,位置相对独立,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

  (二)开学后

  (1)每天对卫生室进行空气消毒及所有物体表面消毒,如 (临时)隔离场所当日有隔离人员,在隔离人员离开后立即对(临 时)隔离场所进行消毒和通风。

  1)空气消毒: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按照不少于1.5W/m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2.2米的标准在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确保紫外线消毒灯在垂直1米处辐射强 度高于70p_W/cm2,并且分布均匀。每天下班后,无人状态下连续照射不少于60分钟,消毒后及时通风换气。

  2)物体表面消毒:消毒原则参考开学前卫生室(保健室)物体表面消毒部分。

  (2)保持卫生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清洁,每天专人清扫并进行登记。

  (3)规范医疗垃圾处理。每天医疗垃圾用医疗废物专用 袋严密包装,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有效氯浓度为 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7、卫生间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一)开学前

  (1)延迟开学期间建议封闭部分卫生间,贴好封条,降低使用频率和疫情传播风险。

  (2)开学前卫生间要彻底清洁消毒。使用有效氯浓度为 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卫生间地面、冲水按钮、门把手等清洗消毒。

  (3)卫生间要配齐配足洗手液、肥皂和擦手纸巾等,并张贴“七步洗手法”图示;保证水龙头、大便蹲位、小便池等设施正常使用,数量满足开学后学生使用需求,每40-45人应设一个洗手盆或0.6米长盥洗槽。

  (4)保持卫生间内空气流通。保证排气扇运转正常,加强开窗通风换气。

  (5)保持卫生间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6)检查下水道的密闭性,如发现下水道有反水、漏水的情况,应及时处理,并加强马桶或坐便器的密封性。

  (二)开学后

  (1)卫生间应保持清洁和干爽,空气流通,提供洗手液、肥皂和擦手纸巾,并保证室内设施正常使用。

  (2)应增加卫生间的巡查频次,每天对卫生间要彻底清洁消毒1次,并视情况增加消毒次数。卫生间内手经常接触的表 面应作为主要消毒对象,如卫生间门把手、洗手台面、水龙头、坐便器内外及其坐垫和按钮等,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卫生间蹲坑、 小便池及周边可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雾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对于可能出现的呕吐物、排泄物和分泌物,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 蘸取有效氯浓度为5000-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小心移除; 受到污染的表面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卫生间的拖布和抹布等清洁工具应专区专用、专物专用,做好标识,避免与其他场所的清洁工具交叉污染。使用后以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悬挂晾干后分区存放。

  (4)加强垃圾分类管理(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注意及时清理。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垃圾至完全湿润,扎紧垃圾袋口,作用30分钟后按生活垃圾处理。

  8、楼道、楼梯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1.开学前

  (1)开学前对楼梯楼道进行彻底清洁,对楼道和楼梯的地面、墙壁、门把手、电梯按钮、扶手等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 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以上表面有污染时,可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2)消毒后保持楼道、楼梯的环境卫生清洁,减少灰尘飞 扬,每天专人巡查清扫并进行登记。

  (3)因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保洁人员上岗前要接受使用技能培训,包括:配制和使用消毒剂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佩戴帽子、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学会在不同情况下配制不同浓度的消毒液;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应避免过度消毒,并注意消毒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所使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剂须现配现用。

  2.开学后

  (1)每天对楼道楼梯进行彻底清洁1次,对楼梯和楼道的地面、墙壁、门把手、电梯按钮、扶手等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 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2)每天保持楼道楼梯的环境卫生清洁,减少灰尘飞扬,每天专人巡查清扫并进行登记。

  (3)每天及时清运楼道、楼梯垃圾桶内的垃圾,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9、宿舍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1.开学前

  (1)封闭管理。延迟开学期间,学生宿舍采取封闭管理,不得使用,所有宿舍粘贴封条。

  (2)完善制度。进一步完善宿管制度,取得有效健康证的工作人员才能上岗。

  (3)保障物资。做好帽子、口罩、手套、体温计、消毒液等防控物资准备。

  (4)清洁消毒。宿舍进行彻底清洁,每天专人巡逻对宿舍地面、墙壁、门把手、床具、课桌椅等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清洗过滤网。宿舍安装空调的要在开学前清洗空调滤网。

  2.开学后

  (1)加强通风换气。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清洁消毒。每天对宿舍地面、墙壁、门把手、床具、课桌椅等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医护人员等进行微生物等监测,记录完整。

  2.室内所有物品固定专用,用后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并挂明显标志。

  3.更换的布类物品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密封装好,并在袋外做标记送洗衣房处理,病人转出后,病床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洗床垫、枕芯等,房间密闭消毒2小时。

  五、病人的消毒隔离管理:

  (1)发热咳嗽病例、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尽量安排在最短的时间内由家长或学校送到医院诊治。

  (2)被观察人员须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禁止离开房间和相互探访。(临时)隔离医学观察场所不得同时安排不同病例。

  (3)定期常规消毒,若有可疑病例或发热人员进入,需在专 业部门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学生的呕吐物、腹泻物、垃圾、 接触过的物品应及时、严格消毒处理。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不得使用中央空调系统。

  六、医疗器械消毒隔离管理:

  设置套有塑料袋并加盖的专用垃圾桶。被观察人员用过的纸巾、口罩等放置到专用垃圾桶并及时清理,清理前用有效氯浓度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然 后扎紧塑料袋口。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单独洗涤消毒处理。

  学校防疫重点人员管理制度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工作制度。

  一、校医为学校的疫情报告人员,负责本校常见病的诊治,就诊的病人必须登记在门诊登记簿上,传染病还要登记在传染病登记本上,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规定时限内报告当地疾控机构。

  二、在校所有教职工、学生都是义务疫情报告员,发现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事件要报告学校的专兼职疫情报告人员。

  三、执行晨检制度,每日早晨上班前对每位教职员工、学生进行相关健康状况及卫生状况检查,并留有详细记录。

  四、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每位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均有权利和义务向在校疫情报告人员报告,疫情报告人员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五、协助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对传染病人及疑似传染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六、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开设健康教育课。

  学校防疫重点人员管理制度 6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认真学习20xx年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

  二、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7种。要了解主要以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非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狂犬病、乙脑、细菌性痢疾、肺结核、流脑、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等。

  丙类: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1、组织领导:分管副校长为组织领导,政教处配合、校卫生室负责具体工作。

  2、工作任务

  (1)严把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做到五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四、严格疫情报告:

  1、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应当立即报告校卫生室或卫生主管人员,由校卫生室或卫生主管人员统计后报告校领导,最后经确认和领导审批后由学校报告员上级教育主管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发现丙类传染病应及时报告校卫生室,由校卫生室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报告顺序:学生→班主任→校卫生室或卫生工作人员→校领导→镇防保科和镇教委→区教委体卫科和区疾控中心。

  五、凡患有传染病的学生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证明方可上课,教职工亦同。

  学校防疫重点人员管理制度 7

  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确保春季开学工作平稳有序,根据上级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从业人员健康筛查及管理

  (一)严格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落实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和晨检、午检制度,加强从业人员体温监测,避免患病及感染者上岗。

  (二)做好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及防疫知识培训,并组织进行考核。

  (三)做好食堂及从业人员宿舍清扫、消毒工作。

  (四)做好从业人员口罩、工作服、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的保障。

  (五)强化配送人员健康监测、洗手消毒和配送设施的清洗消毒,配送人员配送时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手套。

  二、原料控制与加工

  (一)与有合法资质的供货者签订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

  (二)制定原料采购控制清单,除原禁止使用的原料外,不采购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或海鲜等,严禁采购食用野生动物,严禁在学校食堂、厨房饲养和宰杀禽畜。

  (三)健全原材料验收流程,严格食品及原料进货渠道,做好索证索票、收货查验、台账登记、按要求储存等工作。

  (四)原料运输车辆应具备相关温度、湿度及分隔功能,车辆及运输容器定期清洗、消毒。

  (五)准备相关贮存容器及设施,并保证正常运转。采购部分菜篮框,避免外包装进入厨房;准备带筛网存放架,避免半成品污染。

  (六)严格食品加工制作过程控制,工用具、容器区分使用,烹饪烧熟煮透,供餐送餐温控和防护措施到位。

  三、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及环境清扫

  (一)开学前组织一次大清扫,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开学后加强日常预防性消毒并建立台账。

  (二)准备酒精、84消毒液、洗手液等,保障消毒设备、保洁设备数量足够。

  (三)严格清洁校内餐饮服务场所,按要求对工用具、容器、餐饮具进行清洗消毒、保洁到位。

  (四)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四、供水管理

  (一)做好供水设施(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食堂蓄水池、饮水机等)清洁、消毒工作。

  (二)通过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提供的学生生活饮用水必须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五、分餐用餐

  建议选择以下四种供餐方式:

  (一)分批错时到食堂就餐,尽量一张桌子只坐1人,不对坐不交谈,严格控制同一时段就餐人数;

  (二)将餐食打包成盒饭,派人领送到教室、办公室用餐;

  (三)将餐食分装至教室打餐就餐;

  (四)由食堂供餐改为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配餐至教室、办公室就餐。学校会议或活动不得举行群体性聚餐。

  学校防疫重点人员管理制度 8

  一、启动应急预案学校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按照预案开展防控工作,减轻威消除突发新冠肺炎的危害,保障教职工及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校内稳定。

  二、落实工作职贵各工作小组立即响应,落实教育宣传、物资保障、卫生防控、摸排登记、应急处置等相关职责。

  三、加强预警提示多渠道全面了解教职工、学生、家长健康动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和防控要求。

  四、加强部门联动加强与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取得专业技术支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教职员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嘱其立即佩戴口罩去辖区内发热门诊就诊。学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当立即使用(临时)隔离室,对该学生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同时通知医务人员诊断,若需去辖区内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需做好防护。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学校防疫重点人员管理制度 9

  为了及时有效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要求,特制定我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学校疫情报告人的设置:

  学校校长为我校疫情报告管理第一责任人,班主任老师为责任报告人,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疫情报告人提供情况。

  二、疫情报告人职责:

  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3、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工作。

  三、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

  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学校教职工如发现有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报告: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重大职业中毒事件的。

  5、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四、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中心学校疫情报告人报告。

  五、学校疫情监测报告制度:

  学校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学校的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记录排查情况。

  1、晨检、午检、晚检应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委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检查记录上。如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预防。

  2、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学校防疫重点人员管理制度 10

  一、为加强学校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治领导组织,建立传染病疫情络,固定专(兼)职疫情管理人员、消毒人员,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学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疫情管理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等为义务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和义务报告人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应在规定时限内,向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三、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农村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四、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

  五、学校要进一步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对请假、缺课的学生要询问原因,注意追踪,确保对传染病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六、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开设健康教育课、设立宣传栏、举办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卫生部门要经常深入学校进行防病知识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七、学校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教室、宿舍要经常通风,设置防蚊灭蝇设施。食堂要讲究卫生,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学生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八、学校坚持晨检制度,

  每天早7:40上早自习时前10分钟由班主任负责检查班内学生身体状况及教室环境卫生、学生个人卫生。校医负责全校的异常情况的排查。

  1、班主任发现各类传染病疑似病人,不得让其与其他人接触。

  2、向卫生室老师汇报,卫生室老师诊断为疑似病人后及时向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3、立即送至应急隔离室。

  4、通知学生家长,送疑似病人到指定医院就诊。同时电话追踪医院诊断结果。

  5、校医主管领导,超过3人要上报区卫生防疫站、教委。

  6、对疑似症状者去过的地方进行消毒。

  7、加强宣传教育,安定人心,稳定学校秩序。

  8、如发生传染病除隔离病人外,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病人到过的地方进行消毒。

  9、坚持开窗通风制度,每天派专人负责教室的开窗。

  10、坚持定期消毒制度,由后勤负责对各教室、专用教室的消毒。

  11、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着或疑似病人在治愈或排除前一律停课,不得来校。学生因传染病休学者痊愈后要出示医院证明并经学校同意方可回校学习。

  学校防疫重点人员管理制度 11

  1、宿舍成立疫情管理小组,建立疫情报告体系。设置专人监督,检查宿舍的疫情管理及消毒情况,积极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2、每天对住宿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有体温高于37.3℃时,及时通知项目部疫情领导小组,进行隔离观察或住院治疗。

  3、宿舍实行日报制度,每天不少于两次,上报体温及人员出行情况。

  4、宿舍住宿人员不得私自将无关人员带进宿舍住宿。

  5、进出生活区必须佩戴口罩,并每天进行更换,防止细菌感染。

  6、宿舍公共区域有专人进行每天不少于2次的消毒,重点部位如宿舍门把手、餐桌、碗柜、卫生间等,应重点消毒,增加消毒频率。

  7、宿舍住宿人员必须注意个人卫生,各宿舍住宿人员严格执行宿舍管理制度。

  8、宿舍内注意通风及用电、用水、用火安全,做到人走灯关、水关、火灭。

  9、保证饭前及便后洗手,碗筷、水杯、毛巾不混用。

  10、食堂必须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扎堆,防止感染。

  11、就餐时,必须认真洗手,不得在就餐时扎堆,避免面对面就餐,避免就餐时说话。

  12、进入宿舍生活区,在就餐时最后一刻才能摘下口罩。

  13、有电梯宿舍,乘坐电梯必须佩戴口罩,每天对电梯按钮进行消毒,按压电梯后手指请勿接触口鼻及揉眼,更不得接触口罩,到达楼层后及时洗手才能防止感染。

  14、宿舍专人负责消毒、清扫、垃圾统一地点存放、统一外运,严禁私自乱扔,清扫人员必须做好防护各项安全措施。

  学校防疫重点人员管理制度 12

  1、用分餐就食,使用一次性饭盒错峰打菜,避免人员密集。

  2、打菜人员与厨师均需正确佩戴口罩,打菜人员之间必须至少保持2米以上距离。

  3、所有在疫情期间值班的人员可坐在同一餐桌就餐,新到岗人员必须将盒饭带到非密集通风的地方就餐。

  4、严禁对着食堂内饭菜咳嗽、打喷嚏。

  5、打菜分多批次进行,严防扎堆。

  6、饭前必须洗手,洗手时长不少于20秒。

  7、餐厅每日消毒两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需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混用,避免肉食生吃。

  8、规范食品进货渠道,体检不合格人员不得从事食堂管理和服务工作。要求施工人员禁止购买街头盒饭及无照商贩的食品。

  9、食堂就餐实行分时间段分批开饭制,之间保持安全距离、专人负责监管。

  10、EPC项目部及分包商,就餐时间派专人负责食堂监督管理,纠正违章。

  学校防疫重点人员管理制度 13

  1、首次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在保安室门口接受体温测量,并建立台帐。

  2、凡是体温测量在37.1℃以下的人员即可进入现场观察区,严禁直接进入生活区,不合格人员执行政府管控措施。

  3、被测量体温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合格的医用口罩,测温人员必须穿防护服,佩戴防护眼罩、防护手套等。

  4、接受测量体温的人员必须自觉排队,间隔二米,严禁扎堆,扰乱秩序。

  5、体温测量人员必须通过扫二维码查询14天活动轨迹,截屏交给值班人员,做好登记。

  6、首次体温测量合格的人员进入现场后,需按照每日至少两次的标准在观察区进行体温测量,为期14天,并建立体温检测台帐。

  7、进入观察区未做核酸检测的人员不得进入生活区。

  学校防疫重点人员管理制度 14

  当发生传染病流行和暴发时,为了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构建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传染病疫情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防控传染病疫情扩散和蔓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各年级主任与校长为教师健康情况检查报告责任人。

  二、每天上午7:30—8:00,中午12:30—13:00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晨检、午检,由班主任负责检查本班学生出勤及健康情况;各年级主任负责对分管教师进行晨检、午检。

  三、晨检、午检中一旦发现师生中有如发现学生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或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要立即报告校医,将学生送至隔离室,并及时与家长联系送往医院就诊。

  四、晨检、午检时间以外师生中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全校师生人人有责任及时报告。

  五、坚持追踪及电话随访制度。各相关责任人(班主任及各年级主任)对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或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的师生,要求其居家隔离治疗。居家治疗期间班主任及各主任要做到每天追踪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每天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班主任及各主任、校长要将患病师生情况及时报医务室、教育局、县疾控中心。六、实行疫情快报制度。校医要将晨、午检情况汇总,如发现传染病病例;或发生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需立即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教育局。对缓报、瞒报、漏报者,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实行零报告制度:晨检、午检报告结束后,校医及时将全校情况汇总,筛查,每天向县教育局和县疾控报告学生发热信息,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按照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学校防疫重点人员管理制度 15

  一、学校建立卫生室,确定专人管理,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动用医疗器材和药品。

  二、加强药品管理。各类药物应按规定贮存在玻璃瓶或塑料瓶内,贴上标签,注明药名。

  三、定期检查药品,凡过期失效或因保管不当引起药物变质的,应及时处理,并补充新药。

  四、做好学生的传染病管理及特异体质学生的登记、统计工作。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对学生按时完成各种预防接种、预防性服药。

  五、做好对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宣传教育活动,如遇学生中发生传染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早消毒处理,并严格执行患传染病学生复课前的诊检制度,以控制传染病源。

  六、管理好学校的卫生保健资料,健全学生的健康档案,做到一人一卡。

  七、学校对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况的学生,应当予以必要的关心和照顾。对生理、心理状况异常,不宜在校学习的学生,应当劝其休学。及时与其监护人联系,安排治疗、修养。

  八、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及时发现和努力化解学生的心理危机。

【学校防疫重点人员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学校防疫人员个人总结(通用5篇)05-25

学校防疫的管理制度范本(精选5篇)08-13

学校卫生防疫管理制度范本11-28

学校重点人员核酸检测方案(精选13篇)10-09

学校防疫管理制度范本(通用22篇)08-12

培训学校防疫管理制度范本(精选13篇)08-12

学校防疫工作管理制度(通用17篇)10-19

学校卫生防疫管理制度(精选10篇)08-12

防疫管理制度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