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3-03-19 16:58:0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热】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热】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要求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白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要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言行合一,不但明白,而且能自觉地做到。

  课前准备

  我们学校的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是一名小学一(1)班的小学生了。

  2.学会说:“老师早,同学早,老师好,同学好,老师再见。”

  3.会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小学一(1)班的小学生。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是郭老师,数学老师是余老师,我们班有64位同学。

  4.了解日常的课堂常规。

  教学重点

  在老师的指导下看懂图意。

  教学难点

  学会自我介绍。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学会问好

  1.(出示插图)仔细看图,你看明白了什么?(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校门外,老师正在迎接到校的同学。有的小同学结伴来到学校,有的小同学在家长的陪伴下来到学校。画面上,一个小同学正在听妈妈说着什么,一个小同学正在和自己的爸爸说“再见”,一个小同学正在和老师互相问好。校园里,教学楼高高矗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有几个同学正在扫地、浇花。)

  2.是呀,我们也学着图画上来问问好,问好时,我们可以鞠躬,如果以后你当上少先队员,那可以敬队礼。(师生起立,互相问好)

  3.评价:表情是否是微笑,声音是否响亮,态度是否大方?

  4.早晨看见老师可以说老师早,中午呢?下午呢?校外呢?

  5.仿照刚才的样子同学之间问声好,老师和同学之间问声好。

  在上每节课之前,老师和同学都要有礼貌地问好,这表示我们之间的相互尊重,我们来试一试。(师生进行问好。)

  二、明确自己是一名小学生

  1.刚才有的同学脸上笑眯眯的,你们为什么高兴呢?

  学习说话: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有表情)

  2.学习儿歌:太阳公公起得早,花儿点头对我笑,背上我的小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校。

  3.从今天起我们都是光荣的小学生了,教师板书“小学生”,这三个字就是小学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学习自我介绍

  1.我们班有那么多小朋友,有的已经在幼儿园里相互认识了,有的还不认识。现在在同一个班里学习,我们就要互相认识一下,该怎么说呢?

  2.谁来把自己介绍给大家。

  3.教师评价:要求声音响亮,说话连贯,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再说说是哪个学校(或者幼儿园)的学生,还可以说说自己的爱好。

  4.小朋友都介绍得挺好的,自我介绍中还可以突出自己的特点。同桌之间互相介绍。教师巡回。

  四、总结谈话

  这节课,同学们真能干,不仅学会了问好,而且还能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认识了“小学生”三个字。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地使用,从今天开始就看看哪些小朋友是真正有礼貌的小学生。

  五、课外作业

  1.把学会的本领说给家长听。

  2.认读有关的三个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

  2.知道上课要遵守纪律,做到专心听讲,不随便讲话,不玩东西,发言要举手,坐姿端正。

  3.学会说:“上课的时候要专心听讲”“写字、读书姿势要端正,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两脚放平,脚踏实地。”

  教学重点

  了解基本的课堂常规和写字姿势。

  教学难点

  在实践中掌握课堂上的一些常规要求。

  教学过程

  一、出示插图,感受快乐

  1.(出示插图)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大哥哥、姐姐是怎样上课的?你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教室里,同学们正在上语文课,学习生字“马、牛、羊”。黑板上贴着马、牛、羊的`图片,一位小同学正在把生字卡片贴到相应的图片下面。女教师亲切地望着她,愉快地微笑着。其他同学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专心地看着黑板。)

  2.教师评价:语文课中形象的丰富性,游戏的有趣,展示自己的才艺。

  3.小结:上课时。我们可以做有趣的游戏,可以认识许多生字,学到本领,还能将自己的本领展示给大家看,上课真是一件挺快乐的事。

  二、观察思考,规范课堂常规

  1.你们知道为什么有的同学每天上课,学习成绩挺好,有的同学却学不好呢?

  2.看图想象,小朋友是怎样上课的?(小朋友眼睛盯着老师,认真地在听课。)

  3.学习说话:上课的时候,我们要专心听讲。

  4.谁明白什么是专心听讲?(眼睛看老师,耳朵仔细听,不做小动作,不东张西望。)对,其实上课中坐的姿势和写字的姿势也非常有讲究。

  三、观察图画,明确正确的坐姿、写字姿势

  1.良好地写字姿势,对我们身体的成长,体形的变化都有益处。

  2.你们仔细看图画,谁能学着图中小朋友的样子来坐一坐。

  3.教师表扬同学,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坐的?(两脚放平,身子坐正,腰背挺直,头抬高。)

  4.小朋友们真能干,通过看图就能说出正确的坐姿,(教师板书“坐”)这就是“坐”,坐下来的坐。

  5.读书又应该怎样的读书姿势呢?

  6.读书的时候,我们应该像图上的小朋友一样,,把书拿出来,斜放在桌面上,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好吗?

  7.教师巡回检查。

  8.谁能用一首儿歌来记住这漂亮的读出姿势?

  9.师生共同编儿歌:写字、读书姿势要端正,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两脚放平,脚踏实地。

  10.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11.学习“读书”两个生字。教师板书“读书”,这就是读书,我们一起来读读。

  四、小结

  今天我们同学真能干,学了许多本领,你能告诉大家,你学到了什么?(学习了三个生字;学习了正确的读书姿势、坐姿;知道了上课是件很有趣的事;上课要专心听讲。)

  我们小朋友在40分钟学到了那么多本领,这真是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这学期,我第一次接触了一年级人教版的教材,惊讶于其内容的新颖,识字编排上的形式多样,同时又为一年级上册要认识400个汉字——那么大的识字量所深深震撼。

  下面我就一学期来的识字教学进行反思。

  一、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在教学中把识字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识字场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

  比如《在家里》一课,我让学生通过家里的照片,展示、介绍自己家里的陈设,创设一种学生到别人家做客的场景,此时,我说:“这些陈设还会变魔术,看,它们变成了汉字娃娃,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只要你们能正确叫出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出来和你们做游戏。”这样一引导,使他们对相应的词语产生兴趣。学生情趣盎然,认真地读、记词语。再如《菜园里》一课,我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带来的蔬菜:看颜色、闻味道、摸软硬,再读词语,识汉字,充分调动他们的五官参与识字过程,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牢牢记住了汉字。

  可是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

  我从每天早晨读书时间抽出5分钟乐称为“文化早餐”时间。早餐内容分别为识字“游戏点心”、拼音“水果拼盘”、故事“多味酱”……学生兴趣十足。其中,识字“游戏点心”的宗旨就是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

  二、倡导合作学习,利用差异促提高

  由于学前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学生在识字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字学前差不多都会认了,但有的学生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再加上学习能力的差异,如果要统一地从头学起、从零开始,学生一定不喜欢,这样就会影响教学效果。能不能将认识较多字的学生作为我们识字教学中的有利条件,让他们成为我们最有利的教学资源呢?我进行了尝试:

  1.培养合作能力,实现优势互补。

  刚入学的儿童大部分不会与他人合作,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但是通过我两个半月的培养,学生已初步形成合作习惯。在识字教学时,我通常先让学生尝试读课文,不会读的除了借助拼音认读以外,还让他们请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或老师。在这一环节里,小组成员就可以实现异质互补,会的教不会的,达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学了一篇课文后,可以让小组里的同学互相听读课文,辨识生字,并告诉他们:如果你的同学读得好,

  第2/3页

  请你夸夸他;如果你的同学需要帮助,请你帮帮他。这样做,既让识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会让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获得帮助。

  2.聘任“小老师”,实现多元评价。

  我今年担任的一年级二班的语文教学,共有学生61个,面对这么大班额的学生,要检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字情况存在一定的困难,我采用了聘任“小老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刚学的(甚至是未教的)生字,就让他读给老师听。对于确实读得好的,就聘任其为“小老师”,其他同学都可以到他那儿认读生字。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每一位识字过关的同学都可以被聘为“小老师”。因此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就积极地到老师、“小老师”处认读生字,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拓宽识字途径,扩展读的数量

  比如可让学生把自己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名称认下;把自己家的春联认下;把常吃的方便面名称记下;把自己家的街道认下等等,在班会时间举行各种形式的课外识字大比武,以此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这样,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

  以上几点仅是我个人粗陋的观点,希望同行能给我多提供点更宝贵的经验,让我在识字教学中能得心应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练习写字,比较字形相近的字,并能口头组词;

  2、学习灵活运用词语,并能给词语分类;

  3、练习补充句子;

  4、阅读练习,使学生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5、收集图片并介绍,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描一描,写一写。

  1、 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 出示“找”字,练习书空。(注意“找”字后写“点”。)

  3、 观察“找”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描一描。

  4、 学生练习写“找”字。

  二、 比一比,再组词。

  1、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出示“渴”和“喝”,比一比,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抽学生口头组词。

  4、学生分小组自己学习“乌”和“鸟”、“外”和“处”。

  5、学生在全班交流。

  三、 选词填空。

  1、 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 比较“怎么”和“什么”的意思。

  3、 出示句子,填空,再读一读句子。观察每个句子的后面都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再读一读句子。

  第二课时

  一、 照样子,说一说。

  1、 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 读例句,说说谁在干什么?

  3、 指导完成补充句子,再读一读句子。

  4、 分小组将自己补充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听。

  二、 读一读,做一做,说一说。

  1、 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3、 学生自己读短文,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4、 同桌互相读读课文,正音。

  5、 全班齐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6、 做一做:自己试着做一个太阳钟,并向同学们介绍是怎么做的。

  第三课时

  一、 将下列词语分分组。

  1、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读读有哪些词语,想想它们指的是什么?

  3、 它们哪些词语是一类的?找出来填在括号里。再读一读。

  二、 找一张你喜欢的图片,想同学们介绍一下图片的内容。

  1、 看图,听听冬冬和丁丁的介绍。

  2、 拿出自己准备的图片,向同桌的同学介绍图片的内容,你为什么这它?

  3、 抽生全班交流。

  4、 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收集图片不但有趣,还能增长许多课外知识呢!

  三、 老师总结,完成作业。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分别是凶字框、口字旁、春字头。

  2.会认3个字。

  3.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愿意说一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学生说,学生猜)。老师说一个谜语,请你们大家猜一猜谜底是什么?看谁听得准,猜得对。“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我们学完这篇课文,你就会知道的。

  二、看图。

  1.出示图: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近到远的顺序。(图上画了山、水、花、鸟)那么这首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呢?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小伙伴互相读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

  4.指名读课文,大家纠正读音。

  四、学习生字的字形结构及字义。

  1.先让学生识记生字,识记时可以联系诗句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的?

  3.请记忆字形巧妙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人:独体字,笔画记忆:撇,捺。也可以用手势记忆,左右手心相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就是“人”字。组词:好人,人民。

  色:上下结构,可以用熟字“鱼”来记,去掉“田和横”换成“巴”字就是“色”字。组词:景色、彩色。

  无:独体字,可以用熟字“天”来记,“天”字最后一笔“捺”改写成“竖弯钩”就是“无”字;也可以用“二”字加上一撇一竖弯钩。“无”就是没有的意思。组词:无有、无用、无人。

  画:先认识“ ”(凶字框)可以用熟字换笔画的方法记忆。用“鱼”字来记,去掉上面的角字头,换成“横”,下面的“横”写成“凶字框”就是画。组词:画画,图画。

  春:先认识“春字头”。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春字头”,下面是“日”字,合起来就是“春”字。学生书空“春”字笔顺。组词:春天、春雨、春风。

  听:认识“口”字旁。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斤”字,合起来就是“听”字。组词:听讲、听话。

  4.抽读生字和词语的卡片,巩固生字。

  五、正确书写生字。

  1.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在书上描红。

  3.教师重点指导“画”和“春”两个字。

  4.其他几个字学生自己照书中的范字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5.学生在生字本上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

  六、学习诗句,理解意思。

  1.学习前两行诗句。

  (1)自己小声读读这两行。边读诗句,边看图边思考,这两行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读这两行。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板书:远 山 有色 近水 无声

  (3)让学生找找二行诗句中的相对应的词。

  “远看”和“近听”、“山和水”、“有和无”、“色和声”是相对应的词。

  (4)认真看图,远处的山、近处的水怎么样?

  眺望远处的山峰,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朦朦胧胧)看图水流从高处往下流,会发出什么声音?那么诗中却说走近了还是听不到水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呀!你们猜到这则谜语的谜底了吗?(画)

  (5)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同桌读,指名读。

  2.学习后两行诗句。

  (1)总体学法:

  ①读诗句,对照图,说说这两行的大致意思。

  ②想想诗句中是怎样写画中的.山和水的。

  ③联系实际想,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色,而书中为什么这样写?找到诗句与画的联系。

  (2)学生结合学习方法自学后两行的内容。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说对后两行诗句的理解。

  (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是那么鲜艳、美丽。当人们走近的时候,枝头上的鸟不害怕,仍然停在枝头上)板书: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又是什么样的情况?

  (春天过去了,花就谢了,当人们走近鸟时,鸟一定会飞走的。)

  (6)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突出“去、还在、来、不惊”这几个词。

  学生练习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3.朗读全首诗。

  (1)在诗句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

  远——近 来——去 有——无

  (2)找出相对应的词读一读。

  花——鸟 山——水 声——色

  4.结合板书练习背诵。

  (1)自己练习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板书设计:

  14.画

  远 山 有色

  近 水 无声

  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重点指导“房、顶”两个字。

  2、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知道小动物们是怎样帮助小兔的,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能有感情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重点指导“房、顶”。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知道小动物们是怎样帮助小兔的,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学会本课中的生字,认真工整地写好“房、顶”两个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课件:谜语板书蘑菇图

  蘑菇长在树下,多么的顺理成章呀,可我们今天看见的这个蘑菇却长在了哪呢?(房顶)简笔画房子并知道书写房顶俩字。

  古人把单扇门叫做“户”,把这种方方正正的建筑叫做房子,所以在户下加一个方字就念“房”,指名读字音。户在这里做偏旁,应该叫什么?认识户字头。

  记住这个字了吗?在桌子上写一写。

  2、出示卡片读“顶”,你怎样记顶字?如果你记住了,写给你的同桌看。

  3、打开本,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在田字格中写好这两个字。

  师:大家的字写的不错,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1课板书课题齐读

  蘑菇为什么会长在房顶上呢?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2)读不好的`词句多读几遍。

  读词句

  2、再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三、整体感知深入了解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板书:这是谁的房子?这是一座怎样的房子?

  加上“矮矮的”一词更能具体的让我们了解到小兔子的家什么样。以后我们在练习写句子时也可以照这样做,想办法把句子写具体。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瞧,下雨了(出示课件)不好,小兔的屋顶漏雨了,听,滴答!滴答,雨水淋湿了小兔的衣服和被子。小兔多着急呀!快来帮帮它吧!快看都谁赶来了?又是怎样帮助它的?

  指两名学生读第二和第三自然段。其他学生用“——”标出帮助小兔的小动物,用“-----”标出这些小动物是怎样帮助它的。

  3、集体交流

  a、小熊-------新衣服。贴小熊图

  出示课件对比:

  小熊知道了,给小兔送来了衣服。

  小熊知道了,给小兔送来了新衣服。

  (体会:小熊的一片心意,新衣服更保暖)

  师:快把你这份心意告诉小兔。学生练习对话

  指导朗读:还有哪只小熊愿意把自己的这份心意用读的形式说给小兔听。

  b、小山羊-------厚棉被。

  课件:

  小山羊知道了,给小兔送来了棉被。

  小山羊知道了,给小兔送来了厚棉被。

  (体会:为了不让小兔着凉,生病,厚棉被更暖和)

  师:快把你这份浓浓的爱意告诉给小兔。学生对话练习

  指导朗读

  c、小猴----------雨伞。

  对话练习指导朗读

  (充分体现学生主体,a、b、c学生先说哪一个都行)

  4、句式练习

  看,森林里的小动物多善良啊!

  出示课件

  对照板书把句子添完整,记住这些善良的小生灵。

  其实,树林里还有很多的小动物,也来帮助小兔了,想一想还有谁会来,给小兔送来什么?

  5、回读第二自然段。

  小兔多感动啊!让我们一起在重温一下大家的那份浓浓的爱意吧!记住一定要让小兔知道咱们的心意呦!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6、学习第三自然段

  小兔多幸福呀!但有些事在有的时候就是不近人义,事以愿违。尽管这么多小动物来帮忙,但小兔的困难并没有解决。

  到了晚上,雨还在下,小兔子撑着雨伞坐着,不能躺下睡觉,多难受啊,这个时候,谁来了?它又怎样帮助小兔的?

  小松鼠送来蘑菇

  师:你为什么要送给小兔蘑菇呢?学生回答

  的确是我们大家的心声。赶快唱一唱吧!

  哟,蘑菇没有长呀,怎么没有变化呢?是没听见,还是我们唱的不好听?哪只小松鼠在唱一唱。再指学生读

  看有变化了,蘑菇长大了一点,真神奇,但还不够大挡不住水花。这回我们一起来帮助小松鼠来唱一唱,记得要唱的好听呀,不然蘑菇就长不大了。

  学生齐读儿歌并伴随课件长大蘑菇。

  师:瞧蘑菇真的长大了,高兴吗?齐读最后自然段。看来真是人多力量大啊!

  7、板书小结

  小熊、小山羊、小猴子送来的新衣服、厚棉被,雨伞,都是自己的心爱之物,在小兔有困难的时候,它们毫无保留的献了出来,献出了自己的爱心,你感觉它们怎么样?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

  四、发散思维

  当别人遇到困难,我们又该怎样做呢?同学之间,如果都有爱心,互相帮助,那我们就是一个温暖的大集体。

  五、课外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童话,童话大多都是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老师向大家推荐一本书《格林童话连环画》,这本书有图有文,非常生动。我们可以让爸爸妈妈给我们讲一讲,也可以自己看图看文。这本书中有我们熟悉和喜爱的多篇童话,有《小红帽》、《灰姑娘》、《狼和七只小羊》等等。老师还要向大家推荐一首歌,叫《爱的奉献》,老师唱两句,“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首歌告诉我们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那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六、作业

  把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夏”和“琴”,能比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随文识字。

  3、情感度价值观目标:在识字读文中感受大自然各种声音的美,使学生愿意探索自然界奇妙的声音。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感受诗人笔下声音的美妙。

  教学准备:录音机,有关声音的录音,生字词卡片,“听”“琴”的字理图,“箫”“古琴”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听”的甲骨文图片,请学生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字。讲解“听”字的字理演变过程。学习“听”字。

  2、回忆生活中听到的声音。

  3、播放声音的`录音,请学生说说听到了哪些声音。

  4、清朝有一位诗人张潮,他也特别喜欢倾听自然界中的声音,而且他还把听到的写成了一首诗,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识记二类字。

  1、范读。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都写了哪几种声音,在字的下面作下标记,。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词卡,贴在黑板上。

  4、齐读词卡

  5、出示“涧边”,学习这个词。

  6、巩固二类字。自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三、随文识字,识记一类字。

  1、出示图片“蝉”,介绍“蝉”的习性及声音特点。强调是“虫”字旁的字。

  2、指名读前两行,说一说在这两行中听到哪些声音。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夏,秋,听、雪”

  3、指名读3、4行,找一找诗人还听到了哪些声音。

  “琴”——通过观察“琴”字的字理,记住字形,欣赏古琴弹奏的声音。)

  “萧”——观察“萧”这种乐器的图片,声字偏旁表义的作用,指导朗读。

  小组合作多种办法识字。在研讨学习的基础上,汇报“松”,“瀑布”,“涧”这几个字。多种方法汇报,教师相机出示字卡。

  4、理解最后一句:你认为“觉耳中别有不同”是什么意思

  5、游戏巩固。

  1)、创设听声读词的小游戏。

  2)、将汉字回到古诗中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四、指导书写。

  1、观察虚宫格中的生字。动手描一描。提出最难写的字。

  2、根据学生提出的字,指导书写“夏,琴”

  3、学生练习书写。

  五、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大自然的其他声音,做一个有心人,尝试写一首《听声》。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4个生字,感受汉字的字形美。认识一个部件。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认识方位。

  3、激发学生识别方向的下兴趣以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方位。

  教学准备

  教师:1、在太阳的早上把学生带出教室,面向太阳站好来确定学校的东方、南方、西方、北方。

  2、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学生:1、回家了解自己家的大门朝什么方向,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2、自制太阳形状的.生字卡片。

  建议教学本课用1-2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课始游戏,感知方位

  1、在《健康歌》配乐下,让学生练习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向前看,初步感知方位。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对照图画,自读课文,想办法认识生字。

  3、、听到大家的读书声,课文里的一些词语高兴地跑出来了,你认识他们吗?

  4、认读生字:(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读;(2)摘掉拼音小帽再读;(3)交流自己最得意的认识拼音的方法;(4)同桌利用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

  5、生字开花游戏:给生字组一个词语或说一句话,它就开出花朵来。

  三、读中感悟,指导背诵

  1、边读边借助动作表演,感知方位。

  2、学生试着在书上的插图中标出东、西、南、北的位置,互相交流,说出理由。

  3、指导朗读和背诵。

  四、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1、傍晚时我们面向太阳,前面是哪个方向?

  2、让学生说说自己座位前、后、左、右各是哪些同学,转身后再看看,前、后、左、右又是哪些同学。

  3、在生活中你还知道用什么方法来辨别方向?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让学生用自己习惯或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

  2、全班交流汇报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点拨。如:用部件法记忆早字

  3、重点指导书写早、后、西字。

  4、学生练习,自评互评。

  六、个性练习

  1、请学生谈谈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来,又从哪里落下去。

  2、让学生说出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

  附:板书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分辨字音,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2、比较形近字,字的偏旁归类。

  3、读词读句,巩固识字和积累词句。

  4、读背古诗,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辨字音,比较形近字,学古诗《画鸡》。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分辨字音,比较形近字以及字的偏旁归类。

  (一)我会连

  1、观察本题,讲要求,自己先做,然后全班交流。

  2、小结:要区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3、做“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来巩固本题。

  八名学生手拿声母卡扮成青蛙,18名学生手拿生字卡片扮成小蝌蚪去找妈妈。

  (二)读读比比

  1、看题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上下两组形近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上面三组字都是一笔一差,下面三组字都是独体字加偏旁。)

  2、选一组进行音形义的比较,突出字形的比较,然后口头组词。

  3、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其余几组形近字的比较,并组词。

  4、小组派代表,自选一组来交流。

  (三)我会找

  1、创设情景:瞧,苹果园到了!谁在干什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2、同桌分工,帮图上的小朋友“捡苹果”。

  3、同桌展示“找”的'苹果,并读一读。

  4、再贴上几个没写字的苹果,让学生在苹果里填上在生活中认识的带有“”的字,想想该放进哪个篮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读词语,读句说句和读背古诗。

  (一)我会读

  1、谈话:我们做个“过独木桥,夺红旗”的游戏。展示独木桥,桥上有许多“拦路虎(词语)。只有读准它们,才能“过桥夺旗”。

  2、把词语分成几部分,做过桥夺红旗的游戏。

  (1)指名个人“过桥”。(一个读一排词语)

  (2)四人接力“过桥”(两排词语)

  (3)男女接力比赛“过桥”(所有的词语)

  (二)读读说说:

  1、过了“独木桥”,我们又到了“我会读读说说”的游览区,我们读什么,说什么呢?(让学生自己发现)

  2、读句子,学生练读,指名读

  3、引导学生认识“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型。

  4、指导学生把第二句的“什么地方”用“

  ”画出来,用“——”把“有什么”画出来。

  5、变句子说话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家门口有

  ”,“江上有

  ”。

  6、把第三句话补充完整:屋子里有(指导用准数量词)。

  7、扩展练习:河上有______________。海边有______________。

  树上有______________。公园里有______________。

  教室里有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

  天上有有______________,还有什么______________。

  (三)读读背背

  1、看图,说说这只公鸡美吗?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2、读古诗《画鸡》

  (1)借助拼音读古诗

  (2)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

  (3)指名读,学生评价

  (4)小组赛读

  3、背诵古诗

  (四)作业:挑战题:

  1、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三拼音的方法。

  2、能自己拼读一段话。

  3、生字掌握程度达到本课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表演读儿歌《彩虹》。

  二、学习三拼音节

  1、复习三音节的拼读方法。生练习拼读,指名读,齐读。

  2、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用语巩固读音,如:zhuang(服装的装),chuang(门窗的窗),qiong(贫穷的.穷),shuang(双手的双),xiong(凶猛的凶)。

  三、学习音节词

  1、学习音节词tài yáng

  1)练习拼读。学生试拼:指名读。

  2)指导书写。

  2、扩展练习。

  1)比一比,说说每组字母有什么不同

  an——ang en——eng in——ing

  2)拼一拼

  dà yàn bāng máng fēng zheng xìn fēng nào zhōng shān dòng dēng long yíng huǒchóng

  3)读一读

  老师老家白鹅天鹅花朵一朵花下雨雨衣大桥一条河一条鱼

  (四人小组合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短文

  1、谈话激趣:到今天,我们把汉语拼音全部学完了。大家借助拼音可以读更多的诗歌和故事了。这儿有一段话很有趣,想读吗?

  2、学习朗读短文。

  a学生自由读短文,教师巡视。

  b指名读,随机正音。(重点指导朗读第一句)

  c教师范读,领读,指名读,赛读。

  3、了解短文意思,问:你读懂了什么?(出示词语卡片:老师,小文,一朵,白鹅,一条)

  4、识记生字。

  1)看拼音读词语;去掉拼音读词语;去掉词,只读生字;文、师、老、鹅、朵、条

  2)在具体的语境中识记生字。问: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大家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句子:

  1、天上飘着一朵朵白云。

  2、小朋友们爱老师。

  3、一条条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学生自读;同桌相互检查;指名读)

  五、扩展练习

  1、学习词语搭配:

  ↗()↗()

  一条→()一只→()

  ↘()↘()

  2、谜语

  多彩绳子颜色鲜,

  两头弯弯挂蓝天,

  要说绳子有多长,

  这山挂到那山前。

  (回家给爸妈猜,猜到了送他们儿歌《彩虹》)

  板书设计:

  13 ang eng ing ong

  图片ang āng áng ǎng àng整体的认读音节ying

  图片eng ēng éng ěng èng

  图片ing īng íng ǐng ìng

  图片ong ōng óng ǒng òng

  an——ang en——eng in——ing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书写6个生字。学会一个新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够在读完课文之后,明白真正的朋友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真心相互帮助。

  教学重点、难点

  认字和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生活中我们都需要朋友,你有朋友吗?谁愿意说说你的朋友是谁吗?你为什么愿意和他交朋友?正准备交好朋友的同学能不能说一说你愿意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交了朋友之后怎样与朋友相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学完之后你就会找到答案。

  二、拼读生字,扫清朗读障碍。

  1、认读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和词语。

  注意提示“住”“说”都是翘舌音,“说”是三拼音节,“呀”要读轻声。

  2、抽读识字卡片。

  3、初步理解字、词在本课的意思。“住”在本课是停住、止住的意思,“告”本课把事情说给别人的意思,“都”在本课是所有、总括的意思。其他字的意思随课文都比较好理解。

  4、给生字组词,并练习运用。

  三、灵活多样,助复习。

  1、玩听音拍卡片的游戏。

  2、玩词语接龙游戏。

  四、做巩固练习。

  1、读读下面词语。

  2、选字填空。

  五、试读课文。

  六、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朋友》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复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自读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3、找同学分段读课文。

  三、边读边理解。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两个朋友在森林里玩耍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一想不到的事?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试着读读这句话。

  2、学习玩耍的“玩”字和“在”字。“在”是平舌音,表示两个朋友所在的位置。“王”字旁的最后一笔横变提。

  3、在这样紧急的时刻,两个人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4、学习“是”字。“是”是翘舌音,又是整体认读音节。意思是联两种事物,表示等同。书写时注意字的下半部分。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从树上下来的那个人是什么样子?读一读描写他的句子。

  2、学习什么的“么”、“呀”两个都读轻声。书写时注意“么”的第二笔和“牙”字的第二笔。

  读这个自然段,从他笑眯眯的样子我们可以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读躺在地上那个人的话,读懂了什么?

  2、撇下是什么意思?

  3、学习“走”字。“走”是平舌音。本课既有来到的意思,又有离去的'意思。书写时要注意笔顺。

  4、讨论:在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

  四、认认真真,学写字。

  本课中最容易出错的是“在”和“是”两个字,指导书写时,重点指导“在”字的第三笔“竖”,提醒学生不要忘写。要写“是”字时,先复习“足”字,对比观察两字的异同后再动笔书写。“走”字提醒学生书写时注意按正确笔顺来写。“的”字要突出左窄右宽,左小右大的特点。“玩”字书写时要注意王字旁的写法。“么”字的第二笔是“撇折”,提醒学生别写成“竖提”。

  五、完成活动与练习。

  1、“连线成字后,读一读。”

  2、读一读

  3、选字填空。

  4、说一说。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⒈学会复韵母“ao、ou、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⒉学习声母与“ao ou iu”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复韵母“ao ou iu”的发音。拼读有关音节。了解“iu”的标调。

  教学难点:“ao”的发音是难点,口型唇位到位,才能正确发音。

  “iu”的教学也是难点。发“iu”时,中间有“o”;“iu和“ui”的字形相近,学生容易混淆。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⒈师:老师给你们变魔术,看谁的小眼睛最亮,一眼就看出老师变的是什么拼音朋友?

  用电线加手型变出:z、s、n、d、q、x、b

  ⒉师:同学们真能干!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很多拼音朋友,老师这儿就有几位老朋友很想念大家了。来,小朋友,咱们和它们打个招呼。

  出示单韵母卡片:a、o、e、i、u、ü。(齐读)

  ⒊师:谁能从这六张卡片中找出二张拼成我们已经认识的三个复韵母?

  请学生上台拼卡片并指导说话:

  a和i在一起ai、ai、ai

  e和i在一起ei、ei、ei

  u和i在一起ui、ui、ui

  ⒋导入:单韵母的本领可真大呀!除了能组成“ai、ei、ui”外,还可以组成另外的新朋友呢!想不想跟他们交朋友啊?(板书课题)

  (二)初步认形。

  ⒈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汉语拼音第10课。看看今天要写的3个复韵母分别是由哪两个单韵母组成的?

  ⒉指名说,师板书:ao ou iu

  (三)读准音。

  ⒈这几个新朋友谁会读呀?指名读。

  ⒉不会读的小朋友,我们也可以根据图来猜出读音。

  像第一张图,图上画的'是五环旗,是奥运会的标志。“奥”字就是“ao”的第四声。

  第二张图上画的是“藕”,“藕”就是“ou”的第三声。

  第三张图画的是小朋友在游泳,我们就可以推出这个复韵母念“iu”。

  ⒊听录音读→同桌互听互读→全班抽查→正音。

  ⒋读读四声。

  ①自由读→同桌指读。

  ②师任意写“ao”的四声,学生读,开火车读。

  ③生标“ou”的四声→纠正→各种方式读。

  ④生标“iu”的四声,注意与“ui”比较,儿歌记忆——小i在前iu、iu、iu,小i在后ui、ui、ui,同时强调“iu”的声调标在“u”上。

  ⒌做手势齐读板书,抽读。

  ⒍“比耳朵”游戏:师读带调韵母,生上台指出韵母,对了,其余学生拍三下手,齐说“对、对、对”;错了,就举手帮助他。

  (四)课间操。

  iū ,iū ,什么iū ,语文写字得了优;

  iú ,iú ,什么iú ,鱼儿鱼儿水中游;

  iǔ ,iǔ ,什么iǔ ,你是我的好朋友;

  iù ,iù ,什么iù ,上下楼梯要靠右。

  (五)音节练习。

  ⒈“ao ou iu”很喜欢交朋友。瞧,它和谁交上了好朋友?

  出示:z—ao→zao j—iu→jiu y—ou→you

  l—ou→lou y—ao→yao

  自由拼→指名拼→开火车拼。

  ⒉它们还可以和谁交朋友呀?你来帮它找找朋友,好吗?

  ①根据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

  ②小组互相交流自己找到的朋友。

  ⒊同学们真能干啊!老师这里还有几个朋友呢!看看你们能不能认识它们?

  j jiao

  出示三拼音q——i——ao——qiao 指名拼→同桌互拼→标声调拼→选一个音节扩词说句子训练。

  x xiao

  (六)书写练习。

  ⒈说说要注意什么?①要靠拢;②要匀称;③写中间。

  ⒉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拿笔姿势要正确。

  (七)扩展练习。

  ⒈做音节卡片

  要求:⑴给韵母戴上帽子。

  ⑵写完了要把它拼一拼。

  ⑶完成后端端正正坐好。

  ⒉汇报交流。

  ⑴小组代表上台领读音节,并把卡片贴在墙上。

  ⑵学生走出座位拼音节。

  ⒊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0课,学到了什么本领?

  四、板书:

  ao ao ao ao ao z-ao→zao sao bao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熊、鹿、奶、答、商、量、烧、赶、紧、系”10个生字,会写“关、住、奶、想、种、爸、起、赶”8个字,学习“心字底”“走字旁”2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从实际中体会什么叫“守信用”,学做讲诚信、善理解的好孩子。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让学生从故事中收获“讲诚信”的道理,并指导学生能从实际生活中去体会。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揭题。

  (师板书:和)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你会填这个空儿吗?(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小熊和小鹿》(板书课题)。

  2、读题质疑。

  齐读课题。师问: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掉字。

  2、同桌合作读书,当个小老师,纠正读的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3、读后释疑:通过读书,你读懂了什么?

  4、师范读,生圈画带生字的词语。

  我会认:

  熊鹿奶答商量烧赶紧起

  系孩种爸打关住想

  三、认读词语,巧记生字

  1、生自由认读圈画出的词语。

  词语闯关:

  小熊小鹿奶奶答应种树爸爸

  住院商量发烧赶紧失望突然

  对不起没关系

  2、出示词语。

  小熊小鹿答应商量发烧赶紧

  爸爸奶奶对不起没关系种树住院

  ①学生试读;

  ②找一找这些词中有几个字读轻声,读一读;

  ③小组赛读;

  ④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3、游戏中识字:

  ①离开词语,生字还认识吗?

  ②“摘星星”(师在黑板上贴好写有生字的星星卡,生随机摘生字卡片,大声读出来,并组词、扩词)

  4、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3、个人挑战赛。

  4、齐读。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认真、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2课时

  一、复习生字激趣导入

  1、出示词语,同桌比赛,看准认得又快又准

  2、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

  3、提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熊和小鹿,熊妈妈说,他们都是守信用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精读理解,感悟内化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朗读,提问:妈妈要带小熊去奶奶家,他高兴吗?从哪儿能看出来?

  2、试着读出小熊的高兴(指导读好儿化音:直打滚儿)

  3、你什么时候也会乐得直打滚儿?]

  4、齐读第1自然段

  (二)学习2—4自然段

  小熊这么想去奶奶家,为什么又没去呢?

  1、指名读2—4自然段,其他人划出对话。

  2、小熊为什么一定要在家等小鹿?(强调:答应)

  3、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三)学习5—6自然段

  妈妈走了,小熊一个人坐在凳子上等小鹿来。

  1、(示图2)你看,小熊两眼直直地盯着墙上的闹钟,听着嘀嗒嘀嗒的声音,开始,他会怎么想?

  2、可是,闹钟走了一圈,小鹿;闹钟又走了一圈,小鹿还是;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妈妈去奶奶家都回来了,小鹿仍然没有来。这时,小熊会想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妈妈都回来了,可小鹿还没来。

  3、小熊感到失望极了,你也曾有过失望的时候吗?说一说。

  4、试着读读第6自然段,提问:怎样才能读出小熊的失望呢?

  (四)学习7—8自然段

  如果你是这只小熊,看见小鹿来了,你会怎么做?我们来看看小熊怎么做的。

  1、师生分角色读7、8自然段(师饰小鹿爸爸,生饰小熊)

  2、小熊明明失望极了,那么生气,为什么会对小鹿的爸爸说“没关系”呢?

  3、故事中的小熊和小鹿,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小结:是呀,答应过别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若一时做不到的话,也要及时通知对方并作出解释。]

  (五)学习第9自然段

  1、(示图3)瞧,熊妈妈也不住地点头,赞许地说:......

  2、齐读第9自然段

  3、提问:你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吗?说一说。

  三、巧设练习,加深理解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朗读:出示句子

  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妈妈都回来了,可是小鹿还没有来。小熊失望极了。

  想想怎样才能读出小熊的失望呢?]

  2、练习

  照样子说一说

  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我们都爱踢足球。

  (苹果和梨)都(是水果)。

  (我们)都(爱做游戏)。

  [XXXXXXXXXXXXXXX都。]

  四、指导写字

  1、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田字格中的字,想一想,怎样写好这些字。

  2、重点指导。

  “起”和“赶”,“走字底”最后一笔是捺,这捺要托住右上的“己”和“干”。

  “想”和“答”,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但要注意在田字格中各部分的占格。

  “奶”字的最后一笔为撇。

  3、师范写,生临写。

  4、练写,互相评价。

  五、拓展训练

  [课文中对话很多,你能在括号里加上合格的词吗?

  小熊(高兴地)说:“太好了,我正想奶奶呢。”

  妈妈()说:“明天再去种行吗。”

  小熊(坚定地)说:“不行,我要在家等他。”

  小鹿的爸爸(抱歉地)说:“今天小鹿发高烧住院了。他让我来说声‘对不起’。”

  小熊(赶紧)说:“没关系。明天我还要去医院看望小鹿呢。”

  总结:括号里的词决定了说话态度,平时要多留心体会、运用。]

  六、总结课文

  1、问: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教师相机评价。)

  2、师总结:为了朋友之间的一个约定,小熊放弃了去奶奶家玩,小鹿虽然因为发高烧没有应约,但特意请爸爸来向朋友解释。我们要像小熊和小鹿一样,做一个守信用的好孩子。

  七、布置作业

  1、把喜欢的词填入词语花篮中。

  2、书写生字。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

  【设计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提出了“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的要求,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明确了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在本课教学设计中,笔者本着“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这一基本理念,立足学生发展,认真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以识字和朗读为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词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朗读实践中读懂课文,尝试感悟语言、积累语感、在感受识字、阅读之乐的同时,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

  【课前准备】

  教师:有关购物的录相两段,多媒体课件,面包等9件商品,4台计算器,货币卡片若干张。 学生:每人准备两件商品或模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录像,画面显示丹尼斯超市的招牌及商场内井然有序的商品,顾客在货架旁选择自己要购买的物品等景象,特写镜头,老师出现在画面上,正在货架前选购物品。(注意要让学生看清楚老师也在里面)

  2.谈话、设疑。 同学们刚才在电视里看到的是什么地方?(说明超市就是自选市场。多媒体出示商场,学生认识“商场”一词)看到谁了?老师在干什么?你们猜老师都买什么东西了?(充分让学生说,可肯定也可否定,以进一步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3.出示“面包”等教材中提到的物品,老师把买来的东西带来了,请同学们认识,看谁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二、认识事物,认读词语

  1.把物品分发给学生,每两个人一件,借助拼音认读这些物品的名字。

  2.检查认读情况。

  (1)谈话:谁能把自己手中物品的名字大声读给同学听?

  (2)选读得好的.学生到讲台前举着物品大声读或领读。

  3.多媒体出示学生读出的词语及相应的物品。 4.让学生反复读屏幕上的词语。 5.去掉屏幕上词语的拼音,打乱顺序,让学生认读。

  三、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识记字形

  1.点击多媒体,使大屏幕上的词语“商场、包、奶、牙、毛巾、笔、尺、作业本”等11个生字变成红色。

  2.识记这些字的字形,认识“女”。

  (1)认读这些字,比较“场、奶、笔、作”四字与其他字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点击多媒体,变换四字的颜色。 学生同桌讨论。 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看四个字都有偏旁,谁能说出这四个字是什么偏旁? 学生若能全部说出,予以表扬;若认识不完(可能说不出“女”字旁),教师提示,让学生猜一猜,说说是怎样猜出来的。教师说明“女”字旁是今天要学习的新偏旁,让学生观察其形状,记忆。

  (2)小组合作,识记生字字形。

  (3)检查让学生按“我记住了 、 、 的字形, 是 (笔画或结构)的句式回答。

  (4)根据回答,归纳识记方法,如按结构记、凭想象记等,表扬方法好、记得多的学生。

  (5)小结指导:获取知识的方法很多,只要处处留心,到处都有学问。

  四、指导动手、练习书写

  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面包、毛巾等9种物品,并知道了它们的名字,还在它们的名字里面认识了11个汉字,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想不想选几个字写下来呀?(想)从生字里选四个简单好写的字,试着写下来。

  2.汇报所选的字,如果刚好是“牙、尺、毛、巾”四个字最好,如果少了,教师给补上,多了,就多写一个。 3.通过多媒体,把这四个字拉到田字格里,让学生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占格情况,然后观察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笔顺,同桌交流。

  4.汇报各自的发现,可以随时补充、纠正。

  5.尝试书写。黑板下方出示田字格,问:“谁来试试,把你自信能写好的字写在黑板下方的田字格里。”(只要讲台能站下,谁愿上来就上来,直到田字格写满为止)。

  6.师生共同评价,矫正字形和位置不对的笔画,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7.教师在田字格里板书示范,边写边说明笔顺和字形。学生在生字本上练习,教师写一个,学生写一个。

  8.小组评价,选出好的,以小组为单位互换展览。

  五、课堂总结,课时延伸

  1.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时学到的知识。

  2.谈话延伸。 从自选商场里能买到很多东西。小朋友们想不想亲自到自选商场里买东西,过把买东西的瘾?下节课老师就带领小朋友们到“小太阳”自选商场买东西好不好?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教案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棵、穿、伞"的猜字图。

  2、学唱歌曲《小松树》

  预设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看图猜想,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幅图大概讲了什么事?

  2、师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请学生读准"爷爷"。

  3、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爷"字的?

  4、师出示"爷爷"、"爸爸",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认识偏旁"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示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2、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3、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4、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课文。

  (二)自主识字。

  1、师课件显红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说说自己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儿见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2、教师随机点击生字,学生练读。

  3、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

  4、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5、猜字游戏:

  (1)一个学生指字,另一个背对着黑板猜。其他同学当裁判。

  如:一个学生指"冷",另一个同学如果猜的是"冷",其他同学就说:"冷冷猜对了,请你快快回到座位上。"如果猜的是"暖"。同学们就说:"暖暖猜错了,请你想一想……"

  (2)看图猜字。师出示"穿、棵、伞"三个字的图,学生集体猜字。随机请学生说说自己会"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己知道哪些"伞"。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一)学习第一段

  1、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2、学生自己练习读。

  3、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4、指名读。

  5、你能用上"我家门口有-------------"说话吗?

  6、再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教师课件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请学生想象北风中的小树感到怎样?

  2、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4、板书:穿衣,不冷。

  5、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6、看看图,说说"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还知道暖和的--------?

  7、指导读第二段,读出爷爷的关心和小树的高兴。学生练习读,同桌同学互读。8、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9、小树不冷了,它会对爷爷说什么话?引导学生分别戴上头饰开展口语交际。

  10、演一演第二段。

  (三)第三段。

  1、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小树安全地渡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教师出示课件:夏天枝叶茂盛的小树)

  2、你发现小树的变化了吗?

  3、夏天到了,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呢?板书:撑伞,不热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看图说一说,夏天,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绿色的------?

  6、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7、演一演第三段课本剧。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教案的`反思

  这学期我教一年级语文,四五十个可爱的孩子在课堂上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天真、活跃。拼音教学时尤为突出,进入课文教学后,有一段时间课堂上显得较为沉默, 但当我教过《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后,我发觉只要遵循孩子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并进行适当引导,孩子们一样热情洋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教师语句充满童趣,将他们带入童话世界 教《爷爷和小树》时我没有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而是与学生进行启发性的谈话:“我家门前种了一棵树,冬天到了,风儿呼呼的刮,你是小树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踊跃发言,答案精彩纷呈,童趣十足。像“我好冷呀,谁来帮帮我呀?”、一边哆嗦一边说:“天公爷爷你就行行好,不要这么冷了,我快受不了了。”等等。课堂气氛一下子活了起来。

  2、联系生活,学生感同身受,理解课文内容 启发学生了解爷爷为小树穿衣裳,小树为爷爷撑开小伞这件事后,学生自然想到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讨论后知道给小树穿衣裳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如:刷白漆、捆草绳等,还知道为什么小树不冷了,体会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互相关怀。

  3、反复朗读,情感熏陶,在读中进一步体会和感悟 学生理解后反复读,便能读出爷爷和小树互相得到帮助后的快乐,从而想到同学之间也要互相帮助。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

  教学准备:

  教具:放大书上彩图;音节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或事先在黑板的右下方画好四线格。

  学具:有关声母、单韵、音节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

  用卡片出示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先指名读,并进行平、翘舌音的区别比较,再齐读。

  (二)教声母y

  1、读准y的音

  (出示放大的彩图1)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杈上晾着衣服。)把“衣服”的“衣”的音读得轻而短就是声母y的音。

  用红粉笔放大板书y。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指名读。

  2、记住y的形

  指图:y像什么?(y像图上晾衣服的树杈。)教师领着学生念顺口溜:一个树杈yyy。

  (三)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

  看图:衣服的衣用拼音怎么写?(板书:yi)教师领读领说:衣、衣服、晒衣服。学生反复练读yi的'音。

  师述:它是一个整体认读的音节,由声母大y和韵母小i组成。学生齐读yi三遍。

  比较y与yi发音的区别。学生再试读。教师大面积抽查。反复练习,不搞“大合唱”。

  (四)整体认读音节yi的四声训练

  2、整体认读音节yi的四声怎么读?(板书:yīyíyǐyì)学生试读后,教师再检查,然后领读并扩词。

  yī是一年级的yī(衣服、医生)

  yí是阿姨的yí。(怀疑、宜昌)

  yǐ是椅子的yǐ。(已经、以后)

  yì是注意的yì。(文艺、会议)

  (五)用同样的办法教w、wu及wu的四声。

  (六)练习直呼,掌握音节。

  (1)(出示图3)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只鸭子在水中游。)

  板书:ya,学生齐读这个音节并指名说说,这个音节是怎么读出来的。

  :这个音节是由声母y和单韵母a组成的。读音时,先发y的音,气不断,快速滑向a,前轻后重,一口气读出来。

  (2)(出示图4)提问:这是什么?(是一只青蛙。)

  板书:wā(自由读wā)师:wā是怎样组成的?

  (3)(出示图5)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是几只小鸟,小鸟在窝里唱歌。)

  板书Wō(指名读,再指名说出读的方法。)

  师:说说wō这个音节是怎样组成的?

  师:从yā、wā、wō三个音节可以看出:一个声母和一个单韵母可以组成一个音节。

  (七)读写结合,综合训练

  1、:这节课我们学了声母yw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谁能说说它们的读音有什么不同?yw轻短;yiwu重、长。我们还学了yw和单韵母ao组成的音节,谁能读读?

  2、练读

  读卡片:yyiyīyíyǐyì

  wwuwúwǔwù

  yawawo

  3、练写

  指导写y,右斜短,左斜长,占中下格,两笔写成(中格占满,下格空三分之一。)

  指导写w,斜下斜上,又斜下斜上,共两笔写成,占中格。

  教师边讲边范写,学生先书空,再描,后抄写。教师巡视指导,课内完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问:jqx与_在一起该怎样写?(指名上台写juquxu)问:你是怎样记住写时去掉_上两点的?(复习儿歌:jqx真淘气,从不和v在一起,要是和v在一起,见了鱼眼就抹去。)

  2、(出示音节卡片)认读音节:

  yiwu

  (二)比较yiyiwuwu

  1、(出示卡片y)问:它是什么?(它是声母。)读时要注意什么?(要读得轻短。)指名读,再齐读。

  2、(出示卡片i)问:它是什么?(它是韵母。)读时要注意什么?(要读得重而长。)指名读,再齐读。

  师述:我们把声母y叫大y,韵母i叫小i;大y和小i在一起,组成音节yi。yi是整体认读音节,要读得重而长。教师领读yiyi

  3、(出示卡片u)问:它是什么?怎么读?(它是韵母,读得重而长。)学生练习读。

  4、(出示卡片w)问:它是什么?怎么读?学生练习读。

  师述:我们把声母w叫大w,韵母u叫小u;大W和小u在一起,组成音节wu。wu是整体认读音节,读时重而长。教师领读wuwu。

  另外强调:iu两个韵母不能自成音节,必须由大y、大w来帮忙,分别组成yi、wu。

  (三)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

  1、出示卡片认读╛

  师述:_与jqx在一起组成的音节,写时省去两点,_与y在起,又组成一个整体认读音节。(板书yu)指名读,齐读。

  2、师述:_与y在一起,_上两点也要省去。教儿歌帮助记忆。(_字真骄傲,两眼往上瞧,y姐姐帮助它,去掉骄傲帽。)

  3、“yu”带上声调怎么读?

  (四)看图读拼音

  看第六、七幅图,读图下面的音节,把这课刚学的音节用笔画上横线。学生自己试读。

  1、(出示图6)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指名说后板书:yāyǔ。先指名读,再齐读。

  2、(出示图7)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答后板书:wǔwǒ。先指名读,再齐读。

  师述:这两幅图下面都有一个词语,是由两个音节组成的。

  各自读后做找朋友的游戏。

  (五)训练直呼音节

  1、指名读音节卡片:yiwuyuyawawo

  2、比赛读,分组读。

  3、说说这些音节中哪些是整体认读的音节?

  (六)综合训练

  1、指名读书:①注意顺序,②读准音节,③声音响亮。

  2、:这节课我们学了整体认读音节yu,谁能读它的四声?

  3、练听:听老师或同学读声母、韵母、音节,看谁又准又快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把读的声母、韵母、音节找出来。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两个字“也、长”。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

  导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

  1、猜谜:大圆球,天上挂,他的本领可真大。又发热、又发光,万物生长都靠它。谜底()

  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阳光》

  3、展示学习目标。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互动:一

  (一)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

  2、我们要认识的哪些生字,你能告诉大家吗?

  3、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初步朗读

  1、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说说你读懂什么?

  2、接力读:师生每人一句。

  3、说说阳光像什么?

  互动:二

  写字(出示生字)“也、长”

  1、用“也”练习说话。

  2、小组讨论: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说说这两个字的笔顺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描红。

  三、测评训练

  1、写一写“也、长”各写一遍。

  2、配乐朗读。

  四、小结

  阳光像(),阳光比金子更()。为什么说阳光宝贵呢?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01-17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3-07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02

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02-02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9-02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04

语文上册教案02-19

语文上册教案03-05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01-04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