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3-01-28 11:37:2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前置性学习提纲:

  1、把课文读熟练。

  2、理解词语的意思:俊俏映衬

  3、每段的意思。

  4、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5、查阅资料:燕子。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我们春天里常见的燕子(出示燕子图片),我们会怎样描绘它呢?(学生自由发挥)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作家郑振铎是怎样描述燕子的。

  2、读题:(板书“燕子”)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

  A、屏幕出示字词:自由读 指名纠正读 齐读

  B、读课文:(分段指名读)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教师评)

  2、理清课文层次(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那些内容?(小组讨论)

  (2)、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外形,春天赶来,飞行,休息)。

  三、布置作业

  1、习字册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细读第一自然段

  1、理解内容

  默读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一起回答:外形)

  作者是抓住它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相机板书:羽毛——乌黑光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

  2、指导朗读

  (1)、情感准备:既然燕子是这样的漂亮、机灵,大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喜爱、欢快……的语气)

  (2)、小组内练读:

  (3)、小组比赛读。

  3、指导背诵

  (1)、思路:课文是怎样写燕子的外形的?(指板书:羽毛——翅膀——尾巴、指图)

  (2)、请学生自己试着把这一段背给同桌听。(提示:可看板书或看图)

  (3)、看板书,分一二排、三四排背。

  (4)、齐背。

  二、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

  这一段主要写燕子干什么?哪些词句说明燕子飞得快?哪些词句说明燕子飞得轻?

  指导用偶尔造句。

  指导朗读、背诵。

  2、指名读。

  学习打比方的句子。

  画出文中两句打比方的句子,并说说把什么比做了什么。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3 燕子

  样子

  增添生趣

  飞行

  休息

  特点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用“坚决”、“盼望”造句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的意思。

  4、默读课文,体会“我”和老人互相关爱之心,懂得对人要有真诚的爱。

  教学重点:体会“我”和老人互相关爱之心

  教学难点:联系语境体会结尾句的意思

  查阅资料:教参

  教学具准备:

  教学课时数:2

  板书设计:

  真正的施主

  我 买鸡蛋 扶贫

  老太太 低价卖鸡蛋 发展教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读课题19、真正的施主),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正确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检查预习情况

  音:单薄

  形:薄 倡 既

  义:坚决(结合课文句子理解)

  盼望 试造句

  3.自己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音,断好句

  4.小组互读---集体测读

  5.对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6.有感情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导入:听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真正的施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体会“我”和老人互相关爱之心,懂得对人要有真诚的爱。

  1真正的.施主指谁?

  “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2质疑: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

  我怎么当施主?

  为什么要当施主?

  为什么说老人是真正的施主?

  老人为什么要当施主?

  解疑:

  3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词句,读一读,写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小组汇报

  4.集体汇报

  (1)我怎么当施主?为什么当施主[Y1] ?

  出示:

  卖鸡蛋的是个身体单薄、没儿没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我想,在我们家乡,一个鸡蛋卖4角5分钱。我看到她很可怜,便定了5角钱一个,暗中提高了5分钱。国家不正在提倡“扶贫”吗?我暗下决心,作为一项“扶贫”工程坚持下去,做一个小施主吧!

  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老人实在可怜,便单方面决定每个鸡蛋再加5分钱,一个鸡蛋5角5分。

  体会老太太可怜---读出感受

  为什么又单方面提高价钱?

  谈体会----从哪体会到了---读出感受

  (2)老太太怎么成了真正的施主?

  读小贩和老太太的对话体会老太太对“我”的关爱

  “我不是因为这个价低。这些鸡蛋是要卖给学校的那位老师的,人家那么远到我们这偏僻的山村里教书,又那么瘦。我盼望他胖起来,在这个小学里长期呆下去。孩子们需要他。”

  老太太这么可怜需要钱,却不把鸡蛋卖给小贩,低价把鸡蛋卖给我,为什么?你感受到什么?----把感受读出来

  四、结尾

  读结尾谈感受。

  续写:我恍然大悟后,事情会怎么发展?

  五、小结:

  读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体会我对老太太的关爱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菩萨兵)通过上节课的朗读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2、谁能将这件事情连起来说一说?

  3、就是这样一件事,在藏胞们心目中就觉得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们像——菩萨兵

  课文中有句话就跟课题是相对应的,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用横线画下来。

  4、交流出示: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齐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阅读能力的一个标志是能否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一环节就是从复习旧知开始,紧扣课题,从整体入手,抓住“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这一情感主线,以开展下面的教学。)

  二、紧扣末句,理解全文

  1、过渡:我们知道,菩萨是传说中善良、慈悲、救苦救难而又无所不能的神。为什么藏胞们会说出这样的话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这是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用波浪线画出相应的句子。

  2、全班交流

  (1)“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A、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朱总司令的担心和着急)

  B、朱总司令担心着急什么呢?

  (朱总司令急藏胞们长时间待在深山里,吃住条件恶劣,担心藏胞受不了)

  抓住“这么”、“还在”、“怎么……呢”体会朱总司令的着急和担心。

  从“得想……呀”体会朱总司令对藏胞的无比关切。

  C、指导朗读。体会朱德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2)“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A、读这句话,交流感受。(“怨不得”:体会朱总司令对藏胞深深的体谅。)

  B、朗读体会朱总司令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关心藏胞疾苦的爱民情感。

  (3)“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A、指名读,交流体会,理解“尽心尽力”

  B、进一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里的”种子”指什么?(表面上讲春耕,实质上是让红军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们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C、指导朗读

  (4)引读第七自然段——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5)小结:从朱德同志的这三句话和战士们的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真是——生读: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设计意图:文章中朱总司令说的这三句话含义深刻,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由面到点,对有关句子进行深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在探究句义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这个环节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找句子,看看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如何;第二步是,交流对句子的理解,提高语感能力,感受朱总司令和红军的菩萨心肠。)

  3、同学们,这个事情发生在长征途中。要知道长征途中红军遭遇的是什么吗?

  (1)请看下面的歌词,你看到红军遇到什么困难了?(出示)

  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学生交流)

  (2)同学们,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危险、困难绝对不止这么多,课后我们可以去看看电视连续剧《长征》,也可以找一些相关的书籍看看,我会在班级图书角准备一些。

  (3)现在我们还是来回到课文。通过这歌词的描写我们了解到红军在长征途中遭遇的危险和困难,甚至还有死亡。现在到了藏族地区,本想——(休整),但是现在却——尽心尽力地帮助藏胞们春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怪不得藏胞们要说——(出示句子,读“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设计意图:目的是由“长征”这一背景和朱德、红军战士本该休整一段时间这一特定的时间,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朱德和红军战士菩萨似的心肠。)

  4、假如你就是藏胞返回家园,看到干干净净的院子、平平展展的土地后,会对红军说出一番怎样的感激的话语呢?假如你是红军又会对藏胞说什么?(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并进行角色扮演)

  (设计意图: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好表演,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的资源。维果茨基说过“利用表演进行教学,本身包含创作的诸因素,促使孩子的思维发展,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意识。”在此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更有利于学生感受藏胞激动的心情。)

  5、是啊,千言万语,在此时都汇聚成了一句话,再次出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师动情述说,引导学生分别带着感激、激动、敬佩的心情读好句子“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三、总结全文

  1、为什么藏胞们称红军为“菩萨兵”呢?(联系前面第一自然段,想象藏胞们以前吃了反动军的哪些苦头,再与现在的红军做比较)

  2、师总结:藏族同胞之所以称红军是“菩萨兵”,是因为他们发现红军与反动军队有着本质的区别,红军为他们耕种土地、打扫院子,对他们像亲人一样,所以他们发自内心地感激红军,称红军是——“菩萨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松鼠的习性,学习抓住特征介绍事物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体会文章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态度情感、价值观: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特点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语:样子像老鼠,爬在树枝上,生活像猴子,忙着摘果子。谜底:松鼠(板书课题)

  2.你了解松鼠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内容)

  3.你还想了解哪些方面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下面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帮助大家多少。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说说松鼠给你留下整体的印象是什么?

  (漂亮、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三、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讨人喜欢的动物。找出文章中相应的段落,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1)总括松鼠漂亮、驯良和乖巧的特点。

  第二部分:(2~5)具体说明松鼠的漂亮、驯良和乖巧的特点

  第2段,松鼠的漂亮。

  第3段,松鼠的驯良。

  第4、5段,松鼠的乖巧。

  第三部分:(6)补充说明松鼠的其他特征及它的用途。

  顺序:先总说——再分说——最后补充说明

  2.讨论:第一段中的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第二段至第五段的安排是根据第一段“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的词序写的,先说明松鼠漂亮的.形体,再说明其习性由表及里,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四、精读品悟

  围绕“小松鼠那么可爱,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展开谈话。随着学生的交流,教师从四个方面组织教学。

  (一)外形的美丽

  你觉得松鼠哪儿最美?引导学生抓住“玲珑”“美丽的尾巴”“毛茸茸”等词语体会松鼠的美丽。

  采用个人读、赛读、齐读三种方法读出松鼠的美丽以及喜爱之情,之后出示课后填空题,学生填一填,读一读,积累语言,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

  (二)动作的机敏

  此段重点句是“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启发学生从“只要……就……”“触动”等词体会松鼠的机灵。

  引导学生读出小松鼠的机灵劲儿。

  (三)搭窝时的聪明

  假如你就是一只小松鼠,你怎么向大家介绍搭窝的过程。

  让学生上台展示,教师指导学生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这样说,会让我们很清楚地了解松鼠搭窝的过程。

  小结:看来,这些表示先后次序的词,作用还真不小呢。

  集体读这部分,进一步认识连词的作用。

  (四)吃食时的有趣

  要知道吃什么?怎么吃?让学生模仿一下吃食的动作。然后围绕三个“它们”进行教学。

  五、揣摩运用,体味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是准确,本文除了符合这一基本要求外,它的语言还非常生动,能否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例句来分别说明。

  1.语言准确

  例: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触动”这个动词前又加了一个“稍微”,以表示这种“触动”程度之轻,在“触动”后又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

  2.语言生动

  例: “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的尾巴”中用“清秀”“玲珑”“美丽”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突出它的“漂亮”。

  六、课堂小结

  课文非常清晰地从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三个方面写出了松鼠的特点,表现出了松鼠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动物。希望同学们课下再认真看看,学习课文的结构思路。

  七、布置作业

  写一篇:我喜欢(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要求:仿照课文从“漂亮”“驯良”“乖巧”这三个特点介绍身边的某一小动物。

  板书设计:

  松鼠

  布丰

  松鼠的特点:(总说) 漂亮,驯良,乖巧

  (分说) 漂亮:面容,肢体

  尾巴

  吃食的样子

  驯良:活动范围

  活动时间

  食物

  乖巧:过水动作

  警觉

  筑窝

  其他习性用途(补充说明)

  教学反思:

  《松鼠》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文。抓住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性格。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渗透着作者对说明对象——松鼠的细致观察,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对这小生灵的挚爱。生动的说明语言激发起读者内心珍爱生灵的美好情愫,也进一步激发起学生阅读说明文、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不仅了解松鼠的特点,更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其一:引入部分,我出示谜语样子像老鼠,爬在树枝上,生活像猴子,忙着摘果子. 学生很容易猜出谜底是松鼠,但要利用谜语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出理由,同时获得猜谜语方法,抓住特点,得出谜底后引出新课。

  其二:在学生读文之后,研究课文分为几部分,抓住主要内容对课文进行概括,说出每部分内容,并讲出自己这样分的理由,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加以总结,得出写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具体到生活习性又可发分细分为:它的生活、住所和吃食。这样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进行课文分析。

  其三:抓住本文重点部分,了解松鼠的外形是如何的美丽和可爱,如何的讨人喜欢的,通过读,让学生知道该段由几句话构成,并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说出理由,这样学生便会感到由总到分或是由整体到局部的写法,加上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写作上学到怎样把一件事物描写具体的写作方法,由总到分。

  在这样的环节下教学,学生上的很轻松,对松鼠的喜爱之情皆能表达出来。我感不足的是,由于学生大多数没有看过松鼠,加之课前没有找资料,因此个别学生不发言。因此以后,布置学生充分预习特别重要。只有预习充分,才能上课积极发言。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再接再厉,认真吸取经验教训,争取上好每一节语文课。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内容简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写“我”派一只鸟儿去侦察鸟类,收到鸟儿的侦察报告,知道了许多鸟儿因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有的死亡,有的正受到威胁,连去侦察的鸟儿也没有飞回来,告诉人们要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动物。

  【设计理念】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实践,在自读自悟中明理悟情,获得启迪。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动物。

  2.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设计流程】

  一、出示课题,据题质疑

  1.板书课题,齐读。

  2.启发质疑:同学们读完课题后,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多读几遍。(可借助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事?

  3.听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探究发现

  1.再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读了鸟儿的三份侦察报告,你知道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交流,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结合挂图理解。)

  2.读了本课以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了解到我们的生存环境所受到的污染,进而增强环保意识,爱护动物。

  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交流讨论。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总结全文

  五、课外延伸

  1.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看看是否被污染。

  2.开展“爱鸟、护鸟”活动。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

  课时目标:

  1、完成词语超市、连连续续、加标点、写字板这四个板块的练习。

  2、积累叠词,掌握词语的恰当搭配。

  3、运用标点符号,练习写好钢笔字。

  重点:字、词的积累。

  难点:叠词的仿写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超市”,说说这8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2、仿说叠词,并写一写。

  3、选择一个词造句。

  4、再读词语,识记。

  二、连连续续。

  1、出示“连连续续”,自由读左右两边的词语。

  2、看看这些词语是什么词?

  4、师生配合朗读。

  三、加标点。

  1、复习逗号、句号、感叹号有什么不同的用法。

  2、读书上的句子,自己填写。

  3、交流汇报,评价填写情况。

  4、板书答案,齐读句子。

  四、写字板。

  1、出示写字板中的6个字。

  2、观察字的结构,发现规律。

  3、重点指导“罚”和“寿”字的写法。

  4、学生完成写字板,教师个别指导。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叠词,完成了连线题、给句子加标点,并做好了写字板,同学们的'收获不少。

  六、作业设计。

  学生观察、汇报

  分组仿写,看哪一组仿写的最多。

  3、连线,和同学交流。

  回忆标点符号的用法,汇报交流

  观察字的结构和规律,学生完成写字板。

  1、在第三单元的课文中找出叠词,抄写在摘抄本上。

  2、将第三单元的生字抄写两遍并听写下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的进行习作。

  2.明确要求及思路,激发的兴趣。

  3.增强对学生们对文化古迹的了解,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做到语言通顺、内容具体。

  如何明确思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你们旅游时最想去的是哪里?老师这里有几个特别好的去处,谁想跟着我一起去?

  二、展示优秀

  1、胡新宇笔下的笔架山

  2、王思维笔下的长城

  3、聂立雯笔下的.辽沈战役纪念馆

  4、请导游(学生本人)来带我们先领略一下这些名胜古迹。

  三、经验交流

  1、指名写的好的同学谈习作体会,在习作时该注意的问题。

  2、听了他们的你学到了什么?以后在中该注意哪些问题?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3、屡清思绪,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4、写完后小组交流修改,拟定。

  学生自读、其他同学赏析

  交流、评论,说一说他们的习作哪里写的好。

  学生分析失败原因,找到原因,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教学反思:

  本课我采取了自学的方法,让同学们自己习作经验,再进行小组、全班的交流。这样对提高他们的能力会更。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槐乡五月》:

  版本:苏教版语文(第六册)

  年级:三年级

  教材分析:

  《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织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题自然的生发开去。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五月的槐乡到处盛开着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醉人。第二自然段写被香气熏醉的孩子们尽情享受槐花饭的香甜。第三自然段写孩子们用槐花装扮自己,表示他们对槐花的喜爱之情。第四自然段总写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教学准备:

  录音、挂图、小黑板、学生每人准备一串槐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槐花)同学们,这是什么?仔细观察,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实物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对槐花的美、香有个感性认识。)你知道槐树几月开花吗?

  2、板书课题

  3、针对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槐乡五月什么样子?那里的槐花什么样子?)

  二、初读课文,解答刚才的疑问。(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1、自由读课文。

  2、讨论交流:从刚才的阅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

  4、刚才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了哪些“拦路虎”(生字词)?想办法赶跑它。

  5、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划出生字词,并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选择自己的喜欢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体性的表现。)

  6、(出示卡片)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齐读

  (3)指名理解词语(联系课文内容理解)

  (4)齐读词语

  7、方法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词的?

  8、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9、分自然段指名读,及时纠正。

  10、理清课文脉络。出示思考题:

  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1、自由读课文,看看自己喜欢哪一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同桌听。

  12、文中哪些地方你读不懂,提出来交流。

  三、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生字新词

  2、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听读评价。

  2、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对课文第一段的内容产生整体印象,把握主要内容。)

  3、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句,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答,明确:槐花多、美

  哪些词语表明槐花多、美?

  想不想带我们到槐乡看一看?学生自由读,指名感情朗读。

  4、出示“有的槐花……”句。自由读,思考:

  (1)这句话写了什么?这两句话中有几个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成什么?

  (2)读一读,从这比喻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出示:“嗡嗡翁……啪啪啪……”句,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听到小蜜蜂在说什么?从小朋友的脚步声中你听到了什么?

  指名答。

  谁能读出这种喜悦?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让学生自己认识朗读中的不足,自我纠正,自我提高。)

  齐读。

  6、出示:中午……这时候……在香海中了。

  齐读:你闻到了什么?有几种味道?

  从“浸在香海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美读:读出这种香气四溢的感觉。

  7、范读课文,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这几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从课文生发开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听弦外之音,会言外之意。)

  8、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

  2、指名读第一层

  (1)这一层是写谁的?理解"傻乎乎"。小朋友为什么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呢?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第二层

  (1)这一层是写谁的?从中你知道槐乡的孩子有什么特点吗?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自由读一读,槐乡的孩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想不想尝尝做槐乡孩子的感觉?男同学扮演小小子儿,女同学扮演小姑娘,试一试。(在表演中实现师生与文本的交流、互动。)

  5、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四段

  1、齐读

  2、说说五月为什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你喜欢槐乡吗?喜欢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

  3、讨论: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六、总结课文

  1、教师小结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七、作业

  1、练习四,照样子写重叠词语。

  2、背诵课文。

  3、画一画:把课文中描绘的画面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下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培养细致观察、准确比较、合理想象的能力。

  2.用恰当的语言形容树叶的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

  3.激发和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细致观察、准确比较、合理想象。

  2.把树叶写得既具体又有趣。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采集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树叶。

  2.查找资料了解有关树叶的知识,并分门别类进行整理。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出话题

  1.师:大家喜欢树叶吗?说说为什么喜欢树叶?

  2.小结:当人们称赞花美时,它默默元闻地坚守自己的岗位;当烈日炎炎、酷暑难当时,它毅然背负烈日的照射,为人们带来一片阴凉;当秋天来临时,它又“化作春泥更护树”!

  3.老师想和大家做两个有关树叶的游戏,第一个游戏的名字就叫“报叶名”,看谁知道的树叶种类多。(学生报叶名)

  4.第二个游戏是“百叶选美比赛”。请你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树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它的样子,比一比,看谁描绘得最精彩,老师将送给获胜者一片树叶标签。(学生描述最喜欢的树叶)

  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1.同学们喜欢树叶,老师也非常喜欢,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树叶,请大家欣赏。

  (课件出示各种树叶的图片,让学生边看图边讲解出示的是什么树叶,以及有关这些树叶的资料)

  2.看了这些图片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

  三、指导观察,积淀素材

  1.俗话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平常,你或许没留意它们,今天,就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树叶。(学生拿出课前采集的树叶,前后四人为一组一起观察)。

  2.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发现。

  教师预设的问题有:树叶的形状像什么?树叶是什么颜色的?你看看它们的表面是否有条纹?把鼻尖凑近它,闻到什么气味?再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3.在观察中,有哪些好帮后帮助你发现呢?(眼、鼻、口、手)

  4.这些好帮手帮你获得了有关树叶的哪些知识呢?(小声地把这些发现在连贯地说一说,自己练习,指名说)

  四、交流互动,自主表达

  1.这些树叶太美了,我仿佛来到了叶的世界,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片树叶,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呢?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当作是你最喜欢的那片树叶,你会向大家说什么呢?(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1)自我介绍。(侧重自然知识的讲述)

  (2)自己在四季里的变化。(侧重景物描写)

  (3)自己的经历。(侧重事情经过的讲述)

  2.喜欢同一种树叶的同学,你们可以组成一个小组,把你要说的内容先说给组里的`同学听。(互动交流,互相启发,评改完善)

  3.展示汇报,评出说得最好的一组。

  五、因势利导,自由写话

  下面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将你们刚才所说的内容写下来,看谁能把树叶写得既具体又有趣。

  学生开始习作,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第二课时

  一、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1.完成了习作,感觉怎么样?

  2.自读自评习作:想不想给自己打个分呢?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要求。请看大屏幕:

  习作自评要求:

  自评(一片智慧叶)

  语句通顺:通过片断练习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敢于大胆想象。

  自评(两片智慧叶)

  语句通顺、生动;能把故事写具体,有趣,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想象丰富。

  3.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习作吧,并把自评的结果写在题目的左边。

  4.谁愿意到前面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习作?指名读,师生评价。

  5.合作评改,出示要求:

  (1)在组长的带领下,互相圈出错别字,勾画出好词好句。

  (2)参照自评成绩,综合小组成员意见,给出建议成绩,并将评价成绩写在题目的右边。

  (3)如果留下小组评改意见就更好了。

  二、四人小组合作评改习作,教师参与指导、评改。

  三、教师激励学生完善习作

  1.听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刚才同学的汇报,想不想再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好,那就让我们现在行动,在原文上改吧。

  2.自主习作交流会。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地运用。

  2.能运用已学的方法说出第3自然段的大意。

  3.能摘抄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1.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中加强朗读指导,以读促悟,以悟促情。

  3.阅读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虾的样子和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虾的样子和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小虾的有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了解到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你能不能把你喜欢的小动物介绍给大家呢?(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小虾,你们想了解小虾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中是如何介绍这位新朋友的。

  设计意图:

  从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展开谈话,激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读文,并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2.检测生字词。(老师在文中选词,学生读……)

  3.老师出示课文中的新生字和新词语,检查学生对词语或句子的掌握情况。

  出示词语:

  水缸空隙掀开末端一副钳子搏斗

  较大腹部

  出示句子:

  (1)夏天,积了大半缸雨水。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

  (2)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3)有一天,我从缸里捉起几只较大的虾,发现它们的腹部藏着许多圆圆的卵。

  4.读了课文,你觉得小虾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板书:有趣)

  默读课文,作者还重点向大家介绍了小虾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样子)

  三、学习小虾的样子。

  1.小虾究竟长什么样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小虾样子的句子。

  2.学生汇报、朗读自己画的句子。

  3.出示小虾的图片(学生欣赏),再次朗读相关句子。

  4.讨论得出:作者之所以能把小虾的样子描写得这样到位,是因为作者仔细地观察了小虾,另外还运用了一定的联想,如: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还有一个原因是作者很喜欢小虾。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这样做。

  5.作者那么喜欢小虾,同学们喜欢吗?朗读描写小虾样子的句子,读出自己喜欢的感情。

  四、学习小虾的有趣。

  1.出示自学指导。

  (1)找一找,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找出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和同桌谈谈体会。

  2.交流。

  (1)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出示: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2)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虾的有趣?

  出示: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预设:小虾们自由自在,做着有趣的活动。

  出示: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预设:生气的样子可爱有趣。

  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用得好?

  “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这几个词形象地写出了小虾的可爱。

  出示: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预设:小虾打架的样子有趣。

  3.作者是如何把小虾生气的样子写得栩栩如生的?(先概括后具体,抓住表示动作的词,再次体现了作者观察得仔细。板书:观察仔细)

  4.作者不怕麻烦地从小溪里捡回一些石块,采了一些金鱼草,让小虾更有家的感觉,由此可见,作者是多么喜爱小虾啊!在作者的精心照顾下,小虾很快繁殖了后代,缸里的小虾多起来了,带给作者的快乐也将会更多!

  设计意图:

  通过研读描写小虾的样子和有趣的句子,体会作者观察得细致,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五、感情提升。

  1.如果我们都像作者一样爱护小虾、爱护我们身边的小动物,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学生自由谈)

  2.出示一些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图片以及许多可爱的小生灵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动物不管是强大的还是弱小的,它们都有生存的权利和生命的尊严,只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好好爱护它们,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六、布置作业。

  1.在生活中认真观察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的样子及其生活习性。

  2.练习用你的笔把你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用上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方法。

  七、了解本课的学习方法。

  1.了解课文第3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

  2.欣赏句子,体会优美词语,学会观察某种事物。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件(芦苇)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生答)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呢?指名读旁注

  2.师:我们生活在北方,很难见到芦苇。但在长江口外,东海之滨,却生长着许许多多朴实无华,绿如轻纺的芦苇,给作家樊发稼留下了甜蜜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看看——故乡的芦苇。(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4页,用喜欢的方式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看看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芦苇蛛网一畦畦熠熠耀目飘拂飘逸缤纷

  恬静纯真纺织娘魂牵梦绕触须羽翼裹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指名回答)

  三、细读深究,品读悟情

  (一)故乡风景图

  师:同学们,看书回答老师的问题。作者的故乡在哪里呢?生:汇报。

  师:由于工作原因,作者离开故乡已经二十多年了,但依然对故乡非常的怀念,他曾这样感慨:

  生:接读(生我养我的故乡啊……….)。

  师:作者缤纷记忆中,梦幻般的故乡什么样呢?生:汇报

  师:这些缤纷绚丽的景物都打动了老师的心,那你喜欢那种呢?生:自由发言

  师:四种景物各有各的特点,四种景物都那样缤纷绚丽,你们想不想走进作者的故乡亲眼去看一看呢?(读课文)

  师:同学们,作者的故乡美吗?你们谁想像老师一样美美的读一读?生:读文。(找两个学生读——齐读)

  师:评价(你读得很美;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置身于作者的故乡;你读得太美了,老师也看了缤纷的色彩)

  师:这几种景物在南方是很常见的,为什么到作得的笔下就变得如此生动呢?作者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哪此修辞方法?

  生:比喻;排比。

  师:同学们,这一组排比句作者写的多美啊!让我们以小组赛读的形式朗读看一看那一组能读书这么美得景色!

  学生小组赛读

  (二)芦苇飘逸图

  师:作者在这里精选了四中景物进行描写,向我们倾诉着对故乡的思念,然而,令作者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却是那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

  师:指名读8——10自然段,我们边听边体会,你认为哪些词语或句子感受最深,可以动笔画下来。

  师:谁愿意来汇报一下,你认为哪些词语或句子感受最深?生: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一片片,一簇簇。”因为我感觉把芦苇比作碧玉,又像绿色的轻云,所以颜色很美。

  板书

  绿美

  师:

  出示课件(比喻句)自己读看谁还有不同的感受?生:我觉得“一片片,一簇簇"写出了芦苇很多。

  师:你体会出了句子里蕴涵的.深层意思,真会读书,你能把这种体会通过美读表现出来吗?

  师:能给老师一次机会吗?我也想读读。(范读)

  师:还有你感受深的句子吗?

  生:“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有绿色的芦苇掩映着。”这一句我感受很深,可以看出芦苇很多。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你能抓住词语来理解,真不错。板书多

  师:男生读,读出芦苇的多读出美。

  (三)趣事图师: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作者还用那丝一样的情结,为我们讲述了他童年的趣事。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1至13自然段,想一起作者为我们讲叙了几件童年趣事,并给每一件事起个小标题

  生:默读课文,汇报(吹芦叶哨儿;做芦叶船;抓纺织娘)师:板书

  吹芦叶哨折芦叶船

  捉纺织娘师: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呢?和小组的伙伴讲一讲。并把最能体现作者的快乐的句子读一读?

  生:我喜欢“孩子们为这美们妙的音乐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呼唤着…… ”

  师:出示重点句子:

  “开船啰!开船啰!”“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生自由读

  演读

  师:纺织娘是什么样子?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课件展示纺织娘)

  师:三件趣事作者都以省略号结束,可不可以换成句号呢?生:不能

  师:省略号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让人意犹未尽,让人去想像去回味。

  师:无论是吹芦叶哨儿,还是做芦叶船,还是捉纺织娘,都给作者还来了欢乐,所以作者发出感慨(课件出示)

  生:想起故乡就想起芦苇。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芦苇!

  师: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的意境、丝一样的的情节在字里行间展现着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洋溢着一缕缕真挚的感情,寄托着对故乡的怀念和热爱。此时在你的心中是否也涌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出示课件)这就是我们的家乡,身边的一草一木是否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爱故乡的什么呢?课下请你饱含着深情,用诗一般的语言写一写吧!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师生互动

  修改

  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

  (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

  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⑴自读1~4自然段

  ⑵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板书:弄脏本子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教学反思

  《争吵》是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我”和克莱谛因本子弄脏而发生争吵的事,要让孩子们懂得同学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这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文章,与孩子们的现实生活比较接近的。然而,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课文的字数较多,生字也较多。我上的是第一课时。现在我对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进行反思,确定了上课的篇目并不是说就确定了上课的`内容。《争吵》作为三下的一篇课文,而且确定是上第一课时,就必须根据学段的特点来确定教什么,怎么教?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段特点。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除了要解决字词以外,更想让孩子们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篇幅较长,如果让孩子们直接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会有难度,还会浪费不少时间。于是我先设计了四个简单的问题,如:“谁和谁为什么争吵?争吵之后我和克莱谛各自表现如何?结果怎样?父亲知道这件事后态度如何呢?”这四件事其实就是的内容。孩子们把它变成自己的话串在一起,就是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实际也正如此,孩子们很快就知道了大概内容,语言的表述也很完整,这也是本节课得以顺利完成的保证。看来在中年级段,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方面,老师要适时降低难度,适时引导,还需多去考虑学生的实际,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在课文精读部分,我抓住人物争吵时的对话来展开教学。学生通过读、悟来体会人物的心情。明白争吵的真正并?桥脏了本子,而是出于嫉妒。在这个环节读悟相应成趣,读和悟的能力都相应的得到了提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认识“俱、纠”等5个生字。会写“俱、众”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检阅、议论”等21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博莱克的勇敢参与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14课,齐读课题。读了以后,你想到了什么?你们预习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说一说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3、概括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齐读课文。

  三、学习我会认的字

  1、勾出我会认的字,同桌自学。

  2、同桌互相考一考。

  3、指名读,齐读。

  4、开火车检测。

  四、学习我会写的'字

  1、指名教读我会写的字。

  2、齐读生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生字,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5、四人小组讨论用生字组词。

  6、说说哪些字最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

  7、作业:练习写字。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2.发挥想象编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3.引导学生通过习作例文,领悟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方法。

  4.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5.引导学生如何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具体、清楚地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

  1.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将丰富的想象清楚地表达出来。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

  一、交流平台。

  1.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读这样的文章特别有意思。本单元都是这样充满奇异想象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课文。

  (1)《小真的长头发》里有着短头发的小真凭借着自己的奇特想象,勾画着自己美妙能干的长头发。在小真的想象中,她的长头发可以做什么呢?(钓鱼,能拉牛,能裹在身上做户外的棉被,还能帮助妈妈晾衣服;抹上洗头发的香波就是个大大的冰激凌,躺在河流里头发就像随波荡漾的海带……)

  (2)如果你也有像小真那样的长长的头发,你会用它去做什么呢?(学生大胆畅想)

  (3)《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文中大胆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你认为有什么奇特之处?

  (4)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2.看来,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大胆想象可以实现美好的愿望,拥有奇异的经历。

  二、初试身手。

  (一)在纸上按出自己的手指印,再把它画成想象中的事物,看谁的想法最新奇。

  1.引导想象。

  (1)教师投影展示作品,引导学生感悟画中的奇思妙想。

  (2)伸出我们的手,先在纸上按下自己的手指印,你想用你的手指印画什么呢?看谁想得新奇,画得漂亮。(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评价。评价要点:

  (1)谁想象得最奇妙?谁的画颜色最漂亮?

  (2)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师总结:通过这节课,老师发现你们的想象力都特别丰富,画出了这么漂亮的画。希望你们能用自己的双手去学习更多的本领,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二)选一个开头,展开想象,大家接龙编故事。

  1.课件出示课本第66页的两段开头。

  2.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

  (1)分别介绍故事中的人物,猜想情节。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它们要去干什么?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瞌睡虫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友,它们会找到哪些朋友?会做些什么呢?小牧童除了看见树是颠倒的,还会看见什么?他会有怎样有趣的经历?

  3.续编故事。

  (1)引导续编多种故事结尾。

  (2)分组讨论:把故事创编完整。

  (3)分组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4.个别讲述,同伴补充。

  根据学生的讲述,教师进行归纳梳理。

  5.自主评价,提升续编故事的经验。

  (1)根据要求对学生的讲述进行评价。

  (2)“故事大王擂台赛”:每组派一名选手参加比赛,其余学生当评委,评选出冠军。

  三、习作例文。

  (一)《一支铅笔的'梦想》

  1.创设情境,引入文章。

  (1)同学们,我们每天写字都离不开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2)铅笔人人都有,可是你知道吗?有一只老憋在抽屉里的铅笔有自己的梦想,大家想知道它的梦想是什么吗?

  2.初读例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圈出来,小组内学一学。

  (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一只老憋在抽屉里的铅笔的五个梦想)

  (2)铅笔的梦想分别是什么呢?

  4.总结,体会想象的神奇。

  5.展开想象,续写铅笔的梦想。

  (1)铅笔还有哪些梦想呢?仿照课文说一说。

  (2)全班交流。

  (3)评选出想象力最丰富、想象得最新颖的同学。

  (二)《尾巴它有一只猫》

  1.激趣导入。

  有一条尾巴,它很自豪地说:“我拥有一只猫!”听了这句话,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走进例文,了解内容。

  (1)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3)齐读第7自然段,谁来说一说尾巴的想法。

  小结:像这样反着去想象,尾巴就能有一只猫了。真有意思!

  3.展开想象,说一说。

  除了“尾巴它有一只猫”,你还能想到什么新鲜有趣的说法?

  第二课时

  (习作:奇妙的想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的两篇课文都充满了作者的奇思妙想。它们奇在哪里?又妙在何处呢?请同学们选择一篇课文,用一两句话说说它的奇妙之处。

  二、引发想象,创编故事。

  1.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下面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遐想。

  (1)出示题目。

  《最好玩的国王》:想象国王怎样好玩?他做了什么事让人觉得好玩?

  《一本有魔法的书》:读了这本书,会有什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呢?

  《小树的心思》:小树有什么心思呢?它想干什么呢?

  《躲在草丛里的星星》:这颗星星为什么会躲在草丛里?它有什么奇妙之旅?

  《手罢工啦》:人们仰赖其吃饭、写字、画画、玩游戏的手罢工啦,这是怎么啦?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滚来滚去的小土豆》:小土豆会滚到哪里呢?又有什么奇妙的旅程呢?

  《假如人类可以冬眠》:假如人类可以冬眠,会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呢?

  (2)选一个题目编一个想象故事。小组交流自己编写的故事。

  2.学生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的想象故事。

  (1)举例文,悟写法。回顾本单元两篇文章以及习作例文,品析课文想象的精妙之处,说说他们是怎样展开奇思妙想的?

  (2)自主选择题材,自拟题目。同学们可以根据上面的提示或自己的想象,自主选择一种题材,再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写生动。

  (3)想象情节,讲给同桌听。

  三、作业。

  学生完成习作。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习作评议)

  一、相互传阅,学会把故事写得新颖、有趣。

  1.学生互相传阅习作。

  2.指名反馈:你读了哪些同学的习作?你觉得谁编写的故事最新颖、最有趣?简单说一说故事情节。

  3.教师出示情节新颖、有趣的习作,全班一起欣赏。

  4.教师:同学们,这些故事的情节都是比较新颖、有趣的,充满了奇思妙想,你们知道它们有趣在什么地方吗?(指名反馈,同学间可以互相补充)

  5.小结:要想让你的故事充满奇思妙想,同学们在创编故事情节时要注意故事情节的起伏,最关键的是避免编出来的故事与人雷同,这是本次习作中不少同学出现的问题。所以,谁的想象最奇特,谁的故事才新颖、有趣。

  二、欣赏佳作,学会让表达更有趣。

  1.师:要想创编的故事新颖、有趣,除了故事情节外,还得用有趣的语言使故事新颖、有趣。

  2.教师朗读佳作,学生倾听。

  3.指名反馈:哪些语句表达生动、有趣?(学生评议)

  4.小结:想让你的语言生动有趣,就要抓住主人公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细致的描绘,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一一展现出来。

  三、小组合作,修改习作。

  1.小组成员相互读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1)情节应该怎样修改会更新颖、有趣?

  (2)语言要怎样表达才更好?

  2.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要想让你的习作充满奇思妙想,需要我们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自己的语言,注入你的思想感情,要喜他们之所喜,悲他们之所悲,让笔下的主人公鲜活起来。

  五、作业。

  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初步理解课文,整体感知山茶花的美。

  3、学习文中的比喻句,感受山茶花的美丽。

  4、深入学习一、二、三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体会比喻句,感受山茶花的花色美。

  教学难点:

  深入学习一、二、三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美。

  1、师:山茶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古往今来,它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家李华岚,去感受它的美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山茶花到底美在哪儿呢?

  二、初读感知,初识美。

  1、下面,赶紧翻开书自由地读读课文吧!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顺。

  2、闯关游戏,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1)第一关,词语关,(课件出示生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观察红色的字,你有什么发现?(出示多音字词语)齐读。

  (3)第二关,短语关。

  (4)闯关成功,瞧,山茶花绽开了最美的笑脸!(课件演示花开视频)

  3、整体感知。

  那么山茶花到底美在哪儿呢?下面,再读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随交流随机板书:花色美、花形美、特别劲)

  三、品读文本,感受美。

  (一)远观花色绝

  1、师:下面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到茶园去看看。自由读读一二自然段,画出写山茶花美的句子。

  2、指名交流。

  3、师:哪句话总写了这种美?(真是美极了。)这就是全段的中心句。齐读。

  4、再想想,哪一个字赞叹了这种美?绝!

  5、“绝”在字典中有几种注释,课文中选哪一种?

  6、师:山茶花的绝表现哪里?

  预设一:生:白的、红的、紫的、墨色的……

  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山茶花颜色很多。

  师:只有这五种颜色吗?从哪儿看出来的?还会有——指名说。

  师:一个花种,竟能开出这么多种颜色,绝不绝?相机指导朗读。

  师:还有什么地方绝?

  预设二:生:一株树上有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

  师:是吗?瞧(引导学生看图)一株树上真有——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这真是太————绝!

  师:谁能读出你的赞叹之情?指名读,齐读。

  7、师:你们的朗读感染了我,咱们合作来读一读吧!(课件出示一二段)

  (二)近赏花色美

  1、师:满园的山茶看得我们连连叫绝,停在花前细看,又会有新的发现。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画出写山茶花颜色美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它形状美的句子。

  2、谁来读读写颜色美的句子?出示写山茶花颜色美的句子,齐读。

  3、学习三个比喻句。

  (1)学习第一句。

  A、自由读读这句话,想想白色山茶花美在哪儿?

  B、这是个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C、想象一下,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是怎样的?晶莹是什么意思?

  D、是呀,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是那么的透明,阳光照上去会闪闪发亮。当这些水花汇聚在一起,就会和山茶花一样白,谁能读出这晶莹透亮的美来?指名读,齐读。

  F、学习这一句的时候,我们由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展开想象,切实体会到山茶花的白,像这样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能够深刻地体会句子的意思。

  (2)学习第二句。

  A、(出示墨茶句子)自己来学习这句话,看看墨茶美在哪儿?读后,把你的感受和同桌说说。

  B、这句话把墨茶比做什么?

  C、在明媚的阳光下,一汪清潭怎么个美法?

  D、是啊,潭面波光粼粼,墨茶就如同这清潭一样绿得富有光泽,谁能读出墨茶的美来?指名读,引读。

  (3)学习第三句。

  A、你们的朗读感染了我,下面边听老师朗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山茶花?指名说。

  B、想象一下,火红的朝霞和洁白的云彩揉在一起织成的轻纱,美吗?谁能读出这轻柔的美来?

  C、下面,男生问,女生答,咱们合作读!

  4、(出示三句话)山茶花呀!白的晶莹剔透,绿的富有光泽,粉的如纱似霞,三个形象的比喻句,写出了三种不同的美,请大家找一找,句中分别运用了哪几个比喻词?同是比喻句,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比喻词呢?

  5、山茶花还有红的、黄的和紫的呢,你能仿照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

  (三)细赏花形美

  1、山茶花不仅花色美,花形也很美。谁来读读写花形美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想想哪句话总写了山茶花的形状美?(指名说)

  2、想不想去看看这千姿百态的山茶花呢?(出示山茶花图片)师介绍花形。

  3、谁能读出山茶的千姿百态?指名读,齐读。

  4、山茶花的花色美,花形美,让人不禁感叹道(出示句子引读)

  (四)配乐美读

  山茶花美得令人神往,让我们尽情地朗读这如诗如画的语句吧!配乐齐读第三段。

  四、课堂小结,延续美。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山茶花花色美、花形美,其实它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美,下节课我们再去细细体会。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下册教案12-13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下册教案12-10

语文下册的教案06-03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02-26

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教案10-26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乐园》02-25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