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3-01-28 08:10:02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内容。

  2、掌握重点字句,积累文言词汇

  3、反复诵读,深入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和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分析:

  《观潮》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文章以精炼的笔墨,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和观潮人群,描写的重点又在水军和健儿的水上表演,江潮之盛和观潮者之众,都衬托了重点描写的场面。浙江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众多,观潮者士女骈阗,但在这篇短文中,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结构精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另一方面也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语十分简练。本文不仅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而且即便是简洁的白描,也写得十分生动形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与讲读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同学们,看过钱塘江大潮吧,感受如何?(学生自由说)现在我们来学周密的《观潮》,看看宋代人眼中的钱塘江大潮是什么样子?

  [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

  二、疏通文意:(按自然段进行,小组讨论,一人读句子,一人翻译,教师补充,纠正)

  1、 翻译第一自然段:

  重点字词:A、既望:农历十六日 B、方:当时 C、仅:几乎,将近 D、既而:随着 E、际天: 连接着天F、震撼激射:震撼天地,激扬喷射 G、沃:用水淋洗 H、势极:来势极其

  2、 翻译第二自然段:

  重点字词:岁——年。尽——穷尽。标——树立,举。倏尔——忽然。略——一点点 逝——去,往

  3、 翻译第三自然段:

  重点字词:文——画着 溯迎——逆流迎着 出没——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 鲸波——巨浪

  4、 翻译第四自然段:

  重点字词:溢——满 穹——高 僦赁——租用 容——许,使。

  三、 整体感知:

  提示:(教师补充)

  作者所处的时代是南宋,当时的都城在临安(杭州),观潮地在当时临安城南,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时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1、 小组讨论本文四段段意:

  a) 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b) 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c) 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d) 写观潮人数之多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海潮)

  四、 研读赏析:

  1、 指明读第一自然段:(讨论)

  A、 作者对江潮从那几方面进行描写的?写出了它什么特点?

  [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远及近的写出了海潮的雄奇景象]

  B、 杨万里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作用是表现钱塘潮水的雄伟,形象生动,呼应首句,为下文作铺垫]

  C、 运用了什么修辞?(比喻、夸张)

  2、 齐读2、3、4段,回答:

  本文题目是“观潮”,这些内容是不是离题?为什么?

  [本文描写的水军演习、弄潮表演以及观潮情景,既衬托了钱江涌潮的奇伟壮丽,又共同组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

  总结:

  本文是一篇在艺术上很有特点的写景记事佳作,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语言简练。描写十分生动,既用了比喻、夸张等描写手法,而且也用了简洁的白描。

  五、 学生质疑,自由发问不懂得地方

  六、 布置作业:

  1、 生字、解词各2遍

  2、 翻译文章1遍

  3、 课后1、2

  4、 周记:课后三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⒈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想象意境,领会诗情,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幻灯片,收集与本课相关素材。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组际比赛背诵关于思乡的古诗词。

  2.家乡,是每个人心中那根最脆弱的琴弦,谁一触动它,就会发出最缠绵的思念之音。今天我们就随着古诗《泊船瓜洲》,与王安石共弹一曲思乡曲吧!

  二、学习新课

  (一)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1.揭题讨论:

  ⑴你知道“泊船”的意思吗?“瓜洲”在这里指哪里?

  ⑵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谁来介绍一下。

  ⑶师相机介绍王安石。

  2.正确、流利朗读诗歌。

  ⑴学生自由试读,注意读准字音。

  ⑵正音:正音:间、数、重、还。

  ⑶自由读古诗,或同桌互读,或师范读。

  ⑷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想一想:哪句诗最能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二)品词析句,体会感情。

  ⒈反复品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⑴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同桌之间互读、练说。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妙处。

  一、导入

  1. 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 ),这是( )对他的敬称。

  2. 自读课文,勾出生字,读一读。

  3. 检查生字学习情况,重点是“诊”、“龄”字的读音和“龄”、“匪”的笔顺笔画。

  二、抓中心句,把握全文

  1. 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 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

  1. 导学求医部分。

  (1)指名朗读这一部分。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出刘伯承是军人的?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4)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2. 导学手术前部分。

  (1)读读、想想、议议。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醉剂?

  (2)联系课前搜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为什么担心损坏脑神经?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醉剂意味着什么?

  (4)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

  (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3. 导学手术中部分。

  (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

  (2)课堂交流。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5)小结。

  4. 导学手术后部分。

  (1)快速默读课文。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手术结束了……你是军神!”

  (3)震惊的沃克先生心中会怎么想?

  (4)根据提示语自由朗读,注意根据提示,揣摩语意,突出“军神”形象。

  (5)指导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四、总结归纳,升华情感

  1. 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

  2. 刘伯承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面对这位“军神”,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3. 完成课后第3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2、走月亮

  【教学目标】

  1.认识“鹅、卵”等5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1个字,正确读写“柔和、香味、灰白色”等词语.

  2.摘抄描写月光下美丽的景象的句子, 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作者在月光下获得的无限乐趣和她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3.体会反复的写法对表情达意的强调作用。培养善于积累生活中写作材料的习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鹅、卵”等7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5个字。(重点)

  2.正确读写“柔和、香味、灰白色”等词语,摘抄描写月光下景象的句子。(重点)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谈话导入。

  教师口述: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来感受一下她独特的体验吧。(教师板书:走月亮)

  二、作者介绍

  吴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 主要作品有:《歌溪》《风雨花集》《一碗水》《走月亮》《天使的花房》等。

  资料介绍

  走月亮:也指中秋时吴地的一种风俗。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鹅卵石、风俗、跃出、稻穗、牵着、填上、庄稼、葡萄

  重点指导生字:鹅:“鹅”“哦”都是单韵母音节;卵:“卵”和“卯”是形近字,不要读成“mǎo”;穗: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huì”;填:读二声,不要读成一声;葡萄:在词语中“萄”读轻声。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淘洗 形容地面或器物表面高一块低一块。

  坑坑洼洼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通行的风尚、习惯、礼仪等。

  风俗 洗濯。

  浇灌 浇水灌溉。

  镀亮 一种工艺,可以使金属起到装饰,耐磨的效果。

  招待 形容说话吞吞吐吐。

  闪闪烁烁 稀奇巧妙(多用来形容令人感兴趣的新奇事物)。

  奇妙 对宾客或顾客表示欢迎并给以应有的待遇。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描述了“我”和阿妈在秋天的夜晚走月亮的情形。

  (2)梳理课文思路。

  练填空: 课文写了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一切的一切无不充盈着快乐、幸福、温馨、甜美之情。

  四、学习“会写字”

  牵、鹅、卵、哦、填、庄、稼、俗、跃、葡、萄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和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哦、填、稼、俗、跃”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牵、葡、萄”是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庄”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要注意笔顺;“鹅、卵”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右等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鹅、卵”和上下结构的字“牵、葡”,学生练写。

  鹅:右面是“鸟”不是“乌”。

  卵:左右里面各有一点。

  葡:里面是“甫”,不要忘记有一点。

  牵:中间的秃宝盖要宽一些。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并且在反复诵读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月光下美丽的景象。

  六、当堂检测

  七、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重点)

  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重点)

  3.体会反复的写法对表情达意的强调作用。培养善于积累生活中写作材料的习惯。(重点)

  4.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播放歌曲《月亮船》)怎么样,好听吗?

  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体会?

  (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在妈妈的怀抱很幸福、在妈妈的身边很幸福)

  那就让我们伴着这甜美的歌声一起去走月亮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走月亮》(板书课题:《走月亮》)

  【设计意图:从学生们熟悉的歌曲出发,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思考: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点苍山、村头、大道和小路、小溪和水塘、溪岸和拱桥、果园和菜地)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语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1.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这一段告诉我们月亮是从哪儿升起来的?

  (洱海)

  2.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秋天月夜有着怎样的美景?

  (月光明亮而柔和,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

  (教师板书:月盘明亮 月光柔和)

  学生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指导朗读: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

  3.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这时候”指什么时候?重点体会:这时“我”的心情怎么样?

  4.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香味在流,月光在流,怎么可能?

  引导学生想象月光下小溪、山草、野花构成的画面,体会拟人、生动的语言,才将本无情感的自然之物赋予了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教师板书:看到 山 树 草 花)

  方法指导:

  (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抒发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把真真切切的情,相容相沫的爱表现出来。)

  5.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1)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吧!

  (2)哪些句子你觉得很美,触动了你的心灵?画出来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给大家听一听,师生适时评价。

  (3)谈一谈,这些句子为什么会那么吸引人?师生共同品味语言的魅力。

  (4)引导学生想象第六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想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时的情景,感受妈妈身上的温暖气息,并个性化的朗读。】

  6.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

  第三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

  第四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

  (教师板书:想到 洗衣裳 做小船 看水塘)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宣泄出来。)

  第六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教师板书:闻到 阿妈的气息)

  第八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教师板书: 星星闪烁 )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

  7.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教师板书:美好景色浓浓亲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8.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同学们,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五、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领我们走过小溪、村道、果园、田埂,走过很多很

  多地方,欣赏了月光下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这种表达方法叫做:借景抒情。

  (板书“借景抒情”。 )

  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大家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把自己在生活细微之处感悟的亲情,像作者这样用心、用笔记录下来。就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生活是那样的温暖、幸福、快乐。

  六、当堂检测(选做)

  1.说阿妈牵着“我”走过“月光闪闪的西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课文中还有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同学们交流(教材课后题第2题。)

  2.句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

  七、课后练笔

  你还记得月光下的某个情景吗?仿照课文第六自然写一段话。

  八、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2 走 月 亮

  月盘明亮 月光柔和

  “我”和阿妈 看到: 山 树 草 花 星星闪烁……美好景色浓浓亲情

  闻到:阿妈的气息

  想到: 洗衣裳 做小船 看水塘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一起畅谈与家人的美好时光。

  2.在教学本文时,我想调动学生的经验,情感和想象,让学生不仅体会到意境的美,还感悟到亲情的真。开始我设计的是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发挥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其中有一个环节是问:“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拉向了他们的生活,学生的生活各种各样,学生的回答缤纷多彩,学生如果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真的看到了课文描写的“小溪流水含月,水塘映月如抱”的美景,效果教佳。

  不足之处:

  在教学“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这一部分时,遗憾的是学生的朗读或者发言闪光点不是很多,进入情境较慢,说明我的引导还是不到位。所以,我应该让学生回忆和自己妈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感体验,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散步是那样的温暖、幸福、安全、快乐……但是只有个别学生情感是高涨的,能够感受到了妈妈浓浓的爱,读的动情,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情感潜入到作品所描绘的情景中,整堂课不足之处值得改进。

  总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这些美妙的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生活,联系自己,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这样整堂课就会是一副动态的,有声音,有香气的画面,这时候学生再读文章,就是带着头脑中的画面,带着自己的感受美读了,其效果就会不言而喻。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案12-29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30

语文四年级上册的教案12-04

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1-16

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09-26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18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08-14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01-04

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06-16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