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10-18 11:15:4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5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并积累词语。

  2.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

  1.学会正确、快速地找到中心句。

  2.体会全文简练的结构和精炼的语言。

  情感目标:

  1.理解地球的可爱之处,培养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2.了解地球面临的严峻形势,初步形成善待地球家园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地球的可爱之处,培养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2.体会全文简练的结构和精炼的语言。

  难点:

  作比较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地球的可爱,带主观色彩,能理解作者的善意目的。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自读文章,圈画段落标记,梳理疑难。

  2.积累词语,摘摘抄抄。

  二、检测预习情况,并导入课文

  1.请同学到黑板前来默写。

  校对,理解并积累。

  (注词语:爱之弥深 满目凄凉 窟窿 窒息 炽热 笼罩 掺和 焚化 埋怨 邂逅 寒暄 妥善 不容抹杀 渺小 同心协力)

  2.请同学粗浅地谈谈对地球的了解。

  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母亲。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

  3.结合文章作者身份,激发对地球的喜爱之情,导入到本篇文章的学习。

  这是我们对地球的认识,但飞出地球的宇航员他们是怎样看地球的呢?让我们听听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的介绍。

  (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三、齐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地球是可爱的?它的可爱体现在哪里?

  2.交流明确:

  从气温、四季的变更,昼夜的更替,重力的适中,气候的变化等方面阐明地球是适宜人类居住的乐土。

  提示方法:圈划出文章段落的中心句:

  (1)“我登上月球……爱之弥深。”(2)“至于地球,多我们……有美妙的大气层。”(3)“地球的一大特点是它有人人称道的斜轴。”(4)“我们也很幸运,地球旋转的速度刚好合适。”(5)有天气现象。(6)“千秋万世……另一个优点”“共同维护这个美丽的星球”

  思考:如何正确、快速找到中心句?

  讨论概括:(1)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段首或段尾(有时也在第二句)。(2)中心句是全段最能表达中心的句子,即全段内容都围绕这一句展开。(3)中心句往往是陈述、肯定式的句子(如果原文不是,在概括时要改成这样的句子)。

  四、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1.找出课文中相关语句,感受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2.理解“虽然这个乐土不是全无风波,优点却不容抹煞”“风波”指什么?

  (风波指地球重力强,会摔断腿,气候坏等;优点正是地球的可爱之处)

  理解课文最后“这个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

  (“微小”针对的是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宇宙中有无数的星体,而地球只是其中一个非常不起眼、普通的星球;“美丽”是根据地球的外部环境而言,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气候美、自然美等;“脆弱”是指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的优势很容易丧失。)

  3.对地球、火星和金星作简单介绍,理解作比较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地球的可爱,带主观色彩,能理解作者的善意。

  4.齐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五、课堂讨论

  地球就像一位无私的母亲,把她所拥有的一切都给了我们,可是人类的野心和贪欲已经使地球母亲不堪重负。很多人不经意间残害了我们的地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

  六、课后作业

  1.涂鸦之作:尝试写写赞美地球的诗歌,字数不作要求。

  2.广闻博记:写一则关于保护地球的公益广告。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资料信息,初步了解《西游记》在中国文化、文学的意义,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及了解神话小说。

  2、以扫读、跳读等快速阅读及圈划交流方式,初步感受孙悟空的形象,激发探究人物形象与情节的热情。

  3、用朗读、讨论的方式,感受环境烘托的作用。

  重点难点:

  1、小说为何不惜笔墨描摹花果山的“山”、“石”、“猴”、“水”?

  2、感受美猴王超然出众的表现,对后文全书的作用。 写作训练的借鉴目标:模仿第2、3段句式,用几句话描写一育课上同学们玩乐的情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查找《西游记》和吴承恩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单元标题,“读一本名著”,名著《西游记》你觉得它“名”在哪里?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章回小说的新门类,它标志着孤独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也堪称浪漫主义的杰作。

  2、请同学依次介绍(注意选择大家可能不够了解的信息有条理的说明介绍)

  ★《西游记》故事渊源:唐僧

  ★成书大致历程与作者

  ★主旨及意义

  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

  1、观看电影,孙悟空诞生的片段。看看与课文有哪些不同,想想自己小时候看动画片、听故事感受有何不同,谈谈你初读古典白话的感受。孙悟空是怎样一只猴子?思考:为什么《西游记》要从孙悟空出世开始讲起?

  2、初读课文前半部分。

  3、比较:通过看影片和读原著有何不同的感受?

  三、体验文本,品味语句,理解课文

  1、圈划出美猴王超然出众表现的语句。

  2、(小组讨论)读、说给同桌听,概括其特点与大家交流。

  四、反思文本,挖掘内涵

  1、小说为何不惜笔墨描摹花果山的“山”、“石”、“猴”、“水”?

  2、既然除猴王外其他描写起衬托作用,是否可将第二、第三段减缩为“那石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与众猴一样寒来暑往,游乐嬉戏,非常快乐”?

  五、总结

  六、作业(1、2二选一做,3、4为必做)

  1、查词典,注音、了解词意,并选择5个词语连成一段话。 迸裂 玩耍 蹲身瞑目 镌 抓耳挠腮 石碣 顽劣 喜不自胜 天造地设 拖男挈女 感之既久 采花觅果 洗濯

  2、模仿第2、3段句式,用几句话描写一育课上同学们玩乐的情景。(100字)

  3、在通读《西游记》的.基础上制作5~10张读书卡片。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十四个会认字和一个多音字。

  2、阅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它们高兴的心情。

  3、感悟课文内容,了解竹笋的生活环境,感受笋娃娃顽强的生命力,学习它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会认字和一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你认识它吗?(出示竹子的图片)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竹子小时候的文章:笋娃娃

  板书课题,认识笋字。

  二、读文,初识生字词。

  1、自由读文,找一找哪些字音你读不准。

  2、听老师范读课文,你读不准的字音能读正确吗?

  三、识字。

  1、自己在课文中找出会认字,并画出生词,再读一读。

  2、出示会认字卡片进行认读。

  3、给会写字分类(按结构)。

  4、小组学习生字。

  四、初步了解课文。

  1、再读课文,你想提醒大家课文中的哪些词语不好读?

  2、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

  4、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有哪些词语自己不理解。

  5、词语质疑解疑。

  五、重点指导写好三个字。

  1、出示沙、泥、油。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空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感悟课文内容,了解竹笋的生活环境,感受笋娃娃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放录音。听,这是什么声音?(春雨沙沙)

  2、春天来了,万物开始复苏。伴着这沙沙的春雨声,你想到了什么?

  二、复习。

  1、看看这些词娃娃,你都认识吗?

  钻出来泥土草丛冒出来喊着

  数哇数哇哭啦努力娃娃们探出挺直

  2、出示会认字卡片,指名认读。

  3、你们真棒!快把这些词娃娃们放回课文中去吧,再来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个笋娃娃?

  三、朗读感悟课文。

  1、指名说。

  2、学习2、3自然段。

  3、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4、男女生分角色再读读前四个自然段。

  5、教师引读:呜呜呜,这是谁在哭?快读5、6、7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6、这个笋娃娃出不来?怎么办?谁来帮帮它?

  7、它终于出来了,瞧,它多高兴呀,谁能表演一下?

  8、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积累。

  在这幅春笋图中,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找到相关的句子背一背。

  板书设计:

  3笋娃娃

  钻冒探

  叫喊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巩固复习课文,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认读会认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学习会写字,分析字形,理解字义,指导书写。

  1、力:独体字。力量。有力、力气、用力。

  加:表数量或程度增加,左右结构。加法、相加。

  丛:上下结构。草丛、花丛、丛林。

  们:单人旁,人们,你们。

  直:直尺、一直。

  2、书空练习。

  3、小组内互相考考你记住这些生字了没有?

  4、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加强指导。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写一件自己喜爱的玩具。写出玩具的特点,体现自己的喜爱之情。

  2、小组互动,先说后写,激发写作兴趣。

  3、正确使用方格纸,知道常见标点的占格规则。

  教学重点:

  写一件自己喜爱的玩具。写出玩具的特点,体现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幅图。图上有什么?

  玩具。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你最喜欢的玩具。

  二、一起读要求

  1、齐读课本要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玩具。你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好玩在哪里?先和同学交流,再写下来。

  2、总结要求:

  (1)写自己喜爱的玩具。

  (2)写出玩具的特点。

  (3)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三、互动交流

  1、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快来说一说。

  展示变形金刚、毛绒玩具、旋风陀螺等,说一说这些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可以从颜色、材质、形状等来说。

  2、这些玩具有什么好玩之处?请你说一说。

  展示毽子、积木、魔方等玩具。说一说有趣之处,可以从游戏规则、成果、创意、比赛等方面来说。

  四、大家来选材

  小组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玩具,说一说它的奇妙之处吧!

  选好你最喜欢的玩具准备写作。

  五、大家来构思

  1、写什么?

  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它什么样子,哪里好玩?

  2、要表现喜爱之情。抓住玩具的特点,写出玩的过程或者经历,表现出自己对这个玩具的喜爱。

  六、大家来写作

  出示方格纸样例。讲解使用规则:

  1、第一行的中间写题目。

  2、每段的开头空两格。

  3、逗号、句号这样的标点符号占一格。

  七、佳作大家读

  1、小组轮流读自己的作品,看谁写得最有趣,最能体现自己对玩具的喜爱之情。

  2、小组成员读完之后才可以评价,中间不要插嘴。

  八、展示台

  小组评选优秀作品张贴到班级学习园地或者班级圈。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游客在景色迷人的曼谷正兴致勃勃地观赏美景时,所乘坐的汽车却陷进泥坑无法拉出来。大家心里非常着急和无可奈何!正在这时候(幻灯)阿铃带着小象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二、新授:

  (1) 现在请大家先朗读课文4到8节,然后再思考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幻灯)

  这头小象是怎么帮助中国游客的呢?

  (2)小组讨论:找出描写小象拉车的句子。(幻灯——齐读)

  交流:找出小象拉车的动词(幻灯——点出掀,撬,拉)

  掀:使遮盖覆盖的东西向上离开。(示范:掀开铅笔盒)

  撬:把棍棒或刀等的一头插入缝中或孔中,用力压另一头。(示范:撬起铅笔盒)

  师述:小象会用鼻子“东一掀,西一撬”说明它什么?(说明它会观察地形,会动脑子,选择合适的用力方法。小象拉车方法巧,速度快。

  (3) 面对这么聪明的小象,难怪作者会不由地发出赞叹。(幻灯)

  (4) “奇迹”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奇迹?(练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过渡:对!因为面对庞大而沉重又陷进泥坑的汽车好几个人都没有办法,而小象却轻松又快速地把车拉出来,这一绝技真是一种奇迹。那它还有其它绝技吗!(还会洗车)

  (5)分组朗读第6节,并找出描写小象洗车的句子。(幻灯)找出小象洗车时的动词?

  同桌有感情地把这句话读一读,看哪组读得最好。

  (6)师:看着洗得干干净净的汽车,中国游客再一次地被小象的绝技所惊呆了,难怪作者又一次地发出赞叹(幻灯)范读

  小结: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可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小象天生就会这些本领吗?

  过渡:是呀,如果没有阿铃我们就看不到这么聪明和乖巧的小象。阿玲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幻灯)我们来找一找描写阿铃外貌的句子。(幻灯——齐读),你能用哪个字来形容阿铃的外貌。

  (7) 美丽的阿铃究竟是如何指挥小象拉车的呢?

  男生读第5节,然后请各组找一找书中的有关句子。(幻灯)

  师述:阿玲一见中国游客的车陷进泥坑,是不是立刻就让小象“上去拉车”?(对,她没有)。

  (8) 同桌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把阿铃指挥小象的句子说一说。

  指导朗读:齐读,体会阿铃做事认真观察,考虑周到。

  (9)找出阿铃指挥小象所用的词语。(幻灯——拍拍,贴贴,指了指)

  那这些叠词体现了阿铃对小象怎样的态度?(亲切,温柔)。

  过渡:面对阿铃小象听懂了他这些亲切却无声的语言。轻松地把汽车拉了出来。

  (10)说话训练

  1,阿铃的动作变成对小象说的话,把她的指挥过程说出来。(幻灯)

  小组讨论,交流

  (11)那阿铃又是怎样指挥小象洗车的呢?

  个别读第7节,各自找出有关句子。(幻灯)女生读,用了哪些动词?(幻灯)

  (12)说话训练

  2:阿铃轻轻摸着小象的长鼻子,又指了指车身上的污泥,好象对它说什么?

  过渡:聪明乖巧的小象非常清楚主人的意图,把车洗得干干净净。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整件事情中,面对中国客人自始至终阿铃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一而再地对我们微笑。阿玲的“三次笑”是什么含义呢?同学们能不能从她的微笑中读懂她是在说些什么?

  (13)再次朗读4到8节,联系上下文,展开自己合理的想象完成下面的训练。(幻灯)

  1.在()时,阿铃“她冲我们微微一笑”,仿佛在说“”。

  2.在()时,阿铃“她笑眯眯地摇了摇头”,仿佛在说“”。

  3.在()时,“阿铃摆摆手,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蛋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仿佛在说:“”。

  (14)分组演一演,阿铃指挥小象拉车和洗车的片段。

  三、总结:

  通过对全文的学习聪明乖巧的小象,你认为阿铃是个怎样的人?(幻灯:人美心更美)

  其实,阿铃仅仅是泰国人民中的一个代表,我们从阿铃身上感受到了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这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6-15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学语文《草原》教案12-20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06-25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9-06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7-06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8-22

小学语文《aoe》的教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