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10-16 10:05:37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七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七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细读课文,读懂本文主要描写的是水多、船多、歌多,水美、船美、人民的新生活美。读好这三种多、三种美。

  3、背诵课文。

  4、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读好这首诗。

  难点:让学生感受到水乡的秀丽风光和水乡人民生活的美好、幸福。

  活动练习设计:

  自学活动

  朗读活动

  讨论交流等活动。

  板书设计:

  ╱水

  水乡歌─船多

  ╲歌

  一、导入、揭题。

  常熟是我们的家乡,这一带称为江南水乡,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称它为江南水乡吗?水乡是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唱水乡的歌。板书:水乡歌。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正音。

  qú

  千条渠一箩清波万只驳池塘装满

  像新生活白帆咱

  ①齐读。

  ②找出前后鼻音,平翘舌音。

  ③去拼音,开火车读。

  3、再读,要求:看看有几小节,读通课文。做到不添、不漏

  不破、不错。检查,分节抽读、评议。

  4、同桌互读,相互检查。

  三、刚才我们读通了课文,下面请大家来试着读懂课文,把你弄懂了的意思读出来。

  (一)、第一节

  1、自由练读,你读懂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检查。

  ①板书:水乡多

  你把写水多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评议)

  老师帮助学生体会水多,读出水多。看图体会水多,并理解渠。把写水多的词语找出来读一读。(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再自由练读句子,抽读、评读。

  ②、再读“处处绿水荡清波”,问:还能读懂什么?

  辅助练习,看图理解水美,学生自练→抽读→评读,读出水美。

  ③、反复读1、2句,说说读懂了什么?(一问一答,师生一问一答反复朗读,读出问的语气和回答的语气。)

  3、齐读,读出水多、水美。

  (二)、第二节

  1、自由练读,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并试着读好这一小节。

  2、交流,板书:船多

  说说你从哪句话里读懂了船多,看图理解“驳”。从哪个词里读懂了船多?

  3、抽读第二节,评读,说说读得好不好?为什么?

  4、读“白帆片片……”问:除了读懂了船多,还读懂了什么?看图理解船美,并读出船美。

  5、齐读第二节。

  (三)、第三节

  1、自由练读,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并试着读好这一小节。

  2、板书:歌多,说说你读懂了歌多,是从哪句话里看出来的?从哪个词里看出来的?

  3、这些歌唱的是什么?水乡人民的新生活是怎样的?(展示画面理解新生活)

  4、自由练读,抽两名学生练读,评议是否读出水乡人民的生活美满幸福。

  四、小结:

  水乡歌这首诗一共有三小节,主要讲了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同时赞美了水乡的水美、船美、歌美,人民的新生活美好。看谁能完整地读好这首诗。

  自练→抽个别学生读→评读

  五、背诵:

  1、下面我们看着画面一起来歌唱水乡,歌唱水乡水美、船美、生活美。

  2、抽个别学生背。

  六、总结:水乡的多、水乡的美还多着呢,真是千首曲,万首歌,唱不尽咱水乡新生活。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诗歌,只是千首万首歌颂水乡人民新生活的歌曲中的一首歌,所以题目就叫水乡歌。

  七、作业:练习背诵。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受大海的浩瀚无际和变幻无穷,体会作者对海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感受能力。

  3、在阅读中揣摩课文的顺序,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感受大海的浩瀚无际和变幻无穷,体会作者对海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感受能力。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弄清叙述顺序,学习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关于大海的图片、海浪声。

  教学过程

  一、话说“大海”,揭示课题

  1、教师朗诵描写大海的诗。

  2、同学们见过大海吧?在你的脑海中,你会用哪些词语形容大海?(一望无际、浩瀚无际、波涛汹涌、蔚蓝……)教师朗诵赞美大海的诗(出示大海的图片、倾听海浪声)看到美丽的图片,听到大海的声音,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愿望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大海的文章(出示课题)。

  (融入到课文的学习中;质疑文本,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二、初读“大海”,梳理文脉

  1、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到作者赞美大海的句子。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8页,大声朗读课文,想一想与大海朝夕相处的作者,他心目中的大海是怎样的 呢?并找到作者直接赞美大海的段落。(大声朗读全文)

  请找到的同学读一读。(我爱海,爱海的浩瀚无际,也爱海的变幻无穷。)

  2、分段读一遍课文,你了解到作者笔下的大海是怎样顺序展现的?(时间顺序)汇报清晨,上午,傍晚,夜晚。

  3你喜欢哪一时间段的大海,为什么?

  学生随机回答:清晨的海是沉静的;海是变幻的;海是凄凉的;海是狂暴凶恶的……(交流中,教师提炼词语板书。)

  (带着问题读课文找到文中中心句,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三、解读“大海”,研读体会

  不管是清晨的海,还是夜晚的海,都令作者深爱不已。看着这浩瀚无际的海,他不禁倾诉着:我爱海,爱海的浩瀚无际,也爱海的变幻无穷。

  2、默读课文2、3、4、5自然段,思考你为什么爱这一时间段的`大海?画出有关句子。(关注学生的个性解读。)

  3、交流,随机重点读3个句子。

  (1)海是雾蒙蒙的灰色,天色也是灰的,海天一色,仿佛一个巨大的灰色幕布笼罩着陆地。海上风平浪静,连海涛声也格外地轻,好像大海刚刚睡醒。(理解“海天一色”“巨大的灰色幕布”“笼罩”,感受海天的阔大无边,海的静。)

  (2)随着云的颜色和云层位置的变化,海面的各个区域也变换着颜色,仿佛一块硕大无朋的调色板,由计算机控制着配色。(抓住排比句,感受色彩的丰富,抓住“硕大无朋”,感受大海广阔,通过想象健身运动员,感受大海的活力。) (3)阴云密布的夜晚,天是乌黑的,海是墨黑的,水天一色,是黑漆漆的一片,仿佛一个黑箱子倒扣在海面上。狂风骤起,海浪呼啸,巨浪也是黑的,像一头庞大黑色怪兽,咆哮扑来,要吞没海中的一切,也要吞没岸上的一切。(抓住“倒扣的黑箱子”“一叶孤舟’,体会夜晚时大海的漆黑,产生的无边的恐惧,想象战胜这份恐惧需要巨大的勇气,坚定的意志,体会比喻,对比写法的好处)

  4、海的浩瀚无际,海的变幻无穷感动了作者,感动了你我。我们把这份感动用朗读表现出来。

  (课堂上尊重学生个性感受与体会,引导学生体会、读文、交流、再读)

  四、实践拓展

  1、 欣赏大海图片

  2 写一篇《我爱大海》

  (学语文是为了用语文,学后再来欣赏大海美景,学生会写出别样的我爱大海 )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感悟语言 积累语言 表达语言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1、 板书“夏天”。看到“夏天”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随机积累一些成语,如:汗流浃背挥汗如雨汗如雨下等)

  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4课夏天,看看文中写的是怎样的一个夏天?

  二、 初读课文

  1、 (1)自由读文一遍,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 组长检查组员绳子的读音,比较难的字组员一起想个好办法记住。

  (3)抽查各小组生字掌握情况。并当场书空听写:圈柳烤

  2、 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找出文中哪一段写下雷雨时的情景?

  (1) 找。

  (2) 指名读,比赛读,读出雨的大。

  3、 理清课文

  第1-2 节写雷雨前

  第3 节写雷雨时

  第4-6 节写雷雨后

  三、 学习雷雨前部分

  1、 自由读,读后说说这是个怎样的夏天?(学生充分说)

  2、 文中没有出现一个“热”字,你从哪里感受到天气热?

  (1) 学生充分说。

  (2) 读,读出雨前的闷热,比赛读。

  3、 如果要你给文中雷雨前画一幅画,你打算怎么画出那份闷热?

  (1)课文适当展开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

  (2) 再读,读出雨前的闷热。

  (3) 背雨前部分。

  4、 太阳像个大火球时,热得不得了。其实,雷雨前没有太阳的闷热也会让我们喘不过气来。

  (1) 出示茅盾名篇《雷雨前》片段。

  (2) 师范读,请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一起解决。

  (3) 学生自由读,这是个怎样的天气?你从哪里读懂的?

  (4) 相机指名有感情读出来。

  5、 炎炎夏日,天气又闷又热,多么希望老天能下一场雨啊!茅盾《雷雨前》最后一句就是“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此时真的下雷雨了,而且哗哗哗下得很大,你的心情怎样?

  (1) 学生充分说。

  (2) 再回头读雷雨时部分,此时除了读出雨的大,还要读出痛快高兴。

  指名读,比赛读,齐读,背。

  四、作业:《课堂作业》第2和第6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

  1、通过朗读感悟课文的主题:小学生上课要专心学习,不受外界干扰。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会认“外、鸟、叫、你、我、课”等10个字会写“小、不、了、下”4个字。

  教学重点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义。

  教学难点 :找出书中压韵的字、音节知道什么叫压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引入

  1、幻灯出示课本插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画面上都有什么?

  师总结过渡:教室的窗前,绿树成荫,两只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歌,好像在招呼小朋友出来玩呢!教室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质疑: 师:看到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

  三、初读课文:

  1、看大屏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课文原文)

  2、指名读,不同形式练读。

  3、读完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四、识字:

  1、课文里有几个生字小朋友想考考你,看你认识不认识它们,你敢接受挑战吗?(你们真勇敢!)

  2、出示6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和4个要求会写的字,不同形式读。(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3、看着拼音你们会读,那不看拼音还会不会?(课件出示去拼音的生字)

  4、我们又认识了几个生字小朋友,老师告诉你,把它们放到课文里,你会读得更流利,你们相信吗?试试看。学生练读。

  5、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老师告诉你,一个小圆圈“。”一个小问号“?”都表示一句话。谁能最快地数出来这首诗一共几句话?(4句)

  6、同学们认真观察每句的最后一个字,看哪位同学最聪明,能发现规律。(课件提示学生最后一个字)

  7、生: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o,

  师:你们真棒!老师告诉你们:这叫“押韵”。诗歌都是押韵的,这样读起来更好听,就像唱歌一样。你们愿意再读一遍吗?(课件出示课文)

  8、学生练读后指名读。

  五、细读课文

  1、 师:小鸟在窗前唱歌,教室里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为什么叫小鸟轻点叫?把它们赶走不行吗?(带问题感悟、指导朗读)

  2、 反复练读,(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

  3、 深化主题:

  师:这位小朋友做的好不好?你想学习他什么?

  4、 师总结:他上课专心听讲,不受外面环境的影响,真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卡片出示6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和4个要求会写的字,指名认读。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写字

  1、 师:刚才有几个生字娃娃悄悄告诉老师,看你们学得那么认真,想和你们交成永远的好朋友呢! 你们愿意吗?

  2、 师分别出示生字卡片(小、下、了、不),先抢读,后不同形式练读。

  分别练习组词、说话、意思找反义词、记忆字形方法。

  3、 师:你想学会写它们的名字吗?

  师范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该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 投影学生作品,指名说一说他写的好在哪?不好在哪?应该怎么改?

  三、巩固延伸

  1、 同学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一进门先要做什么?(生:提篮子、推小车)

  2、 老师今天也推来了几辆小车,我们要进行一次,词语搬家比赛,找自己喜欢的词语放到 小推车里,看谁找的又快又多?

  3、 学生找词,师巡视指导。

  4、 指名汇报。

  教学后记:

  投影学生作品,指名说一说他写的好在哪?不好在哪?应该怎么改?这是我根据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让他们来说比老师的说教要好的多,以后我还要尝试做。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危险、朽烂、不约而同”等词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爱心做些有益于人们的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爱心做些有益于人们的事。

  教 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 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自读自悟

  教具准备: 课件

  一、 导入谈话。

  回忆本单元训练重点是什么?一起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2.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一定见到过许多桥吧,老师准备几张桥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这里有木制的小桥,有坚固的石桥、混凝土桥,今天我们学习跟桥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同学们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让我们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要求认识的字,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2、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同学们遇到问题怎么办?(查找工具书、请教同学等)同学们真会学习,那就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89页,按照自学提示要求自学吧。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借助音节认读生字,“陡、峭、朽”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字的?注意区分:“陡与徒”、“峭与俏、悄、稍、哨、捎、梢”、“朽与巧”的区分。认读词语:绕道、陡峭、朽烂,说说词语的意思。

  2、本课有三个生字(课件:陡、峭、朽),看看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写三个。请同学们独立写峭和朽。用部首查字法查“陡”字时,应该查什么偏旁?还有什么字也是左耳旁?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好,让我们把字宝宝送回课文中,分自然段读一读吧!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呢?请15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定学生分段读课文,评估朗读效果。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2、课题是“皮巧根桥”,通过读课文,同学们认为课文究竟是什么体裁?是写景物或是说明文吗?(写事)那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事情的发展顺序)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五、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围绕课后问题再读课文:1、谁架了一座什么桥?2、他为什么要架桥?3、 是怎样架桥的?4、 人们为什么管这座桥叫“皮巧根桥”?5、 后来有了新桥为什么人们还是喜欢这样叫?

  带着问题读文,用“---”画出架桥的原因。用“﹏”画出架桥的经过。(反复朗读仔细体会并让学生尝试评价,学生夸奖与评价的语言。)

  六、感悟写作特点

  1、比较下列句子中“某某说”的后面使用什么符号。(课件)

  课件出示:

  A凡是过桥的人都说:“有了这皮巧根桥,过河真是方便多了。”

  B“发生火灾,”一个孩子说,“那我就能从大火中把娃娃救出来。我就是救火英雄!”

  C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说。

  提示语“某某说”的后面使用什么符号,要根据提示语所处的位置来定。仿照上面的例子,试着写句子。

  2、课文开头写其他孩子关于怎样做英雄、如何出名的议论和皮巧根的不声不响,从而突出了皮巧根的性格特点,这种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关的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修辞手法叫衬托。

  仿写:深秋已过,公园里一片凋零,月季、百合、海棠早已不见了踪影,只有梅花凌寒独放。----------------------------------

  七、巩固练习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 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课后的空花篮中。

  板书设计:

  皮巧根桥 架桥的原因:

  架桥的经过:

  磨斧

  砍树 爱心

  把大树架在河上 (尊敬、喜爱、赞美)

  砍光柳枝

  加上栏杆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一、易写错的字

  要领:(一)同桌互助找一找容易写错的字

  (二)全班报告请示交换、并写在小报

  (三)师重点听写以下字

  酸、唇、瞻、、虑、衰、魂、誊、诞、崖、斩等字

  二、形近字

  要领(一)四人小组互助找出本册形近字

  (二)小组互助出题写在小报上

  (三)小组互换做题

  (四)重点引导以下几组

  (五)门生在簿本上写一写

  三、多音字

  要领(一)分单位总结多音字、小组互助

  (二)小组互助练说

  (三)出示几实习写、弹、应、磨、划、龟、舍、

  第二课时

  一.听写易错的生字。同桌互批

  二.、书一七九表(一中我会认的字

  读音易错的字

  要领(一)同桌互助读生字、相打分

  (二)出示辩音题读一读

  (二)出示辩音题读一读

  擎、玷、簸箕、舀、髓、犹豫、笤帚、忸怩、蔓、哞、翕、诫

  (三)互助注音同桌互出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

  为了方便教师更好地举行温习讲授,现将网络到的一些温习材料稍做整理与修正,上传到我的博客供同仁们参考。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连线式板书。例如《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相关内容用线连起来

  鱼 尾 巴 掌握方向

  牛 尾 巴 拨 水

  燕子尾巴 赶 蚊 子

  这种板书在阅读教学中主要通过让学生连线,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了解作者写作思路或弄清事物间内在的联系。

  二、填表式板书。例如《快乐的节日》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快乐的节日:

  看到的

  听到的

  想到的

  这种板书,常留下很大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读,把它填充完整。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根据提示及课文内容自己填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选填式板书。例如《棉花姑娘》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这则板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一般可先设计好一个框架,并提供一些内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选择一些相关内容填入板书,成为一副完整的板书。

  四、对比式板书。例如《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这种板书对比鲜明,易于操作,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通过自学课文,并根据板书中的提示完成填空内容,不仅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为理清层次,掌握中心打下了基础。

  五、图画式板书。例如《四个太阳》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绿太阳 红太阳 黄太阳 彩色的太阳

  这种板书以直观的图画代替抽象的文字,图文并茂,形象具体,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排列式板书。例如《称象》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错误排列: 正确排列:

  1.称出石重──大象重量

  2.赶象上船──沿水画线

  3.象下装石──船沉到线

  这种板书是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学生对错误顺序的重新排列,重点引导学生弄清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七、模仿式板书。例如《两只小狮子》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两只小狮子:

  一只狮子滚、扑、撕、咬成为真正的狮子

  另一只狮子:

  这种板书,给学生留下很大的思维空间,学生在自学课文的基础上,自己动脑、动手,根据前面的板书进行创造性的模仿,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

  八、提问式板书。例如《乌鸦喝水》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这种提问式板书通过设疑、激趣,提高学生阅读、解疑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这样一则探究图表,先体会问号所代表的意思。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生钻研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6-15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学语文《草原》教案12-20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06-25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9-06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7-06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8-22

小学语文《aoe》的教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