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09-22 14:18:07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汇编六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汇编六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天、白、毛、水”四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鹅、歌、绿、红、掌、清”

  2.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3.朗读,背诵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观察,说话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懂得热爱大自然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

  难点:理解诗句意思。

  解决办法:先理解重点词语,再连起来理解诗句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提前预习

  2.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观察鹅浮水的挂图,简介作者及古诗,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1.出示挂图,要求学生认真看图,说说鹅的样子,鹅在干什么

  2.简介作者及古诗的特点

  (二)学习课文

  复习古诗中出现的音节和熟字

  (三)看拼音读课文

  记住生字字音

  1.先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读生字卡片,检查学生是否记住了生字字音

  (四)讲课课文

  理解诗句意思,理解生字词

  1.读课文,说说这首诗一共几句,有几行

  2.讲读第一句

  (1)读第一行,引导学生理解一连说了三个“鹅”是什么意思

  (2)读第二行,教师先讲“项”是脖子的意思,“曲”是弯曲的意思,再让学生看图,说说鹅的脖子是什么样。“向”是什么意思?“歌”是什么?是唱歌吗?“向天歌”是说鹅弯曲着脖子在干什么?最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把鹅叫说成唱歌

  (3)小结。第二行是写鹅的头颈,意思是鹅正弯曲着脖子,朝着天空叫,好像在唱歌似的

  (4)让学生再读第一句,要求读出正确停顿,读出喜爱鹅的感情

  3.讲读第二句,教师范读第二句

  (1)指读第三行对照挂图讨论

  “白毛”一词指什么?“浮绿水”又指鹅在干什么?

  (2)读第四行,让学生图文对照讨论理解

  (3)范读第二句,并指图概括第二句的意思

  (4)再让学生读第二句,要求读出正确停顿

  4.读全诗,再次强调古诗的读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读生字卡片

  (二)识记四个生字的字形

  1.“天、白、毛、水”,分析字形并进行书空练习

  2.指导在田字格上书写

  (三)指导背诵课文

  1.小作者指着鹅说什么?

  2.鹅弯曲着脖子在干什么?

  3.鹅的羽毛什么颜色?它浮在什么样的水面上?

  4.鹅的脚掌什么颜色?它用红掌在干什么?

  (四)字、词、句的综合练习

  1.口头组词

  2.看拼音写字

  (五)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影子桥》是一篇散文,作者从儿童的视角,描写的家乡的桥。影子桥是我给起的名字,课文对影子桥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观察与联想交融,虚虚实实,有动有静,活泼清新,适合朗读教学。

  教材安排了认字6个:拱、待、蹿、逐、钓、吆。写字10个:桥、修、颜、模、追、逐、藏、猫、钓、牌。

  课后有个思考题:你见过桥在水中的倒影吗?你还见过什么有趣的倒影?意在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感受到影子桥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感情。

  教学建议:

  这篇散文从儿童的视角,描写了家乡的桥。

  第一段交代影子桥的位置和历史。第二、三段写站在桥上俯视,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也可以说是写影子桥的得名。第四、五段写坐在桥下看影子桥,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后面写我爱影子桥。

  影子桥是我给起的名字。因为这座桥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影子。课文第二段、第四段对影子桥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尤其是第四段,水里的鱼儿在影子桥上互相追逐,蹿上跳下,观察与联想交融,虚虚实实,有动有静,活泼清新。

  文中把水面比做奶奶的脸,认定石拱桥待在这里是为了照自己的影子,诸如此类,这样一些地方,语言非常儿童化,充满情趣。

  全文没有人们的欢声笑语,甚至没有直接写第二个人,不适合高声朗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低低的声音、慢慢地读,仔细品味。

  第四段可能有些学生看不懂,教师可以在这里点拨一下:鱼儿怎么会在桥上追来追去呢?或者看看上一段写了什么。

  本课要写的字笔画较多,可以分散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比如出示课题时写桥。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拓展习题: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不同的词语。

  ()模()样()模()样

  ()模()样()模()样

  二、读课文,填空。

  站在桥上,河水水底有,还有。风儿吹来,水面像,起了好多好多的皱纹。水下在晃动,跟石拱桥。

  三、把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序号写在()里。

  ()河上有一座石拱桥。

  ()听爷爷说,这桥很老了。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

  ()桥上有四个石狮子。

  精品教案:

  (一)教学准备:

  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是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孩子,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都见过哪些桥呢?(学生谈自己见过的桥)

  2、老师再给同学们介绍一座特殊的桥,在丁丁家门前,丁3丁叫它影子桥。

  教师板书课题:影子桥,注意桥的写法,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教师检查词语。

  (1)学生自读词语。

  (2)教师指名读词语。

  (3)学生齐读。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4、教师检查生字。

  课件出示:钓、钩,让学生认读,组词。

  5、利用生字卡片,认读要写的字。

  一、细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明白了什么?可用铅笔画出有关的字词。

  3、全班交流读书收获(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边说边把自己知道的画在黑板上。如:学生说有石拱桥、小鱼、木牌、起了好多波纹、河边有小草和大树等,在老师的帮助下画在黑板上。

  水里除了鱼还有什么?(石拱桥的影子)

  4、站在石拱桥上往下看,会看到怎样的画面呢?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站在桥上往下看,河水清清水下一座桥在晃动,跟石拱桥一模一样。

  (1)指名朗读这一段。

  (2)听了他的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3)老师范读。

  学生评价老师读的怎么样。

  同学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吗?因为老师边读边想象,自己试

  试着读读好吗?

  (4)学生自己练读。

  (5)再指名读。

  老师评价: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小鱼在

  水里游来游去。

  5、桥下这么美,影子桥上又是怎样的景色呢?

  课件出示:影子桥上的鱼儿你追我逐,多快乐。它们一怱儿蹿上桥面,一怱儿又跳进水里。它们是在藏猫猫吧?配上活动画面。

  (1)指名朗读这一段。

  (2)你听到了什么?鱼儿是怎么蹿怎么跳的?

  (3)老师朗读,学生做动作。

  (4)指名表演读。

  (5)集体表演读。

  (6)鱼儿除了在藏猫猫,还可能在干什么?

  (7)你喜欢这儿吗?能再美美地读读吗?

  6、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写什么话?

  四、配乐美读课文。

  指名配乐朗读,其他同学用心听用心去感受。

  五、作业

  观察你家附近的影子桥,把它倒影画下来或说给同伴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感悟课文,体会了解是怎样把虾趣写具体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了解是怎样把虾趣写具体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的习惯。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把握重点

  1、齐读课题,想想课题是什么意思。

  2、默读课文,根据课题意思找文章的中心句。

  3、学生个别读、齐读文章的最后一句。

  4、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养虾的乐趣,哪些地方又体现了欣赏大师的吓画的乐趣呢?

  5、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体现养虾乐趣的地方:

  (1)第三自然段重点讲虾的颜色变化多端,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生活状态。

  (2)第4自然段讲了虾嬉戏的场面。

  想想这段该用什么语气读。随来试试。

  (3)第5自然段写了虾的有趣神态。

  ①你觉得虾的`性格怎样?你从哪些动词看出来的?

  ②指导朗读,读“试探、后退、再试、再退”`这些动词时速度要稍快一点。

  ③个别读。

  (4)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虾的特点吗?

  (5)是啊,虾真是多彩多姿、变化万千,那就让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来朗读这几段吧。

  我们再看哪些地方体现了欣赏大师虾画的无穷乐趣。

  (1)生读文章第1自然段。

  惟妙惟肖是什么意思?

  (2)你能用惟妙惟肖说句话吗?

  (3)课文中从哪看出齐白石的虾只只“惟妙惟肖”呢?

  (4)学生齐读第6自然段,画出“有……也有……更有”这个句子。

  (5)朗读句子,并模仿造句。

  (6)你能用几个词形容一下齐白石的虾吗?

  (7)什么样的画才算得上“出神入化”?

  “虽然……但是……”说句话吗?

  (三)回顾全文,深化理解

  1、你觉得齐白石为什么能画出如此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虾呢?我们要向他学习什么?

  2、你觉得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呢?

  (四)总结全文,模仿练笔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样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从中我们也感受到大师观察的细致,描绘的逼真。回家请同学们也仿写一篇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5个字,能正确读写本课新词。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课文论述的方法,学习用列举事例的方法表现文章的中心的写法。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知道做事不应该因小失大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通过五个具体事例进行论述的。

  教学难点:

  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板书”因小失大”这个词,提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因小失大”这个词蕴涵了怎样深刻的人生哲理呢?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因小失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2、反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3、指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4、读一读本课的新词。

  5、思考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自读自悟,然后讨论课文的思路,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四、作业

  熟读课文。

  写一写本课的词语。

  板书设计

  因小失大

  ︱

  不要为”哨子”花费太多

  ︱

  通过五个事例引出结论

  ︱

  不要因小失大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和品味文中的优美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3、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用心观察大自然,用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的方法。

  难点:感受自然中的花鸟草虫、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观察过虫子吗?你看过“草虫的村落”吗?

  2、《草虫的村落》一文通过奇特想象,描述草虫的村落有趣生活,表达作者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为友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2、字词检查。

  3、读写本课的生词。

  三、梳理层次,整体把握。

  1、自读课文,思考:“草虫的村落”在哪?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

  2、交流反馈。

  3、再读课文思考:

  (1)作者是怎样发现“草虫的村落”的?

  (2)“草虫的村落”在作者看来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面对“草虫的村落”,作者是怎样的态度、情感?

  4、交流讨论

  四、总结回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草虫的村落”在作者看来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2、你从文章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

  二、研读、探究

  1、交流、探究:“草虫的村落”是快乐的天地,在文章哪些地方体现出来了?

  A“我想它一定是游侠之流吧!------终于走出一条路。”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要体会到一种成功者的喜悦,它是欢乐的。

  B“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感受到它们的快乐、和谐。

  C“伫足痴望”,“攀谈得好像很投机”体会到小的相处融洽、快乐。

  D“我看到虫子劳动生活的形态------”体会到它们的和睦相处、团结友爱。

  2、小结:

  我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和睦,友好地生活着、劳动着、也快乐创造着。

  3、小虫们不但有生命,而且还有灵性。你领悟到作者表达这一独特感受的方法了吗?

  (1)学生自读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2)交流汇报

  作者用心观察,通过联想、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升华情感。

  1、说说你观察过什么?

  2、发挥想象,运用作者的写法,把自己的观察写下来。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1 草虫的村落

  游侠归来

  和睦相处

  奇异的游历 音乐演奏会 爱散步

  勤劳地工作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1、a o e

  教学目的:

  1. 学习a o e三个单韵母,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 认识四个声调符号,能正确地读出a o e的四声。

  3. 认识和学习使用汉语拼音四线格。

  教学重点:aoe的发音、书写以及四声读法。

  教学难点:aoe的书写,上声、去声两个声调读法。

  教学方法:图形认读法、儿歌记忆法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韵母卡、声调符号及读法示意图、黑板上画有四线格。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准备谈话

  1、教师简介汉语拼音的作用,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结合教给学生一首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看书识字需要它,帮助学习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2、指导学生看课本第4页,认识课题。(告诉学生从今天开始学习汉语拼音,先学第一课。)

  二、学习单韵母a

  1、指导观察“小女孩唱歌”图,谈话中引出a,(出示a的韵母卡)读a,告诉学生a是要学习的第一个单韵母。

  2、学习a的发音

  (1)示范发a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a音的发音方法(口张大,舌面中间稍隆起,口形始终不变,声音响亮,声带颤动)。

  (2)练习发音,结合订正。(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

  3、指导认a的形

  (1)引导看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上哪个部位与a的字形相似,结合示范书写,用“小女孩,圆圆脸,一条辨子扎右边”帮助记忆。

  (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左下方a的笔顺分析图,教读笔画名称(左半圈,竖右弯),让学生说说a几笔写成,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同时练习书空。

  三、学习a的四声读法

  1、认识声调作用,结合引出声调符号(板书),教读儿歌“起音高高一路平;由低到高往上升;先降然后再扬起;从高降到最底层。”

  2、教师示范读出a的四声,边读边作手势。

  3、学生跟读,边读边作手势。

  四、认识四线格,指导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a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四线三格”,数一数有几条线,几个格子,告诉学生它叫四线三格,分别指出线格名称。

  2、观察课文左下方,说说a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指导按笔顺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指导在a上标调号,边标调号,边读四声。

  五、巩固练习

  在拼音本上继续练写a的四声。(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运笔方法。)

  六、板书设计

  a āáǎào ōóǒ e ēéěè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出示a,齐读a,开火车认读a的四声。

  二、学习单韵母o

  1、指导观察“公鸡打鸣”图,从谈话中引出o(出示o),告诉学生o也是一个单韵母。

  2、示范发o,让学生模仿练读,体会o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嘴唇圆圆的,舌头向后缩,口形始终不变,声音响亮。)

  3、采用多种形式练读,结合正音。

  4、引导观察插图,识记字形,结合示范书写,用“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一叫ooo”帮助记忆

  5、练读o的四声(以手势辅助,先按序,再变序,抽读)

  三、学习单韵母e

  1、指导看图引出鹅(e),从音引出e,(出示e)

  2、示范发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e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口半开半闭,嘴角向两边咧开,露齿,舌头后缩,舌根稍抬。让小朋友咧嘴笑一笑发e音)

  3、组织多种形式练读,正音。

  4、引导观察插图,识记e形(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象个e),示范书写,书空。

  5、练读e的四声(用手势辅之,先按序,再变序)

  四、巩固练习。

  1、抽读aoe及它们的带调卡片。

  2、做听韵母(包括带调的)发音取卡片游戏。

  五、指导书写。

  1、引导观察oe在书中四线格上的位置,说说它们几笔写成,写在哪一格上。

  2、师范写,让学生观察起笔、止笔,运笔方向。3、全班试写,练习书写。

  六、作业设计

  1、练读aoe的四声。

  2、练习在拼音格里书写aoe。

  2、i u ü

  教学目的:

  1. 学习i u ü三个单韵母,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 认识四个声调符号,能正确地读出i u ü的四声。

  教学重点

  1.读准三个韵母的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2.准确读出单韵母的四个声调。

  教学难点:读准单韵母的四个声调,其中二声和三声较难掌握。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出示“aoe”字母卡片请同学读。

  2.读“aoe”的四声。

  3.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是怎样学习单韵母“aoe”的音和形的?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出示“iuü”三幅图和三个字母,让学生看图,自己说说怎样记住“iuü”的音形?

  二、学习“iu”的音形

  (一)学习单韵母i

  1.观察“i”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借助衣服的“衣”读“i”的音,

  (3)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i”的音时,口开得很小,上下牙齿对齐,舌面前部抬高,嘴角稍往两侧咧。

  (4)学生自己练习读,体会发音要领。

  (5)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6)开火车读。

  2.学习“i”的形

  (1)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i”的形呀!

  (2)学习记忆小儿歌:牙齿对齐“iii”

  3.学习“i”的四声

  (1)出示单韵母“i”,问:你们知道“i”怎么标声调吗,可以看看书。谁愿意说一说?

  (2)师强调:给韵母“i”标声调时,要去掉“i”头上的小点。教师板书:“īíǐì”。

  (3)自己试着读一读i的四声。

  (4)教师范读,学生随读(顺读)

  (5)同桌同学互相读(顺读)

  (6)指名读。教师纠正二声三声的读音。

  (7)问: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借助哪些字的读音读“i”的四声呀!

  (ī医院;í怀疑;ǐ可以;ì艺术)

  (8)同桌同学打乱四声顺序读。直呼带调韵母“īíǐì”

  (9)指名读四声。

  (二)学习单韵母u

  1.观察“u”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自己试试借助乌鸦的“乌”学习“u”音。

  (3)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u”音时,双唇尽力拢成圆形,嘴巴突出,使中间只留一个小孔,舌头后缩。

  (4)学生练习读,体会发音要领,读准字母的音。

  (5)指名读。

  (6)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2.学习u的形

  (1)观察插图:你觉得哪部分与“u”相似?

  (2)学习记忆“u”的小儿歌:嘴巴突出“uuu”。

  3.学习“u”的四声

  (1)出示“u”的四声“ūúǔù”,自己试着读一读。

  (2)指名按顺序读,注意纠正学生读不准的音。

  (3)问:谁能用“u”的四声练习组词?

  (4)打乱顺序读四声,直呼带调韵母“ǔùūú”

  三、指导书写“i ”

  1.出示四线三格中写好的“i ”。

  请同学们观察“iu”的占格位置。

  2.指导书写出“i”

  (1)认识拼音字母的基本笔画:“丨”竖、“·”点。

  (2)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小竖,然后在上格中间写点。写后请同学们说“i”的笔顺。

  (3)说书写韵母“i”的小儿歌:中格写小竖,一点在上边。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3.指导书写u

  (1)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小弯。注意无论是竖右弯,还是竖小弯,竖一定要直。

  (2)请同学试着编一个小儿歌: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小弯,先大后小紧相连。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在巡视的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放在实物投影上大家评议。请同学们说说哪笔写得好?哪笔你觉得不太满意?应该怎样写?

  (5)学生修改自己书写不满意的字母。

  (6)再次展示学生书写好的、有进步的进行表扬鼓励,调动学生书写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i、u”的音形和它们的四声,同学们学得很认真!

  附: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iu”及带调的“iu”。

  二、学习单韵母“ü”。

  1.观察字母“ü”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念什么?

  (3)师讲:我们借助小鱼的“鱼”平读第一声就是“ü”。

  (4)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ü”的音时,双唇成扁圆形,舌头向前接触下齿背,口形象吹笛子。

  (5)学生自己练习体会发音要领。

  (6)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7)指名读、开火车读。

  2.学习“ü”的形

  (1)问:“ü”的音同学们读得挺准的,怎么记“ü”的形呀?

  (2)看图,它与“ü”哪一部分相似?

  (3)读记忆小儿歌:像吹笛子“üüü”。

  3.学习“ü”的四声

  (1)出示“i”的四声与“ü”的四声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师强调:单韵母“ü”标四声调时小点不能去掉,要带点写成“ǖǘǚǜ”。

  (3)自己试着读读“ü”的四声。

  (4)指名读。

  (5)请发音准的学生领读。

  (6)教师强调二声和三声的读法。

  (7)请大家选择一个声调的音组词语。

  (8)打乱顺序读“ü”的四声。

  3.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看书上“ü”的笔顺,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观察两个“点儿”的位置。

  (2)教师范写,强调两个“点儿”稍靠近一点,点写在靠下一点,在上格的下面。

  (3)书写韵母“ü”的儿歌:竖右弯,竖小弯,再写两点在上边。

  (4)学生练习书写“ü”,教师巡视,表扬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好的,同时纠正学生写姿和执笔方法。对书写不规范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5)通过实物投影让学生欣赏书写好的学生作业。

  三、读儿歌

  1.出示书中的儿歌内容,读读红色的单韵母。

  2.教师范读或请学生读。

  3.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学生随读。

  4.同桌同学互读。

  5.指名读。

  四、小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3个单韵母“aoe”,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3个拼音朋友,就是单韵母“i、u、ü”。现在我们一共学习了6个单韵母,分别是“aoei、u、ü”。你们能试着背一背吗?同学们学得不错,写得也很认真,要想把拼音字母学扎实,回家要多读读书呀!

  认一认1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汉字,能够读准字音。

  2.通过观察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了解字义。

  教学重难点:认识本课16个生字的字并能读准16个生字的字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人、口、手、足、舌、牙、耳、目”这8个生字,读准字音。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6-1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7-06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07-11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06-15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06-15

小学语文《星夜》教案06-16

小学语文将心比心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