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09-21 20:58:2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五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五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爱、自强的健康心理和珍爱生命、正确对待平凡职业的积极人生态度。

  2、在概括段意和层意的基础上,能够自行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

  3、学习多方设喻,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表情达意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

  1、学生的感悟和体验。

  2、文章总体思路的把握。

  3、学习多方设喻,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表情达意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体会和理解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方法:

  1、小组研讨法

  2、质疑点拨法

  3、辩论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思考:在学习新课以前,请同学们思考:“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呢?”

  2、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当代作家毕淑敏女士就这一长期无人敢公开谈论的话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她从人的两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上深刻剖析了个体生命的价值,得出了“我很重要”的结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撼人心灵的女作家毕淑敏。

  二、检查预习

  1、字词检测

  战栗(lì)菽粟(sù)单薄(bó)回溯(sù)

  雾霭(ǎi)混淆(xiáo)微蹙(cù)一沓(dá)

  生死攸(yōu)关一模(mú)一样

  这一题目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重视字词的积累。可采用抢答的方式进行。

  2、文章体裁

  本文并不是一篇空洞说教的议论文,而是将“理”与“情”融会在一起,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明确本文的体裁,对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有重要作用。

  三、理清思路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本文以“我很重要”为线索,从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的“我不重要”的思想出发,引出了“我很重要”的观点,最后又勇敢地宣布了这一主张。

  2、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至第7自然段):提出“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的问题。

  第二部分(第8自然段至第29自然段):分析为什么“我很重要”?

  第一层(第8自然段至第15自然段):从人的自然属性进行论证。

  第二层(第16自然段至第26自然段):从人的社会属性进行论证。

  第三部分(第30自然段至结束),发出了“我很重要”的呐喊,充分肯定了个体的价值。

  学生讨论回答。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

  四、初步体会文章主旨

  1、文章开篇为什么写“我不重要”?

  明确:作者运用欲扬先抑的笔法。“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说出这四个字就会有大祸临头的感觉?这一悬念很快调动了读者的好奇心。

  2、人们为什么不敢说“我很重要”?

  明确:首先从文化心理上加以追溯。“许多年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谦虚是做人的美德”,因此,比之于国家、集体、他人,因此个人显得“不重要”。作者列举多年来“我不重要”的例证:士兵与胜利相比、个体与集体相比、女性与家庭相比、众生与物质相比,都是“我”处于次要位置,阐发了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找出内容,理解主旨。

  这一环节的处理可以采用抢答的方式。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第一题、第三题。作业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2、班级分成两个小组,请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查找资料为下节课的辩论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学生辩论“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教师指导:“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这需要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感悟和体验。无论持怎样的观点,都要懂得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展现生命的光辉。

  二、主旨探讨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揭示出“我很重要”?

  1、从人的自然属性进行论证。首先从人体的物质构成进行论证,每个人都是亿万粒菽粟、亿万滴甘露濡养的万物之灵。其次从人类的宏观发展历史进行论证,我们是人类进化最精致的一环,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的神圣使命。最后从每个自我的个体诞生进行论证,每一个“自我”的诞生都充满了人所不能把握的偶然性,概率如同“垒就的金字塔的顶端”一样微乎其微,每一个“自我”都是造物主“鬼斧神工”的杰作。我们的降临是如此的偶然和神圣,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说自己不重要。

  2、从人的社会属性进行论证。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文章着重从社会关系的五个方面论证了主旨。其一、父母。仰对父母,我们是“孤本”,承载着父母的关爱。此处,连续三段用假设关系的复句,以其强烈的语气,充沛的情感,写出了父母对我们情的倾注和爱的奉献。其二、伴侣。以色彩的调和为喻,说明终身的伴侣是双方感情的高度吻合。连用两个比喻句,写出了失去爱人的凄楚。失去了另一半,爱人的精神就会变得孤苦无依。其三、后代。我们有抚养后代的责任,失去了父母,孩子就永失淳厚无双的父爱、母爱,而且永远无法弥补。这里作者运用夸张和想象,“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万劫不复。”、“伤口流血了,没有母亲的手为他包扎。面临抉择,没有父亲的智慧为他谋略……”道出了孩子失去双亲的痛苦,也从另一个角度阐明每个“自我”应负的责任。其四、朋友。“千金难买是朋友”,作者用计算机中“不曾复制的文件”、“沙漠中的古陶”作喻,抒写了知音的珍贵。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将永失可以畅谈的知己,逢年过节,只好在风口默默地将我们祭奠。其五、事业。每个“自我”在各自的事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没有人能够替代。运用排比句式,说明每个“自我”在自己的事业中都是一道亮丽的独特风景。

  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恰当的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揣摩文章关键文句的能力。

  作者在文章最后发出了怎样的宣言?

  参考:从“身份和地位”,“从成就事业的角度”,对“我很重要”的命题作了进一步补充。“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的伟大。如一片叶子对于一株新生的`树苗、一段染色体碎片对于一个孕育中的胚胎、一个油封橡皮圈对于驰骋寰宇的航天飞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就是实现了人生的自我价值。

  三、写作特点

  1、本文并不是一篇空洞说教的议论文,而是将“理”与“情”融会在一起,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某些语句、语段富有哲理,催人思考,令人深受启迪。如“人类的精神之火,是连绵不断的链条,作为精致的一环,我们否认了自身的重要,就是推卸了一种神圣的承诺。”是说人类的文明是代代相传的,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前人无可比拟的程度。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者,我们有责任推动人类的进步。再如“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说明只要我们时刻努力了,即使不能做出巨大的成就,也会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人生。

  2、文辞优美,比喻、排比、反问、夸张、反复、设问等多种修辞格运用得恰切得体,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生动形象的比喻,如:“我们是一株亿万年苍老树干上最新萌发的绿叶,不单属于自身,更属于土地。”用绿叶来作比喻,突出新生生命的旺盛。“我们的生命端坐于概率垒就的金字塔的顶端”,用金字塔的顶端体现了生命的来之不易。“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中“孤本”一词比喻我们是父母中无可替代的最独特的一个。“假如我生了病,父母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一句中“皱缩成石块”生动而具体地把沉重的程度体现出来。“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古陶亦碎而珍贵,比喻朋友失去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了。

  排比的运用增强了语势和情感力度。如开头列举四个“我不重要”的排比段,使人感到压抑、沉闷的同时,又有一种想要大声呐喊以证明自己价值的冲动。“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远方……”形象地说明了我在事业中“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的独特作用。

  反问句语气强烈,起了突出强调的作用。如“难道可以对亿万粒菽粟亿万滴甘露濡养的万物之灵,掉以丝毫的轻心吗?”“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面对相濡以沫的同道,我们忍心说我不重要吗?”等等,突出强调了“我”的个体价值。

  夸张的运用增强了感染力。如“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烘托了父母失去子女后的悲伤心情。

  运用整句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连贯,意义鲜明。如文章中阐述生命的诞生时,运用了三个连续的假设关系的复句,抒写了个体生命诞生的不可确定性。

  四、作业

  1、课后第二题、第四题。

  2、预习《我的四季》。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柳笛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柳笛声声”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字音自己还读不准。

  (2)听教师范读课文,学一学自己不认识的字。

  (3)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要求会认的字,并画出来,再读一读。

  (4)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愉快闯关”游戏。

  出示课件:

  第一关:读词语。

  第二关:开火车式读字。

  第三关:加偏旁组成新字。

  3、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你是从哪一个自然段看出“我”迷路了?

  (2)指名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请学生再读一读,读出主人公的心情。

  (4)如果你在野外边迷了路,找不到爸爸妈妈了,你的心里会怎么想?你能从文中找出表达自己心情的句子吗?

  (5)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读4---8自然段,指名说你知道了什么?这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7)再读,边读边画出我和卡廷之间的对话。

  (8)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9)师生合作分角色读。

  (10)让学生演一演。

  4、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背诵课文。

  5、课后积累。

  让学生把本课的好词佳句记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4个板块,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及口语交际。学用字词句要求对学生用音序法进行写话。写好铅笔字要求把全包围结构的字写匀称。读读背背了解成语大意,熟记于心;对联是引起学生产生读背兴趣,鼓励学生收集、摘录春联。口语交际要求就我打算这样过好寒假为题展开讨论。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练习8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二 教学要求:

  1、 观察描绘足球比赛场面,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2、 把全包围结构的字写匀称。

  3、 读背成语和春联。

  4、 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难点:把话说完整。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用字词句,观察足球比赛场面,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2、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设计:

  一、教学第一题

  (一)审题。

  读题,讨论题目要求 师强调要求。

  (二)指导。

  1、出示足球比赛图

  问:同学们在干什么?

  2、充分让同学说,教师给予几个词语:紧张、激烈、较量、旋转、见势不妙、扑、钻、兴奋、手舞足蹈

  3、让学生展开想象,结合自己观看足球比赛的情况,把自己当作队员,用第一人称向别人讲述进球的精彩场面。

  4、动手试着写一写。

  5、反诲 表扬好的。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卡片 认读。

  2、回忆描红、写字要求。

  3、指导写回范写强调

  4教学园国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读背成语、春联

  教学设计:

  一熟记成语

  1、 出示图片

  说说图上的内容,说清时间、场面、

  2、 出示词语,读,理解

  3、 请联想生活中的场面,用其中一个说话。

  4、 练习背诵。

  二、背诵春联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练习8,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练习8教案教学设计精品,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朋友”这个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中写了发生在课堂上的一件小事:冬冬因为胆小,读书害怕出错,受到几个同学的笑话,而丁丁却说出了冬冬的长处,并请老师再让冬冬读一遍,结果冬冬读得很好。课文表现了同学之间能够互相友爱、友好相处的和谐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尊重朋友、关心朋友的美德。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情趣。本课课文简短﹑浅显,学生读几遍就能理解。教学时引导学生以读为主,通过讨论交流,加深理解和体验,培养阅读能力,懂得同学之间应该互助友爱、和谐相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读“读、胆”等14个生字,认识走之儿,会写“课、文”等7个字。

  (2)在语言坏境中体会“再、又”的意思,理解积累词语“喜欢、勇气、响亮、鼓掌”等。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讨论问题,知道丁丁是怎样尊重和鼓励冬冬的,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借助拼音、查字表等方法读准字音。

  (2)联系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引导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了解朋友之间的情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读中感受友情的美好与可贵,培养尊重朋友、爱朋友的美德。

  (2)鼓励学生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勇于适时地给以赞扬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1)认字14个,认识走之儿,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丁丁是怎样尊重和鼓励冬冬的,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

  教学方法:

  1、教法:主要运用情景教学法、阅读理解法。

  2、学法: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学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自制智慧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你一定交了许多好朋友吧,能告诉老师你的好朋友叫什么名字吗?你为什么选他做你的朋友?冬冬也有许多朋友,但是她通过一件事知道了丁丁是自己真正的朋友。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

  【设计意图】由于本篇课文较平实,没有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动画、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所以学生可能对它不太感兴趣。于是我从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最乐于回答的问题出发,引出要学的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探究识字。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用手指着课文,认真听。

  2、喜欢这篇课文吗?请同学们自己读书,读书时要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圈出来,可以想想老师刚才是怎么读的,可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可以查查字表,还可以问同学、老师。

  3、同桌互读。一个读一个听,遇到问题相互交流、解决。

  4、小组间合作读。(学生根据自己意愿读给本组同学听,也可以读给其他组的同学听。)

  5.汇报交流读。(谁读得最棒?你能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吗?这位同学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评一评。给读的好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把学生的主要活动放在“读”上,指导学生试读、同桌读、小组读、指名读等,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在反复读的活动中,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同时从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此外,我还利用学生互评、自评手段,指导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他们也会不由自主的将自己与他人作比较,进行隐性的自我评价。奖励智慧星也能更加激起学习的兴趣。

  (二)识字教学。

  (课件出示生动的水果卡通图)每个水果后面都藏着一个字娃娃,你能又快又准地读出来吗?(叫生读,读对奖励智慧星)

  1.出示生字卡片,摘卡识字中贯穿自读、领读、“开火车”读、“找朋友”(用喜欢的字组词或说话)。

  2.集体交流识字好办法。

  (1)你都记住了哪些字?把你的好办法说给同学听听。

  (2)“读、课、请”这三个字与什么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言字旁的字?

  3、找出有“再、又”的句子读一读。你能用“再”或“又”说一句话吗?(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4.小组合作“盖高楼”,巩固生字的掌握情况。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楼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识字卡片(生字砖)准备好,教师读哪个生字,学生就把“生字砖”贴在“楼”上,哪组先盖好,哪组就胜出。最后再齐读贴出的生字)

  【设计意图】生字教学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往往很枯燥,为达到识字的目标,我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了摘卡识字、“开火车”认读、“盖高楼”等游戏识字法,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参与识字游戏,个个迫不及待、跃跃欲试,既培养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又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读书讨论,体会感悟。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增强对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

  教学难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收集北京的景色资料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北京夜晚美丽的景色)。学生可能会发出惊叹。

  师:看到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同学们都惊叹道:哇,好美啊!却不能用自己的话把它的美丽描述出来,今天我们要一起去学习一篇描写北京夜晚的课文,课文里有许多描写夜景的精彩词语,想去读一读吗?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生读文,勾画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次。

  2、指名起来逐段读课文。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力争把字音读正确。

  3、齐读课文。

  4、检查认字情况。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认字。

  5、教师注意指导:

  (1)在合作读和比较读时侧重纠正字音。重点关注幕、烁、幢、焕、绚等字的读音。

  (2)和学生一起发现、交流识字方法。

  A、拆合发识字:烁、辉、夺、扮、幢、府

  B、换偏旁:优犹 换焕 煌皇

  C、相同偏旁归类识字:烁、煌、焕

  (3)组词法认字。

  幕:夜幕、荧幕

  临:光临、降临、濒临灭绝、来临

  烁:闪烁、

  辉:光辉、辉煌

  夺:夺取、争夺

  幢:一幢幢(多音字zhuang chuang)

  犹:犹如、犹豫

  府:官府、王府

  绚:绚丽、

  繁:繁华、繁荣

  扮:装扮、打扮

  宫:皇宫、宫内、出宫

  6、课件出示词语(卡片出示词语)

  夜幕降临 犹如 王府井 绚丽 繁华 光彩夺目 灯光闪烁

  金碧辉煌 焕然一新 一幢楼房 华灯高招 从天而降 装扮

  7、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抽读、齐读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正确

  烁右边的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分写成(竖、横)两比。辉字左边光字变竖弯钩为竖提。煌、烁二字左边的火字旁捺变为点。雄字右边是四横,不能少一横。

  (二)指导写美观

  束:上横宜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单:下横要长,竖要写在竖中线上,要挺直,以支掌全字。

  夺:撇捺要左右舒展,将下边的寸字盖住。

  雄:左短右长,中间单立人的竖要长。

  (三)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观看北京夜景的课件,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写得最多的是什么?(灯)

  师:北京很美,尤其是北京的夜景,北京的夜晚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的夜晚欣赏北京吧。

  3、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

  (天安门城楼、立交桥、长安街、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故宫)

  4、同桌合作读,并体会课文中写的天安门城楼、立交桥、长安街的明亮、辉煌。

  5、说说自己读课文以后的感受。

  二、赏读课文

  1、合作读读课文,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然后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2、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联系课文,体会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3、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师生一起去欣赏。

  长安街:灯使建筑越发雄伟

  理解灯光闪烁、从天而将、金碧辉煌、光彩夺目、雄伟

  在理解的基础上造句。

  立交桥、环形路:灯的种类多。

  理解犹如并造句。

  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灯光绚丽,灯光耀眼。

  理解绚丽多彩、繁华

  用绚丽多彩、繁华造句。

  故宫:灯使它更年轻了。

  4、就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读(有价值的问题)

  注意落实一些词语:倒影、川流不息

  5、再读课文,想想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夜晚的北京。

  (明亮、辉煌、美丽、繁华等)

  6、引导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还可以配合课件一起进行。

  三、扩展运用

  1、给出重庆夜景的图片,用以下词语说话,看谁用得最多。

  高大的建筑物 绚丽多彩的广告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川流不息的汽车 繁华的大街 一幢幢高大的建筑物

  一座座立交桥 一束束灯光 金碧辉煌 灯光闪烁

  2、除课文后列出的词语外,还可以引导积累运用以下词语:

  勾画 轮廓 犹如 装点 繁华 装扮 古老 年轻 倒映 一幢幢

  一座座 一束束 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 川流不息

  3、读我知道中的两段话,引导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北京的资料。

  四、实践活动

  1、选择本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用一幅画表现词句的意思。

  2、结合学过的有关北京的课文,如《北京》、《我们成功了》和本课,说说假如你去了北京,你最想到哪儿去看看。

  板书:

  长安街、天安门城楼

  环行路、立交桥 灯 北京亮起来了

  王府井、商业街

  故宫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6-1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06-15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06-15

小学语文《星夜》教案06-16

小学语文教案06-10

趣味语文小学教案08-25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