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06-08 12:04:2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9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9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设计说明

  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作为一保小学语文教师,在年复一年的教学工作中,从不自觉到自觉的摸索中认识到: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相象力。

  小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怀有想知道一切的渴望和好问态度达到了高潮,但极强的现实感限制了他们想象力的发展。倘若教师善于营造一种刺激性的气氛,一种有利于发现自我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能得到发挥。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原来在神话时和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创造兴趣,我设计了语文活动课——《畅想21世纪》。

  这节活动课大致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酝酿阶段,主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确立的小课题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想象小论文《畅想21世纪》;第二阶段为小组交流评比阶段,每个小组推荐1-2篇小论文进一步的修改,准备演说稿;第三阶段为演说阶段,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畅谈未来美景;第四阶段为活动延伸阶段,分期分批在黑板和班级小报上刊登优秀小论文,并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想象进行评价。

  二、活动名称

  1、活动名称:

  畅想21世纪

  2、活动形式:

  演说会

  3、适用处级:

  高年级

  4、活动目的:

  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③锻炼学生运用、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

  5、活动准备:

  ①学生阅读课外书,进行想象小论文。②小组为单位准备演说内容。③制作录音《科学,改变着世界》和相关图片。④科幻片《神奇的太空世界》。⑤黑板上写上“畅想21世纪”,教室四周张挂科幻图片、名人像,创设创新氛围。

  6、活动过程:

  ①提问激趣

  从中国到美国,同学们有哪些办法?

  ②录音、图片激趣

  科学家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发明了许多东西,使20世纪有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请听录音《科学,改变着世界》,并随录音出示相关图片。

  ③录像激趣

  50年后,1XX年后,科学技术将出现怎样的奇迹?人类怎样生活?那时的房屋、交通、通讯是什么样的?我们头顶广阔无垠的天空又将是什么样的?请看科幻片《神奇的太空世界》。

  ④学生演说。

  ⑤小结。

  三、活动实录

  师:(讲台上放一个地球仪)从中国到美国,同学们有哪些办法?

  生:可以坐飞机去。生:可以乘轮船去。生:可以坐汽车去。

  师:可是中国与美国之间隔着这么大个太平洋,怎样坐汽车呢?

  生:(挠挠首)可以在太平洋上建一座很长的桥梁。

  师:嗯,是个办法,还有其他办法吗?(沉默一会儿)

  生:可以在海底建造一座海底隧道,我们可以坐地铁会。

  生:美国在地球的另一侧,可以穿过地球打一条隧道,这样近多了。

  师:同学们的想象非常丰富,科学家就是凭借这种丰富的想象力发明了许多东西,使20世纪的科学突飞猛进,请听录音《科学,改变着世界》。

  (学生听着录音,看着图片,神情专注)。

  师:50年后,1XX年后,科学技术将出现怎样的奇迹?人类将怎样生活?那时的房屋、交通、通讯是什么样的?我们头顶广阔无垠的天空又将会怎样呢?请看科幻片《神奇的太空世界》。

  (学生看录像,不时发出赞叹声)。

  师:未来多美好!我们是未来的主人,让我们电报谈更加灿烂的21世纪。首先请第一组的同学演说。

  生: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今天,我要畅想未来的房屋。(演说内容略)

  生:我有补充,我想未来的房屋会自动调温,夏天室内有一种柔绿的冷光身进来。这种光有香味,能杀菌、降温、冬天,满屋淡红,好像有暖烘烘的春意扑面而来。

  生:未来的房屋,用防火材料建筑,这样就不用担心火灾了。

  生:未来的房屋,家家都有机器人保姆,会烧饭,会洗衣,还会陪我们玩。

  师:嗯,多奇特的想象!老师真想马上享受到这促美好的生活,同学们想不想?

  众生齐:想。

  师:下面请第二组同学演说。

  生:我畅想21世纪的汽车(略)

  (演说完毕,学生热烈鼓掌)。

  生:我觉得那汽车真可以,不过还有一个缺点。

  师:(惊讶)哦?

  生:21世纪的汽车应该无污染,无噪音,否则,我们要生活在乌烟瘴气中了。

  生:我认为汽车应该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比如船型、子弹头型、小动物型的,那么,街道就更美了。

  师:嗯!说不定你们的想法变成明天世界一种新型汽车的萌芽设计思相想,祝你们成功。有请第三组同学演说。

  生:老师,我想谈谈21世纪的农民(略)

  师:你的演说真让我感动,老师的父母也是农民,他们辛辛苦苦种粮,却常常因为旱涝灾害而歉收,能为中国广大农民免去“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老师谢谢你。下面请第四组同学演说。

  生:我畅想未来的学校。(略)

  师:嗯,批改作业有“小型机器人”协助,以后老师可就轻松了(作玩笑状)。

  生:未来的学校应有电脑书,那么,我们就不用背书包了,上什么课,拿出电脑书,一摁就行!生:我想学校还有吸尘装置,那么,大伙儿就不用扫地了。

  生:随着计算机的联网应用,我们的学校可能会在家里么大家想学就学,想玩就玩,该多有趣。(众生笑)

  师(小结):今天的活动课取得了完满的成功,同学们对未来的想象非常活跃,老师都感觉有点儿跟不上形势了。科的发明,人类的创造往往正是一个幼稚的提问,一次天真的探寻,一个看似荒诞的梦想开始的。希望同学们了解更多的未知世界,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妙,让心中那颗科学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四、活动总结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活动课与其他学科课程紧密联系,相互渗透,互为转化,共同担负起培养新一代的重任。

  这节活动课,我组织学生通过演说活动,把学生的阅读、表达、创新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兴致盎然,主体意识、行为能力、情感态度方面得到综合发展,遵循了活动课的现实性、创新性、开放性和趣味性等特点。以下作一点简单的心得体会。

  1、现实性

  促进人的社会化是教育的基本职能,“活动教学”是促进学生社会

  化的有效方法。我们要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教育就得考虑如何适应“社会需求”。21世纪是“物质”加“智慧”的时代,未来需要出主意的能手和技能。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精神是当今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是构建活动课的目的,《畅想21世纪》这一活动课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为主要目的,体现现实性的特点。

  2、创新意识的培养孕育于美育中

  《畅想21世纪》这一活动课,通过对科学技术和对未来科学世界的幻想,把学生的愿望、能力引向美的创造中、学生受到美熏陶和教育,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情操上的感染,萌发“我也要成为有用之人”的想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开放性

  演说者奇特新颖的想象,使学生的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了活动时间的开放;学生活动不受教学

  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既可多课本中获得昔时信息,又可从瞬息万变的时代获取即时信息,信息,体现了活动

  内容的开放和思维的开放,可谓一箭双雕。

  五、活动点评

  科学源于奇思妙想,《畅想21世纪》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科学知识的现实生活基础上,借助想象,把现在和未来、科学和幻想、时间和空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新事物,并用语言的形式表达。整堂课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为目的,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通过活动,学生消化吸收所学知识,转化形成相应能力,深化发展思维认识。

  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实例。上课伊始,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开动了学生思维的机器。接着,五次科技革命浪潮,把学生带进了日新月民和科学世界中,科幻录像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走进神奇美妙的太空世界。所有这些,像磁石,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像钥匙,悄悄开启学生的心扉,像序幕,预示后面的高潮和结局。演说活动中,学生的畅想可谓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如珠妙语,语出学生之口,热爱之情,情发学生之心。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演说中,在迷人的科幻情景中,增长了知识,发展了思维能力。

  整堂活动课注意运用多种媒体调动学生感官,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层次清楚,环环相扣。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发现知识是一个乐园,从而更加热爱学习,热爱科学,并且概括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得到内化和延伸,可谓一举两得。

  只要我们老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与活动课的特点,做一个“有心人”,给学生以“德的氛围、智的启迪、美的熏陶”,那么活动课功能一定能得到发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根据本文的特点及训练的要求,在突出主体性和体现文本资源的可拓展性方面,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石奇,还要让学生感悟石趣。因此,我们可以按照知一说一悟的主线,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体会、感悟。启迪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陶治学生的情趣,自主、多元地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探究性准备

  (一)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黄山的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

  (二)自读课文及相关内容。要求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并文图结合,分别在书中画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

  二、激趣性导入

  借助媒体(图片、多媒体影音)或以故事的形式导入

  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特点(图文结合),提示学习看图学文的方法。

  三、体验性阅读

  (一)知石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黄山石的资料,边出示边讲解,将自己收集的奇石的种类及成因介绍给大家。

  2.出示介绍奇石或介绍黄山其他奇特风光的资料,针对学生的兴趣,教师可让学生在班上进行交流。

  3.自主读课文,归纳一下书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石。图文结合,边读边悟、边悟边读,对感兴趣的内容,不仅要读熟,而且要求能背诵。在积累中感悟表达的准确性,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说石

  1.读课文,对照插图,分别说说仙桃石仙人指路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样子,引导学生既要说出石形,又要说出石神。

  2.读课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分别说说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这几处奇石,教材仅提及而已,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3.对学生课外收集的其他奇石的样子进行表述,充实观察、表达的内容,增强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掌握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三)悟石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别想像一下: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这些石头的来历,可以以神话、童话故事的形式进行表现。比一比,看谁说得形象、生动、情节完整。

  2.在广泛想像的基础上,选择一块奇石,就自己所想像的来历讲给父母听一听,然后写下来。

  3.在自读、自悟及创造性想像的基础上,感悟大自然的神韵,陶治学生的情趣。

  四、整理性阅读

  整理性阅读,是指在网络资源、自读自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回归于文本。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自读、齐读、小组读均可)。

  (二)通过学习,你有何收获(知识能力、情感方法、特殊感受等),有何疑问。

  五、拓展性练习

  本拓展性练习,主要是走出教材,适当增加阅读量,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其练习的资料既可以是《自读课本》上的内容,也可以是其他儿童读物上的有关写景状物、有益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的短文。从来源的渠道上讲,既可以是教师收集的,也可以是布置学生自己收集。在拓展的要求上,尽量体现理解的层次性和多元化。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⒈按笔顺正确描红。

  ⒉区别四组声母易混淆的音节。

  ⒊读一读,初步认识对子。

  ⒋熟记8个成语。

  ⒌照样子练习写左右结构的词语。

  ⒍朗读、背诵古诗。

  ⒎观察四幅图,图序后练习写一段话。

  ⒏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⒈审题。

  ⑴指名读题目。

  ⑵教师让学生讲清题目要求。

  ⒉指导。

  ⑴出示第一个字及其笔顺。请同学先说说一般的书写规则;先左后右,然后仔细 地 观察"汇"字的笔顺,再照样子数空。

  ⑵指导学生书空数笔画。

  ⑶让学生说说"汇"字右边的笔顺

  ⒊练习。

  ⑴指导学生坐端正,握好笔在方框里描红,要求一笔描成,边想边想笔顺。

  ⑵教师巡回指导。

  ⒋反馈。

  ⑴指名学生到黑板描红,表扬认真的同学。

  ⑵指导存在问题,进行矫正练习。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其余3个字的描红。

  注意学生写字的姿势,对不正确的姿势予以纠正。

  二、教学第二题。

  ⒈审题。

  ⑴教师指名读题,⑵讲清题目要求。

  ⒉指导。

  ⑴指名读,出示卡片:

  ⑵指名说说这两个字在读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平舌音,翘舌音。

  ⑶请同学小声读读,注意生母的发音。

  ⑷请同学正确读出词语。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其余三组词语。

  ⒊练习。

  ⑴分组出示卡片。

  ⑵用各种方法反复读。

  ⒋反馈。

  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有错误及时纠正。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养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体会描写草原风景美、人情美的语句。

  2、理解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育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认识保护草原资源,防止沙漠化的重要性。

  发展目标:

  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并能把阅读中的理解和感受说出来。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风景美和人情美所构成的草原风情画。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带情入境。

  2、同学们有到过或者见过大草原吗?草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过度:今天,我们就和老舍先生一起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看看在作者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 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况?

  板:风景美人情美

  过度:草原的风光和人情都这么美好,那么就构成了一幅草原风情画。

  板:草原风情画

  3、 默读课文,对全文质疑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过度:指导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作者在写草原美景的同时,还

  2、 自由读,边读边划抒发了自己的感情的句子。

  3、 学生汇报。

  4、 找出句子,抓对比。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 指导朗读。

  (2) 理解“高歌”和“低吟”两种不同的情调。

  (3) 理解“奇丽”,为什么他要吟这么一首诗?

  5、 者先是想高歌,后来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呢?如果把这两个抒情的句子调换一下位置,让他先“低吟”,后来他越看草原越高兴,然后“高歌”,行不行?

  提示:“高歌”和“低吟”都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往往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那作者看到了什么,使他产生了这种情感,而要用这种方式表达?(讨论)

  6、 学生汇报。

  点拨1:我们归纳一下,作者一开始看到了草原的什么?它的整体给人什么感受?(出示图)

  板:开阔

  点拨2:1)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

  2)指导朗读

  3)换词理解“清鲜”、“明朗”。

  过度:接下来他看到了草原的什么?(部分)那他的感情起了什么变化?

  指导朗读,读出草原的柔美。

  点拨3:注意作者第二次写景的部分,他先总的说了一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茫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里这样说呢?感情朗读。

  点拨4:接下来分了两部分来写,先写了(草原的颜色),再写了(小丘的线条)。

  指导朗读:(1)先读这两部分,然后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句1:“四面都有小丘,……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随机出示图:绿草衬白羊,多么雅致、清丽。指导朗读。

  这里把_____ 比作________,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句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随机出示图、出示两种风格的国画,理解“勾勒”、“渲染”。

  点拨5:这样柔美的线条,缓缓地高起来,又缓缓地低下去,就像(波浪)。所以作者沿着这波浪般的线条,一直远望,就觉得好象整个绿色的草原在流动,所以作者说……

  指导朗读。

  7、 自由读第二次写景的部分,读出柔美的感觉,把自己读沉醉。

  四、 总结:作者情景交融的描绘,我们看到了蒙古族同胞生活在风景如画的草原上,使人向往,令人感受到无限的乐趣。

  1、 看图,听音乐。

  2、 口语训练:做小导游,向你的朋友介绍一下内蒙草原的如画美景。

  五、 布置作业

  1、 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一下内蒙草原的自然风光。

  2、 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课题:7 草原

  课时:第二课时

  教者:钱素珍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网络图片的感知中学习、理解课文1、2两个自然段的内容;

  2.使学生懂得草原景色的特点,了解蒙族同胞的热情;

  3.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语言美,体会草原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掌握1、2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归纳出草原景色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句里行间体会蒙古人的热情。

  教具准备:大课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情况

  1.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生字词,并说说生字词的意思。

  2.请学生展示网上下载的有关内蒙古草原的图片和资料,并说说自己对草原的初步认识和印象。

  二、学习新知感知草原的景色之美、人之热情。

  1.激发兴趣:你们眼中的草原和老舍先生所写的草原是否相同?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景色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课文,走进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

  (2)再读课文,体会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景色。

  (3)朗读课文,欣赏草原的美丽景色。

  (4)组织讨论,说说草原景色的特点。

  课文哪些句子生动地描写了草原的景色?

  草原的景色有哪些特点?

  这些特点是通过哪些修辞手法表现出来的?

  (5)读文、板书、归纳:

  特点:广阔辽远一碧千里柔美和谐

  手法:比喻拟人反复

  (6)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读课文,在读中归纳自然段的意思,体会草原的景色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组织学生自学课文,提疑释难。

  (2)启发学生读文思考:

  在草原上行车有什么特点?

  作者看到的河像什么?这一句为什么加上感叹号?

  蒙古族是怎样迎接客人的?

  (3)放手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4)指导朗读课文,体会句里行间所体现出的蒙族同胞的热情。

  (5)小结自然段内容。

  三、巩固知识,反馈练习。

  1.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再指出它们各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的。

  2.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清新,天空是()明朗。

  (2)这种境界,()使人惊叹,()叫人舒服;()愿久立四望,()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3)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唱的是什么,听者()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四、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及训练情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读课文,思考:蒙族同胞是怎样接待客人的?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情境中体会,在朗读中感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大山里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利用音乐声引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认识生字。

  生字口头组词,扩句。

  三,感悟课文

  1,初读课文,不熟的字借助自读,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理解课文

  3,带语气读文,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大山的美丽,沉淀爱家乡,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联系生活谈感受

  四,写字指导

  1,联系以前学过的单人旁,引出并学习双人旁。

  2,出示田字格中生字"行""叫""半"

  五,扩展延伸

  让学生唱家乡,说家乡,画家乡,写家乡……选择其一。

  学生活动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或不熟的字,同组交流,说说自己记字的好办法。

  小组汇报,把组内最好的记字方法介绍给大家。全班交流。

  A,想象感悟B,联系画面感悟

  学生朗读

  学生观察共几笔写成,第一笔是什么。学生书写三个生字。

  备择方案

  教师注意全员参加。

  如果学生想象不到,师出示课件。

  札记: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个句子的意思,了解这首词所描写的情景。

  2、借助图画,想象这首词所描写的情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3、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培养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的内容,借助图画,想象这首词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听说咱们一小的经典诵读搞的很好,我们就来聊一聊“经典诵读”吧。在经典诵读活动中你背诵了多少首唐诗?哇噻!太了不起了,古人云: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你已经可以成为一个诗人了。除了古诗还背诵的有什么?(当学生提到宋词的时候)说到词以宋代的最为有名,所以我们常说唐诗宋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南宋词人辛弃疾。(介绍辛弃疾)

  2、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辛弃疾在江西上饶闲居时写的一首词《西江月》,板书课题,这个题目和以前学的词的题目有什么不一样?

  (比较《忆江南》《长相思》 副板书:词牌、题目。横排中间加点)

  3、“夜行黄沙道中”说明这首词写晚上词人在黄沙岭的所见、所闻、所感。

  二、初读课文,感知画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西江月》,(课件出示全词)

  1、老师相信大家的自学能力,自己来读一读,不仅读得正确,而且读得字正腔圆。

  2、指名读,正音

  (读得好的就夸--最后一句“见”我们应该感谢他,没有他的提醒,我们可能还发现不了呢。――再读最后一句,其他同学听他的字音。你怎么就知道读xiàn呢?(风吹草低见牛羊)。太了不起了,你真会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读得不对就质疑:你读得有板有眼,还有感情,但有一点老师给你提个建议。“见”这个字我们以前学的哪首诗句里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在古代“见”和“现”意思相同,比较一下读哪个音更合适。(我们要学会联系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

  3、再读文本,注意停顿

  请你把这句再读给我们听听,好吗?(师指点学生这样“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读。体会如何停顿。)

  4、师配乐范读课文。生闭目想像画面

  (谢谢你们的掌声,老师读得好,那是因为老师边读边想像画面,把自己融入到了诗境中,你们也像老师这样老读好吗?)

  5、生像老师这样读词。边读边想像画面。

  6、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读了这么多遍,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读着“……”我仿佛看到了……)

  三、细读课文,进入诗境

  1、好一个“明月别枝惊鹊”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深秋的明月无情的落下,留给诗人的只是一片孤寂。而这里的“明月别枝惊鹊”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呀!“明月、树枝、乌鹊”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中有景啊,板书“景”。“惊鹊”“鹊”即被惊醒会怎样呢?(离开树枝,鸣叫)这真是“此地无声胜有声”啊!(板书“声”)不写啼而啼自现。乌鹊对月光十分依恋,月食时乌鹊会惊叫不安。“别”这是怎样的一种别呢?(依依惜别、恋恋不舍)明月的离别有着多少的不舍呀!好一个“明月别枝惊鹊”这里面有景、有声、更有情啊(板书)

  (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前两句)(从你的读中老师已经感受到了非常恬静优美的山间夜景。)

  2、炎热的夏夜,行走在绿树环绕的山路上,听着蝉鸣虫叫,感受着迎面的徐徐凉风,多么的惬意,深深地呼吸这清新的空气。啊,我仿佛闻到了稻花的香味?正如作者所说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说丰年?都有谁在说丰年?他们又对谁说丰年?

  (小青蛙对大青蛙说:“爸爸妈妈,你们捉了那么多害虫,使水稻长得好,丰收的果实里有你们的功劳。”大青蛙说:“孩子,多学本领,多捉害虫吧,我们可是这些庄稼的卫士呀。”师:多么尽职尽责的父子呀!)

  (辛弃疾自言自语地说:“闻着这稻花的清香,今年的水稻一定能够丰收,百姓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师:好一个忧国忧民的辛弃疾!)

  (白发苍苍的老翁对老伴说:“孩子他娘,闻着这稻花的香味,今年的收成一定不错。”“是呀,再也不为揭不开锅而发愁了。”)

  (天真的孩童对父亲说:“好香的稻花呀,终于可以有白米饭吃了。”“呵呵,就你嘴馋。”)

  4、小结:人人展望着丰收,都透露出了抑制不住的喜悦。带着这种喜悦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指导朗读)

  5、同学们,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常识,在水稻扬花的时候来一场及时雨是再好不过了!真是天随人意呀,瞧,天变了,怎么变了?(出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生:下雨了,

  师:“两三点雨”又是什么样的雨?

  (豆大的雨点,榆钱般的雨点,这预示着大雨即将来临。)

  师:这真是好雨知时节呀!有了这场及时雨,水稻一定能够大丰收了。”作者不但写出了两三点雨,也写出了天气变化的过程。“七八个星天外”“七八个星”说明什么?

  生:说明星星很少,有乌云遮住了星星。

  师:是呀,滚滚的乌云遮住了明月,挡住了星星,带来了一场及时雨。

  7、现在我们来回想一下,树枝和乌鹊对明月那么依恋,明月依然告别,明月是无情的告别吗?(不是,明月是主动地告别,心甘情愿地告别,她要把天空让给乌云和大雨。)好一个善解人意的明月,她别出了一场及时雨,别出了一个丰收年。)

  8、天要下雨,赶路的辛弃疾怎么办?(找地方避雨)(出示: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路转溪桥忽见”的是什么?“旧时茅店社林边”。正在他要找地方避雨的时候,旧时的茅店出现在他的面前,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还用担心淋雨吗?(唉,太美了!这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处处和谐,皆大欢喜。)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再来读词。

  9、再次感情诵读全词

  此时此刻你就是辛弃疾,望着窗外的大雨,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吟诵出这首词。(看,同学们都陶醉在你的朗读中了。)

  (这首词流传很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我们来用不同的身份朗读课文。)

  四、课外拓展《破阵子》

  在西江月中辛弃疾为农民的丰收而喜,可词人一生的梦想又有几人知。(出示《破阵子》,听朗读,比较和西江月不同的画面。)

  可怜辛弃疾“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可又有几人理解他的雄才大志呀,到头来只能白发生。

  从词中我们了解了一位词人,洞察了一个时期。每一首宋词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希望同学们以后多读唐诗宋词,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板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 乌云 阵雨 景

  喜 声

  丰年 情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有顺序地观察和述说手帕的样子,话说得清楚明白,语句完整。通顺。

  2.知道手帕的用处,初步养成带手帕、用手帕、洗手帕的良好卫生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揭题,激发兴趣

  1、教师说谜面:“四角方方一幅画,五颜六色真漂亮,讲究卫生少不了,小朋友们喜欢它。”要求:听仔细,动脑筋。学生猜谜底。

  2、揭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①出示课题,16小手帕(听说训练)

  ②听说训练课我们要做到什么?(出示要求:“zǐxì看tú,rènzhēn听讲,大dǎn说huà。”)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介绍小手帕,要讲清小手帕的形状、图案和用处。

  二、指导观察,根据两个基本句式介绍小手帕的形状和图案。

  1、出示第一幅放大了的小手帕图。要求用“这是一块()的小手帕。”或“这块小手帕是()的。”说说小手帕的形状。

  2、仔细观察小手帕上的图案,听清要求,用“小手帕上画着()”。这个句式来介绍小手帕的图案。

  3、用两个基本句式连起来说说小手帕的形状和图案。先自由说,再指名说。

  4、观察课本上晾着的五块小手帕,任选一块用上面两个基本句式介绍它们的形状和图案。

  5、指名介绍自己带的小手帕,师生评议。

  三、用三个基本句式介绍小手帕的形状、图案和用处。

  1、小手帕能帮助你做什么?用“小手帕能帮助我()”。说说它的用处。

  2、指名用三个基本句式介绍放大的小手帕的形状、图案和用处。

  3、用同样三个基本句式把各人带的小手帕介绍给大家。先自由说,再同桌互说、指名说。

  四、通过想象,把自己小手帕介绍得更具体。

  1、出示第二幅放大的小手帕图,先指名一人用三个基本句式介绍。

  2、提示新要求:“小手帕上画着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听清要求,谁能根据新要求把这块小手帕上的图案介绍得更具体?

  3、用“小手帕上画着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或“它们怎么样?”把自己手帕上的图案说具体。

  4、开展说话比赛,具体地向大家介绍自己所带手帕的形状。图案和用处。要求其他同学评议,“说得好在哪里?”或“不够在哪里,如何改?”

  五、创造性说话训练。

  1、教师示范介绍自己带的小手帕,让学生仔细听,然后说出老师讲的和小朋友讲的有哪些不一样。

  2、谁能像老师一样,把自己的小手帕介绍得更生动?让其他同学作评议。

  六、行为指导。

  小手帕能帮我们做很多很多事情,它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天天带手帕,你能做到天天带手帕吗?要求学生每天带小手帕。你的小手帕干净吗?小手帕脏了应该怎么办?读儿歌:“小手帕,天天带。自己洗了自己晒。”

  七、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附板书:

  16小手帕(听说训练)

  zǐxì看tú“这是一块()的小手帕。这块小手帕是()的。”

  rènzhēn听讲“小手帕上画着()。”“它在ɡànshénme?”

  大dǎn说huà“小手帕能帮我()。”

  练习7

  教学目标:

  1.复习学过的偏旁,能把熟字按偏旁归类。

  2.复习学过的词语,能帮学生积累词语。

  3.区分完整的句子和不完整的句子,进一步建立句子概念,学习运用句号。

  4.初步培养尊敬老人的好思想,初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学过的偏旁,会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带这些偏旁的字,并给这些偏旁归类。

  2.能把熟字按偏旁归类。

  3.读读写写,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4.区分完整的句子和不完整的句子,进一步建立句子概念,学习运用句号。

  教学过程:

  一、指导练习第1题

  1、读题。

  2、要求说说各个偏旁的名称。

  3、分别说出带这些偏旁的字。

  4、把这些偏旁归并成几类。

  第一类,组成左右结构的字的偏旁;第二类,组成上下结构字的偏旁;第三类,组成半包围结构的字的偏旁。再告诉学生第一类叫“旁”,第二类叫“头”,第三类也叫“旁”。

  二、指导练习第2题

  1、读题。

  2、教给方法。

  如第一个是口字旁,先到上面一行字中找出带口字旁的字,把它写在一起,每写一个,在这个字上打个钩。然后换写带第二个偏旁的字。四个偏旁都写完了,检查一下,这8个字有没有漏写的。

  3、指导做“口”字旁。

  4、学生练习做另外三个偏旁,注意方法。

  5、小结。

  三、指导练习第3题

  1、读题。

  2、轻声自由读词语。

  3、指名读、正音。

  4、齐读词语。

  5、抄在课堂作业本上。

  四、指导练习第4题

  1、读题。

  2、告诉学生怎样才是完整的句子。完整的句子能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一般由“谁”或“什么”、“怎么样”或“干什么”两部分组成。

  3、以第一句为例,师生共同分析一下意思是否完整。“我种花。”谁——我,干什么——种花,意思是完整的,在句子后面应加上句号。

  4、以此逐句讨论②、③、④的意思是否完整。

  A.轻声读②、③、④,思考:句子的意思完整吗?为什么?

  B.讨论:

  ②生病了(句子不完整,缺少“谁”)

  ③奶奶讲故事(句子完整,加上句号)

  ④我和同学(句子不完整,缺少“干什么”)

  5、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尊敬老人的好思想。

  2.初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指导练习第5题

  1、读题。

  2、看图说说图意。

  左图:丁丁把大苹果送给奶奶吃。

  右图:小明嚷着要奶奶给他洗脚。

  3、讨论:谁做得对?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从小要尊敬老人,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4、小结。

  二、指导练习第6题

  1、过渡:那么哪些事情该自己做呢?

  2、指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图意。

  这6幅图中“穿衣”、“系鞋带”、“洗脸”、“洗脚”的图意清楚,与口语一致。其中“洗手帕”一幅图意不清,可灵活处理。“整理书包”一幅图,可提示学生:“做完作业后,该怎么做?”或“要放学回家了,该怎么做?”然后让学生说。3、看图一一对照自己,会做的打上五角星,暂时不会做的、不曾做过的事情要求学生学着做,逐步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自己做。

  4、小结:行为指导。

  我们从小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比一比,谁的小手最灵巧。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一、提出学习任务

  1。复习汉语拼音,辨析同音字、多音字,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练习修改前后矛盾的句子。

  2。以介绍小制作为内容,进行听说训练。

  3。练习阅读短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写的。

  4。练习写景,注意做到作文有中心。

  二、教具准备

  1。抄写“字·词·句”部分第五题的小黑板。

  2。学生的小制作一两件。

  3。学生作文一两篇,用大字抄出。

  三、教学时间 六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完成“字·词·句”部分的五项练习。

  二、学生自己练习前四题。(各自在课本上答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讨论交流。

  1。第一题。

  指名读写出的句子。有错的讨论纠正。(句子是:把祖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我们的共同心愿。自己活着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

  2。第二题。

  指名说说每组字的字形、字义的区别,再说说组成的词语。有组成不同词语的可以补充,有错的讨论纠正。

  3。第三题。

  (1)指名读词,说说不同读音时,词的不同意思,不同用法。(2)指名说说自己组的词。

  4。第四题。

  (1)指名读成语,说说每个成语的意思,还可说说是哪篇课文中学到这个成语的。(2)指名说说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类。(一类是带肯定色彩的词语:赏心悦目、全神贯注、一丝不苟、雪中送炭。一类是带否定色彩的词语:张冠李戴、张牙舞爪、自高自大、画蛇添足)

  四、讨论第五题。

  1。挂出小黑板。请学生说说句子有什么毛病,应该怎样修改。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句子的毛病,自由发言。

  2。练习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请一人在小黑板上修改,其他学生在课本上练习。然后集体讨论订正。)

  五、布置作业。

  1。订正做错的题目。

  2。做一个制作,准备下节课向大家介绍。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练习听话说话。说话内容是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大家要积极发言,还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二、各人拿出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座看,向同座作介绍。

  三、全班交流。

  1。指名介绍自己的小制作,讲后适当评议。

  2。推荐同座的小制作。(可讲同座的小制作是什么,他是怎么制作的,自己从同座的介绍中学到了什么。)

  3。教师表扬讲得清楚具体、听得认真仔细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

  1。用课余时间继续交流小制作。

  2。预习“阅读”练习的内容。

  第三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进行阅读练习,主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写的。

  二、学生按要求自学,同座可互相讨论。

  三、集体讨论交流。

  1。指名读短文。

  2。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中心思想是讲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

  3。短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写的?(围绕这一中心,短文着重选择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聂耳爱唱歌,勤奋刻苦地练习拉手提琴,这个材料可以说明聂耳是怎样成为著名的音乐家的;二是聂耳创作了许多革命歌曲,特别是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这个材料可以说明为什么称聂耳是著名的音乐家。)

  4。你从这篇短文中得到什么启发?(学生可从两个方面自由发言:一是从聂耳的勤奋刻苦中受到启发;二是从围绕中心写方面受到启发。)

  四、布置作业。

  1。朗读短文。

  2。预习“作文”训练的要求,考虑下次作文的材料。

  第四课时

  一、指导审题,明确要求。

  1。指名读作文题。

  (1)这次作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要求?(可以写一处景物,要写出这个景物在冬天的特点;也可以写活动中的人物,要写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2)这次作文,在表达上有什么要求?(表达要有顺序,要做到有中心。)

  二、互相启发,拓宽思路。

  1。根据题目要求,你准备写什么内容?(多请些学生说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2。从学生讲的内容中挑选几项有代表性的,请学生说说文章的中心可以是什么,怎样做到围绕中心写。在学生介绍的过程当中,酌情组织讨论,并作适当指导。

  三、学生作文,教师巡视,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第五课时

  学生继续写作,教师对写完的学生进行面批,指导学生认真修改。

  第六课时

  一、概述作文情况,肯定成绩和进步。

  (教师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抓住重点加以表扬。内容方面,表扬学生的作文写得具体,写景物的写出了特点;写活动中的人物的,写出了人的精神面貌。表达方面,表扬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注意做到有中心。还要注意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二、交流作文。

  (多请些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有的读全篇,有的读部分,教师酌情评点鼓励。)

  三、重点讲评。

  1。将用大字抄写一两篇学生作文张贴出来,组织学生讨论:作文的中心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写的。

  2。请小作者谈谈是怎样确定中心的,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来写。

  3。教师就怎样做到作文有中心进行小结。

  四、指导修改语句方面的毛病。

  教师读学生作文中的病句,让学生注意听,然后说说听出了什么问题,应该怎样修改。

  五、学生根据讲评的收获,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布置作业。

  修改作文,还可以写一写写作文的体会,或者是修改作文的体会,写在作文本上交给老师。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我们受益终生。进入三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努力培养的第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板书)认真写好钢笔字。

  二、认识钢笔,指导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请大家拿出自己的钢笔,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

  教师过渡: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

  1.观察第一页插图。

  怎样写钢笔字呢?钢笔的握笔姿势和坐姿跟我们先前写铅笔字有啥相同和不同?

  学生观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纠正。 教师指点:钢笔与铅笔的握笔姿势

  基本一样,需要注意的是钢笔的笔尖要对着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正中位置,笔尖如果歪了,会导致笔画不流畅并损伤钢笔。

  2、看二页插图,欣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里写得好?

  学生学着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过渡:钢笔从今以后会成为我们学习的好伙伴,会伴随我们走过小学,走到中学、大学,直至社会。那么,该怎样照顾它呢?

  3.看第三页六幅小图

  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了什么?

  三、总结

  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

  四、练习

  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9-27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的教案08-06

小学语文《祝寿》教案09-28

小学语文《春笋》教案09-30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10-24

小学语文《插秧》教案10-24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10-26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10-26

小学语文《伙伴》教案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