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06-06 17:56:5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6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说明

  本次写话教材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写话的题目“××真聪明”,这是半命题,由学生自由选择要写的人,根据人物名字把题目补充完整。二是文字提示,提示学生哪些事情可体现人聪明,所以本次作文和其他写人的事有所区别,所写的事一定要突出这个人的聪明才智。三是一幅插图,表现了学习和生活中体现聪明的情景,起到了引发学生话题的作用,但指导学生写话时不要局限于内容提示,要打开学生思路,鼓励学生独立选材。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多观察思考、遇事积极动脑。

  2.叙事清楚完整,符合要求。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叙事中体现人物的聪明,叙事生动具体。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以前读过的课内外写人的优秀习作。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操作要点〕

  1.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2.明确要求,确定内容。

  (1)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明确写话的内容和要求。

  (2)启发回忆,确定写作素材。

  可组织学生开展“夸××”或“××真聪明”的活动,唤起学生的记忆,搜集能表现人物聪明的材料。这样既可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又可选取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材料。

  (3)补充好题目。

  3.读写联系,体会写法。

  (1)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的课文中领悟写法,如本单元的课文。

  (2)从课外的优秀习作中体会写法。

  (3)总结写法。

  让学生明确要表现人物的聪明,必须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师可出示一篇典型“病例”,然后让学生讨论,体会写法。

  4.先说后写,修改完善。

  (1)个人练说。

  (2)同桌互说,互评。

  (3)选出好、中、差学生试说,师生共同评议。

  (4)动笔写话,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5)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5.品读赏析,体验成功。

  (1)朗读习作,集体评议。

  (2)修改完善,同桌或小组内学生互相传阅,和大家分享作文快乐。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设计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开展拓展活动,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教学方法设计

  (1)、 自读自悟法

  (2)、 点拨引导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泛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三、自主识记生字

  四,问题探究,自读自悟

  (1)引导学生自读思考问题:作者和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第一次见到了什么景象?边读书边画出疑难问题。

  (2)质疑问难,讨论交流?

  五,感情朗读.

  六,总结全文.

  七、课外延伸

  一 、以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为牵引,来重点感悟:大榕树的美丽(第一次看到的)和众鸟纷飞(第二次看到的),也就是重点学习课文7、8段和12、13段。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帮学生加深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直观感受大榕树的茂盛、美丽,从而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群鸟纷飞的画面。

  二、 学生自读课文,标画疑问。

  三、 质疑问难,讨论交流。

  四、 加强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评价朗读。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美丽的大榕树)

  第一次 没有一只鸟 早晨

  第二次 众鸟纷飞 傍晚

  课后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多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1.把质疑问难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学,同时掌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言文字训练及朗读训练中,让学生读、思、勾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词语训练中,用解释、比较、联系上下文等方法;

  2.又如指导读,有默读、齐读、自由读、有感情地朗读等形式,并注意启发学生读的欲望,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3.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我运用了多媒体手段,体现了文字与形象的结合。例如,研读“群鸟纷飞”“枝叶茂盛”这一部分时,教师动情的介绍群鸟纷飞的情景,然后是播放课件,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接着让学生谈感受,在回到文章中去感悟语言,最后为画面配解说词,在这样的活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我的课堂上缺乏了对领会表达方面的指导,同时有些方面领悟的不够全面,没有让学生深入领会榕树的远观的美,没有重视好学生对作者表达方法的领悟。如思路再拓宽些会更好。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1.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练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查字典的能力。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录音机。

  2.卡片、字典。

  3.学生自制白兔、青蛙、小马、小马、鸭大婶、孙悟空、大象、喜鹊、国王头饰。

  二、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音乐渲染)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去奇妙的动物王国游览,你们高兴吗不过,去拜见国王的路上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危险,小朋友怕不怕

  二、智搭字母桥

  1.主持人甲:(投影:动物王国的国门)啊!动物王国到了。咦城门口有条河,河上没有桥,我们怎么过去呢

  2.鸭大婶:你们想过河那就请按顺序正确写完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表,用这历个字母在河上搭起字母桥吧!

  3.白兔队、青蛙队、小鸟队、小马队每队搭一座字母桥,队员接力上阵。

  4.评价。

  5.过字母桥。(跟随音乐跑跳,象征过桥)

  三、勇攀地雷山

  1.主持人乙:(投影:一座高山)啊大山又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怎么办

  2.孙悟空:这是一座地雷山,山上有五颗地雷。大家不要怕,只要你们按音序查字法在字典里找到这五个字的正确读音,就可以排雷过山了。

  出示:大家是朋友

  3.翻字典,注音。

  4.孙悟空:小朋友真了不起!你们已经排除了地雷,快过山吧!

  5.跟随音乐象征性地攀登。

  四、巧穿大森林

  1.主持人丙:(投影:大森林)走进大森林是容易迷路的。

  2.大象:别害怕,我给你们几个字,找出音序,注上正确读音就找到了路标。

  出示:我们热爱XX小学

  3.翻字典,注拼音,找路标。

  4.大象:按字母表的顺序正确排列,才能顺着路标走出大森林。

  5.白兔队、青蛙队、小岛队、小马队分组排路标,边排边唱《字母歌》。

  6.评价。

  7.跟随音乐象征性地穿越大森林。

  五、争开连环锁

  1.主持人丁:(投影:瀑布)瞧!瀑布多美呀!可是,要去拜见国王该往哪儿走呢

  2.喜鹊:别急,看!瀑布旁边有个山洞,洞口有八道石门,每道石门的镇上都有个字,快快查到这个字在字典里的第几页,就可以拿到金钥匙,打开连环机进入皇宫,拜见国王啦!

  给每个队发卡片:我们非常喜欢动物

  3.小组内找钥匙。

  4.评价。

  5.跟随音乐象征性地穿山洞。

  六、皇宫大联欢

  1.国王:欢迎你们!听说小朋友都会查字典,给我表演一下,好吗请用最短的时间把下面这句话中的每一个字在字典里的页码写下来:

  出示:热烈欢迎小朋友来动物王国作客!

  2.学生表演查字典。

  3.国王与小朋友共舞,活动结束。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掌握“狮子、狐狸、大熊猫、天鹅、美丽”等词语。认识“威、武、凶、猛、顽”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动物。

  4.认识顿号。了解“有……有……还有……”的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看一看,看看这个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可以播放录像带)

  生(看课件)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得很认真,一位小记者也和我们一起去了动物园,他怎样介绍的呢,你想知道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

  (1)看看图上的动物,读出每个动物的.名字。

  (2)借助拼音读词语和短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短文。

  (2)看图说说短文中讲了哪些动物?

  (3)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

  注意读准翘舌音“狮”,后鼻音“猛”;“狸”单字读‘l0”,在“狐狸”中读轻声。

  三、学习短文

  1.读第一段,说说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质疑解疑。

  重点理解“威武”、“凶猛”、“顽皮”(可让学生看图,通过说说狮子、老虎、猴子等这些动物的习性来理解词语。)

  3.再读第一段,说说这段是怎么用一句话表达的。

  用“有……有……还有……”练习说话。

  4.认识“、”。

  5.读第二段,讨论:为什么说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动物?

  四、指导朗读。

  带着喜爱的语气读,注意顿号、逗号停顿时间的差别,读出句子的层次。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认读生词卡片。

  狮子、狐狸、大熊猫、天鹅、美丽

  二、分析字形。

  1.读课后方格中的生字,找出偏旁相同的字。

  2.同桌互相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3.重点指导:

  皮 笔顺是。

  狮、狐、狸、猫:部首是“犭”(反犬旁)与野兽有关。

  鸡、鸭、鹅:鸟字旁,与鸟类有关。

  4.指导书写。

  本课生字大多为左右结构,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时,要提醒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宽窄、高低。记住“鹅”左右相等,其余都是左窄右宽;“犭、鸟”大多比另一边长些,如“鸡、狸”,要仿照范字写匀称。

  上下结构的字“美”“丽”“熊”,要注意上下两个部分的大小和各自所占的位置。

  半包围结构的“还”,要注意里面部分的大小、位置。

  犭(反犬旁)第二笔弯钩,起初弯向右下,过横中线后弯向左下,最后朝左钩出,第三笔撇与弯钩相连但不出头,不能写成“犭”

  (三)巩固练习

  1、回到课文中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可以找小伙伴,也可自己大声地读)

  2、制门牌

  师:小动物听说我们班同学特别聪明,想请你们帮制门牌,愿意吗?

  生:制门牌

  3、同学们制得这么好,小动物们邀请我们去做客,出发吧。(看课件)师:动物王国欢迎你们来做客,这里有……有……还有……,随机生说:动物园里有……有……还有…………

  4教室里有……有……还有……生练说,生活中呢?(生说)

  (四)结束语

  同学们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动物,你喜欢它们吗?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电影内容(电视)的简介,介绍主要内容的方法。

  2、能用简单的语句概括电影(电视)的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

  一、话题导入

  同学们在平时喜欢看些电视节目,尤其象大风车类似的少儿节目,看得有滋有味,也很想把看到的节目内容或者电影的内容告诉别人,怎样让听的人明白你的意思呢,既不能罗嗦,也不能简简单单。这里也有个方法问题。

  二、示例学法

  1、示例:《哪吒闹海》这部影片真精彩。它主要讲在古时候有个小哪吒在海边玩,惊动了龙宫,龙太子赶来兴师问罪,两人发生争执,动起手来。哪吒见龙太子平时欺侮渔民,就决心惩处龙子,把龙太子抽筋扒皮。东海龙王知道了,来为儿子报仇,他要哪吒的父亲李靖交出儿子,李靖不从,海龙王就水淹城池,哪吒为救百姓与龙王展开了搏斗,斗败龙王。龙王不甘心,向玉帝告状,哪吒为了不连累父亲,就自杀了,然而龙王并不罢休,叫来三个兄弟继续攻打李靖,眼看百姓又要遭殃,哪吒脚踏风火轮,手持火龙枪,与四海龙王展开了生死搏斗,最后降伏了四海龙王,从此城中百姓太平了。

  2、讨论:

  ⑴如果是一部故事片,你可以按这种方法记住它的主要内容:

  ⑴记住故事里的几个主要人物。

  ⑵记住故事最精彩的几个镜头。

  ⑶按时间、地点、情节的变化主出人物活动的情况及其事情的结果。

  ⑵如果是一台节目或简短的电视剧或小品,你可以这样来介绍主要内容:

  ⑴最有意思的内容。

  ⑵最感人的部分。

  ⑶介绍主要内容一般可以用这种语气:

  ⑴这部影片真精彩,主要说的是谁地方事情。

  ⑵×××节目是表现谁与谁之间事。

  三、同桌练习:同桌进行采用问答式采访,学习回答问题技巧和应变能力。

  四、小组交流,共同评议。

  五、全班展示,巩固学法。

  六、作业:同学之间练说自己看过的影片或节目。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导学过程:

  预习提纲

  1、查找关于寓言的资料。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5、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第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熟字新解,理解课题。

  1、板书“亡、牢”:

  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亡和牢的词吗?通过这些词,你知道它们通常表示什么意思?

  2、板书“羊、补”:

  在亡羊补牢中,“亡、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认真读书,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交流体会,明了寓意

  (课件:出现一个羊圈,上面有一个窟窿)话外音:现在,一个养羊人的羊圈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板书:少了一只羊)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2、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解疑。

  ⑴“街坊”(提示:指名一个学生回?你家住在哪里?“谁家和他住在同一条街上(或小区)?”“街坊”就是什么?

  ⑵“后悔”出示课文中的原句。理解:

  他后悔什么?为什么会后悔?

  回答后,给课件配音:如果你是街坊,会对他说些什么?你是养羊人,听了街坊们的劝告后,会怎么想?(如果他像你一样就好了,可惜这个养羊人 _______)(板书:不听劝)(课件:有个窟窿的羊圈前,养羊人与一个街坊在一起),再男女生对读对话。

  ⑷谁知夜里,狼又从这个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课件)(板书:又少一只羊)

  现在,你有没有理解“后悔”的意思呢?(板书:后悔)

  “不该不接受”早知道,当初就________,“不该不”,两个“不”说明他真的很后悔。

  羊连丢了两只,你是养羊人,心里也会__________,试试看,将养羊人心里的话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引读)转念一想,__________。于是,他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

  结合理解“从此”:“此”表示“此时、此地”,“从此”就是从“__________”开始。他怎么补的?补得怎么样?(课件: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的)

  (板书:堵上窟窿;羊再也没有丢失)再朗读这段话,注意突出这些词。

  ⑸结合板书理解“亡羊补牢”。

  5、齐读课文。

  6、(课件:养羊人站在修补好的羊圈旁,羊在羊圈中快活地吃着草)看到羊圈被修得结结实实的,羊儿一只也没有少,养羊人此时会想些什么?

  四、回顾全文,揭示寓意

  1、齐读全文。

  2、(课件:再次出现刚上课时出现的那些物件)刚刚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大家看了这些画面,它们上面出现了窟窿,该怎么办?

  如果,这些窟窿就像是我们同学身上的缺点,又该怎么办呢?

  五、指导书写,识记生字。

  (一)识字

  1、把你认识的生字卡找出来,贴到黑板上,并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一起给生字扩词,看谁想出来的多。

  3、在小组内以游戏形式读一读,考一考。

  (二)写字

  1、观察。仔细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认为难写的地方,提醒大家来注意。

  2、指导,就小朋友们提出的难点,老师进行指导,其他字学生对照田字格自己写。

  3、评价,自评,互评相结合。

  六、总结

  《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情节简单。它使我们明白了,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及时改正或补救,还不晚。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未晚也!”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

  吸引学生,请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所指方向有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由此引出本文,在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他,出示课题。

  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初读课文

  1、自读。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利用工具书掌握它。

  2、正音,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3、互检,同桌互相读,检查字音。

  (二)识字

  1、把你认识的生字卡找出来,贴到黑板上,并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一起给生字扩词,看谁想出来的多。

  3、在小组内以游戏形式读一读,考一考。

  (三)写字

  1、观察。仔细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认为难写的地方,提醒大家来注意。

  2、指导,就小朋友们提出的难点,老师进行指导,其他字学生对照田字格自己写。

  3、评价,自评,互评相结合。

  三、自由阅读,个人质疑。

  1、可质疑词句意以及个人想了解的问题。

  2、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阅读。

  3、学生说问题,教师归纳问题。

  词义:盘缠 硬要

  问题:“南辕北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南辕北辙》中那个坐车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谁想法对?为什么?

  四、讨论解疑

  1、随机阅读,结合课文,联系实际理解词义。

  盘缠(路费)硬要(一定要)

  2、通读课文,进一步认知课文。(读中思考问题)

  3、学习小组组织讨论。

  ⑴组长负责组织组员。

  ⑵针对问题讨论,组长归纳小组意见。

  ⑶选代表作答。(可以把这个机会让给胆小的同学,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五、小组汇报、讲读课文

  1、组员汇报形式(自由选):读文作答、口头说答、自由表演

  2、评点讲析

  ⑴动画演示故事梗概。(结合演示评析学生作答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⑵自由阅读、分角色阅读,理解问题。

  A角色:坐车人

  B角色:朋友

  ⑶结合课件动画、生活实际,认知“坐车人”和“朋友”谁对谁错。

  课件片段说明(动画展示)北▲

  结果:离楚国越来越远

  南▼(楚国)

  3、引申阐发道理

  ⑴总结故事内容,复述故事。

  ⑵讲说道理,理解“南辕北辙”词义。

  本来要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⑶结合实际、课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

  告诉我们做事要明确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条件多好,也不能到达目的。

  六、兴趣表演、加深理解

  1、自由阅读,指名复述。

  2、小组结合,导演故事。

  3、总结小评,启发教育。

  做事要明确方向不能背道而驰,要听取别人善意的意见。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6篇】相关文章: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0篇05-27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汇编7篇05-18

【热门】语文教案模板汇编5篇05-29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9篇06-04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8篇05-30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7篇05-28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7篇05-27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五篇05-27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10篇05-25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8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