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的产生与发展阅读答案

时间:2024-01-02 17:08:52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姓氏的产生与发展阅读答案

  现如今,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姓氏的产生与发展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姓氏的产生与发展阅读答案

姓氏的产生与发展阅读答案1

  阅读原文:

  在远古时期姓氏的创立是以母系氏族的女姓为核心的。姓是什么呢汉代的许慎认为:姓从女,女就是母,女、生就是生母。无论是谁,他的生命都是他的生母带来的。因此,古人的姓应该随从生母,他的生母姓什么,子女就应该姓什么。在家庭未产生以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先人生活在一种游猎和原始群居状态中,男子外出游猎,漂泊不定,女子往往定居一方,从事采集生产。男女不可能有固定的配偶关系,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只能知道家中有母,而不知道父亲是谁在哪儿所以说在母系氏族社会,母亲是后嗣唯一可以确认的尊亲。

  母系氏族社会以后,随着父系氏族社会的到来,氏也就出现了,它和姓不同,再也看不到文字中的女字旁了。根据史前的传说,黄帝和炎帝出生于姬水和姜水,也就有了姬姓和姜姓,但以姬为姓的黄帝却称有熊氏和轩辕氏,因为黄帝所率领的部落群在战胜炎帝所率领的部落群后,又打败了蚩尤率领的九黎族部落群,就驻扎在有熊这个地方,黄帝的氏族部落以驻地而得名有熊氏。轩辕氏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有人说和有熊一样,也是地名,但我相信,黄帝因发明车而得轩辕氏的传说是千真万确的。

  从黄帝在氏名的选择上,我们应该理解:许多部族在选择氏名时,多以图腾为名。有的以植物为自己的氏,如:蒲、柳、杨、梅等;有的以动物为自己的氏,如:熊、马、牛、羊等。同一图腾氏族的成员禁止通婚,这与母系社会高级阶段同姓不通婚一样,是为了族人的健康繁衍,用以区别婚姻界限的标志,氏和姓是不一样的。在父系氏族社会的'氏,是同姓衍生的一个个分支,本来是同姓部落的个体私有名称,到后来可能是专门指代部落的首领。

  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产生了奴隶制国家,在国家的体制下,某些官职也成了氏,在我国古代,邦国和官职有些是可以世袭的,于是这些氏也就可以随之世袭了。一旦邦国和官职失去之后,氏就开始演变成为家庭的标志。那个时候,只有贵族才有姓氏,平民和奴隶是没有姓氏的,氏族名号的使用范围从王族一直涵盖到普通平民,但没有涉及到与奴隶相近的阶层。女子称姓是用来别婚姻,男子称氏则用来明贵贱,姓和氏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从西周到春秋,是姓氏的大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姓氏制度既是一种血缘性家族制度又是一种政治制度,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成了一种礼规。同时,赐姓制度的施行,彻底改变了先前的氏族名号制,赐姓命氏使得姓氏重新受人重视。在宗法社会等级制中,嫡长称伯,庶长称孟。这时期命氏的方法主要有:以国为氏,以采邑为氏,以祖辈或父名为氏,以官职为氏等形式。

  姓氏合一和姓氏全民化是春秋晚期以后的事。姓氏合一主要表现为,春秋晚期,特别是在战国时期,姓氏在概念上混用,战国时代的女子名称中古姓基本不见了,个别古姓也已经在男子名称中出现,同姓不婚的规定被破坏,以氏别贵贱的功能也丧失。春秋晚期,诸侯兼并,强宗倾扎,血缘亲情的意识早已被人们淡漠,古姓氏退出了历史舞台。到了战国时期,原来以土地为依托的作为宗族的氏蜕化成一种与政治和等级脱钩的虚化的血缘标识符号,不再是别贵贱的象征,氏的概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别婚姻的母系社会古姓和明贵贱的父系社会的氏走到了历史的拐点,终于合二为一了。

  (《教育教学论坛》20xx年第21期,原文有删改)

  阅读题目:

  6.下列对有关姓或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系氏族社会中子女都随母亲的姓,母亲是后嗣唯一可以确认的尊亲。

  B.氏出现在父系氏族社会中,有熊氏和轩辕氏就是对黄帝的称谓。

  C.各部族都把图腾作为氏名,既有以植物命名的,也有以动物命名的。

  D.氏是姓的分支,氏名先是各分支的名称,后来可能就成为部落首领专用名称。

  7.下列对姓氏产生和发展的表述,正确一项是( )

  A.姓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当时一些家庭中的子女只知家中有母,而不知父亲是谁。

  B.奴隶社会中有些官职成了氏,这些氏随官职被世袭,在官职失去后,氏就演变为家庭的标志。

  C.西周到春秋时期,施行赐姓制度,氏族名号制被彻底改变,摒弃了男称氏女称姓的礼规。

  D.姓氏在概念上混用始于战国,当时女子名称中古姓基本不见了,个别古姓出现在男子名称中。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帝生于姬水,便以姬为姓,被称为有熊氏,这是因为熊是黄帝部落的图腾。

  B.奴隶制时代,同姓之间不能通婚,在贵族和奴隶之间则用不同的姓氏来区别贵贱。

  C.以国为氏、以采邑为氏等命氏形式,都表明在宗法社会中,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D.战国时期,姓在男子名称中出现,氏也与政治等级和宗族血缘脱钩,最终合二为一。

  阅读答案:

  6.C(各部族是全称,而许多部族是特称;都把图腾作为氏名不对,原文是多以图腾为名)

  7.B(A文中有在家庭未产生以前的表述,说明当时还没有家庭。C虽然改变了先前的氏族名号制,却并未摒弃男称氏女称姓的礼规。D原文中说春秋晚期,特别是战国时期,始于战国的说法不对)

  8.A(B文中说奴隶没有姓氏;C命氏的形式并不能证明宗法社会的等级制度森严,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嫡长称伯,庶长称孟;D氏与政治等级脱钩,并未宗族与血缘脱钩,而是成为虚化的血缘标识符号)

姓氏的产生与发展阅读答案2

  姓氏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的姓氏,一般认为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相互区剐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说文解字》云:“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感天而生”就是知母而不知父的意思。如传说中的商族祖先契,是其母简狄吞玄鸟之卵有孕而生;周族祖先后稷,是其母姜塬踩了天帝的脚印感孕而生。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母系社会的婚姻状况。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他们的姓都带女字旁,如炎帝姜姓,黄帝姬姓,虞舜姚姓等。“氏”的产生比“姓”要晚一些,这是因为同一母系血统的氏族子孙繁衍,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万居住和生活,每一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一个氏族分成多少个支族,就有多少个氏。因此可以说,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这就是姓与氏最初的根本区别。

  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除了保留原有的区别外,其功能又有了新的变化。特别是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得来的,这时的氏已经是贵族地位的标志。贵者有氏,贱者无氏。这时的贵族都是男子,所以男子有氏。如果他的封邑、官职或居住地发生变化,他的氏也就跟着变化。如商鞅原为卫国公族,可称“卫鞋”;后来他被封于商,故又称“商鞅”。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男子称氏以别贵贱”。至于女子,她们在家只能按孟、仲、叔、季等排行相称。另外,夏、商、周三代,严格实行“同姓不婚”的制度,因此,女子在出嫁时都要用姓标明血统,而在姓之前冠以孟、仲、叔、季等排行。女子出嫁后,可以在自己的姓前冠以出嫁前的本国国名;如果所嫁之人为国君,则也可以在自己的姓前冠以所嫁国的国名。周代的晋鲁两固不能通婚,因为都姓姬;但秦晋两国却可以世代通婚,因为秦国姓嬴,成语“秦晋之好’因此成为婚姻的代用词。这就是史书所说的“女子称姓以别婚姻”。

  大约在泰汉时代,姓与氏混合为一。这表明在进入封建的大一统社会以后,姓与氏已经没有区别了。

  1.“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他们的姓都带女字旁”,这说明了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

  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秦晋之好”能够成为婚姻代用词的`原因。(2分)

  答:___________

  3.选文是如何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姓氏的产生与发展”的?请简要说明。(3分)

  答:___________

  【答案】

  1.(2分〉示例一:中国的“姓”,一般认为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示例二:母系氏族社会,“姓”代表母系血统。示例三:母系氏族社会,“姓”是按母系血缘来区分的。(意思对即可)

  2.(2分)示例一:夏、商、周三代严格实行“同姓不婚”的制度,秦国姓嬴,亚国姓姬,秦晋两国可以世代通婚,因此成语“秦晋之好”成为婚姻的代用词。示例二:秦国姓嬴,晋国姓姬,秦晋两国可以世代通婚,因此成语“秦晋之好”成为婚姻的代用词。(意思对即可)

  3.(3分)先介绍母系社会姓氏的产生与区别,再介绍夏、商、周三代姓氏功能的新变化,最后介绍大约在秦汉时代姓氏混合为一的情况。(答出一方面给1分,意思对即可)

【姓氏的产生与发展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中国古姓氏的产生和发展阅读题答案09-22

公文的产生与发展12-12

猜姓氏的谜语及答案08-30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之道阅读答案08-16

《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阅读答案06-20

环境外交的起源发展及特征阅读答案06-02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调查的阅读及答案07-04

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教案06-23

阅读及答案12-06

等 阅读答案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