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时间:2024-05-13 17:03:15 偲颖 应急预案 我要投稿

最新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2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减小事故造成的危害,往往需要预先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应急预案要怎么编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2篇

  最新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1

  一、活动时间:

  5月12日至5月15日为我校防灾减灾系列活动时间。

  二、活动主题:

  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

  三、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体班主任

  四、活动形式和内容:结合我校实际,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

  1、阅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

  2、组织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

  3、进行一次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学校在5月11日星期一利用升旗仪式进行一次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的教育讲话。各班级在本周内利用一节课开展一次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的'教育主题活动。

  4、进行一次校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5、组织进行一次防震逃生演练活动。

  五、活动要求:

  1、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教育”活动。充分认识防灾减灾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预防为主”体现在“教育为主”上。要把“防灾减灾”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结合上级的有关要求,把防灾减灾活动列入议事日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把防灾减灾教育日活动抓紧、抓好、抓落实。

  2、认真开展好“五个一”活动,务求实效。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把各项活动抓好、抓紧、抓落实,务必使“五个一”活动取得实效。

  3、长期坚持,落实长效机制。以防灾减灾教育日为契机,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的方针,不断夯实我校安全工作基础,继续深入细致地开展各项活动,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育人环境。

  最新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2

  一、指导思想

  围绕“城镇化与减灾”的活动主题,积极开展各项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进防灾减灾文化建设,并通过此次活动,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积极营造浓厚氛围,唱响安全发展主旋律,使全市农(渔)业领域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服务保障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0日至16日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此次防灾减灾宣传周工作的顺利开展,特成立市农(渔)业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

  四、活动内容

  一是广泛宣传。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通过开设专题栏目、专家访谈、举办专题展览、现场宣教、张贴海报标语、印发科普读物、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广泛宣传普及农(渔)业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公众识别农(渔)业灾害以及逃生避险的能力。5月12日,各地要结合本地农(渔)业灾害特点在公众较集中的广场或渔区、渔港设置宣传现场,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材料,进行现场咨询和广播等,掀起农(渔)业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的高潮。

  二是认真排查隐患。各地要以“防灾减灾日”为契机,结合农(渔)业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组织开展农(渔)业灾害隐患排查和治理,做好台风汛期前的备灾工作。对渔业、设施农业应用、农资经营等领域进行重点隐患排查,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对发现的风险隐患,要落实责任,立即采取防范治理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三是扎实开展演练。宣传周期间,有条件的单位要结合相关应急预案、专项预案,针对潜在农(渔)业灾害风险,立足实际,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活动。通过演练,找准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认真组织修订和完善,切实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五、活动要求

  各县区农(渔)业主管部门、委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围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主题,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的社会氛围,认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为促进农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结束后,请各县区农(渔)业主管部门、委有关单位认真总结,并于5月19日前将宣传活动总结材料报市农委渔政渔监处(安全生产监管处)。

  最新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3

  一、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灾避灾、自救互救能力,有效减少人员伤亡。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体教师

  三、活动要求

  切实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切实有效地抓好防灾减灾知识教育。把防灾减灾知识和相关能力的.培养作为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长期抓下去,抓出实效。

  四、活动安排

  1、认真组织开展四个活动。即:阅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听一堂防灾减灾讲座,分享一次避险经历,开展一次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各班要加强宣传引导,积极为开展四个活动提供条件,推进活动广泛、持续、深入开展。

  2、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在活动期间,各班要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开展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防雷、防台、防汛、防地质灾害及防传染病等安全教育,同时,要结合当地灾害风险隐患等特点,让每位学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掌握避险自救技能。

  3、开展一次防灾减灾演练。学校将组织师生,结合当地灾害风险、灾害特点,开展一次防震疏散演练活动。演练活动将从实战出发,保证全员参与,力求安全有序,进一步检验本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提高处置灾害的能力。

  4、扎实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学校将组织开展一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尤其要结合季节特点,重点对校舍、厕所、围墙、档墙、排水设施以及消防、避雷、用水、用电、等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制订和落实措施,逐个消除。同时,结合近期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继续深入排查整改接送学生车辆和安全保卫隐患,最大限度的查找问题,整改隐患,确保师生安全。

  最新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4

  一、活动主题

  科学减灾,依法应对。

  二、活动时间

  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5月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日”。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确保工作实效,特成立第七个防灾减灾日活动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活动内容

  (一)全面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电子屏、校园广播等途径,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观看影片、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家长会等形式,深入开展灾害科普知识、应急避险、自救互救以及逃生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广大师生自护自救能力。

  (二)认真组织开展应急逃生演练。认真组织师生全面开展一次重点针对防震、防火、防暴反恐、防踩踏、防地质灾害等的`应急演练活动。演练时要制定好科学可行的演练方案,确保设计合理、指挥有序、疏散快速。通过演练,让师生熟悉各类灾害预警信号、应急避险技能和逃生疏散路径,确保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学校的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

  (三)深入开展灾害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结合目前的汛期安全检查,对厕所、实验室、围墙、体育活动场所、学校周边等重点部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要特别注意检查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门设置是否合理、校舍及围墙等是否有倒塌危险、校园及周边是否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认真查找存在的漏洞和风险隐患,建立好台账,落实好整改措施。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明确职责分工,抓好工作落实。

  (二)广泛发动,全员参与。拓展途径,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提高宣传实效,确保广大师生人人参与,全员得到提高。

  最新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5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贯彻《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第xx个防灾减灾日活动的通知》,切实做好我校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抗灾救灾能力。

  二、活动内容:

  地震报警、应急疏散、指挥协调、现场控制、演练讲评。

  三、活动时间、地点、参演人员

  1、演练时间:20xx年5月12日下午xx:00

  2、演练地点:

  3、参演人员:经管学院、师范学院当日上课全体师生,约400人。

  四、组织机构

  指挥人:

  副指挥长:

  成员:

  五、演练分工

  1、现场指挥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演练现场地震警报信号指示和演练总结评析(主要职责)、疏散到楼下的学生现场秩序维护(戴大华主要职责)。

  2、楼道疏散引导组

  组长:

  成员:(两人主要职责:一楼引导疏散)

  (两人主要职责:二楼引导疏散)

  (两人主要职责:三楼引导疏散)

  (两人主要职责:四楼引导疏散)

  (两人主要职责:五楼引导疏散)

  主要职责:听到地震警报信号后,各班上课教师及学生干部应积极配合上述工作人员引导疏散,有序指挥学生从每层楼的安全通道有序离开教室,到达绣山B栋教学楼下广场,避免踩踏和拥堵。

  3、安全警戒组

  组长:

  成员:保卫干部3名、校卫队员4名

  主要职责:地震演练现场的安全警戒工作,疏散地震通道障碍物,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演练场地;学习结束后清扫演练场地,检查演练设施。

  4、演练宣传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演练现场横幅制作、摄像、简报等宣传工作。

  5、医疗救护组

  组长:(校医院院长)

  成员:校医院工作人员2名、应急车驾驶员1名(待定)、校卫队员2名、以及学生志愿者。

  主要职责:准备医疗器械,对伤员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配合120急救中心抢救重伤人员,并将伤病员情况及时向总指挥长报告。

  六、演练前期准备工作

  (一)总指挥长召集相关人员部署演练工作:下达演练任务,落实相关部门责任,确定疏散线路,明确应急疏散演练各小组职责。为确保演练顺利实施,要求以下部门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1、保卫处做好绣山B栋教学楼的安全检查工作,制作疏散路线图;

  2、学生处做好演练前学生组织工作;

  3、各相关学院做好组织动员工作,要求师生明确疏散逃生线路,了解紧急疏散演练流程。

  (二)组织相关教职工及学生干部进行前期培训。

  1、明确演练项目:突发地震后的紧急疏散。

  2、指定紧急疏散现场责任人:任课教师及学生干部。

  3、假设突发地震,正在上课的`各班学生,听从上课教师指挥,以最快的速度、不挤不乱撤离到楼下空旷广场处。疏散引导组成员在各层楼道:告诫学生,“不要慌乱,保持安静,按顺序撤离”,撤离后到楼下广场集合。

  4、熟悉紧急疏散程序:地震警报发出后,上课教师现场下达紧急疏散命令,及时组织学生全体起立,安排学生打开疏散通道、学生干部根据指示进入指定位置、学生呈疏散撤离状态。

  5、紧急疏散要领:反映迅速、命令清晰、组织有序、全面监控,学生干部各司其职、主动配合、保护伤者、保证通行,师生员工执行预案、听从指挥、自我保护、有序撤离。

  6、相关部门、应急机构、责任人员要明确职责、熟悉环境、充分准备、迅速反应、规范操作。

  七、疏散演练注意事项:

  (一)防灾减灾逃生演练技术要领:警报声响起后,上课教师迅速反应,组织全体学生起立,离门最近的两名同学要及时将门打开,组织学生有序从前后两门疏散。疏散过程中要牢记自己的疏散路线及疏散顺序(如逃生方向、从座位上起来如何疏散等),楼道中不要拥挤他人,人员众多时不要蹲下系鞋带等,提高警惕、防止踩踏。

  (二)疏散时,不出现拥挤,不出现间隔,配合合理,指挥得当,有残疾学生需安排专人主要职责:疏散。

  (三)演练过程保持肃静,按要求列队依次快速下楼,注意不能拥挤、不能嬉笑、喧哗。

  八、活动要求:

  1、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佩带工作证。

  2、每组人员必须服从组长安排,若有异议可找组长及工作组协商。

  3、工作人员必须提前准备场地。

  4、活动结束后全体人员要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

  5、活动现场要求全体人员维护好现场秩序。

  6、活动前由工作组告知协会全体成员活动必须注意人身安全。

  7、疏散下楼的所有学生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整队集合,等待指挥人员对活动进行点评,点评结束后有序回到各班教室继续上课。

  8、所有参加本次演练疏散活动的全体工作人员于2:30前准时到场,做好一切演熟悉紧急疏散程序:地震警报发出后,上课教师现场下达紧急疏散命令,及时组织学生全体起立,安排学生打开疏散通道保安练准备工作。

  最新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6

  为切实做好全镇20XX年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全面提高我镇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明确职责,维护社会稳定,结合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作为灾害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防抗结合。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我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各村(社区)、相关单位要按照分工职责,互相配合,有效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应对合力。

  (3)强化基础,提高能力。把应对突发事件与日常各项管理工作相结合,加强基础工作,增强预防分析,提高防范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切实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4)依靠科技,有效应对。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灾害应急工作现代化水平,做到早分析、早预警,及时响应科学处置、有效应对。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防灾减灾工作实行党政主要领导总负责、亲自抓。镇政府成立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信访办)和工作组,职责如下:

  (一)指挥部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工作职责:指挥全镇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工作。

  下设办公室:

  主任:

  成员:

  工作职责

  1.定期在村(居)民中开展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工作宣传,增强村(居)民的防灾意识和减灾能力。

  2.贯彻执行上级防灾、减灾、救灾的工作方针、政策、指令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3.及时统计辖区内受灾地区灾情种类、时间、地点、范围、伤亡人数、损害程度及重要设施受损情况,困难户、低保户、五保户危房情况并及时上报指挥部。

  4.根据灾害预警和灾情,组织安排人员值班;及时汇总、通报灾情;申请救灾资金,提出救灾资金分配建议负责预防和配合事发地突发事件工作的检查、指导、协调和调解,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确保人员配齐、措施到位、密切配合、联络畅通、各司其职。

  (二)各工作组人员及职责

  1.各村防灾减灾工作组:

  组长:村支部书记

  成员:村两委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各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宣传;负责各村救灾的组织、协调工作;指导群众进行生产、生活自救保护;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报告灾情。

  2.抢险应急工作组

  组长:杨雷

  成员:应急中队、武装部全体成员及民兵分队工作职责:迅速组织干部群众进行抢险救灾,帮助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抢救群众及物资,把损失降到最低

  3.救灾安置、生活保障组:

  组长:赵晓旭

  成员:党政办、民政所全体工作人员工作职责:负责灾民的食宿及救灾物资的发放工作。

  4.治安保障组:

  组长:李洪超

  成员:综治办全体工作人员、派出所全体干警工作职责:负责抗灾抢险的治安保卫、交通保障,确保抢险通道畅通无阻。

  5.卫生救护组

  组长:周俊玲

  成员:卫生院全体工作人员

  工作职责:负责供应所需药物器械,确保受灾群众及时得到医治,组织卫生防疫,对受灾区及时消毒和组织群众搞好环境卫生。

  三、灾情信息管理

  (一)灾情信息报告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的需求。

  1.灾害损失情况包括:受灾人口、因灾死亡人口、因灾失踪人口、因灾伤病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受淹村、饮水困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绝收面积、毁坏耕地面积;倒塌房屋、损坏房屋间数;直接经济损失、农业直接经济损失。

  2.因灾需救济情况包括:需口粮救济人口、需救济粮数量,需衣被救济人口、需救济衣被数量;需救济伤病人需恢复住房间数、需恢复住房户数。

  3.已救济情况包括:投亲靠友人口数量、借住房屋人口数量、搭建救灾帐篷和简易棚人口数量;已救济口粮人口、已安排口粮救济款数量、已安排救济粮数量;已救济衣被人口、已安排衣被救济款数量、已救济衣被数量:已救济伤病人口、己安排治病救济款、已安排恢复住房款、已恢复住房间数、已恢复住房户数。

  (二)灾情信息报告时间。

  1.灾情初报。对于突发的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掌握灾情,事发后1小时内向指挥部报告初步情况。

  2.灾情续报。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每日下午5点前向指挥部报告,特大灾情根据需要随时报告。

  3.灾情核报。镇政府在灾情稳定后2个工作目内核实灾情,向上级部门报告。

  (三)灾情核定。

  1.部门会商核定。镇政府协调民政、农业、水管、统计等部门进行综合分析、会商,核定灾情。

  2.专家评估。民政、农业、水管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评估小组,通过全面调查、抽样调査、典型调査和专项调查等形式对灾情进行评估、核实。

  四、纪律要求

  1.进入防灾紧急状态后,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命令、指示一经发出,全体工作人员必须立即到岗到位,凡发现不到岗到位者追究责任。

  2.在抗灾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3.本预案一旦启动,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保证24小时开机,凡因个人原因造成的损失,将追究个人责任。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责任,如有特殊情况确实不能按时到达的'应向应急领导小组说明原因,违者将按规定严肃处理。

  4.如遇突发事件,应实行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内向防灾减灾指挥部报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件的简要过程、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采取的措施,同时,做好事件发展的续报工作。因瞒报、漏报、迟报而导致处置工作被动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报告事项进行核实,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向县相关部门汇报。

  最新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7

  为了切实做好我镇农村公路防汛抢险工作,加强汛期突发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全镇农村公路安全畅通,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良好的运输服务,根据平昌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公路汛期安全管理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有备无患,防范于未然”的思想,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常备不懈,全力抢险”的原则,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确保汛期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准确传递。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做好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维护良好的农村公路交通环境。

  二、工作原则

  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应对的方针和单位领导负责制;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联动协调、坚持服从大局、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原则。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

  镇人民政府特成立镇农村公路防汛抢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协调本镇农村公路的防汛抢险工作。

  农村公路防汛抢险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一)认真落实汛期农村公路安全、保障畅通的要求。

  (二)制定农村公路防洪应急抢险工作具体措施,及时作出农村公路防洪抢险救灾应急处置工作决策和意见。

  (三)在汛期发现农村公路险情、灾情时,按照职权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农村公路防洪抢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何垒担任。农村公路防汛抢险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带班领导、值班人员与镇防汛值班相结合。

  农村公路防洪抢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

  (一)负责汛期的日常防汛工作。

  (二)传达和执行领导小组的决定,督促、检查、指导各村委会防汛工作。

  (三)研究农村公路险情发生的可能性、预防和应急对策,以及险情发生后的处置措施、灾害评估等事宜,并提出建议上报县农村公路防汛抢险领导小组。

  (四)组织好镇政府防汛值班和情况报告工作。

  (五)负责镇、村公路水毁预防、水毁抢修工作,检查督促村公路的水毁预防、水毁抢修工作。

  四、防汛应急措施

  (一)成立防汛抢险突击队

  队长:xx

  副队长:xx

  成员:镇机关干部

  (二)救灾物资

  编制袋1000条、防雨布150㎡、救生圈10个、救生衣15件、雨衣40件、雨鞋40双、砂石料40方、应急灯10只、木桩100根、钢丝钳20根、手电筒20个、电池30对。

  (三)救灾设备

  抢险机动车2辆(镇政府2台),架子车3辆,铁铲30把,十字镐10把。

  五、相关要求

  各村委会接通知后:

  一是要根据本村公路实际情况制订水毁抢修预案,落实抢险物资、人员。

  二是积极发动群众疏通村道水沟、涵洞,做好水毁预防和水毁抢修,确保道路畅通。

  三是加强汛期值班和上路巡查工作,发生水毁公路等险情,要及时处理并上报镇政府。

  最新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8

  为了做好汛期突发事件的防范工作。xx支行未雨绸缪,积极预防,多措并举,加强做到有方案、有准备地防御洪水,为xx支行指挥决策和防洪调度、抢险救灾提供科学依据,使之在汛期来临时有章可循,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将防汛救灾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防汛工作应急预案。

  一、成立组织:

  为加强对全系统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落实保障机制,做好放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充分准备,xx支行成立防汛抗灾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值班电话:

  二、防汛组织程序:

  在险情发生时,由组长负责现场指挥,积极调配本行人员,配合进行抢险救援。险情发生在夜间或休息日时,带班人员临时负责指挥,并及时通知防汛小组其他成员赶赴现场。

  三、防汛应急履行职责:

  组长负责事故的决策和全面指挥,调动各组员的救援人员、设备、物资等资源。成员协助组长工作,负责事故现场的具体处置,组织相关成员及时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救援工作。成员:接到现场报警通知后,第一时间向总行汇报事故概况,并通知各救援人员做好应急出发准备工作。

  四、防汛应急工作安排:

  一是扎实做好防汛部署。近日,将防汛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加以部署,召开本行协调会,严密排查雨季防汛工作存在的隐患,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二是组织全员学习利用行务会时间,加强对《防汛应急处置预案》的学习,要求大家思想重视,提高警惕;严加防范,落实责任;加强演练,熟知处置程序。三是加强协调。对于网络有故障、系统交接不顺利等问题,分别进行有效沟通,明确责任,强化协调,有效提高处置汛期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现金平安。四是改善工作环境。及时将办公场所及门前杂物加以清理,疏通排水设施,杜绝特大暴雨来临时的积水现象。并将裸露的线路统一加金属边固定,防止受潮、碰撞,影响使用为防汛工作提供必需的硬件环境,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款项的平安。

  五、险情处理程序:

  (1)假设某地出现险情时,领导小组成员各就各位,各负其责,确保有备、有序、有效地领导、组织、发动全体成员全力投入抗洪救灾工作;将受威胁的财产撤离到平安位置,生命第一原那么、损失最小化原则、及时性、有效性、第一响应等,先人后物,确保人员不伤亡,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各应急成员负责各责任区重点部位的疏散、撤离和监控,监控灾情,将损失减至最低。

  (2)险情发生后,要进行全面检查,统计本次汛情造成的'损失和物资消耗情况,并及时补充防汛物资,做好下次防汛准备;

  (3)事件处理过程要进行详细记录,向上级部门作出汇报。

  六、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纪律性,一切行动听指挥,所有参加防汛的人员必须无条件地服从防汛抢险的统一调度,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推诿,以防延误时机。

  (2)各防汛人员必须恪守岗位,忠于职守,严格实行交接班制度,并认真做好值班日记。

  (3)切实做好防汛的平安保卫工作,对有碍防汛工作的人和行为必须坚决予以制止。

  (4)积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对防汛期间的好人好事要及时报道,以文件形式及时通报防汛工作情况。

  七、善后工作:

  应急结束后,应组织所有人员有序重新摆放财产,修复水毁等设施,确保恢复工作有坚实的保障,妥善安置因水毁而无法挽回的财产;组织灾后工作,上报灾情,确保作顺利进行。

  最新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9

  第一条本预案所称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危及学校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乃至社会稳定的紧急事件。主要包括涉及学校的洪涝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灾害等。

  第二条各类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按照其性质、社会危害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根据国家有关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和教育系统实际,及对学校教学产生的影响,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按严重程度,从高至低分为I级—Ⅳ级。分级标准是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信息报送和分级处置的依据。

  第三条灾害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所属范围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2)做好隐患排查工作,建立风险隐患排查信息数据库,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和动态监控;对排查出的每一个隐患,都要明确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同时做好监控和应急准备工作;对重大隐患和一些影响大,师生反映强烈的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要立即研究采取治本措施,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必要时,要立即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对于可能波及相关临近地方或单位的重大隐患,应及时通报。

  (3)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或途径,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教育系统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的能力。

  (4)建立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风险评估机制,对可能引发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同时于每年年底对下一年度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可能发生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第四条灾害预警措施

  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预警制度。

  (1)确定预警级别。按照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可能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其预警级别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Ⅰ级为最高级别。学校依托有关专业部门或机构,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和趋势分析,预测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及其级别;或根据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的预警级别执行。

  (2)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等。可以预警的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学校应当以适宜的方式发布或调整预警信息,并进行应急准备,同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同时向可能波及的相关临近地方或单位通报。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可通过广播、电视、通讯、手机短信、信息网络、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个通知等方式进行,对学校内的特殊人群和特殊场所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3)采取预警措施。发布预警信息后,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和分类分级原则采取下列一项或多项措施:

  ①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进一步加强对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②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发布与师生员工有关的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以及可能受到事件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或减轻危害的建议和常识,公布咨询电话。

  ③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④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⑤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学校和社会治安秩序;

  ⑥报请当地党委政府协调有关部门,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⑦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危害或涉及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⑧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防止发生次生、衍生危害;

  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必要的防范性、保护性措施。

  (4)解除预警警报。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学校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第五条应急处置措施

  (一)信息报告

  (1)获悉可能发生和已发生涉及学校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信息的学校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与师生员工,应当立即向所在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发生特别重大的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必要时也可以越级上报。根据事态的进展,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2)学校发生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的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学校要立即上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立即上报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误报。必要时,同时通报相关地区和部门。教育厅应急管理办公室要及时汇总上报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的重要信息,同时将中央及教育部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作出的有关批示或指示及时传达给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或所属单位,并跟踪反馈落实情况。

  (二)先期处置

  涉及学校的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尽力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前期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同时迅速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有关专业部门或机构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三)组织协调

  (1)学校负责本校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的应对工作,事发地的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相关学校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超出学校处置能力的,根据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的类别、特点和处置工作的需要,应及时依法报请相应的专业部门派出专门指挥人员、专业队伍和骨干力量进行应急救援和处置,并立即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协调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四)处置措施

  学校在属地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首先做好本单位的抢险救灾及自救、互救,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如下工作:

  (1)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必要时报请有关部门组织医疗卫生专业队伍,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医疗卫生救助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协助有关部门向灾区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

  (2)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必要时报请公安等有关部门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确保安全通道的畅通,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3)协调有关部门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短时难以恢复的,要实施临时过渡方案,保障教育教学秩序及生活基本正常;

  (4)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5)启用本校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报告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协助有关部门调运食品与物资,保障灾区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6)做好受灾师生员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提供食品、饮用水、衣被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临时住所,确保受灾师生员工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协助民政部门调配救济物品,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7)组织教职工和学生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教职工和学生提供相应服务;

  (8)协助、配合公安、武警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

  (9)协助消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发生和火灾的扩大蔓延。

  (10)协助有关部门对本校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地区和设施采取必要的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及时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稳定情绪,防止衍生灾害的发生。

  (11)协助有关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灾害损失评估。

  (12)学校计财处做好应急资金拨款准备。

  (13)在国家有关部门统一领导下,协助民政部门接受和安排国内、国际社会提供的紧急救援。

  (14)协助新闻部门按照规定及时向公众发布灾情等有关信息。

  (15)在国家有关部门统一领导下,按有关规定做好对口单位外国专家和外国救灾人员的接待工作。

  (16)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必要措施。

  (五)应急结束

  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组织处置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的学校应当停止执行应急处置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六)信息发布

  (1)组织处置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的学校,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分权限及时、准确、客观发布有关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布简要情况,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相关部门和学校的应对措施等权威信息,并根据时间处置情况做好相应的后续发布工作,正确引导校园和社会舆论。

  (2)相关权威信息要根据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间涉及或波及的范围和影响的程度等情况,通过中央或事发地主要新闻媒体,重点新闻网站,手机短信或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网站和相关校园网等发布,具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3)信息发布的形式主要包括:举行新闻发布会、授权发布、提供新闻通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等。

  (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事态发展及其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第六条事后恢复措施

  (一)善后处置

  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所属学校遭受的'损失和应急处置、救援工作中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资金、物资等情况,制定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妥善解决因处置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必要时,组织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根据善后处置的需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调相关部门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等工作,协助相关司法机关对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中出现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二)调查评估

  根据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的类别和特点,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配合相关专业机构及时查明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经过和原因,总结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以及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改进措施。对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并按隶属关系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交报告。对于涉及教育系统的特别重大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由教育部会同国务院相关部门配合事发地省级党委政府进行调查评估,并向国务院作出报告。

  (三)恢复重建

  (1)学校应当尽快制定恢复重建规划并积极开展相关工作,需要当地党委政府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支持的,应当按照隶属关系向当地党委政府或者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请求。

  (2)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受危害或波及地区教育系统或学校遭受的损失和实际情况,提供或协助提供资金、物资支持、技术指导和人力支援。必要时,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可报请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协调有关部门或人员尽快恢复当地教育系统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

  (3)需要国家援助的,由教育部会同国务院相关部门配合事发地省级党委政府按有关规定报国务院审批实施。

  第七条保障措施

  (一)宣传培训

  学校结合本地、本校特点、通过培训、课堂教学、校园电视、广播、网络、专栏、黑板报、宣传手册、专题讲座、安全展览、文艺演出等生动活泼的形式途径,开展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的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广泛宣传应急救助和处置的知识与技能、各类安全防护和应急避险常识,增强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不断提高妥善应对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的水平。

  (二)应急演练

  学校结合当地可以预见和可能发生的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的类别以及各自的特点和条件,因地制宜,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有关部门和师生员工,对相应应急预案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演练,提高逃生避险和应急反应能力。演练中发现应急预案不符合实际时,应及时修订。

  (三)队伍建设

  有条件的学校应组建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备队,主要由安全保卫、医疗卫生、后勤保障、心理救助、学生工作、宣传和维护稳定工作等部门人员组成。一旦启动预案,立即投入使用。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应急救援意外伤亡人员抚恤、治疗、康复、就业、安置等保障制度,为预备队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应急预备队要建立健全与当地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联动合作机制,适时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应急合成、协同应急的能力;要加强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员工的应急能力建设,动员广大教职工以及成年学生志愿者等做好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各项准备,形成群防群治队伍体系。

  (四)财力保障

  学校应当把应急经费保障列入年度预算,并逐年增加日常应急演练、宣传、培训经费。教育系统相关财务和审计部门要加强对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应急保障资金的使用和效果进行监督与评估。鼓励学校和师生员工参加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鼓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教育系统应对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工作提供捐赠和援助。

  (五)物资保障

  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物资、教材、教学仪器设备和应急处置及救援设施、装备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教育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保证物资、器材的完好和可使用性,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

  (六)公共设施

  教育设施规划要适应学校预防、处置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的需要,学校建筑物设防标准应高于当地一般建筑物。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协调下,指定或建立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应急避险场所,满足该校及周边社区综合避难需要;建立健全应急通信、应急广播等保障工作体系,保持信息传输设施和通讯设备完好,确保通信安全畅通。定期检测、维护报警装置,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时正确、及时使用。

  第八条奖惩

  (一)表彰奖励

  对高度重视应急工作,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和应急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应急科研,在预防和处置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监测、预警、发现、报告、指挥、处置、救援等环节的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

  (二)责任追究

  学校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重要情况或在应急预防、预警、处置、救援以及恢复重建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给予相应的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新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10

  为贯彻落实好省、州、市关于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安排部署,确保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各类灾害事故,坚决避免群死群伤灾害事故的发生,结合三街镇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提高我镇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明确责任,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本预案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云南省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应急预案》、《楚雄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

  三、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全镇范围内水、旱、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包括干旱、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溃堤(坝)、河道堵塞、危房倒塌、学校和集镇防洪以及供水危机等自然灾害。

  四、工作目标及基本原则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工作,逐一对全镇地质灾害房屋用户,低洼地房屋用户,以土坯房为主的危旧房用户进行登记造册建档,完善防汛防灾档案,发放各类明白卡,划定危险区、设立警示牌、修订防灾预案,明确隐患点镇、村干部责任,做到防灾减灾工作“底摸清、有章循、责任明”,确保防灾减灾工作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基本原则

  1.立足预防,主动防范。把洪涝干旱灾害的预防管理放在防灾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旱情、险情和灾情,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分级负责,加强督查。洪涝干旱灾害按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以各村委会为主进行处置,镇属及市属各有关单位积极支持和指导、督促各村的应急处置工作。

  3.科学调度,保障安全。认真分析洪涝干旱灾情的发展和防洪抗旱工程现状,科学调度,优化配置,保障安全。

  4.果断处置,全力抢险。一旦发生重大洪涝干旱灾害、地质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应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五、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

  镇成立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任总指挥、镇长任副指挥,分管副镇长任副总指挥,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党政办公室、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综治办、财政所、国土资源所、派出所、供电所、中(小)学、卫生院、村委会等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和组织防汛防灾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组织快速高效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日常工作。指挥部同时设立信息监测、转移、调度、保障4个工作组及一个应急抢险队伍。各村成立以村主任为责任人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组,同时成立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20人)。

  (二)职责与分工

  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镇防灾减灾救灾日常工作。负责拟订全镇防灾预案,指导推动各村制定和实施预案;督促指导境内河道、渠道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清除;负责抗洪抢险技术指导和水毁工程的修复,加强山洪地质灾害的防治等。执行镇党委、政府及上级指挥部命令,加强值班,确保防灾避灾信息及时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镇人武部:具体负责民兵参加抗洪抢险工作。

  镇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及时向市防汛办和民政局上报灾情统计资料。

  国土资源所:负责监测预报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制订好方案。

  镇水务服务中心:对沿河、临河村组及人口密集区、河流险工险段、水毁段等重点区域,指派专人24小时巡查,及时发现险情,有效组织抢险。

  镇中心卫生院:负责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

  供电所:负责所辖电力工程的运行安全,保证抗洪救灾的电力供应。

  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对镇域内道路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同时加强与上级交通部门的衔接,保障因汛情所造成的水毁道路的及时修复,确保道路畅通。

  镇中(小)学:负责学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搞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发生险情组织学生安全撤离。

  各村委会:负责本辖区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对所涉及的范围目标要制定详实的防灾预案,在汛期要加强巡查,及时排查出险情进行整改;遇到重大险情按照预案边处理,及时上报,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应急抢险队:由镇政府组织成立一支以基干民兵和镇政府机关干部等组成的30人的抢险队。每个村也建立一支20人的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各抢险队员自备电筒、雨衣等工具,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灾工作。

  信息监测组:负责对区、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与传递。

  综合协调服务组:

  1.协调组织全镇救灾物资、装备、人员,根据现场需求,开展紧急救援、抗震救灾物资、装备、人员的保障支援。

  2.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3.做好信息汇总和有关文件的'上传下达工作。4.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组织群众避灾组:

  1.负责按照指挥长和市、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的命令,组织群众按预定路线转移,一人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

  2.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现场抢险救灾组:

  1.负责抢险救灾力量资源配置,统筹安排资源,调配救援队伍及装备,搜救被困群众和受伤人员。

  2.实施限制前往或途经灾区的特别管制措施。

  3.组织对抗震救灾物资的转运和发放工作。

  4.协助开展受灾群众转移安置。

  5.协助开展排危除险工作。

  6.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灾区社会维稳组:

  1.组织维护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严密防范、严厉打击趁机进行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等行为。

  2.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及时进行交通管制,优先保障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通行。

  3.防控以宗教或赈灾募捐名义诈骗敛取不义之财、借机传播各种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等违法犯罪活动。

  4.做好涉灾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

  5.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医疗卫生救护防疫组:

  1.迅速组织医疗防疫队全进入灾区,组建震区临时医院或医疗所,抢救、转运和医治伤病员。

  2.及时检测、监测灾区饮用水、食品、药品安全等。

  3.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4.组织开展灾后心理援助工作。

  5.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民政救灾与灾情统计组:

  1.负责转移人员的安置,逐户逐人落实,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的水喝,有病能得到医治。

  2.集中受理受灾群众诉求,及时了解民情民意,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3.及时统计上报灾情信息,为受灾群众救助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4.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基础设施损毁调查和恢复组:

  1.组织指导抢修维护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和供电、供水、防洪、通信、广播电视等设施。

  2.组织调运抢险救援产品、生产物资和装备,保障灾区抢险应急物资供应。

  3.开展灾区房屋建构筑物的安全鉴定;调运应急板房等物资和装备,搭建临时板房。

  4.对受灾的基础设施和农业损毁情况进行核实,指导制定科学恢复生产方案,编制恢复重建规划,安排落实有关扶持资金和物资。

  5.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所有成员单位的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人员为直接责任人。责任人要加强巡查力度,并将检查情况报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六、工作措施

  (一)宣传和摸底建档。各村、镇属及市属各单位要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对象进行一次深入地毯式摸排查,对全镇地质灾害房屋用户、沿河、低洼地房屋用户,以土坯房为主的危旧房用户进行认真排查。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摸清安全隐患,落实相关责任人。

  (二)监测预警。

  1.山洪灾害预警

  建立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体系,落实观测措施和汛期值班巡查制度,各村党总支书记为防灾责任人,各村委会主任为地质灾害点监测人。各责任人和监测人要时刻警惕,加强巡排查,一旦发现险情,立即向周边群众报警,并组织转移群众,同时报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

  2.干旱灾害预警

  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针对干旱灾害的成因、特点,因地制宜,落实预警措施。建立健全旱情监测网络和干旱灾害统计,随时掌握旱情灾情,并预测干旱发展趋势,根据不同干旱等级,提出相应对策,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应急响应。

  1.应急响应行动

  (1)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指挥长主持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成员会商,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抗旱)期,启动应急预案,作出相应工作部署,并将情况上报区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及相关领导,派工作组赴一线指导防灾救灾工作;同时密切监视汛情、旱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预测预报,由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指副组长带班,加强防汛(抗旱)值班,及时发布汛(旱)情通报及防汛抗旱措施;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

  (2)受灾村及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根据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指令及时动员、部署本村防灾救灾工作,服从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加强防守巡查,及时控制险情。

  (3)以属地为主的原则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及时组织防汛抗旱工作;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机构及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抗灾救灾工作,或驻点具体帮助受灾区做抗灾救灾工作。

  2.应急响应措施

  当发生灾害后,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观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形势进一步恶化。当灾害形势严峻时,对是否紧急转移群众作出决策,如需转移时,应按预案组织人员安全撤离。发生灾害后,若导致人员伤亡或失踪,应立即组织人员或抢险突击队紧急抢险,并及时做好汇报。加强对抗灾救灾工作的宣传,密切注视灾情发展情况,定期分析预测灾情变化趋势,通报灾情和抗灾情况,及时组织会商,研究部署抗灾救灾工作,落实应急抗灾救灾资金和物资。

  3.信息报送和处理

  各类抗灾救灾信息要及时上报。上报内容要快速、准确、详实,重要信息应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随后补报详情。所有信息必须报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响应级别,由指挥长签署意见后,再上报市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

  七、工作制度

  (一)值班制度。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科学安排好领导带班24小时抗灾救灾值守,负责雨量监测,水位统计、接听上级传真、电话指令等,同时做好记录。各村、各单位要安排值班人员,由书记或主任(负责人)带领一名干部进行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要保持通讯畅通,并做好相关值班记录。

  (二)报告制度。为及时做好防灾工作,了解情况,各村、各单位要安排值班人员在每天上午8:00之前如实向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上报情况,如遇重大灾情险情应立即报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并及时处置。不得瞒报、漏报、错报、延报。

  (三)巡查制度。实行动态巡查,对各类工作对象设立巡查负责人,在正常天气要安排两天一巡查,非正常天气要随时巡查。如遇非正常天气时,责任干部要对地质灾害房屋用户、沿河、低洼地房屋用户进行逐一上门通知。

  (四)督查调度制度。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将不定期对各单位、各防灾责任人进行督查、抽查、调度,对单位和有功人员进行表扬,对敷衍失职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

  (五)追责制度。对不执行或不正确执行上级防灾救灾指令,不坚持24小时值班的;不及时组织对防灾工作对象进行巡查的;不及时排除各类隐患和险情的;对影响防灾救灾安全的问题不及时组织处理的;不坚守防灾救灾岗位,不服从调派,擅离职守的;不按规定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工作,不及时组织安全受威胁的人员转移,瞒报、谎报、拖延不报汛情、险情、灾情的,将进行追责。

  八、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村委会、各单位、镇村责任干部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认真对待,亲力亲为,保持清醒的头脑,克服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把工作落到实处。

  (二)落实责任。各村委会、各单位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严肃纪律,切忌推诿扯皮、阳奉阴违,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保障投入。各村、各单位要做好防灾减灾救灾人力队伍、物资储备的准备,一旦发生险情,确保能够及时抢险救灾。

  最新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11

  一、编制目的

  为全面提高应对洪水灾难的快速反应实力,刚好有效地组织开展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水灾难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依照国家有关法律,结合我站实际状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本预案的.编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重大突发事务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三、适用范围

  本电站因以下因素导致重大险情时适用本预案:

  1、超标准洪水。

  2、工程隐患。

  3、地震灾难。

  4、地质灾难。

  5、上游水库溃坝。

  6、上游大体积漂移物的撞击事务。

  7、斗争或恐怖事故。

  8、其他。

  四、实施原则

  (一)以人为本,科学高效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和自身健康作为防洪应急工作的动身点,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各级领导、专家和广阔人民群众的才智和力气,建立科学、高效的水电站防洪抢险应急工作机制,提高科学指挥实力和应急工作技术水平,不断完善救助手段,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平安防护,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水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二)以防为主,防抢结合

  坚持以防为主,把预防洪水灾难作为防洪应急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完善工作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预料、预警、预防工作。把一般洪水灾难的预防和水电站防洪应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三)依法规范,坚决处置

  洪水灾难发生后,要严格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坚决处置,严防灾难进一步扩大。

  (四)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以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全力抢险、力保人员和工程平安为原则,听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统一指挥。

  (五)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根据条块结合、降低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各乡镇、各部门的现有资源,发挥驻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的骨干作用和突击队作用,讲求救灾实效。建立健全应急通信联络系统,使水电站防洪应急工作指挥机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机构之间实现通信畅通,信息共享。

  五、预案启动

  本预案由电站平安生产管理负责人确定启动实施。

  六、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组织机构

  成立电站防洪抢险应急指挥部,由电站法人代表任总指挥,电站平安生产管理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其他有关人员为指挥部成员。

  (二)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洪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传递上级防洪救灾工作指令。

  (2)指挥电站防洪抢险应急工作,恳求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受灾地区进行抗洪救灾。

  (3)刚好了解驾驭汛情、灾情和抗洪救灾应急工作状

  最新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12

  为科学、高效、有序开展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小组体系

  灾情收集组:由社区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副组长组成,负责组织调查人员灾情破坏情况,及时将灾情向组长汇报。

  安全疏散组:由社区居委会成员及应急志愿者队伍组成,居委会主任为疏散责任人,负责引导疏散转移受灾居民及受灾户安置过渡工作。按照社区疏散路径将受灾居民转移到安全地或疏散过渡点。

  信息报道组:由社区服务站成员组成,负责组织抗灾工作宣传报道;按规定及时向街道办事处发送灾情有关信息。

  二、应急响应

  1、响应程序

  灾害发生后,根据灾情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做好稳定社区、安定民心等工作,及时向街道办事处报告灾情和应急工作情况。

  2、指挥协调

  应急预案启动后,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人员开展工作。

  3、紧急处理

  紧急处理的主要内容是:尽快沟通、汇集和上报灾情破坏的情况、灾民自救互救成果、救援行动进展情况、分配救援任务、划分责任区域、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必要时疏散群众。组织救援物资的接收与分配。

  4、群众的安全防护

  社区及时制定具体的群众能够疏散撤离方式、程序、行动组织指挥方案,规定疏散的`范围、路线、避难场所和紧急情况下保护群众安全的必要保护措施。并分区分片逐一落实。

  5、社会力量动员和参与

  特别重大、重大或较大灾害事件发生后,社区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动员非灾区的力量,参加抢险救灾。

  6、应急结束

  经防灾减灾小组评估,认为灾害处置工作已经完成,报街道办事处批准后,终止应急状态。

【最新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最新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范文03-03

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09-06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02-15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02-01

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04-06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03-07

村级防灾减灾应急预案09-25

防灾减灾安全应急预案02-02

防灾减灾专项的应急预案02-01

防灾减灾救灾的应急预案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