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

时间:2022-01-10 09:55:50 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

  一、社会活动的界限

  社会活动与非社会活动的界限有时是不容易确定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不能截然分开。人类满足衣、食、住、休息、性欲等基本生理需求的活动,在某些方面表现为本能行为。当这种行为按照一定文化模式进行时,便带有社会活动的性质。但并不是任何社会人的任何举动都属于社会活动,例如雨天个人打雨伞的活动、个人的候车行动。从社会学的意义上看,当个人的活动涉及到他人的活动时,才能称为社会活动。

  社会活动依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按主体人数多少与范围大小可分为小群体活动、社区活动和大规模的社会组织活动等;

  ②按活动的性质可分为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法律活动、宗教活动等;

  ③按活动的主从关系可分为原生活动和派生活动。

  K.马克思和F.恩格斯认为,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资料的活动。在这个基础上,人们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物质生产活动是原生性社会活动,对其他派生的社会活动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通用16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那要怎么写好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通用1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来源于我们生活中,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职业,但是孩子们对职业的工作性质不太了解,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因此我设定了本节教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我运用了闯关游戏游戏以及让幼儿用多种感官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性质,在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对“闯关游戏”这个字眼非常敏感,兴趣十足,在整个活动中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课堂反应都非常的积极。

  教学活动结束后我认为此次教学活动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在引导语方面我还是比较缺乏经验,在引导孩子回答问题时,孩子并没有回答我引导的问题,而是答非所问,比如:“说这句话的声音是什么职业呢?”孩子们回答说:“故事家。”孩子们回答说是王老师,但是我还是执着于这个问题,想要孩子回答出我要的答案,如果我能换种形式就会好很多,比如:“这是谁的声音?王老师是什么职业呢?”。这样来问问题的话孩子们或许会回答出我想要的答案。从这件事来看,我在引导方面还需要多多向老教师学习、多多的研课、磨课,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教学活动中,每当做完一关游戏后我没有对孩子及时的进行总结,该总结的环节时,我一带而过,没有突出本次教学的重点,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证明备课还不是太充分,在以后教学活动中会多多的试课,让自己慢慢的进步以及得到个人的提升。

  通过观摩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以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以后教学活动中我会多反思、多学习,让自己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2

  中班有一个课程主题是"我们去游玩",其中有一节是比较有趣的社会活动《小老鼠进城》,幼儿从小班认识红绿灯的水平提高到认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是一个认知上的提高,是对社会规范的进一步认识。中班的认知欲望逐渐增强,会有意识地关注到生活中的各种标志。本次活动以故事设置情境来引入,激发幼儿的探索认知兴趣;接下来"你说我点"的游戏则把幼儿的兴趣点再次激发;最后,模拟"小老鼠进城"的情境,出示一张小老鼠进城的地图,让幼儿沉浸在故事中思考,寓教于乐。

  但是,也有不少不足:

  1、幼儿实践的参与程度太少,操作性较小,幼儿的兴趣很大却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建议可以简单地进行"交警和司机"的游戏,在场地上设置简单的"井"字形马路,让一部分幼儿当交通牌,一部分幼儿当交警,一部分幼儿当司机,让每一位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

  2、增加活动科学性,虽然是社会活动,但是认识交通标志是偏向科学性的,.让幼儿观察形状,颜色,分出红色警示标牌,黄色提示标牌等,红色代表禁止类的交通标志,黄色代表提醒类的交通标志。

  3、社会活动从生活中来,也要回归到生活中去,建议活动中用实拍照片来代替打印的图片,最好是幼儿熟悉的场景,例如幼儿园周边的交通标志可以拍下来,小区周边的交通标志也可以拍下来,这样幼儿更能明白这些交通标志的实际应用。

  总之,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明白,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要尽量满足幼儿的愿望,让他们动手操作,而不是教师主导的课堂。

  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3

  社会活动《我给椅子洗洗澡》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孩子爱劳动的社会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从小参加劳动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确实劳动不止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而我们都发现,现在的孩子对成人的依赖性日趋渐强,独立生活的能力则越来越差,缺乏劳动的概念,更缺乏对劳动的体验。于是借助本次《给椅子洗洗澡》的社会活动,来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情感。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体验劳动的快乐,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劳动的过程。

  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情景——“椅子”哭了。幼儿听到哭声,猜测会是谁在哭?通过录音揭示谜底。由于录音效果不是很好,而且在户外上课,因此幼儿听的不是很清楚,通过第二次的倾听,幼儿能听清楚了,激发幼儿想帮助小椅子洗澡的欲望。活动时我就让孩子们先去洗,洗完再交流——“你是怎么洗的?”,孩子们的方法五花八门,孩子们在自主探索中获得了发展。孩子们在劳动的时候,我一直在观察,发现孩子们拿起毛巾,都认认真真地给小椅子洗起了澡来。“哗啦,哗啦”搓着毛巾,一会儿给小椅子擦擦“背”,一会儿给小椅子洗洗“脚”,干得可带劲了,把椅子擦干净了,很多孩子都很聪明的把椅子放到了阳光下晒一晒。

  活动中我发现由于对幼儿使用毛巾在水里漂洗后要拧干的要求没有特别提出,所以就导致出现了有幼儿把水拧到了小朋友身上、鞋子上,还把地面弄的非常湿。在幼儿交流好后,我以儿歌的形式总结洗椅子的过程,让幼儿边念着儿歌边给椅子洗澡,这一次就好多了。

  此次活动注重趣味性,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乐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我还在设想,可以让孩子每天来园后就先拿抹布把自己的桌子、椅子擦擦干净,培养孩子们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也不错!

  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4

  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情绪、言谈、举止均可看出,本次活动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预期的目标也较顺利地达到了。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听、看、想、说、议、学、练等多种方式参与活动,主动积极性很高,不知不觉中就知道了怎样报警以及了解了在火灾发生时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

  根据中班孩子们好奇的特点,我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第一个环节中,我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孩子么们带着问题去听,去看,接着进行讨论,还不忘进行思想教育:不能随便玩火、以免发生火灾。接下来是让孩子们学习如何报火警以及逃生的忠言环节,我鼓励孩子们大胆想办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以“着火了怎么办”为主线,引导孩子带着问题去思考。开始时,孩子们获得经验是零碎的,再通过老师加以分析、引导小姐,个体经验就演变成了集体的、有价值的完整经验了。在第三个环节中,我采用了游戏体验法,在设置模拟火灾现场的氛围中学习简单自救,进行消防演习。让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的氛围中,以游戏的方式对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心理学家曾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与体验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因此,我也相信,本次活动将会给所有的孩子们甚至是在座的各位评委们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还努力做到了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从本次活动中,我也受到了一些启发:今后,我们应多站在孩子们的角度,为他们设计一些更有价值的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让他们在玩乐中获得知识的体验,如防雷、防电、防地震、防煤气中毒等,让孩子们受益终身。

  不足的地方:与配班老师没配合好,也可以说是准备不充分吧。因为我当时没考虑到星期一上午最后一节课是晚班老师的课,预约好的陈老师只好被临时拉上场的杨老师代替,杨老师不了解我的课,所以在“火灾”模拟现场准备时出了些小差错,在无形之中也影响了课堂气氛。

  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5

  环节1

  本次活动以1分钟的简短故事视频《狼来了》直奔主题,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对放羊小孩的言行进行是非、原因判断。懂得不能说谎,说谎的孩子没人信,后果很严重,要做个诚实的孩子。并了解“诚实”的第一层含义,“诚实就是不说谎”。

  环节2

  引导幼儿讨论故事《谁打翻了番茄酱》中布奇是不是个诚实的孩子,懂得知错能改、勇敢认错、不推脱责任也是诚实的品质。这一环节以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置身情境、迁移经验推测布奇的所思所想为主旨,“你做错了事妈妈会怎样(态度、行动及惩罚方式)进行推测、模仿布奇说谎时的语气感受布奇的害怕,从而理解布奇是因害怕而说谎,引出知错就改、勇敢认错还是诚实的孩子。

  环节3

  选择班级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引导幼儿判断解决身边的问题,从而对幼儿进行诚实行为的明确与导向。

  环节4

  共同制定诚实公约,孩子们共同参与,剪贴心形许下诚实的约定,制定诚实公约,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遇到问题遵守诚实约定。旨在体现社会活动的社会延伸性。

  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未能抓住孩子抛过来的球:看完《狼来了》故事视频,问孩子们喜欢故事里的小孩吗?为什么?有孩子提到“因为他恶作剧”。在活动预设时,曾思考如何引出“放羊小孩故意说谎”。后应试教时孩子们的回应不积极,以老师为主又找不到合适的导出方式而放弃。但这次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契机,如能抓住这个球“什么是恶作剧?”就能引出“故意说谎,失去信任”这个点,与后面布奇因害怕而说谎形成对比。

  挖掘花花狗的情节。教学中预设“布奇该怎么做?”会有两种答案:承认错误、不承认错误。不过今天孩子们很进入怕的情境,竟然没人说承认错误,导致下面预设的“勇敢认错”的启发变成了说教。而花花狗肚子饿的情节却引起了孩子们的同情“不是它”,这给我一个提示,可以在这里挖掘,顺势“花花狗好可怜呐!”引导幼儿由同情花花狗而生出承认错误的建议,如此“不推脱责任”的点也能得到进一步感悟“把责任推给别人会伤害别人”。

  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6

  本次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根据部分幼儿当中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而设计的,目的是告诉幼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能够引导幼儿学会去尊重别人。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能够自己的倾听故事,并积极的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大部分的幼儿也能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从整堂课的效果来看,孩子们在故事的学习中基本上明白了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要学会去尊重别人,欣赏别人。本堂课的主题是完成了,但是在整个过程当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在幼儿讨论的环节里,有部分幼儿没有积极的加入讨论,只是在旁观,此时教师应该进行一些即时的指导;在请孩子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的范围比较局限,应该请更多的孩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最后一环节总结上,可以请孩子来先进行总结,最后再由教师和孩子一起说出总结的结果。在以后的课程当中还是应该尽可能多的充分的让孩子自己主观能动的参与进活动,在兴趣中学习。

  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7

  本次教学活动目标:

  1、能大方地介绍自己和好朋友,乐意与他人交往。

  2、学习简单的与人交往的方法。

  3、能和好朋友友好相处,感受与朋友交往的快乐。

  本节课主要最重要的就是孩子说,以前最怕上这样的课,总觉得孩子说不出来什么,所以,在拿到这节课的时候,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该怎么去引导孩子说,大方的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老师的提问和引导。我将我讲的每一句话都思考了一下,并在提问:为什么他能成为你的好朋友?这个问题上,我加了一句小姐的话“原来能与别人分享就可以成为好朋友”“原来谦让别人就能成为好朋友”,用这样的重复句式,朗朗上口,加深孩子们的印象。总的说孩子讲的还是比较好的。

  上完课后,我觉得,让孩子们画自己的好朋友这一环节对本活动的目标达成没有什么帮助。不如,拍摄几个情境小朋友相处的片段,最好是自己本班孩子的,有正面的也可以有反面的,让孩子看,说一说,他们的行为对不对?还朋友应该怎样相处。这样会更好一些。

  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8

  书是一个奇妙的、彩色的世界。动听的故事,漂亮的图画,有趣的游戏,丰富多彩的知识,都能让孩子们陶醉,心怡。书的种类很多,有立体形状的,有能发出声音的,有能发出香味的,还有撕不坏的……这些奇特的书深深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在书的海洋里象小鱼一样快乐的遨游着。书时刻伴随着孩子们,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朋友。与此同时,一本本掉页的,撕破的,弄脏的书也比比皆是。那么怎样能够让孩子们在读书的同时爱护图书呢?我在教学爱护图书这一活动中,赋图书以生命,能说会笑,能唱会跳。

  让他以一个小朋友的身份与小朋友接触(老师扮演),与小朋友作游戏。游戏中揭示小朋友在看书时发生的事情,如把书弄卷页的,弄脏,弄破乱丢的——然后启发孩子们:看到你们的书朋友在伤心的哭,你们怎么办呢?孩子们立刻活跃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我要把乱放的书放回书架,有的说以后在看书的时候我一定把手洗干净,我以后拿书的时候要轻轻的——借此机会,我进一步启发孩子们书破了,掉页了要及时地粘补,以免坏的更严重。并且拿出胶水把孩子们弄破的教科书粘补好。孩子们看着焕然一新的书特别开心。本次活动老师扮演一本受损的图书,声情并茂的展现图书的快乐及破损后的痛苦,将孩子们带到情景中,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9

  今天我所展示的中班社会活动《我的朋友多》,是根据我园课题《提高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研究》而开展的,活动中我引导孩子们积极的参与活动,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第一个环节中,从小朋友的脸上我看到我的更改是有效的,孩子们能沮丧地表现一个人的孤孤单单和开心地表现朋友多的快乐。在观看表演的环节中,小朋友们能够发现大班哥哥姐姐表演中,大哥哥做的不对,不好的地方,但也许由于语言的贫乏及语言组织能力的不足,小朋友们能发现,却说不清楚或说的不完整,表达还很不足,出现了“这里……这里不对。”“抢,不对。”“喝茶。”等这样简单而模糊不清的句式。

  另外,可能由于我是第一次给他们上课,平时也没有见过他们,在活动中一些孩子比较拘束,特别在让他们讨论: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呢?(或怎样才会有很多朋友?)时,不少孩子没有讨论或只和边上的一个孩子说话,等我蹲下来想听听他们的讨论时,他们又笑着不说了。他们的回答也只局限在了“不打架”“不骂人”上面。之后,经过多次引导后,才有几个孩子大胆地走到自己的好朋友前面讨论,其他孩子才学他们的样走开去讨论。之后,也是经过引导,提示才使个别几位小朋友说出了:要待人和气、友好,相互帮助,不霸道等,我活动的目的虽然是达到了,但花在这里的时间相对长了些,而且,在幼儿回答不出,我又不想直接告诉他们时,自己感觉有些急噪和焦虑。

  在平时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我们农村的孩子不大爱展示自己,特别是在众人的面前。为了给孩子们创设展示自我的平台,在第三环节中让幼儿来演一演,给了孩子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孩子们能在众人面前勇敢地表演。

  我们农村孩子在这方面常显得比较胆小,他们害怕表演、害怕展示自己,有的即使上来表演了,声音也很小,在活动中我发现有几位小朋友还是很积极地参与活动的,但只有个别幼儿参与不是我想达到的目标,我希望能通过多方面的引导、训练,让更多的孩子愿意在众人面前展示自我,主动展示自我。这通过一堂课是看不出来的,需要在日后的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训练。

  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10

  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生活给幼儿带来的潜在危险日益突出,像火灾、溺水、拐骗、突发事件等一系列危险时刻威胁着年幼的孩子。中班幼儿年龄小,还处在未成年期,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然而,孩子的安全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我们不可能整天跟着孩子转,只有教给他们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围绕着幼儿园课题“充分挖掘幼儿、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这一主线,我设计了本次社会活动——《神奇的电话号码》,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幼儿都能真正动起来,使每个孩子都主动、积极地去记住这些报急电话,才能使幼儿自己遇到紧急问题时会使用这些号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首先,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能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注意内容的综合性、趣味性,寓教于生活和游戏之中。

  新《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孩子是社区的一分子,在社区这个大环境中的一切人和事物,也都对孩子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我发现在生活中,幼儿虽然知道了一些急用电话,但还不会正确使用,为此,我利用经常发生在孩子周边的生活经验,专门组织了本次专门教育活动,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报警知识。从而,真正体现《纲要》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精神。

  众所周知,这些安全知识比较抽象,光靠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也更是不可能掌握的。我们都知道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幼儿探求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幼儿产生学习需要,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首先引导幼儿将日常社会生活常发生的具体事件进行分类,知道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会迅速求助相关部门。再而,利用游戏、情景表演等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学习拨打110、120、119电话进行求救的正确方法。儿童活动中,教师观察到幼儿已掌握了初步的报警知识的,便设置了游戏活动——“打电话”是小朋友常见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学习过程中幼儿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游戏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从而,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真正体现是学习的主人,发挥主体作用,使报警知识得到强化、内化。

  其次、为幼儿提供相互交往、共同活动的机会与条件。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努力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积极互动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引导幼儿与别人讨论,充分调动幼儿看、听、说、动脑等各种感官进行探究问题。当老师提问:“该怎么办,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我们应该怎样正确拨打电话呢?”……让幼儿相互讨论,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连平时胆小的、都忘乎所以地和同伴讨论,幼儿充分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

  另外,中班幼儿年龄较小,对这些报急电话号码不一定全记住,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强化,才能牢记。因此,在延伸活动中,我在活动室摆放许多电话玩具,供幼儿游戏时练习拨打电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随时提醒幼儿、教育幼儿,并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总的来说,整个活动是成功的,能以新《纲要》为指导,从“认知—情感—行为”三大块,由浅入深,从感知到体验,使原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使幼儿从中学会正确分析情况,避免伤害,遇到紧急情况时会求援,这样,才能使幼儿更好地掌握自我保护知识。当然也存在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有时出现幼儿的课堂常规稍差,有待加强培养、训练。

  通过这次活动得到一些收获,在今后的活动中,从内容的确定到环境创设,再到过程的实施,都应当鼓励幼儿主动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为幼儿提供更加广泛、自由的探索空间,才能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11

  社会活动《找朋友》,比较贴近幼儿生活,在活动中幼儿有乐于说并擅于说的机会。因此,为了顺利达到、突破活动中的重难点——能灵活运用简单的交往语言和基本的交往方式交朋友,喜欢并乐意结交朋友。我提供了幼儿分析故事内容的机会,并以讨论、交谈、猜测等形式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一、谈话引入,介绍我们的好朋友。

  教师抛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让幼儿有说的欲望,在活动开始,让幼儿对朋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通过新入园的幼儿,让孩子们自由探索:怎样和这些新来的小朋友做朋友?使幼儿知道一些结交朋友的用语和行为。

  二、议一议,让幼儿享受互动之情。

  在让幼儿讨论的时候主要针对此问题: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如:小狗为什么要找朋友?它第一次找朋友是怎么对朋友说的?小青蛙和小鸭子有没有与它做朋友?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幼儿对故事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刚开始的时候,小狗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没有找到好朋友?幼儿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尽情地表达、讲述着,充分体现了活动中的.生生互动,同时也轻松突破了活动中的'重点:让幼儿知道只有相互尊重才能找到朋友。

  三、编一编,让幼儿体验同伴友谊。

  在活动的此环节就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让他们通过故事的发展进行创编。大家都指出小狗没有礼貌,不愿意帮助别人,所以找不到朋友。后来,在大树爷爷的帮助指引下,改正了自己的缺点,终于找到了好朋友。在这么高涨的活动氛围中他们不仅体验了创编的乐趣,也感受到了同伴间相处的真谛。在向幼儿灌输此活动重点时就牵涉到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积累,让幼儿知道如何才是正确的交友之道,怎么样才能拥有更多的好朋友,在此环节中幼儿都很乐意地参与并讲述,有的幼儿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如:你好!我想和你做好朋友,可以吗?有的幼儿则通过一些手势和表情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如:拉手、微笑、点点头等方式。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幼儿为主体,积极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学习,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丰富经验,从而取得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

  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12

  一、课题生成

  每个幼儿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的生活环境也随之有所变化。于是我通过“今天我搬家”这一社会活动,让幼儿了解搬家前应做的准备工作以及搬家的一般程序与常识,学习分类整理物品,初步尝试给物品打包,体验搬家时的辛苦以及对新家的向往。通过操作、游戏、交流、交往等,体验与他人交往的乐趣,并在实践中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

  二、活动分析

  本节课以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对新家的的向往。同时利用小猫手偶和小朋友们谈话,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想像一下搬家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小朋友对小猫这个动物形象很感兴趣,讨论的积极性很高。接着引导幼儿观看图片,请幼儿说说图片上的人们是怎样搬家的,看看他们搬家的程序和方法是不是和我们讨论的一样,然后观察图上的人们搬进新家是什么样的心情,是不是很开心的样子。最后让幼儿操作实践,让幼儿动手操作整理物品,给物品分类,并尝试给物品打包。通过操作实践,幼儿体验到搬家的辛苦。本次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了。但是由于幼儿没有实际搬家的经验或者是搬家经验少,在分组操作实践时,孩子们手忙脚乱,整个课堂秩序很乱,只能任务式的完成操作任务。于是我对这节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1、活动前准备工作不充分

  由于搬家对于幼儿来说,很少经历过。所以活动前仅仅请家长对孩子多讲一些搬家的经历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多想一些其它的办法,让幼儿直观的看到搬家的过程。其次,让幼儿实践操作活动的材料不够丰富,导致幼儿在尝试整理时相互争抢。

  2、教师的语言有效性不够

  在提问题时,我的语言有效性不够,导致有的幼儿答非所问。如:搬家前我们需要做哪些事呢?有的幼儿回答:我想整理衣服。这样的提问范围太大,孩子们在回答时就抓不住要点,也就达不到老师想要的答案。另一方面,在语言组织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推敲,争取语言的准确和有效。

  3、幼儿的主导性不够

  在分组时间操作游戏时,我只是将幼儿分为六个小组,每组准备了一只打包用的纸箱和打包用的胶带、绳子等,然后只是给每组进行物品整理上的分工,如:第一组整理书本杂志;第二组整理餐具;第三组整理鞋袜;第四组整理上衣;第五组整理裤子;第六组整理床上用品。而在整个操作活动中,课堂秩序乱,有的幼儿整理活动没能有始有终,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完成整理活动,在实践操作后,没有让幼儿自己讨论搬家的东西怎样摆放,只是由老师来安排每样东西分别搬到哪里,没有体现孩子的主导性。

  4、没有体现幼儿对新家的向往

  在分组实践操作后,没有让幼儿讨论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家,还需要添置哪些新的家具,怎样才能让新家变得更漂亮、更舒适,在整个活动中没能体现幼儿对新家的向往。

  三、针对以上的不足,于是我对本次活动进行了重新调整:

  1、首先是材料的准备:

  课前我收集了一些小动物搬家故事和碟片,让幼儿直观的看到小动物搬家的过程。其次丰富幼儿的操作材料,除了老师准备的一部分外,还发动幼儿自己带了一部分鞋、袜、衣服之类的物品,让他们有足够整理的物品,这样实践操作时就不会互相争抢。

  2、在语言方面,我将提问的范围缩小,有针对性的提问,另方面,我对自己的语言进行逐句推敲,对课堂无关的话争取少说,争取语言的准确和有效。

  3、在分组操作游戏时,我给每一组选一个能力强的幼儿当组长,让他安排自己小组的物品整理活动。这样,课堂秩序可能就不会乱,其次在搬家前让幼儿自己讨论将整理好的物品放在哪里最合适,这样就更能体现幼儿的主导性。

  4、在幼儿操作游戏后,我让幼儿讨论给新家起名,然后请幼儿说说新家还需要哪些东西,怎样才能让新家变得更漂亮更舒适,小朋友们都抢着回答,有的说要给新家添置电脑,有的说要添置空调,有的说要添置一张新床,然后在床头上挂一张很大的照片等,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既能体验到搬家的辛苦,同时也体现了孩子们对新家的向往。

  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13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知道不同的手势能表达不同的意思,感知人们的非语言交往方式。在组织活动时,我重点通过三个环节来引导幼儿感知手语的趣味性。第一环节通过观看哑语表演,和老师学习几个简单的哑语动作,引导幼儿了解聋哑人是通过手语与他人交流想法,感知手语的趣味性。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特别是学习手语环节,我们选择了简单的日常用语如“你好、早上好、谢谢”,幼儿比较感兴趣。第二环节,通过观察图片,了解生活中其他的手语形式,感知手语在不同环境中的重要性。图片中提供了交通警察、哑语新闻播音员、潜水员、裁判员,引导幼儿猜测他们的职业,说说为什么要用手语。幼儿对这几个职业都有所了解,所以大多数的幼儿都能说出他们的原因,在互相交流中幼儿知道生活中的手语。第三环节是游戏“我说你猜”。老师出示几个简单的手语,幼儿来猜测,这个环节重点引导幼儿了解手语在生活中的运用,如安静、胜利、暂停等。幼儿在猜测的过程中还能自己创造手势动作,如小鸟飞、小鱼游等,活动还是比较有趣的。

  反思老师在活动中的组织,觉得有些地方做的不够好,特别是教师的回应方面,面对幼儿抛过来的球,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回应,才能使活动更加出彩。在本次活动中面对幼儿的回答,我的回应是缺乏的。比如在观察图片环节,老师提问潜水员一张图时,老师问:“这是谁?”幼儿回答:“是航天员”。老师:“是吗?看看是在哪里?”幼儿。1:“在水里”。幼儿。2:“是潜水员。”当幼儿的回答并不是老师所要答案的时候,我们首先不能急于否定幼儿的答案,先在脑海里判断一下幼儿的答案,航天员也是用手语的,如果我当时适当的追问“航天员为什么要用手语说话?”引导幼儿了解航天员也是用手语的,然后再回归到画面中的潜水员,这样回应不仅是给孩子的鼓励,而且也抓住了一个教育的契机,让幼儿多了解一个使用手语的职业。又如在最后欣赏《千手观音》的时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而我就让幼儿自己欣赏,并没有加以引导,使这个环节缺失教育价值了。在幼儿欣赏之后,老师可以说:“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段美丽的舞蹈叫《千手观音》,这么美的舞蹈都是聋哑人跳的。”幼儿听到是聋哑人跳的肯定会很好奇,这时老师再接着问:“聋哑人听不到音乐,怎么会跟着音乐跳出美丽的舞蹈呢”在引导幼儿接着往下看,原来是有老师用手语告诉他们怎么跳的。这样再次引导幼儿了解手语的重要性,并让孩子们知道聋哑人学本领非常辛苦,知道关心聋哑人。

  意大利的瑞吉欧方案教学思想中有这样一句话:“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给还孩子。”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孩子,及时捕捉孩子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孩子,让他们“接过球”,投入到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中,从而使活动不断深入。只有给予孩子适当的、适度的回应,才能随机调控好整个活动,使生动的活动锦上添花,使自己有逐步的提高。回应不仅在集体教学中,在日常教学中,处处都有回应,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加强对幼儿的回应方面,努力做到更好。

  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14

  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从一出生,妈妈就给了孩子全部的爱,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孩子,竭尽全力保护着孩子,也不遗余力教导着孩子。在孩子眼里,妈妈就是最熟悉最亲切的人,每个妈妈都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好最美的妈妈,妈妈是孩子们最爱的人。孩子们虽然爱妈妈,可是很少表达,本次活动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们知道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在妈妈的节日即将到来是,能用响亮的声音、连贯的语言夸奖自己的妈妈,并想办法表达对妈妈的爱,如学会关心妈妈,做让妈妈高兴的事,更加懂事。

  爱妈妈是每个孩子的本能,但是通过具体事件体会妈妈爱我我爱妈妈对于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活动开始,我先让孩子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说到妈妈,孩子们都很积极,但是对于妈妈的描述仅停留在“我的妈妈是最好的妈妈,我的妈妈是最美的妈妈。”介绍完妈妈,我以即将到来的妇女节引入故事,通过对故事中小动物夸妈妈的梳理,让孩子们学会“我的妈妈最……因为她……”的句式具体的夸一夸妈妈,有了故事的引领,孩子们对于妈妈的夸奖丰富了,“我的妈妈最好了,我想要的玩具和好吃的,妈妈都会给我买。”“我的妈妈最温柔了,每天晚上都会给我讲故事陪我睡觉。”“我的妈妈最聪明,她什么都会,什么都懂。”赞赏完自己的妈妈,接着我请孩子们讲讲妇女节快到了,怎么为妈妈庆祝节日,有了前一步骤的情感升华,孩子们都很迫不及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想跟爸爸一起买条项链送给妈妈,想给妈妈买束花,想做一张贺卡送给妈妈……孩子们说了很多为妈妈庆祝节日的方法,但都是给妈妈准备物质上的礼物,因此总结的时候,我加上了一句妈妈们收到你们的礼物一定会很开心的,但是除了礼物,我想妈妈最想要的应该是我们的宝宝们都健康快乐聪明懂事。接着这个话题,我又让孩子们想一想我们平时生活中怎么来表现对妈妈的爱。大部分孩子理解了我的意思,纷纷表示要帮妈妈做家务,听妈妈的话已经帮妈妈捶背,喂妈妈吃饭等,只有个别幼儿仍然停留于给妈妈买花等。

  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的参与度很高,孩子们都很愿意向大家描述自己的妈妈,甚至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几个孩子都积极地夸起了自己的妈妈,但是由于孩子们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孩子们夸奖妈妈的词汇比较匮乏,如果在活动前,先做一个前期调查,让孩子们想好怎么夸妈妈,也许可以放孩子们更有话可说。当然这一点都不影响孩子们体会对妈妈的爱,在他们看来,最好和最美的妈妈是总在妈妈身上最适合的形容词。整个过程下来,孩子们不是缺少爱妈妈的心,而是不会表达,也缺乏爱妈妈的实际行动,怎么给妈妈过节以及平时怎么表达爱妈妈,孩子们有很多很多想法,然而一个活动的时间只能让孩子们表达爱停留于语言阶段,真正落实到行动才能让今天的教育起到更好的`作用。如果能让孩子体验一次送妈妈礼物帮妈妈做事时妈妈的欣慰感动和自己的快乐,后续继续请孩子定期讲讲为妈妈做了什么,活动的目标会达成的更到位,孩子的体会感触会更深。

  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15

  这周是雷锋周,所以安排上了一节社会课《相互帮助真快乐》,我以故事导入进入课题。当我讲述故事讲到狮子被猎人布的网给吊起来了的时候,邓俊伟和张阳反应很快地反问:老师狮子不是有很锋利的爪子吗?它可以自己把网给划破,然后逃掉。他干嘛不自救?是呀,它干嘛不自救?对于这个问题,我该做出什么回应?显然,孩子的思维跳脱了我想引导的路线。是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告诉他们故事不是这样的?还是回避问题,让孩子继续疑惑?当然这两点是不可取的,我们鼓励孩子积极开动脑筋去想象,不仅不可抹杀,除了鼓励有时还需要有效的启发。要怎样做出回应,并有效地引向课题而又不抹杀各种想象力和可能性。而关于自救也是安全教育中的一种,更应该让孩子明白在出现危险时是否该自救。

  在课堂上教师要有一定的随堂应变能力,因为孩子不可能如我们在活动环节设计中的那样发展。对着孩子们疑惑的眼神,我反问他们:是呀,为什么他不自救呢?于是,大家纷纷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最后综合了他们的意见:有的说网线太粗了,划不断;有的说狮子的爪子被卡住了,动不了;还有的说由于狮子太紧张了,忘了自己的爪子了……。这样一来,故事可能有更多的方向。我就这些答案又给出了新的提问:那要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于是一大波的答案有出现了:有的说在吊起来的网里用力地动,吊着网的树枝就断了;有的说可以喊救命啊;有的说不要紧张,就可以想起自己的爪子了……。在讨论中有的孩子只是静静地听着不说话。或许还要多一些鼓励让孩子去自己去想象,让自己参与会比别人影响更有深刻的印象。

  于是我又综合答案,并给出了小结:遇到危险时,要沉着不慌张。有自救的条件就想办法自救,没有自救的方法,可以想办法创造条件自救。比如,刚才小朋友们帮狮子想出的好办法。

  虽然课题跑偏了一小会,但是有些疑惑是适时地给予解决的,要不以后孩子遇到类似问题可能拿不定主意,不知所措。

  接下来我轻松地代过:你们说的这些都有可能,这可得去问问大狮子,随便可以告诉它这些自救的好办法。我们再来看看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而这就是之前我提过的怎样有效地接收孩子们给的各种各样的答案,怎样合理地处理好这些问题,并有效地把它们引导到课题上。

  在前几轮观摩交流课中我发现这个问题使有的教师很纠结,有的教师对这种现象的发生会回避。

  这是很多教师在课题上所面临的一个“头疼“的问题,因为你不可能在课堂上对每一个分散的问题都做出回应。比如,今天的课题是“在雨中”讲述的是小猪看到小羊在雨中滑倒了装作没看见就躲开了。当说到“小猪”时,可能会有孩子举手回答说:老师我喜欢吃猪肉。又比如今天的这个案例。除了可以避重就轻,我们是不是还可以有更多的答案?

  重视这个看似小问题的大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深思,探讨、深化研究的问题。

  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16

  《消气商店》是中班高高兴兴主题社会领域的一节课。该课程我在设计教案时的目标定位是:

  1、理解他人生气的原因。

  2、知道能用多种方法让自己不再生气,变得快乐。

  开始部分,我是用谈话的形式引入的。我要求幼儿回忆自己生气的事情和生气的原因。这个环节,幼儿的参与性很高,都爱说说自己生气的故事。但是大多围绕在和同伴吵架之类的,思维还不能完全的扩展开去。第二环节,我设计的是出示“消气商店”,让幼儿认识,并且知道“消气商店”的作用,同时我还依次出示了受伤的熊先生和肥胖的鹅小姐,让幼儿看图片特征,猜猜熊先生和饿小姐生气的原因,这个部分,幼儿积极性也很高。大部分幼儿都能看出图片的特征,知道两个小动物生气的不同原因。之后,我请小朋友说说怎样让他们消气。幼儿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很积极,大家各抒己见,答案也非常的有趣。比如说到鹅小姐,有的说她怀孕了,有点说她腿太粗,有的说她肚子太胖了等等。找原因的时候更是有趣。有的说要吃9块9减肥药,有的说去医院开到割肉,有的说要去学习拍皮球…..可见,幼儿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而作为教师要帮助幼儿发散思维,所以在问题的额准备时,就要多提一些扩散性的问题。在这个方面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是很好,需要不断的改正。最后的环节,我是请幼儿谈谈你生气的时候会用什么办法让自己消气。这个环节幼儿的参与性也很高,说了各种自己消气的方法。

  整节课下来,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都还算高。不足之处就是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反思了下,觉得问题应该出在教具的准备上。应该配合一些合适的音乐,加入课堂中,活跃整个气氛,这样幼儿的积极性就会更高了。另外一个是时间的把握,这节课课时有些过短,以后的教学活动应该注意把握时间。

【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范文12-29

幼儿园中班的教学反思12-21

中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鸡》09-22

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15篇)01-01

中班英语课堂游戏教学反思12-20

中班音乐《买菜》教学反思(通用11篇)12-26

中班科学《有趣的指纹》教学反思12-25

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15篇08-15

中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梦境》09-23

中班主题教学活动反思《落叶飘飘》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