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幼儿园教师家园共育培训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师家园共育培训心得体会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师家园共育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教师家园共育培训心得体会1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恩施市实验小学幼儿园梁莉老师我们带来的家园共育的策略,课上老师不仅带我们学习理论知识,还分享了很多案例,让我们从真实的情境中来感悟家园共育的重要。

  家园共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也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成倍的效果。

  现在,我用自己总结出的方法和家长沟通,取得了家长的理解、信任、支持、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在各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下面是我对家园共育的心得:

  一、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法

  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天真可爱的孩子,在这些"小可爱"身上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在告诉家长之前教师要想一想如何向家长表述,可以先把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告诉家长,再叙说孩子的不足。

  二、策略性和艺术性

  把谈话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要让家长相信我们,尊重并听取我们的意见,要让家长感到教师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老师比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同时,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的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预期的的。

  三、微笑服务,热情有度。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各行各业都在提倡微笑服务,《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的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可见,幼儿园担负着为幼儿服务和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在服务中,微笑是非常重要的。

  四、主动交流,加强沟通。

  沟通的形式涉及口头或书面沟通、详细或简略沟通、正式或非正式沟通。根据幼儿园工作的性质基本上借助家访、孩子入园与离园的机会与家长沟通。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主要以谈话为主,一般是主动与家长联系,有针对性地与家长沟通,就沟通的内容而言有以下几种:

  1、归纳总结孩子平常的表现,主动告诉家长,同时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

  2、针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情境或事件进行交流。

  3、针对孩子的进步或发现孩子的缺点进行交流。

  4、针对生活中某一教育现象如溺爱进行交流

  5、针对家长的困惑或自己的困惑进行交流。无论哪种情况,沟通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客观性。因家长的性格、爱好、年龄及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不同,沟通的方式也就不一样,有的家长会主动与老师交流而有的家长不善言辞或意识不到就会缺乏与教师的沟通,无论哪种情况,教师都应积极、主动与家长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会使教师和家长之间架起相互了解与理解的桥梁,那么任何的问题与矛盾都会迎刃而解的。

  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科学指导。

  教师只有必备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正确实施教育并且科学指导家长,同时要多阅读幼儿教育的相关书籍才能掌握幼儿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动态,跟上时代的步伐。

  幼儿园教师家园共育培训心得体会2

  家园共育一直都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重点,也是班级和家长实现共同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更好的发展的途径,今天有幸聆听了赵洁老师的讲座《家园共育工作实例分享》,让我学到了很多有效开展家园共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家长在育儿的道路上都有自己的认识,但他们的育儿理念是不全面的,应该怎样引导家长,从而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赵园长给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要做好心理的准备,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一种向往;其次,做好孩子生活的一个准备,尽量让家里的作息时间和一些规则都跟幼儿园进行同步;再者,要做好言语的准备,过多地溺爱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中心,过多的苛刻孩子会让孩子缺失一定的安全感,所以应该正确让孩子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最后要做好交往的准备,带孩子到小区内跟小朋友进行玩耍,同时培养孩子分享的意识,做好以上四种准备,再和幼儿园密切的配合,这样能让孩子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了我们老师应该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引导家长,才能更好的开展家园共育工作。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到尊重孩子,爱孩子,懂孩子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优秀的幼儿老师。我也将以此为目标而奋斗。

  幼儿园教师家园共育培训心得体会3

  通过网上家园共育工作方面的学习,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以下形式的活动;口头形式。家访、家教经验交流,以及平时与家长交流等,主要向家长介绍班中老师的情况,和一些家长需要配合方面的问题。让家长对老师有一个全面地了解,能更放心的把孩子送到幼儿园。

  同时也了解幼儿的身体发展状况和幼儿的性格习惯等等。这样,幼儿一入园,我们就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我们班很快就能正常开展活动了。我们的遥遥小朋友的奶奶,一开始报名时,就对我们幼儿园持怀疑态度,开学后,她对我们的工作万般挑剔,总是嫌这嫌那,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确实也有过这样那样的想法,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冷落他,而是用更多的热情去关心他,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家长。终于这位家长改变了他的`态度。

  在一次家长开放日中,这位家长由衷地赞叹道:孩子们的进步真是太大了,没想到我的孩子这么懂事了。老师,太谢谢你们了,你们辛苦了,真不容易啊!

  由于家长水平的参差不齐,他们的教育方式也各不相同。我们利用家长会、家长园地,向家长们介绍教育方法。我们的宸宸从小没睡过午觉,家长说要不就别睡了,可到下午活动时孩子的精神就不好。于是我们就和家长商量,为了孩子的健康,一定要让他睡午觉。每次午睡就专由一个老师帮他脱衣服、上床,拍着他睡觉。

  这样我们从生活的点滴开始,耐心、细心的不断重复、引导,注意多与家长交流,在老师与家长共同努力下,到学期末的时候班中的孩子在自理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但大部分孩子能自己穿脱衣服。有的孩子还能将衣物摆放整齐,个别孩子还能自己整理衣服,有一半的孩子能够自己叠被子。连家长都感觉自己的孩子上幼儿园后变了个样。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这证明我们的辛苦与努力没有白费。使用口头形式,我们做到既面向全体家长,又有重点地进行工作,在了解孩子和了解家长的前提下进行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

  文字形式。包括家园联系本、家长园地等。家园联系本是实现家园经常取得联系的好形式。在联系本中,我们可以获得教育效果的反馈,了解幼儿的家中的表现,而家长也从中得知幼儿在园的表现和幼儿园对家长在配合教育上的具体要求等。每到星期五,我们都及时地关心好天气预报,以便通知家长们换晒被子。

  参与活动形式。家长适当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也是家园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十二月份,我们开展了家长开放日,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先让家长了解活动的目标,使得家长有目的的观摩活动,更深入的了解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自己孩子在整体中所处的位置。活动后,我们又进行了互动形式的家长会,让家长们共同讨论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同时将部分家长的教育经验与其他家长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对于家长工作就是赢得一个家长就等于赢得一百个家长,放弃一个家长就等于放弃一百个家长。在儿童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利用家长这个有效的教育资源,才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只有进一步拓宽工作渠道,努力发挥家长的主动性,才能密切家园关系促进家园共育。

  幼儿园与家庭互相合作、协调一致是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家庭与幼儿如果在教育观点上发生分歧,各自为政,从而导致教育力量相抵消,受害者最终是幼儿。

  幼儿园教师家园共育培训心得体会4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参加了一次家园共育培训,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体会:

  首先,家园共育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幼儿园教育中,家长是孩子最亲近、最重要的人,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幼儿园教师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他们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庭。因此,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家长和教师的合作需要建立在互信和沟通的基础上。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首先,我们需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和观点,听取他们的建议和反馈。其次,我们需要及时、主动地与家长沟通,分享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情况,以便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最后,我们需要在合作中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接受和处理家长的意见和反馈。

  再次,家园共育需要注重实践和创新。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家园共育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这些案例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家园共育的实践方法和效果。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尝试新的家园共育方式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家庭和孩子的需求。

  最后,家园共育需要全员参与。在幼儿园教育中,每个教师都需要参与到家园共育中来。我们需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与同事合作,共同探索和实践家园共育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总之,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家园共育的实践和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教师家园共育培训心得体会5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参加了家园共育培训,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验。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如何与家长合作,共同育儿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沟通很重要

  沟通是家园共育的重要环节,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可以让双方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意见,从而更好地合作。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倾听和表达技巧。我学会了如何倾听家长的意见和想法,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与家长合作,共同育儿。

  二、建立信任

  建立信任是家园共育的基础。家长需要相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理念,而教师也需要相信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和关爱。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如何建立信任,包括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决定,以及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通过建立信任,我们可以更好地合作,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三、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家长和教师都希望孩子能够获得最好的教育,因此共同制定教育计划非常重要。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如何与家长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包括了解家长的期望和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育计划。通过共同制定教育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开展家园互动活动

  家园互动活动是家园共育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可以促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如何开展家园互动活动,包括家长会、家庭访问、亲子活动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与家长合作,共同育儿。

  总之,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与家长合作,共同育儿。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如何与家长合作的方法和技巧,我相信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与家长合作,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幼儿园教师家园共育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家园共育电访培训总结09-21

家园共育标语09-27

家园共育总结02-18

家园共育感悟03-16

幼儿园家园共育计划03-02

家园共育心得体会05-15

家园共育的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4篇)10-11

家园共育收获感悟02-24

家园共育活动方案04-25

家园共育实施计划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