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以人格育人格心得体会

时间:2024-01-06 10:28:34 以人格育人格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以人格育人格心得体会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以人格育人格心得体会(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人格育人格心得体会1

  观看于漪老师《以人格育人格》的视频,都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她对学生的挚爱。一个教师,可能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

  老师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也能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有这样一句话:“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通过细小的言行举止来体现。我也曾是一名学生,回顾自己十几年的学生生涯,我也深有感触。一名教师,他的言行举止会给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平时作为老师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树立好的榜样,同时老师的教育要有远见,要有发展的眼光,敏锐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你要和学生有共同语言,就应当多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实践,这不是说着玩的,而是要下真功夫的。每当我和学生交谈的时候,我似乎,总是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交流总是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进去,更别说无法打开学生的心门,学生也感受不到老师对他真正的关心与爱。所以我说我爱学生,这句话是不够真实的,我没有踏踏实实的去做到,我的爱还不够。子曰:我日三省我身。

  作为一名老师,每天我们需要反省是的就是对于自己的所存在的不足,在反省中提高自己。

  以人格育人格心得体会2

  今天准时观看了于丹老师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与学习能力》,对此作为一位中学生的妈妈我的感悟很深。

  我们的思维态度决定我们看事物的角度,我们看事物的角度决定我们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我们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决定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的行为方式往往就决定了我们的事业、生活甚至命运。当我们的知识阅历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的人格就会决定我们的成败。态度决定一切,人格决定态度,让我们学会走别样的路,拥有别样的人生。

  “感动中国”当中的一些人物,他们的事迹也让我感到震撼。纵观他们的成长经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境贫寒,自身艰苦奋斗获得成功,但是对父母都是无微不至,有始有终。

  要让孩子有责任心,必须让他们出去和其他人交流,看到别人的优点,发觉自身的不足,看到别人的困境,和自身的环境对比,从而受到感动,因此培养责任心,懂得去体谅人,关心人,对于自己的父母,就表现为孝顺和关爱。

  看完节目后,我感慨良多,也从中得到了很多收获,认识到了以前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对以后孩子的发展方向和教育思路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以人格育人格心得体会3

  通过两天《性格管理之九型人格》的培训,对九型人格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原则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九型人格学说科学地概括了人类的性格特点。

  与以往心理学中对人的性格划分相似,九型人格理论从人的个性、气质、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处事的态度等方面,把人的性格科学地划分为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和1号等九种性格,这九种类型人格的划分,基本上概括了人的性格的各种情况,是科学、符合辨证的归纳,是被无数人证实的比较科学的分类。几乎每个人,都能从其中找出一种适合自己的性格类型,从而客观地认识自我。

  二、学习九型人格,对现实生活和工作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现实生活中的人,行行色色,缤纷多彩,各种生活习惯、工作习性的人都有,各种处事方式的人都有,各种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方式的人都有。人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性格中的很多方面是与生俱来的,当然后天的环境影响也不可忽视。在工作中针对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应该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应对不同性格的人区别对待,不可机械地强求一律。要发挥出性格中积极的一面,回避其性格中消极的一面,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每种性格的人的作用,这才是九型人格理论带给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真正意义所在。

  三、九型学说要活学活用,且忌生搬硬套。

  我认为,九型人格虽然比较科学地对人的性格划分为九种,但世界上的人类绝不是一刀切地就成为九类人,每类人就完全一样,甚至很多人的性格本来就介乎在几种性格中不可断然区分,同一号性格的人,也有很多个性方面的差异,且不可片面地一刀切,不可生搬硬套,不然我们就会变成书呆子,唯九型而九型。九型人格和众多科学的分类一样,只是一种尝试、一种学说,只供我们参考和借鉴。掌握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什么都迎刃而解。所以,科学地理论要辨证地应用,让它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人的个性,从而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人格育人格心得体会4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读书。今年暑假工作室要求共读的一本书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完此书让我获益匪浅,感触颇多,现分享如下。《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是世界教育名著译丛中的一本,全书共14个章节。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他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阿德勒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放、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先让读者了解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概念,知道在儿童的成长当中如何预防自卑情结之后,通过家庭的环境,学校教育的环境,去阐述不同的环境下,自卑情结的儿童的表现形式,及如何预防矫正。阿德勒在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列举很多案例帮助读者对自卑情结和超越的认识。比如一个口吃的小孩,正常的口语发音训练,并不能解决小孩口吃的问题,小孩之所以口吃,是因为家中新添了个弟弟,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减少,但自己又没有能力通过学习,重新获得关注关注。偶然一次的口吃,获取了父母的关注,孩子就保持口吃这一状态,心理学的视角告诉我们,要透过问题看本质,才能对症下药。

  读完这本书后,我也在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工作,我感觉要解决问题儿童的问题,要防止简单的训诫和长篇累牍的道德说教,应该从儿童的整体人格入手,检查儿童理解事实以及做出反应的方式。优秀的教师会洞察儿童追求优越感的方式,引导孩子反思并改变错误的方式,逐渐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一句赞美,可能就在他的心里开出一朵花,给予他巨大的力量和勇气。

  以人格育人格心得体会5

  我非常喜欢于老师的《以人格育人格》这节课。我感受着于老师可歌可敬的一生,感受着她对学生的挚爱。于老师有一种优游的气度;有一种自由的情怀;有一种人文的理想;有一种追梦的执着。她把一生都献给孩子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她一辈子都在学习; 一辈子都在思考;一辈子都在表达;一辈子都在产生重大影响。她一生都在教学,一生都在燃烧; 一生都在思想;一生都在闪光;他用自己的生命在唱歌。

  于漪老师的话真的可以作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一种内心的准则,让自己可以真正的审视自己作为一个老师的初心。于老师让我明白只有把爱播撒到学生的心中,学生心中才有你的位置。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培育学生品德,传递他们知识,我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谦逊与成长是一名合格教师一生的主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仅是教书,更在育人!于老师将成为我一生的明镜,成为我永远的楷模,未来的我将走上她走过的路,我也将尽己之能在教育的路上恩泽一片。

【以人格育人格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人格01-29

人格经典名言汇编10-28

人物人格的界定04-25

作文:人格的尊严01-28

人格与尊严作文01-22

人格的尊严作文01-28

珍惜人格作文06-04

关于人格的句子05-17

《“君子人格”》阅读答案11-10

育人格言名言03-11